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最渴望與你互動的網頁-- http://socio.com.tw/forum
群學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publishing
(舊)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sp
群學噗浪 https://www.plurk.com/socio
右邊側欄的「群學出版社在facebook上」已更新連結到群學的新粉絲專頁,尚未加入的朋友請踴躍支持囉。(舊的粉絲頁將不會再有更新)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系編號:STSC 012

書名:透視科技與社會

           的九道工法

出版日期:2015.10.22

作者:綾部廣則、梶雅範、神里達博、小林傳司、調麻佐志、杉山滋郎、塚原東吾、平川秀幸、廣野喜幸、藤垣裕子、松原克志、宗像慎太郎

定價:440元

ISBN :978-986-6525-95-7

 

 

                         

九個重要案例,看透生活中切身的安全議題

九道思考工法,按部就班重奪回生活自主權

 

天氣預報細懸浮微粒超標,下班後小王戴上口罩走出公司,順路走到超市買一瓶牛奶回家,但哪一牌的牛奶才是安全的?喝豆漿吧,那麼非基因改造黃豆的標示在哪裡?出了超市買晚餐,前些日子烹調用油大廠連環爆出問題,現在外食真的安全嗎?回家之後,上網隨意留言開個玩笑也要小心,誰知道會不會被告?上床睡覺開冷氣,腦中閃過福島核電風波,響應節能省電吧,但不開冷氣,地球暖化成這樣,吹電風扇還是熱熱熱!……小王的一天就這樣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明天恐怕只是今天的複製。

 

難道只能這樣嗎?科技主宰了現代社會,科技帶來生活的便利,但同時也帶來大大小小的風險與災難。政府的失能,更加深了民眾的恐懼,不安的感覺逐漸蔓延。我們連日常生活中吃下肚的坐上去的穿上身的住進去的都難以確定安危,安身立命變成一種奢侈。聽天由命就是我們的宿命?

 

 安身立命,真的那麼困難? 

日本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傾注全力,由多名學者合寫出這本深入淺出、兼具案例和理論的通識著作,期間國際知名STS學者也紛提懇切的建議。它可以是給學生的通識教科書,更可以作為給一般大眾的「教養書」。書中選取九個日本特別重要且具代表性之科技災害案例並深入分析,時間從五零年代到今天;從國際知名的痛痛病與水俁病,到近年全球都議論紛紛的狂牛症、愛滋與核能議題,以至新興爭議──網路訴訟。這些不只是日本,也是現今台灣所不得不面對、卻又躊躇不前的難題。更可怕的是,未知的災難還會一直到來!

 

本書嚴格審視政府、專家與科技廠商的作為,並提供民眾必要的科技素養。對於專家的建言,以及專家和政府的合作,我們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應該如何判斷、如何檢視?此書破除專業與常民生活的籓籬,透過殷切平實的書寫,邀請大家共同來思考這些難題,覓尋安身立命之道。

 

【本書特色】

《九道工法》一書,雖然有多樣又複雜深入的東洋STS個案教材,但在東大教授藤垣裕子的仔細串聯與整合下,卻形成了一個整合一致的STS分析角度。她深入而淺出地介紹了本書的分析角度,含蓄而避免提到太多歐美STS理論工具,顯示出一種東洋特有的簡明分析、一種窗明几淨的日本論述美感。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傅大為

 

 

在某些閱讀時刻,我還真覺得眼前就是哆啦A夢的STS工具箱。面對沒完沒了的麻煩,哆啦A夢拿出各種法寶。機器貓有任意門、時光機、記憶麵包,STS有風險分析、強綱領、公民參與。這本書兼具教科書、工具書、簡易方法手冊的靈活編排,跟哆啦A夢的寶庫一樣讓人眼睛一亮。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吳嘉苓

 

【目錄】

推薦序/傅大為 來自東洋的STS九道工法

推薦序/吳嘉苓 哆啦A夢的STS工具箱

前言

案例分析

 1   水俁病案例中行政、科學家、媒體的相互作用   杉山滋郎

    ──震驚世界的日本50年代兩大公害之一的水俁病期來龍去脈。

2   痛痛病問題解決過程中專家與市民扮演的角色  雅範

  ──兩大公害之一,其解決經緯以及與水俁病之比較。

3     文殊訴訟探討日本核能問題   小林傳司

  ──大眾期待的核能廠安全程度與專家判斷是否有出入?

4藥害愛滋問題的STS分析   廣野喜幸

  ──國際蔓延的新興病症,各政府的應對態度及速度天差地遠。

5     BSE牛海綿狀腦病狂牛病探討日本食品問題   神里達博

  ──面對無法確定病因的新病症,政府該如何應對?

6     基因改造食品的風險治理    平川秀幸

  ──商業利益?還是社會環境價值?哪個較為重要?

7     醫療廢棄物之攻防    松原克志

  ──居民要求的不只是客觀角度的安全,也是主觀角度的安心。

8     全球暖化與不確定性    宗像慎太郎‧塚原東吾

  ──用科學計算出的全球暖化趨勢,真的能夠解釋我們的生活環境嗎?

9     先進技術與法律:從Winny事件談起    調麻佐志

  ──當網路科技被利用於犯罪時,軟體開發者責任何在?

  解說:邁向進階研究(Advanced-Studies

  ──想要剖析科技與社會問題時,這裡教你需要的步驟及重點。

   研究取徑的趨勢

  ──科技與社會研究的漫漫長路歷史,怎麼發展到今天。

  專有名詞解說

  ──讓你一窺科技與社會研究的重要概念。

基本參考文獻

後記

索引

作者介紹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GAZE011
書名:失控的佔有慾:人類為什麼汙染世界?
           (Le Mal Propre: Polluer pour s'approprier ?)
作者:米歇爾.賽荷(Michel Serres)
譯者:陳榮泰、伍啟鴻
導讀:許宏儒
定價:240元
頁數:232頁
出版社: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986-6525-96-4
CIP:445.9
圖書關鍵字:1. 環境汙染 2. 環境社會學
出版日期:2015.10.14
 
 

好評推薦

林文源│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馮朝霖│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夏曼藍波安│作家

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按筆畫順序排列)

 

「一個物種贏了,就成為自然的主人與擁有者!」但是,只有當人類物種贏的時候,這句話才成立。人類如此對待他們征服的其他人類,同時也如此對待地球上的其他生靈。《失控的佔有慾:人類為什麼汙染世界?》這本小書相當奧妙,不僅有趣,很小卻戰鬥力十足。生物學家宣佈我們進入「人類紀」,意味著人類的行為早已改變整個地球的生態。在此同時,人類是否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從萬物之靈變成萬物之魔?這本小書可以給你一些思考。

──張君玫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當代法國思想家Edgar Morin以「複構性思想」稱世,他聲稱華人比法國人更容易理解他的哲學。相較之下,賽荷的哲學與文風則更可稱為法國版的現代禪學。本書《失控的佔有慾》一句「去其所有」棒喝,粉碎資本主義文明根深蒂固的罪孽習性(habitus),因為世間一切的佔有皆是遮蔽,而唯其「空其所有」,才能體驗「美/無/虛/神」之「出神的狂喜」(ecstasy)。

 去其所有」敲響當代美學素養三重奏(存在、公民與生態)序曲。

──馮朝霖 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Michel Serres的哲學不易閱讀,卻值得深入。以STS為例,他以希臘神話信使Hermes原型提出的傳訊╱轉變者(translator),不但呼應其跨越多重知識空間的實作,更啟發Bruno Latour等人發展ANT(行動者網絡理論)。

本書從佔有╱慾的知識與後設架構切入,同樣提供寬廣探索空間。

建議閱讀可多思考:如何使Serres的佔有、寄食與傳訊╱轉變概念走出他的文化與知識脈絡,連結您的知識空間?

