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寫作與出版》導讀——出版英文學術作品     

何明修(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在「國際化」與「卓越」的名義下,台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越來越重視英文出版品,這已經不算是新聞了。大部分的文科大學教授都知道關於「埃及人」的業內笑話:如果能出版中文的TSSCI(台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或 THCI Core(台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之論文,就可以晉升「I 級人」,那麼升等、續聘就大致妥當了。如果還想力爭上游,就一定要努力成為「高級I級人」,也就是說要有英文的 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或是 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之論文。

 你一定想問,同樣的研究成果用英文寫出來,就會比較有價值嗎?據說,在台北的夜店,最吃香的是洋人(白人),接下來是英文流利的ABC,土台客只能當可憐的壁花。難道學術殿堂也時興這一套崇洋媚外的遊戲規則嗎?不幸地,確實如此。以台大的「學術研究績效獎勵辦法」為例,期刊論文分為四個等級,頂尖、傑出、優良、甲等,一直到第三等級才列入中文出版品。這意味著,如果你想要在台大當「頂尖」、「傑出」學者,那麼勤寫英文論文才是王道。有白紙黑字的規則算是好應付,最可怕的是大家都這樣認為、但是沒人敢保證的「潛規則」。例如當前,在前段國立大學想要升等正教授,「似乎」最好能將英文作品列為代表著作,這樣審查人與教評會委員會「比較難挑剔」。

 過度重視英文學術作品,引起學界許多批評的聲音,其中有很多我認為是正當的批判。首先,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本來就有其在地的脈絡性,通常是台灣社會面臨某些困境,才會激發研究者將其提升、精練成為知識的謎團(intellectual puzzle)。但是英文學界有其流行的理論取向、辯論議題,要特意迎合「國際潮流」往往意味著將本土經驗去脈絡化。其次,國內學術研究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補助,但是英文的期刊論文與資料庫往往非常昂貴,只有大型機構才有財力購買。若學者紛紛投遞英文期刊,台灣納稅人所資助的研究成果反而在國內不容易看到。最後,隨著本土學術研究越來建制化,中文出版品的研究品質也大幅提升。因此,不難發現許多英文刊登的研究成果,其實內容非常單薄,只是流於「介紹」、「描述」台灣的現象,根本是給外國人看的簡介而已。在此,我還可以從個人經驗加上一點,除了你的升等案或計畫申請案審查人以外,台灣大概沒有人會去唸你的英文出版品,遑論成為大學部或研究所上課的指定教材。

 儘管有這樣的負面效應,我個人仍認為,對於台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而言,英文的出版仍有其必要性。理想上,最好的學術生涯能夠兼顧中英文的出版,同時保持與國內和國際學術社群的對話。我的考慮分別基於學術知識發展與個人生涯。

 首先,就前者而言,台灣總是存在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知識議題,但是我們不應該抱持著「關起門來搞本土化」的心態,而應梳理本土的經驗,讓更多國際學術社群知道台灣,並且將其納入成為重要個案。就以我熟悉的勞工研究為例,第三波民主化在世界各地帶來強大的勞工運動風潮,學者稱其為「社會運動工會主義」(social movement unionism),並且用這個類型與歐美比較建制化、保守的工會做對照。從巴西、南韓、南非的經驗,已經出版了幾本重要的經典著作,例如 Margaret E. Keck 的 The Workers’ Party and Democratization in Brazil、Hagen Koo 的 Korean Workers 與 Gay W. Seidman 的 Manufacturing Militance。然而,台灣解嚴後的自主工運儘管曾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知道的外國學者並不多,更少人用「社會運動工會」的概念來理解這段本土勞工的抗爭,原因即在於相關的英文研究之質與量都不夠出色。

