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最渴望與你互動的網頁-- http://socio.com.tw/forum
群學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publishing
(舊)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sp
群學噗浪 https://www.plurk.com/socio

Envisioning Real Utopia  編號:SOC 043
 書名:真實烏托邦
 Envisioning Real Utopias
 出版日期:2015.03.01
 作者:Erik Olin Wright
 譯者:黃克先
 校訂者:林宗弘
 定價:500元
 ISBN:978-986-6525-89-6

 

 

E. O. Wright,曾任美國社會學會理事長,被譽為美國最著名的左派學者及公共知識分子之一。在為期四年、巡迴十八個國家、發表五十場演說並與群眾交流後,Wright集數十年研究及實踐的心得,交出這本《真實烏托邦》大作,激盪了這個看似已被資本主義所終結、但實則有許多人仍在嘗試尋找新出路的世界。

Wright在本書中診斷並批判了資本主義,他直陳單靠國家或資本主導的經濟活動,既不民主也不平等,無法促使人類社群蓬勃發展,而「真實烏托邦」可能是這場困局的解藥。Wright提出七條社會賦權的路徑,為社會轉型方向畫出地圖,並探討各種透過不同方式體現這些路徑的解放性替代方案(如維基百科、巴西愉港市的參與式市政預算編列、西班牙的蒙德拉貢工人合作社、魁北克的托育及老年照護制度、無條件基本收入制等),試圖為世界的基進民主平等願景提供經驗與理論基礎。

「真實烏托邦」試圖在資本主義經濟體內部的空隙,打造替代資本主義的方案,同時竭力捍衛並拓展這些空間,以便讓那些預示未來的解放性替代方案,能在其中萌生並茁壯,藉此侵蝕資本主義。對於渴望融入全球化卻又畏懼失去主體性或加劇社會不平等的臺灣而言,本書無疑是相當重要的啟發,為我們揭示了社會主義的烏托邦為何仍值得追求且該如何追求。

 

【作者簡介】

Erik Olin Wright
1947年出生於美國加州,1976年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學位,長期任教於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學系,曾獲選為2012年度的美國社會學會理事長。Wright為結合博弈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的「分析馬克思主義」學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著名的左派學者及公共知識分子。早年知名研究集中於社會階層化領域,《階級》(Classes)與《階級很重要》(Class Counts)為其重要著作。Wright的研究興趣在1990年代中期逐漸轉向「真實烏托邦」計畫,並在花費四年巡迴世界各地與群眾交流後,完成《真實烏托邦》一書。

【譯者簡介】

黃克先
譯著多本社會學專書,包括群學出版的《自由之夏》、《泰利的街角》、《柏格歐吉桑的社會學奇幻旅程》。現任教於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校訂者簡介】

林宗弘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與國立清華大學合聘),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研究興趣為貧富差距、社會階層化、災難社會學與勞動研究等。與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等合著有《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此書曾獲2012年金鼎獎。

 

【目錄】

推薦序╱陳東升
導讀 墜入真實烏托邦︰Erik Olin Wright 速寫╱林宗弘
中文版序╱Erik Olin Wright


第一章 導言:為什麼要提真實烏托邦?
第二章 解放社會科學的任務

第一部 診斷與批判
第三章 資本主義壞在哪?

第二部 替代選項
第四章 思考資本主義的替代選項
第五章 社會主義的羅盤
第六章 真實烏托邦(一):社會賦權與國家
第七章 真實烏托邦(二):社會賦權與經濟

第三部 轉型
第八章 轉型理論的要素
第九章 斷裂式轉型
第十章 間隙式轉型
第十一章 共生式轉型
結論 實現烏托邦

參考文獻
索引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社會救助不再是解決貧窮的方法…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好的研究來自日常生活的細微觀察,當觀察停留的夠久,許多習以為常的理解都會被瓦解與顛覆,新的知識空間於焉開展。伯勳這本由論文改寫的書就展現這樣的特質。他的田野資料紮實,展現他敏銳的觀察力與進入田野的能力;對文獻展現充分的批判精神,不人云亦云;在分析上有個人獨特的創意但又不失嚴謹,往往讓讀者驚豔於他的結論。

無論完善與否,貧窮是自有社會福利以來,社福制度矢志要減緩甚至消滅的社會問題。社會救助就是解決貧窮問題的對應制度,被視為社會安全網的最後一道防線。伯勳的這本書解構了這個基本福利假設,問題化了我們對社會救助的單純想像,開啟了我們重新思考宣稱要解決社會問題而設立的社會制度,是否真的如其所宣稱的發揮功能,還是這些制度已經成為他們要解決的問題的一部分?如同傅柯的《規訓與懲罰》批判了監禁是人道主義的表現,是人類文明的進步;相反地,監禁是權力運作的進化,是一種對人在身體與精神上更徹底的規訓與計算。伯勳的研究也指出社會救助體制不必是對窮人的最低生活經濟保障,而是有能力參與體制遊戲規則的人才能進入的體系。

台灣的貧窮現象在八零年代晚期曾經以「低收入戶比率全世界最低」被政府宣稱這反映了台灣是均富的社會,是實施三民主義的具體成效。這項宣稱引發社會福利學者的好奇,探究之後才發現,台灣低比率的低收入戶是導因於嚴苛的申請標準與流程。令人驚訝的是,解嚴後的民主化歷程所啟動的社會福利改革,雖然促進了許多社會福利的發展,例如全民健保、家庭暴力、老人年金保險、身心障礙福利等,過去25年來,嚴苛的社會救助制度並沒有太大的改變與進展。低收入戶比率雖然從0.5%提升到1.5%,但這個比例仍遠低於西方福利國家的15至30%。社會救助就像是下水道與地基是一個城市的基礎工程一樣,當社會救助制度無法適當地反應一個人維持生活水準的經濟能力時,社會福利制度是無法適切地輸送與分配資源的。

伯勳的研究揭示了一個以防弊為設計精神的科層體制,讓體制內的公務員懷疑來申請的民眾是要來福利詐欺,層層體制的公務員更是彼此不信任,以稽核查弊的原則運作。其結果是社會救助成為一個高門檻的福利制度,真正有需要的窮人往往沒有能力進入這個體系;制度運作的本身顛覆了這個制度存在的目的,這是多大的諷刺。伯勳的研究必然會讓許多人不安,但因為他豐厚且具體的描述讓他所探究的世界活靈活現地呈現在文本中,讓我們無法迴避社會救助,這個福利國家最關鍵的基石,在台灣居然如此空洞的事實。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CIVIL 10

書名:製造低收入戶

出版日期:2015/02/16

作者:洪伯勳

定價:280元

ISBN978-986-6525-88-9

 

 

 

 

 

 

 

「國家」這個巨人張開炯炯有神的雙眼向下望去,

國境內有多少因貧窮而掙扎、無力吶喊的人民,

宛如一堆石頭散落人間。他悲憫地伸手挑出一顆人民頑石,

為它鍍上「低收入戶」的金箔。

金箔在漫漫長夜中熠熠發光。國家巨人很滿意自己:

「看哪!國家多麼照顧貧窮的人民!」

然後他轉身離去,留下那一整袋被遺棄的石頭自生自滅。

 

問題在於低收入戶不等於窮人,低收入戶是製造出來的。低收入戶在2013年占台灣總人口的1.5%,主政者曖昧地將這1.5%的低收入戶視為全台的貧窮人口,台灣於是變成了全球貧窮人口比例最低的國家,次低的突尼西亞和馬來西亞,貧窮人口比例竟是台灣的兩倍以上。本書就以接近白描的方式揭露了台灣政府治理貧窮的實相,並藉由剖析低收入戶審查機制,呈現出基層承辦人員的工作現場,赤裸裸地還原了基層承辦人員內心深處的掙扎,細膩描繪出制度如何扭曲人性。


本書邀請所有人進一步理解台灣當代的貧窮議題。貧窮議題不只是有關於貧窮,它還是所有福利制度的原點。

【本書特色】

伯勳的研究必然會讓許多人不安,但因為他豐厚且具體的描述讓他所探究的世界活靈活現地呈現在文本中,讓我們無法迴避社會救助,這個福利國家最關鍵的基石,在臺灣居然如此空洞的事實。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伯勳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流露出對被排除在制度協助之外臺灣窮人的強烈關懷,以及對承受制度壓力、人力極度短缺、身處於臺灣第一線救助工作者的同理心。《製造低收入戶》在2015 年的當下,是一則誠懇的邀請與提醒,邀請所有人進一步理解臺灣當代的貧窮議題,也提醒公眾不透明的貧窮治理必須攤在陽光下接受檢視。

劉華真│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洪伯勳

1981 年生,臺北人。畢業於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現任職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相信知足常樂是真理,
但反對放任這個世界的不公不義。
自知不是走上街頭的社運人士,
只期許自己能在職場和日常生活中盡力而為,讓社會變得更好。

【目錄】

推薦序 當社會救助不再是解決貧窮的方法 王增勇 

推薦序 貧窮是富裕社會的鏡子      劉華真 

自 序 

引 言 

第一章 甚麼是低收入戶 

第二章 惶惶不可終日,充滿猜忌的救助官員 

第三章 三種低收入戶審查機制,與焦慮的救助官員 

第四章 貧窮人口數的弔詭之處 

結 語 政策的批判與修正的方向 

附 錄 

跋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SOC041 

     書名:世界銀行與NGOs

     原文書名︰世界銀行とNGOs :ナルマダ.ダム.プロジェクト中止におけるアドボカシーNGOの影響力

     出版日期:2014.12.10

     作者:段家誠

     定價:380元

     ISBN:978-986-6525-86-5

 

 

 

直擊NGO如何以小搏大,挫敗世銀的「納瑪達水壩計畫」!