──林文源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內容簡介

環境汙染、父權制、戰爭、居住不正義、

資本主義、垃圾訊息與廣告,原來通通

都是 人類的佔有慾 惹的禍?

 

關於「玷汙」的一段歷史與兩種哲學

 

動物撒尿以圈出領地;當人用口水弄髒湯,或用商標弄髒物品時,也宣告了他對這些東西的所有權。汙染是為了佔有嗎?是的,從動物到人類皆是如此。正如動物需要棲地,人也得佔據居所才能維生。可是,人的佔有慾早已超越了生存的需求,汙染的規模也並非動物所能比擬。綜觀人類的歷史,汙染不但無所不在,範圍還不斷擴大。

 

農人透過牲祭的血液圈出田地;羅馬皇帝的建基,亦濺下了兄弟的鮮血;

直至最近,男人還宣稱自身保有女人的初夜,也就是有權透過精液來玷汙並佔有她們;

工廠則用廢棄物,剝奪了居民的健康;而在資本主義中,唯有製造越多產品及垃圾的人,才能積累越多的財富;

除了有形的物質之外,佔有慾也拓及符號的領域。反覆播送的空洞廣告,便佔據了公眾的注意力。

 

是的,汙染即財產!時至全球遭遇生態危機的今日,主宰人類文明,卻也使人比動物更像動物的所有制/財產權,也即將走到盡頭。

 

那麼,人與自然的聯繫,是否仍有其他出路?我們能否透過「租賃者」的哲學、而非基於「佔有者」的慾望,來看待自己與世界的關係?素來以跳脫人類中心論而聞名的哲學家賽荷,將在本書邀請您一起來思考這些問題。
 

本書特色

◎善用隱喻連結種種現象,從動物的棲地談到部落及國家的興建,再觸及現代世界的鉅變 
◎不只批判自然世界中的「硬性」汙染,更呼籲人們關注人文世界中的「軟性」汙染 
◎橫跨科學、文學、哲學與社會科學的視角,並以平易近人的筆法,描繪「汙染」及「佔有」的幽微聯繫
 

作者簡介

米歇爾.賽荷(Michel Serres),法國哲學家,在1990年獲選為法蘭西學術院院士。他本身也是著作等身的暢銷作家,寫作不落入學術格式的窠臼,而是面向大眾。早年修習數學並傾心於自然科學,但因戰爭的經歷,使賽荷開始對人類的科技文明進行反省,後來轉而修習哲學與人文學科,並在知名哲學家Gaston Bachelard之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跨學科的背景,讓他能遊走於科學、哲學、文學之間,從表面上看似相異的現象之間,以「隱喻」的方式,去挖掘其間的關聯或普遍性。他的思想已被證實為充滿前衛性,晚近開始受到各個學門之關注,在社會學界,賽荷的思想對Bruno LatourNiklas Luhmann等理論家的影響,便相當廣為人知。賽荷近來關懷的領域也相當廣泛,包含環境、教育、科技、金融等等。

 

譯者/陳榮泰

清大歷史所碩士。因學習科技與社會(STS)而接觸塞荷的哲學。近來關注複雜系統(包括生態農業)中的知識與倫理問題。

 

譯者/伍啟鴻

清大哲學所碩士。近年投入生態農業,試以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摸索人類物種的定位,以及群我的相處之道。
 

目錄

 
 上篇 尿、屎、血、精液:所有權的生命基礎

清潔與汙穢:動物的習性、人類的習性

血液與屍體:農人與獻祭的習俗

紅線:商業的使用與濫用

精液:性濫用

 

下篇 垃圾、圖像、聲音:物質與記號

硬汙染:物質濫用

軟汙染:訊息濫用

無人佔有的世界

    後記:個人的使用與濫用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Religion Life_CV Design-3D300  

書籍編號:NC02
書名: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
作者:黃應貴(主編)
   丁仁傑
   呂玫鍰
   齊偉先
   林瑋嬪 
   楊弘任
   陳怡君
   鄭瑋寧
定價:400元
頁數:384頁
出版社: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986-6525-94-0
CIP:207
出版日期:104.09.14

(封面設計:井十二)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人類社會中個人的自我認同,是透過人與人之間密切的互動而建立。但是現代社會的發展加速了生活的步調,快速流動的日常生活無形中產生個人內在的矛盾,並造成片段化的人際關係與心理的焦慮不安。

  為了重建人際關係、找到自我的認同與救贖,陸續出現了各種既無教主與教義、更欠缺正式儀式與組織之新形式的世俗性宗教。而此時宗教的主要關懷,轉向個人如何在社會中找到定位的問題,並為其日常生活提供意義的框架。

  本書將由實際的個案研究,說明個人如何透過當代的宗教實踐建立人際關係,同時找到自身存在的意義。個人化的宗教實踐豐富多樣,包括與神直接溝通而超越中介的層面,或是在既有宗教儀式中的某些活動,也可以是創新性的附屬活動,更可以是個人在傳統儀式、教義、與實踐的創新。這些滿足個體自我存在的認定都存在當代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個人的救贖之道。

作者簡介

黃應貴(主編)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等書。

丁仁傑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社會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出版有專著《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重訪保安村》等。譯有David Jordan的《神.鬼.祖先》和Steven Sangren的《漢人的社會邏輯》。研究領域以宗教社會學為主,包括傳統與當代慈善活動、新興宗教、宗教組織與宗教運動、漢人民間信仰、農村社會變遷等。

呂玫鍰

德國畢勒斐爾德大學社會科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專長為宗教人類學、歷史人類學與漢人社會文化,研究關注臺灣媽祖信仰與客家民間信仰的變遷,探討儀式展演、社群、空間、地景、身體經驗、性別等課題,近年研究處理當代宗教之遺產化、個體化、與宗教想像等。著有論文多篇。

林瑋嬪

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曾經擔任台灣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現為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系主任。專長為宗教人類學、親屬人類學與漢人研究。著有專書 Materializing Magic Power: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Villages and Cities(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5),以及論文多篇。

陳怡君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長期關注臺灣平埔人群與文化樣貌,研究興趣包括宗教人類學、基督宗教的地方化、族群理論與社會記憶理論等課題。

楊弘任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近年主要研究興趣包括:社區研究、科技與社會研究、台灣社會的綠能轉型、宗教社會學、現代性與社會理論等。

齊偉先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研究專長為宗教社會學、文化社會學、身體研究、藝術社會學。近年研究試圖從宗教治理、宗教品味及宗教儀式的身體化等面向,探究台灣民間宗教在社會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諸多現象變化,其核心關懷在說明宗教治理、認同與(陣頭)技藝佈署之間的關聯。而實證研究背後的理論層次興趣,則在於探索權力治理與美學實踐間的辯證關係。

鄭瑋寧

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長期關注魯凱人的社會、歷史與文化,研究專長為人觀及性別與親屬、工作與資本主義的人類學研究,近來研究視角觸及情感、存有、美學以及知識本體論等課題。著有論文多篇。

目錄

導論
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黃應貴

第1章
新興宗教與新「宗教性」︰台灣漢人宗教的脈絡/丁仁傑

第2章
當代媽祖信仰的個人化與宗教性:以白沙屯為例/呂玫鍰

第3章
宗教場域中美學實踐的現代性:台灣民間信仰場域中的品味社群/齊偉先

第4章
都市神壇與乩童靈力:桃園八德的例子/林瑋嬪

第5章
綜攝與轉譯:一貫道英國道場的行動者網絡分析/楊弘任

第6章
神恩靈力與性別政治: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為例/陳怡君

第7章
再現死亡、悲懷難遣:以當代魯凱人的喪葬實踐為例/鄭瑋寧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奢華美學  

