公告版位
最渴望與你互動的網頁-- http://socio.com.tw/forum
群學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publishing
(舊)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sp
群學噗浪 https://www.plurk.com/socio

目前分類:經銷書籍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9786269525331.jpg

  2020「第九屆政治大學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以「戰後海外臺灣政治運動」為主題,邀集國內外專家學者發表相關議題之演講與論文,爬梳戰後臺灣人的政治處境與海外臺灣獨立政治運動發展,進而豐富臺灣史學研究的探索面向。本書除了整理會中演講與發表論文之內容,並收入相關口述訪談紀錄與研究成果彙輯成冊。以期提供國內對臺灣獨立運動史有進一步的認識與研究。

 

編者簡介
 
政大圖書館特藏管理組
 
  近年來致力於史料數位保存,及促進數位人文學術發展,搭建史料與學術研究結合之平台為期許。「政大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即是落實此目標之具體行動,每年定期舉行,提供研究者利用圖書館所建置之數位典藏之史料,進行研究成果發表與意見交流之平台。為讓更多關心者能參與,特將論壇之文集集結成冊出版系列專書,協助推動史料研究之創新學術發展。
 
 
目錄
 

館長序

專題演講
戰後臺灣海外政治運動的意義──看穿臺灣社會的「水晶球」
松田康博──著 
外交史研究取向下的「釣魚臺」與臺灣政治運動
任天豪──著 

綜合座談
海外臺灣人政治運動
陳儀深──主持 羅福全、張維嘉、艾琳達──與談

論文
1970-1990年代海外臺灣獨立運動史料的內容與意義──以臺獨聯盟(WUFI)為中心
薛化元、郭佩瑜、曾婉琳──著
戰後在澳洲的臺灣人與霄月號事件
林韋聿──著

文獻選輯
廖文毅、臺灣共和國與島內活動
張炎憲──著
一家人做伙來打拼──追求臺灣建國的感人故事
張炎憲──著
《海外臺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主訪者序介
陳儀深──著 
《海外臺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 續篇》主訪者序介
陳儀深──著 
臺美人與臺灣民主化──兼論臺灣民主化過程中的「美國因素」
陳儀深──著

年表
與海外政治運動相關紀事
 
 
圖書基本資料
 
【書名】去鄉懷國:戰後海外臺灣政治運動
【編者】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特藏管理組
【ISBN】978-626-95253-3-1【圖書分類號/CIP】733.286
【圖書關鍵字】人文社科/社會議題/社會抗爭
【定價】380 【頁數】 304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2/1/12
文章標籤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ook-mockup_w.png

 

書籍資料

書名:讓女人生產無後顧之憂:《生產事故救濟條例》推動始末

出版社: 社團法人台灣女人連線

作者: 黃淑英、蔡宛芬

上市日期:2020/07/03

ISBN:9789869917001

定價:250元

 
 

就憑女人忍耐及堅持的本事!!

我們不但要記載,讓我們活在歷史裡,我們更要掌握詮釋,才不會讓我們的存在失真,因而被忽視、無視,甚而歧視。因此,把女人寫進歷史裡,讓女性被看到,被重視,才能翻轉女性在社會的地位。

紀實女人推動「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的始末,一方面是要呈現法案的本質,不要被矮化及窄化;一方面是希望這一路的經歷及體會能啟發、激勵更多的女性。讓她們知道,憑女人忍耐及堅持的本事,我們可以成就自己的理念。



本書特色

★本書以第一人稱視角,透過生動、有趣的文字及書寫方式,記錄在台灣推動法案的歷程。

★全球第一個「由國家承擔女人生產風險」的法案歷經十多年推動,透過書中的紀錄,讓人深切感受到女人堅韌不放棄的精神,同時瞭解法案的內涵與價值。


各界推薦

陳時中(衛生福利部部長)、賴品妤(立法委員)、徐佳青(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楊志良(前衛生署署長)、黃閔照(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  


作者簡介

黃淑英

她這樣說自己—終身的性別平等推動者。

在2005-2012年因長期在婦女及性別運動的努力而成為不分區立法委員。在任期內,她推動並完成了許多重要的議題,包括:女性的生育權利、國民年金、孩子的姓氏由父母決定、愛滋病人的權利及保護、人工生殖、人體生物資料管理、人體研究法等。

她和台灣女人連線等婦女團體一起努力了13年,終於完成了《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的推動。
問她如何能成就這樣的一個創新的立法,她淡淡地說,我們就是不放棄!
在追求女性的獨立與自主的同時,她也以一樣的理念及熱誠為台灣努力!

