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最渴望與你互動的網頁-- http://socio.com.tw/forum
群學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publishing
(舊)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sp
群學噗浪 https://www.plurk.com/socio

目前分類: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9789869947749.jpg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在新自由主義化下,個人從緊密的面對面互動人際關係與既有的社會組織之中解放後,傳統社會運動所強調的街頭遊行示威、抗爭暴動等,激烈好鬥的抗議或革命之重大衝突,依然存在而一樣引人注目,但在當下日常生活中所看到以較和平手段、小尺度的社會改良活動,乃至於消極的無言抗議,相對於過去可說愈益頻繁,也對社會產生不同程度、不同面向的改革。雖然這類活動群體消消長長、人員來來去去,往往缺少傳統作為社會改良制度的社會運動所具有之穩定性與持久性,但更符合當代人多重或破碎的自我、人內心深處具有革命本質的慾望,以及由參與過程的生命經驗來從事自我重構而創造或發現更深、更廣、更遠的視野與新知識,來面對這個新時代。這些看似平凡的活動,反而更能與當代正在發展中新的社會組成方式相應,也涉及對於過去傳統社會運動學說所假定社會與個人對立的本體論之挑戰,更隱含未來新知識發展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黃應貴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目前在清華人社院正在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 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 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 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 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 與鄭瑋寧合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與林開世合編)、《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購》等書。

王增勇

  多倫多大學社工博士、哥倫比亞大學社工碩士。現任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行政院轉型正義委員會專任委員、President of WG06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主張社工必須成為社會改革的動力,透過批判典範的建制民族誌或敘事行動研究取向,鼓勵基層社工發聲。九二一地震後進入台中和平大安溪沿線部落從事災後重建工作,並開始致力原住民社會工作的發展,強調原住民社工必須從原漢殖民歷史理解原住民議題,並以解殖做為為社工實踐的前提。關切的原住民議題從災後重建、家庭暴力防治、飲酒問題的文化介入、到幼兒托育與長期照顧政策對原住民的社會排除,目前以原鄉長照為研究主軸。曾任臺灣社會研究季刊主編、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副董事長、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露德協會理事長、原住民族長期照顧聯盟協會常務理事。

王信翰

  現任花蓮縣花蓮市國褔社區發展協會專案管理員。曾任臺北醫學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計畫助理。目前生活在花蓮的撒固兒部落,透過工作關切及參與原住民族部落的長照與發展議題實踐。

Ciwang Teyra

  成長於原漢雙族裔家庭的太魯閣族,來自花蓮Tkijig 部落。美國華盛頓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含原住民族多元性別、原住民族健康與照顧、歷史創傷、歧視與韌性等課題。參與在原住民族與多元性別相關的人權團體,致力於倡議原住民族與多元性別權益。

黃炤愷

  台北人,於都會家庭出生長大,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關心原住民族議題,近期研究課題包括原住民族同志生活處境、原住民族復原力、原住民族照顧、健康不平等以及新自由主義下的社區工作。

鄭又維

  高雄人,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

Lahok Ciwko

  大臺北出生成長,原漢雙族裔背景的阿美族。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生。大學期間於臺大原聲帶社擔任社長,啟發自身族群意識。現關注且參與原住民族相關議題。

謝宛蓉

  臨床社工師,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社會工作所博士生。研究領域為心理創傷復原處遇以及創傷後成長相關研究。

萬尹亮

  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曾任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副教授,英國University of Essex 社會學博士。他本來唸經濟學,後來在社會學找到樂趣,發現了多元視角和方法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經濟和市場。因此他的研究專長是從消費的角度思考社會變遷和經濟的另類可能。他以消費政治的研究開始,提出這樣的問題:東亞消費社會的形成與這個區域的政治經濟發展有何關聯?他用日本的消費合作運動、中國的打假鬥士和愛國網民,台灣的消費者保護和倫理消費行動,來凸顯在快速的經濟轉型過程中,民主、威權和民主轉型等政治脈絡如何建構出特定的消費者概念及市場制度。近年他轉向消費最核心的一環,食物,研究台灣和中國於2010年前後興起的另類食農網路。他用消費實作理論,解釋農夫市集的社群怎樣改變消費者日常的購買和飲食行為。接著,他以社會團結經濟的角度,分析消費者和農友如何用新媒體、交易規則和平台來協調市場實作。他最新的研究則進一步探索消費道德論述如何成為另類市場的基礎,檢視台灣如何學習日本「提攜」和「生活者」的論述,台灣又如何影響中國的消費合作社。他的研究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Cultural Sociology、《文化研究》、《台灣鄉村研究》等刊物。