 

書籍編號:FT007
書名:奢華美學:台灣當代文學生產
作者:劉乃慈
定價:350
頁數:
336
出版社: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ISBN
978-986-6525-93-3
CIP
863.2
出版日期:
104.08.19

(封面設計:黃暐鵬)

 


【書籍簡介】

對解嚴後的台灣,一場侈的探索
對世紀末的文壇,一次麗的回眸

 

重新理解九年代文學及文化特質

 

年代,一個屬於閱讀的年代。
朱天心的耽溺呢喃,駱以軍的敘事迷宮,
舞鶴的在地撫想,李昂的情慾展演。
後設手法、感官堆砌、流行競逐、知識輯錄,
這群作家構築出一個眾聲喧嘩的文學場域,
而我們迷走其中,無法自拔。

 

年代,一個屬於閱讀的年代。
我們追蹤排行榜的暢銷小說,
崇拜眾所矚目的文學獎得主,
理論成為一種名牌,書評成為一種行銷。
步入金石堂和誠品,不再只是為了閱讀,
而是為了浸染一份秀異氛圍,並為其所俘虜。
我們都是「類精英」的忠實信徒。

 

曾幾何時,文化美學與資本市場勾結,
本土書寫更成為一場詭麗奇華的記憶工程。
文本概念先行,形式即為意義,
我們身陷「奢華」的繁複網絡,
在符號的世界裡被馴化,逐步邁入頹廢的世紀末。
步入新世紀,我們身處何方,該往何處去?

 

回顧過去,是為了想像未來。

 

---------------------------------------------------------------------------

九○年代的文學創作,因資本主義消費社會的成熟,
以及解嚴後焦躁不安的社會氛圍,

相應呈現出眾聲喧嘩的現象,允為台灣文學史上的一代盛世。

然而繁花似錦的背後,又隱藏了哪些未解的謎題?

本書以「奢華美學」為軸,抽絲剝繭,
深入探索九○年代迄今的文學及文化特質。


在新世紀的此時,讓作者帶領我們回到解嚴後的台灣,

再次調整觀看焦距,重新檢視這段世紀末的絢爛。





【作者簡介】

劉乃慈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研究領域為台灣當代文學、華文女性文學,以及文學理論與批評。
著有《再脈絡──台灣當代女性小說研究》、《第二/現代性:五四女性小說研究》等書。





【目錄】


導 論

第一章    奢華做為一種美學型態
第二章
    主導台灣當代文學發展的力量
第三章
    「類精英」的文化市場美學
第四章
    幽靈纏繞的本土書寫
第五章
    當代小說美學與文化意識型態的對應

 
參引書目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6525-92-6  

書籍編號:PS007 

書名:高教崩壞:市場化、官僚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作者:戴伯芬(主編)

   林宗弘

   吳燕秋

   陳思仁

   林凱衡

   揮麈子

定價:420元

出版社: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986-6525-92-6

出版日期:104年7月

 

高等教育崩壞是臺灣社會當前無可迴避的危機,在官僚化、商品化以及少子女化的衝擊下,高等教育即將面臨全面崩解的命運。隨著官僚化治理機制的擴張,假教改之名的高教治理、扭曲的評鑑制度,迫使大學轉向追求學術聲望、排名的官僚體制,教師與學生淪為建制化學術生產線的底層勞工;技職升格、企業大學興起,放任大學展業經營、擴張校地;國家、財團、派系政治以及高等教育機構聯手開發教育地產經濟,危害生態環境、斲傷土地正義、擴大社會不平等;同時,擴張的高等教育碰上少子女化的人口斷崖,生源逐年下滑、財政赤字難以彌補、年金制度無法改革。

 

以上偏離教育精神的一切作為,終將造成大學倒閉、教授失業、學生失學、生產力斷層的全面衝擊。

 

本書解析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脈絡以及改革的可能性,並指出一條面對高教危機的集體行動之路。面對崩解的命運,臺灣社會必須形成一場新的公民運動,完成高等教育的轉型正義。

 

作者簡介

 

戴伯芬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現任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曾任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第一屆理事長。

 

林宗弘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曾任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第一屆監事。

 

吳燕秋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輔仁大學兼任教師、臺灣女性學學會理事。曾任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第一屆兼任教師代表。

 

陳思仁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現任臺北藝術大學兼任教師,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第二屆會員代表。

 

林凱衡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曾任台灣大學工會秘書長及國會助理。研究方向為教育社會學與政治社會學,因為投入工會運動而開始關心勞工議題。

 

揮麈子

國立大學博士,現於各大學擔任兼任教師。

 

目錄

推薦序 崩壞的臺灣與高等教育 李遠哲

推薦序 回歸教學現場的時候到了 陳東升

推薦序 後冷戰的高教變遷:歷史脈絡與三組核心問題 曾柏文

序 一場責無旁貸的高教重建運動

 

第一篇 高教環境的鉅變

 

第一章 學術資本主義崛起:新自由主義與臺灣社會結構轉型

一、新自由主義轉型下的大學

(一)學術資本主義崛起

(二)誰是大學商品化的犧牲者?

二、台灣崩世代:產業、財政與人口危機

(一)台灣企業需要碩博士人才嗎?

(二)財政緊縮與人口萎縮

三、台灣高教擴張的歷史共業

(一)當高教擴張遇上人口斷崖

(二)博士失業狂潮來襲

四、大學崩壞,誰來力挽狂瀾?

五、加入搶救高等教育的行列

 

第二章 學術官僚主義的擴張:民主化與高等教育轉型正義

一、臺灣高等教育的前世今生

(一)殖民主義下的現代化大學與師範系統(一九四五年以前)

(二)黨國威權主義下的大學(一九四五-一九六○年代末)

(三)人力資源導向的大專校院(一九七○-一九八○年代末)

(四)民主化轉型下擴張與升格的大學(一九八七年以後)

二、披著羊皮的教育改革之狼

(一)以資源分配引導大學校務發展

(二)集權高度控管大學人事與行政

(三)總量控制各大學系所與招生員額

(四)黑箱作業的預算分配機制

三、大學發展M型化

(一)五年五百億的教育資源分贓

(二)大學與技職的零和關係

(三)學術權貴階級的興起

四、大學倒閉與裁員危機

五、大學合併與私立大學轉型發展方案

(一)公立大學合併方案

(二)私立大學轉型發展方案

 

第三章 金權校園:學術資本主義與官僚主義合流

一、定位不明的國際招生市場

二、教育商品化的風險

三、南韓松島教育園區的前車之鑑

四、假辦學、真土地炒作

五、教育商品化的衝擊與矛盾

 

第四章 大學精神之死:規訓化的評鑑制度

一、評鑑的起源

二、高教評鑑的爭議

(一)評鑑定位與目的不明

(二)評鑑單位組成的合法性不足

(三)評鑑架構與指標流於形式化作文

(四)評鑑委員缺乏專業

(五)無法落實追蹤改善機制

三、當前大學評鑑改革的方向

四、績效主義大行其道

 

第二篇 學術巨塔的傾塌

 

第五章 教授無法承受之重:限年升等與評鑑

一、學術這條路

二、侏羅紀的校園生態

三、計點制的大學教授生涯

四、重研究輕教學的大學發展

五、誰殺了大學教授?

