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最渴望與你互動的網頁-- http://socio.com.tw/forum
群學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publishing
(舊)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sp
群學噗浪 https://www.plurk.com/socio

目前分類:社會學叢書(SOC) (3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9789869947763.jpg
障礙源自社會環境,而不只是身心狀態
理解障礙者處境,別讓「幫助弱勢」淪為「製造依賴」


  「古代人可能認為戴眼鏡不正常,但現在戴眼鏡的人到處都是。」

  近視的人如果不戴眼鏡就無法看得清楚,行動不便的人也需要輔具才能行走,然而,前者通常不會被視為「身障」。由此可見,「損傷」本身並不構成「障礙」。誰是障礙者?這個問題的解答取決於社會如何界定「正常」,若僅從醫療的角度來定義障礙,無助於瞭解障礙的相對性。這正是為什麼,對障礙的研究與障礙政策的推動,亟需納入社會與政治的層面。

  從歷史切入,本書指出身體損傷者在「前工業社會」仍可盡其所能,對生產做出貢獻。然而,進入以受薪勞動為主的資本主義時代後,障礙者在勞動市場遭到徹底邊緣化。到了二十世紀後半葉,雖然各國政府已進行相關立法,但由於資本主義這個框架沒有太大變動,障礙者仍在就業市場遭到「制度性歧視」。也正因大環境沒能改變,慈善組織的介入往往淪為「製造依賴」,讓受到幫助的弱勢群體,似乎永遠都要受人幫助……

  剖析社會如何「使人障礙」(disable),並構思讓身心障礙者走向「自立生活」的政策,正是障礙政治努力的方向。隨著高齡化成為全球趨勢,身心的受損已經不是距離你我遙不可及的議題。本書邀請讀者一同思辨,如何在障礙的領域讓平權運動開枝散葉,並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無障礙社會。



本書特色

  ◆兩名作者為「障礙研究」(disability studies)這門研究領域的奠基者,英文版的此書初次出版時即引起極大迴響,而再版時更是捕捉了最新的局勢發展,也就是新自由主義趨勢對全球福利政策的影響。

  ◆具有豐富的社會學、哲學與人類學討論,以跨學科的角度,詳實回顧了障礙研究的各項關鍵概念。

  ◆作者本身除了具有學者身分,也投身於障礙權利運動。因此書中絕非提供象牙塔式的學術意見,而是能對集體行動及政策制定有所助益。

  ◆批判醫療論述霸權與無效社福政策。不論是第一線工作者或關心平權議題的公民,都能從此書獲得啟發。



各界讚譽

  任何一個西方社會國家所發展出來的概念、社會現象詮釋與推論,最後在不同社會的實踐、詮釋與運用,都須兼顧不同社會的條件、制度與現狀。本書【障礙政治】翻譯自英國原版書的第二版,在當前台灣社會出版,恰逢其時。任何對障礙研究認真對待,有興趣了解障礙政策與障礙相關議題的人,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屬於內心對障礙社會與障礙者想像的定位。
本書兩位作者,在隔了二十餘年,重新改寫與編輯這本書,無論在書籍內容的編排與章節順序都兼顧外部社會環境的改變與整個英國福利國家歷經擴張、刪減、路線爭議、財政挑戰等等外部大環境的困頓,這些外部政策與制度對障礙者生活及權利的影響,在本書中都做了及時的評論與意見。
  對照台灣現實狀況,破碎不完整的社福體制、過度傾斜現金救助、無限擴張間接支出手段的福利制度,讓障礙者與障礙政策面臨更大的挑戰。相對的,障礙研究領域也極度欠缺對政策與政治面向的深入研究與分析。我推薦這本翻譯文本順暢、文字易懂且編排順眼的障礙研究基本入門書籍給大家,無論你是否有損傷狀態或家人、親朋好友身處這樣的狀態,了解這個現象與每天要處理的大大小小來自環境的問題,這都是一本認識自己與他人的書籍。
  --王國羽(中正大學社福系教授)

  人文社會研究對社會的重要貢獻是在不疑處有疑,提供不同思考視野。本書是英國障礙研究群領導者Michael Oliver與Colin Barnes剖析障礙體制政治性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書挑戰資本主義社會中,針對障礙的個人醫療與矯正模式的歷史、制度與文化,批判既有研究與理解中的「方法論的個人主義」與「調查的基本主義」,如何加重了資本主義與障礙體制的惡性循環,並提出其「社會模型」的行動與研究方案。
  本書從西歐資本主義脈絡的根本問題重新提問,不但是重新思考障礙處境的開眼之作,也是相當好的思想練習。加上譯者也是本地各領域障礙研究翹楚,期待讀者參照台灣脈絡閱讀,必能相得益彰。
  --林文源(清大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我們的不正常,來自於社會無法滿足身體損傷者的『正常』需求。」

  ■身體的缺損而生的障礙經驗,常是不公平與不友善的社會造成。如果使用「有障礙的人」這個詞,我們等於接受了障礙是個人的問題,而非社會的問題。

  ■在現代工業化社會,執政者需要指認數量不斷攀升的都市窮人,並且加以分類。在指認窮人並且給貧民分類的過程中,障礙者經常是一個重要的類別。

  ■〔障礙運動〕和政府走的太近有被吸納的風險;和政府隔得太遠,又有被邊緣化的風險。

  ■「就算我們需要別人幫忙才能發揮功能,我們必須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我們將自立定義為能控制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指『不需要協助也能做事』。」

  ■大部分勞動年齡層的障礙者都有工作,因此都具有經濟生產力。

 

作者簡介

麥可.奧立佛(Michael Oliver)


  英國社會學家、障礙權利運動者。二十歲的時候因為一場意外導致脊椎受傷,使他必須終身以輪椅代步,卻也因此點燃他對障礙研究的熱忱。他是障礙研究領域的奠基者之一,以提倡「障礙的社會模式」(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聞名。

柯林.巴恩斯(Colin Barnes)

  英國社會學家、障礙權利運動者,並且也是一名身障者。他任教於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社會學與社會政策學院,是障礙研究在學院建制化的關鍵推手。



譯者簡介

紀大偉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比較文學博士,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科幻小說《膜》等等。

張恒豪

  美國夏威夷大學Mānoa分校社會學博士,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涵蓋障礙者權利運動、障礙文化與再現、共融教育與障礙研究理論等相關議題。曾發表於臺灣社會學、Disability and Society等期刊,並合編專書《障礙研究與社會政策》。

邱大昕

  美國普渡大學社會學博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身心障礙研究、醫學社會學、科技與社會、感官研究等。

 

目錄

譯者致謝詞/紀大偉
導讀/張恒豪、郭惠瑜
前言
 
第一部分 概念與起源
第一章 什麼是障礙?
第二章 障礙研究的起源
第三章 障礙資本主義的興起
 
第二部分 再現與論述
第四章 意識型態與障礙個體
第五章 建構障礙身分
第六章 障礙問題的創造
 
第三部分 議題與行動
第七章 面對障礙社會
第八章 抵抗使人障礙的社會
第九章 來做障礙研究
 
參考書目
索引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SOC-052(SOC社會學叢書)
【書名】障礙政治:邁向消弭歧視的包容社會
【作者】麥可.奧立佛, 柯林.巴恩斯
【譯者】紀大偉, 張恒豪, 邱大昕
【ISBN】978-986-99477-6-3【圖書分類號/CIP】579.27
【圖書關鍵字】人文社科/社會議題/弱勢族群
【定價】450 【頁數】 336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1/10/26

文章標籤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不平等立體書封 .jpg

 
★博客來網路書店12月份選書

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 (套書,上下冊不分售)

 

在舊秩序崩壞的年代,窺見不平等如何加劇並束縛你我,

而作為公民的我們,又有哪些反抗的可能性!?

 

自從步入全球化的時代以來,世界的政治經濟秩序已有巨大轉變,其中社會不平等的加劇與轉型更是引人注目。《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即是聚焦在此一議題,本書透過社會學之眼,談論從美國到世界各地的不平等現象。全書分成上下兩冊,探討的範圍涵蓋甚廣,從國家間的不平等,到特定社會內部的階級、種族、性別不平等,甚至是更新興的不平等形式,這本書均有所討論。

 

作者告訴我們,不平等並非遠在天邊的現象;反之,當你發現你一輩子都買不起房、因膚色及口音而遭到側目、或被認為女人/男人就是應該怎樣怎樣──這些狀況都是不平等滲入你我日常生活的痕跡。當我們感到個人的行動選項處處受限、與光鮮亮麗的他人比較後產生了相對剝奪感,這些苦難的感受其實都有社會性的根源。在全球秩序急遽變化的年代,本書帶領讀者窺見不平等現象之多樣、複雜、碎裂及幽微的面貌,並告訴我們身為世界公民的一份子,可以透過哪些改革與倡議性的行動,讓你我棲身的全球社群更宜人居。

 

本書特色

 

●突破關於社會不平等的各種常見迷思,比如

 

→個人主義思維:(X)教育能有效解決貧窮問題,主要影響成績之因素是個人努力。(O)從統計上來說,家庭背景、居住地或種族,才是影響學業表現的關鍵。

 

→機會平等神話:國家只要確保遊戲規則公平,亦即人人立足點相同的「機會平等」就好,還是也該關照階級複製帶來的「結果不平等」?

 

●不僅詳盡介紹階級、種族、性別這三大類不平等如何運作,更以生活化的案例,揭示這三條軸線如何交互作用

 

→金字塔頂端的1%擁有的財富,比底層90%的人加起來還多。當經濟成長、GDP數字變大,為什麼財富並沒有「下滲」?

 

→為什麼職業婦女白天上完班,晚上還要負擔多數的家務勞動,作為她們的第二輪班?

 

→貧窮、鄉村或市郊地區的美國白人,身為享受某些優勢卻同時承擔部分劣勢的矛盾承載者,何以近幾年來開始承受歧視性的污名?

 

●除上述三大軸線,還涵蓋更豐富面向的不平等議題,相關討論鉅細靡遺,同時兼顧廣度與深度

 

→教育:分流制度是否讓階級僵化的情形更加嚴重?為什麼有些國家複製德國的及早分流制,結果卻失敗了?

 

→品味:消費偏好與生活風格的背後有社會階級的意涵存在嗎?近年來出現的BoBo族及文化雜食者,反映出文化菁英的何種策略轉變?

 

→政治:為什麼不同色彩的政黨菁英,比起對手更像是共謀?面對金權政治下財團把持選舉獻金的生態,公民曾試圖做出哪些抵抗與改變?

