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編號:RM02
書        名:
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
出版日期:2011.09.01
作        者:Robert R. Alford
譯        者:王志弘
規        格:14.8 x 21 cm
頁        數:320頁
定        價:350元
I  S  B  N :978-986-6525-46-9

 

博學多聞、反身思考又充滿人性,Alford 以穩健的手塗抹濃烈色彩,繪製出一幅描繪社會學家多重人格、技藝精湛的群體畫像。
──Charles Tilly(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系講座教授)

這本書行文簡潔卻深刻,靈活而精準地使用社會學經典來展示其研究技藝,兼具理論的深度、認識論的反思,循序漸進帶領研究生實際操作研究計劃。我想不出有任何同類的專書可以取代它。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這本書說的是我們可能覺得「本來就會」的事情,但一頁頁閱讀才會發現,思考一個問題、閱讀一個研究,真的有「更好」的方式。無論是社會科學的哪個學門,這本書都可以在複雜的理論與現實世界之中,幫你找到可以拉出豐碩成果的線索。
——周易正(行人文化實驗室總編輯)

本書最吸引我的不僅是豐富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討論了社會科學作為一種職業,對從業者所帶來的種種焦慮。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如果你已經找到關心的議題,卻苦於不知怎麼進行研究,閱讀《好研究怎麼做》,跟著書中的實例演練,必定會有重要的突破與進展。
——畢恆達(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作者)

不像是一般形式化的研究法教科書,面對思考與寫作、手段與目的、理論與證據、學術與實踐等種種的兩難,作者不只提供了指引,還表達了貼心的同理與關心。
——陳遠(知識工作者,自由的社會學人)

本書的討論從如何提出研究問題、研究議題的進一步聚焦設定、如何將研究問題轉化為可行的研究計畫、到蒐集與分析資料、如何在理論與資料的折返辯証過程中發展概念、以及最終提出主要論點完成寫作,有如一組精密的知識導航系統。從指導學生論文寫作的經驗中,本書是我的best choice!
——黃崇憲(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研究是一段不時有驚喜,也無止盡焦慮的路途。在眾聲喧嘩的典範間、在漫長無常的研究過程中,如何鍛鍊、操演社會學研究的技藝,這本書提供了具體的案例與懇切的建議。
——藍佩嘉(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跨國灰姑娘》作者)

各方聯名推薦(按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內容簡介】

如何提出值得探究的好問題?

許多研究者都同意:「好研究來自好問題」,只要問對問題,研究就成功一半;許多知識領域的突破,往往也不是因為有了什麼新發現,而是有了新的提問方式。社會學迷人之處,也在於提出眾多耐人尋味的問題。

然而,「如何提出好問題」卻很少受到討論。在茫茫問題大海之中,你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題目?什麼題目,可以讓你心甘情願為之投入二、三年甚至更久?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之下,你要問得多深、挖掘到什麼程度?更棘手的是,決定研究問題之後,你要如何根據證據、理論與方法進一步發展問題?

這是一本解開「問題意識之謎」的書,作者以多年的研究及教學經驗,娓娓道出「好問題」的形成過程,以及「好研究」必須面對的種種挑戰。更特別的是,本書討論了許多人都曾經歷、但很少被認真看待的「研究焦慮」。

透過這本書,你將了解真實的研究是怎麼一回事;同時也將發現,在學術的旅途上,你並不孤單;你的煩惱與焦慮,其實有更正面的因應之道。

 

【本書特色】

分析經典著作:以涂爾幹、韋伯和馬克思的著作為例,示範理論和方法的整合,以及多重探究典範的創意使用。

討論研究中的焦慮:探討了每個人都會經歷但卻很少人討論的「研究焦慮」

分析不同典範的著作:以多變項、詮釋、歷史三種典範的經典著作為例,分析這些著作如何提問,還告訴讀者如果換成另外一種研究典範,會問什麼不一樣的問題,分析的著作包括《精神病院》、《第二輪班》、《獨裁與民主社會的起源》、《自殺論》、《新教倫與與資本主義精神》、《霧月十八的路易波拿巴》、《種族重要性的衰微》、《美國種族隔離》、《法國的工作與革命》