張正衡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長期關注日本社會與文化之發展,研究興趣包括社區研究、物質文化、城鄉發展、當代理論等。著有〈根莖狀的社區:新自由主義下的日本地方社會〉、〈非地方的地方性?一個關於機場的當代人類學〉等論文。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的平庸之處出發,透過民族誌的觀點對當代日本社會生活進行整體論式的探索與檢視,希望將來能對當代人類學的知識構築作出些許貢獻。

 

目錄

導論 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黃應貴
第一章 跟著老人一起生活:撒固兒部落文健站工作者實踐文化主權的解殖歷程/王增勇、王信翰
第二章 原住民同志運動者的現身與抵抗/Ciwang Teyra等
第三章 來自產地的精神糧食:雲林食通信的食物、實作和經濟過程/萬尹亮
第四章 寓居中的地方主體:日本地域營造運動的過去與未來/張正衡
作者簡介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NC08(NC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
【書名】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
【作者】黃應貴, 王增勇, 王信翰, Ciwang Teyra, 黃炤愷, 鄭又維, Lahok Ciwko, 謝宛蓉, 萬尹亮, 張正衡
【ISBN】978-986-99477-4-9【圖書分類號/CIP】541.4507
【圖書關鍵字】人文社科/社會議題/社會抗爭
【定價】450 【頁數】 384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1/10/27

文章標籤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9947701.jpg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本論文集結合心理諮商及人類學研究,探討有關主體、心靈與自我重構等課題。在新自由主義化的時代條件下,「我是誰?」的問題已成為當代生存處境的嚴峻挑戰。透過關係性存有的視角,重新建立人與人、人與物、以及人與超自然的關係,是一條可能且可行的出路。其中,自我重構藉由重建人與超自然的關係,將自我提升轉化至更高的境界,實觸及了現代性知識預設自然與超自然領域對立的內在限制,而具有本體論轉向的理論意義。

 

作者簡介

黃應貴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目前在清華人社院正在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與鄭瑋寧合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與林開世合編)等書。

翁士恆

  英國愛丁堡大學諮商與心理治療學博士,目前在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任教,主要授課項目為兒童病理學、心理衡鑑與治療,並負責校內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之規劃與執行。因臨床出身背景,長期關注發展障礙、受暴與目睹暴力、創傷之兒童與其家庭,並在花蓮、新竹、台東、屏東等地針對脆弱家庭進行跨專業的生態性療癒投入行動。在學術研究上因受到歐陸哲思與台灣本土人文療癒影響甚鉅,主要研究項目為受苦與其倫理位置的生活經驗,以存在哲學與詮釋現象學為知識與方法論,並將其應用在解釋臨床處境與其探究。

彭榮邦

  不安於主流心理學的自我設限,經常撈過界的心理學家。進大學時主修化學,畢業時卻拿心理學文憑,碩士階段蹲點研究牽亡儀式,不久後踏入臨終照顧場域,最後以後殖民觀點的博士論文在美國杜肯大學取得了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目前任教於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學術專長及研究領域為現象學心理學、精神分析、後殖民心理學、文化及本土心理學、心理學史、質性研究方法等。

李維倫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美國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師特考及格。目前為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並擔任台灣存在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董事、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監事。曾任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與系主任、國立東華大學心理諮商與輔導中心主任、長庚醫院(台北、林口)臨床心理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心理治療、現象學心理學、本土臨床心理學、現象學方法論、催眠意識狀態。李維倫以心理治療學的角度出發,目前的學術興趣在於「臺灣人生活的倫理調節」以及「受苦與療癒的意識變化歷程」兩方面。前者指的是臺灣社會生活中個人的倫理處境,是其心理經驗與行為的基礎,因此倫理調節是心理受苦消解的核心;後者指的是心理受苦與療癒過程中的意識變化現象。這兩者也構成了心理治療中的文化面向以及深度心理面向。