蔡宛芬

從事婦女運動N年,深深領悟到生活無處不性別,從生活中的電視廣告、追的劇、到走在路上不經意聽到的對話,都充斥著性別問題。前老闆淑英曾說過在婦女團體工作的目標就是讓自己失業,現在也正將此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  
 
 
目錄
 
序一《生產事故救濟條例》是讓女人生產無後顧之憂的國家政策
黃淑英(前立法委員、台灣女人連線前理事長)
序二 我們將一個概念變成可執行的政策
蔡宛芬(民進黨婦女部主任、台灣女人連線前秘書長)
序三 進步立法的成功要靠時代潮流和社會氛圍,更需要一群推動者
薛瑞元(衛福部常務次長)
序四《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的通過,改善了產科的執業環境
黃閔照(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
前言

第一章 啟蒙
國泰醫院生產醫療糾紛
馬偕醫院肩難產醫療糾紛
法案的起點:補償女性還是由國家承擔生產風險?

第二章 什麼是《生產事故救濟條例》
國家為什麼要承擔女人生產的風險?
女人生育的孩子正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
國家要如何承擔這個風險?
救濟基金的來源為何?
生產事故救濟標準及金額為何?
接受救濟還可提起訴訟嗎?

第三章 推動(一):漫長而孤寂的路
人輕言微,人高言重
水漲船高
政府的態度
種瓠仔生菜瓜
關係打通任督二脈
但是,這不是女人要的救濟機制

第四章 推動(二):立法是唯一的路/驀然回首,道理卻在立法初衷處
攪局的醫療糾紛處理
扶不起的阿斗 ─《醫糾條例》
要不是那一通白目的電話!
不可能的任務─苦澀的三合一
三年後,這僅是一個逗點

後記一 法案通過後的影響
後記二 台灣通過獨步全球的法案,世界肯定
附錄  推動法案記者會新聞稿
附錄  生產事故救濟條例推動歷程
附錄 《生產事故救濟條例》法案全文  
 
 
 


  很多人聽到「生產事故救濟」就會問,那是什麼東東?

  大多數的媽媽經歷過這樣的心情:有待產的期待、好奇及喜悅,同時也有不安的焦慮:新生兒是否健全?產台上會不會有意外?如果我沒醒來怎麼辦?以前台灣人有一句話「順利麻油香,不順四塊板」,一語道盡祖母、母親時代女人生產的無奈。近幾十年來,醫療科技的進步,公共衛生的普及,懷孕、生產的照護品質及安全大大的改善,但是仍有一定可避免或無法避免的風險。如果真的發生了不幸事故,怎麼辦?

  《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就是這些焦慮的答案,讓女人生產沒有後顧之憂的國家政策。

  1999 年我們協助幾位發生生產事故的婦女和醫院進行調解不成,最後進入司法訴訟。後來,她(他)們無法承受長期訴訟的困擾,草草和解。這讓我深感無奈及氣憤。無奈的是弱勢者拿強勢者沒輒;氣憤的是為什麼女人辛苦的懷孕、冒險地生產,到頭來出了事,還是弄得焦頭爛額,不抵纏訟,傷上加痛。從個人角度看,生育子女固然是繁衍自己的後代,但是從國家的高度來看,是延續國家的命脈。一旦發生大重事故時,女人卻必須自己承受著一切的不幸及傷痛,既不公平,也不合理。因此有了國家補償女人的想法。這個想法,經歷了13年時間的醞釀,終於成就了《生產事故救濟條例》。

  《生產事故救濟條例》是國家認同女人生育是國家、社會的大事,由國家承擔女性生產的風險,提高其醫療品質及安全,讓女人生產無後顧之憂的法案。對女人而言,這是生育自由不可或缺的一環。

  當我推動這個法案時,常被質問,生孩子是個人的事,為什麼國家要負事故的責任?為了這個問題,我也曾和先生及孩子們在餐桌上激烈的討論到面紅耳赤,甚而都哭了出來。男生們就罷了,怎麼連女兒也說不通?!欣慰的是,後來他們都聽懂了。現在先生還比我更會說明給朋友聽呢!

  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很多時候都令人沮喪,只要一個節骨眼放棄,就結束了;但同時也會讓你變得更成熟,更有能力去說服人。

  剛開始提到這個概念時,大家都覺得是天方夜譚,連大大受惠的醫師們都不熱衷。隨著時間的轉進,我們的概念也漸趨具體,大家慢慢地瞭解這個價值。

  婦產科醫學會主動攜手合作,政府也有了友善的回應。最後法案可以通過,除了許多人的努力外,很重要的也是大環境的變遷形塑了 有利於立法的氛圍,如:醫療糾紛的惡化、醫學生不願意選擇婦產科、少子女化的國安問題等。當然這中間,人際關係的運作、正/負政治力的介入以及冥冥之中的靈機一動等,也都在推動的這條路上留下歷歷的痕跡。

  雖然在推動過程中,生產事故救濟差一點被視為一般醫療事故來處理而夭折,但是,以女性為主體的論述化解了危機。我們希望此法案會是一個先驅制度,在未來能推展應用至一般醫療事故的救濟及預防。

