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最渴望與你互動的網頁-- http://socio.com.tw/forum
群學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publishing
(舊)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sp
群學噗浪 https://www.plurk.com/socio

book-mockup_w.png

 

書籍資料

書名:讓女人生產無後顧之憂:《生產事故救濟條例》推動始末

出版社: 社團法人台灣女人連線

作者: 黃淑英、蔡宛芬

上市日期:2020/07/03

ISBN:9789869917001

定價:250元

 
 

就憑女人忍耐及堅持的本事!!

我們不但要記載,讓我們活在歷史裡,我們更要掌握詮釋,才不會讓我們的存在失真,因而被忽視、無視,甚而歧視。因此,把女人寫進歷史裡,讓女性被看到,被重視,才能翻轉女性在社會的地位。

紀實女人推動「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的始末,一方面是要呈現法案的本質,不要被矮化及窄化;一方面是希望這一路的經歷及體會能啟發、激勵更多的女性。讓她們知道,憑女人忍耐及堅持的本事,我們可以成就自己的理念。



本書特色

★本書以第一人稱視角,透過生動、有趣的文字及書寫方式,記錄在台灣推動法案的歷程。

★全球第一個「由國家承擔女人生產風險」的法案歷經十多年推動,透過書中的紀錄,讓人深切感受到女人堅韌不放棄的精神,同時瞭解法案的內涵與價值。


各界推薦

陳時中(衛生福利部部長)、賴品妤(立法委員)、徐佳青(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楊志良(前衛生署署長)、黃閔照(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  


作者簡介

黃淑英

她這樣說自己—終身的性別平等推動者。

在2005-2012年因長期在婦女及性別運動的努力而成為不分區立法委員。在任期內,她推動並完成了許多重要的議題,包括:女性的生育權利、國民年金、孩子的姓氏由父母決定、愛滋病人的權利及保護、人工生殖、人體生物資料管理、人體研究法等。

她和台灣女人連線等婦女團體一起努力了13年,終於完成了《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的推動。
問她如何能成就這樣的一個創新的立法,她淡淡地說,我們就是不放棄!
在追求女性的獨立與自主的同時,她也以一樣的理念及熱誠為台灣努力!

蔡宛芬

從事婦女運動N年,深深領悟到生活無處不性別,從生活中的電視廣告、追的劇、到走在路上不經意聽到的對話,都充斥著性別問題。前老闆淑英曾說過在婦女團體工作的目標就是讓自己失業,現在也正將此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  
 
 
目錄
 
序一《生產事故救濟條例》是讓女人生產無後顧之憂的國家政策
黃淑英(前立法委員、台灣女人連線前理事長)
序二 我們將一個概念變成可執行的政策
蔡宛芬(民進黨婦女部主任、台灣女人連線前秘書長)
序三 進步立法的成功要靠時代潮流和社會氛圍,更需要一群推動者
薛瑞元(衛福部常務次長)
序四《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的通過,改善了產科的執業環境
黃閔照(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
前言

第一章 啟蒙
國泰醫院生產醫療糾紛
馬偕醫院肩難產醫療糾紛
法案的起點:補償女性還是由國家承擔生產風險?

第二章 什麼是《生產事故救濟條例》
國家為什麼要承擔女人生產的風險?
女人生育的孩子正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
國家要如何承擔這個風險?
救濟基金的來源為何?
生產事故救濟標準及金額為何?
接受救濟還可提起訴訟嗎?

第三章 推動(一):漫長而孤寂的路
人輕言微,人高言重
水漲船高
政府的態度
種瓠仔生菜瓜
關係打通任督二脈
但是,這不是女人要的救濟機制

第四章 推動(二):立法是唯一的路/驀然回首,道理卻在立法初衷處
攪局的醫療糾紛處理
扶不起的阿斗 ─《醫糾條例》
要不是那一通白目的電話!
不可能的任務─苦澀的三合一
三年後,這僅是一個逗點

後記一 法案通過後的影響
後記二 台灣通過獨步全球的法案,世界肯定
附錄  推動法案記者會新聞稿
附錄  生產事故救濟條例推動歷程
附錄 《生產事故救濟條例》法案全文  
 
 
 


  很多人聽到「生產事故救濟」就會問,那是什麼東東?

  大多數的媽媽經歷過這樣的心情:有待產的期待、好奇及喜悅,同時也有不安的焦慮:新生兒是否健全?產台上會不會有意外?如果我沒醒來怎麼辦?以前台灣人有一句話「順利麻油香,不順四塊板」,一語道盡祖母、母親時代女人生產的無奈。近幾十年來,醫療科技的進步,公共衛生的普及,懷孕、生產的照護品質及安全大大的改善,但是仍有一定可避免或無法避免的風險。如果真的發生了不幸事故,怎麼辦?

  《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就是這些焦慮的答案,讓女人生產沒有後顧之憂的國家政策。

  1999 年我們協助幾位發生生產事故的婦女和醫院進行調解不成,最後進入司法訴訟。後來,她(他)們無法承受長期訴訟的困擾,草草和解。這讓我深感無奈及氣憤。無奈的是弱勢者拿強勢者沒輒;氣憤的是為什麼女人辛苦的懷孕、冒險地生產,到頭來出了事,還是弄得焦頭爛額,不抵纏訟,傷上加痛。從個人角度看,生育子女固然是繁衍自己的後代,但是從國家的高度來看,是延續國家的命脈。一旦發生大重事故時,女人卻必須自己承受著一切的不幸及傷痛,既不公平,也不合理。因此有了國家補償女人的想法。這個想法,經歷了13年時間的醞釀,終於成就了《生產事故救濟條例》。

  《生產事故救濟條例》是國家認同女人生育是國家、社會的大事,由國家承擔女性生產的風險,提高其醫療品質及安全,讓女人生產無後顧之憂的法案。對女人而言,這是生育自由不可或缺的一環。

  當我推動這個法案時,常被質問,生孩子是個人的事,為什麼國家要負事故的責任?為了這個問題,我也曾和先生及孩子們在餐桌上激烈的討論到面紅耳赤,甚而都哭了出來。男生們就罷了,怎麼連女兒也說不通?!欣慰的是,後來他們都聽懂了。現在先生還比我更會說明給朋友聽呢!

  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很多時候都令人沮喪,只要一個節骨眼放棄,就結束了;但同時也會讓你變得更成熟,更有能力去說服人。

  剛開始提到這個概念時,大家都覺得是天方夜譚,連大大受惠的醫師們都不熱衷。隨著時間的轉進,我們的概念也漸趨具體,大家慢慢地瞭解這個價值。

  婦產科醫學會主動攜手合作,政府也有了友善的回應。最後法案可以通過,除了許多人的努力外,很重要的也是大環境的變遷形塑了 有利於立法的氛圍,如:醫療糾紛的惡化、醫學生不願意選擇婦產科、少子女化的國安問題等。當然這中間,人際關係的運作、正/負政治力的介入以及冥冥之中的靈機一動等,也都在推動的這條路上留下歷歷的痕跡。

  雖然在推動過程中,生產事故救濟差一點被視為一般醫療事故來處理而夭折,但是,以女性為主體的論述化解了危機。我們希望此法案會是一個先驅制度,在未來能推展應用至一般醫療事故的救濟及預防。

  現在政府或醫療體系在宣導上僅將《生產事故救濟條例》視為解決醫療糾紛的法案,這是不恰當的。它是以保障「女性」為主體的立法,而不是以「解決醫療糾紛」為主的。也就是說,當發生生產事故時,不論是在家中、救護車裡、路上或醫療院所等各地方,只要是和生產相關或無法排除相關,都給予產婦補償及精神的撫慰。

  當事故發生在醫療院所時,更可以要求醫療體系「除錯」以避免重蹈覆轍。換言之,化解當下醫病的對立及醫療糾紛的訴訟,是「摸蜆仔兼洗褲」的效益。如將此法等同於其他國家已經有的生產醫療糾紛的法案並論,是矮化了立法精神的高度,也抹殺了此法案作為全球首例的榮譽。

  這也是為什麼,平時一想到要坐飛機長達16個小時就退縮的我,能夠說服自己在2019年3月飛到紐約,參加聯合國第63屆婦女地位委員會非營利組織論壇(NGO CSW63 FORUM),發表這部台灣獨步於全球的法案。

  這本書主要分成兩個部分,一為《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的內涵,另一為我、宛芬及「台灣女人連線」等婦女團體推動此條例的歷程。後記裡的訪談是希望呈現統計數字所未能說出的事故當事者的心情及感受。此外,我也把在紐約展現台灣立法前瞻性與國家軟實力的發表會記錄下來,讓大家知道我們「持續深耕」的精神。

  本書的另一位共同作者─「台灣女人連線」前秘書長蔡宛芬。為了書寫方便及順暢,我以「我」的第一人稱來描述我們一起推動的歷程。

  宛芬是這一路走來一起大笑、一起慶幸、一起生氣、一起順受,從未缺席且不可或缺的好伙伴;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更是我們在法案推動過程裡又愛又氣的親密戰友。感謝13年來一起參與其中、恕我無法一一列舉的許多朋友,沒有大家,也難有今天的成果!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9747455.jpg

 
 
「……那張重大傷病卡會將已付的部份負擔退錢回來,我同事說呼吸器要裝二十一天以後才能申請,我算一下我爸開刀到今天是十七天,剩四天就可以申請,我要求四天後再拔!要不然我的經濟負擔好重!」
 
「你爸嘴巴那條管子是放到你爸爸的氣管,你想想一般人被東西嗆到就很不舒服,何況你爸爸嘴巴的管子那麼粗 …… 不能因為家屬的要求漠視個案的舒適,且你的要求是用你爸爸的痛苦來減輕你的負擔! 」(本書第六章)

