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9869470865.jpg

 

教育是階級翻身之鑰,還是階級複製之鎖?

 

1970年代興起的「批判教育社會學」深入探討了這個無人可置身度外的教育之謎。

常識上,教育促進平等,但現實裡的教育卻弔詭地不斷複製階級不平等。學校不只透過課堂傳遞知識,還透過隱性課程,將有助於鞏固現存社會秩序的觀念,偷偷植入學童的意識當中。看似公平的升學與分流制度,也因各家庭的文化資本分配不均,藍領階級孩童向上流動的機會幾乎淪為泡影。

批判教育社會學犀利指出這些扭曲教育的通道,讓我們看見教育體制表面公平底下的不平等,娓娓描摹化石般僵固的社會階序,如何透過教育而世代繁衍。

本書介紹了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道議題,舉凡學校制度與資本主義經濟的符應、意識形態的再生產、象徵暴力的施展、語言及課程符碼的運作,以及教育思想的演進等教育社會學重要概念,在此皆有鞭辟入裡的討論。對於歷經教改運動及課綱爭議事件的台灣,本書則可提供一幅明晰的輪廓,讓讀者批判思考教育與社會的關係,並將思辨轉化為教育現場的實踐與行動,一起催生出更公平的體制。

 

    本書特色

◆凸顯批判取向的教育社會學研究。

◆以經典閱讀的方式帶領讀者深入閱讀。

◆點出這些經典教育理論在提出時,所受到的文化脈絡限制。

 

    專業推薦

本書並非只是浮面地介紹個別學者的研究,學術研究有其理論脈絡及引發的爭議與發展,再加上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讓某些理論觀點在跨文化的研究上可能有所限制,而必須加以修正。作者本人在跨國及跨文化的教育研究,持續有豐富且深入的研究成果,因此能就相關研究所引發的爭議及發展提出言之有物的批評,讓讀者能清楚不同理論爭議關鍵之所在,而非只是浮光掠影式的閱讀記誦。

 

──蘇峰山(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目錄

前言 理解學校教育,才能理解社會

推薦序 引領批判反思的經典閱讀/蘇峰山

第一堂課 符應理論與批判教育社會學的起源

第二堂課 矛盾的再生產與再生產的矛盾

第三堂課 象徵暴力、文化資本與階級再生產

第四堂課 課程符碼、階級與社會控制

第五堂課 教育論述、教育機制與符碼理論的重構

第六堂課 霸權、意識形態與課程

第七堂課 資本的形式與轉換

第八堂課 學術人與教育場域的自主性

第九堂課 古典社會學大師論教育思想的演進

參考資料

索引

 

 

作者簡介

黃庭康

出生、成長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主修社會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教育政策博士,現任職於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2002年出版專著Hegemonies Compared: State Formation and Chinese School Politics in Postwar Singapore and Hong Kong。2008年出版該書中譯本《比較霸權:戰後新加坡及香港的華文學校政治》(群學)。二十多年來一直以歷史比較社會學方法探討香港、台灣、新加坡等華人社會教育發展,研究成果刊載於《台灣社會學刊》、《教育研究集刊》、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History of Education、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及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等學術期刊。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SOC-47 (社會學叢書)

【中文書名】不平等的教育: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

【作者】黃庭康

【ISBN】978-986-94708-6-5 【圖書分類號/CIP】520.16

【圖書關鍵字】教育社會學

【定價】500 【頁數】320

【出版日期】:2018.09.0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