  現在政府或醫療體系在宣導上僅將《生產事故救濟條例》視為解決醫療糾紛的法案,這是不恰當的。它是以保障「女性」為主體的立法,而不是以「解決醫療糾紛」為主的。也就是說,當發生生產事故時,不論是在家中、救護車裡、路上或醫療院所等各地方,只要是和生產相關或無法排除相關,都給予產婦補償及精神的撫慰。

  當事故發生在醫療院所時,更可以要求醫療體系「除錯」以避免重蹈覆轍。換言之,化解當下醫病的對立及醫療糾紛的訴訟,是「摸蜆仔兼洗褲」的效益。如將此法等同於其他國家已經有的生產醫療糾紛的法案並論,是矮化了立法精神的高度,也抹殺了此法案作為全球首例的榮譽。

  這也是為什麼,平時一想到要坐飛機長達16個小時就退縮的我,能夠說服自己在2019年3月飛到紐約,參加聯合國第63屆婦女地位委員會非營利組織論壇(NGO CSW63 FORUM),發表這部台灣獨步於全球的法案。

  這本書主要分成兩個部分,一為《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的內涵,另一為我、宛芬及「台灣女人連線」等婦女團體推動此條例的歷程。後記裡的訪談是希望呈現統計數字所未能說出的事故當事者的心情及感受。此外,我也把在紐約展現台灣立法前瞻性與國家軟實力的發表會記錄下來,讓大家知道我們「持續深耕」的精神。

  本書的另一位共同作者─「台灣女人連線」前秘書長蔡宛芬。為了書寫方便及順暢,我以「我」的第一人稱來描述我們一起推動的歷程。

  宛芬是這一路走來一起大笑、一起慶幸、一起生氣、一起順受,從未缺席且不可或缺的好伙伴;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更是我們在法案推動過程裡又愛又氣的親密戰友。感謝13年來一起參與其中、恕我無法一一列舉的許多朋友,沒有大家,也難有今天的成果!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封面.jpg

圖書基本資料

書名:真實與想像:百年臺俄關係掠影

出版社: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

作者: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編

上市日期:2018.11.07

ISBN:9789860570267

定價:380元

 

2017年10月20日政治大學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為紀念「1917年俄國十月巨變」一百週年,開闢「解析蘇聯文明:臺灣─俄羅斯相互想像與真實」研討會,邀集國內、外專家學者發表相關議題之演講與論文,貢獻國人較陌生領域的研究心得。為饗讀者,本書《真實與想像:百年臺俄關係掠影》特別整理會中發表論文與綜合座談內容,收錄臺俄文化與政經交流重要文獻、成果,共10篇,期盼拋磚引玉,增進學界進一步研究,啟發大眾對俄羅斯新的認知和興趣。  

 

 作者簡介


政大圖書館數位典藏組

  近年來致力於史料數位保存,及促進數位人文學術發展,搭建史料與學術研究結合之平台為期許。「政大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即是落實此目標之具體行動,每年定期舉行,提供研究者利用圖書館所建置之數位典藏之史料,進行研究成果發表與意見交流之平台。為讓更多關心者能參與,特將論壇之文集集結成冊出版系列專書,協助推動史料研究之創新學術發展。
 

目錄


館長序
專題演講
臺俄交流的歷史與展望
傅樂吉──著  賴彥真──譯
Российско-тайвань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 история и культура
傅樂吉──著

綜合座談
臺灣─俄羅斯的相互想像與真實
魏百谷──主持 彼薩列夫、陳美芬、李敏勇──對談

論文
從蘇聯政治漫畫(1949-1970s)映現的臺灣:以《鱷魚》雜誌為例
莉托斯卡──著 賴彥君──譯
「解凍時期」話語鏡照下的「自由俄羅斯」與「自由中國」:以《播種》雜誌為例
賴盈銓、捷米多夫(D.G. Demidov)──著
蘇聯農業社會主義化之現代啟示
洪美蘭──著
當「瓦罐」碰到「鐵罐」─從葉賽寧的視角看蘇聯文明肇始
李惠珠──著

文獻選輯
「落葉生根」抑「護花春泥」?試探臺灣「白俄」的離散經驗(1949-1989)(以《武昌街一段七號》及《俄國家族史》回憶錄為例)
賴盈銓──著
臺俄經濟關係之演變
魏百谷──著
給自由中國── 1982 年10 月23 日在臺北中山堂
講詞
索忍尼辛──講;王兆徽──譯

附錄──臺俄關係年表

 

序言

 緣起


  現今公民社會發展過程中,全球聲音與在地聲音彼此激盪,因此,了解其他文化、族群、自我形象的認知情形,對於健全政治經濟主體性極為重要,除了政治角力因素,文化研究者作為社會各群體溝通橋樑,面對的關鍵課題極可能為,這些長期被塑造出的、積累的「刻板印象」(「標籤」)與該民族文化之真實歷史形象,常顯現出巨大的差異。