 

第六章 新科博士的悲歌:畢業即失業

一、「流浪博士」的產生

二、聘教師還是請門神?

三、非典化的學術勞動

(一)博士後研究:學術工廠的高級勞力

(二)專案教師制度:同工不同酬的勞動剝削

(三)兼任教師:教育界的血汗勞工

四、產學斷裂:坐困愁城的臺灣博士

五、挽救良禽無木可棲的困境

 

第七章 學術大富翁遊戲:壟斷性的學術生產

一、期刊有貴賤

二、學術官僚化與商品化壟斷的出版

三、反對全球化的學術生產:批判與行動

四、回歸學術的期刊出版

 

第八章 瀕臨破產的退休制度:失衡的給付與財務危機

一、威權時期的退休制度

二、民主化與社會保險改革

三、大學教師的退休金解析

四、不公平的給付與不連續的年資

五、退休制度改革的批判

六、改善未來:退輔制度改革的建議

 

第三篇 行動與抵抗

 

第九章 學術黑工:被剝削的研究助理

一、高工時、低時薪、沒保障的校園黑工

二、碩博士生的收支現況

三、不被承認的高教體制僱傭關係

四、他山之石:美國學生工會的案例

五、象徵暴力下的甘願勞動:對學術資本主義的社會學分析

六、解構與行動

 

第十章 學術公民運動:高教工會的實踐與反思

一、從同學會到工會

二、催生「臺灣高教產業工會」

三、高教工會的實踐與反思

(一)外部法制與文化環境的限制

(二)內部組織的困境

四、工會元年運動主軸:教師勞動權以及評鑑制度改善

五、工會二年:深化工會組織、回應勞資衝突

六、參與改革:挽高教于崩壞,扶大學之將傾

 

第十一章 朝向高等教育的轉型正義

一、高教崩壞的危機

二、高等教育轉型正義的重建契機

(一)高教危機的對策

 1.降低生師比,提高教育品質

 2.高教資源重分配,重整高等教育組織

  3.資訊公開,以課責取代高等教育評鑑

  4.回歸勞動三法,落實教職員勞動權益的保障

(二)建立高教轉型的程序正義

 1.學生受教權的保障

 2.教職員工的勞動權保障

 3.校地的轉型與再利用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社會階級以及家庭與學校的關係

本書探究社會階級如何以及為何影響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本研究聚焦於某一特別形式的家長參與: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孩子的課堂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書分析一所白人勞工階級小學及一所白人中上階級小學的家庭與學校關係。在這兩所學校各自找出一個一年級的班級,研究十二個家庭,在他們孩子一年級到二年級的期間持續追蹤。

本研究揭示家庭與學校關係在勞工階級社群與中上階級社群之間的差異。勞工階級家庭與學校之間的關係呈現分隔(separation),由於這些家長相信教育工作是由老師負責,所以對於課程或教育過程只會詢問少量的資訊,而他們對於學校的批評幾乎全都集中在非學業性的事務上。大部分的勞工階級家長從未介入孩子的學校課程;他們的孩子只接受一般性的教育(generic education)。雖然這些家長會唸書給孩子聽、教他們認識新字、檢查學習單,但這類活動只是零星出現而非長久持續,且比老師所期待的少很多。另外,關注孩子的學校活動這項任務幾乎都由母親負責。

相反地,中上階級家長則在家庭生活與學校生活間建立起監督與聯繫(interconnectedness)的關係。這些家長相信教育是老師與家長共同分擔的責任,他們對孩子的學校教育擁有充分的資訊,對於學校有諸多批評,包含對老師的專業表現。大部分(雖然不是所有)中上階級家長會在家唸書給孩子聽且加強學校課程。許多家長(尤其是低學習成就孩子的家長)透過指定特定老師、要求讓孩子進入某些學校課程及向校長抱怨老師,來客製化孩子的學校教育。有些家長則會試著彌補學校課程的不足,方法包括在家自學班級課程、雇用家教,以及請教育顧問評估孩子的學習狀況。雖然監督孩子的教育大部分是由母親來做,但父親會出席象徵性的學校活動,並且在與學校相關的重要決定上扮演主動角色。老師對於父親的參與印象深刻,並且認為是家庭高度重視教育的跡象。

這些家庭和學校的個案研究儘管數量少,但卻提供大量證據證明當前普遍使用的理論取向嚴重不完整。本研究認為,許多從事家庭與學校關係研究的學者,只著重家長在幫助孩子做入學準備及遵從老師要求提供協助上所扮演的角色,這樣的研究範圍太過狹隘。本研究發現指出,中上階級家長也試圖形塑孩子的在校經驗,他們(尤其孩子是低學習成就者的家長)努力在孩子的學校教育中扮演領導的角色,他們不依賴學校的授權,也不自動服從老師的專業知能。因此,本研究的兩個社群,其家長採取作法的目的與意義很不一樣。中上階級家長與學校之間的連結比勞工階級家長和學校之間的連結緊密許多,原因是中上階級家長會仔細監督且經常介入孩子的學校教育。

本研究也認為有需要重新思考,在探究社會階級為何會影響學校經驗時所使用的概念架構。不同於主流架構中的假設,本研究的兩個社群中的家長其實都冀望孩子在學校能夠成功,他們全都重視孩子在一、二年級的學業,而且這兩所學校的老師都採取類似且有時相同的策略讓家長參與學校教育。

然而,這兩個社群的家長能用來提升孩子在校表現的技能和資源並不相同。就定義上而言,中上階級家長比勞工階級家長受過更多的教育、有更高的地位與收入。這不僅讓他們更有能力幫助孩子的在校學習,也讓他們更有自信能夠提供孩子協助。勞工階級家長則同時缺乏技能和信心,去幫助孩子的在校學習。

此外,中上階級家長有親戚、朋友和鄰居從事教育工作。中上階級母親也與孩子同所學校裡的其他母親有著緊密關係。因此,中上階級家長比勞工階級家長擁有更多關於教育過程及孩子在校經驗的資訊。當中上階級家長試圖為孩子在學校獲得優勢時,他們會運用這些資訊。性別角色的階級差異在此也有影響;勞工階級家庭傳統上比中上階級家庭有更明顯的性別角色區隔,這反映在家長在學校教育裡所扮演的角色上。

因此,劃分階級位置時所使用的特徵(如教育、職業地位),以及長久以來和階級位置連繫在一起的家庭生活型態(如教養子女的方式、親屬連帶、性別角色),對於家庭和學校的關係有非預期的後果。當勞工階級家長將教育的職責移交給老師時,他們也會因此難以達成老師所告知的期許。諷刺的是,雖然勞工階級父母更加尊重老師的專業地位和知能,但在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方法和程度上,能達到老師期許的卻是中上階級父母。

家長的作法會帶來直接後果。本研究記錄中上階級孩子的在校課程,如何受家長指定老師、要求安排至特別課程、以及家長介入拼字和數學等班級課程的影響。不同型態的家庭與學校關係會影響孩子接觸學業內容的分量,也會影響升級與重讀的決定,而中上階級家庭比勞工階級家庭採取更強勢的態度。在某些情形中,老師對學業表現的期望似乎被家長的作法所決定/影響。

中上階級家長的介入似乎會帶來教育上明顯的好處,對低學習成就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其中有些孩子的閱讀能力在兩年內進步顯著。儘管如此,家長的強烈介入還是會有負面影響:本研究中有些孩子在一年級便有學習壓力的跡象。家長參與也會影響親師互動,尤其是當家長批評老師的專業表現時。

