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最渴望與你互動的網頁-- http://socio.com.tw/forum
群學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publishing
(舊)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sp
群學噗浪 https://www.plurk.com/socio

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 新書座談

一、講者:游勝冠 

  臺灣雲林人,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

  著有《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

二、時間:2012年5月4日(星期五)

     晚上 19:30~21:00 

三、地點:Rebirth Cafe & Restaurant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 86 巷 19 號 B1

rebirth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JSTS14 (科技、醫療與社會)
書  名:科技、醫療與社會 第14期 
出版日期:2012.04
本期作者:王秀雲、鄭斐文、劉紹華、鍾月岑、韓采燕、邱文聰、
                 林郁婷、曾凡慈
規  格:14.8 x 21(cm)
頁  數:320 頁
定  價:250 元
I S S N :1680-5585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FT006
書        名:
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日據時期臺灣解殖文學
出版日期:2012.04.17
作        者:游勝冠
規        格:14.8 x 21 cm
頁        數:608頁
定        價:600元
 I  S  B  N:978-986-6525-53-7

 

不論是解嚴前的中國民族主義反抗史觀,或解嚴後研究立場「客觀化」的新史觀,都是與強權站在一起、侵奪臺灣主體地位,將臺灣「邊緣化」的殖民化論述;而左翼知識分子由反支配的本土主義立場出發,對新、舊知識分子進行精神殖民化的批判,不僅在殖民時期就起著內部解殖的功用,也是清理後殖民知識分子精神殖民化時可以憑藉倚重的歷史資源。

本書通過對這段歷史的研究,突出當中「反支配」與「本土」的價值立場,指出對解嚴後才真正邁入後殖民時期的臺灣社會而言,解精神殖民化才是重建臺灣主體性的關鍵。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思想地下室:曲木下的台灣人身體

一、講者:吳易叡

牛津大學衛康醫學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中研院史語所博培計畫人員。研究興趣包含世界衛生組織、精神醫學、跨民族議題。 

二、與談人:黃婉君廣恩養護中心護理師 

三、主持人:王永婷(師大台文所) 

四、時間:2012年3月24日(六)

     下午 14:00~17:00 

五、地點:Rebirth Cafe & Restaurant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 86 巷 19 號 B1

rebirth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GAZE010
書        名:
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欲望
出版日期:2012.03.15
作        者:張君玫
規        格:14.8 x 21 cm
頁        數:352頁
定        價:360元
 I  S  B  N:978-986-6525-52-0

  

孫中興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丘延亮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鄭志成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專文推薦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5章   強綱領視閾下的多重發現:微積分是誰發明的?


一、引言

按照默頓(Robert Merton)的經典定義,多重發現(multiple discoveries)是「由彼此獨立工作的科學家完成的。有時候,這些發現是同時或幾乎是同時作做的;有時候,一個科學家會重新做出某項發現,而他不知道,這個發現在多年前就已經有人完成了」(默頓 2003: 512)。多重發現在傳統科學社會學中佔有重要位置,它不僅是文化決定論(Culture Determinism)的理論基礎,亦是科學社會學研究的戰略基礎(默頓 2003: 512)。因此,傳統科學社會學家如默頓(默頓 2003)、普萊斯(Derek Price)(Price 1963)、西蒙頓(Dean Simonton)(Simonton 1979, 1986)、加菲爾德(Eugene Garfield)(Garfield 1980)等人都十分重視對於多重發現的研究。

科學知識社會學的興起和發展,為從新的視角審視多重發現問題提供了新契機。從愛丁堡學派提出「強綱領」開始,科學知識社會學家通過對科學知識的社會學解構和建構,瓦解了實證主義科學觀的理論基礎,表明科學知識並非自然界的精確表象,而是不同利益集團社會磋商的結果。既然科學知識是社會建構的產物,那麼,作為其特殊形式的多重發現也應是社會建構的產物,由此而引出的問題是:多重發現存在的社會基礎是什麼?判別多重發現的社會標準是什麼?這些標準是客觀的還是約定的?促使各方達成約定共識的原因是什麼?多重發現與發現優先權爭論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等等。這些問題將引導我們深入探究多重發現存在的社會意義。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STSC009
書        名:科技與社會︰社會建構論、科學社會學
                 和知識社會學的視角
出版日期:2012.02.22
主        編:黃之棟、黃瑞祺、李正風
作        者:王小紅、李正風、沈小白、徐飛、程志波、
                    陳瑞麟、黃瑞祺、黃之棟、崔波、樊春良、
                    劉文旋、戴東源、蘇俊斌
規        格:14.8 x 21 cm
頁        數:400頁
定        價:400元
I  S  B  N :978-986-6525-51-3

 

喜見這本書能承先啟後,既紮根於愛丁堡學派在知識社會學及科學哲學的基礎,生動闡述學派近二十年較主要的理論和應用發展;亦立足於華人學者的視點和脈絡,開拓愛丁堡學派在華文學術界發展和應用的前沿。誠意推薦給所有懷抱人文關懷、留心科學在社會發展的朋友。
——蕭亮思(香港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