陳怡君

  臺灣大學人類學博士,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長期關注臺灣平埔人群及其文化樣貌,研究興趣包括宗教人類學、基督宗教地方化、族群研究、心理人類學等。著有〈「人不做,要做番?」從2016年屏東縣熟註記談起:屏東萬金的例子〉、〈儀式遺產、社會想像與地方認同:以屏東萬金聖誕季為例〉、〈恆春半島的老祖祭典與人群意象:滿州里德山頂的例子〉、〈神恩靈力與性別政治: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為例〉、〈慶典、聖像與地方形成:以屏東萬金的天主教社群為例〉、〈身體作為靈界戰爭的戰場: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的靈恩運動為例〉等論文多篇。

呂玫鍰

  德國畢勒斐爾德大學社會科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興趣為當代宗教與社會文化變遷,包括社群建構、儀式展演、空間與地景、身體經驗、性別、文化遺產、社會想像等議題。長期關注臺灣漢人社會文化,研究白沙屯媽祖進香與客家民間信仰,著有〈媽祖信仰的個人化與宗教性:以白沙屯為例〉、〈想像、體驗與儀式再結構中的地方社會〉、〈遺產化過程中的媽祖進香:儀式變遷與地方賦權的考察〉、〈由祭祀活動探討地方感的生產與再生產:以苗栗北獅潭客家民間信仰為例〉等論文多篇。

 

目錄

導論 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構/黃應貴

第一章 自我的「將成之際」:論防衛機轉的脆弱性與倫理關係的基礎/翁士恆
第二章 難捨之身:遺體捐贈涉及的多重身體/彭榮邦
第三章 世代關係困擾下的家庭人:照顧主體性的倡議與華人家庭主義的改造/李維倫
第四章 受苦,並存在著:屏東萬金女性天主教徒的多重自我與自我再現/陳怡君
第五章 天命難違?從靈乩到童乩的跨界經驗與自我探索/呂玫鍰

作者簡介

 



  正如「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叢書的其他單元一樣,本書是由第七單元「多重人觀與自我」的活動而來。照慣例,這單元超過一年(2018.6.23-2019.6.29)的講論會活動,每次由一位參與者報告個人的研究個案,再由其他參與者提問、切磋。待所有參與者報告一輪之後,於2019年8月15日及16日兩天在清華人社院舉辦正式學術研討會,邀請其他相關的學者一同討論。接著,九篇會議論文經過修改、學術審查、修改等繁複過程,有些人或因個人因素而撤稿,有或因論文已要在他處發表,最後通過了六篇論文。

  本單元最早主要參與人員有來自人類學(三位)、心理諮商(三位)、心理分析(三位)、神學(一位)等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故確實是跨學科對話的盛會。很遺憾,最後心理分析的學者都因太忙而無法共襄盛舉。神學家也因牧會等因素而徹稿。故原先計畫是由筆者跟沈志中一起合編此書,以彌補筆者在心理分析方面的不足。卻因心理分析方面都已撤稿,沈志中自認已無發揮其專長的空間而退出編輯工作,而由筆者單獨來編輯此書。雖然還是有三篇論文來自心理諮商學界,只不過這結果讓本書充滿著筆者的偏好與思維及不足。

  雖然如此,筆者還是特別感謝這些參與講論會及研討會的心理分析學家、心理學家、以及神學家在討論過程中所提供的刺激與啟發,也謝謝那些在這論文集不同階段的參與者及評論與審查者的貢獻。他們是:石素英、沈志中、呂玫鍰、林以正、林淑芬、林雅萍、林耀盛、洪素珍、翁士恒、陳文德、彭仁郁、彭榮邦、蔡怡佳、鄭依憶、鄭瑋寧等人,在此謹致謝意。至於清華人社院學士班吳俊業前主任、現任代理主任王俊秀副院長所提供的經費支援,以及學士班蘇家瑩秘書、曾瑞霖行政助理、計畫助理蕭冠佑、研討會助理楊钎玉等等所提供的後勤支援更是不可少的。而群學總編輯劉鈐佑及其他編輯在出版上的貢獻與支持,在此一併致謝。
 