 

→遷移:當國家或地方政府以廉價勞力、降低稅收、寬鬆環保法規吸引企業,是否能真的改善當地社會的體質,抑或只是屈居於參與一種對人民好處有限的「比爛」(race to bottom)競賽?

 

●強調實踐與倡議,每章末尾皆附有該章主題的延伸介紹,包含琳瑯滿目的NGO或相關政府資訊。

 

●與時俱進,收錄最新的數據與事件分析。如BLM運動、歐巴馬健保),全書亦包含豐富圖表,資料的視覺化十分到位。

 

●二十年來再印、改版不斷,在美國廣受青睞,是許多師生心目中理想的「第一堂公民課」讀本。

 

 

名家推薦

 

《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是一本即時出版而且深入淺出的社會不平等專書,值得關注臺灣與全球社會不公的讀者先睹為快!——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推薦

 

社會階層化與不平等是社會學分析的核心所在。本書一方面拆解不平等的根源,二方面分析不平等展現的面向,三方面直指不平等遭遇的挑戰。讓讀者從切身又關鍵的課題中,理解多層次不平等之間的交織性如何運作,並且能夠分析反思、轉化自身、串連資源和起身行動。——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運動科學系合聘副教授林文蘭推薦

 

本書從全球觀點精要概論了社會不平等。——加州州立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Teresa Downing教授評論

 

 第五版《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是一本傑作,史考特・瑟諾整體回顧了有關社會階層的制度性、空間性和政治經濟面向。我認為這本書有一些優點,首先是它對美國和全球範圍內的不平等問題進行生動活潑且與時俱進的報導;其次在最後一章則藉由社會運動與其在社會不平等中發揮轉變的角色,將社會不平等與社會變遷連繫在一起,提供極佳的概述。強烈推薦這本書,絕對值得用於社會階層和不平等的相關課程。——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社會學系Armando Mejia教授評論

 

「在當代全球化衝擊下,這本書以全球的尺矩來了解社會不平等這個問題,現在來讀這本書,時間是很恰當的。」——東海大學社會學系蔡瑞明教授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史考特・瑟諾(Scott Sernau)

康乃爾大學社會學博士,任職於印第安納大學南灣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South Bend)社會學教授,曾任該校國際學程主任,定期教授有關社會不平等、國際不平等、社區永續和城市社會的課程。曾在南土倫瓦爾大學(Université du Sud Toulon-Var)(法國土倫)教授過有關美國不平等的課程,並曾兩次在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海外計畫學期(Semester at Sea)中講授全球化課程。

著有Economies of Exclusion: Underclass Poverty and Labor Market Change in Mexico、Critical Choices: Applying Sociological Insight in Your Life, Family, and Community、Bound: Living in the Globalized World和Global Problems: The Search for Equity, Peace, and Sustainability,也是Contemporary Readings in Globalization(SAGE)的編輯。
瑟諾編輯過美國社會學會教學資源中心的社會階層授課大綱。榮獲許多校園和全州教學獎,包含西爾維亞・鮑曼獎(Sylvia Bowman Award),以及帕克獎(the P. A. Mack Award)並同年擔任印第安納大學卓越教學學院專任講座。
 
譯者簡介

李宗義
政治大學英語系、東亞所畢業,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現為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研究專長為災難與社會,翻譯作品近二十部,橫跨人文社會科學等不同領域,最新作品為《家鄉裡的異鄉人》、《兼任下流》。

許雅淑
臺灣大學圖資系畢業、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博士,現任教於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社會學、文化創意產業,曾譯有《金融狂熱簡史》、《審議民主》、《部落客宣言》等書。
 
 
全書目錄

上冊

導讀  全球化讓社會更加平等了嗎? /蔡瑞明
前言

第一部  不平等的根源
1.戈爾迪之結:種族、階級、性別
2.大辯論
3.全球的分歧:橫跨社會間的不平等

第二部  不平等的面向
4.階級特權
5.種族與族群的不平等
6.性別與性的不平等
7.地位聲望
8.權力與政治

下冊

第三部  不平等的挑戰
9.向上爬升:教育與流動
10.被棄置的空間、被遺忘的地方:貧窮與地方
11.翻轉探底競賽:貧窮與政策
12.挑戰體系:全球時代的社會運動

致謝
詞彙表
參考文獻
索引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SOC-51(SOC 社會學系列)
【中文書名】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 (套書,上下冊不分售)
【英文書名】Social Inequality in a Global Age
【作者】史考特・瑟諾(Scott Sernau)
【ISBN】9789869747479【圖書分類號/CIP】546.19
【圖書關鍵字】社會學/社會階層/階級/全球化/不平等
【定價】800 【頁數】728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0/12/4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9947725.jpg

自由派來到川粉票倉,理解異溫層為何深信
他們的美國夢被插隊?
 
  跨越政治分歧的暖心鉅作
  同理卻不流於濫情,厚實敘事搭以深刻分析
 
  ★本書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2016年,川普以政治素人之姿當選美國總統,媒體界譽之為黑天鵝效應,而自由派則視之為平權運動的反挫。社會學家霍希爾德(Arlie R. Hochschild)造訪路易斯安那州,該地是茶黨(Tea Party)運動的重鎮,孕育出無數死忠的右派群眾,堪稱川普現象的推手。作者發現,她這些右派朋友的主觀感受,和他們的客觀處境往往相互矛盾:他們明明是環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卻否認氣候變遷;他們明明是最需要福利救助的社會底層,卻反對「大政府」又支持大企業。這種弔詭從何而來?
 
  這些底層右派白人的生命故事,透露出他們感受的根源。右派原本自認能順利追逐美國夢,但在聯邦政府干涉下,讓他們覺得遭受移民、女人、黑人等弱勢群體的「插隊」。對稅收的偏惡、對信仰的忠誠,與對國族榮譽的驕傲,是右派政治理念的三大支柱。但如今,政治正確的風氣卻讓他們飽受圍剿與嘲諷,不敢說出內心感受,使他們的處境宛如家鄉裡的異鄉人,直到敢言的民粹領袖川普為他們出一口氣。
 
  雖然作者Hochschild在諸多議題如同婚、環保和右派站在相反立場,但她並不放棄跨出同溫層的希望。透過貼近底層右派群眾的生活,作者期盼能為政治分裂日益嚴重的社會,搭起一座相互理解的橋樑。在這個全球吹起右翼民粹主義旋風,進步派卻視為「大倒退」的時代,本書的出版可謂再及時也不過。
 
  佳句摘錄
 
  ▋茶黨的擁護者似乎是從三條路線走向討厭聯邦政府之路,一是宗教信仰(他們覺得政府排擠教會),二是痛恨課稅(他們認為稅率太高且累進太多),最後是讓他們失去光榮感的那些衝擊。
 
  ▋路州的石油業或許能代表保守派追求的經濟成長策略,也就是「低成本競爭」策略。藉著禁止工會、給予較低工資、公司退稅和實施寬鬆的環境法規,吸引業者把他處的現存產業轉移到自己的州。至於「高成本競爭」策略,則是透過創造具吸引力的公共部門來刺激新工作產生,像加州的矽谷。
 
  ▋工廠管理者最佳的行動方針不是改變有抗拒心的居民想法,而是尋找不可能抵抗的居民。
 
  ▋沙夫想要的是身處溫暖、互助合作的團體之中的感受,他認為政府剝奪了那份感受。
 
  ▋人民想實現美國夢,但是出於各式各樣的理由,他們覺得自己被人拉住,這使得右派感到沮喪、憤怒且被政府出賣。種族是這個故事的核心。
 
  ▋貧窮的白人變成多餘的勞力,他們被邊緣化,背著一些粗魯無禮的綽號,像是白色垃圾(white trash)、死白人(po buckra)。
 
  ▋川普在演講中談到,「伊斯蘭教裡頭有仇恨基督徒的元素」,也說自己打算禁止所有穆斯林進入美國。川普幾乎每次造勢都會指著抗議者,有時會將他們妖魔化並要求把人趕走。
 
  ▋左派注意的是私部門、頂層階級的1%,還有剩下99%之中輪廓逐漸清楚的下層階級。這是自由派的引爆點。右派認為公部門是「接受者」(takers)的專屬服務櫃臺,這群接受他人施恩之人愈來愈多且不事生產。
 
  【右派受訪者們怎麼說】
 
  「我們投票給相信聖經的候選人。」阿瑞諾夫婦
 
  「漏油事件讓我們難過,但暫停鑽油讓我們生氣。」路易斯安那州居民
 
  「我不喜歡政府付錢給未婚媽媽生一大堆孩子,也不支持優惠性差別待遇。」韋斯特萊克(Westlake)市長哈迪
 
  「那是政治正確(PC),我不喜歡這樣。如果我不同情那個小孩,我不想有人因此指責我是壞人。」福音歌手麥當娜
 
  「如果你想當同性戀,那就去吧!但請做個一般人,去上班、除草、釣魚,你不必在山頂上大吼大叫。不要逼我改變,也不要因為我不改變就罵我頑固。」團隊至上者珍妮絲
 
  「污染是我們為資本主義做出的犧牲。」膜拜者賈姬
 
  「隨著管制過多,政府幾乎是在替我們過生活,你不再是你自己了,而是政府的樣子。」牛仔唐尼
 
  「為什麼把環境議題丟給左派?這應該也是我們的議題。」叛教者沙夫
 
本書特色
 
  ◎資料兼具深度與厚度,歷時5年、訪談60名報導人、累積4000多頁逐字稿。
  ◎人物描寫充滿立體感,充分連結個人煩惱與公共議題,呈現社會學式的想像,適合用作人文社科的通俗讀本。
  ◎對自詡進步左派,卻苦於將理念傳達給不同背景的朋友,本書作者親身力行如何打破同溫層,搭起相互理解的橋樑。
  ◎為什麼弱勢的群體反而常支持傾向挺大企業、加劇社會不平等的右派政黨?這是個全球性現象,亦可見於台灣,而本書進行了極深入的實地考察。
  ◎強調情感在政治中的角色,而非只看見經濟利益。在民粹的年代,此種切入角度已成為顯學。
  ◎欲瞭解BLM(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興起的時代背景,本書對茶黨、川普、美國南方白人的分析,提供了種族議題的絕佳參照。
  ◎以路易斯安那的石化產業為例,打破「環保與經濟」非此即彼的虛假二分。
  ◎對於必然伴隨全球資本主義而來的「犧牲體系」,本書展開了深切的反省,有助於我們思索底層與右派的論述如何結合。
  ◎戳破保守派的諸多迷思與意識形態:
  (X)政府補貼工業有助於增加就業機會
  (O)並無明確證據支持這點;新的就業機會也多半外流給移工,而非居民
  (X)提高福利,依賴福利的人就不會工作
  (O)許多領社會福利的人仍有工作在身,事實上窮忙族靠福利補貼維持收入,反而應被視為政府施惠給企業的福利
 