 

  你是否有過那些時刻,
  在職場生涯、人生關卡的階段裡,
  經歷尷尬、難為、困窘,無奈與無力感頓由心生,
  才驚覺自己被困在一場權力遊戲之中,而且是那隻被打的怪。
  權力無息無影,
  卻能在日常建起一套人人都難以逃脫的制度,
  與相對應的機構。
  透過一則則動人、精彩的建制民族誌,
  我們更容易看見真實生活裡的權力關係如何建立、角色支配關係如何扭曲,
  重新檢視工作現場裡的文本立場、現行制度下的角色為難。
 
 

從常民生存的夾縫, 探問反抗的可能
 
建制民族誌主張研究要從常民的日常生活斷裂經驗出發,看見與探究工作的細節(包含工作知識與工作流程),對協調人們行動的社會關係進行解碼,揭露不平等之由來,進而找到改變現狀的關鍵,促成改變。
傳統社會學往往也從人們的困擾經驗出發,但強調擺脫個人主義式的思考方式,發揮社會學的想像,將問題的定位從個人的困擾提昇到公共議題的層次,讓人們的知識與理解超越他們的日常生活,進而才能帶來改變的可能。
建制民族誌從斷裂出發的提問,讓在實務工作中迷惘、困惑、憤怒、矛盾或困頓的經驗找到出口,而探究建制的過程,則讓這些經驗轉化成為對體制的重新理解,這種重新理解提供了工作者在體制內反抗的基礎。
本書精選的案例出自醫療社會學、社工、護理、教育和性別等領域,是國人以建制民族誌分析本土案例的第一本合集,更是建制民族誌在台灣落地生根的一個里程碑。
 
好評推薦
 
閱讀此書,饒富趣味,許多故事都非常吸引人,隨著作者的腳步,一步一步看到專業人士、案主、文本、組織之間的張力/矛盾,像看連續劇一樣,很希望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  王宏仁(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教授)
 
認識建制民族誌的理論內涵和方法論之主張,(…)能讓自己加強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提升探究的視野,看見社會建制權力的幽微運作,產生洞見。—游美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教授)
 
這本合輯是台灣建制民族誌發展與個案討論的一個里程碑。  —  高雅寧(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副教授)  
 
編者簡介

王增勇 Frank T.Y. Wang/主編

政大社工所教授,博士論文以建制民族誌探究居家服務的家庭意識形態,推動建制民族誌做為社會倡議的學術研究取徑,致力社工專業的基進化。

梁莉芳 Li-Fang Liang/主編

任教於東華大學社會學系,七歲孩子的媽媽、女性主義者,也是社會學家。教書和寫字的同時,期待自己的研究能帶來行動的力量。   
 
 
作者簡介(依文章次序排列

許可依 Ko-Yi Hsu

高雄人。喜歡看海發呆的自在與平靜也喜歡老物的故事與溫度。對於人與人的關係感興趣,試著聽懂語言負載的意涵、情緒、權力,以及流動其中的生命養成。同時也漸漸看懂社會的黑與白,以及游移光譜間的各種百態。

程婉若 Wan-Juo Cheng

彰化師大輔導諮商學系助理教授,因博士論文研究美國貧窮單親母親開始認識建制民族誌,致力將建制民族誌帶入諮商心理及婚姻家庭治療教學與研究,提供助人工作者不同的視角。

郭姵妤 Pei-Yu Kuo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與研究所畢業。曾於新北市慈芳關懷中心任職輔導員,實踐社區精神障礙復健的「會所模式」(Clubhouse Model)的在地化。現職為台北市日日春歡懷互助協會秘書,帶著社區精神社工的經驗轉化為社會運動者/組織工作者,與底層性工作者同行,持續往下踩進社會土壤中實踐變革的道路。

陳正芬 Cheng-Fen Chen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系教授,研究主題聚焦於「老人、家庭與國家」關係。研究軸線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係探討「家庭照顧體系」內涵,即老人照顧需求與家庭照顧體系互動關係;另一方面則鎖定於「老人與國家」主題,即社會邁向高齡化後,國家因應老人需求所做之政策回應。

黃綉雯 Xiu-Wen Huang

畢業於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曾任職於臺中市南區區公所、臺南市政府社會局,以及於電視新聞台擔任編輯一職。

唐文慧  Wen-Hui Anna Tang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心教授。研究領域:全球化與跨國婚姻移民家庭。專長:性別社會學,社會福利政策與立法。

張恒豪   Heng-Hao Chang  

美國夏威夷大學Mānoa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臺灣障礙研究學會理事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障礙研究、社會運動、健康社會學。長期關注障礙者權利、障礙的文化與再現、共融教育、障礙研究理論、障礙者權利運動與障礙政治等相關議題。

張麗珍 Li-Chen Chang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南華大學應用社會系兼任助理教授。

黃明華 Ming-Hua Huang

現任:嘉義市慈恩居家護理所、長庚科技大學呼吸照護學系業界講師。曾任: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呼吸治療師。

齊偉先 Wei-Hsian Chi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專長領域為宗教社會學、社會學理論、文化社會學。

林昱瑄Yu-Hsuan Lin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原本習於以文化研究取徑進行教育社會學研究,遇到建制民族誌後學術興趣出現大轉彎,現在迷上以建制民族誌拆解學術人生活世界中的各種支配關係。

廖珮如 Pei-Ru Liao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以建制民族誌作為研究取徑,探討當代台灣的性別平等機制及性別暴力防治機制。

目錄
 
推薦序 比紮根理論還更紮根的建制民族誌  王宏仁
推薦序 建制民族誌,透過研究拆解建制  游美惠 
推薦序 藉由建制民族誌反思教育工作者的斷裂經驗  高雅寧 
序言  桃樂絲・史密斯(Dorothy E. Smith)
導讀 建制民族誌在台灣的現況與發展  王增勇
 
第壹部 斷裂與建制
第一章  許可依
家暴社工為什麼要「演戲」?高危機實務場上的斷裂經驗
第二章  程婉若、王增勇
當愛情變成案情:性侵害後續追蹤機制的建制與斷裂
第三章  郭姵妤、王增勇
阿珠上班去:重新看見精神醫療機構化下消失的「人」
 
第貳部 看見/看不見的工作 
第四章  陳正芬、王增勇
正式/非正式照顧的協作:家庭外籍看護工進入護理之家
第五章  黃綉雯、張恒豪、唐文慧
「不被看見」的照護:特殊教育助理員的勞動
第六章  張麗珍、黃明華、齊偉先
 醫療專業的順從與反抗:呼吸治療與科技物的關係網絡及建制
 
第參部 文本中介的支配關係
第七章  梁莉芳
文本作為支配關係的中介:外籍居家看護聘僱需求評估的雙重協作
第八章  林昱瑄
追求教學卓越/拙劣?KPI如何治理高等教育
第九章  廖珮如
工具人的日常:性平承辦人的建制位置
 
第肆部 理論、對話與實踐
第十章  齊偉先
建制民族誌「為何」書寫?探索建制民族誌的系譜、方法特質與挑戰
第十一章  王增勇
你聽不懂我的恐懼:建制民族誌在社會倡議的運用

各章原出處
關於作者群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RM-08 ( RM研究法叢書  )
【中文書名】為何建制民族誌如此強大?:解碼日常生活的權力遊戲
【編者】王增勇、梁莉芳 
【作者】 許可依、程婉若、郭姵妤、陳正芬、黃綉雯、張恒豪、唐文慧、張麗珍、黃明華、齊偉先、林昱瑄、廖珮如  
【ISBN】9789869747455 【圖書分類號/CIP】536.031
【圖書關鍵字】 建制民族誌 /研究方法/社會學
【定價】600 【頁數】608
【出版日期】2020/02/07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活出語言來—正封面.jpg
 
 
 
解析語言如何成為社會變革的力量
反思語言歧視及語言權議題的集大成之作

事實上,人們並未意識到,「現實世界」主要建立在群體的語言習慣之上。世上沒有兩種語言相近到足以再現同一套社會現實。不同社會所經歷的世界截然不同,而不只是對同樣的世界貼上不同標籤而已。──薩皮爾(E. Sapir)

語言中的字詞有一半是別人的。──巴赫汀(Mikhail Bakhtin)

「語言除了反映不同民族的世界觀,也影響了使用者的思考。」二十世紀初,震撼知識界的「語言相對論」,激發人們思索並爭辯一個切身相關的大哉問:語言和文化究竟有何關係?近年,蓬勃發展的「語言人類學」,正以獨到且嶄新的觀點,探究語言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語言常被認為只是傳遞訊息的媒介,然而,它其實不斷在人們的實踐中被沿用、扭曲、創新、轉化;語言也不是「中性」的,它深藏文化觀念或偏見,在映照出社會不平等的同時,也有機會促成變遷;最後,語言的作用並不僅止於傳訊,它身負多重功能,讓聽者除了掌握字裡行間的意涵,還能捕捉說者的情感及意圖。本書的目標正是證明,語言與其說是靜態之物,更像是一種活生生的存在。語言如何不知不覺影響我們,又如何和社會產生關聯,正是本書亟欲解答的問題。

本書特色

◎生動且多元的田野調查資料,告別西方中心論的狹隘眼光,帶領讀者認識世界各地的語言景觀

◎橫跨哲學、文學、語言學、人類學與社會學等諸多學門,囊括關注語言的重要思想家,從薩皮爾、沃爾夫、皮爾斯、奧斯汀、巴赫汀到布爾迪厄,不一而足。

◎破除坊間眾多似是而非的「語言意識形態」:

