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tte Lareau的《家庭優勢》是我這幾年上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必讀專書之一。選讀此書與我的學校田野研究,以及大學課堂教學的經驗有關。常聽學校人員抱怨低社經學生的家長不關心小孩的教育,而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他們對高社經背景學生的學習壓力,則認為是家長觀念不正確。而在大學課堂上,師資培育生①則容易將學生學習上的優劣勢,與學生家庭經濟上能否負擔補習費與否劃上等號。這些粗略淺薄的推論,源於大部分教育人員將教育問題囿於學校教育範圍內的問題,而對於階級的認識卻止於經濟上的貧窮富有之想像。事實上,教育人員比其他行業的人更接近學校教育與社會階級關連的現實。關於學童在學校的態度行為與學習樣態,不只是認知能力與動機情意的問題,更是關於不同階級家長的慣習與視野的問題。教育人員與學童家長的互動,正是家庭與學校的動態關係。在他們與我描繪的互動經驗中,便顯示出不同階級慣習的家長,正如何形塑他們小孩的教育經驗。也難怪當我們在課堂上閱讀這本書時,大家點頭如搗蒜,激起一波波的個案分享與討論熱情。因此,當怡慧博士問我有沒有合適的教育社會學專書推薦翻譯時,二話不說就是《家庭優勢》這本書。

從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視角,本書描繪社會階級的日常運作。書裡我們看見富裕家長如何監督子女的家庭作業、注意教師的教學表現,當孩子表現不佳時,盡責的父母如何介入小孩的教育。其家庭生活與學校學習的密切關連,影響家長與小孩互動,使得焦慮與壓力隨之進入家庭生活。我也常在都會型的明星學校,看見一些積極參與學校的家長會因應小孩的學習需求,在家庭生活上做調整(譬如:考試期間不開電視,全家陪讀),也會試圖控制、形塑並補充小孩的學校課程,譬如:會要求教師給孩子多些功課,甚至選擇教師等。而勞工階級的家長多數也希望能幫助小孩的學校教育,期望他們在班上能守規矩,完成學校交代的事情,包括寫作業等。但這些家長多數認為課業是教師的責任,擔心自己不會教小孩或教錯,他們尊重教師的專業,甚至有些敬畏。他們傾向把家庭與學校當作兩個不同的世界。在關心小孩教育方面,不同階級的家長,對學校的態度與反應有極大的不同。

書中有一標題為「家長與教師是天生的敵人」。說明家長與教師之間存在一種緊張關係-家長只關心自己的小孩,而教師需要照顧全班的學生。當家長的社會階級越高,就有愈多的社會資源可用來堅持自己的立場,低社經背景的家長也會特別關心自己的孩子,但他們與老師互動時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可以運用。因此不同家長的行為會導致學童如書中所提「一般化」與「客製化」兩種不同的教育經驗。對老師而言,他們要面對一班三十幾位學生,不得不採取一體適用的課程,讓所有小孩都從事類似的活動,老師能從事個別化教學的空間非常有限。但仍有些小孩會受到特別的關注,因為家長會常出現在學校,給老師壓力,也可能是因為老師相信家長重視教育且投入教育,他們相對也會給予同等回饋。顯見有些家長會動用其社會網絡與文化資源,影響其小孩的教育經驗。不過,作者也特別交代,雖然特定階級提供特定資源,但也不是所有家長都會動用這些資源,資源需要被動用才會轉為利益。被動用的文化資源,才能轉換為文化資本。

(圖片來源:香港蘋果日報2014年3月26日)


教育實務工作者往往是親身體踐家庭與學校之間的場域,因缺乏理論視野與分析論證的過程,所獲得的零碎經驗,無法統觀學校結構、家庭生活結構及個別家長行為取向(慣習)之間的交互影響;這種影響不只是程度上的差異問題,更塑造了學校教育與社會之間跨制度的連結,又會反過來影響小孩的學習機會與生命機會。這本書提醒教育工作者,需要審視自己原本不假思索的信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是有利的」;本書也警示教育政策工作者,需重新檢視家長參與,在不同學校文化脈絡的階級意義,及政策的影響效果。

這是一本理論深刻、分析精細、實證優質的書,其對於學校與家庭關係的精密觀察與深度分析,正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培養的教育社會學想像能力。極力推薦所有教育工作者閱讀此書。讓我們更能透視教育現場中社會階級的不平等,進而能有效啟動學校教育提供給劣勢家庭學生的學習機會與生命機會。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