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不吸煙也會死?而且韋伯還活得好好的?

蕭旭智(說書的社會學浪人)

 

對於柏格(Peter L. Berger)這個自稱誤入歧途的社會學家及其回憶錄,普林斯頓大學社會系主任伍特諾(Robert Wuthnon)短評道:「當代關於現代社會、文化及宗教的社會學思考,很少有作者能像柏格一樣具有這麼大的影響。如今,這位獨特的學者又寫出一本引人入勝之作書中充滿了坦率的自白、扣人心弦的幽默,以及對於我們身處之複雜世界的世故理解。」確實,《柏格歐吉桑的社會學奇幻旅程》充滿渾然天成又刻意冷暖熱的自嘲、笑話、趣事、未聞逸事、研究案例,以及值得回味再三的老梗。

這本回憶錄幾乎蒐羅了柏格所有著作中有趣的案例、經驗及故事,並用更簡潔的話語書寫。若是讀者睡前或泡澡時閱讀本書,恐會忘了熄燈忘了起身,熬夜或著涼。當然,這也要歸咎(歸功)於流暢的中譯。其實,有些段落內容與先前作品中的敘述是重複的。但柏格講幾個故事、抖幾個笑話、自嘲幾句,把敘說重點聚焦在研究進行時的感受與經驗,使得本書更加生動。因此,不管往後有沒有人要將柏格當作研究對象,這份充滿對話而非獨白式的書寫將是理解他一生種種行徑的最佳詮釋,諸如曾高舉世俗化理論旗幟而後揚棄接受菸草公司的邀請參加反煙運動(並預測此為當代最成功結合道德感與物質利益的社會運動)、主張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是最好的人類發展模式,以及到非洲、南美、東亞考察順便歷險等

拯救笑聲

二次大戰後,柏格隨著雙親移民美國。在他往後的奇幻旅程中,有著令人發噱的笑話、有趣的軼事,以及各種偶遇、友誼和師生情誼。「我的學思歷程肇始於一個錯誤。」(頁5柏格自嘲誤入歧途,卻成為專家。他誤認社會學可以幫他瞭解美國社會,他進入當時美國社會學界邊緣的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他從恩師所羅門學到了第一門社會學的課「作為社會學家的巴爾札克」:「巴爾札克喜歡在深夜裡,漫步在巴黎的街頭,尋思這個城市的秘密——想了解在這個城市的沙龍、市政廳、商鋪、小酒館及妓院裡,正在進行的點點滴滴。我不確定真實的巴爾札克是否如此,不過上述這種社會學家的形象當時的確深深烙在我心裡。」(頁7-8柏格以為好的小說家就是好的社會學家,因為讀者可以從作品中深刻認識那個時代的社會。新學院的三位老師所羅門、舒茲及梅爾,影響了他與盧克曼在《社會實體的建構》一書中提及知識社會學的三個傳統:涂爾幹與法國學派、現象學,以及韋伯與宗教社會學的面向。若對照這本回憶錄來閱讀《社會實體的建構》第一章,似乎可見柏格在新學院時與舒茲的淡漠交往、與梅爾的好交情。而他與盧克曼在求學時期受惠三位恩師,感激之情更是溢於言表。

柏格很愛開自己、社會學及社會學家的玩笑。「關於社會學笑話並不多見,其中有一個與我們這裡聊的議題直接相關:有個病人被醫生告知自己僅剩一年可活,在聽到這個傷感的消息後,病人問醫生有沒有什麼建議。『快娶社會學家,然後搬到北達科他州。』『這樣我的病就會好嗎?』『不,但這樣會讓你度日如年。』」(頁2)當個社會學教授的確有還不錯的薪水以及漫長的暑假可以過,但柏格說近年來的發展——方法論崇拜主義與意識形態取向的政令宣導——讓社會學愈來愈無聊然而,「如果你願意把眼睛貼近信箱鑰匙孔以一窺他人的信件,那麼你與社會學就是絕配了。」(頁3)正如柏格通過博士論文口試後,舒茲在派對上對他說:「幹得好,柏格。你現在是博士了。恭喜呀!不過告訴我:你真的相信自己在這論文裡胡扯的那些東西嗎?」(頁21