×不該在會議用台語發言,因為它是方言,其他與會者可以像拒吸二手菸那樣拒聽台語,並要求大家只用國語發表

✓並無明確區分語言和方言的標準,一種談話模式會被歸類成語言還是方言,更大程度上牽涉地緣政治的因素。而台語(河洛語)在法律上本來就是國家語言之一

×兩性說話習慣天生大不同,男人重說理,而純男性團體的對話則充滿競爭性;女人恰好相反,說話時側重傳達情感,也較以促進關係和諧為目的

✓社會化過程中說話方式儘管會經歷分化,但研究指出,性別之間的談話差異甚微,也絕非天性使然。無論在純男性或女性團體,都能看到理性及情感的表達並存

各界好評

此書主張語言為社會活動,是人們的行為而非抽象的工具。《活出語言來》不只介紹了語言人類學這個充滿活力的領域,對於社會科學家來說,若要理解日新月異的語言現象,本書無疑提供了一把鑰匙。--Bruce Mannheim│密西根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觀點精妙、文筆簡練,概述了語言人類學的最新進展,入門或進階的讀者都適合看這本書。--Jim Wilce│人類學者

正如阿赫恩針對1996年黑人英語爭議的討論所指出的,許多黑人已經內化了社會對這種獨特美國人語言抱持的負面態度。雖然臺灣沒有奴隸制度或科學種族主義等歷史遺緒,但就在不久之前,有些臺灣人認為「說河洛語」是一種「沒有受過教育」的符號。……由於臺灣的政治局勢的變化,這種對於河洛語(閩南語)的負面態度正在改變……這本中文翻譯書的出版,對於深入瞭解臺灣和世界各地不斷發生的複雜變化,正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點。--傅可恩│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作者簡介

蘿拉.阿赫恩(Laura M. Ahearn) 

現為國際教育協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之研究員,擔任「美國民主、人權、治理卓越國際發展中心」(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Center of Excellence on Democracy, Human Rights and Governance)的資深學習顧問。著有《愛情的邀請:尼泊爾的讀寫能力、情書和社會變遷》(Invitations to Love: Literacy, Love Letters and Social Change in Nepal)(2001)一書,亦為牛津語言人類學書系之叢書主編。

譯者簡介

劉子愷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以語言人類學和手機民族誌為取向,結合微觀和宏觀的分析,探究中國佤族移工的數位敘事、多語實踐和勞動遷徙,也關注返鄉移工透過社群媒體建構宗教網絡和多重認同,並對中國西南邊境的網路基礎建設和農村現代化論述感興趣。

吳碩禹 

  中原大學應外系助理教授。目前熱衷於探究譯者如何在不同語言與文化中居間而立,搭建出不同脈絡下的多元意涵。

蕭季樺 

  東海大學外文系副教授。關注語言做為社會行為的實踐,對人們在不同溝通現場的語言使用及理解意義的動態過程感到興趣。

 

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導讀
譯者說明
前言
謝誌

第一部分 語言:一些基本問題
第一章 語言的社會性生活
第二章 手勢、手語與多模態性
第三章 語言人類學的研究歷程
第四章 語言習得與社會化
第五章 語言、思想與文化

第二部分 說話者、聽者、讀者與寫作者的社群
第六章 語言使用者的社群
第七章 多語主義與全球化
第八章 讀寫能力的實踐
第九章 展演、展演性與社群構成

第三部分 語言、權力與社會分化
第十章 語言與性別
第十一章 語言、種族與族群性
第十二章 語言滅絕與復振
第十三章 結論:語言、權力與能動性

註釋
參考文獻
索引

 

導讀

傅可恩 P. Kerim Friedman/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想想下列三個場景:(1)父母親從學校把他們的小孩接回家;(2)一對年輕情侶的第一次約會;(3)一位男性第一回見到他的新同事。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區,尤其是美國電影和電視節目中,這些場景皆有一共同點:參與者之間會需要交談。他們之間的談話氣氛可能會是氣憤的、緊張的、尷尬的或自吹自擂的;但無論如何,他們唯一不會做的事就是彼此之間保持沉默!父母可能會詢問小孩在課業或交友上的狀況;年輕情侶會努力做出緊張的小談話;男性會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大力握住新同事的手,甚至可能會開個玩笑作為兩人初次見面的破冰。但是,在1960年代後期美國的阿帕契西部地區(Western Apache),阿帕契人的反應卻截然不同。 如克斯.巴索(Keith Basso)(1970)的經典民族誌所描述,在上述情況中,阿帕契人很可能會保持沉默。對於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在這些情境保持沉默會讓人感到尷尬和不舒服,但對於西部的阿帕契人來說,打破沉默會令人感到更為尷尬。

  巴索的研究是當代語言人類學方法論有著卓越貢獻的一個重要範例:溝通民族誌(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雖然標準的語言分析的工具可適用於分析西部阿帕契語,如透過音韻學、構詞學、句法學等,但是若以這些方法研究阿帕契人如何使用沉默,仍然不夠清楚、完整。語言學試圖瞭解能產生無數話語的基本結構,而溝通民族誌則試圖瞭解影響特定談話行動(speech act)的潛在文化邏輯。兩門學科的差異在於,就如同英語使用者知道在單詞cat中添加上s,使這個單詞變成複數,以及知道當他的朋友說「我愛貓!」(I love Cats!)時,實際上指的是著名百老匯音樂劇,這兩者間的區別。雖然所有說英語的人都知道如何區分單數和複數,但是只有那些具有百老匯音樂劇特定文化知識的人才會知道,「我愛貓!」這句話可能指的不是對毛茸茸寵物的普遍性喜愛。因此,西部阿帕契人之間的沉默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看待。因為沈默是沒有話語的,所以沒有語法規則來管理沉默的語言結構,但是在保持沉默的情況之下,說話者已做出在該社會中具有文化意義的一種選擇,即決定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需要說話。唯有對西部阿帕契人的文化規範有全面性的瞭解,才能正確解釋這種沉默的意涵。反過來也是如此,瞭解沉默也可以教導我們關於阿帕契文化的一些東西。舉例來講,想想「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children should be seen and not heard)這個說法吧。這句話告訴我們,兒童在特定社會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而那個社會也把這種說法當成基本常識來接受。

  在臺灣乃至於華文圈的學術界,這些概念很少被廣泛地瞭解或討論。因此,透過2018年夏天在臺灣社群媒體上發生的一個事件的說明,我希望簡要地強調這些概念對於臺灣讀者的實用意義在哪裡。

  在2018年夏天,來自花蓮阿美族(Pangcah或Amis)的民進黨立法委員Kolas Yotaka被任命為行政院發言人,阿美族是臺灣十六個官方認定的臺灣原住民族(南島民族)之一。在她被正式任命不久之後,她公開表示她傾向於用拉丁字母來書寫她的名字「Kolas Yotaka」,而不是用中文字「谷辣斯.尤達卡」。在臺灣,使用中文音譯撰寫外國名字是一種常態,即使原住民語言不是臺灣的「外國」,但是原住民語言通常也會受到同樣的對待。在臺灣的報紙,美國電影明星Harrison Ford的英文名字通常會被寫成哈里遜.福特,其發音為「Halisun Fute」。由於中文和英文在音韻上的差異,福特只能大略等同於「Fute」。出於類似的原因,Kolas認為中文音譯她的名字谷辣斯.尤達卡無法精準地捕捉到阿美族語(Pangcah)的發音(雅虎奇摩新聞2018)。最值得注意的是,中文的詞構將「Ko-las」的兩個音節變為三個音節「谷辣斯」。為了理解為什麼Kolas的請求會在臺灣的社群媒體上引發了激烈討論,您需要「掌握」的是,能形塑臺灣的語言意義之「社會、歷史和政治力量」,這點非常重要(Jackson 2013: xxiv)。

  書寫系統不僅是一種表達語言聲音的方式,它是多功能性的一個良好例證,它是阿赫恩列出的四個關鍵詞中的第一個。書寫系統還可點出(或「指向」)在我們想法中與這些書寫系統關係最為密切的一群人的身份認同(指向性是第四個專有名詞)。在熱愛學習英語的國家中,英語詞彙經常出現在T恤衫、菜單、商店標誌和廣告牌廣告上,在人們的心目中,拉丁字母與英語的關係最為密切,這點並不奇怪。這就是為什麼在社群媒體上的一些評論會說到「原住民是說英語的嗎?」(Hioe 2018)。Kolas抱怨她自己有時在醫院需要用英語說話,因為醫院人員認為她應該是住在臺灣的許多外籍家庭幫傭的一員(雅虎奇摩新聞2018)。但將拉丁字母看成不是臺灣的一部分是錯的。事實上,自2017年6月通過「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之後(Kolas她自己就是該法案的主要支持者),在臺灣的「原住民書寫文字」皆具有官方地位。在臺灣,原住民書寫文字也不是唯一使用拉丁字母的文字。正如時代力量的政治人物林于凱在他的臉書上所言(Lin 2018),臺灣的第一份報紙是使用拉丁文來撰寫河洛話(閩南語)。今日只有中文文字被認為是適合用於臺灣報紙的書寫系統,這是導因於數十年以來,臺灣的官方語言政策將漢語視為「國語」。這是本書關鍵詞「語言意識形態」的一個好例子,阿赫恩將其定義為「人對語言所抱持的各種態度、觀點、信仰或理論」(Ahearn 2017: 23)。然而,並沒有語言上的理由可以說明臺灣為何不能像韓國和越南一樣,將中文文字全部消滅掉(Chiung 2007)。若說臺灣人已經將中文文字視為國家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臺灣戰後的一些國家政策,其用意在於對公民灌輸強烈的「中國人」身份認同(Chun 1996)。

