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論推薦序

鍾蔚文/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

吉見教授在導論裡說: 這本書「是寫給剛開始研讀媒介或傳播的大學生、研究生及社會人士使用,作為思考媒介與社會之關係的入門」。作為一本入門書,本書文字簡潔扼要,結構清晰,材料豐富,故事性豐富,是很好看的書。作為入門的讀書,再適當不過。譯者蘇碩斌教授,譯筆流暢,且為社會文化之專家,更是相得益彰。

但是,這本書不只是文字淺顯、例證生動而已。更值得讚許的是,這本書看媒介與傳播有其獨特的角度。說明白些,吉見教授對於目前一般傳播和媒介的談法是有意見的。在他看來,這些論述大多問錯了問題,因此無法掌握媒介的核心意義。他認為研究媒介真正的問題是: 是什麼樣的歷史和社會條件造就了今日我們所見的個別媒體如電視、報紙等? 換句話說,我們對媒介的認知、定義不是必然如此,是歷史和社會條件的產物。依此類推,研究媒介,重點不在個別的媒體,必須超越新聞、廣電、電影、出版等領域,去探討媒介此一概念的意涵,在這個前提之下,「原本我們會視之為個別媒體現象來研究的報紙、電影、電話,就必須重新視為媒介的反種具體呈現了。也可以這麼說,媒介研究的最終目的,不是要去問各種媒體的特殊性和個別性,而是要去問是什麼樣的社會場域力學使得個別媒體成為可能」(p. 4)。

整本書的目的便是在回應這個問題。第二和第三部分「作為歷史的媒介」、「作為實踐的媒介」,具體呈現了使各種媒介成為可能的社會場域。從這些例子,可以清楚看見,我們今天視為理所當然的媒介,其實都是社會演化的產物。以電話為例,最早的用途接近電報,後來用來廣播,今天使用電話的方式已是晚近的發展了。透過這些生動的例子,我們對於社會脈絡如何形塑媒體的樣貌有了深入的認識,反過來也了解現代生活的面貌和媒體的因緣,一部介史,也是一部文化史。

總而言之,這本書的格局和視野和一般入門書大不相同。每本書都隱含著看世界特定的方式,而同時也決定了什麼會看不到(a way of seeing is a way of no seeing)。一本書的高下,正在它看事物的格局和角度。入門書的影響更是深遠,決定了初學者今後理解現象的方式。「媒介文化」雖是入門書,郤不只是整理現有觀點而已; 它挑戰成見,超越既有之視野,創意十足。

        進一步要指出,吉田教授寫這本書,不只是提供上課教材而已,他最關心的是建立因應媒介變革的實踐基礎。書中一再陳述的觀點是: 既然媒介的型態並非先天決定,媒介變革就有了著力點。第二部分「作為歷史的媒介」,是以古鑑今,指出媒介在社會實踐中的演化過程,企圖打破對媒介角色的迷思。第三部分「作為實踐的媒介」則以行動電話、網際網路這些尚在演化中的媒介為例,提醒讀者它們充滿各種可塑性,因此形塑媒體建立公民社會,每個人都可以扮演主動積極的角色。

根據以上的觀察,他也對當前日本傳播教育提出批判,認為過於偏重實務和認同現況,換個說法,沒有體認到媒介的可塑性,缺乏對媒體的想像。他進一步主張,傳播教育的角色應為針對媒介提出理論性和實證性的檢視。換言之,理論性的研究有其必要,目的在打破成見,發現媒介發展的更多的可能。本書的目的之一即在建立媒介變革的理論基礎。

        傳播正處於古騰堡革命以來未有之巨變。身處高度不確定的情境,我們往往容易為表象所惑。其實,在此關頭,反而更需要思考本質性的問題。具體而言,媒體一再突變混搭,研究媒體和傳播,顯然必須超越目前個別媒介的範疇,更需要回到上層的概念問題,重新思考媒介的本質為何、其變化的軌跡為何。根據這些反省和研究,才能建立實踐堅實的基礎。更進一步說,在一個變化的時代,重要的不是跟著潮流走,而是要審時度世,發揮主動性,積極形塑媒介。當然,大前提是要掌握媒介發展的邏輯,方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媒體巨變的狂潮中,初學者需要一開始站穩腳步,吉田教授的書正是最好的指南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