這本書說的是一則「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故事。世界銀行這個超大型國際組織,創立本意在提攜開發中國家,平衡世界發展不均,卻因過度重視開發績效,逐漸脫韁變為不受監督的可怕巨獸。話說世銀與印度政府共同發動「納瑪達水壩計畫」,環境評估輕率粗疏,也無完善安置迫遷居民的計畫,引起眾NGO關注,群起對抗,終於迫使世銀在1993330日宣告補助案終止。

這是世銀撤回已通過開發案的首例,「納瑪達的教訓」(the Narmada Lesson)一詞不脛而走,允為全世界環境和人權運動最輝煌的一頁。本書鉅細靡遺剖析世銀此一超大型國際組織的官僚行動邏輯,頗值得企盼成為世界公民的台灣借鑑,深入瞭解國際合作的本質,並形成在地自發監督的公民社會。

 

本書特色

「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詳細探究NGO如何對國際組織的政策產生實質影響......至今為止的NGO相關研究多著重在NGO本身和NGO網絡,對於NGO在那些場合、以那些方式對國家及國際組織產生影響力的研究卻付之闕如......[本書]以實證資料描繪此計畫案從開始到中止的軌跡,讓讀者對世銀如何規劃、決定補助案可以有更具體的認識。」

 

--古城佳子(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研究所教授)

 

【作者簡介】

段家誠

1970年日本橫濱出生,父親為在日第三代華僑,母親為台灣出身。1993 年橫濱市立大學文理學部文科國際關係課程(專攻國際學)畢業,於2001年取得橫濱國立大學研究所國際開發研究科(專攻國際開發政策)博士,現為日本阪南大學國際觀光學部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國際政治學、國際關係論、國際組織論、國際協力論。

【譯者簡介】

堯嘉寧

台灣大學法律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社會人類學碩士,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科交換留學生,研究主題為台灣人民在歷史中的紛爭解決型態與認同意識;發表論文曾獲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獎助,多次擔任國際研討會的論文翻譯或口譯,在新加坡擔任專職譯者兩年,現職為英/日文翻譯,譯有網野善彥《重新解讀日本史》、大貫惠美子《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合譯山中永之佑編《新日本近代法論》。

【目錄】

臺灣版序言 III

序 論 XIII

世界銀行為何 XV

納瑪達水壩計畫 XVI

註釋 XX

第1章 納瑪達水壩計畫揭幕與倡議型NGOs登場

第2章 倡議型NGOs對先進國家議會的動員

第3章 摩斯獨立調查團的派遣

第4章 世銀的「納瑪達理事會」與納瑪達計畫的中止

第5章 倡議型NGOs在世銀決策過程中的影響力

結論 倡議型NGOs的影響力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SOC042 

     書名:進擊的社會學家

     原文書名︰The Engaged Sociologist: Connecting the Classroom to the Community

     出版日期:2014.12.07

     作者:凱薩琳.科根(Kathleen Odell Korgen)、

               喬納森.懷特(Jonathan M. White

     定價:380元

     ISBN:978-986-6525-87-2

 

運用社會學之眼,發揮社會學的想像,

成為民主社會中有效能且積極參與的公民!

「社會學之眼」讓我們以獨特的視角觀看社會,察覺常遭忽略的現象,辨識出日常事件中各種運作模式的關聯。而當我們把個人煩惱與公共議題連結起來,讓個人生活銜接上周遭社會發生之事,便是在使用「社會學的想像」。

社會學的兩個核心承諾貫穿了全書的寫作:了解社會是如何運作的,以及運用這知識使社會變得更好。本書特別著重實作訓練,即將課堂上習得的社會學知識(族群、階級、性別、文化、制度等),與實際的公民參與行動接合起來,以期真正發揮「公共社會學」的理念與精神。

本書特色

有趣的實作練習題:如調查系服與血汗工廠的關聯、分析中學歷史教科書裡隱藏的價值觀、探討公平貿易產品是否值得較高的價格、觀察玩具店針對不同性別孩童的行銷手法等。

行動中的社會學家:如致力教導女性受刑人社會學和女性研究的Johanna Foster、帶領修課同學投身解決貧窮問題的Scott Myers-Lipton、運用社會學專業向勞動政策發聲的Mary Gatta、推動「房客也是人」住屋運動的社會系學生Anthony MoranMike Richter等。

腦力激盪問題討論:「假設餘生都從事低薪的時薪工作,生活將是何種樣貌?」、「若告訴父母自己將與異族結婚,他們會說些什麼?」、「男性總統或女性總統讓你感到比較安心?為什麼?」、「如果沒有家庭這種基本制度,社會將有何不同?」等。

嘗試特定行動建議:訪談校內五位國際學生,瞭解他們入學的經歷步驟是否有差異;尋找自己關注的社會議題,加入為此議題努力的學生組織或社會團體;寫信給地方民代及國會議員,表達自己對公共政策的看法;研究正在倡議某項公共主張的宗教組織,分析他們行動的動機與方法等。

 

【作者簡介】

凱薩琳.科根(Kathleen Odell Korgen)

美國威廉帕特森大學(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社會學教授,專長領域為種族關係、種族認同、公共社會學。編著Sociologists in Action、Multiracial Americans and Social Class、Crossing the Racial Divide、From Black to Biracial等作品。

喬納森.懷特(Jonathan M. White)

美國橋水州立學院(Bridgewater State College)社會學副教授,專長領域為不平等、貧窮、全球化、人權、公共社會學。獲頒無數教學與人道主義方面獎項,積極參與Sports for Hunger、Free the Children、Peace Through Youth等運動組織。曾撰寫數篇關於不平等及全球化的文章。

【譯者簡介】

趙倩

國立台北健康護理大學護理碩士、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
從事臨床護理與教學三十年,國立台北健康護理大學、輔仁大學兼任講師。
《進擊的社會學家》為第一本譯作。
翻譯感言:
強力推薦本書,特別是練習題,因可引導學生由不同角度觀察社會現象、培養並增進批判性思考能力。

【目錄】

前言:作者給學生讀者的提點
致謝
第1章 進擊的社會學家:社會學觀點以及社會學、民主和公民參與間的關聯
第2章 社會學的奠基者及基石:理論
第3章 如何得知我們所知正確?: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第4章 培養入世或冷漠的公民:文化
第5章 學習在社會中該怎麼做?:社會化
第6章   偏差行為與社會運動
第7章 有錢未必獲勝:階層化與社會階級
第8章 今日「典型美國人」長什麼樣子?:種族與族群
第9章 性、性別及權力
第10章 社會制度(一):家庭與經濟
第11章 社會制度(二):教育、政府及宗教
第12章 進擊的社會學家向前衝
索引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者序:共為文明困境尋出路

∕范綱華

 

  葉啟政教授學養深厚,在華人社會學領域地位崇高,被國際社會學會(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評選為影響東亞社會學發展的指標人物,與高承恕教授並稱「北葉南高」兩位臺灣社會學大師。葉啟政早期的學術關懷,是中國在現代化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知識份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因思考知識份子應選擇何種態度來應對現代化帶來的困境,他後期的學術關懷,著重在推動學術研究的本土化,以及有系統地批判西方近代社會思想。

  葉啟政主張,本土化的根本問題,不在於簡單地以非西方的研究架構與概念來理解本土社會現象與行為模式,而是重新檢討整個西方關於人與社會的知識體系,以期創造更具啟發性、更合情理的本土文化型態。經由探究西方哲學史、社會思想史、社會史,葉氏主張,推動現代化進程的啟蒙理性,與十七世紀以來西方社會思想中「以『持具』(possession)之『有』作為人所以存在最終前提」此一哲學人類學預設,有歷史性的親近關係。這項預設看重人所具有的自我保全本能,因此重視平等、自由、權力、基本生存等具普遍性質的原則,使得「人民」成為社會與政治制度改革的推動力量與考量對象,並著重以社會結構性的制度改造的「外塑」方式達成改革目標。此基本命題不只適用於以資產階級為考量對象的古典自由主義,也同樣適用於訴諸無產階級的馬克思主義。

  但是,此等具外塑持具之「有」特色的西方社會思想,傾向認為社會形成的結構原則獨立自存於社會成員之外、有其自性,不受制於人。在這樣的「結構/行動」認知架構中,人的地位相對低下,受到結構理路操弄。為了超越此困境,葉啟政提出以「孤獨」與「修養」作為終極概念來重塑人的圖像。葉氏所謂的「孤獨」,並非離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懷著傲然獨立自處的心境;葉氏所提倡的「修養」亦非膺服外塑的道德規範,而是在孤獨的身心狀態中,不斷強化內在意志,凝聚累積行動的權能力道(即尼采所稱的「權能意志」〔will to power〕)以成就主體性。由於當代社會運轉的結構原則愈來愈趨向個體化,在制度設計上愈來愈把確保個體的自由與自主當成構作的基本原則,使得人愈來愈需要在孤獨的身心狀態中自我修養,才能自主做價值選擇和判斷,成就具主體能動性的自我;因此葉氏提出「孤獨」與「自我」這兩個概念格外具有時代意義。

  葉啟政在臺灣大學社會學系任教三十年,誨人不倦,作育英才無數。2007年自臺大社會系退休後,在世新大學前後兩任校長牟宗燦、賴鼎銘,以及成露茜教授熱誠邀請和禮聘之下,到世新大學擔任講座教授,繼續嘉惠學子。到世新任教以後,陸續在社會心理系、行政管理系、傳播博士學位學程、社會發展研究所開設研究所課程。其中在社會心理系碩士班開課最多,計有「社會理論專題講座」、「文化社會學專題研究」、「日常生活社會學專題」、「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專題研究」、「社會學基本問題專題」等課程,儼然世新社會心理系第一金字招牌。2012年,適逢葉啟政教授七十壽誕,為感念葉老師講座多年的貢獻,世新社會心理系特地舉辦《葉啟政教授七秩頌壽學術討論會》,並於會後邀請其中十位發表者將論文改寫,經匿名審查後結集出版,以推廣對葉啟政老師學術研究本土化思想之研究。

  本論文集之所以名為《本土理論再想像:葉啟政思想的共感與對話》,有三個緣由。其一,本書所收論文,無論是針對葉啟政思想的分析、闡明與延伸,或是從華夏文化傳統出發與葉啟政思想對話,皆符應葉氏對於學術本土化的主張,亦即:透過非西方世界的文化傳統,回頭檢視西方有關人與社會的知識體系基礎,以創造更具啟發性、更符時代需求的文化型態。其二,葉啟政論及社會文明起源時,相當強調「節慶」(festival)之非凡例外情境所帶來的共感共應集體感受,是文化創造的重要條件。本書各篇章,源自作者們超越平凡例行的日常學術勞動,特地為葉老師七十壽誕的慶典撰文。頌壽研討會當日,群賢畢至、少長咸集,與會者藉由熱烈的討論激發創造生機,孕生深刻洞見,是以本書為節慶共感的成果。其三,葉啟政所提出的孤獨修養概念,應非息交絕游,完全孓然於世,而是一方面不同流俗,踽踽獨行;一方面和而不同,歷事練心。孤獨修養的目的,既在自證自得,便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亦不絕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樂見多元文化成就。本書各篇論文作者,皆曾受教於葉師門下,但隨各人氣質稟賦,在思想上並不囿於葉氏見解,各有創發,精彩紛呈。本書匯合眾人學術研究上各自孤獨修養所得,目的即在促成對話,共同為臺灣學術研究的本土化厚植實力。