實際操作示範:以「福利國家」及「革命」兩個議題的實際操作為例,一步一步示範如何運用多重典範設計研究與論證

詳細而豐富的延伸閱讀書單列出了社會科學哲學、社會學理論、女性主義理論與方法論、研究方法、歷史理論化、歷史社會學、探究的技藝等等領域的重要著作。

譯文精良:本書由擁有豐富翻譯經驗,本身同時也是學術研究者的王志弘教授翻譯,譯文品質精良、正確性高。

 

【作者簡介】

Alford-R.jpg  
Robert R. Alford(1929-2003)

        紐約市立大學社會學特聘教授1929年出生於加州,1946年進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就讀,熱心於學運與工運。畢業後,有感於當時的學術生活未能促進社會變遷,因而離開學院,到卡車工廠工作,同時投入美國汽車產業工會,在工會裡成為活躍分子。1957年重返柏克萊,攻讀社會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威斯康辛大學、加州大學、紐約市立大學。除了社會學專長之外,Alford也熱愛音樂,自小即擁有鋼琴天份,投入學術生涯之後,依然持續彈琴,後來更與他人合寫鋼琴的音樂評論。2003年因癌症過世,享年74歲。
         Alford為美國傑出學者,聲譽卓著,曾獲美國社會學會頒發傑出教學貢獻獎。《好研究怎麼做》為其畢生從事社會學研究與方法論教學心得之菁華,出版不久即成為社會學方法論經典,廣受引用。另著有《政黨與社會》(Party and Society, 1963)以及《醫療的政治:對改革的意識形態與利益團體阻礙》 (Health Care Politics: Ideological and Interest Groups Barriers to Reform, 1977),前者為研究英語系國家投票行為經典之作,後者則榮獲社會學最高榮譽米爾斯獎。

 

【譯者簡介】

王志弘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與傳播研究所兼任教授

 

【目錄】

中文版序──學術作為一種焦慮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助研究員)
推薦序──好研究的作法與好理論的唸法  陳遠(知識工作者)
致韋伯倫與巴尊
誌謝

導論
讀者
探究的典範
個人史
闡述操作語彙的著作

第 1 章 探究的技藝
理論 vs. 方法 vs. 研究
經典中的理論、方法與證據
連帶、理性與生產
結論

第 2 章 設計研究計劃
焦慮的認知根源和情感根源
選擇一個難題
以研究問題作為切入點
分析的理論軌道和經驗軌道
結論

第 3 章 論證的建構
證據與理論
人類能動性
前景的多變項論證
前景的詮釋論證
前景的歷史論證
理論與證據的分離
結論

第 4 章 前景的多變項論證
群體的社會整合如何解釋自殺?
「階級」vs. 「種族」對於美國黑人的重要性為何?
種族隔離的原因和結果為何?
結論

第 5 章 前景的詮釋論證
什麼樣的象徵意義建構了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全控機構如何破壞個人認同?
男人和女人如何協商家事?
結論

第 6 章 前景的歷史論證 
什麼樣的歷史過程解釋了法國 1851 年 12 月 2 日的路易波拿巴政變?
為何日本變成法西斯主義,中國變成共產主義,英國還是民主體制?
勞工的語言如何在舊政權前後導致法國的革命行動?
結論

第 7 章 多重典範的理論力量
福利國家的多重探究典範
革命的多重探究典範
結論

第 8 章 辯證的解釋與社會學想像
多重探究典範
辯證的解釋
社會知識生產的制度限制
社會學想像的來源
社會學的允諾
結論
註釋

延伸閱讀
索引

 

【推薦序】

中文版序
學術作為一種焦慮──《好研究怎麼做》與其絃外之音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很榮幸應群學出版社的邀請為 Robert R. Alford 的方法論經典著作《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The Craft of Inquiry: Theories, Methods, Evidence)一書撰寫推薦的引言。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方法論著作,作者將社會學三大經典作者—涂爾幹、韋伯與馬克思的理論傳統與三種當代流行的研究方法──量化研究、質化研究中的詮釋學傳統、與歷史比較方法連結起來,以社會科學的經典著作為案例,來呈現三種方法的具體操作,並且提供了進階閱讀書目,非常適合作為大學三年級以上到研究所的社會科學方法論教學參考,一般讀者也可以透過本書了解社會科學研究法,專業讀者則是可以透過本書的經典作品回顧來溫故知新。