  上世紀二○年代「聯俄容共」留學蘇俄世代都進入歷史,倡言「反共抗俄」及《蘇俄在中國》爭取「中國正統」的五○至六○年代話語煙消雲散,長久處於「美利堅治世」(Pax Americana)的臺灣,習於美國主導的價值觀, 即使蘇聯1991 年解體前夕政府決定應變東歐變局,解除東歐國家交往禁令開放觀光、留學,迄今卻仍有不少國人的言語還呈現對其過去的想像,還以「蘇聯」指涉現代俄羅斯。因此,要完整呈現給臺灣社會「俄羅斯真實」,憑藉俄羅斯成功舉行「世足」或其他國際活動,要一時扭轉「戰鬥民族」刻板印象,是相當不容易的。

  政治大學圖書館致力於臺灣知識分子的生命經驗介紹,當代人文社會思潮、文學與東亞文化跨區域互動探索,極富啟發思想價值,有鑑於此,類似研究再加上「俄羅斯註解」應特具意義。

  一、

  2017 年10 月20 日舉行政治大學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解析「蘇聯文明」:臺灣─俄羅斯相互想像與真實),成果體現於本書《真實與想像:百年臺俄關係掠影》,概念上,並非純粹意味,文本接受者對於真相接收、理解僅是浮光掠影,而是,針對百年殖民政權輪替過程、族群與主體性建立過程,湧現觀念矛盾與錯亂,許多問題至今仍待各別梳理,過去「反共抗俄」留遺的問題,如「陶甫斯號油輪事件」,至今在俄羅斯、烏克蘭媒體及歷史探討,仍然塵埃未定,而其中遭滯留臺灣,被政府炮製為投奔自由的「反共義士」烏克蘭人,其中還領到中華民國身分證,或許,有權主張同樣為「轉型正義」受害者。

  二、

  在日據時期,臺灣人對俄羅斯接觸應始於舊俄文學日譯,多限於精神或思想層面,左翼作家楊逵、呂赫若、吳新榮等取法中國左翼文學先鋒魯迅等是出自於抵抗殖民統治壓迫意識,舊俄寫實作家高爾基在《臺灣新文學》佔顯明位置,1928 年成立於上海法租界的臺灣共產黨與蘇聯「共產國際」有聯繫,傳奇臺灣女性謝雪紅曾赴莫斯科,停駐數月,相關史料如雪泥鴻爪,就像我童年記憶一樣,割稻工人在酒酣耳熱之際,唱日本軍歌,講滿洲國、蘇聯人,這是小人物民間的「蘇聯經驗」,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對社會主義思想與蘇聯政權想像,是天真想像多於真實,這些想像在國民政府來臺後,就受到官方壓抑,漸遭遺忘。

  三、

  上世紀二○年代,孫中山先生曾同情列寧成功奪權革命,指「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決定「聯俄容共」主張,蔣介石在孫中山先生身邊,也曾表露左派面目,1923 年秋季,奉孫總理囑咐到蘇聯考察軍政事務,蘇聯革命軍委員會副主席陸祖塔克(Я.Э. Рудзутак)出面接待提到「蘇聯社會主義革命與中國國民革命精神相似」,蔣介石回應時補充:國民黨「永遠將俄國共產黨視為親姐妹」。隔年在蘇聯顧問協助黃埔軍校成立,之後,許多國共黨兩黨青年(劉少奇、蔣經國、谷正綱、卜道明、孟十還等)踏上學習莫斯科道路,抗日戰爭與剿共期間,重慶時期政府還是重用些蘇聯軍事顧問。

  四、

  臺灣俄羅斯學研究,大底濫觴於1950 年代後期,學俄文前輩說,因1954 年「陶甫斯號事件」,政府需培養俄語人才,1957 年政治大學在東方語文學系開設俄文組,創系主任孟十還曾活躍於上海黎烈文主編《譯文》,與魯迅合作翻譯果戈理文集,在臺灣戒嚴體制和「反共抗俄」大纛下,他的心境似乎藉由契訶夫短篇故事〈苦惱〉傳達給課堂學生,學生要學「假想敵」艱難語言很茫然,有趣的是,有位張學長不知哪來勇氣,寄俄文信給蔣方良女士,盼望能用俄文報效國家,結果出乎意料,竟然獲得正面回應,張學長之後被安排到當時領袖智庫──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當編譯,此事蔚為東語系傳奇。

  在冷戰對抗時期,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遠離塵囂,蘇聯研究因擁有俄文出版史料,扮演角色在外界或許神祕,時勢變化,藏書與凋零的研究人員漸被社會遺忘,對國研中心研究人員走上孤寂道路,藉此機會,對奉獻俄羅斯研究、獎掖後進的前輩孫桂籍先生致上崇高敬意。