 事實上,台灣經驗的許多知識謎團還是要透過比較研究來釐清,而不是先入為主地認為某些現象是「獨特的」,只能從本土的語言或概念來解釋。我個人認為,多倫多大學政治系 Joseph Wong 教授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參考範例。在其 2004 年的 Healthy Democracies 一書中,他比較了台灣與南韓的全民健保。他發現,民主化帶來一股社會福利運動的動員,這股力量能夠抗拒全球新自由主義的風潮,推動醫療朝向包容式性的社會保險之發展。在2011年的 Betting on Biotech,他則是比較了台、韓、星的生技產業,指出由於其高度的不確定性與龐大的資本投入,傳統的國家帶領產業發展模式已經失靈。如此一來,Joseph Wong 解答台灣經驗上的兩個重大謎團:為何我們有舉世稱讚的全民健保,甚至諾貝爾獎得主 Paul Krugman 都建議,美國政府應借鑑參考;另外一方面,為何舉全國之力發展的生技產業卻成効不佳,到最後政府官員只好連蜆精、四物湯等補品都列入「生技產業」的產值。

 理所當然,要讓台灣成為可以成為被比較的個案,英文的學術出品才能提升其國際能見度。

 其次,就個人生涯而言,開拓中文以外的出版管道,也可以算是一種求平安、買保險的權宜之計。眾所皆知的,台灣學術社群規模太小,各種為了保障客觀審查的匿名機制(例如雙盲審查)並不能真正發揮作用。比較真實的情況是,某一個研究議題找來找去,還是那四、五位學者適合當審查者。因此,一篇被退稿而重新投其他刊物的文章,也會遇到相同的審查者。無論是有意的或無意的,學術審查過程容易滋生江湖恩怨、世代怨懟。對學界的新鮮人而言,小規模學術社群所帶來的幽室恐懼症,是十分可怕的。一個剛畢業的年輕博士,有可能在其求職時就遇到一批審查者;在接下來的論文投稿、國科會研究計畫申請、升等等每一道關卡,還是交給原班人馬來處理。萬一這位新進人員自視甚高、恃才傲物,不小心得罪了學界的前輩與師長,可以想像的是,其學術之路會特別艱辛。在這種情況下,採取英文的寫作與出版策略,或許是可以得到解脫。這並不是說在英文學界,就不會發生「狹路遇仇人」的窘境,但是至少機率是小了許多。

 如果你同意以上主張,認為英文學術出版仍有其必要性,你將會發現本書提供了相當多實用而寶貴的建議。有些學界朋友想要投稿英文期刊或是出版英文專著,但卻徘徊在外,不得其門而入,這本書可以說是普渡眾生、指點迷津的佛心帖。

 關於期刊論文的投稿,作者只花了一章來說明。其中關於文字寫作、稿件準備,有很詳盡的說明,作者特別提醒了一些新手容易犯的錯誤。在此,我可以補充一些關於心態上的部份。就如同投稿國內刊物一樣,自己的心血結晶被退稿是家常便飯之事;即使是收到非常嚴苛的「修改後再審」之初審決定,也應該要謝天謝地了。分享一個我最近投稿英文期刊的心得,該刊物的主編明白講,他們收到的稿件有 90% 是直接退稿或是初審後退稿;倖存的 10% 稿件之中,也有 99% 是拿到「修改後再審」的決定。

 這本書的重點是放在學術專書(monograph)、教科書與大眾書之寫作。作者用許多篇幅描述如何與美國的出版社編輯打交道,從一開始的提案,到後來的簽約、編排與行銷。很明顯地,美國的學術出版業是高度制度化的,分工也較精細,的確需要花點時間才能知道其各種「眉角」。在近年來,國科會的《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邀請國內學者撰寫專書出版的經驗,特別推薦藍佩嘉、黃倩玉的文章,她們都很慷慨地分享了過來人的「漫長旅程」(網路上有全文)。我建議,這兩篇文章可以與本書一同搭配來看,這樣可以獲得更深刻的體會。