  但是Kolas名字拼寫所出現的爭論,並沒有因此就停止。第二個議題出現於對她名字第二部分Yotaka的討論。Yotaka並不是她的姓,這其實是遵循阿美族的慣習,用她父親的名字。由於臺灣以前是日本的殖民地(1895-1945),許多臺灣原住民第一次學會如何閱讀和寫作是在臺灣的日本學校中,甚至許多人認為自己是日本人(Friedman 2010)。 這可解釋為什麼她有一個日本名字,這樣的說法不同於在社群媒體上嘲弄她如何拼寫她名字的議題。一些網民試圖證明Kolas應該自己感到尷尬,因為她拼錯了她的名字Yotaka,使用了「o」而不是「u」。將Yotaka放入網路上的谷歌翻譯功能中,翻譯成的日本片假名為「ヨタカ」,而ヨタカ的中文翻譯的意思是「娼妓」。要是想得到正確的漢字「豊」,需要輸入「ユタカ」,它的拉丁字母通常拼寫為「Yutaka」,其中的一個字母是「u」(Hioe 2018)。雖然從一名日語使用者的觀點來看,這一論點可能是有意義的,但根據原住民社會運動者Namoh Nofu Pacidal的說法,在地阿美族語使用者對這種拼寫並不會有任何疑義(Pacidal 2018)。這是因為(除了阿美族語的北部南勢方言),大多數的阿美族語使用者並不區分「o」和「u」的聲音,因此他們傾向於交替使用這兩個拉丁字母。如果她的名字是用「原住民書寫文字」書寫,而不是「拉丁文」或日文,那麼臺灣原住民應該是判斷「什麼才是正確的名字拼寫?」的裁判。最後,許多試圖羞辱Kolas的人,假設了她名字書寫有「錯誤」,似乎有其政治上的動機,但即使是這樣,這種攻擊只有在與既定的語言意識形態產生連結才有可能成功。

  透過選擇使用原住民語的拉丁文字為她的名字,Kolas正試圖改變臺灣人與這些符號的關聯性,並可能改變了他們與原住民之間的關係。這樣的語言並不只是引用與既有的人群之間的關聯,而是可以用來試圖改變這些關聯,用於解釋為什麼針對語言使用的爭論,如:關於使用性別化代名詞的辯論(Silverstein 1985),總是遠遠超過語言本身的議題。語言使用的複雜方式可以挑戰和強化既有的組織和規範,這樣的觀點是實踐理論的一部分(這是阿赫恩提出的四個關鍵字之一)(Ahearn 2017: 25)。隨著臺灣的戒嚴時期在1980年代的終結,以及1990年代放寬對本土語言的限制,臺灣原住民積極爭取使用他們的傳統名稱的權利,但是很少有人這樣做,因為官僚制度上的障礙或他們害怕被歧視。大多數中文名字只有兩個或三個字的長度,即使臺灣在1995年使用原住民族語的名字變為合法之後,許多官方表格並沒有提供額外的填寫空間,用於書寫原住民族語的名字(Gao 2015)。(使用拉丁字母作為原住民名字是在2006年合法化的。)正如Mayaw Biho(馬躍.比吼)的紀錄片《請問蕃名》所記錄的,許多臺灣原住民早期抓住這個機會改變了他們的名字,但後來又將原住族語的名字改回中文名字,因為他們擔心在就業市場上受到歧視(Biho 2004)。在美國進行過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擔憂可能是有確切根據的。美國的社會科學家發現,如果申請者的名字明顯與少數族裔有關,而其他部分相同的履歷,收到「雇主回覆電話的機率會減少30%到50%」(Kang et al. 2016: 2)。如果臺灣原住民對使用他們的傳統名字感到十分自在,那仍將需要針對在地的語言實踐,以及正當化這些實踐的意識形態做出重要改變。阿赫恩在書中提出的語言人類學的核心概念,提供了一套有用的框架,讓我們能透過此架構開始解釋和揭示這些爭論。

  因為本書的中文讀者與最初預期的英文讀者是不同的,因此必然會有一些主題需要更多的脈絡知識才能被理解,而不是輕易地以註解或註腳來提供內容說明而已。本書第十一章「語言、種族和族群性」特別是如此,其內容涉及對美國種族關係的一般性背景知識,特別是對西班牙語使用者和非裔美國人白話英語(African American Vernacular English, AAVE),也稱為「黑人英語」(Black English 或Ebonics)說話者的背景知識。當我在臺灣的大學課堂中講授這些題材時,我發現我的學生們驚訝地得知,黑人英語曾被當作黑人智力較低的「證明」。奴隸制度的歷史遺產以及美國內戰後施行的種族隔離,導致美國白人製造了許多偽科學理論為這些不人道的政策進行自我辯護。這種完全不科學的作法通常被稱為「科學種族主義」(scientific racism),它試圖證明白人對黑人的統治是合理的,因為黑人像小孩一般,他們在心智上不適合自我管理。黑人英語的獨特語言特徵被用於證明其說話者的心智能力較低。這些語言特徵被認為是較差的心智能力和懶惰所造成的結果,而不是因為黑人英語是一種接觸語言(contact language),它受到奴隸從非洲帶來的非洲語言元素的影響。

  很難想像當今社會,會有任何人相信這樣的無稽之談,甚至為了反駁而認真看待這種近乎侮辱的說法。然而,現代社會語言學的創始人之一,拉波夫(William Labov) 覺得他不得不這麼做,目的是為了挑戰仍盛行於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的教育典範。在他的一篇開創性論文〈非標準英語的邏輯〉(The Logic of Nonstandard English)之中,他試圖挑戰用於解釋黑人兒童於學校中的表現不佳的「文化缺陷」模型,他主張黑人英語與英語的任何其他變體一樣能表達出複雜的邏輯思想(Labov 1972)。正如阿赫恩針對1996年黑人英語爭議的討論所指出的,許多黑人已經內化了社會對這種獨特美國人語言抱持的負面態度。雖然臺灣沒有奴隸制度或科學種族主義等歷史遺緒,但就在不久之前,有些臺灣人認為「說河洛語」是一種「沒有受過教育」的符號。申大得(Todd Sandel)發表於2003年的一篇論文中,發現由於臺灣的政治局勢的變化,這種對於河洛語(閩南語)的負面態度正在改變,創造出重視在地語言的新語言意識形態,而這種負面態度並不會常反映在人們的實際語言實踐之中。因為語言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論工具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這些變化,這本中文翻譯書的出版,對於深入瞭解臺灣和世界各地不斷發生的複雜變化,正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點。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ANT-06 (ANT人類學系列)
【中文書名】活出語言來:語言人類學導論
【作者】蘿拉.阿赫恩(Laura M. Ahearn)
【譯者】  劉子愷、吳碩禹、蕭季樺
【ISBN】978-986-97474-6-2【圖書分類號/CIP】800.1639
【圖書關鍵字】語言學/人類學/語言與文化
【定價】680 【頁數】528
【出版日期】2020/02/07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9747448.jpg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過去二、三十年來,一種標榜市場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的新自由主義形式的統治形態已經儼然成為全球最具主導性的趨勢。「政治」逐漸成為一種主要由官僚系統與專家學者所構成的管理階層來經營治理的場域;政治上的異議,被化約為技術性的問題,可以透過談判與溝通尋求政策上的解決。

然而,在新自由主義秩序下的出現的抗爭、結盟、動亂、佔領活動,提醒我們「政治」沒有消失、也沒有被馴化,而是以更為複雜的模式與尺度在發生。本書一方面對各種國家與權力理論進行反省與批判;另一方面分別利用美國資訊業、台灣新竹科學城、香港新界的宗教儀式與宗族、魯凱人的情緒政治等個案來說明政治的形式如何繼續在當代轉化與萌生,重新去定義生命與生活的內容。

 

作者簡介

林開世

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副教授兼系主任。研究興趣有文化與權力的比較、人類學理論、歷史與意識型態的生產、國家形成。研究的領域是漢人社會文化、複雜社會與比較殖民主義。著有〈對台灣人類學界族群建構研究的檢討:一個建構論的觀點〉、〈從頭人家系到斯卡羅族:重新出土的族群?〉、〈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當代「族群現象」的在地運作與矛盾:恆春半島滿州地區的考察〉等論文多篇。

 

洪世謙

巴黎第八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當代法國哲學、政治哲學、全球化研究、解構主義、馬克思主義。主要關注議題為「去政治與再政治」、「倫理主體、他者與暴力」、「全球民主與正義」、「去疆界與跨國移動」。近期學術論文為〈內在的例外:作為類屬程序的政治主體〉、〈疆界民主化——解構哲學式的思考〉、〈可能——不可能的基進倫理—政治〉。

 

容邵武

現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重點聚焦在法律人類學、政治人類學、文化政治。首先,針對「鄉鎮調解委員會」研究,將政治、法律的脈絡關連到文化要素的複雜結合裡,寫成〈文化、法律與策略:鄉鎮調解過程的研究〉(台灣社會學刊,2007)。進而將法律人類學的成果擴大成為「公共人類學」提供對公共議題的見解,在《文化研究學刊》刊出〈死刑戰爭:法律人類學的中介〉(2012)。同時,田野主題從一開始圍繞著921大地震所帶來的創傷、記憶,寫成〈災難的永恆回歸:記憶政治與災難反覆的探討〉(台灣人類學刊,2011),以及“Never Again”: Narratives of Suffering and Memory of the 9/ 21 Earthquake in Taiwan(台灣人類學刊,2009);到稍後強調快樂、希望的社區營造〈文化親密性與社區營造:在地公共性的民族誌研究〉(台灣社會學刊,2013),以及Landscapes and governance: Practicing citizenship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co-village in Taiwan(Citizenship Studies, 2016),一直到最近對日常倫理的探索。同時,近年來也在香港田野工作,觀察到一部分香港民主奮鬥時所帶來的創傷,以及在政治挫折中強調希望的重要,目前朝著英文專書努力,書名為Together We Can Make a World: Doing Politics and Living Ethics in Hong Kong(暫定)。

