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最渴望與你互動的網頁-- http://socio.com.tw/forum
群學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publishing
(舊)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sp
群學噗浪 https://www.plurk.com/socio

目前分類:凝視叢書(GAZE)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978-986-94708-8-9.jpg

 
 
書籍編號:GAZE-013 (GAZE 凝視系列 )
書名:寄食者:人類關係、噪音、與秩序的起源
作者:Michel Serres(米歇爾.賽荷)
譯者:伍啟鴻、陳榮泰
ISBN:978-986-94708-8-9 CIP:541.7
圖書關鍵字:人類關係、社會秩序、噪音、科學哲學
定價:560元 頁數:432
出版日期:2018/12/20

 

這是一本「惡之書」,卻也是人類未來的「希望之書」

社會秩序的起源是什麼?是人與人的契約,還是凌駕個體的權力巨獸?

迥異於傳統哲學的回答,賽荷竟然說,人類關係的本質,與寄食者(parasite)和宿主之間的關係並無二致。地球是寄食者的地球。奇詭的是,從古代神話對人性的捕捉,到當代前沿系統科學之研究,無不呼應賽荷的論點。以寄食者取而不給、無法逆轉的單向關係小箭頭,賽荷建構出看似撒旦產物的暗黑寄食理論,卻是我們在這失序的網絡時代,重建技術與勞動、經濟與社會等人類關係的一盞明燈。

 

本書特色

 
獨創「故事」與「概念」的雙重標題寫作方式,兼具可讀性與思考深度。
對人們習以為常、深信不疑的各種哲學概念,進行全面且顛覆性的盤整。

  ──重新定義秩序:噪音並非純然負面,反倒可能意味新系統的突現

▐ 飯廳裡有兩個系統:宴席和電話。所謂噪音,即席間的喧嘩,指的是妨礙我與電話另一端的人對話的雜音;然而,它對賓客而言卻是訊息。反過來,他們會認為我獨自在一旁講話,根本無異於擾攘。噪音是一系統的終點,但也形成新系統。

▐ 事實上,系統總是同時按多個準則來運作。系統要得以鞏固,便要令自身更加寬容。它開始接納瘋狂、偏差、革命家、分離份子。有機體一向與微生物相處融洽,有了牠們而經歷磨練,活得更好。

▐ 寄食者勇於創新。他騙取能量,僅以資訊為報。他講述故事,然後巧奪烤肉。這是訂立新契約的兩種方式。相對於古老的對等關係,他制訂的是不平等協定,他亦建立嶄新的結算方式。

  ──重新反省邏輯:虛假的二分法與單一標準的理性,都不再適合解釋世界

▐ 我剛才談到的哲學在一種想像的世界大行其道。這世界裡,只存在單一系統,而且只依照唯一的標準或原則而構成。但事實上,系統都異常複雜;事實上,系統都並非單獨存在。

▐ 身體才是球的客體,身體主體要環繞這太陽轉動。……所謂玩球,不過是把球看作實體,然後讓自己成為它的屬性。遊戲規則是就它而寫,是為它而定的,而且我們都要服從這些規則。
 
▐ 韃靼的海盜、英倫的強虜,倘若我是站在被俘獲的一方,我便不知道這兩者有何差別。……要在天堂與地獄間作判別,才是地獄;唯有認為上帝有別於撒旦,斯有撒旦;邪惡正位於善惡的十字路口。

  ──重新書寫歷史:人類對自然的介入,作為文明原動力,正是寄食地球的表現

▐ 想要肅清或聖化某一處地方,諸如聖地或園圃,一開始就要對所有物種進行全面而根本的驅逐。而不僅止於某隻闖進來的兔子。除非把植被刮乾淨,化為一張白紙——除非使某些土地完全裸露——否則農業是無從開始的。

▐ 農業與文化不但同源,更有著一樣的基礎,那就是:驅逐而產生淨土,騰出空白的地方,以實現與平衡狀態的決裂。乾淨的地方,就是有所屬的地方。

▐ 歷史時間的不可逆,則由人類寄食者的介入開始。至少是從農業與畜牧開始的。……它使系統微微地改變了狀態。它把系統弄斜了。它擾亂了系統的平衡或能量分佈。它給系統打興奮劑,使它發炎、受刺激。

▐ 寄食者拿了東西,卻什麼也不給。……這是單向的箭頭,無法逆轉,不會回頭,它在我們之間流傳,它是最根本的關係,它是觸發改變的小角度。濫用在先,使用在後;先有偷竊,才有交易。從這小箭頭出發,我們也許能重建技術與勞動,經濟與社會,或至少重新思索它們的意義為何。這是關係的基本理論。