在進入學院教書之前,柏格當過軍醫院的社工(他說聆聽病人說話應該也是種心理治療),也作過德國的宗教研究單位的研究人員(他自述與極權主義有過兩次相遇)。取得教職後,他在美國南方女子學院任教,戲劇性地歷驗了1970年代校園裡的性愛氛圍,以及南方社會裡頗有壓迫感的種族現實。1963年回到新學院,他想要搞個幫派再壯大成學術帝國,結果失敗了。後來擔任幾個跨國研究計畫的跨國俱樂部的指揮家兼首席提琴手,但他最不能忘懷的還是講笑話、研究笑話、逗人開心。「我或許是與時代精神俱進了,不過一定沒有與六○年代初的社會學的精神同在。」(頁91

請勿引用

這部回憶錄不是一本嚴肅的學術作品,但柏格在方法論與實做上提出兩個非凡的觀點,使得不管你是不是社會學專業都可以進行社會學研究而且這兩種研究方法與實做,一般在大學課堂上不會教授,只有在「柏格歐吉桑大師班」裡才可能學到。在此介紹柏格的跨世紀「研究法咖啡店研究法(coffee- house methodology社會學式旅行(sociological tourism)。相較於目標手段明確的學術期刊論文生產教戰守則與研究方法,柏格的這兩個研究法,比滾雪球還要業餘且不正經,切記大膽使用、絕勿引用。

首先,他說咖啡店研究法「是依循一套(蠻自然地)獨特的維也納原則發展出來的」。「如果你找到一些對的人,讓他們坐在一起,只要時間夠,他們就能集體想出一些有趣的想法。」(頁156)只要找到對的人,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就可以把研究做好。他說他對咖啡店研究法的偏好有點過度,太過維也納浪漫了。這並非反對嚴謹的學術工作,而是學術工作的態度本來就是要開放心胸、不要太嚴肅地否定了風格與機智風趣在理解上的好處。接下來是一定要百般強調的,「與散發知性、口才便給的人在友善的環境中持續對話,是世間鮮有能媲美的樂事。......咖啡加上提神醒腦的煙霧繚繞,會是有助對話的催化劑。」(頁263)這不正是柏拉圖的《會飲》所言:「要我談哲學和聽人談哲學,啥時候我都樂意,自己受益不用說,還愉快得很。」[1]柏格將此法延伸到他在香港進行的研究與訪談對象華人企業家共進晚餐、享用精緻美食、喝酒聊些不嚴肅的話題,當端上咖啡時,提幾個問題來開場,只要確定錄音機正常運轉即可,真是輕鬆美妙。柏格應是瞭解到酒、咖啡讓人同時醺醉與興奮,再加上中式圓桌的妙方!

哈伯馬斯於《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提到咖啡館、沙龍、報紙、雜誌、書信作為公眾生活出現的空間。「開講」、「冤家」才是正港的公共!大家端著電腦、靜靜滑著手機、優雅地啜飲拿鐵,那是生活風格。講到風格社會,布迪厄統計發現,技術工人、門市店員、收銀員和專業人士喝咖啡及喝茶的比例與花費,其實比起較有閒暇的風雅士人還要高。此外,食物人類學、飲食與文明史、經濟史、文化研究的學者們都咖啡成癮,但就是沒有人將喝咖啡當作一個迷人的研究方法,大書特書。

其次,柏格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是他最密集造訪全世界的期間,實地「看見、聽聞、嗅出、品嚐這些地方的一切」。他後來提出一個概念:社會學式旅行,「即讀過一個地方的文獻資料後前往當地,擬妥計畫,在那裡儘可能與更多能提供資訊的人見面,然後讓當地的實況滲入你的意識之中。......比起待在辦公室內發現的洞見,那些得自於實際經驗的要更具說服力。」(頁180)柏格說他到新加坡旅行時,進了一間小神壇,客廳中間的神案上有好幾層的架子。靈媒跟他說,表現好的放在靠近觀音的位置,表現差的放第三、四層,再不改進的話,就把祂們扔了。柏格大吃一驚,此人談論超自然的神祇時,怎麼和公司大老闆跟員工說話的方式、口氣一模一樣?另外,當印度工匠的祖師爺節到了,班加羅爾的IT公司的電腦工程師,還會幫他的電腦戴上花圈,點香崇拜工具之神,你看過沒有?