 

莊雅仲

美國杜克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目前是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教授,著有Democracy on Trial: Social Movements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Postauthoritarian Taiwan(2013)和《民主台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2014),在本書系之一《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裡發表〈厝邊隔壁、巷弄生活與住居倫理〉(2016)一文,與Arif Dirlik、廖炳惠合編Taiwan: The   Land Colonialisms Made期刊專號(Boundary 2, 2018)。最近關注新竹縣市都會化過程的在地衝擊,尤其是新竹科學城想像與實現牽涉到的空間、土地與生態問題。

 

陳舜伶

哈佛大學法學博士(2013),科學、科技與社會博士第二專長領域學程修畢。目前為中央研究院法律所研究所助研究員。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原住民族權利與自治,爾後因緣際會踏入自由軟體、自由文化、公民科學等領域,研究興趣轉向網際網路協作社群的自治,包含社群內部的治理機制,以及有利於促成此等網際網域自治社群的技術與法律條件,如使用者隱私、言論自由、平台角色與責任等。

 

黃應貴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目前在清華人社院正在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與鄭瑋寧合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等書。

 

鄭瑋寧

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目前為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長期關注魯凱人的社會、歷史與文化,研究專長為人觀及性別與親屬,工作與資本主義的人類學研究,近年研究視角觸及情感、存有、美學以及知識本體論等課題。著有《關係的心:資本主義過程中的魯凱人觀、情感與家的社群性》(2019),以及與黃應貴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2017)。

 

目錄

導論一

政治已經逝去?還是到處都是政治?/林開世

導論二  

新自由主義國家下的政治、權力與新知識的浮現/黃應貴

第一章 

新自由主義與國家:對當前幾種理論取向的評估/林開世

第二章 

新自由主義下的治理技術:主體形構及抵抗/洪世謙

第三章 

網路與國家監控:資訊服務中介者的角色、功能與作為/陳舜玲

第四章 

新疆界: 科學城的誕生與重組/莊雅仲

第五章 

鄉民或公民: 當代香港新界治理性的個案研究/容紹武

第六章 

「權力」、情緒與分歧的未來:當代魯凱人的政治社群性/鄭瑋寧


作者簡介

 

本書主要依據「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計畫第六單元「新世紀的政治思維與治理」的活動成果而來。照慣例,這單元經過了近半年(2017.07.01-2018.01.13)的講論會活動,每次由一位參與者報告個人的研究個案,再由其他參與者提問、切磋。待所有參與者報告一輪之後,於2018年3月10日及11日兩天在清華人社院舉辦正式學術研討會,邀請其他相關的學者一同討論。接著,十篇會議論文經過修改、學術審查、修改等繁複過程,有些人或因個人因素而撤稿,有或因論文主題難以與本論文集的主題聚焦而被建議另投其他刊物,最後只通過了六篇論文。

本單元主要參與人員有來自人類學(四位)、政治學(三位)、政治思想(一位)、法律學(一位)、社會學(一位)等不同學科的學者,故確實是跨學科對話的盛會。筆者特別感謝這些參與學者,在討論過程中所提供的刺激與啟發。然就在修改、審查流程中,筆者於2018年七月底因心臟手術引起併發症而必須休養半年,致使審查延誤。所幸,本叢書的編輯委員會所有成員,分攤了原屬主編的各項工作,讓審查過程不致完全停擺。特別是本單元編輯委員會召集人李丁讚教授,以及林開世、張隆志與陳文德等委員,分別承擔了許多瑣碎工作。筆者在此表達誠摯謝意。

由於政治一直是筆者較不擅長的研究領域,因而邀請了熟悉政治領域的台大人類系林開世教授,共同來編輯此論文集。本來我們兩人打算合撰導讀,後來發現兩人在剖析問題的角度與見解有不小的歧異。這種情形在學術領域其實並不罕見,只是在書籍出版上是否適當,尚須考慮。幾經思考,我們決定何不採取開放的作法,讓兩篇導論並存,各抒己見?這種超越傳統的實驗或許會讓讀者疑惑,但若能催促讀者也開放思考,未嘗不是額外的驚喜與收穫?

最後,我必須感謝在論文集不同階段的所有參與者及幕後支持者的貢獻。他們是:沈清楷、吳文欽、吳齊殷、周迪生、周素卿、柯朝欽、夏傳位、陳文德、陳嘉銘、葉浩、黃兆年、童涵浦、萬毓澤等,在此僅致謝意。至於蔡英俊前院長及吳俊業前主任在位期間,不吝提供此單元相關活動所需經費及人力支援、研究群助理傅偉哲打理各項庶務,以及群學總編輯劉鈐佑及其他編輯在出版上的付出與支持,在此一併致謝。

 

黃應貴  敬上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NC-06 (NC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

【中文書名】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

【作者】黃應貴、林開世(主編)洪世謙、陳舜伶、容邵武、鄭瑋寧、莊雅仲

【ISBN】978-986-97474-4-8 【圖書分類號/CIP】570.7

【圖書關鍵字】新自由主義/政治學/文集

【定價】500 【頁數】400

【出版日期】:2019/11/15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蓋婭》立體書封.png

 

【書籍編號】STSC-014 ( 科技與社會研究譯叢 )

【中文書名】面對蓋婭:新氣候體制八講

【原文書名】 Face Á Gaïa: Huit conférences sur le nouveau régime  climatique

【作者】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

【譯者】 陳榮泰、伍啟鴻

【ISBN】978-986-97474-3-1【圖書分類號/CIP】328.8 

【圖書關鍵字】蓋婭假說/人類世/氣候變遷/新氣候體制/生態的再政治化 

【定價】660 【頁數】464

【出版日期】:2019/07/26

 

 

太古時期,氧氣曾對生物是種毒素,直到光合作用出現改變大氣的組成
現今,人類則以另種尺度反饋地球,其每日活動的耗能堪比板塊運動

這是一部關於生態的社會理論,與人類/非人行動者的大歷史
本書讓我們澄清各種疑惑並做好準備,直面新氣候體制!


生命不只適應環境,也會調整環境,使環境有利於它們的生存。
幾十億年來,生物和環境相互作用,方才塑造出宜居的地球,
而這個自我調節的行動網絡,正是「蓋婭假說」震撼學界的創見。

然而,自地理大發現起,人類文明對環境的剝削,
已讓蓋婭對人類行動變得極度敏感。
科學家則紛紛宣稱地球已邁入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

面臨人類世的生態危機,該怎麼理解世界並採取行動,
才不至於落入氣候變遷懷疑論的陷阱?
本書提出反省「自然vs.文化」二分法的概念框架,
並強調氣候治理應跳脫主權國家的框架,
以納入「非人類」的行動者,重新開啟萬物的議會!


本書特色
 

  • 否認全球暖化的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象徵生態運動近年來最嚴重的挫敗。環保支持者的論述與戰略是哪裡出了錯?問題恐怕出在對「自然」概念的理解,而本書則對此進行最徹底的反省!
  • 質疑價值與事實截然二分的習見,科學並不完全歸科學,而是與政治息息相關。
  •  跨學科的討論,自然科學、社會學、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甚至神學,對人類文明的最新階段提供多面向的觀點。



▍蓋婭並非巨型恆溫器,也不是什麼超級有機體,可以用來代替神話裡的大地之母。在我眼中,所謂「面對蓋婭」,應該是指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根據生物跟地球的關係來重新定義牠們,而非乞靈於某個更高或預先決定的自然秩序。

▍生命體不能獨立自存,就像細胞、細菌或人,都不是可以各自區別開來的。……生命體就像最近一本新書的書名那樣,「一切糾纏不清」。細胞本身就是多個獨立生命的重疊;我們的身體也一樣,不但需要基因,也要依靠數之不盡的小蟲子,包括那些住在我們腸道裡或皮膚表層的微生物。

▍在蓋婭尚未來臨之前,當住在現代工業社會裡的居民重新面向自然,他們看到的是必然的領域;而當他們凝視社會,他們看到的卻是自由的領域——就像哲學家說的那樣。但在蓋婭以後,這兩個領域便無法嚴格區分開來:任何生物、任何活的東西,都不再臣服於某個更高的秩序……畢竟,這些生物都互相糾纏、重疊在一起,而且都是同謀。

▍從人類世開始,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兩者已踩在相同的土壤上,亦即我們所共享的臨界區。

▍當氣候懷疑派詆毀氣候學者的科學,譴責氣候學者的舉止就像遊說集團,這些懷疑論者自己其實也集結成一個團體。他們重新分派構成世界的成分,諸如「我們能對政治有何期待」,以及「科學應當如何運作」……既然如此,氣候學者為什麼就不能照辦?