各界讚譽

賽荷是位富有想像力、智識極為淵博的思想家。他在多重的領域間遊走:物理學、資訊理論、文學、哲學、神學、人類學、音樂、藝術、政治經濟學。他也探討了表面上殊異的諸多作品:拉封丹寓言、盧梭懺悔錄、莫里哀偽君子、柏拉圖會飲篇及聖經。賽荷打算證明,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終將殊途同歸。──《宗教研究評論》

這是一種有著全新基調的哲學:多變、精練又充滿敘事性。──《圖書館期刊》

 

目錄

導讀 隔牆有耳,歡迎竊聽/黃冠閔

譯者說明

 

第一部   被打斷的飯局────邏輯                       

老鼠開飯────────串級

沙蹄爺開飯───────亦主亦賓

效益遞減────────晦澀與混雜

二分、三分───────被納入的,被排除的第三者

獅子開飯────────單向箭頭

競技員開飯───────偏差與建構現實

浪蕩文學與模控學────新的平衡

─────五旬節,聖靈降臨─────

 

第二部   另一些被打斷的飯局────技術、勞動             

老鼠開飯────────二極管、三極管

────────────模糊邏輯

────────────主人與工頭

老鼠又開飯───────機器與引擎

────────────手段與中間

────────────變換空間

月下宴─────────

領主老爺的天國饗宴───

────────────工作

蟲兒開飯────────

────────────能量、資訊

────諸神、永恒的東主────

 

插曲 寄食者寫照

餐後的告白

尚-雅克,立法者的審判

噪音

音樂

 

第三部   肥牛與瘦牛────經濟              

沙拉餐─────────所有權的糞便起源

諷刺的一餐───────金錢交易;精確與模糊

兄弟開飯────────百搭理論

栗子餐─────────太陽與符號

牛自河裡來───────庫存

牛吃牛─────────排隊理論

────最佳定義────

────論一般疾病────

 

第四部   晚宴────社會               

偽君子開飯───────分析、癱瘓、催化

東道主的專名──────主人與奴隸

───────準客體的理論───────

桌上空空如也──────論愛情

魔鬼──────────論愛情

───────最差的定義───────

 

故事與動物

參考中譯本

人名列表    

 

作者簡介

米歇爾.賽荷(Michel Serres)

生於1930年,法國哲學家、作家,1990年獲選為法蘭西學術院院士,在知名科學哲學家巴修拉(Gaston Bachelard)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萊布尼茲的系統及其數學模型》。賽荷深受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新興科學典範,如結構主義數學、資訊理論、生物化學之影響,其發展的思考架構反對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的二分,也與當時主流的哲學論述保持一定距離。儘管起初較不為同時代的學者所注意,賽荷跨學科的研究取徑,及其探討的溝通、轉譯、噪音等概念,日後在社會科學的系統論與網絡理論等流派,皆獲得廣泛迴響,也讓賽荷被視為晚近「後人類主義」思潮的先驅之一。1990年代起,賽荷寫作風格轉變,更加面向社會大眾,在自然科學、文學、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與事例之間穿梭來回,解析人類社會的複雜性,其關注的議題更是包羅萬象,涵蓋生態倫理、人類物種、金融危機、網路世代等等。賽荷著作甚豐,目前已在台灣出版的譯作則包括《失控的佔有慾》(群學)、《拇指姑娘》(無境文化)。

譯者簡介

伍啟鴻,畢業於清大哲學所。

陳榮泰,台大化工系、清大歷史所畢。

兩人合譯有《失控的佔有慾》、《激清的經濟學》、《巴斯德的實驗室》等書。歡迎賜教:eengthaix@gmail.com。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GAZE010
書        名:
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欲望
出版日期:2012.03.15
作        者:張君玫
規        格:14.8 x 21 cm
頁        數:352頁
定        價:360元
 I  S  B  N:978-986-6525-52-0

  

孫中興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丘延亮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鄭志成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專文推薦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GAZE09
書      名:哲思之樂
出版日期:
2010.07.01
作      者:羅伯特‧索羅門(Robert C. Solomon)
譯      者:鄭義愷
規      格:15 x 21 cm
頁      數:448頁
定      價:480元
I S B N :978-986-6525-30-8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GAZE008

 書名:何謂哲學問題

 原文書名:Was ist ein philosophisches Problem

 出版日期: 2007.12

 編者:Joachim Schulte & Uwe Justus Wenzel

 譯者:李中文

 定價:250元

 ISBN:9789868298293

 


【內容簡介】

什麼是一個「哲學的」問題呢?這意味著我門要知道:「哲學的」這個形容詞究竟意指什麼?只為充分而簡潔地勾畫出哲學的問題嗎?「哲學的」問題真的存在嗎?或者哲學思考事實上就是要讓自己相信,人做出了某些問題呢?這些問題只是表面的嗎?抑或表面的問題實即是最嚴正的問題呢?或者人最好完全忘卻對哲學問題的探問呢?