  五、

  感謝政治大學圖書館承辦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解析「蘇聯文明」:臺灣─俄羅斯相互想像與真實),同仁規劃近代俄羅斯歷史、文明、文化、政治人物展覽空間,讓屬於俄羅斯的知識親近又具真實感。論壇特別邀請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歷史、考古、民族學研究所貴賓,傅樂吉教授擔任主講,傅教授從俄羅斯宏觀視角論述俄臺關係歷史與願景,演講並不遺漏「陶甫斯油輪劫持事件」,此一臺灣、俄羅斯有史以來最明顯的對立為臺俄未來關係蒙上陰霾,情節當還搬上蘇聯戲院銀幕,也大為賣座;接著是圍繞論壇主題的座談會參與者為淡江大學俄國語文學系教授彼薩列夫、政治大學斯語系陳美芬教授及詩人暨文化評論家李敏勇先生,在主持人政治大學俄羅斯所所長魏百谷老師巧妙穿針引線下,聽者不難體悟,俄羅斯國家體制、俄國文化藝術、文學思想,作為國家精神傳承是一體的。

  本書收入政大斯拉夫語文學系教授莉托斯卡、及賴盈銓與捷米多夫論文,莉托斯卡,從冷戰時期媒體所映現臺俄彼此互相想像,運用冷戰時期蘇聯大眾漫畫雜誌插圖,剖析「臺灣形象」的特色與因素,或多或少,這「臺灣形象」,係當時蘇聯社會與政權配上「北京眼鏡」得來的。

  捷米多夫從俄語千年歷史角度解析蘇聯時代「木頭式」俄語,它呈現官方思維與民間意識疏離關係,賴盈銓指出「自由俄羅斯」、「自由中國」與蘇聯及共產中國互為「他者」如何產生精神結盟,在某種意義上,1982 年遭蘇聯政權放逐的作家諾貝爾文學桂冠、「俄羅斯良心」索忍尼辛應吳三連文藝基金會邀請來臺訪問並在臺北中山堂發表「給自由中國」演說,不只給在戒嚴統治卻「反共」的中華民國臺灣,因美國宣布斷交驚魂未定,最適時溫暖,索氏演講詞恰恰融入官方「三不」政策、「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反共教育體系中,成為中學國文教材,無怪乎,高中「三民主義」教科書出現索忍尼辛呼籲蘇共「拋棄共產主義臭汗衫」,官方特別利用索忍尼辛旋風訪臺,再次掀起反共熱潮,師大公民訓育系曹世昌主持「索忍尼辛『給自由中國』演講詞閱讀心得問卷調查」研究,即為例證,曹教授特別建議,將索忍尼辛演講詞列為「國父思想」基本教材,「相機實施反共機會教育,以加強學生同仇敵愾之氣」,當時圍繞在索翁訪臺的評論與迴響,林林總總,且洋溢激情,堪稱臺灣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的「餘音」。

  在二十世紀資本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陣營對抗歲月,索忍尼辛以世界作家如椽之筆,以「聖喬治」精神,呼喊他從「毒龍肚子裡」出來的經驗,他的「給自由中國」演講詞與蔣介石(或陶希聖執筆)的《蘇俄在中國》,雖然彼此有「互文性」,然而,後者的原撰者與本文內容,及當初擬進行國際宣傳方法與目的,都值得重新檢視,尤其,索忍尼辛訪臺演講詞將蔣介石形象與俄國大革命白軍領袖弗蘭哥爾將軍對比,使蔣介石的形象添加當代俄國文學元素,因為,蘇聯另一海外異議作家阿克薛諾夫的《克里米亞島》在美國出版,除了暗中較勁之外,演講全文與刊於俄文《新世界》(2000, № 12)訪臺回憶,多少具「時空穿越」(anachronism)特質,另一方面,有警示臺灣恐遭「覆滅」(обреченность)之意,因此,本書藉文獻選輯重新刊登,也許,略申索翁百年誕辰(1918-2018) 紀念之心意,主要凸顯當時「微妙」政治社會情境。

  1917 年列寧領導的「十月政變」,其結果是,「紅色車輪」掀天揭地席捲歐亞大陸,十九世紀中葉歐洲社會主義思潮、學術理論轉化為暴力血腥革命行動,如果按照馬克思主義論述,農業為立國根本的俄羅斯,其工業生產落後絕無實施社會主義革命條件,此時,體察當時社會劇變的俄羅斯,承載文化傳統的農村及其滄桑,就成為有意義的觀察視角。