  本書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份「深思:理論釋解」包含黃厚銘、吳鴻昌、蔡博方、羅中峰的四篇文章。四位作者從不同角度評述葉啟政思想的具體貢獻,探討葉啟政面對個體化結構的後現代場景,如何以孤獨修養的理論,化解西方社會學中的「結構─行動」對張的二元論僵局。

  第1篇黃厚銘的〈從社會學家到思想家:進出「結構-行動」困境與超越西方二元對立思考〉,說明葉啟政的修養社會學,以西方現代科技理性與整個人類文明為著眼點,點出以含混(ambiguous)思考為基礎之愛恨交織(ambivalence)在人類文明起源與人類原初存有狀態的根本重要性,可作為思考人類文明出路的根據。但是,相對於葉啟政以個體化為當代社會的結構性原則,黃厚銘主張後現代社會文化所反映的個人與社會、自由與安全之間的愛恨交織,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客觀條件來恢復愛恨交織,從而以含混思考來挑戰二元對立的西方科學理性的典型思考模式。

  第2篇吳鴻昌的〈社會學家回來做理論吧:論葉啟政社會學的啟發〉,主張社會學理論的研究,在後設理論反思的層次上、本土社會理論的建構上、學科的自我反身性等問題上,都具有正當性與貢獻。此文藉由後設理論的定位、本土社會理論的建構、學術社群生態的反思等三個層次的討論,回答「為什麼要回來做理論研究?社會學理論研究可以具有怎樣貢獻」這兩個問題,也勾勒出理論研究與經驗研究可能的良性互動方式。最後,經由整理葉啟政的研究成果,吳鴻昌指出葉啟政作為一個本土理論家,展示了理論工作可以如是進行、具有如何貢獻,以及何謂兼具本土性與反身性的理論思辨意識。

  第3篇蔡博方的〈從理論的「另類思考」到另類的「理論研究」〉,指出葉啟政的理論研究主要在刻畫現代社會各種知識得以浮現的條件與其未竟之處,雖然葉氏思想也對「結構/行動」爭議有所著墨,並思考「能動性之深化」的可能,但由於未受限於「提出更為完整的社會學解釋」的意圖,葉啟政並不以修正「社會行動理論」的立場自居,反而是在思維開展過程中呈現出對於「行動」概念的內部反省與批判。因此,蔡博方主張,葉啟政關於「修養」的思考是一種另類的理論研究取向,既不期望藉由整合新發展的西方思潮以提出新的社會理論綜合,也不願意過度依賴東方或中國思想的文化資源而重回東西文明對立的理論僵局。

  第4篇羅中峰的〈修養,於社會學之外:試探葉啟政的理論景觀〉,回溯葉啟政教授建構修養社會學的歷史淵源、並相當完整地詮釋其論述結構。作者首先論述修養社會學如何釐清西方社會學的哲學人類學存有預設、破解西方二元論思維模式的框限,進而挑戰「社會(結構)」巨靈,企圖拯救被西方啟蒙理性囚禁的「人類主體性」。其次,作者探討修養工夫除了能破解「結構/施為」思維格局的難題,更能強化心靈、安頓生命真諦;並指出孤獨不僅只是修養工夫論的必要條件,也是個體化社會下的歷史處境。最後,作者說明修養社會學已將社會學從大數、均值等意識形態所主導的經驗國度,帶往一個關注於特殊例外之例行化的意義世界。

  本書第二部分「餘韻:延伸可能」包含湯志傑、高國魁、蘇碩斌的三篇文章。這三位作者延伸╱應用葉啟政所重視的「驚奇」、「孤獨」、「修養」等概念,以之分析古代社會與當今社會的文明發展,並探討是否能根據葉氏思想的啟發,化解個人與社會的緊張關係,尋得人類文明的出路。

  第1篇湯志傑的〈驚不驚奇有差嗎:西方觀點燭照下對華夏文明秩序源起觀念的初探〉指出,相對於現代西方常將文明發展與社會茁生溯源於非凡例外的驚奇經驗,華夏文明形成時,對秩序的討論,卻不曾將驚奇當作議題。作者以黃帝神話為例,說明華人雖認知到秩序與暴力共存的弔詭,卻多按自然(化)與人為(作)的區分框架,探討秩序形成及其例行化的非凡發明,並認為制禮作樂的聖王既是超凡例外,亦是平凡一般。在這種以氣與勢來思考,不預設實體、不質問存在、不追問因果的觀察架構下,華人對能動性、結構、主客關係、歷史等概念,發展出與西方傳統不同的理解。因此,湯志傑主張,這種強調時與勢的轉化思維,或許更能幫助我們應對不確定性,在有效維繫秩序的同時,不必付出僵化、脆弱的代價。

  第2篇高國魁的〈穿越烏托邦幻見:從孤獨到修養社會學的可能性〉,試圖闡釋葉啟政的孤獨和修養社會學精神,並以三段論證探索該精神實踐的可能。首先,作者透過認識方法、理論觀察和歷史分析等相關問題的探討,揭示葉啟政發起這場沒有社會的社會學賭注所隱含的代價。接著,作者點明葉啟政在逾越社會結構之後所懷抱的人文性與個體性之主體信念。最後,作者穿越烏托邦主義的幻見,肯定身陷虛擬真實的螢幕和網絡之內的大眾,聚散連結起孤獨和修養社會的異類可能。

  第3篇蘇碩斌的〈休閒的超越性:在日常生活重建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試圖與葉啟政「修養」社會學的概念對話,探討個人與社會的緊張關係如何化解。作者強調,葉氏主張的孤獨,可以是「經驗上的與他人無涉」,但不應該是「意識上的與他人無涉」,即孤獨應該是與他人若即若離、但隨時可以在平凡中追求非凡、自我超越,因此人與社會並沒有切開的必要。作者指出,在當今極重休閒的後現代社會,因為工作至上的理性價值遭破壞,使主體不再如過去堅硬,結構也逐漸鬆動,使得人類解放機會出現。反觀人類歷史上的休閒生活,其實兼具宗教沈思、節慶狂歡兩個傳統,恰好符應個體超越、集體超越的意義,若二者並用將有助於平凡與非凡的解放能量。藉著闡發休閒的理論意義,蘇碩斌主張透過他人及社會才得以完成自我超克,將是解放的真義。

  本書第三部分的主題為「回歸:東方對話」。作者包括蔡錦昌、黃世明、裴元領三位。這三篇論文皆以中國傳統典籍中所述的修行、修養功夫,對照闡述葉啟政所提出的修養社會學,期待兩造的對話,能更增益本土化修養的理論基礎。

  第1篇蔡錦昌的〈古代永不過去:一種新古代觀和新學術觀〉指出,我們今日所視為當然的古代觀和學術觀,是因為預設了「世界觀」和與之相關的「歷史意識」才得以成立。但「世界觀」並非一種自然的身心狀態,而「歷史意識」則是在這個假想的「世界」中的運動變化意識,隨著缺少自我修煉工夫的一般人之即時感受而相應形成。作者認為,若不以一般人的身心狀態為準並撤除「世界觀」,則古代永不過去,學術亦將不以一般人所公認的言論成果為準,而是以有得於己為準。因此,蔡錦昌主張一切應以有自我修煉工夫的高人為準。高人的風範永遠值得效法,無古無今,是真正的學術典範,是「下凡的智慧」,須要活學活用。

  第2篇黃世明的〈從結構-行動到時位-行事:修養社會學與易經觀象玩辭的對話啟發〉嘗試以「易經的社會學想像」為思維主軸,從華人文化歷史傳承的經典出發,透過現代社會的考察,融入「時義」的觀玩詮釋,從五個層面來闡述葉啟政的修養社會學概念:(1)西方「知識分子」的理性分析行動相對於易經「君子」的性情感通修養;(2)反身性的證成修養;(3)進出時位結構的素位自得與人文化成;(4)孤獨心靈的自在自得與特立獨行的慎獨儒行;(5)從存在的隨緣心態到存在的證成修養。

  第3篇裴元領的〈應世修行:初探中國式修養觀念的會通發展〉,指出修養是應世修行,若切割儒家對人性本善的本體預設而談論中國式修養,不啻白費工夫;因為,若捨棄本體論,則所謂修養也只不過是一堆格言的總和,缺乏根據。但是,切割這種本體預設,卻是社會科學界的薰習。歷來甚多評論者經常忽略這套「空談」為何可以被不同政權長期利用,讓背景截然不同的統治者不得不乞靈於這些「空談」。由於修養是洞察時勢、知幾審位的自覺練習,故作者以熊十力的《新唯識論》為起點,說明中國式修養觀念既紮根於經典詮釋,又鑲嵌於自覺體驗的意涵。裴元領主張,社會科學界若能重視研究《易經》、《中庸》之理,「補白」失落的本體設定,或更能落實本土化修養的理論基礎。

  對於關心學術研究本土化問題的讀者,無論是否已熟悉葉啟政的思想,閱讀本書均可獲益。尚未接觸過葉啟政著作者,藉由本書對葉氏思想的剖析、延伸、詮釋,即可略識其思想梗概,並思考「孤獨」與「修養」是否可為當代人類文明困境尋一出路。已對葉啟政理論思想有認識者,則可將本身對葉氏思想與學術研究本土化的看法,與本書各篇論文的觀點相對照,獲得更豐富的思想啟發。但要提醒讀者的是,本書多數論文對葉氏思想的討論,集中於葉啟政2000年出版之《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與2008年《邁向修養社會學》兩本著作,尚未及葉啟政2013年出版的《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深邃思想繫鏈的歷史跳躍:霍布斯、尼采到佛洛依德以及大眾的反叛》這兩本新作。故本書對於葉啟政思想的討論,並未包含葉啟政的最新論述。若讀者對葉氏思想最新發展有興趣,請參閱上述2013年出版的兩本新書。

  能為本書出版稍盡棉力,我感到十分榮幸。我與葉啟政老師的師生因緣,始於19941995就讀臺大社會系四年級時,曾選過葉老師開設的「文化社會學」這門高年級選修課。我懷抱對名師的憧憬,帶著為那門課剛買的英文書,興匆匆去上第一堂課,孰料一節課下來,如墮五里霧中,幾乎聽不懂葉老師在說些什麼,只記得葉老師儒雅的笑著說:「讀書也是一種修行」(或許修養社會學的概念已在葉老師心中萌芽了吧?)。無奈我的邪見根深、煩惱障重,終究不敢受持此一法門,退掉了這門課。但人世間因緣聚散奇妙,十五年後,我到世新社心系任教,發現葉老師已經從臺大退休,在此擔任講座教授。經由蘇碩斌學長引薦,我參加了葉老師所帶領的「日常生活讀書會」,終於因緣具足,得以補修未竟之課,略償當年遺憾。

  本書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謝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先於2012年主辦《葉啟政教授七秩頌壽學術討論會》,並支持接下來的專書編輯工作。尤其要感謝秘書虞舜華、助理李家祺在這兩件事整個過程中的行政協助。感謝張思嘉、孔祥明兩位教授參與編輯委員會擬定方針,也感謝曹家榮博士、林意仁先生兩位執行編輯的辛勤工作。最後,要感謝青平臺基金會董事長陳正然先生捐款贊助本書出版,也要感謝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本書。

 

於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

20149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土理論再想像

     
 
     書名:本土理論再想像:葉啟政思想的共感與對話

     出版日期:2014.11.1

     作者:黃厚銘等

     定價:380元

     ISBN:978-986-6525-85-8

 

 

【內容簡介】

社會不能無思想,理論不能無根莖。臺灣的社會理論汲取西方養分數十年,藉以成形,因而茁壯,更應時時檢視安身立命之地是否土石鬆動、可會一腳懸空?

