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編號:JM001
書      名:博覽會的政治學
出版日期:
2010.05.15
作      者:吉見俊哉(Shunya Yoshimi)
譯      者:蘇碩斌、李衣雲、林文凱、陳韻如
規      格:15 x 21 cm
頁      數:320頁
定      價:380元
I S B N :978-986-6525-26-1

 

 

名人推薦 (按姓名筆畫順序)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周功鑫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講座教授 /葉啟政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院長 /傅大為

專文推薦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呂紹理

 

【內容簡介】

世界,一直被「發現」。

  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大發現」,其實是一種視線(まなざしgaze〕)的發現,歷時幾個世紀的擴張,編成一套完全覆蓋地球的視線,而歐洲則恆常占據視線主體的特權位置,將博物學視線場域當成新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機制親自演出,而博覽會的時代也就出現在這個時刻。

  本書的觀點在於捕捉人們聚集於博覽會的體驗史。亦即,在博覽會的場域中,誰被吸引?看見什麼?觸發什麼?人們的經驗結構是否發生變化?博覽會從一開始就是由國家和資本共同演出、人民被動吸引和接受的制度性存在,但博覽會的經驗結構絕非這些編劇企畫者所能片面決定,移動自己身體前去參加的人,仍是這個特殊經驗的最終表演者。過去將博覽會定位在技術、設計與工業發展史的一環,以發展史及風格演進來看待其角色,然而博覽會是個複雜交錯的多層次文本,單以新工業技術展示場的角度加以解讀,顯然有所不足。

  於20世紀邁向巔峰的博覽會,融合了帝國主義、消費社會與大眾娛樂三個要素,不但是帝國主義的宣傳機制,也是商品世界不停誘惑消費者的廣告機制。本書一方面以「帝國」的展示、「商品」的展示及「見世物」三個主題作為博覽會的縱軸,另一方面則以歐美萬國博覽會和日本國內博覽會的參照關係為橫軸,試著解明博覽會如何動員並重新整編現代大眾的感覺和欲望。

 

【名人推薦】

時代在人類發現與創造的過程中無止盡地蛻變著,而博覽會凝結動態時空,匯聚了萬象與人潮,井然有序地呈現多樣性及新奇性的事物,不僅是全球視線的焦點,也是吸引觀眾目光凝視的場所,人們在此相互觀摩學習,瞭解彼此文化,見其差異而反思自身,以作為創新的動力。更甚者,藉由匯聚而流傳,影響普羅大眾之消費生活,這是有形博覽會背後的無形影響,一種公開展示未來生活與制度的場域。本書詳盡且細膩地從帝國主義、消費社會及大眾娛樂三個要素,解析19至20世紀時期的博覽會,旁徵博引,讓讀者得以全面性地透視博覽會的政治性意義。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周功鑫

相當傳神地運用傅柯與班雅明的概念對(特別日本的)博覽會的演進從事社會學的解析。資料採擷精鍊但周全,分析手法實在而細膩,理念表達平實且親近,不時閃爍著洞見,是一部值得閱讀的作品。整部作品似乎剔透著:博覽會是現代化意識催動下的一種表現,企圖在平凡例行的日常生活裡展現人類文明之非凡例外的成就。然而,不管是用來做為人類對自己之成就的自我炫耀或證成,對身處非凡例外與平凡例行在日常生活裡(特別是透過綿密的傳播媒體)日益交融搓揉的「後現代」場景的我們來說,博覽會還有著那麼大的魅力嗎?會不會成為歷史的陳跡?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講座教授 /葉啟政

雖然,從傅柯的角度來分析博物館、博覽會及其歷史的研究,在西方已經不少,但是,把傅柯的視角搬到東亞,談日本的博覽會,更談其西方近代的源頭,並涉及整個近代帝國與殖民的大敘述,吉見俊哉教授真言人之所不能言。在全書主要章節的六章裡面,吉見俊哉花了一半的篇幅來談西方的博覽會政治,另外一半則來談近代日本的文明開化與消費文化,更足見其跨越東西的功力。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院長 /傅大為

 

本書特色】

1851年,在倫敦舉辦的萬國博覽會,展示了現代工業生產出來的大量商品,也引發了大眾的狂熱。

博覽會既是消費文化的廣告機制,也是大眾娛樂的遊興對象,同時還是帝國主義的宣傳設備。

這種場域進到新興國家日本,成為了曖昧模糊的存在物。

本書以博覽會為鏡,試著剖析:現代所編織的「視線」如何逼近、「力量」如何運作。

 

【作者簡介】

吉見俊哉(Shunya Yoshimi)