這些入門問題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無怪乎答覆五花八門。哲學是探討哲學問題的一門學問,釐清「什麼是哲學問題」,自然就能夠順利索解「什麼是哲學」這個向來令人困惑的問題。本書所選歐美著名哲學家的文章,將問題帶到我們眼前——並由此勾畫出當代各種哲學思考立場的光譜。

本書為德語哲學界的兩位年輕學者Uwe Justus Wenzel(Basel大學) 與 Joachim Schulte (Bielefeld大學)於西元2000年合作出版的文集。邀集當代德語界與英語界各領域中享有學術盛名的哲學教授,針對「什麼是哲學問題」這個題目,寫作原創性論文。學者包括以研究德國觀念論著稱的Dieter Henrich,知名現象學學者Bernhard Waldenfels,分析哲學重要學者Michael Dummett,新實用主義哲學家Richard Rorty,女性主義與法律哲學知名教授Martha Nussbaum等等。

 


【作者簡介】

Uwe Justus Wenzel

曾於1991年至1998年間擔任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ät Basel)哲學系學術助理,現任《新蘇黎士報》人文科學專欄特約主編,主要著作有《人類律則:康德的自律考古學》(Anthroponomie.Kants Archäologie der Autonomie);(編)《論始與末:當代哲學思考中的形而上學立場》(Vom Ersten und Letzten. Positionen der Metaphysik in der Gegenwartsphilosophie)。

Herausgegeben von Joachim Schulte

比勒費爾德大學(Universität Bielefeld)哲學系兼任講師。在廿世紀的哲學方面,他撰寫、編纂並翻譯了許多書籍。主要著作有《維根斯坦:一個導論》(Wittgenstein.Eine Einführung);(編)《解釋的真理:戴文森哲學之評論集》(Die Wahrheit der Interpretation:Beiträge zur Philosophic Donald Davidsons);(編)《合唱與法則:在脈絡、體驗與表述中的維根斯坦:維根斯坦的心理哲學》(Chor und Gesetz Wittgenstein im Kontext, Erlebnis und Ausdruck:Wittgenstein Philosophie der Psychologie)


【譯者簡介】

李中文

輔仁大學德國與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專職翻譯。譯有《神秘古蘭經》、《海盜》、《亞歷山大大帝》、《巫師與巫術》、《HAPPY MONEY》等書。


【本書目錄】

江日新:什麼是一個哲學的問題:哲學問題學導讀

舒爾特:編者序言

1 問題、理論問題及哲學問題—畢特納

2 達米特:不具定義優先權的概念分析

3 芙蕾德:對哲學問題之存在與意義的省思

4 哈克:想要理解

5 海金:論概念的記憶

6 亨利希:問題之所以為問題

7 梅格爾:我的哲學問題與我

8 門克:在文學與辯證法之間

9 米特斯特拉斯:在科學與生活世界之間的哲學問題

10 努斯鮑姆:致力於理性文化

11 羅逖:從事世界闡發

12 瑟爾:六個貌似矛盾的答案

13 托美:「你們這些傻蛋啊!世界就是哲學問題」

14 瓦登菲爾斯:通向不可信認之地

15 沃爾芙:概念上的緊張與存在上的難題

16 文哲:編後記:問題意識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GAZE007

 書名:市場的構造

    21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社會學

 原文書名:The Architecture of Markets

      An Economic Sociology of Twenty-First-Century

      Capitalist Societies

 出版日期: 2007.11

 作者:Neil Fligstein

 譯者:鄭力軒

定價:400元

ISBN:9789868298286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為經濟社會學建立一套統整的理論架構,允為近年來在這個領域的最大突破。就作者的「政治─文化取徑」市場社會學而言,市場不是一隻「看不見的手」,而是「 鑲嵌」於動態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環境中,一個可見的、有組織的社會空間,或云一個場域。市場制度之形成、穩定與轉型,主要的驅動力為廠商試圖要穩定競爭,強化公司生存的機會,而不僅僅是利潤的最大化而已。

第一部分為作者的理論建構,第二部份則為理論的應用,引入歷史比較分析,及複雜的量化資料證據,頗具說服力地證實了社會學的制度結構觀點,在探討資本主義社會的市場上,的確有其過人之處。

作者指出,政府及社會成員提供充分而必要的社會條件,市場行動者才能生產財富。他同時證明了執著於社會正義及重分配的體系,比起強調自利的體系,更能創造出穩定的市場和經濟成長。對於希望瞭解市場如何運作的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策制定者和民間公司決策者,本書無疑將是一 本不容忽略的資本主義經典論述。

 


【作者簡介】

Neil Fligstein

加州柏克萊大學社會學教授。著有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rporate Control


【譯者簡介】

鄭力軒

1974年生,台大經濟系畢,東海社會學研究所碩士,杜克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GAZE006

 書名:解讀社會政策

 原文書名:The Student's Compaion to Social Policy

 出版日期: 2006.12

 作者:Pete Alcock, etc.