「愛丁堡學派」這個屬於20世紀70年代的名字,會為21世紀的科技與社會學科在中文社會的發展帶來什麼啟發?藉由這本匯集兩岸著名學者學術論文的集子,讓我們看到科技與社會的創始、發展與未來。
——方薌(廣州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2/6 群學圖書禮券得獎名單

000612黃彥霖(1000元)

000462 吳政龍(500元)

000657 張惟翔(500元)

000705 王奕蘋(500元)

000943 徐修緯(500元) 

000633張文華(300元)

000737籃貫銘(300元)

000761曾雅蓮(300元)

000784李學明(300元)

 

2012/2/5 群學圖書禮券得獎名單

000858 江佩津(1000元)

000123 陳韋晨(500元)
000614 陳宜君(500元)
000628 施佳良(500元)
000729 潘俞安(500元)

000606 王慶剛(300元)
000732 王雅玲(300元)
000826 謝明甫(300元)
000857 呂肇恩(300元)

2012/2/4 中獎名單

000615 黃俊昌(1000元)

000568 傅偉哲(500元)
000650 詹承學(500元)
000702 陳勁瑋(500元)
000739 劉大溶(500元)

000489 范舜豪(300元)
000642 童傳典(300元)
000701 楊季霖(300元)
000742 黃啟紀(300元)

【2012/2/3】

300元禮券(000605 周紘立、000613 陳揚升)
500元禮券(000516 戴佑勳、000603 李原誠)
1000元禮券(000617李怡坤) 

 

【2012/2/2】

300元禮券(000400 陳昭宏、000495 林揚)
500元禮券(000351 徐立真、000472 黃恩霖)
1000元禮券(000499 孫文駿)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jpg    

  世貿一館  B綜合書區  S7小展位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多向視」(1)

柯裕棻談《猿猴、賽伯格和女人》 


主講人:柯裕棻(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時 間:2012 年 2 月 15 日

    晚上 19:30~21:00 

地 點:Rebirth Cafe & Restaurant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 86 巷 19 號 B1


 《猿猴、賽伯格和女人》是反經典的經典,書中內容串連科幻與科學的無限想像。本場座談將放下嚴肅的學術探討,帶領讀者從電影、文學和音樂等途徑,認識這部經典不同的一面。

 rebirth  

免費參加 自由入座 

 《猿猴、賽伯格和女人》簡介 

→ 哪裡可以買到《猿猴、賽伯格和女人》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STSC008
書        名:護理與社會︰跨界的對話與創新
出版日期:2012.02.06
主        編:盧孳艷、蔣欣欣、林宜平
作        者:張淑卿、范國棟、翁裕峰、尤素芬、盧孳艷、林雪貴、
                     楊舒琴、吳燕秋、王秀雲、蔡友月、陳嘉新、吳易叡、
                     林修雯、蔣欣欣、林宜平、安勤之、曾凡慈
規        格:14.8 x 21 cm
頁        數:464頁
定        價:450元
I  S  B  N :978-986-6525-50-6

各方推薦(依姓氏筆劃)
王秀紅(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院教授兼院長)
李孟智(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院長)
李佳燕(前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長、傳家家庭醫學科診所醫師)
吳易澄(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陳月枝(台灣大學護理學系名譽教授暨兼任教授)
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傅大為(陽明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教授兼院長)

這可以說是第一本將護理融入社會的不同觀點,提出多元面向的辯證與論述。討論的議題,亦廣泛涉及醫療、社會、歷史、性別、倫理、科技、政策的辯證。——王秀紅(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院教授兼院長)

這本書完整地呈現了護理與社會大環境的關係。身為一位護理人員,看過本書,我相信一定能增廣自己的專業視野,對「人」或「病人」有不同的看法。——陳月枝(台灣大學護理學系名譽教授暨兼任教授)

本書涵蓋了醫療史與護理史,醫療管理、醫護勞動、WHO的精神衛生、醫院診所、社區、乃至離島原住民領域的精神心理衛生研究,以及篩檢技術、DDT、保健食品等STS與社會學的議題。十分紮實、且又易讀。——傅大為(陽明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教授兼院長)

護理乃照護、同理心與陪伴之最佳典範,故護理專業人力之培養應涵蓋以人為中心之身、心、靈、社會層面相關知識、態度與技能的全方位教育和訓練。本書由醫、護、人文、社會學者專家齊聚一堂,展開世紀對話並演繹創新思維,打造出學子最佳教材,特此推薦也。——李孟智(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院長)

在醫療、健康與人的三角關係中,本該成為中心的「人」,卻一向被壓縮到讓人視而不見,而護理是在醫療照顧中,使「人」浮現的樞紐。這樣的跨界思索、打破慣性的思維,所有關心醫療者都應該捧讀。點亮所有健康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眼,張眼看到健康維護和每個人的性別、種族、文化、心理與社會糾結的層層關係。而因為看到了人,醫療照顧才有存在的價值,健康得以自我與他我完整呈現。——李佳燕(傳家家庭醫學科診所醫師)

