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階級以及家庭與學校的關係

本書探究社會階級如何以及為何影響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本研究聚焦於某一特別形式的家長參與: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孩子的課堂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書分析一所白人勞工階級小學及一所白人中上階級小學的家庭與學校關係。在這兩所學校各自找出一個一年級的班級,研究十二個家庭,在他們孩子一年級到二年級的期間持續追蹤。

本研究揭示家庭與學校關係在勞工階級社群與中上階級社群之間的差異。勞工階級家庭與學校之間的關係呈現分隔(separation),由於這些家長相信教育工作是由老師負責,所以對於課程或教育過程只會詢問少量的資訊,而他們對於學校的批評幾乎全都集中在非學業性的事務上。大部分的勞工階級家長從未介入孩子的學校課程;他們的孩子只接受一般性的教育(generic education)。雖然這些家長會唸書給孩子聽、教他們認識新字、檢查學習單,但這類活動只是零星出現而非長久持續,且比老師所期待的少很多。另外,關注孩子的學校活動這項任務幾乎都由母親負責。

相反地,中上階級家長則在家庭生活與學校生活間建立起監督與聯繫(interconnectedness)的關係。這些家長相信教育是老師與家長共同分擔的責任,他們對孩子的學校教育擁有充分的資訊,對於學校有諸多批評,包含對老師的專業表現。大部分(雖然不是所有)中上階級家長會在家唸書給孩子聽且加強學校課程。許多家長(尤其是低學習成就孩子的家長)透過指定特定老師、要求讓孩子進入某些學校課程及向校長抱怨老師,來客製化孩子的學校教育。有些家長則會試著彌補學校課程的不足,方法包括在家自學班級課程、雇用家教,以及請教育顧問評估孩子的學習狀況。雖然監督孩子的教育大部分是由母親來做,但父親會出席象徵性的學校活動,並且在與學校相關的重要決定上扮演主動角色。老師對於父親的參與印象深刻,並且認為是家庭高度重視教育的跡象。

這些家庭和學校的個案研究儘管數量少,但卻提供大量證據證明當前普遍使用的理論取向嚴重不完整。本研究認為,許多從事家庭與學校關係研究的學者,只著重家長在幫助孩子做入學準備及遵從老師要求提供協助上所扮演的角色,這樣的研究範圍太過狹隘。本研究發現指出,中上階級家長也試圖形塑孩子的在校經驗,他們(尤其孩子是低學習成就者的家長)努力在孩子的學校教育中扮演領導的角色,他們不依賴學校的授權,也不自動服從老師的專業知能。因此,本研究的兩個社群,其家長採取作法的目的與意義很不一樣。中上階級家長與學校之間的連結比勞工階級家長和學校之間的連結緊密許多,原因是中上階級家長會仔細監督且經常介入孩子的學校教育。

本研究也認為有需要重新思考,在探究社會階級為何會影響學校經驗時所使用的概念架構。不同於主流架構中的假設,本研究的兩個社群中的家長其實都冀望孩子在學校能夠成功,他們全都重視孩子在一、二年級的學業,而且這兩所學校的老師都採取類似且有時相同的策略讓家長參與學校教育。

然而,這兩個社群的家長能用來提升孩子在校表現的技能和資源並不相同。就定義上而言,中上階級家長比勞工階級家長受過更多的教育、有更高的地位與收入。這不僅讓他們更有能力幫助孩子的在校學習,也讓他們更有自信能夠提供孩子協助。勞工階級家長則同時缺乏技能和信心,去幫助孩子的在校學習。

此外,中上階級家長有親戚、朋友和鄰居從事教育工作。中上階級母親也與孩子同所學校裡的其他母親有著緊密關係。因此,中上階級家長比勞工階級家長擁有更多關於教育過程及孩子在校經驗的資訊。當中上階級家長試圖為孩子在學校獲得優勢時,他們會運用這些資訊。性別角色的階級差異在此也有影響;勞工階級家庭傳統上比中上階級家庭有更明顯的性別角色區隔,這反映在家長在學校教育裡所扮演的角色上。

因此,劃分階級位置時所使用的特徵(如教育、職業地位),以及長久以來和階級位置連繫在一起的家庭生活型態(如教養子女的方式、親屬連帶、性別角色),對於家庭和學校的關係有非預期的後果。當勞工階級家長將教育的職責移交給老師時,他們也會因此難以達成老師所告知的期許。諷刺的是,雖然勞工階級父母更加尊重老師的專業地位和知能,但在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方法和程度上,能達到老師期許的卻是中上階級父母。

家長的作法會帶來直接後果。本研究記錄中上階級孩子的在校課程,如何受家長指定老師、要求安排至特別課程、以及家長介入拼字和數學等班級課程的影響。不同型態的家庭與學校關係會影響孩子接觸學業內容的分量,也會影響升級與重讀的決定,而中上階級家庭比勞工階級家庭採取更強勢的態度。在某些情形中,老師對學業表現的期望似乎被家長的作法所決定/影響。

中上階級家長的介入似乎會帶來教育上明顯的好處,對低學習成就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其中有些孩子的閱讀能力在兩年內進步顯著。儘管如此,家長的強烈介入還是會有負面影響:本研究中有些孩子在一年級便有學習壓力的跡象。家長參與也會影響親師互動,尤其是當家長批評老師的專業表現時。

這些研究發現顯示,文化資本概念有助於改進當前對勞工階級家長的參與程度低於中上階級家長的解釋。社會階級提供家長社會資源,而家長「投入」社會資源以獲取社會利益。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階級差異,並非只是根植於家長對於學業成就的重視程度,或是學校用來招募家長參與的策略。

這個對於家庭和學校關係的探究也指出,當前對文化資本概念的理解需要修正。並非擁有相似文化資源的人就會「投入」同等的資源,來為他們的孩子在學校獲取優勢。擁有高地位的文化資源並不會自動產生社會利益,而是需要個人有效地「動用」這些文化資源,此觀點與當前使用文化資本的研究所持的假設相反。大部分關於文化資本的研究一直以來都聚焦於「精英文化」,但在本研究檢視的兩所學校裡,有些在一般情形下不被視為文化資本的文化資源(如日常用語,以及家長有能力協助孩子學校教育的自信)卻能為一年級學童的家長帶來收益。然而,只有檢視個別行動者在教育制度裡的行為(這是較常見的研究方式),且仔細檢視老師的要求,才能發現這些優勢。

最重要的是,本研究涉及當前關於社會階層化和社會制度之間關連的各種探究模式。大部分的研究只看社會階級在單一社會制度內的影響,這些社會制度包括家庭生活、工作、精神衛生機構或刑事司法系統。少數研究已證明一個制度內的經驗會滲透至另一個制度,就像職業本身的複雜度以及工作受監督的程度會影響教養的價值觀(Kohn and Schooler 1983)。因此,研究者需好好探究家庭會透過哪些方式,使其可以(且確實)達到那些具有篩選功能的社會制度(gatekeeping institutions)所訂出的標準。已經有跡象顯示,職業的長手臂不但會延伸至家裡,還會到更遠的地方,這形塑了家長如何管理孩子在家以外的生活。

 

*收錄於第一章 學校教育裡的社會階級和家長參與 頁12-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