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編號:GL001
書名:全球化:對人類的 深遠影響
原文書名: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
出版日期:2001.06
作者:Zygmunt Bauman
譯者:張君玫
定價:200元
ISBN:9573071002
【內容簡介】
「全球化」掛在每個人的嘴上;一個流行的字眼瞬間轉變成一個暗語,一句神奇的魔法咒文,一把萬能鎖,可以開啟一切現在與未來的秘密。對某些人來說,唯有「全球化」才能帶來幸福,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全球化」卻是萬惡的根源。然而,對每個人來說,「全球化」都是全世界勢在必行的命運,一條不歸路。這個不可逆轉的過程對所有的人都產生了同樣深刻的影響。我們都被「全球化」了──而且,對所有被「全球化」的人來說,「全球化」所代表的意思都差不多。
所有的流行字眼都有同樣的命運:越是假裝看透越多的經驗,本身就變得越是晦暗不明。越是排擠取代了越多的教條思想,本身就越快變成另一則不容質疑的信條。往往,一個概念越是要去掌握人類的實踐,就越是看不清楚,而現在,一個概念卻想要去「搞清楚」「這個外在世界」的性質或「事實」,從而宣稱這個概念本身的不容質疑。「全球化」的概念也不例外。
【媒體介紹】
★《中國時報開卷》介紹
★《誠品好讀》第 17 期 (2001.12) 介紹
★《誠品好讀》2002.06 第 22 期〈讀迷思,把「全球化」加個問號〉(劉維公教授)評薦群學全球化雙經典︰《全球化迷思》與《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
★《News98 張大春泡新聞》訪問陳信行教授評群學全球化雙經典︰《全球化迷思》與《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
【作者簡介】
Zygmunt Bauman
Bauman著作等身,是當代重要的社會理論家之一,作品敘事風格濃厚,善用隱喻闡釋論題與概念。其著作分為三期:
一、1970年代到1980年代初期,主要關注社會主義烏托邦的領域,包括:Between Class and Elite (1972)、Culture as Praxis (1973)、Socialism: the active utopia (1976)、Towards a Critical Sociology (1976)、Hermeneutics and Social Science (1978)、Memories of Class (1982)。
二、1980年代晚期到1990年代初期,轉向後現代研究,包含論述歐洲知識份子與猶太人經驗的三部曲:Legislatos and Interpreters (1987)、Modernity and the Holocaust (1989)、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 (1991),以及 Thinking Sociologically (1990)。
三、1990年代以後,全面考察後現代世界: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1992)、Postmodern Ethics (1993)、Life in Fragments: Essays in Postmodern Morality (1995)、Postmodernity and its Discontents (1997)、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1998)、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 (1998)、The Individualized Society (2001)。
【譯者簡介】
張君玫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台北市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研究興趣包括社會學理論、女性主義思想、後殖民論述、 心理分析、科技科學研究、生態倫理省思,以及各種可能的跨科系視界與多重觀點。
【本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時間和階級
缺席的地主,第二世
移動的自由以及社會的自我建構
新的速度,新的兩極化
第二章 空間戰爭,細說從頭
地圖的爭奪戰
從繪製空間地圖,到地圖的空間化
廣場恐懼症,以及在地性的復興
全景樓之後還有生活嗎?
第三章 在民族國家之後,何去何從?
普遍化──或是全球化?
新的徵收:這一次,要徵收國家
移動性的全球階級化
第四章 觀光客和盲流
在消費社會中身為一個消費者
我們移動,往分岔的道路
在世界之中遨遊 vs. 讓世界從身邊溜走
同甘共苦︰觀光客與盲流的合一
第五章 全球的法律,在地的秩序
生產不動性的工廠
後糾正時代的監獄
安全:達到無形目標的有形作法
秩序管轄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