關於作者
    本書作者 Robert R. Alford,1929 年出生於加州,1946 年進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就讀,熱心於學運與工運,同時是野外活動的愛好者與鋼琴家,後來曾與他人合寫過一本有關鋼琴的音樂評論。1951 年碩士畢業後他選擇進入一間卡車工廠就業,並投身於美國汽車產業工會(UAW)。1956 年重返校園就讀博士時,他成了 Seymour Martin Lipset 的研究助理,甚至協助了《政治人》一書的寫作,同時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隨後到威斯康辛大學任教,並曾任職於加州大學與紐約市立大學。Alford 在其活躍的學術生涯中特別關注階級政治議題,堅持階級對國家政治的影響力,因而廣為人知。
    身為一個左派政治社會學者,對階級意識與階級投票的分析是 Alford 最重要的學術貢獻,由博士論文改寫出版的《政黨與社會》(Party and Society, 1963)更是研究英語系國家投票行為的經典之作,相關論文收錄於 Lipset 與 Rokkan 編著的《政黨體系與選民結盟:跨國研究觀點》(Party Systems and Voter Alignments: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s, 1967)一書,並且在《美國政治學報》(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與《社會學年度回顧》(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等重要社會科學刊物中發表過有關美國選民階級投票與地區政治參與的論文,後來獲得美國社會學會的終身成就殊榮。
    在《政黨與社會》一書中,作者分析了文化上看起來十分類似的英語系四國:英國、澳洲、美國與加拿大的階級政治發展,除了作者本身參與工會運動的資歷外,這本書運用了大量的歷史文獻與量化數據來比較影響各國勞工階級投票的經濟與社會因素。作者認為在各種歷史因素的影響下,經濟部門的地理分布(主要是農業人口的比例)、族群結構的差異、地方分權的程度與宗教組織等因素切割了社會階級,使得英國、澳洲、美國與加拿大的勞工投票行為大不相同—當上述四個分化因素影響越小,例如英國,就出現最為強大的階級投票行為,其次是澳洲,美國工人的階級意識則相對薄弱,而加拿大幾乎沒有出現階級投票。
    在研究方法上,當時作者使用了上述四國各近十次選舉的選民抽樣調查數據,將選民以職業類別分為體力勞工(藍領)與非體力勞動者(白領)兩群,並將政黨分為左右兩大派,以估計藍領勞工投票給左派—包括英國及澳洲工黨、美國民主黨與加拿大的左翼黨派的相對比率,這個比率後來被稱為 Alford Index,成為日後三十年間在跨國比較研究中衡量階級投票傾向的最重要指標,直到 1995 年後才被新的研究方法取代(關於階級政治相關理論與方法的爭論,讀者可參見胡克威、林宗弘與黃善國 2010)。作者這本採用多種研究方法討論英語系國家階級意識的成名之作,似乎已經呈現了他的社會學方法論觀點。
    Alford 還著有批判美國醫療體制的《醫療的政治:對改革的意識形態與利益團體阻礙》(Health Care Politics: Ideological and Interest Groups Barriers to Reform, 1977),該書以象徵政治與利益政治等觀點來分析美國的醫療改革何以裹足不前(直到歐巴馬任內才解決),獲得了社會政策上最重要的 C. Wright Mills 獎。此外,作者與另一位左派政治社會學者 Roger Friedland 合著有討論國家與社會關係的理論專書《權力的理論:資本主義、國家與民主》(Powers of Theory: Capitalism, the State, andDemocracy, 1985),該書將探討現代國家權力的社會科學理論觀點區分為多元主義、管理主義(官僚理性)與階級分析三種文獻,並且比較三者之間對國家權力之假設與結論的異同。
    最後,本書作者也是教科書《政治社會學手冊》(The Handbook of Political Sociology, 2005)的編輯之一,該書編輯工作歷經 6 年,可惜這本手冊出版前作者在 2003 年初罹癌往生,享年 74 歲。因此,該手冊的其他幾位編者就以該書記念 Alford,在序言詳細介紹了其人其事。