各界讚譽
 
  藍佩嘉(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假如我們這個時代重要的政治問題可以概括到「川普」這個名字,答案就在亞莉.霍希爾德這本精彩的新書。作者是一名出色的社會學家,卻兼具小說家的敘事技巧,她精心刻畫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裡頭的人物飽滿而複雜,每一位都承載了精彩的個人經歷。所有的故事合在一起,為這個撲朔迷離的政治時刻,提供一幅迫切且清晰的畫面。這是一本論述有力、充滿想像力的必讀之作,出版的正是時候。──馬克.達納(Mark Danner),《螺旋:困在永世之戰》(Spiral: Trapped inthe Forever War)作者
 
  霍希爾德進入一個跟她所處的加州柏克萊自由派領地截然不同的世界,進入美國政治上右派的心臟地帶,瞭解保守派白人藍領階級眼中的美國。作者帶著同情和同理心,挖掘出賦予這些人生命意義與面貌的敘事,解釋了他們的政治信念及其他諸多面向。任何想瞭解現代美國的人都該讀這本迷人的書。──羅伯特.萊許(Robert B. Reich),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公共政策校長講座教授 
 
  霍希爾德向來以不濫情的同理心聞名,她深入癌巷探索政治行動主義者的核心悖論:這群人瞭解石化產業已經摧毀他們的環境,有時甚至摧毀他們的生活,但他們仍然是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熱情捍衛者。這大概是目前美國政治中最重要的主題,而她也是剖析此事的最佳人選。每個故事、每個人物、每一頁都令人著迷,從故事中浮現的分析則極具啟發性。──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我在底層的生活》作者
 
  作者試著翻越「移情之牆」並真正瞭解政治對手的感受,因而給我們畫了一條很重要的路線圖,讓我們可以跨越美國政治地貌深深的鴻溝,也讓美國民主的承諾煥然一新。對於在政治上還不打算放棄的每個人,此為必讀之書。──瓊恩.布雷迪斯(Joan Blades),Livingroomconversation.org網站的共同創辦人。 
 
  霍希爾德的作品一直都來得正是時候且切中需求,從對於情緒勞動的再現,再到這本深入感受右派核心的作品。《家鄉裡的異鄉人》做了很少有人敢做的事:認真看待政治之中情感的角色。──莎拉.賈菲(Sarah Jaffe),《不可避免的麻煩:美國人的反抗》(Necessary Trouble: Americans in Revolt)作者
 
作者簡介
 
亞莉.霍希爾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學系榮譽教授,曾獲頒尤里西斯勳章,並獲得美國社會學學會「公共社會學」終身成就獎,其作品已被翻譯為十六國語言,亦為《紐時書評》、《瓊斯夫人》、《美國展望》(The American Prospect)的專欄作家。她的首本著作《情緒管理的探索》針對空服員進行研究,該書提出的「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享譽學界,昔日較受學界忽視的「情感」議題才開始漸漸獲得重視。此後她持續關注性別、家庭、勞動、親密關係等涉及「情感與社會」的研究領域,在這本最新的著作則探討政治情感。著有《第二輪班》、《外包時代》、《時間綁定》(The Time Bind)、《全球婦女》(Global Woman)、《私密商品化》(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Intimate Life)等書。其著作風格平易近人、深入淺出,既能貼近受訪者的日常生活,也能深入他們的生命故事。她的著作曾多度入選紐約時報年度暢銷書,堪稱「社普書」的典範。
 
  本書曾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並被紐約時報列為「理解川普現象的六本書」之一。
 
譯者簡介
 
許雅淑
 
  畢業於台灣大學圖資系、清華大學社會所,現任教於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主要研究興趣為經濟社會學、文化社會學、金融、文創產業,譯有《窮人的經濟學》、《金融狂熱簡史》等作品。
 
李宗義
 
  畢業於政治大學英語系、東亞所,清華大學社會所,現為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政治社會學、災難與不平等,目前關注災難情境下災民的行動與決策,譯有《髒血》、《比較霸權》等作品。
 
前言

第一部分 大悖論
第一章 走入核心
第二章 好事一樁
第三章 見證者
第四章 候選人
第五章 逆來順受

第二部分 社會領域
第六章 工業:美國能源帶的樞鈕
第七章 州政府:治理地底下四千英呎的市場
第八章 佈道台與媒體:沒有出現的話題

第三部分 形形色色的生命史
第九章 深層故事
第十章 團隊球員:忠誠至上
第十一章 膜拜者:放下執念
第十二章 牛仔:犯難精神
第十三章 叛教之人:有新目標的團隊至上者

第四部分 走向全國
第十四章 歷史之火:一八六〇年代與一九六〇年代
第十五章 不再是異鄉人:承諾的力量
第十六章 他們說天堂裡綠樹成蔭

謝誌
附錄A 關於研究
附錄B 政治與污染:環境健康地圖的全國性發現
附錄C 常見印象的事實查核
註釋
參考書目
索引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SOC-50(SOC 社會學系列)
【中文書名】家鄉裡的異鄉人:美國右派的憤怒與哀愁
【英文書名】 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 Anger and Mourning on the American Right 
【作者】 亞莉.霍希爾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
【ISBN】9789869947725【圖書分類號/CIP】574.52
【圖書關鍵字】民粹主義/美國政治/右翼
【定價】600 【頁數】484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0/11/13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因果到機制_3D示意.jpg

 

潛心四十餘載,末代武士的關鍵一戰

   

      一九七〇年代,葉啟政教授回台任教,學術關懷轉向理論性思考,但同時也保留了主流的以實證主義為導向的「經驗實徵」研究這條「深層」軸線。《從因果到機制》即是他對此深層軸線沉思四十年的積累成果。在這部深具開創性的作品中,葉教授徹底反思了「確立因果關係這個科學探討的核心課題。

 

      在葉教授的思路裡,一招一式都在表達一個基本立場:尊重各種研究策略,但絕無法供奉某種特定的研究策略是追求「真理」的唯一途徑。固然我們經常選擇某種「靜態」的特定狀態來作為貫連因果關係的「變項」,但這樣的「靜態」模樣只是用來勾勒整個現象的起始概念。事實上,起點充其量只是提供我們如此漫遊的意義,重點更在於尋找概念的分岔點。這正是葉教授不斷檢討實證主義主導下「經驗實徵」研究策略所具有的特性及其侷限的基本緣由。

 

批判經驗實徵,既破且立的全新視野

 

    葉教授的前一部作品《實證的迷思》致力於破除以實證主義為主導的「典範迷思」,而在《從因果到機制》中,葉教授更上層樓,深入探討「因果」與「機制」此二論點如何架設、分殊、轉化與圓成的問題。

 

      過去,學者們力主採取「變項」這類概念來表徵現象的因果關。這樣的表達方式卻有著基本缺陷其中最為根本的莫過於,從表徵現象認定的因果關係可能是虛假的,經常無法有效處理「混淆因子」問題。針對此一難題,最典型的化解方法即是善用「機制」概念來補救。「機制」提供一解釋項和被解釋項之間相互連串且接續的因果聯繫。在此同時機制卻也涉及具因果鏈性質的中介變項問題更貼切地來說,這乃「機制」為一種中介過程的問題了。

 

          葉教授進一步以分析社會學和批判實在論作為分析對象,檢討他們各就不同立場如何處理「機制」這一概念。葉教授認識到,機制乃是一種具引信促發作用的解釋性思維理路。「機制」的內涵理法必然是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隨時空條件的更移卻可能轉變。這意味著,人作為具有能動性的行動者,在當下時空的思考與決定,對事態的發展,是具有決定性的關鍵因素。

 

      最後,葉教授認為,我們可以採行Max Weber的「理念型」概念來處理「機制」作為因果權力的表現。基本上,以機制為基礎的因果解釋,乃是以具選擇親近性的方式來描繪因果過程,而非窮盡所有的可能情況。所論述的因果其實是人們透過經驗所形塑出的一種心靈圖像,因此具有區域性與選擇性,始終受特定社會條件隨時制約著,易言之,世間並無一成不變的因果「真理」

 
 
作者簡介  
 
葉啟政
 
已完全退休,目前專心從事學術性論述的寫作。
曾獲得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學士與碩士、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Columbia)社會學博士。

1974年回台任教後,先後服務於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社會學系(副教授)(2年)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教授)(30年)。在2007年退休後,轉任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講座教授)(8年),於2015年完全退休。一生以從事理論性的思考社會現象為職志,重要著作計有

《社會、文化和知識分子》(1984,東大)
《制度化的社會邏輯》(1991,東大)
《台灣社會的人文迷思》(1991,東大)
《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2000,三民)
《傳統與現代的鬥爭遊戲》(2001,巨流)
《社會學和本土化》(2001,巨流)
《觀念巴貝塔:當代社會學的迷思》(2005,群學)
《現代人的天命:科技、消費與文化的搓揉摩盪》(2005,群學)
《期待黎明:傳統與現代的搓揉》(2005,上海人民)
《社會理論的本土化建構》(2006,北京大學)、《邁向修養社會學》(2008,三民)
《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代的透析》(2013,遠流)
《深邃思想繫鏈的歷史跳躍:霍布斯、尼采到佛洛依德以及大眾的反叛》(2013,遠流)
《實證的迷思》(2018,三聯)
《穿越西方社會理論的省思》(2019,浙江大學)
《社會學家的絮言絮語》(2019,浙江大學)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追尋因果關係性——走出相關程度的迷宮
第一節 簡扼回顧「經驗實徵」的研究傳統
第二節 從Hempel的科學解釋模式談起
第三節 實驗法作為確認因果關係、檢證假設和理論的最佳方式
第四節 社會研究中歸納統計模式作為實驗法的替代策略
第五節 以因果推論為目的之統計模式的推進:邁向機制取向的伴手禮
第六節 摘要性的綜合提示

第二章 「機制」概念作為因果鏈的中介構造——跨越古典經驗實證主義的概念奏曲
第一節 簡扼地回顧H-O之覆蓋性的法則型解釋模式
第二節 中介變項抑或假設構造:一九四○年代美國心理學界的一場爭論
第三節 簡單回顧社會學傳統中的「生成機制」概念
第四節 機制作為解除因果鏈之「黑箱」詛咒的中介體
第五節 機制是具體活動/假設構念、抑或事件/過程?邁向「體系化」的模式
第六節 (社會)機制為基礎之解釋模式的知識社會學意涵
第七節 承接轉進以邁向分析社會學的機制觀:代結語