本書收錄十篇論文,環繞臺灣社會學家葉啟政的思想,分由「深思:理論解釋」、「餘韻:延伸可能」、「回歸:東方對話」三大方面與之共感、辯詰及對話。各篇文章均接續葉啟政具有東方情懷的蘊義,深信西方理性已為人類社會帶來難以逃遁的危機,因此,本土社會乃必須有更加啟迪、更顧情理的理論想像。

 

 

【作者簡介】

范綱華【主編】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社會學博士,現為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曾任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長期參與日常生活讀書會。研究專長為宗教信仰與心理健康、自我概念成長發展歷程、社會階層化與身心健康。

 

黃厚銘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曾任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訪問學人、Georgetown大學訪問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學理論、資訊社會學、文化社會學。長期關注社會學本土化、學術評鑑制度等議題。相關著作有:〈SSCITSSCI與臺灣社會科學學術評鑑制度〉、〈進步的意義:從 VelazquezPicasso談起〉、〈邁向速度存有學:即時性電子媒介時代的風險〉、〈流動的群聚(mob-ility):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礎〉、〈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學本土化〉等。

 

吳鴻昌

臺大社會學博士,曾擔任世新社心系兼任講師,現為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員。個人研究領域為:經濟社會學、社會學理論、文化社會學、政治社會學。博士論文為《現代性的經濟想像:市場觀念在西方論述中的歷史與知識轉折》,曾發表文章於《社會理論學報》、《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目前研究方向為「經濟的社會理論重建」,試圖讓經濟社會學與社會學理論對話。

 

蔡博方

臺大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專長領域為社會理論、公民身份研究、法律社會學、文化社會學。曾於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與專案教師的職務,目前在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進行博士後研究一年。未來研究方向希望能以公民身份為焦點,整合法律與文化社會學的研究取徑,進一步深化其中的社會理論意涵。

 

羅中峰

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博士。現任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副教授,曾任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科長、專門委員。專長領域為美術史、視覺文化、藝術社會學。代表作品為〈移家之想—沈周關於水村漁樂之桃源想像〉,未來著重於中國美術史課題、以及臺灣原住民藝術與文化資產之相關研究。

 

湯志傑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旨趣為藉系統理論及歷史社會學之助,釐清傳統中國到現代臺灣的長期社會結構演變,晚近嘗試將世界史的面向亦納入視野,尤關心多元現代性與文明比較的問題。近作為"Towards a Really Temporalized Theory of Event: A Luhmannian Critique and Reconstruction of Sewell's Logics of History""Literatization vs. Civilization: A Preliminary Comparis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in China and the West with a Focus on Violence"〈現代性的實驗室:從多元現代性的觀點詮釋臺灣在世界史的意義之嘗試〉。

 

高國魁

畢業於臺灣大學及英國羅浮堡大學社會科學系,目前任教於政治大學社會學系。他的研究領域主要為社會思想史、愛情社會學(包括韋勒貝克小說)、以及自孔德到布希亞的社會理論,尤其是烏托邦和拜物教的概念。他近來的研究方向是從前衛到當代的藝術和媒體理論/歷史,並集中在破除偶像派藝術與啟蒙人類學技術的議題。

 

蘇碩斌

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文學社會學、都市空間、休閒觀光等,著有專書《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期刊論文〈活字印刷與臺灣意識〉等,主編論文集《旅行的視線》、譯著《博覽會的政治學》、《媒介文化論》、《都巿的社會學》等,目前進行臺灣觀光社會史的相關研究。

 

蔡錦昌

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社會學與哲學雙碩士,任教東吳大學社會學系三十餘年。專長社會學理論、知識分子研究、社會思想史、中國經典解讀等領域。著有《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與古代思想新論》、《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釋義》、《涂爾幹社會學方法論正義》等。未來將撰著幾部有關中國傳統重要學術用語解法的書,以復興傳統道術。

 

黃世明

現任國立聯合大學文化觀光產業學系教授,專修社會學、專攻華夏經典、教休閒產業分析、從事客家研究、執行地方社會永續發展與臺灣全志社會志與住民志……等的研究計畫,著有〈災難的永續社會學探討:後九二一地震的「恐懼修省」〉、《進出族群邊際的再移民社會》等,未來以華夏經典的現代詮釋為學術定位。

 

裴元領

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論文題目為《臺灣的日常生活結構:對1980-1998年社會經濟史的考察》。現任教於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興趣包括經濟史、思想史、社會學理論,近期包括視覺、情緒等議題。

 

【目錄】

 

推薦序:呼喚理論的回歸∕賴鼎銘

 

編者序:共為文明困境尋出路∕范綱華

 

 

 

第一部深思:理論釋解

 

1從社會學家到思想家:進出「結構-行動」困境與超越西方二元對立思考∕黃厚銘

 

2社會學家回來做理論吧:論葉啟政社會學的啟發∕吳鴻昌

 

3另類的理論研究:社會理論與社會思想間的搓揉摩盪∕蔡博方

 

4修養,於社會學之外:試探葉啟政教授的理論景觀∕羅中峰

 

 

 

第二部餘韻:延伸可能

 

5驚不驚奇有差嗎?:西方觀點燭照下對華夏文明秩序源起觀念的初探∕湯志傑

 

6穿越烏托邦幻見:從孤獨到修養社會學的可能性∕高國魁

 

7休閒的超越性:在日常生活重建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蘇碩斌

 

 

 

第三部回歸:東方對話

 

8古代永不過去:一種新古代觀和新學術觀∕蔡錦昌

 

9從結構—行動到時位—行事:修養社會學與易經觀象玩辭的對話啟發∕黃世明

 

10應世修行:初探中國式修養觀念的會通發展∕裴元領

 

 

 

跋文:更具美感地接近世界∕葉啟政

作者簡介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台灣社會而言,20137月到20146月是相當紛擾、不平靜的一年。開啟了一連串擾動與爭辯的第一槍,就是「社團法人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簡稱「伴侶盟」)於2013103日正式提出統稱為「多元成家」的「婚姻平權(含同性婚姻)草案」、「伴侶制度草案」、「家屬制度草案」,送到立法院。伴侶盟原本認為在同性戀逐漸公開而被尊重的台灣,提出具有「同性婚姻、伴侶制度、多元家庭、收養制度」四大特色而又合乎世界潮流、尊重人民婚姻自由與家庭權等人權訴求的多元成家草案,應不致遭受太多質疑。出人意表地,多元成家法案提出後,立即引發社會熱烈討論,遭到簡稱為「護家盟」的「台灣宗教團體愛家大聯盟」等團體的抵制,該團體主張「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的婚姻價值,認為「多元成家將徹底破壞家庭制度及倫理觀念,其中不限制性別、不負性忠貞義務、單方面即可解約、與雙方親屬沒有姻親關係、自主選擇多人家屬及領養小孩等主張,皆將台灣帶往『毀家廢婚』的境界」。是以,若要通過這法案,必須經由全民共同決定(即全民公投)。他們更於該年1130日提出「為下一代幸福讚出來」的口號,號召到30萬人上凱道。至今,該法案中僅有「婚姻平權(含同性婚姻)草案」通過一讀,後續立法程序便因反對聲浪太大而停頓。

接著,2014 3 18 日起以大學生為主、公民團體為輔的太陽花學運,成為第一次成功佔領立法院的學生運動。表面上,該運動是反對執政黨以 30 秒宣布通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而要求先立法後審查,以凸顯台灣目前代議政治制度運作無法充分表達民意的的僵化問題,並要求還政於民。事實上,這個持續到 4 10 日才退場的學運,最高峰時曾吸引了 50 萬人參與,然而參與者實有著各種不同的理由與動機或目的:有的憂心中國的威脅,有的則不滿政府施政失效與執政者領導無方,但更多的是年輕人長久以來因對未來充滿不確定而累積的焦慮與不安,在此找到了發洩的出口。一起社會公民運動居然可以滿足那麼多人不同目的,正說明它並不是一個人、一個政策或任何一個群體可以獨立造成的,而是涉及了整個台灣社會更廣泛而深刻的問題。

第三件是 2014 5 21 日台北捷運發生一名 21 歲男大學生的隨機殺人事件,造成 4 24 傷,導致人心惶惶,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加派員警巡邏車廂和捷運站。大眾媒體更進一步聚焦於:是否可藉死刑以遏止這類犯罪、犯罪者的扭曲心理如何造成今日的憾事、追究犯罪者的家人及學校的責任甚至是它所可能引起的模仿等。事實上,這類隨機殺人事件在當代世界各地,早已是普遍的現象,是有其特殊時代的條件與特定社會文化的因素。然而在台灣,在過去歷史經驗及觀點的觀照下,這事件被視為純粹是個人或家庭的責任,與社會無關。

事實上,這些事件都反映了台灣在這 21 世紀以來,早已進入新自由主義化的新時代,但我們的主流社會(主要是指政治界及學界)仍然停留在上個世紀的現代化觀念下,用過去既有的觀念來處理新時代的新問題,造成既有的觀念與社會現實脫節,使我們社會無法面對新的現象與新問題,更無法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使社會不斷沉淪,更使年輕人對於未來充滿著因不確定感而來的焦慮與不安。此一發展過程與路徑,與日本在 1980 年代中期經濟泡沫化所導致「失落的 20 年」所走過的路一模一樣。