  本論壇發表人洪美蘭老師〈蘇聯農業社會主義化之現代啟示〉與李惠珠老師〈當「瓦罐」碰上「鐵罐」──從葉賽寧的視角看蘇聯文明肇始〉,他們各自由社經體制及詩人的創作與生命層面出發,洪美蘭老師理性的理論分析蘇聯農業經濟共產化、集體化,如何在遠離其初衷的情況下澈底地失敗,李惠珠老師則藉農民詩人葉賽寧詩人創作,體現對離逝母親般的鄉村──古老俄羅斯之絕望,其感受完全融入最後生命與詩魂中,兩者可以同時見證時代教訓與俄羅斯人民悲劇。

  〈「落葉生根」抑「護花春泥」?試探臺灣「白俄」的離散經驗(1949-1989)(以《武昌街一段七號》及《一個俄國家族史》回憶錄為例)〉,文章特別關注臺灣知名「白俄」最後命運,此外「明星咖啡」的故事不只是臺灣文學地標,像簡錦錐老闆的俠骨義膽,成就臺灣「文化越界」閃耀篇章,讓俄僑文化成為在地生活的養分。

  最後,感謝魏百谷老師的論文,及時提供臺俄關係新穎而完整數據,與傅樂吉老師文章相輝映,從最務實的經貿層面,分析雙邊發展的趨勢與潛能。



  結語、俄羅斯 如此近,如此可能

  2017 年12 月24 日耶誕節夜,應邀赴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講學,我深感臺灣四時如春,高溫常令人慵懶而缺乏真實感,由花蓮海岸線俯瞰太平洋,無比寧靜與自由,北太平洋的寒風卻令人清醒,不禁低迴:「政治使人分離,文化則凝聚人心,也是鑑照人群、自我使命的曙光」,一時興起仿賴和古詩:

  初訪海參崴,
  寒夜雪地迷。
  不知曙光近,
  猶自望星稀。

  經歷殖民與類殖民的戒嚴生活體制,臺灣整體文化特性,企業精英施振榮先生比擬為「半盲文化」,他針砭企業文化時直指臺灣人,就是只「重視短期利益和顯性價值」,並非虛言,然而,面對全球化經濟與網絡時代,文化生態丕變,「俄羅斯是巨大存在」(詩人李敏勇先生語),但不全盡然是「他者」,接觸臺北愛樂電臺或其它網路媒體,不禁發覺,俄羅斯是如此親近,如此可能,偉大文學、音樂、藝術作為思想精神表現,永遠存在著一股支配宇宙的力量,令閱聽人產生心靈激盪與共鳴。

  過去,部分由於「偏聽」、「誤讀」,臺灣與俄羅斯錯失彼此互相學習的功課,俄國人對臺灣人的堅韌所知有限,無可厚非,我們可以從民族多元的俄羅斯汲取生活智慧,無論是廣漠如海的貝加爾湖、壯闊的伏爾加河、卡爾梅克草原旺盛生命力,本書以「掠影」自況,多少也尋求在美感之外,見證更令人沉澱深省的事理本質,深盼,臺俄人民未來互動會多些美好故事!


2018.08.22. 於 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
賴盈銓 謹幟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資料

書名:在徬徨的年代: 《筆匯》與五○年代

出版社: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

作者: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

上市日期:2017/01/13

書系編號:NCCU04

ISBN 9789860511321

定價:350元

關鍵字:文匯/台灣文學/人文思想/文集


簡介

我們這一代,稍微早一點、稍微晚一點的人,大概都多多少少受到五四運動及五四運動以後,三年代以及抗戰現實的影響。苦難的現實使人無法逃避,所以從我們讀書的時候開始,從小學開始,都有一個精神在後面鼓動我們,那個精神是什麼呢?就是一種人文精神。這種精神在二十世紀的五年代,仍然成為臺灣知識分子鼓動生命的源泉。

                                                         ───尉天驄

《在徬徨的年代:〈筆匯〉與五○年代》收錄「2015政治大學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活動紀錄,以《筆匯》、《文學季刊》、《文學雙月刊》、《文季》為主軸,探討「戰後人文思潮與臺灣文學的轉折」,由劉大任先生與張錯教授回顧戰後初期亞洲文化的變遷,以及陳芳明教授與楊澤先生細數1949年以來的臺灣文學發展,最後由尉天驄教授總結。本書並收錄相關學術論文及尉天驄教授的訪談記錄,讓我們能對這一段人文思潮與臺灣文學轉折有更深刻的瞭解與認識。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FS-S12-1‧FS-S12-2

  書名:看不見的行動能力

     從行動者網絡到位移理論

  日期:2014年2月5日

  作者:林文源

  出版:中研院社會所(群學經銷)

  規 格:15.5 x 23 cm

  頁 數:480頁

  定 價:350元(平裝)、400元(精裝)

  I S B N:978-986-04-0139-4、978-986-04-0138-7

 