 相形之下,台灣的學術出版業起來似乎毫無章法而言。從好處想,我們的作法比較彈性,比較有人情味;從另一方面來看,就是使得學術專書的出版缺乏公信力與一致的標準。台灣有許多大學都設有出版中心,設置專書系列與責任主編,想要模仿美國的大學出版社;但是結果還是出了一堆基於人情考量不得不出版的書籍,其出版品之學術聲譽還不如一些有口碑的商業性學術出版社。在本書中,作者建議在與美國出版社簽約之前,最好找律師來看過契約條文。這樣的作法放在台灣的脈絡,就顯得很怪裏怪氣,好像真的是來談生意。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在過去撰寫的兩本學術專書、主編的一本選集過程中,只有簽約過一次,其餘兩次就純粹是靠著彼此之間的信任。另一個講人情味的好處,就是台灣的出版社比較不會苛待作者。作者提到美國學術專書的版稅行情約是定價的 5%-10%,而且還是用扣除了公關送書之的「淨收入」來計算。

 說到這裏,就來分享一個我的經驗。在 2003 年前後,台北某一家老牌的書局找了一堆社會學者,簽約要撰寫一系列的教科書。契約規定在一年半後交稿,出版社也預付了十五萬元的稿費。後來只有少數人準時完稿,順利出版,大部分作者都違約了。結果該書局也沒有要求追回先前的預付款,只不過是每年春節時寄賀年卡,很客氣地提醒那些作者。

 或是由於這種人情文化,或者是對讀書人的敬重,台灣的學術專書出版一直沒有辦法上軌道。大學的出版中心應理具有充足的學術資源,但是他們卻無法獲得運作的自主性;民間的學術性出版社則是因為經費問題,無法建立專業的審稿制度。針對這樣的缺失,台灣的學術行政高層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如果本土出版的學術專書無法獲得應有的地位,結果就是鼓勵學界從業人員只撰寫期刊論文。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只衝篇數,而不在乎內容,研究成果被切割零碎化,這即是本書作者所謂的「臘腸出版(salami publishing)」。當然,一旦完整的研究被如此分批出售,最嚴重的結果有可能導致不同篇文章的立論相互矛盾。

 近年來,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積極鼓勵學術專書的出版,與此相關的有兩項補助業務,「期刊審查專書書稿」與「補助出版人文及社會科學專書」。前者是補助事先的審查費,後者則提供出版後的經費補助。有鑑於台灣的學術出版機構要建立專業的編輯委員會與審查機制,有實際上的困難,所以「期刊審查專書書稿」由作者提出申請,指定期刊編輯委員會來代審書稿。「補助出版人文及社會科學專書」的補助則是給出版社,並且規定該書在出版前要有完整的審查與修改記錄。就如同政府扶植新興產業的道理一樣,希望這些補貼只是暫時的工具,如果久了就有可能導致過度依賴,最終還是要學術界內部的成熟,才能使得專書出版制度化。

 最後,這本書也透露了美國出版社的財務運作,作者的用意是要解釋為何 5%-10% 的版稅是合理的報酬。讀了作者列舉各種出版社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之支出之後,感覺上好像是向主管要求調薪,結果老闆反而講了一堆時機歹歹、生意難做的道理;最後,也只好自己摸摸鼻子,趕緊告辭。的確,本書是站在出版社的立場來看待學術書籍,知道這些業界的經營之道,對於想要成為專書作者的我們也算是增廣見聞。終究而言,撰寫學術專書的念頭是來自於對知識的渴望,出版不外乎是為了分享知識探求的果實。為了這個目的,作者是不得不忍氣吞聲與出版社打交道,但這並不意味著原先的知識動機也要妥協。這本書告訴我們實際的遊戲規則是什麼,然而求知的意志則存在於每個致力於學術研究的學者內心深處,如何結合實然的作法,實踐出應然的理念,將是每一位學術專書作者所要面臨的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