簡介《好研究怎麼做》
    本書是 Alford 唯一的方法論著作,而且是在其學術生涯臨終之際所著,可謂作者畢生從事社會學研究與方法論教學心得之菁華。本書首先提到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被視為實證主義與社會統計的先驅,他的兩本重要著作《自殺論》與《社會學方法論》是社會學「多變項分析」或量化方法的始祖,但作者認為涂爾幹的論點事實上潛藏著詮釋與歷史面向的分析而不自覺。此外,在第三章與第四章中作者分別以美國的性別研究與種族研究為例,說明以多變項分析為主的經典研究如何整合了歷史比較與意義詮釋的面向。
    與英國社會學家 Anthony Giddens(1976)類似,作者將韋伯與 Erving Goffman 等經典作者的研究當成質化方法與詮釋論證的先驅。為了對抗教條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分析—將科技發展或階級鬥爭看成是資本主義的主要起源,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突顯宗教信仰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但作者也指出該書在詮釋面向之外所涉及的多變項分析與豐富的歷史比較知識。其次,本書第五章在回顧 Goffman 的《精神病院》一書時語帶批評地分析了該書所潛藏的多變項分析概念與歷史特殊性,並且認為 Arlie Hochschild 的性別研究《第二輪班》分析手法更為多元。
    有趣的是,本書將馬克思的著作──以《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為例,列為第三類社會科學研究法—歷史比較方法的智識起源之一。在第六章作者舉出歷史比較方法的經典之作,他以 Barrington Moore 的《民主與獨裁的社會起源》為例,說明歷史論證如何將多變項分析與歷史脈絡相連結。然而,如同作者批評 Goffman 刻意隱藏其田野工作的歷史背景一樣,本書認為 Moore 對不同地方的農民或其他階級行動者如何以及為何參與革命的意義詮釋有忽視之嫌。
    在分析上述經典著作的研究方法後,本書作者認為社會學歷史每一本經典著作,在方法上通常都包含量化、詮釋與歷史比較之其中兩種甚至三種研究技藝。作者指出,經典著作本來就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包含了多種分析方法,因此後世學者不該以質化、量化或者歷史比較方法等技藝典範來畫地自限、甚至應該鼓勵學生使用多元的研究設計來驗證理論命題,本書第七章就以福利國家與革命為例,說明學生可以如何設計與使用多元的研究方法。

學術作為一種焦慮
    然而,本書最吸引我的不僅是豐富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討論了社會科學作為一種職業,對從業者所帶來的種種焦慮。Alford並不是一位學術巨塔內出身的學者,他大學畢業後在汽車產業工作數年才回去唸書。或許是由於這段有趣的生涯經歷,使他對學術界的建制化特別敏銳,在書裡提到了投身學術工作的種種焦慮,這些焦慮在大學與研究所迅速擴張的世代,變得更為嚴重。
    學術圈經常掩飾學術生活的焦慮或對其噤聲。本書提到了研究生與青年學者經常必須面對的三種不同的焦慮或恐慌(雖然在書中標明的只有論文寫作時期的兩種恐慌)。「第一級恐慌」指的是學術新手上路時所面對的學術困難與緊張感,其中又以問題意識不清楚、研究設計不明確與經驗證據不完整等議題最令人焦慮;「第二級恐慌」是第一級恐慌的延伸,擴及研究者學術工作以外的生活層面並造成身心調適的問題,可能導致親密關係的緊張,並使得家人與朋友都疲於應付研究者的焦慮(Alford 1998: 23-25)。
    本書所涉及但未加以命名的還有「第三級恐慌」,在本書結尾之處,作者提到當代社會學的危機。由於社會學者所研究的對象與分析視角都處於邊緣,不斷質疑社會規範以及這些規範所造成的權力與利益不平等,使得社會學既無法討好政治菁英、也無法獲得財團資助。即使是與當權者關係密切的政策研究,即使學者擁有計量分析的訓練,「隨著高等教育的公共支持衰退,社會學的工作市場縮減,不見得能提供研究人員有尊嚴的生活」(Alford 2011: 258)。
    第三級恐慌已經在全球各先進資本主義國家擴散開來。隨著 1980 年代各國財政赤字的上升與大學教育的全球競爭,大學的財務部門開始要求各學術單位自負盈虧,開源節流,並且設立各種評鑑制度來監督學術社群的投入與產出。財務與評鑑壓力下的知識商品化,包括減少教育預算、提高大學學雜費、令學生負債購買昂貴文憑的政策、以及對教育工作者之減薪裁員與勞動力市場彈性化(將終生職改為約聘雇)(Slaughter and Leslie 1997),對過去那種「田園詩式」平靜的學者生活造成嚴重衝擊,當然也導致學生與教師的抵抗。