東京大學大學院情報學環教授、東京大學新聞社理事長;曾任東京大學社會情報研究所教授(學科已重組)、情報學環學環長。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社會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單位取得退學。學術專長為社會學、文化研究。研究領域包括視聽眾研究、全球化、技術的社會建構、大眾文化等。主要著作『都市のドラマトゥルギー』(1987/2008)、『声の資本主義』(1995)、『万博幻想:戦後政治の呪縛』(2005)、『親米と反米——戦後日本の政治的無意識』(2007)、『シリーズ日本近現代史(9──ポスト戦後社会)(2009)等,另有合編著書刊數十冊。

 

【譯者簡介】

蘇碩斌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教世新大學社心系。學術專長為文化、都市、休閒、媒介等領域,著有《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譯有《基礎社會學》(合譯)、《媒介文化論》。 

李衣雲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學術專長為大眾文化、歷史與記憶等。著有《私と漫畫の同居物語》,譯有《後現代性》(合譯)。 

林文凱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學術專長為臺灣經濟史、臺灣法律史、歷史社會學等,著有《對西方社會學思想的反思》(合著),期刊論文〈地方治理與土地訴訟〉,譯有《後現代性》(合譯)等。

 

陳韻如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助理研究員,臺灣大學藝術史博士,日本東京大學美術史學研究室研修。學術專長中國書畫史、宮廷收藏等領域,著有《造型與美感──繪畫的發展:看得見的過去》。

 

 

【目次】

致台灣版讀者 吉見俊哉
推薦序 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呂紹理
臺灣譯者說明 蘇碩斌 

序 章  名為博覽會的現代
1 被「發現」的世界
2 博物學視線的壯大
3 關於博覽會的政治學

1章  水晶宮的誕生
1 從革命祭典到博覽會
2 名為水晶宮的巨大溫室
3 被觀覽的商品世界
4 以奇觀為消費對象的大眾
5 轉變中的見世物都市

2章  博覽會都市的形成
1 第二帝國與萬國博覽會  
2 艾菲爾鐵塔與世界觀光  
3 工業的宮殿、消費的宮殿
4 作為博覽會都市的巴黎
5 蔓延的博覽會都市

3章  文明開化與博覽會
1 日本人看萬國博覽會
2 明治日本與博覽會的思想
3 視線中的現代性再編
4 民眾之間的內國勸業博覽會
5 博覽會、勸工場、百貨公司

4章  演出的消費文化
1 作為見世物的博覽會
2 被展示的家庭生活
3 百貨店中的博覽會
4 電鐵.報社與博覽會
5 博覽會攬開屋的出現

5章  帝國主義的祭典
1 博覽會場中的殖民地
2 白城與中途街樂園
3 作為「帝國」的美國
4 持續增殖的「帝國」視線
5 日本主義與帝國主義

6章  轉變的博覽會空間
1 名為大阪萬博的「祭典」
2 大眾傳播媒體的民眾動員
3 企業展覽館與未來都市  
4 商業主義中的「未來」
5 從萬國博覽會到主題樂園

終 章  博覽會與文化的政治學
1 帝國主義、消費社會、大眾娛樂
2 作為權力機制的博覽會
3 朝向「奇觀」的社會理論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台灣版序文】

〈致台灣版讀者〉 
吉見俊哉
 

  拙著《博覧会の政治学》經由蘇碩斌、李衣雲、林文凱、陳韻如四位教授的努力在臺灣出版,我由衷感到光榮。1992年本書在「中公新書」書系出版,有幸獲得文化研究、新文化史、美術史等領域內關心博覽會、博物館、展示歷史的諸多研究者和學子閱讀。先前在2003年已有韓國版譯本刊行,現在再有臺灣版譯本問世,使本書能夠呈現給更多亞洲的讀者,令我十分欣喜。
        
大約二十年前本書甫出版時,日本已經走過1980年代末期,雖然泡沫經濟已走到尾聲,卻難以預料長久之後會是如何嚴竣的未來。場景回到本書初面世的1992年,三年前有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一年前蘇聯垮臺,時代由「冷戰」旋即轉變為「後冷戰」,日本社會將被迫轉向何方,仍無從展望。因此,日本在隔年1993年出現非自民黨執政的細川政權,很快就短命終結,之後政治與經濟的混沌迷亂不僅一直持續,而且愈加深刻。
        
談些與博覽會有關的事,那一年剛好也是西班牙塞維亞(Serville)舉辦萬國博覽會。本書終章提過,我認為以「紀念新大陸發現五百年」為名而開辦的塞維亞萬博,應該是「博覽會時代」終了的象徵。之後漢諾瓦萬國博覽會的大筆赤字、愛知萬國博覽會的混亂一場,其實都是時代潮流的大勢所趨。「博覽會時代」終了,就是「發現的時代」終了,帝國主義的視線擴張到整個地球,將世界編入符號秩序中加以排列,歷經數個世紀後也已終了。現代一直不斷在終了——我們對現代的信心逐漸在動搖,卻渾然不知再來的歷史要如何展開。 
     