 譯者:李易駿 等

 定價:700元

 ISBN:9789868107694/9868107695

 


【內容簡介】

本書涵括社會政策研究大部分的主題和議題,內容介紹學生認識當前的理論與意識型態論辯、服務領域、重要議題。所有作者的撰述,深有洞見,並按照大學生程度編寫,旨在讓學生熟習社會政策研究這門學科,在大學期間提供學習社會政策的學生實用性的幫助。而各章簡要的進階讀物導讀,更指出進一步深入研究該章討論議題的文獻。對那些不是主修社會政策的其他科系(例如社會學、政治學與應用社會科學),或相關領域(如社會工作、護理與健康研究、管理或犯罪學)專業課程的學生也很有價值,是一本具權威性且精簡扼要的手邊書。

 


【編者簡介】

Pete Alcock

英國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Birminghan)社會政策與社會行政教授。

Angus Erskine

蘇格蘭斯德靈大學(University of Stirling)社會政策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

Margaret May

倫敦都會大學( 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社會政策首席講師(Principal Lecturer)。


【譯者簡介】

李易駿

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助理教授

邱汝娜

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行政院參事

林慧芬

實踐大學社工系兼任講師

侯東成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建教合作暨推廣教育中心組長

鄭怡世

東海大學、暨南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賴月蜜

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社會工作組兼任助理教授


【本書目錄】

第一篇∥什麼是社會政策

 Ⅰ.1 社會政策的主題

 Ⅰ.2 社會政策的研究取向和方法

 Ⅰ.3 比較研究的角色

 Ⅰ.4 社會政策與歷史

第二篇∥社會政策的價值與觀點

 主要概念

 Ⅱ.1 社會需求、社會問題與社會福利

 Ⅱ.2 平等、權利與社會正義

 Ⅱ.3 效率、公平與選擇

 Ⅱ.4 利他主義、互惠與義務

 Ⅱ.5 分化、差異與排除

 主要觀點

 Ⅱ.6 新自由觀點

 Ⅱ.7 社會福利的保守主義傳統

 Ⅱ.8 社會民主觀點

 Ⅱ.9 社會主義的觀點

 Ⅱ.10 第三條路

 Ⅱ.11 女性主義的觀點

 Ⅱ.12「種族」與社會福利路

 Ⅱ.13 綠色主義的觀點

 Ⅱ.14 後現代主義和新方向

 Ⅱ.5 分化、差異與排除

 社會政策的脈絡

 Ⅱ.15 社會政策與經濟政策

 Ⅱ.16 社會政策:文化與國族

 Ⅱ.17 社會政策與家庭政策

 Ⅱ.18 社會政策與全球化

 Ⅱ.19 社會政策與政治過程

第三篇∥福利的生產、福利的組織、福利的消費

 福利的生產

 Ⅲ.1 國家福利

 Ⅲ.2 私有福利

 Ⅲ.3 志願部門

 Ⅲ.4 非正式福利

 福利的組織

 Ⅲ.5 管理與輸送福利

 Ⅲ.6 地方福利的治理

 Ⅲ.7 聯合王國的社會政策

 Ⅲ.8 社會政策與歐洲聯盟

 Ⅲ.9 超國家機構與社會政策

福利的消費

 Ⅲ.10 支付福利費用

 Ⅲ.11 福利的原則

 Ⅲ.12 福利的分配

 Ⅲ.13 福利的責信

第四篇∥社會政策的議題

 社會政策與特殊群體

 Ⅳ.1 兒童

 Ⅳ.2 青年

 Ⅳ.3 老年人

 Ⅳ.4 身心障礙者

 Ⅳ.5 單親父母

 Ⅳ.6 移民

 關於服務的議題

 Ⅳ.7 所得保障暨社會安全

 Ⅳ.8 就業

 Ⅳ.9 健康照顧

 Ⅳ.10 教育

 Ⅳ.11 住宅

 Ⅳ.12 個人社會服務與社區照顧

 Ⅳ.13 刑事司法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GAZE005

 書名:政策弔詭:政治決策的藝術

 原文書名:Policy Paradox:

       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出版日期:2007.01

 作者:Deborah Stone

 譯者:朱道凱

 定價:500元

ISBN:9868298217/9789868298217

 


【內容簡介】

不再脫離現實的政策分析!公共政策經典之作。

磨利政策分析技術、預知政策抉擇後果、破解政客堂皇之辭。

為什麼對你公平的事,對我卻不公平?為什麼有利於你的政策,卻危害了我?