▍如果有人試圖區別科學和宗教,那麼將會出現一場屠殺,因為科學裡向來有宗教,宗教裡也一直有科學。

▍儘管「自然」一詞以不可對它有異議著稱,但這個概念卻是再模糊不過了,無論如何最不可能的便是拿它來終止衝突。

▍「自然」才是普世的、分層的、無可置喙的、系統性的、去生動的、全球的,並且對我等命運無動於衷。蓋婭並不如此。我們說過,每一個行動能力(agency)都藉修改周邊環境以追求自身利益,它們造成了錯綜複雜而又無法預料的後果。而蓋婭只是一個名字,我們不過是用它來指出這一切後果。

▍希望是行動的敵人,像希望一切會變好,與希望最壞的情況並不總是會發生。……在開始行動前,應當先把希望從我們萬分樂觀的生活領域中根除。這也是為什麼考慮再三後,我決定把這一系列演講放在但丁陰鬱的警語之下:「拋棄一切希望」


小辭典
 

  • 蓋婭假說(Gaia hypothesis):1960至1970年代,由發明家兼化學家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所提出,他認為地球表面的生物圈與環境構成了能自我調節的演化系統。有別於達爾文主義,洛夫洛克認為生命除了適應,也有調整環境的能力。隨後,以推動內共生學說聞名的生物學家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也協助蓋婭假說的發展,她強調生命體不能獨立自存,生命體之間必然相互依賴與糾纏,遂顛覆了當時如日中天的新達爾文主義者之想像。不過,由於「蓋婭」之名取自希臘神話的大地女神,使此學說常遭到誤解,被認為帶有宗教、天意的色彩,本書作者拉圖因而試圖證明,蓋婭假說並不包含任何目的論或整體論。

 

  • 人類世(Anthropocene):或譯人新世,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克魯岑(Paul Crutzen)及其同僚Eugene Stoermer於2000年提出的分期概念,位於全新世之後,在此時期人類活動對地球造成了劇烈影響。查拉切西奇(Jan Zalaciewicz)則在2012年國際地質學大會提案將人類世納為正式的地質年代。關於人類世開始的時間點,專家意見頗為分歧,有人認為始於原子彈試爆的1945年,亦有人認為可追溯到18世紀末的工業革命。本書則建議將印地安人滅絕、美洲大陸林地再生(使二氧化碳濃度位於低點)的1610年,訂為人類世的起點。

 

 

目錄
 

推薦序 蓋婭的終局之戰:直面真相,正視大地的臉/張君玫  

推薦序 人類世的憂鬱與療癒/洪廣冀

台灣版序 拜訪蓋婭發現者

前言

 

第一講 論自然(這概念)的不穩定性

與世界的關係發生突變◆被生態問題搞瘋的四種方式◆「自然/文化」的不穩定關係◆向人的天性求庇護◆向「自然世界」求援助◆偽氣候爭議的大用處◆「去跟你老闆說,科學家已經走上戰爭之路了!」◆從此我們試著從「自然」通往世界◆如何正眼面對

 

第二講 如何不把自然生動化,或去生動化

那些「不願面對的真相」◆描述是為了警告◆把精神集中在行動能力上◆分辨人與非人的困難◆「但它就是激動起來了啊!」◆自然法的新面貌◆論混淆原因與創造這令人遺憾的傾向◆通往將不再是宗教的自然?

 

第三講 蓋婭,自然的形象(總算變得世俗)

伽利略、洛夫洛克:對稱的兩位發現者◆蓋婭,一個對科學來說頗為棘手的神話名號◆以巴斯德的微生物作對照◆洛夫洛克也在大量繁殖微行動者◆如何避免系統的概念?◆生物體製造自身環境,而非適應環境◆論稍微複雜化一些的達爾文主義◆空間:歷史之子

 

第四講 人類世與全球(形象)的崩毀

人類世:一種創新◆思想與榔頭◆不穩定時期的爭議字眼◆瓦解人與自然形象的理想時機◆斯洛特戴克或球體形象的神學起源◆科學與全球的混淆◆泰瑞爾反對洛夫洛克◆反饋迴圈並不勾勒出全球◆另一個組構原則總算出現◆憂鬱或全球的終結

 

第五講 如何召集不同的(自然)民族

兩個利維坦,兩種宇宙論◆如何避免眾神之戰◆棘手的外交計畫◆召集「自然民族」是不可能的◆如何得到一次談判機會?◆論科學與宗教之衝突◆「終結」一詞意義的不確定性◆對互相競爭的集體作比較◆放棄整個自然宗教

 

第六講 如何(不)了結「時間終結」

1610年,決定命運的事件◆史蒂芬.圖敏與科學的反宗教◆尋找「抑制解除」的宗教根源◆「把天堂帶到地球」的奇怪計畫◆沃格林與諾斯底主義式的化成肉身◆論氣候懷疑論的末世根源◆從宗教到世俗再抵達地上◆「蓋婭民族」?◆如果別人指責你抱持「末世論述」,你該怎麼回答?

 

第七講 戰爭與和平之間的(自然)國家

卡斯巴.弗列德里赫的「大藩籬」◆自然之國的終結◆適當攝取施米特◆「我們在尋找地球的規範意義」◆戰爭與警察程序之間的差別◆如何轉身面對蓋婭?◆人類與「在地人」的對抗◆學會辨認競逐的領

 

第八講 如何治理你爭我奪的(自然)領土

「談判劇場」,2015年5月亞曼第埃劇院◆學習召開沒有最高仲裁的集會◆擴展到非人類的締約方會議◆增加利害相關者◆勾勒臨界區◆找回國家的意義◆「願祢受讚頌!」◆終於面對蓋婭◆「是陸地,是陸地!」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

1947年出生於法國知名酒鄉伯恩(Beaune)。哲學是拉圖最初接受的學術訓練,之後於非洲服役期間對人類學產生濃厚興趣,並曾在象牙海岸從事田野工作。1975-1977年間,他在加州的沙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進行參與觀察,充分運用民族誌方法。1979年,與社會學家伍爾加(Steve Woolgar)合著《實驗室的生活》(Laboratory Life),乃上述調查的具體成果,也是新興學術領域「科技研究」(STS)的奠基之作。1982年起,拉圖任職於巴黎高等礦冶學院的創新社會學研究中心(CSI)。在CSI他與同僚發展並奠定「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基礎。在2005年底從CSI轉至巴黎政治大學(Sciences Po.)的組織社會學研究中心(CSO),2013年起擔任巴黎政治大學媒體實驗室(Médialab)負責人。  

拉圖著有作品十餘冊,包括已被譯為二十多國語言的《我們從未現代過》。這些作品既開啟研究的全新可能性,也拓展了讀者的思考與視野,充分體現出他具原創性且飽受爭議的精彩學術旅程。

 

譯者簡介  

 

陳榮泰

台大化工系、清大歷史所畢。

伍啟鴻

畢業於清大哲學所。

兩人合譯有《寄食者》、《激情的經濟學》、《巴斯德的實驗室》、《失控的佔有慾》、等書。歡迎賜教:eengthaix@gmail.com。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階級攸關_cover.jpg

 

【書籍編號】FT-009 (台灣足跡系列 )

【書名】   階級攸關:國族論述、性別政治與資本主義的文學再現

【作者】謝世宗

【ISBN】978-986-97474-2-4 【圖書分類號/CIP】863.2 

【圖書關鍵字】階級、性別、國族、鄉土文學 、臺灣文學;、鄉土文學、文學評論

【定價】500元 【頁數】410

【出版日期】:2019/03/28

 

 

階級來了!
不見而叫「來了」是自擾,
見了不叫「來了」是膽怯,
說真話的時刻已經到來……


以國族論述、性別政治與資本主義的三元辯證,本書透過文本細讀的方式,重新詮釋1970、80年代的鄉土小說,包含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王拓與楊青矗的重要作品。
從鄉土文學論戰的「殖民經濟論述」出發,作者重新檢視關於臺灣經濟體制的爭辯,更試圖闡釋文學如何「反映」與「回應」當時的國內外政治與經濟情境。
本書提出「經濟殖民主義」(economic colonialism)的概念,強調階級作為第三視角的必要性,以及新一波的後殖民論述乃是臺灣社會在面對新的歷史情境與全球化的挑戰時,不可或缺的思想資源。  

 

 

目錄
 

自序及謝誌
推薦序
導論 國族、性別與資本主義的三元辯證
一、當後殖民女性主義遇見馬克思文學批評
二、三元辯證的理論框架
三、研究範圍:定義鄉土文學
四、章節摘要

第一章 女性化主義與男性氣質的多重面向:臺灣鄉土小說中的慾望經濟學
一、前言:後殖民理論與男性研究
二、女性「化」主義與國族論述的挪用
三、壓迫的交織性:性別、階級與殖民
四、男性氣質的多重面向:挫敗、暴力與創傷
五、小結:去殖民與重塑男性氣質

第二章 經濟論述、大眾消費與進口現代性:臺灣殖民經濟小說及其性別次文本
一、前言:經濟論述與性別政治
二、〈莎喲娜啦‧再見〉與〈小琪的那一頂帽子〉:經濟殖民、進口現代性與風險
三、華盛頓大樓系列:科層體制、去勢焦慮、單向度的人
四、《美人圖》:美人、消費、同志化
五、小結:陽剛現代性與消費的女性化

第三章 跨國資本主義與理性化精神:論王禎和與黃春明筆下的中小企業主原型
一、前言: 鄉土文學、跨國資本主義與中小企業主原型
二、王禎和〈那一年冬天〉與〈寂寞紅〉:傳統的抗拒與現代性的膠著
三、黃春明〈小寡婦〉:跨國資本主義與男性中心理性
四、小結:現代化下知識分子的曖昧與猶疑

第四章 資本主義全球化下的臺灣社會顯微:重讀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
一、前言: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詮釋框架
二、界定(後)殖民情境
三、理性化與資本主義的精神
四、國族寓言之外:同性戀與階級差異
五、社會寫實主義與喜劇的反諷形式
六、小結:在殖民與反殖民之外

第五章 鄉土知識分子的位移與創作:王拓短篇小說中的城鄉、階級、世代與性別
一、前言:王拓小說與回歸現實的世代
二、鄉土知識分子的根源與路徑:落後的鄉村與離鄉的必要
三、經濟網絡、階級視角與商品化的資本主義體制
四、世代角色的轉變與性別的銘刻
五、小結:城鄉、階級、世代與性別的交錯與交織