從那時算起,二十年很快就過去了。其間日本經歷過阪神淡路大地震、奧姆真理教事件;經濟陷入長長的停滯、政治走進重重的亂局;新自由主義被貫徹實行、社會安定性基礎被連根拔起,這是日本前進的方向。社會的變化也波及到人們的意識,2005年,距離大阪萬國博覽會三十五年後舉辦的「再一次的日本萬國博覽會」,不再可能像那樣成為代表經濟成長期的國家大事了。
        
日本在此二十年間,正是領受「崩壞」與「停滯」反覆發生的「失落時代」。但亞洲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從1990年代以後的二十年間非但未曾「停滯」,反而是在「躍進」。整個1980年代,韓國與臺灣有民主運動在普及,各國也都能看到經濟在發展,首爾並在1988年舉辦奧運會。1990年代後半,變化的中心逐漸移向中國,在東亞的整體秩序裡,中國的比重也不斷增加。反觀日本,在20世紀前半是東亞帝國並將周邊國家殖民化,20世紀後半是經濟發展的典範,然而到了21世紀,日本已不再扮演如20世紀的特別角色。
        
今年,2010年,距離大阪萬國博覽會已四十載,上海就要舉辦中國首次的萬國博覽會了。上海萬博與兩年前的北京奧運是成雙出現的事件,這種組合很像四十幾年前的東京奧運和大阪萬博,也很像二十幾年前的首爾奧運和大田萬博。合稱東北亞三國的日本、韓國、中國,恰好以間隔二十年的速度相繼利用「奧運」和「萬博」作為經濟成長的象徵。這些組合的比較研究,期望今後也能由相關的年輕研究者以更好的方法進行。如果參考日本的過程,大阪萬博經歷四十年歲月方成為「過去」,那麼真正的歷史研究工作也才正要開始。
       
本書原是我某個研究計畫的一部分,主要探討19世紀末日本國家的事件演出與民眾意識自發動員的關係。在1980年代後期,我關注的議題除了本書處理的內國博覽會,還包括中小學的運動會、明治天皇的地方巡行、近代的伊勢參拜(團體旅行)等等,亦即現代國家將國民當作一般大眾而組織起來的各種儀禮性活動。我試著藉由這些活動解明,常民的日常意識及身體感覺,與國家的身體戰略其實有所關聯。
       
這種關注延續自我的處女作《都市のドラマトウルギー——東京.盛史》(弘文堂 1987,文庫版河出文庫  2008),書中處理了都市鬧區集結人群的意識與資本和國家的空間戰略之關係。這是我在1980年代後半的嘗試,以過去都市空間為基礎,討論集體儀式與現代權力之間的動能,並放到國民國家或帝國之類的更大脈絡來思考。
       
經過這樣的思考作業,繼之浮現出來的主題,就是博覽會與殖民主義的緊密關係。適巧1980年代後半,海外也出現許多以殖民主義意識形態來探討19世紀末萬國博覽會的重要著作。由於這些研究行動的先行,本書的思考因而聚焦於更為早期的問題,亦即在現代日本的博覽會中,帝國主義與殖民地主義如何再現的問題。這種觀點在本書出版後的1990年代後半開始急速暈染開來,而今博覽會與帝國主義的各種討論,已有諸多優秀的研究者在各個領域從事精緻的分析。
       
本書還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博覽會與消費文化的關係。本書雖以博覽會這種具體的群集空間為焦點,但更在思考博覽會與國民國家、帝國主義及消費社會之間的關係。現代都市出現過的無數視覺消費空間例如百貨公司、主題樂園、博物館、廣告,其原型就是博覽會。由這個觀點出發,本書分析了歐美的商業主義如何滲透到博覽會,以及日本的百貨公司和報社何以要主辦博覽會。從今天看來,這種觀點可說是一種「殖民地性的現代」,是涉及摩登女郎、消費文化、殖民主義、商業主義等各種主題的研究。
       
這二十年來,伴隨社會的鉅變,學術界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對我本身而言,1990年代下半之後的最大變化,是與許許多多亞洲各國批判性知識分子的廣大交流,以及自己執教大學裡學生國籍的多樣化。本書寫作時是以概念上的殖民主義作為問題的切入點,我則尚未與亞洲各國友人共享相同的問題意識或共同進行研究。然而今天,我自己的疑問已深切與亞洲、太平洋、美國、歐洲的友人所共享。當然,在研究日本的脈絡時,我也不再認為只以日本當作唯一的核心對象就足夠,也不再視之為不證自明的前提。
       