這些研究發現顯示,文化資本概念有助於改進當前對勞工階級家長的參與程度低於中上階級家長的解釋。社會階級提供家長社會資源,而家長「投入」社會資源以獲取社會利益。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階級差異,並非只是根植於家長對於學業成就的重視程度,或是學校用來招募家長參與的策略。

這個對於家庭和學校關係的探究也指出,當前對文化資本概念的理解需要修正。並非擁有相似文化資源的人就會「投入」同等的資源,來為他們的孩子在學校獲取優勢。擁有高地位的文化資源並不會自動產生社會利益,而是需要個人有效地「動用」這些文化資源,此觀點與當前使用文化資本的研究所持的假設相反。大部分關於文化資本的研究一直以來都聚焦於「精英文化」,但在本研究檢視的兩所學校裡,有些在一般情形下不被視為文化資本的文化資源(如日常用語,以及家長有能力協助孩子學校教育的自信)卻能為一年級學童的家長帶來收益。然而,只有檢視個別行動者在教育制度裡的行為(這是較常見的研究方式),且仔細檢視老師的要求,才能發現這些優勢。

最重要的是,本研究涉及當前關於社會階層化和社會制度之間關連的各種探究模式。大部分的研究只看社會階級在單一社會制度內的影響,這些社會制度包括家庭生活、工作、精神衛生機構或刑事司法系統。少數研究已證明一個制度內的經驗會滲透至另一個制度,就像職業本身的複雜度以及工作受監督的程度會影響教養的價值觀(Kohn and Schooler 1983)。因此,研究者需好好探究家庭會透過哪些方式,使其可以(且確實)達到那些具有篩選功能的社會制度(gatekeeping institutions)所訂出的標準。已經有跡象顯示,職業的長手臂不但會延伸至家裡,還會到更遠的地方,這形塑了家長如何管理孩子在家以外的生活。

 

*收錄於第一章 學校教育裡的社會階級和家長參與 頁12-16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與學校體制,是讓貧窮子弟翻身、促進機會平等的踏腳石,還是複製中產階級家庭優勢、強化階級不平等的發動機?

  這是本書的研究課題,也是台灣社會當前面對的重要議題。隨著台灣產業結構的變化,「黑手變頭家」的階級流動愈趨困難,投機的資產市場與不公的稅賦制度,更強化財富集中的程度。家庭間經濟與文化資源落差的擴大,如何影響了下一代的教育機會與成就,近年來受到許多研究者的關切。

  臺大經濟系駱明慶教授的研究便指出,如果你的父母是公教人員、俱有大學學歷,以及住在臺北首善之區,你進入台灣大學的機會,遠遠高於其他競爭的同輩。 值得注意的是,駱文分析根據的是教改前的入學資料,換言之,仍是透過聯考進入臺大的世代。坊間經常認為聯考制度能促進階級平等,其實是一個「科舉神話」,在聯考時代,俱有家庭階級優勢的學生透過補習、好學區、家庭教育等方式,其實已普遍取得有利其競爭的教育資源。

  近年來台灣教育體制推動改革,以西方為鏡,引進鼓勵家長參與、入學管道多元化、申請甄試入學等方式,這些制度企圖促成學生的多元學習與校園的開放民主,但也可能無意中造成弱勢家庭的邊緣化。我們需要探究的是:教育體制與學校教學的日常運作,包括老師對家長的期待與要求,家長在學校的參與角色,以及親師關係的互動模式,如何平衡或強化了孩子的「家庭優勢」?

  美國社會學者Lareau長期關注家庭如何映現、再製階級不平等,尤其擅長運用田野觀察的研究方式來爬梳日常生活的權力關係。本書根據她的博士論文改寫而成,在本書的基礎上,她出版第二本書《不平等的童年》(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在社會學界影響更鉅。她透過家庭生活的觀察,發現不同階級位置的父母在育兒文化邏輯與實作策略上有著明顯差異。專業中產階級父母採取的育兒風格是「規劃栽培」(concerted cultivation),透過細心規劃、協作安排各式休閒與學習活動,來培養小孩的才能、意見與技巧。父母重視與小孩之間的溝通,運用「講道理」而非命令的方式,並允許小孩反駁成人的意見。勞工階級與貧窮家庭的父母的育兒風格則是「讓孩子自然長大」(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小孩主要互動的對象不是成人,而是親戚小孩;父母多直接給小孩命令,不允許孩子挑戰父母權威。

  隨著孩子進入學校,不同階級背景的家庭,與學校老師的互動關係會有怎樣的差異?孩子的「家庭優勢」,在眾生理應平等的公立學校裡,是逐漸削弱還是更加強化?為了回答上述問題,Lareau選定了兩所學生階級背景殊異的公立學校進行觀察,並配合家長的深度訪談。她發現,中產階級與勞工階級家長發展出截然不同形態的親師互動關係。中產階級家長視教育為一個與學校共同經營的事業,需要持續監督、與老師緊密合作,母親經常進校擔任志工、參與班親會等活動。勞工階級父母則傾向將教育責任交給學校,較少出席班親會等活動,對老師與學校心生距離感或畏懼感。

  我們要如何解釋上述的差別?傳統文獻提出兩種常見的觀點,一認為這是父母價值觀的延續(高社經地位父母較重視教育),二認為這是因為同屬統治階級的學校老師對於弱勢家庭有「制度性歧視」。本書反駁上述兩種觀點,作者發現勞工階級家長同樣希望孩子能成功,根據她的觀察,兩所學校對於不同階級家長的期待其實大同小異。

  本書採取的觀點是法國社會學家Bourdieu關於「階級再生產」的理論:不同階級的父母,由於經濟、社會、文化資本的落差,推動子女學習的方式大相徑庭,也衍生不同的方式與學校互動。具備高等教育及成功專業的中產階級家長,較有能力及正當性介入學校運作,人脈中也不乏老師、教授等教育工作者。父母不僅批評學校的政策,也訓練小孩採取類似作法為自己爭取更多的資源與機會,家庭的文化資源因而得以轉換為孩子在教育場域中的優勢。相對起來,由於勞工階級家長的教育程度與職業位階較低,其人際網絡中也少有教育工作者,儘管未必同意學校老師的意見,他們在表面上多表現出尊敬、配合的態度。

  Lareau雖然承繼了Bourdieu的「文化資本」概念,但她指的主要是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技能,而非菁英文化(high culture)(如欣賞古典音樂、鑑賞藝術的品味),部分反映出法國、美國的社會差異。此外,她強調擁有高地位的文化資本並不會自動產生社會利益,需要個人有效地「動用」這些文化資源,透過社會行動來將優勢轉化為利益,家庭生活與學校生活之間的「制度間連結」便是一個重要的行動場域。

  親師關係的階級差異,會對孩子的學習與未來造成怎樣的影響?Lareau觀察到,家庭優勢的動員,其實對於成績不理想的中產階級孩子,有最明顯的正面影響。父母會積極向老師討價還價,為孩子爭取到例外資源或客製化的教學安排。這樣的家庭教養容易讓小孩養成一種理所當然的「權利感」(sense of entitlement),擅於運用語言能力爭取自己的權利與利益,這樣的階級慣習有助於將來進入專業白領勞動市場。本書也指出可能的負面效應,如父母給孩子學習上過多的壓力,或成為過度干涉老師教學的「怪獸家長」。

  相反地,在勞工階級社區中,最緊密的親師關係通常發生在高學業成就的孩子,其父母最有可能積極參與學校、認真配合老師的要求。低學業成就孩子的家庭則多以消極、被動的態度接受體制所安排的基本、一般化的學習方式。這樣的教養與教育方式容易讓勞工階級孩子養成一種「侷限感」(sense of constraint),形成一種符應體力或服務勞動職業的身體慣習。