黃應貴 敬上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NC-07(NC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
【中文書名】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構
【作者】 黃應貴 (主編)翁士恆、彭榮邦、李維倫、陳怡君、呂玫鍰
【ISBN】9789869947701【圖書分類號/CIP】170.7
【圖書關鍵字】新自由主義/心理學/論文集
【定價】450 【頁數】 336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0/10/07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0925_族群、國家治理cover_3d1.jpg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族群作為國家治理的手段,然而治理方式會因國家性質的不同而異。藉由仔細檢視前現代民族國家或傳統帝國、現代民族國家與當代新自由主義國家的統治意圖及治理技術,本書揭示:歷史更迭下的政體,在治理台灣社會的過程中,依序形塑出了人群、族群、族群性等現象,彰顯了國家治理的時代特性。事實上,這關乎不同學科對族群的定性有所分歧,更涉及了各自知識屬性這個根本問題。對照於國際族群性公司法人化趨勢,台灣在新自由主義化的政經條件下,族群性除了關乎政治經濟利益外,更有其突出之處,如個人認同與族群認同的連結,或多重族群認同的出現。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指出當代台灣族群性已逐漸轉換至人們認識世界方式的改變,和自我與社群性新模式之浮現,及其所涉及的跨族群、跨地域、及跨社會文化之新秩序的建構之上。更重要的是,這隱含了對於現代性知識的挑戰。

 

作者簡介

黃應貴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目前在清華人社院正在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關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與鄭瑋寧合編)等書。

王甫昌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社會學博士,目前為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並擔任《台灣社會學》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族群關係、社會運動與民族主義。長期以來致力於以社會運動的觀點,探究台灣社會中族群關係發展之研究,特別著重於圍繞在「省籍」、「閩客」的族群區分中,不同弱勢族群意識形成與發展之探討。近年來除了陸續出版關於台灣「外省人」、「客家人」弱勢族群意識內涵與興起,及「福佬人」認同內涵之研究成果外,也將研究重心轉移到探討以「不對等族群關係」為主要內涵的台灣「族群」概念如何在1980年代以後興起,並成為一般人、官方及學界理解台灣歷史及目前處境的主要參考架構之過程,以及2000年代以後,族群概念內涵逐漸轉變的緣由。

林開世

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副教授兼系主任。研究興趣有文化與權力的比較、人類學理論、歷史與意識型態的生產、國家形成。研究的領域是漢人社會文化、複雜社會與比較殖民主義。著有〈對台灣人類學界族群建構研究的檢討:一個建構論的觀點〉、〈從頭人家系到斯卡羅族:重新出土的族群?〉、〈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等論文多篇。

夏曉鵑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自1994年開始研究「外籍新娘」議題,本著研究與實踐不可分之原則,1995年於高雄美濃創立「外籍新娘識字班」,經八年的培力工作,終於2003年在婚姻移民女性的積極參與下成立「南洋台灣姊妹會」;同年,串連關注移民/工議題的民間團體與學者專家共組移民/住人權修法聯盟,致力於台灣移民/工運動的推動,並積極與各國移民/工運動團體結盟,因而成為多個區域和國際組織之幹部,包括:Asia Pacific Mission for Migrants (APMM), Asia Pacific Women, Law and Development (APWLD),Alliance of Marriage Migrants Organizations for Rights and Empowerment (AMMORE) 以及International Migrants Alliance (IMA)。中英文學術著作以其實踐式研究出發,聚焦於跨國遷移、公民身份、培力和社會運動等主題。中文專書包括《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不要叫我外籍新娘》等。

陳怡君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士,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長期關注臺灣平埔人群及其文化樣貌,研究興趣包括宗教人類學、基督宗教的地方化、族群與社會記憶等課題。著有〈慶典、聖像與地方形成:以屏東萬金的天主教社群為例〉、〈神恩靈力與性別政治: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為例〉、〈儀式遺產、社會想像與地方認同:以屏東萬金聖誕季為例〉等論文多篇。