在這種全新的跨國性知識文脈下,本書或許還能因開啟一些新的批判性洞察視野而有所貢獻吧!就如前述,日本、韓國、中國等,有可能針對歌頌經濟成長而舉辦的國家慶典進行比較研究。果若如此,本書的觀點或許多少有所用處。對殖民時期曾在臺灣、朝鮮半島、滿洲舉辦博覽會的相關研究,也可能是本書研究的延長線。
       
我也期待本書的讀者,不要只將目光直接對準博覽會的研究。除了博覽會,博物館、美術館、百貨公司、電影院、劇場、書店、圖書館等各種現代的(=modern)空間,都在19世紀到20世紀之間大量出現在東京、大阪,也出現在首爾、臺北、上海、香港等亞洲都市。這些空間也可能以稍稍縮小的規模,出現在同時代的地方性都市,甚至以移動的形式出現在農村的學校、寺廟及神社。若以此來思考現代性空間,最重要的關注點,應該就是群聚的人們與空間所交織的視線集體組織化的歷史。在博覽會;在博物館和美術館;在電影院、百貨公司、圖書館,走過「現代」的人們體驗了什麼樣的視線變化?在這種變化中又如何被新的社會集體性所組織起來?這些問題,實已超越了美術史、電影史、文學史、建築史等既存學科領域的界限。就我本身的立場,我認為新的文化史就是最廣義的媒介理論或文化研究所要探討的對象,當然這種說法也可以有不同見解。
       
然而,我仍想對那些不同見解提出我的期待,希望本書讀者參考本書的提示,不要完全只使用自己在「美術史」、「日本史」、「建築史」、「電影史」、「媒介史」等學科框架內熟習的知識,而要試著跨越框架並試著培養打破框架的攻擊意志。 
     
對人們的經驗進行重新整編的,不只是博覽會、美術館、電影院、百貨公司等作為現代視線的空間;大學與各種學術性知識的機制(包括這本翻譯書本身),也都是作為現代視線場域的一部分而被組織起來。歷史學、地理學、植物學、動物學、文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等現代性的學術體系,不會永遠維持不變的內容,傅柯(Michel Foucault)早已經清楚指出這點,它們是透過現代媒介與論述秩序的組織過程而產生。
       
是以《博覽會的政治學》的「政治學」,就不是造成政治影響力那種意義下的政治學,也不完全是操弄博覽會那種微觀政治學意義的政治學。當然,後面這種微觀政治學的觀點是貫穿本書最重要的部分,甚者,能夠記述微觀政治學的論述場域,亦即各種學科領域的結構,也都與博覽會一樣是種現代視線的秩序。探討博覽會,也就是在探討你我身邊的許多事物,例如身處的大學、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百貨公司等地點,以及作為教師、學生、讀者、觀眾、消費者等身分。這並不是要否定大學、圖書館、博物館的意義,而是要先打造一個「去領域」的基地,以將知識結構由內部顛覆、相對化乃至提出全新的認識觀。 
    
今日,網際網路與各式各樣的數位媒介,對於大學、圖書館、博物館,乃至書店與百貨公司等現代性的空間秩序,莫不帶來劇烈的變化。所有現代視線的空間,在這個巨大的數位衝擊下幾乎也都腳步踉蹌。在21世紀初,我們不只生活在冷戰變成後冷戰的全球板塊移動(Global Shift)中,我們也體驗到現代性視線空間變成後現代資訊空間的數位板塊移動(Digital Shift)。這麼看來,博覽會這樣的現代性空間,難道只能是歷史性分析的對象嗎?本書由初版刊行至今已經歷二十年,現在的我對本書提出的問題,一方面因身處中國崛起的東亞歷史中,另一方面則因身處面對新式數位衝擊的現代性空間全體變化中,確實感到有重提新架構的必要。 
    
如果前述的問題意識,能因這次臺灣版的刊行而獲得更多共同思考東亞現代性的讀者之助,實為個人之所幸也。

 20103

 

【延伸閱讀】

1. 《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Gillian Rose著,王國強譯,群學,20060325日。

2. 《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Marita SturkenLisa Cartwright著,陳品秀譯,臉譜,20091106

3. 《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呂紹理著,麥田,20051025日。

4. 《認識他者的天空》鄭政誠著,博揚,20060214日。

5.《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魅力台灣SHOW程佳惠著,遠流,20040106日。

6.《跨域建構.博物館學》林崇熙著,雅凱電腦語音,20100125日。

7. 《消失的博物館記憶》陳其南、王尊賢著,雅凱電腦語音,20100125日。

8. 《他者的歷史-社會人類學與歷史製作》Kirsten Hastrup編,賈士蘅譯,麥田,19700101日。

9. 《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劉紀蕙著,麥田,20010317日。

10.《消費文化與空間結構理論與應用》陳坤宏著,詹氏,199506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