現實生活中充滿這類難以兩全其美的抉擇,然而,我們在學習「公共政策」這門課時,卻往往避開弔詭無所不在的事實,而把「市場理性模型」套用在政策制定上,相信有一套客觀法則可以化約你我的衝突,加加減減算出最佳效果。但現實是,你不可能同時是你又是我。

本書的用意即是讓我們回歸到真實世界,看穿政策制定背後的政治學, 了解什麼力量左右政策的制定,什麼政治考量影響了政策的施行,而人民又如何解讀政策、回應政策。

 


【相關文章】

賴沅暉,〈政策弔詭:政治決策的藝術〉,《公共行政學報》第25期,〈專書評論〉,民96年12月,頁119-129。

 


【作者簡介】

Deborah Stone

現為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政府系客座教授。曾任教於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學院(M.I.T.)及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主要研究興趣為政策政治學及健康、家庭政策。她是美國政治學界傑出學者 ,2000年榮獲Miriam K. Mills Award。其著作《政策弔詭》Policy Paradox在公共政策研究領域貢獻卓著,於2002年獲美國政治學會頒發Aaron Wildavsky Award。另一本著作The Disabled State1986,則被奉為身心障礙研究經典。


【譯者簡介】

朱道凱

專職譯者。譯有《網路商機》、《平衡計分卡》、《社會學動動腦》、《全球化迷思》、《政策弔詭》、《你不就是那個誰》、《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


【本書目錄】

 增訂版序 

 導讀/王國羽教授

 導言

第一篇∥政治

 第1章 市場與城邦

第二篇∥目標

 第2章 公平

 第3章 效率

 第4章 安全

第三篇∥問題

 第6章 符號

 第7章 數字

 第8章 原因

 第9章 利益

 第10章 決策

第四篇∥答案

 第12章 規則

 第13章 事實

 第14章 權利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GAZE004

 書名: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 當下的歷史

 原文書名:A C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

       Toward a History of the Vanishing

 出版日期:2006.08

 作者: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主譯者:國立編譯館

 譯者:張君玫

定價:600元

ISBN: 9868107687

 


【內容簡介】

殖民與後殖民情境中,一個抵抗性的「未來」還 有可能嗎?如果有,足以造就這種「未來」的行動力又位於哪裡?

這不是一本打高空的「純理論」著作,而是有著 高度倫理-政治參與的干預主義文本 (interventionist text)。 讀者須謹記:我們書寫這些消逝當下的歷史,是為了養育一個關於未來的 記憶、一個可能的抵抗與行動力所在,那本書的副標題立刻就展現出一種高度干預的行動主義色彩。

作者對迂迴思路不加迴避,言明要「利用解構來 協助閱讀」。閱讀一本書,尤其是這樣一本書,讀者必須學習順著作者的思路旅行,而這正是解構的第一步:去追蹤論述的形跡,它推開什麼 、連接什麼、又切斷什麼,以便讓論述的線索繼續編織。

因此,請本書的讀者們,接受原書作者和中文譯 者的邀請,靜下心來參加這一場「解構的閱讀政治」(deconstructive politics of reading),並以這樣的解構方式閱讀這本書。


【作者簡介】

Gayarti Chakravorty Spivak

哥倫比亞大學英語與比較文學系亞弗隆基金講座 教授。專長領域:十九世紀文學、馬克斯主義、後殖民理論、女性主義、解構。主要著作:《在其他世界:文化政治論文集》(In Other Worlds: Essays in Culture Politics)、《在教學機器的外部》(Outside In the Teaching Machine)等書


【譯者簡介】

張君玫

從事學術翻譯工作多年 紐約市立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專長領域:女性主義、後殖民理論、心理分析、科技/科學研究。


【本書目錄】

   前言

   作者中文版序

   譯者序:「養育一個關於未來的記憶」

   譯例

 

第一章║哲學 

  〔譯者摘要―― 遭遇他者之際,主體的否認〕

   在社會科學或人文學的主流學科分際中,往往假定了某 種論述的清澈,一種免於他源雜質的幻覺:假裝沒有壓抑,沒有他者,沒有忘卻。

   本章探討歐洲現代哲學論述和帝國主義公理之間的關係 。在本章所追索的論述軌跡中,我們將看到:Kant在肯定所有理性存在物時,是如何將火地島居民和澳洲原住民排除在他的普世「文化計劃」之外;Hegel在閱讀印度的史詩經典《博迦梵歌》時,又是如何將一個歐洲的「他者」設定成為一種規範性的偏差;而印度的民族主義者在意圖將經典加以「普遍化」時又是如何不由自主地和代表現代性哲學標杆的Hegel站在同一規範性的陣線上;最後,當Marx試圖用「亞細亞生產模式 」的概念來理論化那難以掌握的亞洲「他者」時,他為那綿延至今的全球「相同者政治」,那追求與世界接軌或共同發展美夢的普遍化論述, 提供了怎樣的脆弱途徑來協商差異。