第三章 分析社會學的興起與發展——對經驗實證論的概念性修補
第一節 對分析社會學出現的前沿思想剖析
第二節 帶動分析社會學興起的社會背景:美國主流社會學典範「委外」精進加工製造的學術產品
第三節 到底「分析社會學」試圖告訴我們什麼?一個預備性的陳述
第四節 方法論個人主義與「以微觀解釋宏觀」模式
雙重主導下的機制概念
第五節 由中距理論開展出來的核心論述架構:由變項取向/能動者本位而至微觀基礎/宏觀現象
第六節 機制微觀基礎論的「是」與「非」
第七節 一個餘波盪漾的課題:分析社會學與理性選擇論的分/合以及一/二

第四章 從存有論典範出發的批判實在論——超越分析社會學的論述模式
第一節 批判實在論是什麼?
第二節 批判實在論的基本特質:「本體論的」與「實在的」
第三節 實在的、真實的和經驗的分層說:本體論的實在主義過渡到認識論的相對主義
第四節 真理的四位體制(truth tetrapolity)與勢態真理(alethic truth)的意涵:判斷理性的準則
第五節 結構(structure)與能動(agency):批判自然主義和社會活動的轉型模式
第六節 迸生論(emergentism)的三要義:附隨(supervenience)、多元實現性(multiple realizability)與自然裂離(wild disjunction)
第七節 再探Bhaskar對機制與具共時性的迸生權能力的論述
第八節 「社會建構」的實在論意涵

第五章 「機制」概念的析論取徑
第一節 議題的鋪陳衍展
第二節 走出分析社會學的低階/高階解釋模式
第三節 作為表呈「內涵理法」的「可能性」——「趨勢」或「潛勢」
第四節 「闕如化」的衍生意涵:以「理念型」作為元型來理解「機制」
第五節 以Weber命題為例
來闡述「機制」作為具理念型性質的概念道具

參考文獻
 

自序
 
  這四十多年來,在台灣的社會學圈裡,大家對我總是有一個定型的印象:認定我是一個從事抽象理論思考的社會學家。對我來說,這個印象基本上可以說是踏實,也貼切的。我誠懇地接受,承認自己確實將畢生的心力在投注在與實際現實世界有段距離,如「不食人間煙火」般的理論思考。說來,這樣的印象經常導致許多同行認定,我是反對(甚至是鄙視)「經驗實徵」研究,尤其是量化研究。
 
  沒錯,四十多年來,我確實是一直批評著諸多的「經驗實徵」研究策略,尤其是依附在實證主義傳統之下的量化研究方法。我所以這麼做,基本上是基於一種體認:深以為,連常被認定為是所謂「客觀中性」之「科學」的社會研究,其實都只不過是特定歷史─文化條件影響下的「社會」產物,其間存有著特定的概念性「迷思」(即使是所謂的「科學理性」)。特別值得提示的是,此一概念性「迷思」並非完全超越時空範疇而恆真的絕對真理。更具體地來說,今天我們認定的「科學」方法,其實是承接著至少十七世紀以來,逐漸在西歐世界裡形塑出來之用來觀察和接近世界的一種「特殊」認知模式。它首先表現在對自然世界的觀察裡頭。到了十九世紀,這種源自於自然科學的認知模式更是逐漸擴展,運用到對社會與心理現象的觀察與探索上面,並且獲取了具普遍校準性的權威地位。
 
  涉獵過西方科學發展史的人都知道,對於這樣之歸依在自然科學認知模式的方法策略,西方學者並不是沒有懷疑、批評過。譬如,從十九世紀以來,德國哲學家們,諸如Wilhelm Winderlband、Heinrich E. Rickert 與Wilhelm Dilthey 等人,即針對自然科學(Naturwissenschaften)與人文科學(Geisteswissenschaften)的特質與彼此之間的關係有所討論與爭議,而有了不同的看法。但是,歷史的偶然經常會因為特殊的因緣際會而取得了主導機會,終形成為一種帶著濃厚「必然」色彩的命運結局。回顧西方社會學的發展歷史,我們發現,原是在特殊社會環境孕育下而發展出來之美國社會學的風格,在第二次大戰之後,因美國國力的突飛猛進與不斷擴展,輾轉地促使了美國社會學的(特殊)認知模式成為其他各個地區(特別是當時所謂的「第三世界」)之社會學界競相摹仿的主要模式。於是,美國社會學所呈顯之具備著濃厚「實證主義」傳統色彩(特別是經過邏輯實證論的洗禮)的「經驗實徵」研究策略,遂成為主導整個社會學研究取向的基本(乃至是唯一的)典範,甚至進而決定了所謂「理論」應當是怎樣個樣子(Merton 的中距理論說〔theory of middle range〕就是一個明例)。
 
  一九六○年代的台灣社會科學界,基本上即是處於實證論(尤其邏輯實證論)發皇而流行、並領導著整個學術發展的情況之中。我在這個時代(1961)裡進入國立台灣大學就讀, 毫無疑問的,在一片空白而純潔的心靈中,首先被塗染上正是這樣的科學認知模式,並一直毫無遲疑地認定這就是追求真理、也是做學問的唯一途徑。縱然當時國立台灣大學的師資與設備並非相當充沛,但是,很幸運地,我遇到良師(如心理學系的劉英茂教授),經過大學四年和(尤其)兩年研究所的訓練,在有關(尤其量化)「經驗實徵」研究的知識上面, 確實是相對地奠定了紮實基礎。也因而讓我到此一主流學風的發源地—美國繼續就讀博士學位時,得以持著遊刃有餘的優游態度從事更進一步的探討,也獲得到學位,並且以此一主流方法論作為我的主修領域。
 
  是的,後來,尤其在一九七○年代返台任教以後,我整個學術關懷轉向從事較為抽象的社會學理論的思考。以致在無意和有意並存的情況下,我將曾經前後耗費了十多年習得之有關「經驗實徵」研究(尤其是就方法論角度來審視)的知識束諸高閣。但是,我並沒有因此完全放棄(尤其從科學哲學的角度)追究有關以實證主義為導向之「經驗實徵」研究的種種「深層」課題。除了在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和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數次開授相關的課程(如社會科學方法論)之外,也寫過一些論文(如有關統計學上的均值人),更在因緣際會的機遇下於2018年初出版了《實證的迷思:重估社會科學經驗研究》一書。
 
  本以為這只不過是,於自己的專注理論研究之外,偶來之帶著懷舊情懷的一次「客串」,讓自己有機會重溫一下年輕時輕飄的狂妄情景,應當有所節制地就此打住,完全退出學術江湖。但是,在去年(2019)初,我的心又擾動不安起來, 覺得意猶未盡,應當對整個(尤其在實證主義主導下的)「經驗實徵」研究的一個核心議題表示一點個人意見。 這個議題即是「因果性」(causality),尤其是這二、三十年來西方社會學界對此一課題是如何處理的問題。簡單地說,遵從實證主義者強調的是具表象性之事件的因果關係,最典型的例子即透過經驗實徵方式來具體表呈和檢證所謂自變項和依變項的關係。然而,持「機制」論者則不同。雖然「機制」可以(也必然)指涉到經驗實徵的具體事件,但是,它所強調的基本上是具理論意涵的概念化構念(conceptual construct)面向,因此可以是具假設性的。說來,這本書討論的就是此二論點如何架設、分殊、轉化與圓成的問題。在此,作為作者,我必須特別提示,除了鋪陳著「因果性」與「機制」概念之間,體現在社會學領域中的歷史性因緣關係之外,我尚有一個自認更為重要的目的,即是意圖以我自己所孕育的「搓揉摩盪」觀來重新詮釋「機制」一概念可能衍生的內涵。這可以說是我所以撰寫這本書最重要的用意,但盼讀者們能夠分享。
 
  最後,我想利用這個機會表示一個基本立場。這個立場是:我尊重各種的研究策略,但是,絕無法供奉某種特定的研究策略是追求「真理」之一統且不二的方法策略。事實上, 就知識發展史的角度來看,到了十九世紀,在西歐國家裡(特指英、法與德國),強調重視「數字」以治理國家已蔚為風氣, 而且也逐漸擴展到社會裡的其他角落。說來,這也正是統計學(statistics)一詞所意涵的意思。在這樣之實際呈顯的社會狀況下,平心而論,運用數字(因而,統計方法與量化研究) 來陳述社會現象,不只無可厚非,也確實相當能夠呼應實際的社會現實,著實具有一定的現實社會學意義與正當性,甚至予以鼓勵,亦不為過。但是,一旦將移植自自然科學、且依附在實證主義信念的(特別量化)「經驗實徵」研究策略供奉為追求「真理」之一統且不二的方法策略的話,那麼,這就有失分際而越位,顯出的只是一種犯了嚴重歷史失憶的淺薄、粗暴而專斷的作為,是不可取的。我的意思是說,作為一個社會的研究者,在進行研究(尤其採取特定研究策略) 時,我們必須學習秉承謙虛的態度謹守分際,知道自己所作所為的侷限。尤其,在從事解析和詮釋研究成果時,總是保留一定的彈性空間,並且學會尊重運用不同方法來從事研究所可能引發的啟示空間。說來,這正是我所以不斷檢討和批評實證主義主導下之「經驗實徵」研究策略所具有的特性(與侷限)的基本緣由。
 

葉啟政 識於台北市景美寓所
2020年1月2日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SOC-49 (SOC 社會學系列)
【中文書名】從因果到機制: 經驗實徵研究的概念再造
【作者】葉啟政
【ISBN】978-986-97474-8-6【圖書分類號/CIP】540.2
【圖書關鍵字】學術思想/社會學/分析社會學/批判實在論
【定價】500 【頁數】352
【出版日期】2020/07/15
文章標籤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SOC-48 ( 社會學叢書 )

【中文書名】重返烏托邦

【原文書名】  Retrotopia

【作者】齊格蒙‧包曼 ( Zygmunt Bauman )

【譯者】 朱道凱

【ISBN】 978-986-97474-1-7 【圖書分類號/CIP】549.815

【定價】400 【頁數】224

【出版日期】:2019/03/15

 

在未來某個理想國家,人類可望實現幸福。五百年前湯瑪斯.摩爾想像的這種烏托邦,是與一塊土地,一個固定的地方,一座島嶼,一個仁君統治的主權國家緊密相連。如今我們早已對各種色調的烏托邦失去信心,雖然如此,造就此願景的人類渴望並沒有就此消亡,相反的,它在今日重新出現,但不再寄望猶待創造的未來,反而將希望寄託於已經廢棄卻未死亡的過去,一種逆向的烏托邦(retrotopia)。

逆向的烏托邦之所以出現,與液態現代世界的一項特徵密不可分:權力與政治的分離。也就是做事的能力與決定需要做什麼事的能力之間出現鴻溝,而在過去領土主權國家,二者合一。這種日益加深的鴻溝使得民族國家無法兌現它的承諾,隨而人類處境可在未來獲得改善的想法也喪失了魅力,人們不再相信民族國家有能力完成此目標。逆向烏托邦仍是一種烏托邦,驅力亦來自匡正當前人類處境的渴望,儘管如今是透過復活過去失敗的和被遺忘的潛力。想像的過去,無論是真實或假想,仍是今日繪製通往更美好世界之路線圖的路標。對於打造另類社會的想法失去了信心,許多人轉向寄望過去被埋葬但尚未死亡的宏偉思想。齊格蒙.包曼在本書中,徹底拆解了當代這種逆向烏托邦情懷,並犀利批判其危險之處。

 

 

目錄
 

導讀 我們該如何共同生活?  曹家榮

前言 懷舊時代

第一章 回到霍布斯?