陳文德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專書有《台東縣史.卑南族篇》、《卑南族》、《南島民族的臺灣與世界》(編)以及與黃應貴合編《社群研究的省思》與《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論文包括〈阿美族親屬制度的再探討〉、〈阿美族年齡組織制度的研究與意義〉、〈「親屬」到底是什麼?一個卑南族聚落的例子〉、〈巫與力:南王卑南人的例子〉、〈人群互動與族群的構成:卑南族karuma(H)an研究的意義〉、〈什麼是「家」──卑南人的例子〉、〈當代地方社會的面貌:以一個卑南族聚落空間的發展為例〉、〈文化產業與部落發展:以卑南族普悠瑪(南王)與卡地布(知本)為例〉、〈隱藏的神恩:神恩復興運動(聖神同禱會)在卑南族天主教發展之研究〉、‘Naming and Social Life’以及〈原住民族與當代臺灣社會〉等。

 

目錄

導論
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黃應貴

第一章
群體範圍、社會範圍、與理想關係:論台灣族群分類概念內涵的轉變/王甫昌

第二章
從卡大地布(卑南族)部落到「斯卡羅(族)」?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群認同的省思/陳文德

第三章
「人不做,要做番?」從2016年屏東縣熟註記談起:屏東萬金的例子/陳怡君

第四章
當代「族群現象」的在地運作與矛盾:恆春半島滿州地區的考察/林開世

第五章
解構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的「第五大族群──新住民」論述/夏曉鵑

作者簡介

 



黃應貴

  本書主要依據「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計畫第五單元「是族群還是階級?當代新政經條件下的族群想像」的活動成果而來。照慣例,這個單元同樣經過了將近一年(2016.4.9-2017.1.14)的講論會活動,每次由一位參與者報告個人的研究個案,再由其他所有參與者一同討論。待所有人完成報告後,我們在2017年2月25日及26日,在清華人社院舉辦公開的正式學術研討會,邀請相關學者參與討論。結束後,八篇會議論文經過修改、審查、修改的繁複過程,最後,為了使本書主題更為聚焦,只通過了五篇。

  本單元的主要成員來自人類學及社會學。這兩個學科研究族群的方式明顯不同:社會學研究往往是從鉅視的角度來談族群,以展現其宏大趨勢,卻容易缺乏血肉;而人類學者習慣對一個聚落或一個族群進行深入探討,較易忽略大趨勢。故這組合正可相互彌補。事實上,國內研究族群問題的學者當中,有一部份是來自台灣史研究,他們在當代相當活躍,其中不少人參與了當代的族群運動,特別是有關平埔族的正名運動。當初我們希望找這群人來共同參與,但因他們的研究重心是在台灣史,而非當代,自然不易與其他參與者對話,最後只得放棄。為此,我心中仍感遺憾,故在正式的學術研討會時,刻意邀請幾位研究專精台灣族群史的學者前來對話。他們真實的存在,多少影響到我們的討論,使我們有意無意間會顧及歷史的向度。

  至少,筆者在撰寫導論時,就會思考要以怎樣的架構才可以將台灣人類學、社會學、以及台灣族群史的研究連結起來討論。最後,筆者選擇以國家治理做為切入點,依不同國家性質而來的不同治理方式,來連結台灣不同歷史發展時期的不同人群或族群現象。然而,筆者終究不是台灣史專家,更不熟悉清朝治理台灣時的歷史與社會文化脈絡。這使我花了比過去撰寫導論時更多的時間,來閱讀相關研究與文獻,就是為了掌握那個時代的時代感。若欠缺對那個時代的時代感,很難寫出不離譜的論點。即使最終完成了導論,筆者仍覺得有多處與那個時代不符,這些是在獲得許多參與者的協助下才得以克服。此一過程,就如同這論文集所有論文的定稿,若非許多參與者的協助,包括審稿、提供討論意見、乃至於精神上的支持等,是不可能完成的。在這裡我要特別謝謝所有的參與者,他們是:王甫昌、李文良、李廣均、沈筱綺、林開世、林曜同、夏曉鵑、康培德、許維德、陳文德、陳怡君、郭佩宜、黃宣衛、曾嬿芬、葉高華、詹素娟、趙中麒、鄭依憶、鄭瑋寧等,在此謹致謝忱。至於吳傑夫為本書的英文書名及英文摘要的貢獻,蔡英俊院長及吳俊業主任所提供的經費及人力的支援,研究群助理傅偉哲所提供的服務,以及本書編輯黃上銓先生與群學總編輯劉鈐佑先生的支持,在此一併致謝。最後特別謝謝鄭瑋寧,在筆者交出整本書書稿後的住院期間,幫我處理後續的瑣碎編輯工作。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NC-05 (NC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