   問題回歸到:

  在一個完全與擴張的價值形式所掌控的全球化空間裡,「土著報導人」作為一種抵抗的觀點,還有存在與運作的空間嗎?「誰」或「什麼」有資格宣稱代表或再現此一觀點?如果說,從「殖民地」,到「第三世界」,到全球化資本主義體系中的「地方」,我們對中心的溝通、挪用與批判,僅僅只是複製了新殖民主義正在行使和早已行使 的東西;那麼,出路又在哪裡呢?

   首先,我們必須先搭一個舞台。

 

 第二章║文學

   〔譯者摘要―― 他性的倫理,主體的爭奪〕

    在歐洲的論述中,種族他者被設定成一個修辭的角色 ,然後隨即提前取消,而女人則透過推論的過程被貶低,然後被踢出哲學之外,她是透過論述被貶低。

    本章分析了許多文本。尤其探討十九世紀的女性主義 和帝國主義公理之間的關係,以及二十世紀的一些女性作家的改寫與換置。但此處被解構的對象是文本,而不是個別的作者,儘管這兩者往往 交錯難解。對這些文本中所洩露的「女性主義的個人主義」傾向和帝國主義的共謀關係,並不減損個別藝術家的卓越與意義。重點在於,這種 歷史論述的共謀性,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該如何贖回一個被逐出的女性主體呢?而在贖回女性 主體的過程中,是否又有一個「他者+女性」,或女性的他者,被遺忘或驅離了?比如,《珍‧艾爾》(簡愛)裡的伯莎.梅森?她完成了性繁 衍的功能,然後瘋了,所以白人女主角珍才能完全她「打造靈魂」的計劃?對於這樣一個「女他者」的角色,《遼闊的藻海》又要如何還她「 人性」?有了「人性」之後,又如何?是誰或什麼,吃了她被判定瀆神的靈魂?

    又比如,《法蘭根斯坦》(科學怪人)的實驗室子宮 〔幻想可以〕解除女人性繁衍的重擔,造物者卻無法承擔對那充滿「人性」的「怪物」的倫理責任。此外,本章也探討了印度當代作家Devi文 本中所呈現的「土著」,一群拒絕被博物館化的原住民。那你又如何償還地球上所有原住民被奪去的土地、文化、尊嚴與生命?

    本章也探討了一些男作家的文本,Baudelaire《天鵝》裡的黑女人,Kipling對印度土語的「侵犯式翻譯」。魯賓遜漂流記的文本和改寫,則呈現出另一種關於「星期五」這個土著在主人從「男」 換成「女」之後,有什麼差別?一個「女的」魯賓遜又會是一個怎樣主人主體或創造者?

    在當今文化主義的思考風潮中,往往把文化政治的權 力問題化約到「認同」的問題,或許我們可以透過一種對不可迴避的「他性倫理」的反省,去正視「女性」這個紛雜的範疇內的異質性與權力 關係。

 

第三章║歷史

   〔譯者摘要―― 如何搭建一個從屬者得以發聲的舞臺

    本章探討「南方」女人在帝國主義-資本主義體系中所 扮演的「能動者-工具」角色,一個被全球化的主體,一個在政治語彙中享有特權的意符,卻有著艱難的現實處境。我們應如何用一種批判的態度,一種尋找「土著報導人」觀點的期許,去解讀殖民歷史檔案中的土著女性角色?這不只是一個如何解讀檔案的問題,更是一個「檔案化」如何發生和如何可能的問題,以及檔案化的意圖與手段如何和資本利益之間產生共謀的關係。

   在此,作者將追隨一位十九世紀印度山區的舍摩國王 妃,翻閱歷史檔案,沉思關於焚燒寡婦陪葬的政策管理。在一切為了維持東印度公司的商業與領土利益的檔案化意圖中,舍摩國王妃訴請被夫君殉葬的意願,被編織為一個最佳的性別化種族論述。所謂的「印度女人」、「印度文化」、「印度教」、「印度卡斯特」等意符,都是在這類檔案化的編織與編碼中,取得一種殖民主體的現代意義。特別就sati,「寡婦殉葬」或「殉葬寡婦」,的意義協商,以及英國殖民政府的干 預本身對此一意義所造成的影響。

