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最渴望與你互動的網頁-- http://socio.com.tw/forum
群學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publishing
(舊)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sp
群學噗浪 https://www.plurk.com/socio

目前分類:社會稜角鏡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臺灣「科技與社會」(STS)學會對「中科四期環評爭議」的聲明 

作者: 臺灣「科技與社會」(STS)學會 
個人網站: http://www.tw-sts.org/ 


臺灣「科技與社會」(STS)學會,針對環保署在最近環評爭議中的措施表達鄭重的關切。 

環保署在重大開發案環評審議過程中,屢次以新聞稿發送和投書的方式,強調環評已秉持「科學專業與理性的論述」,批評環保團體無視環保署已做嚴格規範,指摘他人的報導與投書「不實、聳動」,以及攻訐學者「缺乏科學論證而恣意發言」。本會會員長期關心科學知識的建構與倫理,以及公民參與風險溝通等程序正義。我們 認為環保署近來發表的言論與行政作為,已涉及人身攻擊,並嚴重傷害風險溝通機制,毀損環評審議之客觀性與專業性。 

從 科技與社會研究的學理來看,科學研究都是把具體複雜的事實加以簡化、抽象和數據化,其結論即使是「事實」,也往往只是「事實全貌的一小部分」,沒有一個科 學研究的結論能涵蓋全面、完整的事實。因此如果以一種研究結論得到的片面事實,來攻詰不同的結論和事實,不僅以偏蓋全、違反科學研究精神,骨子還以行政者主觀既定的政策立場來凌駕客觀的科學研究。 

再者,科技與社會研究主張科技研究和決策無法與社會分離,尤其是涉及環境和人民生命財產的科技決策。因此無法僅由科技專家決定,著重實驗模擬數據之風險推估 亦充滿侷限。因此,一個妥善的科技決策,在面對風險的社會性與複雜性時,應該要要廣納民眾在地經驗知識與各方意見,以審慎預防之態度釐清各項疑慮與爭議,減低科技發展之危害風險。然中科四期環評審議期間,環保署動用優勢警力,運用內規程序限制,妨礙民眾表意自由,此種行政程序不僅忽略風險決策的複雜性與公 共性,還放大環境問題的爭議性,使公民無法信任政府,環境爭議無法和平理性地解決。 

外界有理有據的公評與質疑,理應成為環保行政機關戒慎行事之提醒,據以增進環境審議之客觀性。可是,環保署一昧只為既定政策辯護,傲慢攻詰和貶抑其他事實, 將侵蝕民間社會對行政機關與環境決策過程之信任,對於科技溝通與風險決策機制也將造成重大的損害,未來勢必將引發更大爭議與傷害。我們呼籲環保行政機關懸 崖勒馬,切勿一意孤行、獨斷妄為。應該重視全面的科學事實、以及科技在社會中的事實,廣納各界建言、敞開溝通對話管道,並強化環境審議民主參與程序之設計 與實施,實現風險溝通。如此才能真正達到為民服務的行政目的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猜猜看,這段文字出自哪一本書?

 

 

「在1986年的春天,鹿港小鎮籠罩在一團未知的恐懼之中。在政府的極力爭取下,美國杜邦公司決定在中台灣設置二氧化鈦工廠。對於官員而言,這項投資案一方面可以解決閒置以久的彰濱工業區,另一方面也可以提振自從1984年勞基法施行以來的低迷景氣。他們有理由相信,鹿港居民也會樂見跨國工業的進駐,以及就業機會與土地價值的提升,就如同二十餘年前,鄰近的彰化市民以舞龍舞獅的方式來迎接台灣化纖公司的設廠。樂觀的官員萬萬沒有想到,鹿港居民在新任鎮長的帶領下,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綿密的反對運動,他們要求保存一個自己所熟悉的鹿港——一個香火鼎盛、生意活絡的濱海小鎮,而不是煙囪陰影下的工業城。 

在六○年代中期,台化彰化廠正式開工,附近的農民開始發現自己的農田再也長不出結實飽滿的稻穗,因為工廠污水破壞了肥沃的土地。彰化市民失去了新鮮的空氣,長期的廢氣排放除了引發撲鼻的不適,也導致了各種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呼吸道病變。隔著大肚溪,從台中南下的旅客可以遠眺籠罩在彰化上空的混淆空氣;一進入了市區,龐大而醜陋的工廠廠房也是迎接他們的第一個景象。二十年來,彰化居民早就知道在繁榮地方的承諾背後,現代工廠往往隱藏了各種健康、財富的代價。鹿港人見證鄰居二十年來的教訓,他們堅決主張,同樣的故事情節不能再發生自己的家鄉。為了反對杜邦設廠,他們發動遊行、北上請願、舉行演講、串連其他公害受害地區、組織反公害協會、發行宣傳刊物、動員學童繪製反公害壁報等等。換言之,鹿港居民創造出一個未曾存在過的事物,亦即是本土的環境運動。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大衛終於戰勝巨人哥利亞,杜邦公司決定放棄彰濱設廠計劃。......」

謎底: 《綠色民主》(何明修教授著)。序論,最前面兩段文字。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的鳳凰衛視有個叫「鳳凰大視野」的節目,今年製作了五四人物志的專題,有別於大眾較熟悉的魯迅與胡適,他們選擇了以陳獨秀作開場。

這個節目還有不少專題,或許有些觀點與立場與我們相左,不過仍不失為增廣見聞的途徑。
有興趣的朋友就當作參考吧!



風雨獨秀 五四人物志(一) A
風雨獨秀 五四人物志(一) B
風雨獨秀 五四人物志(一) C 


風雨獨秀 五四人物志(二) A
風雨獨秀 五四人物志(二) B 
風雨獨秀 五四人物志(二) C 


風雨獨秀 五四人物志(三) A 
風雨獨秀 五四人物志(三) B 
風雨獨秀 五四人物志(三) C 


風雨獨秀 五四人物志(四) A 
風雨獨秀 五四人物志(四) B 
風雨獨秀 五四人物志(四) C 


風雨獨秀 五四人物志(五) A 
風雨獨秀 五四人物志(五) B 
風雨獨秀 五四人物志(五) C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