 

2012. 02. 03 台北國際書展,群學攤位新書首賣 !!!!!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 1 章

城市與自然

 

  1995年夏天,熱浪襲擊芝加哥市。7月裡,有超過一個星期的氣溫高達華氏100多度。到了7月20日,合計700多人死亡。新聞報導稱它是「自然災害」(natural disaster),反常氣象的不幸後果。艾利克.克萊能伯格(Eric Klinenberg)在2002年的《熱浪》(Heat Wave)這本書中,針對這個事件做了社會探查。他發現,大多數死者是獨居老人。悲劇並非單純的自然災害,而是年長者的社會隔離、公共救助緊縮,以及鄰里衰敗的後果。多數受害者是老人,他們獨自住在缺乏社區感,街頭危險明顯可見的鄰里中。許多可憐的孤立老人受困於自宅,只有公共衛生官員的零星訪視,他們死於過熱。但這場災難不是高溫的後果,高溫其實經過了一整套複雜社會與政治關係的中介。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城市與自然

書籍編號:SCS13

書  名:城市與自然  Cities and Nature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作  者:Lisa Benton-Short

     John Rennie Short

主  譯:國家教育研究院

譯  者:徐苔玲、王志弘

規  格:14.8 x 21 cm

訂  價:400元

ISBN:978-986-6525-49-0


城市裡沒有「自然」災害這回事,猶如沒有獨立於自然而存在的城市。

——《城市與自然》,頁3

 

  地理論著向來認為城市只是種社會現象,環境科學家則傾向忽略都市。因此,《城市與自然》旨在藉著檢視都市,重新連結科學與社會科學,批判忽視都市生命與生活環境基礎的主流學院論述,討論都市自然環境與都市本身如何受到社會影響。

  本書環繞三項核心主題:⑴歷史脈絡中的都市環境;⑵都市-自然關係的議題;⑶(重新)調整都市-自然關係。內容包括進階讀物和專題個案研究,論及孟加拉、巴黎、德里、羅馬、庫巴坦、泰國、洛杉磯、芝加哥、紐奧良和多倫多。作者試圖重新引介社會科學的視角,檢視都市自然、城市及城市的實質環境,對於環境研究、都市研究與規劃的學生和學者,本書可謂深具價值。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緒論  華人族裔企業與全球化
Eric Fong(方偉晶)/ Chiu Luk(陸超明)

過去幾十年,一些主要移民接收國的重要都市均目睹了族裔企業的蓬勃發展。今日,當您走進這些城市時,發現某家商店是由族裔成員所擁有或經營的時候,一點也不會感到意外,事實上已經是司空見慣了。族裔企業如此戲劇性的成長,係根源於企業本質上的變化。首先,這些企業已不再位於族裔社區,而是散佈在各主要城市。同時,族裔購物商場在郊區的出現不僅形成吸引族裔企業集中的推力,也是族裔企業從市中心族裔社區移出的拉力。其次,明確的證據顯示,現今的族裔企業已展現多樣化的產業風貌,不再限於社區便利商店或雜貨店這種傳統族裔企業的形象。今日,為數眾多的電腦零售商店、高級服飾精品店,甚至於金融機構都是族裔成員所經營擁有。族裔企業的這些變化不僅點出了其回應大社會環境變化的社會進程和結構發展,也突顯以傳統方法來理解族裔企業的侷限。

族裔企業研究一直是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社會學家 Ivan Light 在 1972年出版了一本廣受流傳的著作,書中探討了美國華人、日本人和黑人的企業經營。接著在 1970、1980 年代,相關領域的出版品如雨後春筍。這些研究很多是受到 Light 書中原始議題的刺激,將焦點放在探討引發參與族裔企業創業和結構性運作的一些因素。1990 年代,族裔企業的研究重點則轉到族裔企業參與的各種經濟面向(例如 Portes and Zhou 1996; Portes and Jensen 1989; Sanders and Nee 1987)。早期的研究重心大多放在族裔企業架構和經濟面向的內在動態討論,對於鑲嵌族裔企業架構外的社會大環境如何形塑族裔企業,則並未充分探討。特別是當這些研究均顯示,全球化在最近幾十年來與族裔社區發展密切相關(Lin 1988),對於全球化如何影響族裔企業發展的自然延伸議題,以及受全球化影響而產生的族裔企業特性發展如何影響族裔社區成長,則遲遲未見探討。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措嘞等」校園系列活動——臺大場

請點→哪邊可以買到《崩世代》

每一個世代都存有每一個世代的危機
而我們這個世代,又將面臨著什麼樣的危機?
當失業率攀升、貧富差距擴大、國家債台高築、人口逐漸衰減時
你能想像:未來,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嗎?
台灣社會的崩壞已是當前的現在進行式
倘若你和我們一樣憂心忡忡,請來與我們共同討論
究竟要如何扭轉現今的頹勢!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