  此外,要如何「讓」當今全球電子資本主義中的女人得以發聲?而不只是「為」她們發聲?本章下半部囊括了作者最著名的文章之一〈從屬能夠發言嗎?〉(Can the Subaltern Speak ?)的修訂版 。在此,作者將探討了一個以自己的身體去書寫與發言的女子,一個太快被遺忘或從未被記取的從屬者。

    作者對於八○年代以降歐陸哲學中以「複數化的主體 效應」取代或批判「主權主體」的文化思潮,做了一個意識型態的批判分析,指出其背後仍存在的一個「西方」知識主體。一方面,作者批判了Foucault和Deleuze等進步法國知識份子對於「弱勢者」的過度浪漫化,以及這種稱頌所掩飾的文化支配型態;另一方面,從屬者的社群也很可能基於「發展」或「欲望」的意識型態,而對於其特定成員至死方休的發聲行動置若罔聞。這是一個值得反覆思索的問題。總體來說,這篇文章觸及了當代文化主義思維的意識型態核心――「讓他們自己發言」之論只是推卸了支配者與知識份子的責任,並將經濟-政治的不均衡關係與深遠影響化約到文化與認同的口角中。知識份子,無論是中心或邊陲,所必須思考的是,如何在「為」或╱和「讓」從屬者發言的兩極中 尋找一個不那麼消極的可行做法。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儘管對Foucault的浪漫傾向提出了清醒的批判,但挪用了他的「知識域」概念,提出「知識域的暴力」去對舊式殖民主義和全球化的新殖民主義進行一種更廣闊的後殖民歷史批判。

 

  第四章║文化

   〔譯者摘要―― 當文化成為發展的托辭,文化批判是最深 刻的自我反省〕

   本章首先檢視了「後現代」這個意符的誤用與陷阱。當 Jameson把「後現代」診斷為一種「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時,他其實隱藏了一個抹去主體位置的支配欲望,以及任何文化支配分析中對於 異質性的壓抑傾向。

   當一切都被化約成「文化的」,這或許就是最大的文化危機。

   在微電子資本主義的全球佈局中,這是一個很複雜的情境。「後殖民」很可能是連結「後現代」和「從屬者」的關鍵字。為了思考社會的脈絡織路,本章思考了另一種織路:後現代的流行,以及女人在織品歷史中所扮演的地位。「川久保玲」作為一個虛構的「日本」設計師,不僅滿足了某種東方主義的想像,也佐證了美國人習慣用內部多元文化主義的有色眼鏡觀看(或╱和漠視)世界不均衡文化政治。再一次,「移民」取代了「土著」的發言位置。就像Roland Barthes在《 符號帝國》中「虛構」出來的日本。

   最後,作者批判了「全球性」,尤其是那些被她稱為「 西方至上主義的科技先知」的全球化價值與啟蒙延續,像Lyotard和McLuhan的科技全球解放論往往間接在為聯合國等全球化的經濟規訓組織背書。

   在當全球化的新殖民主義佈局中,至少有三個正在書寫 未來的行動力所在,他們的權力極度不均等,但依然相互抗衡著,有時競爭偶而合作。他們是:一、聯合國、世界銀行等正在根據資本流向與剝削價值去重新繪製世界地圖的國際單位,二、那些高談歷史終結、資本主義統一世界,或沉醉在全球化的去脈絡化效應,以及網際網路的去中心化美夢中的西方知識份子,三、那些在許多〔非西方〕「當地」對抗聯合國欽定「發展」的全球包圍運動,這些全球包圍運動的地方劇場,乃是「反全球化的真正前線」。學院的批判與解構者因此必須時刻師法草根的運動者。

 

附錄║「解構的展開勞動」

   〔譯者摘要―― 對他者無可迴避的倫理責任〕

   不同於一般傾向於文本主義的詮釋,Spivak從倫理-政治 的脈絡去闡連Derrida的解構觀。她指出,Derrida本人的思想上在八○年代初歷經了某種倫理學的轉向,當他開始觸及法和權威的議題,他的關懷也從「守護問題」轉到了「召喚完全的他者」,亦即,駛離原本只是哲學修正的企圖,而轉向一個他者導向的計劃。而這正是Derrida式的 解構和後殖民批判之間所展露的思想親近性。

   正義的可能與不可能,這樣的經驗本身乃是難以思考的 ,因此無法被解構的,這是一種經驗的無解題,一種解構在形式上的失敗,卻開啟了另一個層次的解構努力,作者將之稱為解構的「展開勞動」。自我對「他者」的倫理責任是無可迴避的,也因此,解構必須在不可思索之處展開勞動。

   然而,對世界與大地來說,最重要、關鍵和不可取代的「展開勞動」仍在學院之外,在論述之外,在語詞思維的解構之外,而在那活生生的時間與地方上。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GAZE003