第二章 回到部落

第三章 回到不平等

第四章 回到子宮

結語 轉身,向前看

註釋

 

 

作者簡介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學家、社會思想家,於2017年1月13日與世長辭,享年91歲,一生筆耕不綴,出版超過六十餘本著作及一百多篇文章。台灣翻譯截至目前計有《社會學動動腦》(2002,群學)、《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2003,群學)、《與包曼對話》(2004,巨流)、《工作、消費與新貧》(2006,巨流)、《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2018,商周)、《液態現代性》(2018,商周)、《廢棄社會:過剩消費、無用人口,我們都將淪為現代化的報廢物》(2018,麥田)。

 

譯者簡介  

朱道凱 

學歷:美國普特拉學院電腦碩士、政治大學新聞系。

經歷:曾在電腦資訊業工作,其中十五年任職IBM公司美國、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從事系統工程、商品行銷與技術服務等部門管理工作。現專事翻譯。

譯作:《政策弔詭》、《全球化迷思》、《社會學動動腦》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號:SOC 044
書名:家庭優勢
Home Advantage: Social Class and
 Parental Intervention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出版日期:2015年5月
作者:安妮特.拉蘿(Annette Lareau)
譯者:李怡慧
校訂者:盧玲穎
定價:420元
ISBN:978-986-6525-91-9



 

童年為什麼不平等?

中上階級家長如何取得滿手好牌?

【一份穿梭貧富社區學校的現場筆記】

  

階級差異如何讓某些孩子輸在起跑點?

和勞工階級相比,中上階級贏得優勢的關鍵究竟在哪裡?

有人說,是因為勞工階級的家長比較不重視教育;

有人說,是因為學校對不同的孩子差別待遇;

有人說,是因為只有中上階級的家長,才會在家裡幫助孩子學習。

 

本書重新檢驗了這些似是而非的常識。

關鍵在於階級文化的差異:中上階級的家長較有自信面對老師並介入學校課程;

而勞工階級則認為學校與家庭是分離的兩個世界,多半感到自己既無法、也不該介入學校教育。

孩子的求學機會,於是受到各自家庭背景的階級位置所形塑。

 

作者拉蘿最後更提出翻轉教育的行動建言。

要解決教育弱勢的困境除了從「學校」著手,

更應從經常被遺忘的「家庭」思考起。

《家庭優勢》邀請你我關注階級再生產及教育不平等的議題。

  

  作者簡介

安妮特.拉蘿(Annette Lareau)是美國賓州大學社會學教授,曾在獲選為2014年度的美國社會學會理事長。拉蘿為近年重要的教育研究者及社會學家,長期關注階層化、教養、家庭及學校教育的議題,著有教育社會學界的經典作品《不平等的童年》(Unequal Childhood)一書。本書《家庭優勢》為她的第一本著作,曾贏得美國社會學會的教育社會學獎。

 

  譯者簡介

譯者/李怡慧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課程與教學系博士,曾任國立交通大學博士後研究員、中學教師。享受翻譯過程中學習的樂趣,及譯作帶來知識激盪的成就感。現旅居美國。

 

 

 校訂者簡介

校訂者/盧玲穎 英國愛丁堡大學教育與社會系博士,曾任人本教育札記主編、教育議題專欄作者。現旅居美國。  

 

 

  目錄

 

導讀:學校教育是階級翻身的踏腳石,或家庭優勢的發動機?/藍佩嘉
推薦序: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對誰有利?/卯靜儒

序/Julia Wrigley
謝詞
人物譯名對照表

 

1 學校教育裡的社會階級和家長參與

 孩童學習經驗其實和家長的參與息息相關。「老師要求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而社會階級會形塑家長手中能夠達成老師要求的資源。」  

2 教師對家長的期待是什麼?

 「家長也是老師」。人人都認同家長參與的重要性與益處,但是,是不是有時候,參與會變成介入或干預?   

3 家庭與學校的分隔:科頓小學

 「我一再地聽到這種說法:『我們不想教錯我們的孩子。』可見他們沒有足夠的自信。」 

4家庭與學校的聯繫:普雷斯科特小學

 「辛普森夫婦不但努力讓學習變有趣,也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

如此,「家庭生活也成為學校的一部分。」中產階級的「家長毫不隱諱地試圖要彌補學校課程的不足。」 

5母親與父親: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性別差異

 誰為孩子的課業付出比較多?父親如何參與孩子的教育? 

6 為何社會階級影響家長參與學校教育?

 戳破階級差異的影響方式之兩大迷思:既不是因為各個家長的價值觀不同,也不是因為教師對不同階級的家長差別待遇  

7 在教育上獲益:家長參與孩子學業生涯的正面影響

客製化的學校教育。老師,請為我們家孩子量身打造回家作業吧! 

8 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負面影響:家庭與教師付出的代價

 過度介入學業,造成家長、孩子、老師的心理壓力,以及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衝突 

9 制度間連結的社會階級差異

 所以,該採取什麼樣的集體行動,才能讓中下階級的家長,化劣勢為優勢? 

 

後記

 「今日少有社會學家能讓他們的想像超越狹隘的環境,延伸至社會結構、文化及衝突等最重大的議題。」因此我們「需要鼓勵更緊密連結其他相關領域的研究」,如本書對家庭與學校關係之討論 

附錄        田野工作常見的問題:個人短文

 一位研究者的心路歷程:接洽研究對象、進入田野、和報導人關係改善、犯錯、從「堆資料」進化到分析,及怎麼將論文改寫成書?

 

參考書目

索引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言:為什麼要提真實烏托邦?

不久以前,無論是資本主義的批評者或擁護者都相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一般將它統稱為「社會主義」。右派譴責社會主義違背了個人的私有財產權,同時釋放出怪獸般的國家壓迫,而左派則認為社會主義能開啟一系列的新局,帶領我們走向社會平等、貨真價實的自由,以及發揮人類潛能的未來;雙方都相信替代資本主義的選項是可能的。

時至今日,大多數的人——尤其是那些在經濟已開發地區的人——不再相信這個可能了。對他們來說,資本主義似乎成為事物自然秩序的一部分,悲觀主義已取代了 Gramsci 口中那若想改變世界則不可或缺的樂觀主義。

本書探索各種差異頗大的制度及社會關係,這些制度及社會關係都具有一定潛力,能推展歷史上與社會主義這個概念相關的民主平等目標,透過這些研究,我希望重建解放性社會變革之可能方向。我的探索,一方面是經驗性的,它檢視各種制度創新的案例,這些案例體現了目前主流社會組織以外的解放性替代方案;另一方面則偏重理論思索,探討一些從未被實行的理論方案。在討論過程中,我們的重點仍放在制度設計及社會適用性的實際議題上。我希望為另一個可能的社會世界的基進民主平等願景,提供經驗與理論基礎。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中文版序

       2014 年 3 月的最後一週,我來到了臺北,在中央研究院發表了一篇關於真實烏托邦的演說。這次的訪問行程,早在一年多前就開始籌備,之所以遇上了因臺灣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爭議而起的「太陽花」抗爭運動,純屬巧合。訪臺之前,我對該貿易協定一無所知;事實上,我對臺灣歷史的認識,也僅止於在國共內戰之後經歷國民黨威權統治、1971 年退出聯合國,以及 1990 年代轉變為一個民主政府等基本事實罷了。我也不了解臺灣的政治文化所涉及的複雜認同、利益問題。因此,我是個全然的局外人,意外闖入了這個接連發生學生占領立法院並引發大規模抗爭的政治時點。
       太陽花抗爭運動特別能引發我的共鳴,因為在三年前,我居住的美國威斯康辛州,也發生了占領州政府議會大廈的大規模抗爭行動。這場威斯康辛抗爭運動的導火線,是共和黨籍的州長試圖在州議會通過法案,進而有效地摧毀公部門的工會力量。共和黨內大多數的右翼力量都支持這項攻擊工會的做法,它同時也是試圖破壞美國民主這個更大行動議程的一部分。我的許多學生都是這一系列抗爭運動的核心成員,我本身也參與了多場相關的抗議活動及集會。
       威斯康辛抗爭運動的核心,便是占領州政府議會大廈。在立法過程中,該州眾議院的委員會曾組織聽證會,讓公民能表達各自的看法。事實上,幾千名曾發言的人全都反對這項法案。在聽證會歷時十七個小時後,立法委員會中的共和黨人步出會場,他們說已經聽夠了。然而,民主黨的代表仍繼續參與聽證;他們宣布,只要還有人想發言,聽證仍將繼續。等待發表證言的人徹夜排隊,直到隔天仍在持續。透過社群媒體,許多人得知聽證仍在繼續,眾人徹夜守在議會大廈等候作證;結果,好幾千人動身前往州議會大廈加入抗爭。不久後,這演變為一場持續占領議會大廈的行動。這樣的情況維持了十七天,其間大廈內的公共空間被抗爭者占領,而大廈外每天都有示威與集會活動在進行。規模最大的一場示威抗議,從威斯康辛州各地號召了超過十二萬人,在州議會大廈周圍遊行,抗議打壓勞工運動的舉動。在人口僅有二十五萬人的麥迪遜市中,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政治示威抗議活動。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墜入真實烏托邦︰Erik Olin Wright 速寫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書作者 Erik Olin Wright 教授是美國最著名的新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家之一,並且獲選為美國社會學會 2012 年度的理事長。美國社會學會理事長為所有會員(包括參與學會的教師或學生)上網投票普選出來的,筆者也每年參與投票。通常,學術成就備受肯定的公共知識分子,才能獲得多數會員的青睞。Wright 是近年來美國社會學界最活躍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獲選實至名歸。