左派?右派?

柏格在台灣翻譯出版過的專著、合著,以及與蕭新煌教授合編的書有:《發展理論的反省:第三世界發展的困境1981、《社會學導引》1982)、漂泊的心靈1987)、現代化與家庭制度1990)、社會實體的建構1991)、杭廷頓&柏格看全球大趨勢2002、《神聖的帷幕2003。從現代化與發展理論的脈絡來看,算是很早就被引介到台灣社會學界的美國社會學家。但若論到有什麼大理論或大發現,他的學生杭特(James Hunter)曾經這樣說過,柏格一直沒有被當作大理論家,甚至非常嚴肅地對待或許也太嚴肅

柏格與哈伯馬斯、傅科、布迪厄不同,他沒有用令人驚豔的概念解釋現代社會的進程,他只有某些中程理論的概念。對於當時美國社會學的結構功能論而言,柏格的人文取向相對來說微觀,但現象學人文取向與美國學界的微觀符號互動論又不同他的現代化研究,之於60年代的批判理論、70年代的文化轉向,包含受到歐陸思想、法國學派的解構主義或者建構論來說,又太保守。後現代在文化評論上的大爆發,遠遠將柏格與盧克曼的建構拋到保守的一方。這個評價或許並不公允,但是柏格自己也認為,的確在當時美國的學院,他的理論曾經被當作保守的一方來對待,但其實他是反對那個風起雲湧的60年代中反國家主義我對他美國式保守主義中間偏右的政治立場也沒有好感,但是我非常贊同他認為「一個有道德敏銳度的社會科學家在面對大部分議題時,本能上都會向中間(介於基進變革及頑固守舊之間)靠攏」(頁225),以及對於宗派法西斯教條,基本上都是持懷疑反對的態度。但是光就中間偏右的政治立場與只喜歡自嘲是誤入歧途的社會學家過得非常成功的這種口吻,就足以讓活在崩世代的社會學家對這個歐吉桑感到既生氣好笑如同柏格認為他的學思歷程經常在兩種對立的學術氛圍中,選擇一種既具政治立場又具客觀性的學術實踐。有人批評他保守,但是他很嚴肅地奚落:「套用韋伯的語彙,科學若要稱的上是科學就必須『價值中立』,但一名『價值中立』的科學家將是個道德怪物。」(頁262

杭特柏格的學術還稱不上創立一個思想學派,他的著作很難簡化成一個理論系統,但是他的綜合工作做得很好,他用智識之光照亮後人前行之路他的智識傳承於德國觀念論與韋伯、舒茲的社會現象學,但是他從不生產脫離社會真實的概念裝置,他的長處在於提供平衡實證主義弊病的砝碼。[2]從這本回憶錄來看,我覺得柏格最厲害的兩種現象學研究方式——咖啡店研究法和社會學式旅行——是每個人都可以學習、實踐且獲益匪淺的。咖啡、行旅,喝吧、出發

學思歷程/自我書寫

柏格早年提出社會學與個人傳記的看法,[3]他認為:具有一致整體意義的解釋,並不是身分認同焦慮的神秘解藥。只有瘋子或少見的天才才能夠完全自己掌握一個意義世界。絕大多數的人是無休止地重新解釋自己的改宗改變、偽造謊言,並重塑歷史以修正命運。因此,個人生命歷程的改宗、再改宗、一再改宗的背後,一個個參考架構的變化與謊言的編織,如同一場運動。