第六章 愛情、性與婚姻的政治經濟學:楊青矗的反羅曼史小說
一、前言:在剝削與壓迫之外
二、愛情、婚姻機制與經濟結構
三、性的公平交易法
四、工廠女兒:一個資本主義的愛情故事
五、麻雀變鳳凰?《心標》與《連雲夢》的浪漫與反浪漫
六、小結:反羅曼史的經濟性格與物化現象

第七章 企業管理、性別分工與本土資產階級的想像:楊青矗與陳映真比較研究
一、前言:國族、階級與性別的闡連
二、從專制體制、霸權體制到理性治理
三、階級剝削、父權體制與抗爭的多重形式
四、本土資產階級的(另類)想像
五、小結:階級視野的侷限與洞見

結論 何謂殖民經濟?重思鄉土文學的侷限與批判視野
一、前言:後殖民論述的興衰與回歸
二、殖民經濟的論辯及其困難
三、鄉土文學中的國族認同與文化批判
四、尚未後殖民:經濟殖民主義與階級的第三視角

引用書目  

 

自序及謝誌

  所謂「十年磨一劍」,這本書不只是個人十年的累積與磨鍊,也經歷了無數匿名審查人的琢磨與砥礪;不論是肯定、批評或建議,都讓這本書成了現在的模樣。書中的導論與結論,分別發表在第一屆與第二屆的臺灣文學學會的年會,承蒙蘇碩斌教授與游勝冠教授的講評;清大臺文所的同事王鈺婷教授,曾經仔細閱讀本書的部分內容並提出建設性的修改意見,在此特別感謝她的用心與友誼。三位專書書稿的匿名審查人,在肯定本書的創見之餘,也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建議,但因為筆者有限的能力與繁忙的行政工作,自然有許多未盡完善與不到位的地方。不過如果時侯到了,再拖著不出版,也有可能也因此減損了它的時代性意義。缺憾,唯有還諸天地了。

  每一本學術著作對研究者來說都像是一部自傳,而這本書既受整個大環境的限制與影響,因而是一種現實的「反映」,但同時也是個人對十年來臺灣政經情境的探索與省思,故而必然是一種「回應」。總歸而言,這本書因為臺灣而生,也為了臺灣而寫。一把劍磨了十年,在個人的努力、審查人的協助、學術與出版單位的支持下,終於在此時此刻得以問世,至於它的鋒芒夠不夠耀眼、劍刃是不是銳利,就留待讀者去判斷與評價了。

  在即將出版之際,感謝葛浩德(Frederik Green)教授針對英文書名、摘要與章節名稱提供諮詢;感謝清大臺文所的兩位博士生翁小珉與留婷婷,在極短的時間內協助校對了書稿中的錯別字與引用格式。最後要感謝清大臺文所同仁多年來溫暖的支持,科技部計畫的研究經費補助,交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的出版補助,以及群學出版社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還願意出版這一本硬梆梆的學術著作。
 

序於新竹清華大學行政中心副總務長室
2018 年歲末

 

作者簡介

 

 謝世宗


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臺文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戰後小說、臺灣新電影與文化研究理論,論文散見國內外中英文期刊,著有教科書《電影與視覺文化:閱讀臺灣經典電影》(臺北市:五南,2015)。目前正在撰寫侯孝賢電影研究專書。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SOC-48 ( 社會學叢書 )

【中文書名】重返烏托邦

【原文書名】  Retrotopia

【作者】齊格蒙‧包曼 ( Zygmunt Bauman )

【譯者】 朱道凱

【ISBN】 978-986-97474-1-7 【圖書分類號/CIP】549.815

【定價】400 【頁數】224

【出版日期】:2019/03/15

 

在未來某個理想國家,人類可望實現幸福。五百年前湯瑪斯.摩爾想像的這種烏托邦,是與一塊土地,一個固定的地方,一座島嶼,一個仁君統治的主權國家緊密相連。如今我們早已對各種色調的烏托邦失去信心,雖然如此,造就此願景的人類渴望並沒有就此消亡,相反的,它在今日重新出現,但不再寄望猶待創造的未來,反而將希望寄託於已經廢棄卻未死亡的過去,一種逆向的烏托邦(retrotopia)。

逆向的烏托邦之所以出現,與液態現代世界的一項特徵密不可分:權力與政治的分離。也就是做事的能力與決定需要做什麼事的能力之間出現鴻溝,而在過去領土主權國家,二者合一。這種日益加深的鴻溝使得民族國家無法兌現它的承諾,隨而人類處境可在未來獲得改善的想法也喪失了魅力,人們不再相信民族國家有能力完成此目標。逆向烏托邦仍是一種烏托邦,驅力亦來自匡正當前人類處境的渴望,儘管如今是透過復活過去失敗的和被遺忘的潛力。想像的過去,無論是真實或假想,仍是今日繪製通往更美好世界之路線圖的路標。對於打造另類社會的想法失去了信心,許多人轉向寄望過去被埋葬但尚未死亡的宏偉思想。齊格蒙.包曼在本書中,徹底拆解了當代這種逆向烏托邦情懷,並犀利批判其危險之處。

 

 

目錄
 

導讀 我們該如何共同生活?  曹家榮

前言 懷舊時代

第一章 回到霍布斯?

第二章 回到部落

第三章 回到不平等

第四章 回到子宮

結語 轉身,向前看

註釋

 

 

作者簡介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學家、社會思想家,於2017年1月13日與世長辭,享年91歲,一生筆耕不綴,出版超過六十餘本著作及一百多篇文章。台灣翻譯截至目前計有《社會學動動腦》(2002,群學)、《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2003,群學)、《與包曼對話》(2004,巨流)、《工作、消費與新貧》(2006,巨流)、《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2018,商周)、《液態現代性》(2018,商周)、《廢棄社會:過剩消費、無用人口,我們都將淪為現代化的報廢物》(2018,麥田)。

 

譯者簡介  

朱道凱 

學歷:美國普特拉學院電腦碩士、政治大學新聞系。

經歷:曾在電腦資訊業工作,其中十五年任職IBM公司美國、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從事系統工程、商品行銷與技術服務等部門管理工作。現專事翻譯。

譯作:《政策弔詭》、《全球化迷思》、《社會學動動腦》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城市與設計.jpg

 

 

【書籍編號】SCS-19 (SCS空間與都市研究譯叢   )

【中文書名】城市與設計

【原文書名】  Cities and Design

【作者】保羅.納克斯    (Paul L. Knox)

【譯者】 徐苔玲、王志弘

【ISBN】978-986-97474-0-0  【圖書分類號/CIP】545.14

【圖書關鍵字】城市、設計、消費社會

【定價】520 【頁數】416

【出版日期】:2019/03/14

 

好設計打造好生活

好生活活出好城市

城市原本是製造業年代的產物,卻按照消費社會的形象徹底改造。富裕家庭之間相互競爭的消費支出,強化了風格與設計在各領域的重要地位。設計崛起形成一種專業,更在規模上急速成長,一方面反映了獨特的地理形貌,另一方面我們也可注意到,設計業大都落腳於與全球關鍵企業服務系統連結最緊密的城市。設計與城市血脈相連。

《城市與設計》即以社會科學的視角,凝視設計在當代城市的經濟與文化脈絡,探討設計與城市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本書首先追溯都市設計的知性根源,針對設計專業在塑造都市環境上的印記與效能,提出批判性的評價,檢視設計在當代城市之物質文化中的角色,並且具體剖析了當代城市中設計者、生產者和分配者之間的複雜關聯:例如,紐約的時裝和平面設計;倫敦的建築、時裝和出版業;米蘭的家具、工業設計、室內設計與時裝;巴黎的高級時裝等等,不一而足。

2006年是個關鍵年,地球上超過一半的人口落居於城市。城市為設計、設計服務,以及與設計相關之「情感」所繫的場景。相對的,設計也進化為行銷城市—當前台灣政治亮點—的起點。

 

 

名家推薦

終於出現了一本分析諸多面向的設計,在各方面如何塑造城市及體驗城市方式的好書。本書富含歷史及當代案例,明察秋毫,批判精微又啟智,必定會被各方學術領域的師生搶購一空。

    Guy Julier 利茲城市大學教授

 

保羅.納克斯這本書,縝密而深思地檢視了多種形式下的設計,設計不僅是一種實體,而且也是一種社會和經濟力量,塑造了我們的城市。他援引豐富的歷史和當代材料,連貫而有說服力地傳達了這個論點。他解開了許多不同的角色和變數,讓我們了解他們是如何共生互動,進而產生了我們以設計和消費為導向的21世紀城市。他以事實證明,日益強調設計已經催生出了一種全新的都市形態。

 

    Elizabeth Currid-Halkett南加州大學教授

 

目 錄

圖目錄

表目錄

致謝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城市、設計與都市生活

第二章  設計、設計者與復甦的大都會

第二篇  意向的城市

第三章  設計會更好?歷史先驅

第四章  重新設計的城市:現代性、效率與平等

第五章  為新感性而設計

第三篇 設計者城市

第六章  都市空間中的設計與情感

第七章  設計服務與城市

第八章  結論:邁向宜居性與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簡介

保羅.納克斯 (Paul L. Knox)

維吉尼亞理工學院特聘教授兼國際促進中心資深研究員。1997年至2006年間,曾任該校建築與都市研究學院院長。他在都市社會地理學及經濟地理學領域,著述豐碩。

 

譯者簡介

徐苔玲  東華大學教育學碩士、台灣大學社會學碩士,目前專事翻譯。

王志弘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文章標籤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nner 3D模.jpg

 
【書籍編號】SCS-18 (SCS空間與都市研究譯叢)
【中文書名】城市與電影
【原文書名】Cities and Cinema
【作者】 芭芭拉.曼聶爾 (Barbara Mennel)
【譯者】 高郁婷 、王志弘
【ISBN】978-986-94708-9-6 
【圖書分類號/CIP】987.2
【圖書關鍵字】1. 城市 2.電影  3.現代性 4. 全球化 
【定價】500元 【頁數】384
【出版日期】:2019/03/13
 
 

城市電影,為那些認得自己的城市,以及城市對他們而言宛如遙遠夢想或夢魘的人,製造了幻想。電影重塑城市規劃者的希望,卻再造了城市居民對於現代都市的恐懼。分析城市電影可以回答都市研究的叩問嗎?城市電影提供了什麼樣的未來願景及過去意象?城市電影經歷了什麼變化?