「墜入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

       Wright 博士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長期任職於全美頂尖的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學系,他曾經是美國 1960 年代學生運動的活躍分子,早年知名的研究集中在社會階層化領域—更準確地說是階級分析,他是結合博弈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的「分析馬克思主義」學派代表人物之一,除在美國主要社會學期刊發表許多有關美國階級結構轉型的知名論文(例如 Wright and Perrone 1977; Wright and Singelmann 1982; Wright and Martin 1987; Wright and Cho 1992),其主要著作《階級》(Classes, 1985)與《階級很重要》(Class Counts, 1997)兩書,重構了階級剝削的理論分析,以及新中產階級的實證研究,在社會階層化領域獨樹一幟。他曾經在 1990 年代主持三大跨國社會學研究計畫之一的階級比較計畫,將臺灣納入分析比較的個案之一,與中研院歐美所許嘉猷(1994)、社會所蕭新煌(1994)、吳乃德(1994)等知名學者合作進行社會調查,並出版相關著作。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實烏托邦》推薦序

陳東升╱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真實烏托邦》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全球學術社群的重視,我也是因為同仁引介才透過網路書店訂購,一打開本書就無法停止翻閱,花了一些時間讀完整部作品。早在十多年前美國社會學者 Michael Burawoy 便倡議公共社會學,試圖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引起世界各國社會學者廣泛的討論,不過公共社會學是一種原則性的主張,對於真實世界所面對的政治經濟問題鮮少提出可能的替選方案,以及可能改變的歷史路徑,所以一段時間後,公共社會學就有些沉寂了。我認為 Wright 這部作品的出版正好補足這個理論結合實踐的缺口,他蒐集以歐美社會為主的政治與經濟制度替選模式的案例,並且深入比較分析,以這些經驗為基礎,發展出一組類似指北針的框架,指引當代社會可能變革的幾個方向。雖然 Wright 的論述是立基於他一貫所秉持的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但是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因應不同社會情境與歷史脈絡,他做了相當程度的修正,特別是實踐的主體和方式,不會只侷限在勞工階級所組織的革命行動,而是有不同類型的行動者透過社區經濟、參與式預算等各式各樣創新的方法進行變革。對於面對層出不窮的社會議題的公眾來說,雖然 Wright 介紹的做法不見得適用於自己的社會,但這本書提供了思索可能變革行動方案的創新性刺激。
      從我個人知識發展的角度來說,我正好進入將理論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階段,Wright 的作品扮演著擴大個人視野與定義研究方向的功能。以 Wright 介紹的替選案例為基礎,我開始廣泛蒐集相關文獻和案例,特別著重於台灣過去的操作經驗,也開始在研究教學上做一些不同於過去的嘗試。我在 2011 年開授了問題解決導向的統整式課程︰「社會經濟組織的創新與設計」,以 Wright 的作品為藍圖規畫整個課程內容,鼓勵學生將所學應用於社會學知識所定義的重要議題,提出長期實作的方案,這三年來也已經有些突破。而在研究主題上,我也開始探討互惠做為社會行動的基礎所發展出來的社群治理模式,對於分享經濟與參與式民主的可能影響。在學術實踐上,則是透過科技部人文司的支持,推動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全校型計畫,將學術研究推進到地方社會的實作,試圖發展出另外一種學術典範。這一波行動比起上一世紀公共社會學的倡議,是更有系統的實踐,可能更為接近真實的烏托邦。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nvisioning Real Utopia  編號:SOC 043
 書名:真實烏托邦
 Envisioning Real Utopias
 出版日期:2015.03.01
 作者:Erik Olin Wright
 譯者:黃克先
 校訂者:林宗弘
 定價:500元
 ISBN:978-986-6525-89-6

 

 

E. O. Wright,曾任美國社會學會理事長,被譽為美國最著名的左派學者及公共知識分子之一。在為期四年、巡迴十八個國家、發表五十場演說並與群眾交流後,Wright集數十年研究及實踐的心得,交出這本《真實烏托邦》大作,激盪了這個看似已被資本主義所終結、但實則有許多人仍在嘗試尋找新出路的世界。

Wright在本書中診斷並批判了資本主義,他直陳單靠國家或資本主導的經濟活動,既不民主也不平等,無法促使人類社群蓬勃發展,而「真實烏托邦」可能是這場困局的解藥。Wright提出七條社會賦權的路徑,為社會轉型方向畫出地圖,並探討各種透過不同方式體現這些路徑的解放性替代方案(如維基百科、巴西愉港市的參與式市政預算編列、西班牙的蒙德拉貢工人合作社、魁北克的托育及老年照護制度、無條件基本收入制等),試圖為世界的基進民主平等願景提供經驗與理論基礎。

「真實烏托邦」試圖在資本主義經濟體內部的空隙,打造替代資本主義的方案,同時竭力捍衛並拓展這些空間,以便讓那些預示未來的解放性替代方案,能在其中萌生並茁壯,藉此侵蝕資本主義。對於渴望融入全球化卻又畏懼失去主體性或加劇社會不平等的臺灣而言,本書無疑是相當重要的啟發,為我們揭示了社會主義的烏托邦為何仍值得追求且該如何追求。

 

【作者簡介】

Erik Olin Wright
1947年出生於美國加州,1976年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學位,長期任教於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學系,曾獲選為2012年度的美國社會學會理事長。Wright為結合博弈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的「分析馬克思主義」學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著名的左派學者及公共知識分子。早年知名研究集中於社會階層化領域,《階級》(Classes)與《階級很重要》(Class Counts)為其重要著作。Wright的研究興趣在1990年代中期逐漸轉向「真實烏托邦」計畫,並在花費四年巡迴世界各地與群眾交流後,完成《真實烏托邦》一書。

【譯者簡介】

黃克先
譯著多本社會學專書,包括群學出版的《自由之夏》、《泰利的街角》、《柏格歐吉桑的社會學奇幻旅程》。現任教於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校訂者簡介】

林宗弘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與國立清華大學合聘),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研究興趣為貧富差距、社會階層化、災難社會學與勞動研究等。與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等合著有《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此書曾獲2012年金鼎獎。

 

【目錄】

推薦序╱陳東升
導讀 墜入真實烏托邦︰Erik Olin Wright 速寫╱林宗弘
中文版序╱Erik Olin Wright


第一章 導言:為什麼要提真實烏托邦?
第二章 解放社會科學的任務

第一部 診斷與批判
第三章 資本主義壞在哪?

第二部 替代選項
第四章 思考資本主義的替代選項
第五章 社會主義的羅盤
第六章 真實烏托邦(一):社會賦權與國家
第七章 真實烏托邦(二):社會賦權與經濟

第三部 轉型
第八章 轉型理論的要素
第九章 斷裂式轉型
第十章 間隙式轉型
第十一章 共生式轉型
結論 實現烏托邦

參考文獻
索引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SOC041 

     書名:世界銀行與NGOs

     原文書名︰世界銀行とNGOs :ナルマダ.ダム.プロジェクト中止におけるアドボカシーNGOの影響力

     出版日期:2014.12.10

     作者:段家誠

     定價:380元

     ISBN:978-986-6525-86-5

 

 

 

直擊NGO如何以小搏大,挫敗世銀的「納瑪達水壩計畫」!

這本書說的是一則「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故事。世界銀行這個超大型國際組織,創立本意在提攜開發中國家,平衡世界發展不均,卻因過度重視開發績效,逐漸脫韁變為不受監督的可怕巨獸。話說世銀與印度政府共同發動「納瑪達水壩計畫」,環境評估輕率粗疏,也無完善安置迫遷居民的計畫,引起眾NGO關注,群起對抗,終於迫使世銀在1993330日宣告補助案終止。

這是世銀撤回已通過開發案的首例,「納瑪達的教訓」(the Narmada Lesson)一詞不脛而走,允為全世界環境和人權運動最輝煌的一頁。本書鉅細靡遺剖析世銀此一超大型國際組織的官僚行動邏輯,頗值得企盼成為世界公民的台灣借鑑,深入瞭解國際合作的本質,並形成在地自發監督的公民社會。

 

本書特色

「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詳細探究NGO如何對國際組織的政策產生實質影響......至今為止的NGO相關研究多著重在NGO本身和NGO網絡,對於NGO在那些場合、以那些方式對國家及國際組織產生影響力的研究卻付之闕如......[本書]以實證資料描繪此計畫案從開始到中止的軌跡,讓讀者對世銀如何規劃、決定補助案可以有更具體的認識。」

 

--古城佳子(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研究所教授)

 

【作者簡介】

段家誠

1970年日本橫濱出生,父親為在日第三代華僑,母親為台灣出身。1993 年橫濱市立大學文理學部文科國際關係課程(專攻國際學)畢業,於2001年取得橫濱國立大學研究所國際開發研究科(專攻國際開發政策)博士,現為日本阪南大學國際觀光學部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國際政治學、國際關係論、國際組織論、國際協力論。

【譯者簡介】

堯嘉寧

台灣大學法律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社會人類學碩士,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科交換留學生,研究主題為台灣人民在歷史中的紛爭解決型態與認同意識;發表論文曾獲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獎助,多次擔任國際研討會的論文翻譯或口譯,在新加坡擔任專職譯者兩年,現職為英/日文翻譯,譯有網野善彥《重新解讀日本史》、大貫惠美子《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合譯山中永之佑編《新日本近代法論》。

【目錄】

臺灣版序言 III

序 論 XIII

世界銀行為何 XV

納瑪達水壩計畫 XVI

註釋 XX

第1章 納瑪達水壩計畫揭幕與倡議型NGOs登場

第2章 倡議型NGOs對先進國家議會的動員

第3章 摩斯獨立調查團的派遣

第4章 世銀的「納瑪達理事會」與納瑪達計畫的中止

第5章 倡議型NGOs在世銀決策過程中的影響力

結論 倡議型NGOs的影響力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SOC042 

     書名:進擊的社會學家

     原文書名︰The Engaged Sociologist: Connecting the Classroom to the Community

     出版日期:2014.12.07

     作者:凱薩琳.科根(Kathleen Odell Korgen)、

               喬納森.懷特(Jonathan M. White

     定價:380元

     ISBN:978-986-6525-87-2

 

運用社會學之眼,發揮社會學的想像,

成為民主社會中有效能且積極參與的公民!

