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編號:SOC025
 書         名: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
 出版日期:
2010.07.21
 作      者:高夫曼(Erving Goffman)
 譯      者:曾凡慈
 規      格:15 x 21 cm
 頁      數:240頁
 定      價:300元
 I S B N :978-986-6525-25-4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中興 導讀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東升 推薦序

國立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成令方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吳嘉苓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跨國灰姑娘》作者/藍佩嘉
聯名推薦(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內容簡介】

《污名》是一場極富啟發性的考察旅程,探索著一群無法符合社會所稱「正常」標準之人的生命情境。這群人由於不能得到社會的完整接納,於是成了被污名化的人。身體殘缺者、精神疾病患者、吸毒者、賣淫者、或因其他各種原因而遭放逐者,都必須不斷努力適應自己不穩定的身分認同。他們的自我形象始終對抗著別人強加在他們身上的形象。

    社會學大師高夫曼廣泛運用各種自傳與案例研究的材料,分析被污名化之人對自身的感受,以及他們與「正常人」之間的關係。他探討這些人用來處理遭受他人排斥時的各式策略,以及他們所投射出的各種關於自身的訊息。這本經典之作提醒了我們:人人都可能成為蒙受污名者,也可能成為施加污名的共犯。此為高夫曼帶給我們最深遠的「社會學的想像」。

 

【作者簡介】

高夫曼(Erving Goffman 

當代美國社會學大師。1922年生於加拿大愛博他省(Alberta)的曼維爾市(Manville),1953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賓州大學。1982年獲選為美國社會學會理事長。高夫曼曾是全球薪水最高的社會學教授,一生不願接受訪問、不立學派、不立鉅型理論,連照片都極少。但為了研究,他的身影卻不停穿梭在小島、精神病院、賭場等地,一步步探索從沒人認為重要的「面對面互動」領域,讓這個新的視野誕生、開展,以致影響後世甚巨。著作包括《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現》(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1959)、《精神病院》(Asylum, 1961)、《相遇》(Encounter, 1961)、《公共場所的行為》(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1963)、《污名》(Stigma, 1963)、《互動儀式》(Interaction Ritual, 1967)、《策略互動》(Strategic Interaction, 1969)、《公共場合的關係》(Relations in Public, 1971)、《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 1974)、《性別廣告》(Gender Advertisements, 1976)、《談話的形式》(Forms of Talk, 1981)。

 

【譯者簡介】

曾凡慈

 台大社會學博士,目前為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
學術興趣為醫療、性別、科技與社會。
日常生活忙著喝咖啡、下廚、跟人閒聊、逗貓耍樂,看閒書。

 

【名人推薦】

「高夫曼是象徵互動社會學理論的祖師爺,研究微觀層面的社會互動,其呈現的卻是巨觀的社會結構與制度的意義。《污名》就是研究他人的互動如何漸漸污染了某人某物某事件原本的認同,以及其中糾纏著的社會價值、規範、結構、制度、權力關係。200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週報》(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Guide)指出高夫曼名列六大人文社會學界最具影響力的巨頭,與紀登斯(Anthony Giddens)和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齊名。這部經典之作將會為讀者打開理解社會的第三隻眼。」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所副教授 

「正常人與遭貶抑者、圈內人與知情者、裝正常與矇混、結盟與分離。高夫曼的經典社會學之作,透視了這張必然包含你我的污名密網,對於理解與改造當今社會的偏見與歧視,歷久彌新。感謝譯筆精巧而用心的中譯本,千呼萬喚,終於問世。」

——吳嘉苓,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這本社會學經典,穿越時間長流,仍不磨損其理論洞見,深刻映現社會污名的日常運作。高夫曼告訴我們,污名不是一種屬性,而是透過人與人之間關係性的比較而體現;所以,每個人在日常生活的某些層面或某些階段中,都可能被烙上污名,或成為烙印他人之人。這本書,讓我們了解居於弱勢者的生存策略,也讓我們反省位居強勢時所不自覺參與的歧視壓迫。」

——藍佩嘉,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跨國灰姑娘》作者

 

【目次】

導讀:人間何處無「污名」/孫中興
推薦序:高夫曼、污名與社會學的想像/陳東升
譯序

 前言

 第一章:污名與社會身分
   
基本概念
   
自己人與知情者
    道德生涯

第二章:訊息控制與個人身分
    
明貶者與可貶者
    
社會訊息
     可見性
    
個人身分
    
傳記
    
傳記性的他人
     
矇混通關
    
訊息控制的技巧
     掩飾

第三章:團體結盟與自我認同
    
矛盾
    
專業呈現
     
內團體的結盟
    
外團體的結盟
     認同的政治

第四章:自我與他者
    
偏離與常規
    
正常的偏差者
     污名與現實

第五章:偏離與偏差

 注釋

 

【推薦序】

推薦序:高夫曼、污名與社會學的想像
/陳東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三年前,我在台大社會系開授社會學英文著作選讀,選用美國大學普遍採用的讀本──Mapping the Social Landscape。這本書精選了有影響力的社會學重要作品,而且是大一學生讀得懂、並讀得出社會學意義的著作。在課堂上,我們一起閱讀有關文化、社會互動、社區、社會階層、偏差行為等主題的素材,不斷地看到這些美國代表性學者引用高夫曼的作品,讓我和同學對高夫曼的學術影響力,印象非常深刻。

現今要透過社會學的觀點去瞭解社會互動的過程和作用機制,幾乎不可能不經過高夫曼的理論視野。因此我在講授普通社會學時,一方面將高夫曼詮釋社會互動、行動者認同與偏差行為的觀點介紹給修課的同學;另一方面,我對高夫曼作品的興趣也越來越濃。所以,當我知道台大社會系畢業的曾凡慈博士精心翻譯了高夫曼的經典名著《污名》即將順利出版時,我非常的興奮,台灣的學生終於可以透過凡慈的翻譯,快速而精準地接觸到高夫曼的觀點,進而發展出自己對於社會現象深刻的見解。

《污名》是高夫曼廣泛被引用的作品,除了探討主流社會成員對於社會弱勢群體給予負面標籤的過程,以及這些弱勢行動者透過不同策略的回應外,最精彩的部分莫過於揭露社會底層在向上流動的過程中,是如何揚棄舊的身分與污名,並利用各種掩飾和表演的策略來建立晉升上層社會的新身分認同。我在課堂上和同學討論過一篇個案研究論文,就是探討工人階級家庭出身的學生,就讀美國常春藤菁英大學法學院後發現,如果不改變自己的身分、裝扮與行為舉止,無法順利找到實習以及進入著名律師事務所工作的機會,因而逐漸放棄原有的理想和身分認同,開始模仿與學習出身中上階級家庭的學生。這篇論文的作者應用高夫曼從《污名》發展出來的理論概念,非常細膩地深度描繪出這個身分轉換過程。

高夫曼的創見極具魅力,剖析社會現象細膩而深入,影響了後世許多研究領域。然而,唯有精細閱讀才能體會高夫曼豐富的社會學想像力,《污名》的出版,正是提供有心的讀者這麼一個用心的好機會。

 

【延伸閱讀】

《跨國灰姑娘》,行人,2008.12

《泰利的街角》,群學,2009.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