以上述多元成家的爭議為例,了解人類經濟社會史的人都知道,這種以「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為中心的現代核心家庭之出現,在人類歷史上是很晚近而短暫的,它並不代表普世的價值。以西方為例,現代核心家庭在一般平民百姓中普及化是出現在 18 世紀下半葉工業革命興起之後;在日本,現代家庭的確立則與二次大戰後隨日本產業的復興得照顧員工一生之戰後體制的打造密不可分;至於在台灣,1965 年開始工業化、都市化以後才建立了現代核心家庭出現的社會經濟條件。因此,落合惠美子稱「20 世紀是家庭的世紀」。相對之下,對前資本主義社會的人而言,為了生產上的需求而有不同家的型態出現。譬如,以打獵採集為主的愛斯基摩人,在冬夏兩季隨自然資源的多寡而出現了完全不同的家之型態:夏季以核心家庭為主四處流動收集豐富的食物,冬季所有聚落成員聚居於鄰近少數食物來源地的長屋中。至於以刀耕火耨或輪耕為主的社會,勞力的多寡往往決定了生產量,因此,多偶婚的家庭或容納既無血緣也無姻緣的人為家成員的大家庭成為主流。在新自由主義化的社會中,於個人與自我發揮到極點的條件下,個人間的感情超越血緣與姻緣關係而為家構成的主要基礎,使家有著個人化、多樣化、及心理化的新趨勢。但在台灣,多元成家的法案完全被核心家庭的觀念與價值所阻撓、挑戰,正好證明台灣仍以上個世紀現代化時期的家庭觀念來面對及處裡新時代的新問題,不只說明台灣主流社會對於這世紀以來新自由主義化的新時代缺乏應有的了解,更造成主流社會的思潮與社會真實脫節。

反之,稍微瞭解新自由主義化如何導致人類社會文化根本改變的讀者應不陌生,資本主義經濟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因生產不足而經歷了 20 年的繁榮期,到 1970 年代初期,卻因生產過剩而導致利潤率下降,使資本主義經濟進入衰落期。是以,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與美國總統雷根分別於 1979 年、1980 年,先後提出「新自由主義」政策,主張市場自由化、國營事業民營化、去管制化、緊縮財政貨幣政策等,經由國際組織如世界銀行(WB)、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貨幣基金(IMF)等推廣到世界各地。但這個建立在網際網路的科技革命、以及運輸交通及溝通工具快速發展之基礎上的發展,使得人、物、資訊、資金得以在世界各地快速流通並超越國家的控制,更使企業家得以在世界各地選擇最有利的地點來革新生產方式,造成資本主義經濟新一波的發展。而這發展對社會文化的影響,在人類政治經濟史上,如 18 世紀的工業革命,對人類的生產方式與社會生活帶來重要而關鍵性的改變。

新自由主義化對人類社會文化最關鍵的影響即是促使財政金融管理成為經濟過程的一部分,且具有支配性。在此之前,資本主義經濟所指涉的經濟過程,不外乎指涉:生產、分配與交易、消費等,但在新自由主義經濟下,財政金融的管理成為經濟過程中極重要的一環,甚至居於宰制性的地位,這使得新自由主義經濟另有「金融資本主義」(finance capitalism之稱。這意味資本(或資金)的滲透力遠比可見的貿易行為來得更具決定性與宰制性。這點,更因資本家或財團主宰國家政治而造成國家的弱化而加強。自從資本主義興起以來,現代民族國家與經濟的力量一向是相輔相成、甚至常是一體兩面。但在新自由主義化後,財團或資本家的力量早已超越、甚或主宰國家政治的運作。是以,不僅金融風暴頻傳造成一般民眾不再信任政黨及政治人物,更因資本家與統治階級往來密切並影響政策,造成民眾對政治的冷漠外,也因國家難以有效節制既得利益者而促成貧富極端化等社會問題。這些均使得新自由主義化國家早已意識到這類經濟運作方式,就長遠發展而言乃是弊大於利,因而許多國家開始尋找另類出路,才有了所謂的「第三條路」的努力和嘗試。不僅北歐、西歐與美國如此,連被歸類為第三世界的拉丁美洲亦是如此。在嘗試另類出路的過程中,各國往往會因歷史經驗與既有制度的條件而打造出樣貌各異的「第三條路」,但他們對於如何降低新自由主義化對當地社會文化的衝擊這項關懷卻是一致的

除了「第三條路」,在所有沒有意識到新自由主義化的國家或社會,多半會採取補救的其他方式,主要是公民社會的浮現以及社會運動的改造、新興宗教的解脫與救贖、以及透過家及親屬來承擔社會福利及社會保險制度之不足等,作為緩解新自由主義所帶來的不幸等三條可能的路。此外,新自由主義化對文化上的影響,主要是來自網際網路的進展為人類知識帶來了本體論上的革命。先前因啟蒙運動背後的經驗論科學觀之深化,使真實與虛幻的分辨成了現代性的重要指標,並使追求真理成了知識發展的動力。但在網際網路普遍的條件下,真實與虛幻的界線被模糊,因而造成知識上的革命:只追求有效與否,無關真理。這導致既有的社會分類與領域的界線被模糊掉外,更促進各個分類或領域間的相互滲透

相對於上述國際社會的發展趨勢,回顧台灣,直到 1999 921 災後重建提供台灣新自由主義化的物質基礎外,陳水扁總統 2000 年上任以後推動金融改革的「金融六法」及政府改造的「四化」(地方化、法人化、委外化、去任務化)政策之實踐,乃是促成、加深台灣新自由主義化的關鍵性八年。這點,可由代表資本家或財團的信用卡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取代貨幣證之。不幸的是,台灣缺少馬克思理論及政治經濟學的學術傳統,加上所有政黨對於經濟發展與認識幾乎都是右派,以致於攸關台灣發展至為重要的經濟政策之決定與實踐,至今不見主流社會對此進行討論,使得台灣主流社會至今仍然是以上個世紀現代化時期的觀念來處理新自由主義化後這個新時代的新問題,自然造成台灣主流社會無視新自由主義化的後果而與社會脫節,也使台灣社會走上日本 1980 年代經濟泡沫化帶來了失落的 20 年之道路。

台灣主流社會雖無視於新自由主義化,資本主義的新發展卻已根本地改變了既有的社會與文化。以東埔社布農人為例,隨新自由主義在這世紀以來的發展,當地各種社會生活領域均已超越過去聚落的範圍且互不一致,而這些個別生活領域更因新資本持續投入而不斷地再結構。在經濟上,不僅財政金融管理成了經濟過程重要一環而加深貧富極端化,「經濟」生活早已超越過去養家活口及增加財富的目的,而沾染了強烈自我認同與存有的意義。反之,政治成了外力在地方上角力的場所,相互衝突與傾軋的結果造成當地人對於政治的冷漠。而宗教與親屬(特別是家)領域的個人化、多樣化及心理化,使得過去既有社會組織沒落,人與人及人與神之間非理性的情感關係愈來愈具支配性。這就如同從當地人的行為與制度來看東埔社,這地方社會早已不復存在,然而,這地方卻存在於當地人的內心深處而成為其認同的基礎。這些都與個體與自我發揮到極致的條件與辯證有關,多重人觀與多重自我成了新趨勢,也使得意象與想像成了瞭解當代的新切入點。

東埔社布農人所提供的雖只是個案研究,卻呈現整個台灣大社會的新趨勢,更點出了解當代台灣大社會的三個重要論點:

第一,台灣在這世紀因新自由主義化而進入了另一個新時代。

第二,面對新時代的新現象,必須尋找或創造出新的觀念,才能有效再現新的現象與掌握新趨勢。

第三,要解決新時代的問題,就需要有新時代的新視野與新知識,才能為台灣找到「第三條路」。

是以,若要對當代台灣大社會有所了解而跳出上個世紀現代化觀念的限制及與社會真實脫節的困境,就只有對既有的社會文化觀念重新探討與創新,加上必要的世界觀與整合的能力,才能構成新時代所需的新知識與新視野,來面對當代的新現象與新問題,並尋求解決之道。然而,新自由主義化在各地往往因過去的歷史經驗與制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面貌,環顧各地也有著各自不同的現象與問題,必須經由當地的研究來掌握。因此,這套叢書設定了十個重要議題作為未來努力的方向,並冀望由此發展及累積足夠且必要的新知識,為台灣未來的發展作出貢獻。這十個議題如下:

1 什麼是家?(「現代家庭」後的個人化、心理化、多樣化趨勢)

2 新興宗教與宗教性(宗教的個人化與存有的問題)

3 什麼是地方社會?(新自由主義秩序下地方社會的形塑,包括區域體系的再結構、網路與虛擬社群的浮現等)

4 財政金融經濟與文化或地方產業

5 是階級還是族群?(族群是否仍是個有效再現與研究的概念?)

6 治理、去政治化與「次層政治」(sub-politics

7 多重人觀與自我(包括存有的問題)

8 意象、文化形式與美學

9 社會運動(包括環境主義運動、慈善救濟事業、透過網路而來具有普世價值的突發性運動等)

10 性別、代間與年齡

這十個議題的順序安排係依其可行性高低程度而定:排序在後的議題,往往愈需要排序在前之議題的研究成果來加以支持。我們預計以每年討論一個議題的進度來探討「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每年先是召集對該年議題有興趣及成果的學者,以講論會方式進行參與者有關該主題的報告與討論,之後再舉行學術研討會,邀請其他相關學者進行討論。與會論文經正式的學術審查及修訂程序後,集結成為本系列叢書。

本套叢書之所以能順利誕生,除了感謝所有參與的學者外,編者特別感謝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蔡英俊院長及人社院學士班張隆志主任全力支持並提供本叢書先行各項相關的講論會及研討會的經費以及人力協助,更感謝群學出版有限公司總編輯劉鈐佑先生,不以商業營利為計來出版這套具前瞻性的叢書。編者衷心感激他們以台灣未來為念的真摯、熱情與投入。

 

叢書主編

黃應貴敬上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6525-84-1.jpg

 

 

 

    書名: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

    出版日期:2014.09.15

    主編:黃應貴

    定價:480元

    ISBN:978-986-6525-84-1

 

 

【內容簡介】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2013年10月3日,「伴侶盟」提出統稱為「多元成家」的「婚姻平權(含同性婚姻)草案」、「伴侶制度草案」、「家屬制度草案」,送至立法院討論, 立即引起大眾關切,導致多場直接、間接(網路)的論辯而形成所謂「多元成家」爭議,「護家盟」更於 11 月 30 日,提出「為下一代幸福讚出來」的口號,號召 30 萬人走上凱達格蘭大道,使得唯一進入一讀的婚姻平權法案因反對聲浪過大而停頓下來。