【中文書名】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

【作者】黃應貴(主編)王甫昌、林開世、夏曉鵑、陳怡君、陳文德

【ISBN】978-986-94708-7-2 【圖書分類號/CIP】546.507

【圖書關鍵字】族群、國家治理、社會學、人類學、新自由主義

【定價】450 【頁數】384

【出版日期】:2018/10/09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94708-3-4.jpg

書籍編號:NC-04(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
書名: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
主編:黃應貴、鄭瑋寧
ISBN:978-986-94708-3-4 CIP:550.1807
圖書關鍵字:1. 金融經濟 2. 新自由主義 3. 主體性
定價:350元 頁數:352
出版日期:2017.09.15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新自由主義又稱金融資本主義,因為金融經濟主要制度與機制的運作,以及資本新分類的浮現與流通,往往滲透到社會文化各個層面,成為其轉變背後的動力。這不僅造成社會文化現象的金融化趨勢,使具有自我認同與主體性的工作取代勞動,更塑造出新的人觀、主體性、知識及認識世界方式,同時,它更促使超越既有族群、民族國家以及社會文化等界線的新秩序逐漸浮現。

目錄

導論
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黃應貴、鄭瑋寧
第一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會計作為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的渠道/夏傳位
第二章
惡債:卡債、債務人與社會傷害/吳宗昇
第三章
晚近科學園區周遭的反農地徵收抗爭:經濟的實質意義、無常空間,與反制性運動/蔡侑霖
第四章
資本的幽靈、分裂的主體:魯凱人的日常金融實踐與經濟生活/鄭瑋寧

 

作者簡介

黃應貴(主編)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關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與陳文德合編)等書。

鄭瑋寧(主編)
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長期關注魯凱人的社會、歷史與文化,研究專長為人觀及性別與親屬、工作與資本主義的人類學研究,近年研究視角觸及情感、存有、美學以及知識本體論等課題。著有論文多篇。

吳宗昇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卡債受害人自救會顧問、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領域:經濟社會學、金融社會學、社會企業等;相關著作有〈公益創投嘗試與探索:公益2.0案例的SROI成效評估〉、〈許一個太平盛世?卡債的社會傷害與未來動態〉、〈資訊的重量:台灣股市的社會構造〉等論文。近年來主要的研究興趣聚焦於消費金融與貧窮之間的關係,以及社會經濟組織的效益評估。兩個主題的共同方向是想尋找經濟、金融與社會關係的運作機制,希望能更理解緩解社會問題的知識技術方案。

夏傳位
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現職為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清大社會所、輔仁大學社會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為台灣的新自由主義現象,曾任職於工運組織與金融業工會,著有《銀行員的異想世界》、《禿鷹的晚餐》、《塑膠鴉片》等書。

蔡侑霖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關懷著重於當代臺灣新自由轉型下的發展計畫以及在地社會的回應,另外也關切當代經濟主體與另類經濟的探索,以及晚近大學社會實踐與創新團隊實際執行計畫操作的面貌。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6525-84-1.jpg

 

 

 

    書名: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

    出版日期:2014.09.15

    主編:黃應貴

    定價:480元

    ISBN:978-986-6525-84-1

 

 

【內容簡介】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2013年10月3日,「伴侶盟」提出統稱為「多元成家」的「婚姻平權(含同性婚姻)草案」、「伴侶制度草案」、「家屬制度草案」,送至立法院討論, 立即引起大眾關切,導致多場直接、間接(網路)的論辯而形成所謂「多元成家」爭議,「護家盟」更於 11 月 30 日,提出「為下一代幸福讚出來」的口號,號召 30 萬人走上凱達格蘭大道,使得唯一進入一讀的婚姻平權法案因反對聲浪過大而停頓下來。