  Lareau的兩本著作,對於家庭、階層化、教育等領域都有重要的影響,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方說,書中雖指出不論何種階級,母親都扮演照顧孩子、與老師互動的主要角色,但由於分析主軸放在階級,性別的討論較為不足,也缺乏用「交織」(intersectionality)的觀點來分析階級與性別、種族的互動。我建議讀者搭配閱讀Griffith & Smith在加拿大的類似研究,她們發現學校以「男主外、女主內」的白人中產家庭為常態原型,透過母職論述的道德要求召喚中產階級家庭主婦參與學校,讓其他無法參與的母親(包括單親、職業婦女)深感焦慮。基此,學校教育不僅變成階級不平等的發動機,也強化了主流的性別意識形態。

  其次,Lareau的分析也被批評為將階級視為給定的結構位置與二元範疇,並將中產階級、勞工階級看作同質的群體。書中生動呈現了兩套階級化的教養腳本,卻未能探討階級間相互區分、劃界的過程,也無法關照到階級內部不同的親職價值與教養方式。此外,家庭的階級軌跡(class trajectory)也是本書未能涵蓋的重要課題,成為第一代中產階級的父母,以及「有錢、沒文化」的新富中產階級,其文化資本的積累、動用與轉換有怎樣的特點?像台灣這樣的晚近工業化國家,代間與代內的階級流動相對快速與頻繁,上述問題特別值得考察。

  本書內容與台灣的狀況有類似之處,但也有不少結構差異,值得讀者注意。比方說,美國居住環境的階級區隔相當明顯(尤其是中產階級郊區與都市貧民窟的落差),同校學生的家庭背景相對同質;台灣的住宅生態中階級界線較不明顯,公立學校學生在家庭背景上比美國來得多元混雜。

  台灣的親師關係,受到人脈模式以及文化脈絡的影響,也與美國有所差異。熊瑞梅的研究指出,比起其他東亞國家,台灣民眾的人際網絡或社會資本較為多元(跨越階級界線),認識、接觸大學教授、中學老師的情況相對常見 。我的研究便發現,台灣勞工階級父母反而更傾向與學校老師「搏感情」,透過建立私人化關係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學習。反而是台灣的中產階級父母,可能與老師的關係較為疏離。即便內心不贊同老師的做法,但基於「尊師重道」的儒家傳統、群體主義的文化氛圍,多數人傾向避免與學校直接對立衝突。加上台灣教育體制的規格化程度較高,孩子得到客製化學習的空間相對有限,家長若向老師討價還價,也擔心造成負面的效果。家長更傾向透過補習、才藝班等體制外教育資源的購買,來補充學校的不足。

  本書出版之際正值考季,多元入學管道與十二年國教等新制,引起「多錢入學」的社會質疑,也有論者大膽建議乾脆回復聯考舊制。我認為,回復聯考制度並不能消弭階級不平等,反而擠壓了公民運動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彈性制度空間。本書內容讓我們看到,家庭的階級優勢,其實綿密地編織在教育體制與學校教學的日常紋理中。我們需要進一步反省與改革的是:升學制度與學校教育偏好怎樣的家庭文化資源的動用,其中具有怎樣的階級偏差,如何透過資訊、機會與資源的重分配,讓學校教育成為促進社會平等的有力槓桿。

(作者為台大社會系教授、《跨國灰姑娘》作者)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Annette Lareau的《家庭優勢》是我這幾年上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必讀專書之一。選讀此書與我的學校田野研究,以及大學課堂教學的經驗有關。常聽學校人員抱怨低社經學生的家長不關心小孩的教育,而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他們對高社經背景學生的學習壓力,則認為是家長觀念不正確。而在大學課堂上,師資培育生①則容易將學生學習上的優劣勢,與學生家庭經濟上能否負擔補習費與否劃上等號。這些粗略淺薄的推論,源於大部分教育人員將教育問題囿於學校教育範圍內的問題,而對於階級的認識卻止於經濟上的貧窮富有之想像。事實上,教育人員比其他行業的人更接近學校教育與社會階級關連的現實。關於學童在學校的態度行為與學習樣態,不只是認知能力與動機情意的問題,更是關於不同階級家長的慣習與視野的問題。教育人員與學童家長的互動,正是家庭與學校的動態關係。在他們與我描繪的互動經驗中,便顯示出不同階級慣習的家長,正如何形塑他們小孩的教育經驗。也難怪當我們在課堂上閱讀這本書時,大家點頭如搗蒜,激起一波波的個案分享與討論熱情。因此,當怡慧博士問我有沒有合適的教育社會學專書推薦翻譯時,二話不說就是《家庭優勢》這本書。

從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視角,本書描繪社會階級的日常運作。書裡我們看見富裕家長如何監督子女的家庭作業、注意教師的教學表現,當孩子表現不佳時,盡責的父母如何介入小孩的教育。其家庭生活與學校學習的密切關連,影響家長與小孩互動,使得焦慮與壓力隨之進入家庭生活。我也常在都會型的明星學校,看見一些積極參與學校的家長會因應小孩的學習需求,在家庭生活上做調整(譬如:考試期間不開電視,全家陪讀),也會試圖控制、形塑並補充小孩的學校課程,譬如:會要求教師給孩子多些功課,甚至選擇教師等。而勞工階級的家長多數也希望能幫助小孩的學校教育,期望他們在班上能守規矩,完成學校交代的事情,包括寫作業等。但這些家長多數認為課業是教師的責任,擔心自己不會教小孩或教錯,他們尊重教師的專業,甚至有些敬畏。他們傾向把家庭與學校當作兩個不同的世界。在關心小孩教育方面,不同階級的家長,對學校的態度與反應有極大的不同。

書中有一標題為「家長與教師是天生的敵人」。說明家長與教師之間存在一種緊張關係-家長只關心自己的小孩,而教師需要照顧全班的學生。當家長的社會階級越高,就有愈多的社會資源可用來堅持自己的立場,低社經背景的家長也會特別關心自己的孩子,但他們與老師互動時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可以運用。因此不同家長的行為會導致學童如書中所提「一般化」與「客製化」兩種不同的教育經驗。對老師而言,他們要面對一班三十幾位學生,不得不採取一體適用的課程,讓所有小孩都從事類似的活動,老師能從事個別化教學的空間非常有限。但仍有些小孩會受到特別的關注,因為家長會常出現在學校,給老師壓力,也可能是因為老師相信家長重視教育且投入教育,他們相對也會給予同等回饋。顯見有些家長會動用其社會網絡與文化資源,影響其小孩的教育經驗。不過,作者也特別交代,雖然特定階級提供特定資源,但也不是所有家長都會動用這些資源,資源需要被動用才會轉為利益。被動用的文化資源,才能轉換為文化資本。

(圖片來源:香港蘋果日報2014年3月26日)


教育實務工作者往往是親身體踐家庭與學校之間的場域,因缺乏理論視野與分析論證的過程,所獲得的零碎經驗,無法統觀學校結構、家庭生活結構及個別家長行為取向(慣習)之間的交互影響;這種影響不只是程度上的差異問題,更塑造了學校教育與社會之間跨制度的連結,又會反過來影響小孩的學習機會與生命機會。這本書提醒教育工作者,需要審視自己原本不假思索的信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是有利的」;本書也警示教育政策工作者,需重新檢視家長參與,在不同學校文化脈絡的階級意義,及政策的影響效果。

這是一本理論深刻、分析精細、實證優質的書,其對於學校與家庭關係的精密觀察與深度分析,正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培養的教育社會學想像能力。極力推薦所有教育工作者閱讀此書。讓我們更能透視教育現場中社會階級的不平等,進而能有效啟動學校教育提供給劣勢家庭學生的學習機會與生命機會。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號:SOC 044
書名:家庭優勢
Home Advantage: Social Class and
 Parental Intervention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出版日期:2015年5月
作者:安妮特.拉蘿(Annette Lareau)
譯者:李怡慧
校訂者:盧玲穎
定價:420元
ISBN:978-986-6525-91-9



 

童年為什麼不平等?