 書名:人類學的視野

 作者:黃應貴

 出版日期:2006.06

 定價:300元

 ISBN: 9868107660

  


【內容簡介】

在全球化的情境裡,各種我們習以為常的邊 界,可能都在溶解、互滲、交融,隨處都可以聽到看到所謂的「跨界」、「越界」、「離散」、「放逐」等等表態用語。社會學家Z. Bauman甚至形容這個新世界是流動的。

一個流動的世界,在後現代主義的解構下, 又怎麼能積極而正面地凝視、怎麼觀看、怎麼理解?譬如當人類學原有的分析基本單位都在溶解,人類學怎麼自存?作者透過跨界與歷史學、 區域研究等的對話,在本書中呈現他對於人類學前景的思考,人類學需要怎樣的視野?

本書另一個沉思的對象是台灣;新世代文化 創造力的社會根源,以及台灣史的「圖像」,藉之我們可以為各種分歧並列的文化景象「定位」。這種宏觀的視野及尖銳的提問,毋寧是當下 台灣諸多人文社會科學最為迫切需要的一種前瞻性的自省。

因為:你看得到,你就有可能做到。


【作者簡介】

 黃應貴

1947年生。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學士,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所兼任教授。著有《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人類學的評論》、《台東縣史布農族篇》、《布農族》,主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見證與詮釋》、《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等書。


【本書目錄】

   序言

   社群研究的文化思考

   歷史與文化:對於「歷史人類學」之我見

   再談歷史與文化

   人類學與近代史研究

   記憶、認同與文化

   人類學研究的歷史化

   宗教教義、實踐與文化

   社會過程中的中心化與邊陲化

   進出東台灣:區域研究的省思

   農村社會的崩解?當代台灣農村新發展的啟示

   區域再結構與文化再創造

   想像中的台灣史

   參考書目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GAZE002

 書名:製造甘願

 原文書名:Manufacturing Consent

 出版日期:2005.04

 作者:Michael Burawoy

 譯者:林宗弘 等

 定價:450元

 ISBN: 986810761x

 


【內容簡介】

   本書與作者邁可.布若威的生平已經成為社會學歷史上的一則當代傳奇。1947年當布若威在芝加哥城南方的機械廠開始工作時,赫然發現這間工廠是另一位社會學家唐納德羅伊在1944年的工作場所,此一跨越三十年的機緣,使本書能夠比較美國工作現場從「專制」到「霸權」體制的歷史性轉變,成為勞工研究的經典作品。邁可.布若威從此展開長達二十年的工廠研究:在匈牙利與前蘇聯的工廠作過工,並在2004年成為美國社會學會的會長;其「生產政治」理論廣泛的影響了當代台灣與中國的勞工研究,而源起於人類學參與式觀察的「擴展個案方法」,也成為重要的社會學方法論之一。

   2004年中,布若威位製造甘願的中文版作序;與本書相隔三十年後,再度回到當年的芝加哥工廠,這位當代馬克思主義大師回首前慶,絕對值得對勞工議題與社會科學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回味再三。

 

請參見:Jeff Byles, "Tales of the Kefir Furnaceman", the Village Voice, Tuesday, Apr 10 2001.

中文節譯:〈火爐工人的故事:Michael Burawoy〉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GAZE001

 書名:後工業機會:一個批判性的經濟社會學論述

    Postindustrial Possibilities

    A Critique of Economic Discourse

 出版日期:2004.08

 作者:Fred Block

 譯者:林宗弘-等譯

 鄭陸霖、吳泉源-校譯

定價:400元

ISBN:9572899023


【內容簡介】

   時序跨入後工業,在充滿開放與彈性生機的數位時代裡,我們腳底踩著的是可以讓創意自由奔馳、讓工作/休閒更加豐足而有意義的寶藏。挖掘與把握這些讓我們的社會生活更為美好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夠跳脫舊思維的束縛,以釋放出更多創新的「經濟想像」。 然而,這種務實卻基進的「可能性」想像,在台灣幾已消失殆盡。一個步入「後工業」的富裕社會,卻仍受困於公共建設低落、公共衛生萎縮、惡質媒體肆虐、衛生下水道闕如、環境生態破壞的惡劣生活品質。弔詭的是,人們越有錢、社會越貧乏;經濟越成長,發展越短視;市場越「自由」,人們卻越覺得無力。 Fred Block 在本書中直接挑戰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核心概念,諸如勞動、資本和市場等,拆解宰制我們時代思維的自由市場迷思,讓我們在民主深化的社會裡,重新省思經濟究為何物,透視後工業資本主義所潛藏的諸多可能性,以及達成所謂「質性成長」更具人性的制度安排與經濟組織——這是我們引進《後工業機會》一書的脈絡。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