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籍編號:SCS14
 書        名:裸城:純正都市地方的生與死
 出版日期:2012.08.01
 作        者:雪倫.朱津(Sharon Zukin)
 譯        者: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
 規        格:15 x 21 cm
 頁        數:368頁
 定        價:400元
  I  S  B  N:978-986-6525-57-5

 

 

各方推薦

「無論你住在哪裡,你都會發現這本書極具可讀性,是一本發人深省的城市啟示錄。」
                                                                               ——《奧斯汀紀事報》(The Austin Chronicle)
「朱津以敏銳的筆觸描寫鄰里似乎恆常不變的『原初』特色,以及每個新世代所創造出的新元素之間的衝突,令人信服,通俗易懂。」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朱津的社會學像極了劇情紀錄片,這部電影般的紐約研究,描寫了細微生動的地方故事,也開展了深刻強悍的理論分析,所有忙碌的都市人讀後都應該會低頭駐足以思考什麼是純正生活吧。」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作者
「《裸城》檢視紐約隱蔽不彰處的怪誕之美,藉以尋覓普遍經驗、不為人知的故事、微不足道的奇聞軼事。朱津是優秀的分析者兼導遊,寫作引人入勝。」
                                                                     ——Sudhir Venkatesh,《我當黑幫老大的一天》作者
「朱津的《裸城》有兩個必讀理由:對我們當中許多曾經住過紐約,但已離去多年的人來說,朱津以栩栩如生、饒富人味的城市街道和鄰里敘述,引領我們掌握最新情勢。對身為社會學家的我們而言,無論我們與紐約的關聯為何,朱津利用城市極具說服力地指出,對我們自身純正性的追尋,以及對於周遭持續變動地方的純正性的渴求,兩者不相上下。這是個絕妙論點,很有可能成為該主題的定論。一旦展讀,你就會愛不釋手。」
                                                          ——Mary Pattillo,《街頭黑人》(Black on the Block)作者

 

【內容簡介】

珍.雅各1961年傳奇之作《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的現代升級版

隨著城市的縉紳化,有教養的都市人逐漸開始珍視他們所認定的「純正」都市生活,像是古老建築物、藝術館、精品店、高檔食品市場、民族風味餐館等。這些都顯示出一個地方的「純正性」,與平淡乏味、千篇一律的都會規劃截然不同。然而,人們對於「純正性」迅速而膨脹的需求——顯現在飛漲的房價、昂貴的商店、嚴密監控的都市街道——卻使得最初賦予鄰里「純正」氛圍的人們遭到驅離,包括外來移民、勞工階級及獨立藝術家。

朱津以記者的敏銳眼光、資深評論家與觀察員的透徹理解力,對當代紐約進行全景式的調查,追溯六大原型區域的經濟與社會變遷,並帶領讀者參觀紐約第一間宜家家居、憑弔世貿中心遺址。她指出地產開發商和政府官員聯手抹平城市街貌的粗礫與差異,消除社區的歷史與認同,試圖讓一切變成乾淨和嶄新的。《裸城》喚起我們思考如何捍衛一般民眾與弱勢者的生存權,如何讓年輕文化人有空間可以開創新的想像,以及如何讓城市保有多樣的風貌。

 

【作者簡介】

雪倫.朱津(Sharon Zukin)
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布魯克林學院(Brooklyn College)與研究生中心(Graduate Center)的社會學教授。著有《閣樓生活》(Loft Living)、《城市文化》(The Cultures of Cities)、《購物點》(Point of Purchase),以及榮獲C. Wright Mills獎的《權力地景》(Landscapes of Power)。

 


【譯者簡介】

王志弘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現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編著《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
王玥民
台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美國南加州大學歷史碩士,現專事翻譯。
徐苔玲
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

 

【目錄】

推薦序:一個城市的靈魂 / 張鐵志
導讀:純正都市的挑戰與機會 / 顏亮一
序言
導論:失去靈魂的城市
奇特空間
1. 布魯克林怎麼變酷的
2. 哈林為何不是個族裔聚居區
3. 東村的在地生活
共同空間
4. 聯合廣場與公共空間的弔詭
5. 兩則全球元素的故事:紅鉤的玉米烙餅與宜家家居
6. 招牌與農園:爭奪根源的鬥爭
結論:終點文化與純正性的危機

 