【內容簡介】

弱勢者有行動能力嗎?既有研究視野因為理論預設、切割個案,以及無視於現實的多變,往往將病患視為缺乏行動能力的弱勢者。本書以實作取徑剖析台灣透析病患行動案例,詰問社會理論、醫療社會學、科技與社會研究和各種實務取徑,為何無力看見弱勢者的能力構成與轉變,並提出漂移實作本體論、體制分析方法及位移行動理論作為回應。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文書名:左翼.民族

 作者: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編)

 定價:380元

 I S B N:9789860382716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史明是台灣社會的稀有品種。當台灣逐漸變成飽食的社會,已經沒有人奢談革命,也沒有人相信政治運動的實踐,更沒有人堅持理想。但是他相信,他身體力行,他繼續追求。如果有人是逆著時間在奔馳,那種形象,無疑是披著長髮,逆風前進。而這樣的形象,完全由史明真實呈現出來。

——陳芳明(政大台文所講座教授)

政大圖書館近年來開始收藏海外台獨運動的史料,其中有關左翼方面的刊物也努力尋找。曾經在北美與日本發行過的刊物,也許數量不多,流通範圍不廣,但是這些資料代表著一個世代的夢與理想。《左翼‧民族》一書,收錄2011-2012政大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所發表之論文。尤以台灣左派重要人物史明先生為主軸,從不同角度深入探討,作者包括政大、台大、師大等校研究生。既為數位典藏資料庫學術研究利用成果之紀錄,並展現史料利用之學術價值,故乃予集結成冊,以利推廣。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面對挑戰:臺灣與香港之比較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作者:丁國輝、于德林、尹寶珊、王卓祺

    伊慶春、林宗弘、施維恩、范綱華

    馬麗莊、陳志柔、黃子為

 規格:15 x 23 cm

 頁數:333頁

 定價:350元(精裝)/300元(平裝)

ISBN:978-986-03-7283-0(精裝)/ 978-986-03-7282-3(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11篇論文,楊文山教授、尹寶珊教授主編,由台灣和香港學者分別就台港兩地的「文化與社會」、「婚姻與家庭」、「經濟與社會」等面向,以及兩地目前所面臨的重要社會議題、未來發展方向、如何面對中國大陸崛起等等的新興研究課題,提出了重要的見地與研究結果。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傳播與政治行為(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三之4)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作者:王嵩音、杜素豪、吳乃德、 吳重禮、林亞鋒

    洪永泰、陳俐靜、陳憶寧、 張茂桂、張峰彬

    黃秀端、熊瑞梅、羅文輝

 規格:15 x 23 cm

 頁數:408頁

 定價:350元(精裝)/300元(平裝)

ISBN:978-986-03-2402-0(精裝)/ 978-986-03-2403-7(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九篇研究論文,呈現1990年中期至2000年中期重要且相互關聯的台灣社會變遷議題。論文分為 (1)媒介生態、資訊與政治 ,(2)政黨支持與認同,(3)政治兩極化與公民社會等三大主題、八篇論文,以及一篇關於當面訪問的研究法論文。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FIRST11
書 名:惡之華
出版日期:2013.03.22
作 者:夏爾,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
譯 者:辜振豐
出版社:花神文坊(群學代經銷)
規 格:15X21公分
頁 數:399頁
定 價:精裝:500元
         平裝:350元
I S B N:978-957-41-9914-3 (精裝)
            978-957-41-9915-0(平裝)

 

 (精裝)                  (平裝)

 


 

【內容簡介】

波特萊爾創作《惡之華》,文字華麗而簡練,呈現人類的心靈劇場,堪稱創舉

所謂「惡」,並非不道德,而是包含罪、詛咒、災難、不幸、病氣、悲痛、苦戀、倦怠等。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FIRST10
書 名:土地正義的覺醒與實踐——抵抗圈地文集
出版日期:2013.03.15
作 者:台灣農村陣線
規 格:17X23公分
頁 數:432頁
定 價:350元
I S B N:978-986-87363-1-3

 

 


 

【內容簡介】

這本書,紀錄了許多夥伴共同守護著土地正義的故事。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 名:港都百工圖:商品拜物教的實踐與逆轉

All Walks of Life: When Workers of Kaohsiung City Encountered Commodity Fetishism

出版日期:2013.1.1

作 者:謝國雄

規 格:15.5*23

頁 數:490頁

平裝:300元  I S B N:978-986-03-5218-4
精裝:350元  I S B N:978-986-03-5217-7

 


 

 【內容簡介】

港都高雄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如何經驗資本主義?他們如何回應資本主義,從而讓資本主義在台灣以特殊的樣態出現?同時萃取與掩飾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運作原則,港都勞動者提出的挑戰是:資本主義萃取剩餘價值,真的需要掩飾嗎?掩飾得了嗎?本書作者參與高雄市勞工博物館的籌劃,得以運用勞工口述歷史與工廠檔案等資料來回答這個問題。