「社會學之眼」讓我們以獨特的視角觀看社會,察覺常遭忽略的現象,辨識出日常事件中各種運作模式的關聯。而當我們把個人煩惱與公共議題連結起來,讓個人生活銜接上周遭社會發生之事,便是在使用「社會學的想像」。

社會學的兩個核心承諾貫穿了全書的寫作:了解社會是如何運作的,以及運用這知識使社會變得更好。本書特別著重實作訓練,即將課堂上習得的社會學知識(族群、階級、性別、文化、制度等),與實際的公民參與行動接合起來,以期真正發揮「公共社會學」的理念與精神。

本書特色

有趣的實作練習題:如調查系服與血汗工廠的關聯、分析中學歷史教科書裡隱藏的價值觀、探討公平貿易產品是否值得較高的價格、觀察玩具店針對不同性別孩童的行銷手法等。

行動中的社會學家:如致力教導女性受刑人社會學和女性研究的Johanna Foster、帶領修課同學投身解決貧窮問題的Scott Myers-Lipton、運用社會學專業向勞動政策發聲的Mary Gatta、推動「房客也是人」住屋運動的社會系學生Anthony MoranMike Richter等。

腦力激盪問題討論:「假設餘生都從事低薪的時薪工作,生活將是何種樣貌?」、「若告訴父母自己將與異族結婚,他們會說些什麼?」、「男性總統或女性總統讓你感到比較安心?為什麼?」、「如果沒有家庭這種基本制度,社會將有何不同?」等。

嘗試特定行動建議:訪談校內五位國際學生,瞭解他們入學的經歷步驟是否有差異;尋找自己關注的社會議題,加入為此議題努力的學生組織或社會團體;寫信給地方民代及國會議員,表達自己對公共政策的看法;研究正在倡議某項公共主張的宗教組織,分析他們行動的動機與方法等。

 

【作者簡介】

凱薩琳.科根(Kathleen Odell Korgen)

美國威廉帕特森大學(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社會學教授,專長領域為種族關係、種族認同、公共社會學。編著Sociologists in Action、Multiracial Americans and Social Class、Crossing the Racial Divide、From Black to Biracial等作品。

喬納森.懷特(Jonathan M. White)

美國橋水州立學院(Bridgewater State College)社會學副教授,專長領域為不平等、貧窮、全球化、人權、公共社會學。獲頒無數教學與人道主義方面獎項,積極參與Sports for Hunger、Free the Children、Peace Through Youth等運動組織。曾撰寫數篇關於不平等及全球化的文章。

【譯者簡介】

趙倩

國立台北健康護理大學護理碩士、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
從事臨床護理與教學三十年,國立台北健康護理大學、輔仁大學兼任講師。
《進擊的社會學家》為第一本譯作。
翻譯感言:
強力推薦本書,特別是練習題,因可引導學生由不同角度觀察社會現象、培養並增進批判性思考能力。

【目錄】

前言:作者給學生讀者的提點
致謝
第1章 進擊的社會學家:社會學觀點以及社會學、民主和公民參與間的關聯
第2章 社會學的奠基者及基石:理論
第3章 如何得知我們所知正確?: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第4章 培養入世或冷漠的公民:文化
第5章 學習在社會中該怎麼做?:社會化
第6章   偏差行為與社會運動
第7章 有錢未必獲勝:階層化與社會階級
第8章 今日「典型美國人」長什麼樣子?:種族與族群
第9章 性、性別及權力
第10章 社會制度(一):家庭與經濟
第11章 社會制度(二):教育、政府及宗教
第12章 進擊的社會學家向前衝
索引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土理論再想像

     
 
     書名:本土理論再想像:葉啟政思想的共感與對話

     出版日期:2014.11.1

     作者:黃厚銘等

     定價:380元

     ISBN:978-986-6525-85-8

 

 

【內容簡介】

社會不能無思想,理論不能無根莖。臺灣的社會理論汲取西方養分數十年,藉以成形,因而茁壯,更應時時檢視安身立命之地是否土石鬆動、可會一腳懸空?

本書收錄十篇論文,環繞臺灣社會學家葉啟政的思想,分由「深思:理論解釋」、「餘韻:延伸可能」、「回歸:東方對話」三大方面與之共感、辯詰及對話。各篇文章均接續葉啟政具有東方情懷的蘊義,深信西方理性已為人類社會帶來難以逃遁的危機,因此,本土社會乃必須有更加啟迪、更顧情理的理論想像。

 

 

【作者簡介】

范綱華【主編】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社會學博士,現為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曾任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長期參與日常生活讀書會。研究專長為宗教信仰與心理健康、自我概念成長發展歷程、社會階層化與身心健康。

 

黃厚銘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曾任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訪問學人、Georgetown大學訪問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學理論、資訊社會學、文化社會學。長期關注社會學本土化、學術評鑑制度等議題。相關著作有:〈SSCITSSCI與臺灣社會科學學術評鑑制度〉、〈進步的意義:從 VelazquezPicasso談起〉、〈邁向速度存有學:即時性電子媒介時代的風險〉、〈流動的群聚(mob-ility):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礎〉、〈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學本土化〉等。

 

吳鴻昌

臺大社會學博士,曾擔任世新社心系兼任講師,現為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員。個人研究領域為:經濟社會學、社會學理論、文化社會學、政治社會學。博士論文為《現代性的經濟想像:市場觀念在西方論述中的歷史與知識轉折》,曾發表文章於《社會理論學報》、《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目前研究方向為「經濟的社會理論重建」,試圖讓經濟社會學與社會學理論對話。

 

蔡博方

臺大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專長領域為社會理論、公民身份研究、法律社會學、文化社會學。曾於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與專案教師的職務,目前在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進行博士後研究一年。未來研究方向希望能以公民身份為焦點,整合法律與文化社會學的研究取徑,進一步深化其中的社會理論意涵。

 

羅中峰

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博士。現任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副教授,曾任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科長、專門委員。專長領域為美術史、視覺文化、藝術社會學。代表作品為〈移家之想—沈周關於水村漁樂之桃源想像〉,未來著重於中國美術史課題、以及臺灣原住民藝術與文化資產之相關研究。

 

湯志傑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旨趣為藉系統理論及歷史社會學之助,釐清傳統中國到現代臺灣的長期社會結構演變,晚近嘗試將世界史的面向亦納入視野,尤關心多元現代性與文明比較的問題。近作為"Towards a Really Temporalized Theory of Event: A Luhmannian Critique and Reconstruction of Sewell's Logics of History""Literatization vs. Civilization: A Preliminary Comparis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in China and the West with a Focus on Violence"〈現代性的實驗室:從多元現代性的觀點詮釋臺灣在世界史的意義之嘗試〉。

 

高國魁

畢業於臺灣大學及英國羅浮堡大學社會科學系,目前任教於政治大學社會學系。他的研究領域主要為社會思想史、愛情社會學(包括韋勒貝克小說)、以及自孔德到布希亞的社會理論,尤其是烏托邦和拜物教的概念。他近來的研究方向是從前衛到當代的藝術和媒體理論/歷史,並集中在破除偶像派藝術與啟蒙人類學技術的議題。

 

蘇碩斌

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文學社會學、都市空間、休閒觀光等,著有專書《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期刊論文〈活字印刷與臺灣意識〉等,主編論文集《旅行的視線》、譯著《博覽會的政治學》、《媒介文化論》、《都巿的社會學》等,目前進行臺灣觀光社會史的相關研究。

 

蔡錦昌

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社會學與哲學雙碩士,任教東吳大學社會學系三十餘年。專長社會學理論、知識分子研究、社會思想史、中國經典解讀等領域。著有《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與古代思想新論》、《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釋義》、《涂爾幹社會學方法論正義》等。未來將撰著幾部有關中國傳統重要學術用語解法的書,以復興傳統道術。

 

黃世明

現任國立聯合大學文化觀光產業學系教授,專修社會學、專攻華夏經典、教休閒產業分析、從事客家研究、執行地方社會永續發展與臺灣全志社會志與住民志……等的研究計畫,著有〈災難的永續社會學探討:後九二一地震的「恐懼修省」〉、《進出族群邊際的再移民社會》等,未來以華夏經典的現代詮釋為學術定位。

 

裴元領

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論文題目為《臺灣的日常生活結構:對1980-1998年社會經濟史的考察》。現任教於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興趣包括經濟史、思想史、社會學理論,近期包括視覺、情緒等議題。

 

【目錄】

 

推薦序:呼喚理論的回歸∕賴鼎銘

 

編者序:共為文明困境尋出路∕范綱華

 

 

 

第一部深思:理論釋解

 

1從社會學家到思想家:進出「結構-行動」困境與超越西方二元對立思考∕黃厚銘

 

2社會學家回來做理論吧:論葉啟政社會學的啟發∕吳鴻昌

 

3另類的理論研究:社會理論與社會思想間的搓揉摩盪∕蔡博方

 

4修養,於社會學之外:試探葉啟政教授的理論景觀∕羅中峰

 

 

 

第二部餘韻:延伸可能

 

5驚不驚奇有差嗎?:西方觀點燭照下對華夏文明秩序源起觀念的初探∕湯志傑

 

6穿越烏托邦幻見:從孤獨到修養社會學的可能性∕高國魁

 

7休閒的超越性:在日常生活重建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蘇碩斌

 

 

 

第三部回歸:東方對話

 

8古代永不過去:一種新古代觀和新學術觀∕蔡錦昌

 

9從結構—行動到時位—行事:修養社會學與易經觀象玩辭的對話啟發∕黃世明

 

10應世修行:初探中國式修養觀念的會通發展∕裴元領

 

 

 

跋文:更具美感地接近世界∕葉啟政

作者簡介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約是二○○二年間吧,弘任正在準備博士論文研究,我也正在思考要如何協助這位兼具運動經驗、學術思辨與宗教情操,既有敏銳的觀察力又有細膩筆觸的傑出學生。如何提出一個能將這些罕見的特長發揮出來的研究題目呢?有關社會運動的研究,應該十分合適,但當時社會運動的力道已經逐漸減弱,社區營造正蓬勃發展,台灣社會的動力看起來已經由街頭轉向社區。「社會如何動起來」這個大哉問,似乎應該轉向「社區如何動起來」,我建議弘任朝這個方向思考。眼前的這本書證明了弘任是處理這個問題的不二人選。

  截至當時為止,台灣的社區研究大部分是靜態的,一方面研究的社區看起來都沒有多大的變化,另一方面研究者的觀點與問題意識也都是靜態的。要扭轉雙重靜態的社區研究,不僅需要看到歷經變化的社區,研究者自身更需進行認識論的革命,也就是必須將社區看成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更準確地說,這二者一體兩面:抱持靜態觀點的研究者即便看到了巨變的社區,還是會以靜態的觀點提問,最終得到一個靜態的圖像。提出「社區如何動起來」這個問題,不僅是研究者看到社區動了起來,而且是研究者自身的觀點也動了起來。採取動態觀點的弘任與發生變化的林邊遭遇,成就了這本有別於既有台灣社區研究的專書。不僅如此,弘任還繼續深化這個提問:如何「讓社區動得徹底、動得持久,甚至有方向、有意義」,這就遠遠超出我最初的建議了。