台灣學者的處境
    由於人口結構的遽變,第三級恐慌在台灣蔓延得更快。台灣的高等教育迅速擴張之際正逢出生率大幅降低(既是社會科學政策成功、又是失敗的案例),導致將近百分之百的入學率,未來將有不少大專院校難逃裁員、減薪、甚至倒閉的命運,在全球資本主義競爭導致政府減免財團稅收與財政赤字惡化之下,台灣高等教育也面臨開源節流的壓力,開始走向評鑑與競爭之路,上一代學者可以毫無發表就混到教授的好日子已成歷史,對青年學者而言,期刊論文「I」(意指列於 SCI 或 SSCI 這些國際目錄的期刊論文)而非寫書成為升等之必要條件,正要邁入職場的博士畢業生,尤其是辛苦替老闆做了不少研究的本土博士,則發現他們不僅是一時失業,而是有可能這一輩子都找不到穩定的學術工作。
    更糟糕的是全球競爭下的升等體制必須依賴英語發表。本書作者畢竟是美國學術核心裡的成員,無法感受到發展中國家學術社群面對全球競爭的英語發表焦慮,我將這種學術寫作的焦慮稱之為「第四級恐慌」。
    許多社會學者已經批判過語言所造成的不平等。與 Foucault(1998)對知識的分析類似,語言絕不是無辜的,Bourdieu(1984)也認為語言能力是一種權力或文化資本,甚至是一種象徵暴力。在地球上的主要的語言中,廣義的英語使用者約佔 15-20 億人,漢字與拉丁語系使用者則各佔 10-15 億人,阿拉伯文的使用者也有五億人以上,英語之所以成為全球通行的學術語言,不僅來自帝國主義殖民政權的遺產,同時也源於英美近兩個世紀的資本主義全球霸權(Crystal 2003)。
    能夠用多種語言與他人溝通毋寧是一件好事,對科學社群尤其重要,但是在母語之外學習第二種語言,需要從發育早期對兒童投資時間、金錢,還要有適當的教育制度環境(甚至可能排擠母語教育的資源,如果出身中下階級或少數族群—英語是第三語言就更加糟糕),對非英語人士來說,使用英語來表達學術理論與經驗分析絕對是一種成本,各位不信的話可以找個英語作家,請他嘗試用中文或拉丁文自行寫作到可以發表期刊論文的水準(標準不需太高,TSSCI),估計一下要花多少時間與金錢。然而,無論是土博士或洋博士,台灣學者都被迫接受現行的 SCI 與 SSCI 霸權,比如必須用英語來探討檳榔西施或台灣文學,這種非母語的全球學術產業標準,使得人文與社會科學學者付出更大的代價。

社會學的許諾?
    當然,上述四種層次的學術焦慮未必會同時發生在每一個台灣學者身上,一方面,研究者本身可能有辦法面對其中幾種焦慮(例如情緒管理得當、有語言天賦、家裡沒經濟壓力等),另一方面,學術焦慮與生涯階段有關:碩博士班學生在構思研究計畫時,通常只會面對前兩種恐慌—論文遇到各種阻礙並且使自己的情緒危害到親密關係,但這還不是最嚴重的;直到博士畢業後,學者才會面對求職升等的第三級恐慌與英語發表的第四級恐慌—由於種種因素累積不到「I」,年紀大要養活一家老小時又好幾年找不到穩定的工作等等。在可預見的未來,學術作為一種志業,將會讓後進者的「研究人生」變得越來越焦慮。
    在賢能主義(meritocracy)的意識形態下,這個學術體制公平嗎?當我們學習或傳授社會學的研究工具以挑戰全球霸權、國家暴力、貧富差距、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組織犯罪與家庭暴力以及世代不公等公共議題時,如 Alford 在本書結尾所言,我們所創造的學術體制仍須面對社會學的許諾。或許,我們不僅應該保留多元的社會學方法典範,也應該設法創造更公平、更多元—而且又不失其普世性的全球學術產業標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