上述爭議及主流學界的態度,都忽略了「現代核心家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產物,而非普遍存在的真理。多元成家法案被核心家庭的觀念與價值所阻撓及挑 戰,顯示出臺灣主流社會對於這世紀以來新自由主義化的新時代缺乏應有的了解,仍以上個世紀現代化時期的家庭觀念來面對及處裡新時代的新問題,致使主流社會 的思潮與社會實況脫節。

當前臺灣的家戶數中已有15%非傳統家庭出現,預示著臺灣21世紀家的新趨勢。有關家的爭辯與討論,都必須放回歷史條件及社會文化脈絡中,才可能給予 家的型態及性質妥當的位置,從而得以有效面對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本書將由實際的個案研究,透過家的雙重性、家的想像、家之形成與維持的情感和心理機制,以 及家的性質與意義等,來直接面對問題,尋找臺灣的家未來可能的出路。

 

【作者簡介】

黃應貴(主編)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 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 《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等書。

王梅霞

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長期研究泰雅族、太魯閣族及賽德克族社會文化在不同歷史脈絡之下重新創造的過程,關心社會變遷中當地人的主體性。著有《泰雅族》一書及論文多篇。

王增勇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社工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副教授。主張社工必須成為社會改革的動力,受後結構主義學者傅柯的知識權力觀點與女性主義 社會學者 Dorothy Smith 的建制民族誌啟發,透過民族誌研究、敘事與行動研究等批判典範探討原住民老人長期照顧、精障者社區復健、老年同志口述歷史以及社工專業化等議題。

林文玲

德國歌廷根大學人類學博士,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應用視覺人類學、數位人類學、(新)媒體與原住民以及 性別研究。著有〈疆域走出來:原住民傳統領域之身體行動論述〉、〈跨文化接觸:天主教耶穌會士的新竹經驗〉、〈部落「姊妹」做性別:交織在血親、姻親、地 緣與生產勞動之間〉等作品。

林瑋嬪

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曾經擔任台灣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現為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系主任。專長為宗教人類學、親屬人 類學與漢人研究。著有專書 Materializing Magic Power: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Villages and Cities,以及論文多篇。

陳文德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1983 年起先後在阿美族與卑南族從事研究,著作有《卑南族》、〈人群互動與族群的構成:卑南族 karuma(H)an 研究的意義〉與《「社群」研究的省思》(與黃應貴合編)等。

彭仁郁

巴黎狄德羅大學心理病理暨精神分析學博士。法國分析空間學會認證之精神分析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精神分析理論及實 踐、人為暴力創傷與療癒。重要代表著作有專書 A l’épreuve de l’inceste(《亂倫試煉》)及〈進入公共空間的私密創傷:台灣「慰安婦」的見證敘事作為療癒場景〉等論文。

黃嬡齡

陽明大學公衛所衛政組博士,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鳳林分院社會工作師、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所兼任助理教授。1986 年回玉里迄今,以醫院為田野、以病患為師,著有《傾聽曠野裡的聲音:精神復健玉里模式》、《日久他鄉是故鄉:治療性社區玉里模式》兩本專書及多篇論文。

潘恩伶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助理教授。專長為家庭社會學、青少年研究、單親家庭研究等,著有 Timing of parental divorce, marriage expectations, and romance in Taiwan 等多篇論文。

鄭瑋寧

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長期關注魯凱人的社會、歷史與文化,研究專長為人觀及性別與親屬、工作與資本主義的人類學研究,近來研究視角觸及情感、存有、美學以及知識本體論等課題。著有論文多篇。

 

【目錄】

導論/黃應貴

第 1 章 福利造家?:國家對家庭照顧實踐的規訓/王增勇

第 2 章 在一群沒有家的人身上探問什麼是「家」/黃嬡齡

第 3 章 失序的「家」:法國亂倫性侵倖存者的家庭經驗/彭仁郁

第 4 章 跨性別者的成家之道/林文玲

第 5 章 「比兄弟姊妹咯卡親」:移民、都市神壇與新類型的家/林瑋嬪

第 6 章 「人的感情像流動的水」:太魯閣人的家與情感/王梅霞

第 7 章 父/母缺席時的家庭圖像:以泰雅部落為例/潘恩伶

第 8 章 什麼是「家」:卑南人的例子/陳文德

第 9 章 情感、存有與寓居於「家」:當代魯凱人的家之樣態/鄭瑋寧

作者簡介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的認知裡,任何企圖對人與其所處社會環境進行瞭解的活動,當然,也包含學院內的所謂學術研究活動,基本上都是涉及語言的社會性活動。涉及到語言,即意味著涉及說者(寫者)與聽者(讀者)雙方的既有認知、思考和感受模式,而且,只要涉及人的認知、思考和感受模式,也就意涵著承載有特定的文化色調,必須考慮背後特有的歷史質性。用句最簡單的話來說,它們都具有著「在地性」。

或許,我們可以從人們林林總總的行為表現中抽取出所謂的普遍規律,只因為有著「人性是一致」這樣一個命題做為後盾。對我個人來說,我並不否認、也不排斥這樣的說法(與認知)對人們意圖瞭解自身與周遭社會環境所可能開展的意義,但是,我總認為,在人們當中那不是一致的個別特殊性,往往更有待我們細細思索探究,而這恰恰是一個社會學者研究社會現象時所需要特別予以關注的部分,因為諸多深具啟發性的意義即深藏於其中,最值得挖取。

在台灣,致力於社會與行為研究的學者提出學術研究「本土化」的口號,少說也有二十五、六年了。在這中間,研究個人與社會心理的學者可以說著力最多、最深,研究成果顯得最有所累積。相對的,社會學界對此一口號的呼應並不那麼熱烈,願意投入心力而朝此方向努力者似乎並不多。在此,我不想往深處裡去分析所以會是如此的可能原委,因為時機不恰當,也無此必要。況且,我個人更不認為,當初弘任進行這本書所呈現的研究時,即明顯有著呼應此一口號的意圖。毋寧的,我倒比較傾向於接受,這只是一種類似「無心插柳而柳成蔭」的情形。或許,由於弘任觀察事物時特有的感知能力,使得他敏銳地捕捉得到整個現象內涵的特殊文化與歷史質性,以至於深具本土化的風味。總之,不管如何,這本書的內容很本土,寫作的筆觸更是本土。它不只是一份優秀的學術作品,更是一份相當具有特色之成功的「報導文學」。這一切在在證明著,弘任是一個優秀的觀察者與報導者,更是具有分析剖理能力而思維細膩的年輕社會學者,潛力無可限量。

弘任踏入他所研究的地區屏東縣的林邊鄉甚深,而且近乎是透徹的。那是因為具有著獨特的觀察、理解、與洞識能力,而不單單是長時間待在田野的緣故,使得他能夠真正走入「地方」,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細微的實際操作與言語互動之中,提煉出許多頗有創意且獨到的概念精髓,並運用相當熟練而優美的文字書寫出來。整個論述不像一般學術論文,充斥著炫惑而難懂的術語以及彆扭而拗口的西化表達方式,倒比較像民間說書先生侃侃而娓娓地以委婉口吻細說著故事。他以巧妙手法適當地運用著形容詞彙,讀來,令人感到動聽。同時,他又善於以一步接一步的冷靜理性分析剖理來接引,散發出一股無形的力量把讀者導入他的思緒理路之中,結果是不能不讓自己進入了他設定的論述框架,同意他的見解。說來,他技巧運用的細膩微妙,不能不令人佩服。

依著我個人的理解,弘任在這本書所談的焦點議題,可以說是時下流行的所謂「社區總體營造」的課題,然而,他卻以相當平實而傳神的「社區如何動起來」這樣的口語化辭彙來勾引人們的神經。這不只是一種修辭學的技巧運用,而且,有著更深一層的意涵:特別強調了鄉民們扮演著行動者角色時絕非「光說不練」的「實作」面向,而這恰恰是理解常民世界與其行止最為關鍵的部分,弘任掌握到了。特別令我欣賞的是,弘任恰確掌握了台灣地方社會中最傳神而關鍵的社會機制地方派系網絡來開題。由此,他以兵分兩路的方式來討論兩個看似獨立而不相干的現象:蓮霧栽種技術創新和在地結社風潮,並且,最後使用「文化轉譯」的機制予以串聯而掛到「社區總體營造」的社會過程上面。無疑的,這是一項相當大膽、有著高難度、又充滿前瞻挑戰性的概念創意遊戲,其表現令人激賞。

在這兒,我不想再多談他在書中所討論到的種種現象,尤其他所提出諸多甚具創意的概念,甚至,我更不擬對所謂的「瑕疵」提出任何的批評,因為我並不想把這篇序言變成為導讀或書評。我只想利用這個機會,對本書所可能彰顯的意義再表示一些個人的看法,以與讀者分享,如此而已。

以最簡單的語言來說,這書乃企圖從鄉民做為行動者的立場出發,剖析他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默會方式運用在地文化習性來形塑可以實際操作的「在地知識」。以此為基礎,作者煞費苦心地意圖告訴我們,人們又如何以這樣的知識對外來以理論論述為本的知識體系(或社會圖像的想像)進行「文化」轉譯的工夫,以進而謀求展現實踐的契機。然而,對我來說,除此之外,作者對傳統地方派系的操作行動如何因應一種新的社區服務行動形式的介入而有所調適的分析,才是特別值得在此予以提示的論述重點。他所提呈的論點,對理解台灣地方社會(特別是地方政治社會)頗具啟發性,讀者們閱讀時,不妨多加注意。

儘管,明擺著來看,這是一份有關特定地區的田野研究,研究所得的結論基本上受到研究地區之種種特殊條件所制約著,然而,依我個人的意見,這本書表現出來的,卻有著一個深具更廣泛之文化與歷史意涵的啟示。簡單說,這個啟示是針對過去百年來所謂邊陲社會所共同面臨的課題,即諸如傳統與現代、外來與本土、中心與邊陲等等二元範疇彼此之間拉扯所引起的相互搓揉摩盪問題。無疑的,弘任在這個台灣南部小村落進行田野觀察研究所提出的許多發現與見解,對理解與化解此一大議題的膠著點,有著一定的啟示作用。至於貢獻何在,就讓讀者們自己去定位吧!最後,讓我援引弘任自己在「結論」一章寫下的一段文字來總結我個人對這份著作所剔透的價值予以定位。他是這麼說的:

直到現在這個時代,因為社區總體營造的推展,我們才真真實實再次意會到,現代化的過程的確尚未完成,而在都會區與非都會區之間,這樣落差的感受更是真確。反之,這也是一個新的契機,如果前此數十年的現代化過程,像是由島嶼之外的外來物質、制度、文明直接籠罩,亦即在地社會屢屢界定自身為落後而需急起直追的狀態,到了社區總體營造的時代則是啟動了新的自我界定,在這裡要的不只是外來的進步性或改革性,還要先有自己的內發性與在地性。就算要迎進現代化、要捕捉現代性,也不再是將自身假想為一個沒有歷史、沒有過住的身軀,全然謙卑的向外學習。

葉啟政識於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室

20061215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約是二○○二年間吧,弘任正在準備博士論文研究,我也正在思考要如何協助這位兼具運動經驗、學術思辨與宗教情操,既有敏銳的觀察力又有細膩筆觸的傑出學生。如何提出一個能將這些罕見的特長發揮出來的研究題目呢?有關社會運動的研究,應該十分合適,但當時社會運動的力道已經逐漸減弱,社區營造正蓬勃發展,台灣社會的動力看起來已經由街頭轉向社區。「社會如何動起來」這個大哉問,似乎應該轉向「社區如何動起來」,我建議弘任朝這個方向思考。眼前的這本書證明了弘任是處理這個問題的不二人選。

  截至當時為止,台灣的社區研究大部分是靜態的,一方面研究的社區看起來都沒有多大的變化,另一方面研究者的觀點與問題意識也都是靜態的。要扭轉雙重靜態的社區研究,不僅需要看到歷經變化的社區,研究者自身更需進行認識論的革命,也就是必須將社區看成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更準確地說,這二者一體兩面:抱持靜態觀點的研究者即便看到了巨變的社區,還是會以靜態的觀點提問,最終得到一個靜態的圖像。提出「社區如何動起來」這個問題,不僅是研究者看到社區動了起來,而且是研究者自身的觀點也動了起來。採取動態觀點的弘任與發生變化的林邊遭遇,成就了這本有別於既有台灣社區研究的專書。不僅如此,弘任還繼續深化這個提問:如何「讓社區動得徹底、動得持久,甚至有方向、有意義」,這就遠遠超出我最初的建議了。

  雖說一個深刻有力的提問是撐起精彩研究的阿基米德槓桿,但仍須後續踏實的研究工作與細膩的資料分析,才能提出足以說服人的答案。弘任辨識出林邊的三個重要團體:傳統村落組織(如自發掃街的老人團體)、公共行動團體(如民主促進會、文史工作室、慈濟等),與地方派系(如新派與舊派)。他指出前面兩種團體如何透過「文化轉譯」來一起執行「真正為公」的社區總體營造,並進一步與潛在的對手「地方派系」過招。這個雙向的文化轉譯讓兩邊的人「以自己的語言說出對方的興趣」,讓雙方不同性質的知識(實作優先的知識與論述優先的知識)與公共想像(動機的公共性與領域的公共性)能夠交流,當中的關鍵機制是身體實作與功勞分享。這是一個貼近行動者主觀意義世界的細緻答案,任何想要進行社區營造的人都可以從這個答案中獲得啟發。

  在上述三類團體中,公共行動團體是台灣社會自一九八○年代以來的社會運動的成果,公共行動團體與傳統村落組織和派系間的互動,就是台灣大社會的力量與在地力量的連屬。從這個角度來看,本書精巧地結合了林邊與台灣、在地與外力、個案與整體。更準確地說,這本書觸及了台灣社會發展的脈動,試圖解答台灣社會發展之謎:一九八○年代以來蓬勃的社會運動,在一九九○年代中期以後,逐漸消逝,這些運動的力道轉向何處?它們是否在台灣社會留下任何持續發揮作用的遺產?換言之,這本書展現了「歷史感」。

  從改革社會的淑世關懷出發,進入田野,淬鍊出嚴謹的學術研究,成就了這本精彩的專書,然後再回饋給社會實踐,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首先,成功的社區總體營造必須正視台灣地方社會既有的運作邏輯,並且與其進行文化轉譯。其次,這本書也指出了社會運動一向忽視的一面,那就是組織,但本書更指出了有別於列寧式的組織方式,亦即透過身體實作示範與功勞分享。最後一點,本書指出除了社會運動之外,另一條理解與改造台灣社會的途徑,那就是透過社區集體行動。

  從提問、答案、歷史感到社會實踐,本書見證了「能動」的空間與體現。即便是派系這種看來像石頭一樣不可更動的「結構」,也會因為被歷經文化轉譯的社區集體行動鬆動甚至轉化。本書以紮實的個案研究,指出了由「不動」到「能動」、由「現實就是如此」到「另類可能」的轉變,是可以實現的。「能動」與「另類可能」的信念,將開創出嶄新的問題意識。

謝國雄識於

南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二〇一四年六月六日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社會學者,我很慶幸自己在兩千年前後的世紀之交,能以一種深度參與觀察的角色,來到一個內在變動力量非常豐富的華人小社會之中。黑珍珠之鄉,國境之南的屏東縣林邊鄉,一個人口數兩萬多人,家戶數六千戶上下,全鄉分為內五村與外五村等十個村落,這樣一個福佬人為主的小社會。兩千年前後,台灣社會的本土化認同與民主化進展已相當成熟,各種社會改革的論述或制度,延續著一九八○年代中期以來社會運動黃金十年的態勢,仍在擾動大社會與小社會,每一回激起的波瀾都還在逼問著這個社會的質地是什麼,這個社會的走向是如何。

  兩千年前後,我以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生的角色,同時擔任了屏東縣立法委員曹啟鴻國會辦公室的法案助理,以及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的研究員。三重角色,三種身分,時而斷裂或矛盾,但每每絕處逢生,在水窮雲起之境,忽然撞見了社會的細緻紋理,也參悟了自己為什麼走到這裡來的因由種種。運動年代裡的許多朋友們早一步來到屏東落腳,當我還在學院裡苦苦思索許多大論述之時,不時被這些朋友的細膩觀察、歸納與創新驚起。幾年之間,這些朋友們開始對屏東在地的水文、地質、山林、海岸、昆蟲、動植物、作物,以及上山下海的各種途徑瞭若指掌,怎麼到達一座蓮霧園,跟著天天聚會、元氣飽滿的鄉里老者們談論時政;怎麼到達一個養殖池,在曲曲折折的鄉間小路盡頭,看著池裡池外生機蓬勃。幾年之間,我發現我的這些朋友們已成為社會中的第一線實作者,能從在地生活世界裡反覆整理出有意思的軌跡模式來。其中,尤其以「南方水學」的在地論述最讓我驚豔。來自在地公共社團的主導者,包含了關心生態保育與文史保存的政治人物曹啟鴻,一方面從省政府文獻館調閱出清領、日治時期高屏一帶的老地圖與水文圖冊,另方面結合數代鑿井的在地資深師傅多年實作歸納,加上在地學院中專攻地下水水利工程的專業學者,不斷進行現地踏查與規劃討論。這一過程特別讓我看到「地方知識」的可貴之處,也看到「文化轉譯者」如曹啟鴻這樣的鄉紳知識分子,在帶領「地方知識」迎向「專家知識」時的自信與創新。

  莫拉克風災,二○○九年八月八日極端氣候強降雨給南台灣上了寶貴的一課。在這之後,災難不再是常態型災難,如每年固定的夏季颱風、冬季寒流之類,這類常態型災難其實常被蓮霧農夫或魚塭業者納入成為在地創新的契機,在因應小規模天候變化時,調節出更佳的農漁產出。莫拉克之後,災難變成臨界型災難,生存處境被逼近到「留下、或者離開」的臨界點來了。屏東的社區總體營造核心團隊諸多成員,在這之前已陸續跟隨曹啟鴻縣長入主屏東縣政府,擔任各類機要職位或局處首長。「二次社造」的態勢逐漸在形成,這次是以地方政府的治理轉型與資源動員來發動。莫拉克風災的災難治理,促成曹啟鴻主政的屏東縣政府出現了跨局處的任務型編組「綠能工作小組」,仍舊雙向動員「地方知識」與「專家知識」,這一次更連結了各類的綠能廠商,策劃出同時處理地層下陷區國土復育、在地社會綠能轉型、農漁產業與綠能共生的政策。從林邊鄉與佳冬鄉的「養水種電」到屏東全縣的「綠能造縣」,地方政府的綠能治理與社會創新,正在繼續試煉「二次社造」的最大潛能。

  本書第一次出版是在二○○七年春天,感謝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將我的博士論文選為社大文庫論述類叢書,並交由左岸文化出版社出版。本書第一版出版後,激起社造界、學術界不少迴響,出版後的三、四年間,我也隨著這本書遊遍台灣各處的社造中心與許多大學的相關科系,與第一線社造行動者或學院內關心社造、社區研究、台灣社會史、第三部門、在地民主化、教育實作轉型、甚至是宗教團體的公共性等議題的學者們充分交流。進而,來自日本的年輕學者也看到這一個案研究,嘗試追溯回日本造町運動或地方自治進行比較。來自中國大陸與香港社區伙伴團體,也前來交流討論,探詢華人地方社會自治轉型的條件。台灣社會的年輕新世代在各個校園中所成立的社會議題社團,也陸續邀約演講交流或以本書做為讀書會的閱讀討論材料。一本博士論文,在左岸編輯睿智的建議下,將第一章拗口的理論回顧部分裁減掉一半以上,沒料到竟有這麼大的共鳴與迴響。

  這一次的改版,感謝群學出版社總編輯與幾位年輕有活力的編輯們,建議出「增訂版」的再版編輯方式。首先,黑珍珠之鄉的田野民族誌將保持六章的原貌,但進一步再將第一章社運到社造的理論對話與第六章社造理論的定位等篇幅,也一起移出併合到本書新版的「附錄一」之中。編輯眼光獨到,建議我讓全書前六章一氣呵成,以流暢的民族誌看看能不能引起更多共鳴。完整的民族誌之後則規劃了三篇附錄,分別是附錄一〈建立社區行動的理論:社運到社造〉、附錄二〈個案能說什麼?—重探詮釋個案法與延伸個案法〉、附錄三〈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三篇附錄,第一篇是二○○四年博士論文時期以社運理論來思考社造行動的嘗試,如對行動理論感興趣的讀者,可從其中捕捉一些線索,繼續做突破。第二篇是本書第一版出版後,二○○七年夏天我以黑珍珠之鄉的研究為基礎,對民族誌個案研究方法做出方法與理論的初步定位,原收錄於南華教社所出版之《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如對社區民族誌參與觀察感興趣的讀者,可從其中比較出幾種主要民族誌取向的勝場之處。第三篇是二○一一年發表在《思與言》期刊「地方學專號」的作品,將邊界與認同、地方知識與專家知識、在地範疇與外來範疇,以及文化轉譯的意涵,做出更明確的討論與定位,如對在地性、地方生活世界的公共性等議題感興趣的讀者,這篇附錄應可引發不少突破性的對話。