  雖說一個深刻有力的提問是撐起精彩研究的阿基米德槓桿,但仍須後續踏實的研究工作與細膩的資料分析,才能提出足以說服人的答案。弘任辨識出林邊的三個重要團體:傳統村落組織(如自發掃街的老人團體)、公共行動團體(如民主促進會、文史工作室、慈濟等),與地方派系(如新派與舊派)。他指出前面兩種團體如何透過「文化轉譯」來一起執行「真正為公」的社區總體營造,並進一步與潛在的對手「地方派系」過招。這個雙向的文化轉譯讓兩邊的人「以自己的語言說出對方的興趣」,讓雙方不同性質的知識(實作優先的知識與論述優先的知識)與公共想像(動機的公共性與領域的公共性)能夠交流,當中的關鍵機制是身體實作與功勞分享。這是一個貼近行動者主觀意義世界的細緻答案,任何想要進行社區營造的人都可以從這個答案中獲得啟發。

  在上述三類團體中,公共行動團體是台灣社會自一九八○年代以來的社會運動的成果,公共行動團體與傳統村落組織和派系間的互動,就是台灣大社會的力量與在地力量的連屬。從這個角度來看,本書精巧地結合了林邊與台灣、在地與外力、個案與整體。更準確地說,這本書觸及了台灣社會發展的脈動,試圖解答台灣社會發展之謎:一九八○年代以來蓬勃的社會運動,在一九九○年代中期以後,逐漸消逝,這些運動的力道轉向何處?它們是否在台灣社會留下任何持續發揮作用的遺產?換言之,這本書展現了「歷史感」。

  從改革社會的淑世關懷出發,進入田野,淬鍊出嚴謹的學術研究,成就了這本精彩的專書,然後再回饋給社會實踐,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首先,成功的社區總體營造必須正視台灣地方社會既有的運作邏輯,並且與其進行文化轉譯。其次,這本書也指出了社會運動一向忽視的一面,那就是組織,但本書更指出了有別於列寧式的組織方式,亦即透過身體實作示範與功勞分享。最後一點,本書指出除了社會運動之外,另一條理解與改造台灣社會的途徑,那就是透過社區集體行動。

  從提問、答案、歷史感到社會實踐,本書見證了「能動」的空間與體現。即便是派系這種看來像石頭一樣不可更動的「結構」,也會因為被歷經文化轉譯的社區集體行動鬆動甚至轉化。本書以紮實的個案研究,指出了由「不動」到「能動」、由「現實就是如此」到「另類可能」的轉變,是可以實現的。「能動」與「另類可能」的信念,將開創出嶄新的問題意識。

謝國雄識於

南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二〇一四年六月六日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區如何動起來

     
 
     書名:社區如何動起來?(增訂版)
     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

     出版日期:2014.07.16

     作者:楊弘任

     定價:380元

     ISBN:978-986-6525-83-4

 

 

【內容簡介】

1980年代是台灣社會運動的「黃金十年」,當時人民對社會的不公、國家的無能及資本的霸道發出悲鳴怒吼,各種運動風起雲湧。1990年代中期以後,社會運動的力道逐漸減弱,而社區營造開始蓬勃發展。本書致力捕捉、描摹及分析的,正是這股社會動能的延續與轉變。

2000年前後的世紀之交,楊弘任帶著三重身分(社會學博士生∕國會法案助理∕保育協會研究員),進入國境之南的屏東縣林邊鄉,從事長期的深度參與觀察。憑藉對當地社會紋理的洞識與掌握,構築出理解黑珍珠之鄉的三個視角蓮霧技術創新、在地結社風潮、社區總體營造),寫就這部扣人心弦的社區民族誌

本書精巧地結合了林邊與台灣、在地與外力、個案與整體,使得這份針對特定地區的田野研究具有更廣泛的啟示意涵:呈顯出過去百年來所謂邊陲社會共同面臨的課題,即諸如傳統與現代、外來與本土、中心與邊陲等二元範疇彼此拉扯所引起的相互搓揉摩盪問題。

值此「社造二十年」之際,《社區如何動起來?》的增訂版帶我們重返黑珍珠之鄉,透過當地社區總體營造的經驗,引領我們再次思索:在怎樣的機制下組織者與群眾才能交會融合,共同創造出嶄新的「公共性」與「社會想像」,讓看似不可撼動的地方派系得以鬆動甚至轉化,進而啟動社會改革的機制,讓社區自轉前進。

 

台灣社會學先行者誠摯推薦

這本書的內容很本土,寫作的筆觸更是本土。它不只是一份優秀的學術作品,更是一份相當具有特色之成功的「報導文學」。整個論述不像一般學術論文,充斥著炫惑而難懂的術語以及彆扭而拗口的西化表達方式,倒比較像民間說書先生侃侃而娓娓地以委婉口吻細說著故事。

——葉啟政教授

從改革社會的淑世關懷出發,進入田野,淬鍊出嚴謹的學術研究,成就了這本精彩的專書,然後再回饋給社會實踐,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本書以紮實的個案研究,指出了由「不動」到「能動」、由「現實就是如此」到「另類可能」的轉變,是可以實現的。「能動」與「另類可能」的信念,將開創出嶄新的問題意識。

——謝國雄教授

《社區如何動起來?》是一本生物社會學。透過田野的細緻解剖,作者向我們揭示了社會生命體誕生的奧秘。本書之所以精彩,正是它從「生命」的角度來呈現社區花園,讓我們清楚地看到,花園中花葉果實之所以能夠長成,其背後所需要的各種養分與熱能。

——李丁讚教授

 

【作者簡介】

楊弘任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近年主要研究興趣包括:社區研究、科技與社會研究、台灣社會的綠能轉型、宗教社會學、現代性與社會理論等。

 

【目錄】

推薦序  由不動到能動,由現實到另類可能/謝國雄

推薦序  走入「地方」/葉啟政

自序  回到社區,探問社會

第一章  行動中的社區

.技術、社區與認同.兩種習性的文化轉譯

第二章  黑珍珠之鄉的地方派系

.派系的命名與起源:為什麼是舊派與新派? .拼貼歷史:派系分化與菁英甄補.派系成員的日常習性與轉型軌跡.黑珍珠之鄉地方派系轉型趨勢

第三章看不見的技術:蓮霧變成黑珍珠

.誰發明了黑珍珠?.技術,為何看不見?.黑珍珠的技術發展史.準師徒制:銘刻在身體裡的技術之傳承.技術,真的看不見?

第四章在地結社風潮及其轉型

.林邊民主促進會的形成與轉型.東港溪保育協會的形成與轉型.林邊文史工作室的形成與轉型 .結社、公民性與在地民主

第五章黑珍珠之鄉的社區總體營造 

.為什麼純粹的「村落行動」無法使社區動起來?.為什麼純粹的「社團行動」無法使社區動起來?.社區動起來的主要機制  .社造行動的特質

第六章社造,持續的文化轉譯

.社區是「做」出來的.不斷轉譯在地習性

附錄一建立社區行動的理論:社運到社造

 .社運到社造.社造 ,潛在對手的社區認同.轉化地方社會中的網絡與資源.文化轉譯,啟動有廣度也有深度的動員過程

附錄二個案能說什麼?——重探詮釋個案法與延伸個案法

.民族誌個案的魅力.範例,或者異例:鬥雞事件的爭議.深描,或者解釋:文化理論的科學基礎.從詮釋個案法到「社會—象徵分析法」

附錄三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

.在地性、邊界與文化轉譯.以地方知識轉譯專家知識.以在地範疇轉譯外來範疇.結語

參考書目

  社造,一種生命工程/李丁讚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邁向社會學的時間研究:從愛里亞斯的《論時間》開始

鄭作彧 

I.

 「假使別人不問我何謂時間,我知道時間是什麼;要是問起我來,我就不知道了。」愛里亞斯在本書開頭引述的這句話,實際上許多探討時間的著作也以此為開頭引言;這句話之所以成為時間研究名言,正是因為它反映所有時間研究者的困境。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SOC038

 中文書名:論時間

 原文書名:Über die Zeit

 作者:諾伯特.愛里亞斯(Norbert Elias)

 譯者:李中文

 校訂者:鄭作彧

 定價:350元

 I S B N:9789866525230

 

 阿多諾獎(Theodor W. Adorno Award)得主經典著作

理解社會學大師愛里亞斯畢生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拼圖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SOC037

 中文書名:柏格歐吉桑的社會學奇幻旅程

 原文書名:Adventures of an Accidental Sociologist

 作者:彼得.柏格(Peter L. Berger)

 譯者:黃克先

 定價:380元

 I S B N:9789866525780

 

當代關於現代社會、文化及宗教的社會學思考,很少有作者能像柏格一樣具有這麼大的影響。如今,這位獨特的學者又寫出一本引人入勝之作,書中充滿了坦率的自白、扣人心弦的幽默,以及對於我們身處之複雜世界的世故理解。

——Robert Wuthnow(普林斯頓大學社會系主任)

 

記載智性旅程的柏格回憶錄,是我們這個時代深具啟發性的作品。本書出色地展現出他作為思想家和作家的許多天賦。他詳述身為懷抱社會學思維的宗教研究者,如何拋棄歐美社會學神主牌之一的世俗化理論,而發展出不朽的研究議程。關於全球宗教和經濟發展的社會動力,他以作為參與公共議題的知識分子的不懈努力,提出了嶄新且更佳的理解。他指揮調度的才華與其對學生和同僚的寬容大度相稱,人們從他身上看見真正的知性探究精神。他嫻熟的「質疑的藝術」位居其研究方法的核心,是社會科學研究者能有許多學習之處。

——Jonathan B. Imber(《社會》〔Society〕主編)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SOC 036

 書名: 馬/恩歷史唯物論的歷史與誤論

 出版日期:2013.08.06

 作者:孫中興

 規格:11×18.5 cm

 頁數:240頁

 定價:200元

 ISBN:978-986-6525-71-1

 


【內容簡介】

   誰是歷史唯物論的「第一小提琴手 」?

   馬克思與恩格斯是思想上的親密戰 友,彼此合作的時間長達四十年,但過去研究《歷史唯物論》的著作多半只強調馬克思的 貢獻,好像恩格斯並不存在,或是對此問題沒有任何貢獻。

   本書作者對這種「有馬忘恩」或「 重馬輕恩」的現象大為不滿,因此從兩人思想的變化及出版脈絡,剖析兩人的分別貢獻與 共同貢獻,希望能將「該歸功給馬克思的歸給馬克思,恩格斯的歸給恩格斯」。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