中上階級家長如何取得滿手好牌?

【一份穿梭貧富社區學校的現場筆記】

  

階級差異如何讓某些孩子輸在起跑點?

和勞工階級相比,中上階級贏得優勢的關鍵究竟在哪裡?

有人說,是因為勞工階級的家長比較不重視教育;

有人說,是因為學校對不同的孩子差別待遇;

有人說,是因為只有中上階級的家長,才會在家裡幫助孩子學習。

 

本書重新檢驗了這些似是而非的常識。

關鍵在於階級文化的差異:中上階級的家長較有自信面對老師並介入學校課程;

而勞工階級則認為學校與家庭是分離的兩個世界,多半感到自己既無法、也不該介入學校教育。

孩子的求學機會,於是受到各自家庭背景的階級位置所形塑。

 

作者拉蘿最後更提出翻轉教育的行動建言。

要解決教育弱勢的困境除了從「學校」著手,

更應從經常被遺忘的「家庭」思考起。

《家庭優勢》邀請你我關注階級再生產及教育不平等的議題。

  

  作者簡介

安妮特.拉蘿(Annette Lareau)是美國賓州大學社會學教授,曾在獲選為2014年度的美國社會學會理事長。拉蘿為近年重要的教育研究者及社會學家,長期關注階層化、教養、家庭及學校教育的議題,著有教育社會學界的經典作品《不平等的童年》(Unequal Childhood)一書。本書《家庭優勢》為她的第一本著作,曾贏得美國社會學會的教育社會學獎。

 

  譯者簡介

譯者/李怡慧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課程與教學系博士,曾任國立交通大學博士後研究員、中學教師。享受翻譯過程中學習的樂趣,及譯作帶來知識激盪的成就感。現旅居美國。

 

 

 校訂者簡介

校訂者/盧玲穎 英國愛丁堡大學教育與社會系博士,曾任人本教育札記主編、教育議題專欄作者。現旅居美國。  

 

 

  目錄

 

導讀:學校教育是階級翻身的踏腳石,或家庭優勢的發動機?/藍佩嘉
推薦序: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對誰有利?/卯靜儒

序/Julia Wrigley
謝詞
人物譯名對照表

 

1 學校教育裡的社會階級和家長參與

 孩童學習經驗其實和家長的參與息息相關。「老師要求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而社會階級會形塑家長手中能夠達成老師要求的資源。」  

2 教師對家長的期待是什麼?

 「家長也是老師」。人人都認同家長參與的重要性與益處,但是,是不是有時候,參與會變成介入或干預?   

3 家庭與學校的分隔:科頓小學

 「我一再地聽到這種說法:『我們不想教錯我們的孩子。』可見他們沒有足夠的自信。」 

4家庭與學校的聯繫:普雷斯科特小學

 「辛普森夫婦不但努力讓學習變有趣,也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

如此,「家庭生活也成為學校的一部分。」中產階級的「家長毫不隱諱地試圖要彌補學校課程的不足。」 

5母親與父親: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性別差異

 誰為孩子的課業付出比較多?父親如何參與孩子的教育? 

6 為何社會階級影響家長參與學校教育?

 戳破階級差異的影響方式之兩大迷思:既不是因為各個家長的價值觀不同,也不是因為教師對不同階級的家長差別待遇  

7 在教育上獲益:家長參與孩子學業生涯的正面影響

客製化的學校教育。老師,請為我們家孩子量身打造回家作業吧! 

8 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負面影響:家庭與教師付出的代價

 過度介入學業,造成家長、孩子、老師的心理壓力,以及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衝突 

9 制度間連結的社會階級差異

 所以,該採取什麼樣的集體行動,才能讓中下階級的家長,化劣勢為優勢? 

 

後記

 「今日少有社會學家能讓他們的想像超越狹隘的環境,延伸至社會結構、文化及衝突等最重大的議題。」因此我們「需要鼓勵更緊密連結其他相關領域的研究」,如本書對家庭與學校關係之討論 

附錄        田野工作常見的問題:個人短文

 一位研究者的心路歷程:接洽研究對象、進入田野、和報導人關係改善、犯錯、從「堆資料」進化到分析,及怎麼將論文改寫成書?

 

參考書目

索引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CIVIL 10

書名:製造低收入戶

出版日期:2015/02/16

作者:洪伯勳

定價:280元

ISBN978-986-6525-88-9

 

 

 

 

 

 

 

「國家」這個巨人張開炯炯有神的雙眼向下望去,

國境內有多少因貧窮而掙扎、無力吶喊的人民,

宛如一堆石頭散落人間。他悲憫地伸手挑出一顆人民頑石,

為它鍍上「低收入戶」的金箔。

金箔在漫漫長夜中熠熠發光。國家巨人很滿意自己:

「看哪!國家多麼照顧貧窮的人民!」

然後他轉身離去,留下那一整袋被遺棄的石頭自生自滅。

 

問題在於低收入戶不等於窮人,低收入戶是製造出來的。低收入戶在2013年占台灣總人口的1.5%,主政者曖昧地將這1.5%的低收入戶視為全台的貧窮人口,台灣於是變成了全球貧窮人口比例最低的國家,次低的突尼西亞和馬來西亞,貧窮人口比例竟是台灣的兩倍以上。本書就以接近白描的方式揭露了台灣政府治理貧窮的實相,並藉由剖析低收入戶審查機制,呈現出基層承辦人員的工作現場,赤裸裸地還原了基層承辦人員內心深處的掙扎,細膩描繪出制度如何扭曲人性。


本書邀請所有人進一步理解台灣當代的貧窮議題。貧窮議題不只是有關於貧窮,它還是所有福利制度的原點。

【本書特色】

伯勳的研究必然會讓許多人不安,但因為他豐厚且具體的描述讓他所探究的世界活靈活現地呈現在文本中,讓我們無法迴避社會救助,這個福利國家最關鍵的基石,在臺灣居然如此空洞的事實。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伯勳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流露出對被排除在制度協助之外臺灣窮人的強烈關懷,以及對承受制度壓力、人力極度短缺、身處於臺灣第一線救助工作者的同理心。《製造低收入戶》在2015 年的當下,是一則誠懇的邀請與提醒,邀請所有人進一步理解臺灣當代的貧窮議題,也提醒公眾不透明的貧窮治理必須攤在陽光下接受檢視。

劉華真│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洪伯勳

1981 年生,臺北人。畢業於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現任職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相信知足常樂是真理,
但反對放任這個世界的不公不義。
自知不是走上街頭的社運人士,
只期許自己能在職場和日常生活中盡力而為,讓社會變得更好。

【目錄】

推薦序 當社會救助不再是解決貧窮的方法 王增勇 

推薦序 貧窮是富裕社會的鏡子      劉華真 

自 序 

引 言 

第一章 甚麼是低收入戶 

第二章 惶惶不可終日,充滿猜忌的救助官員 

第三章 三種低收入戶審查機制,與焦慮的救助官員 

第四章 貧窮人口數的弔詭之處 

結 語 政策的批判與修正的方向 

附 錄 

跋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言:為什麼要提真實烏托邦?