對於一般人來說,小時候的英雄是福爾摩斯大概沒什麼大不了。搞不好還會招惹鄰座抬槓,到底是亞森羅蘋還是福爾摩斯厲害?明智小五郎還是怪人二十一面相強?島田莊司筆下的吉敷竹史不遑多讓,整本JR時刻表翻得滾瓜爛熟,只為了找出那關鍵幾秒鐘。卜洛克筆下的硬漢史卡德更會找路,紐約的破落旅館、老公寓、名媛紳士的別墅,都熟得跟自家後院一樣。到底誰比較高竿,搞得大伙頭都痛了。華裔人文地理學大師段義孚回憶自兒時綿延至今的悸動及恐懼,在他的學思歷程中說:「我孩童時期的英雄是福爾摩斯。我崇拜他且認為他是一個超級厲害的地理學家,因為他總是不會迷路,不論是在倫敦和芝加哥大城市裡的後巷,或者在猶他州或西藏的荒野上。」[4]這段話顯示他不喜歡失去方向,如同從事地理學研究;這種恐懼失落的感覺強烈地影響他的環境偏好、對自然的愛好,以及對生存的重視,深深成為他日後研究所環繞的主題。

從個人的生命經驗與知識養成,看到國家、社會、文化的微觀及巨觀的歷史進程,這種文類在1990年前後受到重視。美國學界通常以學思歷程(life of learning)、法國史學用個人史(ego historie)、英國與澳洲以歷史學家的自傳(historian-autobiography)來指稱,具有不同的旨趣。台灣與大陸則慣用學思歷程。1987年,諾哈(Pierre Nora提出個人史,集結許多歷史學家,進行以知識自我書寫與歷史對象及主題的研究。而美國學術協會(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y)自1983年之後的哈思金講座(Haskins Prize Lecture)亦累積了許多著名的學者,如史東(Lawrence Stone)、紀爾茲(Clifford Geertz)、蓋依(Peter Gay)、默頓(Robert E. Merton)、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之所思所依。從自傳、序言、演講、謝詞中,經常可以尋跡一個學者或思想家寫作時與當時歷史、環境、學術圈生態政治氛圍的關聯。阿宏的《入戲的觀眾》、李維史陀的訪談錄《咫尺天涯》有助瞭解二十世紀前半法國學術界的人物、政治與思想氛圍。薩伊德的《鄉關何處》則是非常有意識地將生命與知識捆綁在一起揭露的回憶錄。文化社會學裡布迪厄的《自我分析》、紀爾茲的《燭幽之光》中譯本陸續出版,或可讓讀者逐一窺探當代思想家的學思歷程。學思歷程既不如日記那麼細瑣,也不若時代巨人自傳動輒百萬字,亦不像網路百科粗製濫造、敷衍了事,更不該只是被視為一種政治書寫或副學術著作閱讀過程中的樂趣,除了有學者點評註釋自己的研究和出版歷程外,也帶讀者進出學術人和場域的形勢內外及動靜方寸之間。[5]

最後,歡迎獻身國際教授俱樂部的指揮家與首席提琴手柏格出場。替我們進行一場政治不正確的心理治療,看他領團研究的多樣全球化,在第三世界尋找韋伯新教徒蹤跡,一起拊掌大笑,像阿基米德裸身赤足狂奔大喊Eureka?還是來個老派的Aha[6]



[1]劉小楓譯,《柏拉圖的會飲》,華夏出版社,2003,頁5

[2]Hunter, James Davison,〈柏格的現象學〉,刊於《文化分析》,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頁33-81

[3]Berger, Peter L., Invitation to Sociology: A Humanistic Perspective.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63.

[4]Tuan, Yi-Fu,A Life of Learning, in ACLS Haskins Lecture, 1998. link:http://www.acls.org/uploadedFiles/Publications/OP/Haskins/1998_YiFuTuan.pdf

 

[5]例如,2013年出版的史明先生的《史明口述史》與葉啟政老師的《彳亍躓頓七十年》,比起當官為宦、知識精英、科技官僚、學術沙龍成員的學思歷程,更能夠看見知識分子如何頑強地頡抗台灣近百年來的歷史命運與例外狀態,並與主權纏鬥的歷程。

[6]Berger, Peter L.,An East Asia Development Model, in Hsin-Huang Michael Hsiao and Peter L. Berger eds., In Search of an East Asian Development Model,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88. Pp.3-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