  從非常多年前,還在熱衷於台灣社會轉型的年輕碩士生時期起,我就受益於三位台灣社會學的先行者。一位是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的葉啟政教授,一位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的謝國雄教授,一位是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的李丁讚教授。關於社會理論、社會思想史、行動與結構的糾結與釐清,我深深受益於葉啟政老師,從大學時期跨系選修社會系課程起,一直到博士班時期跟著葉老師有系統的幾門課,行動與結構、日常生活、文化社會學,這樣的基礎受用至今。我能不畏懼西方,甚而逐漸站在本地基礎上挪用並編排西方,都是葉老師走在我們這一世代前面,先一步鋪排出來的基礎。

  我的博士指導教授是葉啟政與謝國雄,碩士指導教授則是李丁讚與謝國雄。九○年代中期剛離開社會運動場域時,我就擔任謝國雄老師的研究助理,跟他一起跑田野,以準師徒制方式做中學,在台北縣(今新北市)勞工局勞工申訴中心擔任輔佐人,同時蒐集勞動研究的田野素材。準備挑選社區田野個案時,也是謝國雄走在前面,先行以坪林茶鄉進行民族誌個案研究,嘗試再拓展社會人類學社區研究的視野。隨後,帶著考察「基本分類範疇」與「社會構成原則」的社會學關懷,我來到黑珍珠之鄉。

  李丁讚教授一直關心公共性、公共行動的議題,我也長期分享這些關懷。李丁讚很早就注意到「細節、綿密」等生活世界行動方式的特質,在他自己的研究中,在他擔任指導教授或口考委員的過程中,不斷提醒捕捉社會質地的重要起手式。李丁讚與他的同事也以新竹金山面社區為個案,發表了「講道理與搏感情」關於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重要著作。本書第一版之時,李丁讚就給了本書一篇萬餘字的長序〈社造,一種生命工程〉,為社造行動與黑珍珠個案研究做出理論定位。這一次增訂版,編輯建議將這一篇序文改為全書總結的跋文,呼應我自己三篇附錄的理論性思考。

  一路走來,從直接介入社會運動、直接參與社造行動的參與式觀察學徒,到晚近逐漸標定出應該從個案研究走回原初關懷,再次逼問台灣社會的質地是什麼、台灣社會的變動能量是什麼,甚而是,以台灣社會為個案,嘗試提問社會是什麼、社會的動與靜原由何在等等,我是享受在許多個案參與觀察後的沈澱回甘時刻了。除了由衷感謝三位社會學先行者之外,我還要用力的謝謝社運的朋友們,謝謝屏東公共社團、在地村落以及仍在二次社造的朋友們。當年能在青春的尾巴之際深度融入並省思台灣地方社會,從黑珍珠之鄉的考察分析進而參悟社會學的種種,我需深深的禮敬上天、禮敬大地、禮敬人群。在天地人周流轉動之際,社區動了起來,我也動了起來。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區如何動起來

     
 
     書名:社區如何動起來?(增訂版)
     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

     出版日期:2014.07.16

     作者:楊弘任

     定價:380元

     ISBN:978-986-6525-83-4

 

 

【內容簡介】

1980年代是台灣社會運動的「黃金十年」,當時人民對社會的不公、國家的無能及資本的霸道發出悲鳴怒吼,各種運動風起雲湧。1990年代中期以後,社會運動的力道逐漸減弱,而社區營造開始蓬勃發展。本書致力捕捉、描摹及分析的,正是這股社會動能的延續與轉變。

2000年前後的世紀之交,楊弘任帶著三重身分(社會學博士生∕國會法案助理∕保育協會研究員),進入國境之南的屏東縣林邊鄉,從事長期的深度參與觀察。憑藉對當地社會紋理的洞識與掌握,構築出理解黑珍珠之鄉的三個視角蓮霧技術創新、在地結社風潮、社區總體營造),寫就這部扣人心弦的社區民族誌

本書精巧地結合了林邊與台灣、在地與外力、個案與整體,使得這份針對特定地區的田野研究具有更廣泛的啟示意涵:呈顯出過去百年來所謂邊陲社會共同面臨的課題,即諸如傳統與現代、外來與本土、中心與邊陲等二元範疇彼此拉扯所引起的相互搓揉摩盪問題。

值此「社造二十年」之際,《社區如何動起來?》的增訂版帶我們重返黑珍珠之鄉,透過當地社區總體營造的經驗,引領我們再次思索:在怎樣的機制下組織者與群眾才能交會融合,共同創造出嶄新的「公共性」與「社會想像」,讓看似不可撼動的地方派系得以鬆動甚至轉化,進而啟動社會改革的機制,讓社區自轉前進。

 

台灣社會學先行者誠摯推薦

這本書的內容很本土,寫作的筆觸更是本土。它不只是一份優秀的學術作品,更是一份相當具有特色之成功的「報導文學」。整個論述不像一般學術論文,充斥著炫惑而難懂的術語以及彆扭而拗口的西化表達方式,倒比較像民間說書先生侃侃而娓娓地以委婉口吻細說著故事。

——葉啟政教授

從改革社會的淑世關懷出發,進入田野,淬鍊出嚴謹的學術研究,成就了這本精彩的專書,然後再回饋給社會實踐,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本書以紮實的個案研究,指出了由「不動」到「能動」、由「現實就是如此」到「另類可能」的轉變,是可以實現的。「能動」與「另類可能」的信念,將開創出嶄新的問題意識。

——謝國雄教授

《社區如何動起來?》是一本生物社會學。透過田野的細緻解剖,作者向我們揭示了社會生命體誕生的奧秘。本書之所以精彩,正是它從「生命」的角度來呈現社區花園,讓我們清楚地看到,花園中花葉果實之所以能夠長成,其背後所需要的各種養分與熱能。

——李丁讚教授

 

【作者簡介】

楊弘任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近年主要研究興趣包括:社區研究、科技與社會研究、台灣社會的綠能轉型、宗教社會學、現代性與社會理論等。

 

【目錄】

推薦序  由不動到能動,由現實到另類可能/謝國雄

推薦序  走入「地方」/葉啟政

自序  回到社區,探問社會

第一章  行動中的社區

.技術、社區與認同.兩種習性的文化轉譯

第二章  黑珍珠之鄉的地方派系

.派系的命名與起源:為什麼是舊派與新派? .拼貼歷史:派系分化與菁英甄補.派系成員的日常習性與轉型軌跡.黑珍珠之鄉地方派系轉型趨勢

第三章看不見的技術:蓮霧變成黑珍珠

.誰發明了黑珍珠?.技術,為何看不見?.黑珍珠的技術發展史.準師徒制:銘刻在身體裡的技術之傳承.技術,真的看不見?

第四章在地結社風潮及其轉型

.林邊民主促進會的形成與轉型.東港溪保育協會的形成與轉型.林邊文史工作室的形成與轉型 .結社、公民性與在地民主

第五章黑珍珠之鄉的社區總體營造 

.為什麼純粹的「村落行動」無法使社區動起來?.為什麼純粹的「社團行動」無法使社區動起來?.社區動起來的主要機制  .社造行動的特質

第六章社造,持續的文化轉譯

.社區是「做」出來的.不斷轉譯在地習性

附錄一建立社區行動的理論:社運到社造

 .社運到社造.社造 ,潛在對手的社區認同.轉化地方社會中的網絡與資源.文化轉譯,啟動有廣度也有深度的動員過程

附錄二個案能說什麼?——重探詮釋個案法與延伸個案法

.民族誌個案的魅力.範例,或者異例:鬥雞事件的爭議.深描,或者解釋:文化理論的科學基礎.從詮釋個案法到「社會—象徵分析法」

附錄三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

.在地性、邊界與文化轉譯.以地方知識轉譯專家知識.以在地範疇轉譯外來範疇.結語

參考書目

  社造,一種生命工程/李丁讚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闖蕩房產界的娘子軍:預售屋的跑單小姐

汪欣怡

 

當你一踏進富麗堂皇的房地產接待中心,馬上就會有一位笑容可掬的銷售小姐上前迎接你。她會專業地介紹該建案的理念、規劃與環境,帶你看過接待中心內的商品模型與樣品屋,並用各種動人的說詞讓你衝動下單。她身著制服,並且發送公司印製的名片,你很可能不知道,其實她只是個臨時員工。 到你簽下購屋合約的時候,這位銷售人員可能早已經離職了。

在台灣預售屋的銷售現場,大多數的第一線銷售人員是臨時員工。她們大多為女性,經常遊走於各代銷公司的案場,俗稱「跑單小姐」。「跑單小姐」是台灣房屋預售制銷售鏈的最後一環,扮演了影響交易成敗的關鍵性角色。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間百態盡收社會學眼底

何明修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美國社會學家Robert Nisbet在一九七六年出版了《社會學作為一種藝術形式》(Sociology as an Art Form),這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一本小書。如同其他學科的發展,社會學越來越強調專業化,彷彿不採用高深的統計模式、艱澀的理論夾槓(jargons),就顯得不夠體面,或者不夠「科學」。相對於此,Nisbet認為,社會學其實是和繪畫、音樂、文學等藝術作品一樣,用不同的材料來呈現我們所身處的大千世界。好的藝術自然而然地吸引我們,引發出愉悅、欣喜、讚嘆等各種情緒反應,好的社會學研究也應該有相同的效果。

從這個角度來看,偉大的社會學著作都可以當作文學經典來看待。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不外乎是現代版的啟示錄,他用簡潔有力的語言來說明為何資本主義的喪鐘即將敲起。韋伯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也可以當成一齣悲劇來閱讀,就如同希臘悲劇一樣,苦難大都源於自不量力主角的自作自受。新教徒為了榮耀他們畏懼的上帝,拚命工作累積財富,拋棄了世俗的各種享受。他們的宗教熱忱帶來了資本主義,結果這種經濟形態反而導致信仰的退位,現代化的社會離上帝更為遙遠。同樣地,傅柯的《規訓與懲罰》是一本令人毛骨悚然的反烏托邦小說,傅柯從塵封己久的歷史檔案中,發掘出十八世紀關於監獄、軍營、醫院的設計圖,他嚴肅地指出,這即是早就預告好的現代社會圖像。現代人的自由是一種幻覺,其實我們是活在無從遁形的監控之中。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