行業傳統的師傅、唐榮鐵工廠以及美麗島工廠的勞資雙方,都不迴避剩餘價值的創造與萃取,甚至一起擁抱,爭議起於剩餘價值的透明但不公的分配。即便雇主企圖掩飾剩餘價值的創造與萃取,也因為霸權經營本身就有內在的弱點、並存的多樣薪資制度、十分透明的績效獎金運作,以及勞動者各種創意的行動,而功虧一簣。港都勞動者既擁抱卻又看穿商品拜物教,「全括的商品霸權」的兩可性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同時萃取與掩飾剩餘價值」是商品拜物教的展現,而商品拜物教涉及了結構力量與行動的關係。本書重新概念化了「行動」,一是確立「行動」在分析上的自主地位,二是行動中介結構力量有不同的樣態,三是這些不同的樣態本身即具有另一層次的中介效應。本書也提出新論點:結構力量的呈現樣態(現身或者不現身、以何種方式現身、現身後是否會變身等)可以強化或者掩飾結構力量,從而是結構力量不可或缺的一環。最後,本書確立「存在感」這個新的基本議題,如工作的慣行不僅體現了薪資勞動及普羅化,更讓勞動者切身體會到「薪資勞動是生存唯一的軸心」,從而讓資本主義存在化、唯一化與隱身,但失業也激起了勞動者質疑薪資勞動的意義。藉此,我們可以重新定位志願性順服,偵測到將結構力量「去物化」的可能,並且體現「西方個案化、在地普遍化」。


【作者簡介】

 謝國雄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合聘教授。著有專書“Boss” Island: The Subcontracting Network and Micro-Entrepreneurship in Taiwan’s Development (1992)、《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1997)與《茶鄉社會誌:工資、政府與整體社會範疇》(2003),並主編《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2007)與《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2008) 


【目錄】 

第一章知識圖譜:志願性順服、商品拜物教與結構/行動
一、西方勞動研究圖譜
二、台灣勞動研究圖譜
三、本書的定位與貢獻
四、預覽《港都百工圖》

第二章起草:勞工博物館與社會學介入
一、籌設高雄市勞工博物館
二、社會學介入
三、港都略史

第三章混沌初開:行業傳統中「勞」「資」範疇的生成與變化
一、皮鞋業:「勞」「資」範疇的流動與固定
二、鐵路貨物搬運業:勞資範疇的浮現與分化
三、計程車業:「勞」「資」範疇的模糊邏輯
四、派報業:未曾清晰浮現的「勞」「資」範疇
五、電影辯士業:來不及形成的現代勞資範疇
六、結論

第四章大熔爐:唐榮鐵工廠的政治經濟學
一、由民營到省營
二、關廠:孰以致之?
三、結論

第五章「倩」、包與命:大熔爐中的商品拜物教
一、謀職與失業
二、勞資關係
三、薪資制度
四、以物件為中心的現場生活
五、工會經驗
六、存在感
七、結論

第六章宇宙的「生意」:「合理化」的理想與轉折
一、鴻圖霸業:經營之神王語錄的啟示
二、咨爾多士,企業中堅

第七章寂靜之聲:「合理化」的底層
一、膠片狂想曲(作為現實的一部分)
二、膠片社會學(小說的社會學評論)
三、寂靜之聲
四、未完成的「合理化」交響曲

第八章成圖與留白:同時看穿與擁抱商品拜物教
一、商品拜物教與結構力量的呈現樣態
二、作為中介的行動
三、重新概念化「結構力量與行動」
四、存在感
五、真正的國際化:西方個案化與在地普遍化
六、社會學與哲學的互動

參考文獻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FIRST07
書        名: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出版日期:2011.11.21
出版單位:台灣勞工陣線
作        者: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 、張烽益 等
規        格:14.8 x 21 cm
頁        數:288頁
定        價:350元
I  S  B  N :978-957-98041-9-6

 

王幼玲 /殘障聯盟秘書長
王榮璋 /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
朱澤民 /景文科大教授‧前健保局總經理
林永頌 /卡債受害人自救會顧問‧民間司改會常務董事
施朝賢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胡孟瑀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
孫一信 /智障者家長總會副秘書長
滕西華 /台北市社工師公會理事長‧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秘書長
蔡宛芬 /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
劉毓秀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
賴中強 /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召集人
賴萬枝 /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聯合推薦(按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  名 :歐洲摩登:美感與速度的現代記憶
 原文書名 :Europe Modern 
 出版日期 :2009.12.22
 作  者 :辜振豐
 規  格 :全彩20開 
 頁  數 :160 頁
 定  價 :380 
 I S B N  :9789574167838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政大圖書館數位典藏組 

 

左翼.民族
ISBN:9789860382716
定價:380元

 

 

 

 

  回到分類目錄     銷售據點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