上述爭議及主流學界的態度,都忽略了「現代核心家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產物,而非普遍存在的真理。多元成家法案被核心家庭的觀念與價值所阻撓及挑 戰,顯示出臺灣主流社會對於這世紀以來新自由主義化的新時代缺乏應有的了解,仍以上個世紀現代化時期的家庭觀念來面對及處裡新時代的新問題,致使主流社會 的思潮與社會實況脫節。

當前臺灣的家戶數中已有15%非傳統家庭出現,預示著臺灣21世紀家的新趨勢。有關家的爭辯與討論,都必須放回歷史條件及社會文化脈絡中,才可能給予 家的型態及性質妥當的位置,從而得以有效面對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本書將由實際的個案研究,透過家的雙重性、家的想像、家之形成與維持的情感和心理機制,以 及家的性質與意義等,來直接面對問題,尋找臺灣的家未來可能的出路。

 

【作者簡介】

黃應貴(主編)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 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 《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等書。

王梅霞

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長期研究泰雅族、太魯閣族及賽德克族社會文化在不同歷史脈絡之下重新創造的過程,關心社會變遷中當地人的主體性。著有《泰雅族》一書及論文多篇。

王增勇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社工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副教授。主張社工必須成為社會改革的動力,受後結構主義學者傅柯的知識權力觀點與女性主義 社會學者 Dorothy Smith 的建制民族誌啟發,透過民族誌研究、敘事與行動研究等批判典範探討原住民老人長期照顧、精障者社區復健、老年同志口述歷史以及社工專業化等議題。

林文玲

德國歌廷根大學人類學博士,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應用視覺人類學、數位人類學、(新)媒體與原住民以及 性別研究。著有〈疆域走出來:原住民傳統領域之身體行動論述〉、〈跨文化接觸:天主教耶穌會士的新竹經驗〉、〈部落「姊妹」做性別:交織在血親、姻親、地 緣與生產勞動之間〉等作品。

林瑋嬪

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曾經擔任台灣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現為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系主任。專長為宗教人類學、親屬人 類學與漢人研究。著有專書 Materializing Magic Power: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Villages and Cities,以及論文多篇。

陳文德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1983 年起先後在阿美族與卑南族從事研究,著作有《卑南族》、〈人群互動與族群的構成:卑南族 karuma(H)an 研究的意義〉與《「社群」研究的省思》(與黃應貴合編)等。

彭仁郁

巴黎狄德羅大學心理病理暨精神分析學博士。法國分析空間學會認證之精神分析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精神分析理論及實 踐、人為暴力創傷與療癒。重要代表著作有專書 A l’épreuve de l’inceste(《亂倫試煉》)及〈進入公共空間的私密創傷:台灣「慰安婦」的見證敘事作為療癒場景〉等論文。

黃嬡齡

陽明大學公衛所衛政組博士,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鳳林分院社會工作師、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所兼任助理教授。1986 年回玉里迄今,以醫院為田野、以病患為師,著有《傾聽曠野裡的聲音:精神復健玉里模式》、《日久他鄉是故鄉:治療性社區玉里模式》兩本專書及多篇論文。

潘恩伶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助理教授。專長為家庭社會學、青少年研究、單親家庭研究等,著有 Timing of parental divorce, marriage expectations, and romance in Taiwan 等多篇論文。

鄭瑋寧

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長期關注魯凱人的社會、歷史與文化,研究專長為人觀及性別與親屬、工作與資本主義的人類學研究,近來研究視角觸及情感、存有、美學以及知識本體論等課題。著有論文多篇。

 

【目錄】

導論/黃應貴

第 1 章 福利造家?:國家對家庭照顧實踐的規訓/王增勇

第 2 章 在一群沒有家的人身上探問什麼是「家」/黃嬡齡

第 3 章 失序的「家」:法國亂倫性侵倖存者的家庭經驗/彭仁郁

第 4 章 跨性別者的成家之道/林文玲

第 5 章 「比兄弟姊妹咯卡親」:移民、都市神壇與新類型的家/林瑋嬪

第 6 章 「人的感情像流動的水」:太魯閣人的家與情感/王梅霞

第 7 章 父/母缺席時的家庭圖像:以泰雅部落為例/潘恩伶

第 8 章 什麼是「家」:卑南人的例子/陳文德

第 9 章 情感、存有與寓居於「家」:當代魯凱人的家之樣態/鄭瑋寧

作者簡介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