不久以前,無論是資本主義的批評者或擁護者都相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一般將它統稱為「社會主義」。右派譴責社會主義違背了個人的私有財產權,同時釋放出怪獸般的國家壓迫,而左派則認為社會主義能開啟一系列的新局,帶領我們走向社會平等、貨真價實的自由,以及發揮人類潛能的未來;雙方都相信替代資本主義的選項是可能的。

時至今日,大多數的人——尤其是那些在經濟已開發地區的人——不再相信這個可能了。對他們來說,資本主義似乎成為事物自然秩序的一部分,悲觀主義已取代了 Gramsci 口中那若想改變世界則不可或缺的樂觀主義。

本書探索各種差異頗大的制度及社會關係,這些制度及社會關係都具有一定潛力,能推展歷史上與社會主義這個概念相關的民主平等目標,透過這些研究,我希望重建解放性社會變革之可能方向。我的探索,一方面是經驗性的,它檢視各種制度創新的案例,這些案例體現了目前主流社會組織以外的解放性替代方案;另一方面則偏重理論思索,探討一些從未被實行的理論方案。在討論過程中,我們的重點仍放在制度設計及社會適用性的實際議題上。我希望為另一個可能的社會世界的基進民主平等願景,提供經驗與理論基礎。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中文版序

       2014 年 3 月的最後一週,我來到了臺北,在中央研究院發表了一篇關於真實烏托邦的演說。這次的訪問行程,早在一年多前就開始籌備,之所以遇上了因臺灣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爭議而起的「太陽花」抗爭運動,純屬巧合。訪臺之前,我對該貿易協定一無所知;事實上,我對臺灣歷史的認識,也僅止於在國共內戰之後經歷國民黨威權統治、1971 年退出聯合國,以及 1990 年代轉變為一個民主政府等基本事實罷了。我也不了解臺灣的政治文化所涉及的複雜認同、利益問題。因此,我是個全然的局外人,意外闖入了這個接連發生學生占領立法院並引發大規模抗爭的政治時點。
       太陽花抗爭運動特別能引發我的共鳴,因為在三年前,我居住的美國威斯康辛州,也發生了占領州政府議會大廈的大規模抗爭行動。這場威斯康辛抗爭運動的導火線,是共和黨籍的州長試圖在州議會通過法案,進而有效地摧毀公部門的工會力量。共和黨內大多數的右翼力量都支持這項攻擊工會的做法,它同時也是試圖破壞美國民主這個更大行動議程的一部分。我的許多學生都是這一系列抗爭運動的核心成員,我本身也參與了多場相關的抗議活動及集會。
       威斯康辛抗爭運動的核心,便是占領州政府議會大廈。在立法過程中,該州眾議院的委員會曾組織聽證會,讓公民能表達各自的看法。事實上,幾千名曾發言的人全都反對這項法案。在聽證會歷時十七個小時後,立法委員會中的共和黨人步出會場,他們說已經聽夠了。然而,民主黨的代表仍繼續參與聽證;他們宣布,只要還有人想發言,聽證仍將繼續。等待發表證言的人徹夜排隊,直到隔天仍在持續。透過社群媒體,許多人得知聽證仍在繼續,眾人徹夜守在議會大廈等候作證;結果,好幾千人動身前往州議會大廈加入抗爭。不久後,這演變為一場持續占領議會大廈的行動。這樣的情況維持了十七天,其間大廈內的公共空間被抗爭者占領,而大廈外每天都有示威與集會活動在進行。規模最大的一場示威抗議,從威斯康辛州各地號召了超過十二萬人,在州議會大廈周圍遊行,抗議打壓勞工運動的舉動。在人口僅有二十五萬人的麥迪遜市中,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政治示威抗議活動。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墜入真實烏托邦︰Erik Olin Wright 速寫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書作者 Erik Olin Wright 教授是美國最著名的新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家之一,並且獲選為美國社會學會 2012 年度的理事長。美國社會學會理事長為所有會員(包括參與學會的教師或學生)上網投票普選出來的,筆者也每年參與投票。通常,學術成就備受肯定的公共知識分子,才能獲得多數會員的青睞。Wright 是近年來美國社會學界最活躍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獲選實至名歸。

「墜入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

       Wright 博士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長期任職於全美頂尖的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學系,他曾經是美國 1960 年代學生運動的活躍分子,早年知名的研究集中在社會階層化領域—更準確地說是階級分析,他是結合博弈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的「分析馬克思主義」學派代表人物之一,除在美國主要社會學期刊發表許多有關美國階級結構轉型的知名論文(例如 Wright and Perrone 1977; Wright and Singelmann 1982; Wright and Martin 1987; Wright and Cho 1992),其主要著作《階級》(Classes, 1985)與《階級很重要》(Class Counts, 1997)兩書,重構了階級剝削的理論分析,以及新中產階級的實證研究,在社會階層化領域獨樹一幟。他曾經在 1990 年代主持三大跨國社會學研究計畫之一的階級比較計畫,將臺灣納入分析比較的個案之一,與中研院歐美所許嘉猷(1994)、社會所蕭新煌(1994)、吳乃德(1994)等知名學者合作進行社會調查,並出版相關著作。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實烏托邦》推薦序

陳東升╱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真實烏托邦》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全球學術社群的重視,我也是因為同仁引介才透過網路書店訂購,一打開本書就無法停止翻閱,花了一些時間讀完整部作品。早在十多年前美國社會學者 Michael Burawoy 便倡議公共社會學,試圖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引起世界各國社會學者廣泛的討論,不過公共社會學是一種原則性的主張,對於真實世界所面對的政治經濟問題鮮少提出可能的替選方案,以及可能改變的歷史路徑,所以一段時間後,公共社會學就有些沉寂了。我認為 Wright 這部作品的出版正好補足這個理論結合實踐的缺口,他蒐集以歐美社會為主的政治與經濟制度替選模式的案例,並且深入比較分析,以這些經驗為基礎,發展出一組類似指北針的框架,指引當代社會可能變革的幾個方向。雖然 Wright 的論述是立基於他一貫所秉持的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但是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因應不同社會情境與歷史脈絡,他做了相當程度的修正,特別是實踐的主體和方式,不會只侷限在勞工階級所組織的革命行動,而是有不同類型的行動者透過社區經濟、參與式預算等各式各樣創新的方法進行變革。對於面對層出不窮的社會議題的公眾來說,雖然 Wright 介紹的做法不見得適用於自己的社會,但這本書提供了思索可能變革行動方案的創新性刺激。
      從我個人知識發展的角度來說,我正好進入將理論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階段,Wright 的作品扮演著擴大個人視野與定義研究方向的功能。以 Wright 介紹的替選案例為基礎,我開始廣泛蒐集相關文獻和案例,特別著重於台灣過去的操作經驗,也開始在研究教學上做一些不同於過去的嘗試。我在 2011 年開授了問題解決導向的統整式課程︰「社會經濟組織的創新與設計」,以 Wright 的作品為藍圖規畫整個課程內容,鼓勵學生將所學應用於社會學知識所定義的重要議題,提出長期實作的方案,這三年來也已經有些突破。而在研究主題上,我也開始探討互惠做為社會行動的基礎所發展出來的社群治理模式,對於分享經濟與參與式民主的可能影響。在學術實踐上,則是透過科技部人文司的支持,推動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全校型計畫,將學術研究推進到地方社會的實作,試圖發展出另外一種學術典範。這一波行動比起上一世紀公共社會學的倡議,是更有系統的實踐,可能更為接近真實的烏托邦。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