【序言】

推薦序:一個城市的靈魂
張鐵志(作家、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說起來,我在紐約生活的時光確實是不斷在尋找《裸城》一書所說的「純正性」(authenticity),只是那時我們常用的字眼是「酷」:我們對酷的定義是那些具有獨特風格的場所、店家、街景。
我常跟朋友說帶他們去紐約最「酷」的地方,那些一般旅遊書上不會寫,但是是紐約在地媒體經常報導的。有些人被帶去之後會露出失望的眼神,覺得平淡無奇,甚至髒亂破舊,哪比得上歐洲小城的美麗優雅。然而,對我們來說,正是這些看似破敗的地方蘊藏了真正的精采與趣味。
初階的路線是去格林威治村、聖馬克街附近的東村、或者蘇活區。這裡當然早已不是1960、1970年代波希米亞們的精神故鄉,而是觀光與商業的重鎮。但一方面我們仍然可以藉由窺視歷史的幽魂而得到想像的滿足:西四街是當年少年包布狄倫和女友住的地方,瓊斯街是他倆相擁前行的經典專輯封面,麥杜格街(McDougle Street)是垮掉的一代喝著咖啡朗讀詩歌的咖啡館,而這個東八街公寓的樓上是Velvet Underground和Andy Warhol合作演出的地方。
歷史意義之外,這些地方如今當然還是有有趣之處,如好的書店(如St. Marks Bookstore)、好的咖啡館(如Waverly Place上的Joe’s),或者靜謐的小街角。
在這些知名街區之外,這十年出現更多新的「酷」區域。
例如經常出現在《慾望城市》的肉品包裝區(Meatpacking District),「粗礫」的街景外表暗藏了許多好餐廳和精品店。大部分當然是我們去不起的,但偶爾去的其中一家不算貴的館子Pastis,後來竟然出現在Woody Allen新片Malinda and Malinda開場的鏡頭。
更「酷」的當然是下東區。當東村和格林威治村越來越商業化時,這一區幾十年來卻似乎變化不大,沒有豪華精品店,沒有星巴克──但電子音樂人Moby在此開了一家小小的茶店TeaNy,前衛薩克斯風音樂人John Zorn開了一家看起來平凡無比的小表演空間Tonic(我在這裡遇見來看兒子Sean Lennon演出的小野洋子),低調的奢華餐廳也越來越多。正是因為這裡夠「酷」、夠「純正」,所以Tonic終於在某天消失了──這塊地上要蓋起高級住宅。
布魯克林的威廉斯堡的命運當然也是如此:在越來越多的Live house之後,在成為另類文化的中心之後,此地也成為房地產商眼中美麗的獵物。
於是,年輕搖滾樂手、藝術家、詩人、想開小咖啡店的人們只能繼續游移到另一個城市邊緣去開墾,而人們也將繼續追隨他們。
這是我的紐約酷地圖,我們崇尚那些地下、前衛或另類的文化,但是又覺得隱隱不安。直到讀了《裸城》,我才知道如何去理解這個「酷」,或者作者所用的「純正性」的矛盾:一種意義是原始或傳統的生活方式,例如那些經營數十年的店家;另一種是新世代所新創造出來的文化,例如新的獨立書店或咖啡店。
它們的共通性在於有共同的敵人:地產開發商和政治官員──他們正在抹平城市街貌的粗礫與差異,讓一切都是乾淨的;他們正在消除抹去了社區的歷史與認同,讓一切都是嶄新的。但這兩種純正性也有其矛盾性:新創造出來的酷所帶來的文化消費,會促使地價上漲,擠壓傳統住戶的生存權。
這兩種純正性應該維持美好的平衡,並且構築起一個城市的面貌。如果一個城市沒有土壤可以醞釀新創造出來的「純正性」,那麼這個城市將缺乏新的多樣性;然而新的「純正性」不應該只是一種被消費的經驗(亦即有味道的咖啡館與小酒館),而是能確保一個所有人,尤其是弱勢階級可以生存與生活在此地的權利。
這正是台灣如今最需要的思考:在師大商圈的爭議之後,在士林王家的鬥爭之後,在「台北好好看」的偽裝假公園即將變成一棟棟豪宅,在台中荒誕的「台灣塔」的計畫之後,我們能如何捍衛一般民眾與弱勢者的生存權,如何能讓年輕文化人有空間可以開創新的想像,如何讓城市可以有多樣的風貌?
對這些問題的答案的追尋,就是對一個城市的靈魂的追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