《城市與電影》召喚都市理論和電影研究對話。第一篇依照歷史順序,分析三種重要的城市電影類型,每一種類型都與特定城市有關:威瑪共和的城市電影、洛杉磯的黑色電影,以及法國新浪潮(French New Wave)電影的巴黎意象。第二篇討論了都市研究的社會-歷史主題。首先是電影產業和個別城市的關係,接著是描繪飽受戰爭荼毒及分隔的城市,最後是都市科幻小說中,烏托邦和惡托邦的電影表現。最後一篇則是在全球化世界中,協商認同與地方的問題:從貧民窟與族裔聚居區,轉移到男女同性戀慾望的城市場景,最後以跨國電影實踐裡的全球城市再現作結。

城市和電影之間的連結是現代性。現代性解釋了城市電影通過全球化過程而產生的大變遷,在這個過程中,城市從國族電影的象徵,發展成為跨國電影實踐的優勢位址。本書允為電影研究、都市研究及文化研究學生與研究者的關鍵讀本。

 

目錄

圖目錄

謝誌

導論:電影創世神話或「火車效應」

第一篇

1  現代性與城市電影:柏林

2  黑暗城市與黑色電影:洛杉磯

3  愛之城:巴黎

第二篇

4  城市電影產業:香港

5  廢墟之城與分隔之城:柏林、貝爾法斯特與貝魯特

6  烏托邦和惡托邦:夢幻與虛擬之城

第三篇

7  族裔聚居區與西語區

8  城市是酷兒遊樂場

9  全球城市與全球化中的城市

結論:從「火車效應」到「貧民區效應」-如何做更多研究

註釋

參考書目

片單

索引

 

作者簡介

芭芭拉.曼聶爾(Barbara Mennel)

任職位於蓋恩斯維爾(Gainesville)的佛羅里達大學,擔任日耳曼與斯拉夫研究系,以及英語系電影與媒體研究學程的德國研究暨電影研究助理教授,撰有《電影與文學之受虐狂與酷兒慾望再現》(The Representation of Masochism and Queer Desire in Film and Literature, 2007)。

 

譯者簡介  

高郁婷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生。

王志弘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94708-8-9.jpg

 
 
書籍編號:GAZE-013 (GAZE 凝視系列 )
書名:寄食者:人類關係、噪音、與秩序的起源
作者:Michel Serres(米歇爾.賽荷)
譯者:伍啟鴻、陳榮泰
ISBN:978-986-94708-8-9 CIP:541.7
圖書關鍵字:人類關係、社會秩序、噪音、科學哲學
定價:560元 頁數:432
出版日期:2018/12/20

 

這是一本「惡之書」,卻也是人類未來的「希望之書」

社會秩序的起源是什麼?是人與人的契約,還是凌駕個體的權力巨獸?

迥異於傳統哲學的回答,賽荷竟然說,人類關係的本質,與寄食者(parasite)和宿主之間的關係並無二致。地球是寄食者的地球。奇詭的是,從古代神話對人性的捕捉,到當代前沿系統科學之研究,無不呼應賽荷的論點。以寄食者取而不給、無法逆轉的單向關係小箭頭,賽荷建構出看似撒旦產物的暗黑寄食理論,卻是我們在這失序的網絡時代,重建技術與勞動、經濟與社會等人類關係的一盞明燈。

 

本書特色

 
獨創「故事」與「概念」的雙重標題寫作方式,兼具可讀性與思考深度。
對人們習以為常、深信不疑的各種哲學概念,進行全面且顛覆性的盤整。

  ──重新定義秩序:噪音並非純然負面,反倒可能意味新系統的突現

▐ 飯廳裡有兩個系統:宴席和電話。所謂噪音,即席間的喧嘩,指的是妨礙我與電話另一端的人對話的雜音;然而,它對賓客而言卻是訊息。反過來,他們會認為我獨自在一旁講話,根本無異於擾攘。噪音是一系統的終點,但也形成新系統。

▐ 事實上,系統總是同時按多個準則來運作。系統要得以鞏固,便要令自身更加寬容。它開始接納瘋狂、偏差、革命家、分離份子。有機體一向與微生物相處融洽,有了牠們而經歷磨練,活得更好。

▐ 寄食者勇於創新。他騙取能量,僅以資訊為報。他講述故事,然後巧奪烤肉。這是訂立新契約的兩種方式。相對於古老的對等關係,他制訂的是不平等協定,他亦建立嶄新的結算方式。

  ──重新反省邏輯:虛假的二分法與單一標準的理性,都不再適合解釋世界

▐ 我剛才談到的哲學在一種想像的世界大行其道。這世界裡,只存在單一系統,而且只依照唯一的標準或原則而構成。但事實上,系統都異常複雜;事實上,系統都並非單獨存在。

▐ 身體才是球的客體,身體主體要環繞這太陽轉動。……所謂玩球,不過是把球看作實體,然後讓自己成為它的屬性。遊戲規則是就它而寫,是為它而定的,而且我們都要服從這些規則。
 
▐ 韃靼的海盜、英倫的強虜,倘若我是站在被俘獲的一方,我便不知道這兩者有何差別。……要在天堂與地獄間作判別,才是地獄;唯有認為上帝有別於撒旦,斯有撒旦;邪惡正位於善惡的十字路口。

  ──重新書寫歷史:人類對自然的介入,作為文明原動力,正是寄食地球的表現

▐ 想要肅清或聖化某一處地方,諸如聖地或園圃,一開始就要對所有物種進行全面而根本的驅逐。而不僅止於某隻闖進來的兔子。除非把植被刮乾淨,化為一張白紙——除非使某些土地完全裸露——否則農業是無從開始的。

▐ 農業與文化不但同源,更有著一樣的基礎,那就是:驅逐而產生淨土,騰出空白的地方,以實現與平衡狀態的決裂。乾淨的地方,就是有所屬的地方。

▐ 歷史時間的不可逆,則由人類寄食者的介入開始。至少是從農業與畜牧開始的。……它使系統微微地改變了狀態。它把系統弄斜了。它擾亂了系統的平衡或能量分佈。它給系統打興奮劑,使它發炎、受刺激。

▐ 寄食者拿了東西,卻什麼也不給。……這是單向的箭頭,無法逆轉,不會回頭,它在我們之間流傳,它是最根本的關係,它是觸發改變的小角度。濫用在先,使用在後;先有偷竊,才有交易。從這小箭頭出發,我們也許能重建技術與勞動,經濟與社會,或至少重新思索它們的意義為何。這是關係的基本理論。

各界讚譽

賽荷是位富有想像力、智識極為淵博的思想家。他在多重的領域間遊走:物理學、資訊理論、文學、哲學、神學、人類學、音樂、藝術、政治經濟學。他也探討了表面上殊異的諸多作品:拉封丹寓言、盧梭懺悔錄、莫里哀偽君子、柏拉圖會飲篇及聖經。賽荷打算證明,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終將殊途同歸。──《宗教研究評論》

這是一種有著全新基調的哲學:多變、精練又充滿敘事性。──《圖書館期刊》

 

目錄

導讀 隔牆有耳,歡迎竊聽/黃冠閔

譯者說明

 

第一部   被打斷的飯局────邏輯                       

老鼠開飯────────串級

沙蹄爺開飯───────亦主亦賓

效益遞減────────晦澀與混雜

二分、三分───────被納入的,被排除的第三者

獅子開飯────────單向箭頭

競技員開飯───────偏差與建構現實

浪蕩文學與模控學────新的平衡

─────五旬節,聖靈降臨─────

 

第二部   另一些被打斷的飯局────技術、勞動             

老鼠開飯────────二極管、三極管

────────────模糊邏輯

────────────主人與工頭

老鼠又開飯───────機器與引擎

────────────手段與中間

────────────變換空間

月下宴─────────

領主老爺的天國饗宴───

────────────工作

蟲兒開飯────────

────────────能量、資訊

────諸神、永恒的東主────

 

插曲 寄食者寫照

餐後的告白

尚-雅克,立法者的審判

噪音

音樂

 

第三部   肥牛與瘦牛────經濟              

沙拉餐─────────所有權的糞便起源

諷刺的一餐───────金錢交易;精確與模糊

兄弟開飯────────百搭理論

栗子餐─────────太陽與符號

牛自河裡來───────庫存

牛吃牛─────────排隊理論

────最佳定義────

────論一般疾病────

 

第四部   晚宴────社會               

偽君子開飯───────分析、癱瘓、催化

東道主的專名──────主人與奴隸

───────準客體的理論───────

桌上空空如也──────論愛情

魔鬼──────────論愛情

───────最差的定義───────

 

故事與動物

參考中譯本

人名列表    

 

作者簡介

米歇爾.賽荷(Michel Serres)

生於1930年,法國哲學家、作家,1990年獲選為法蘭西學術院院士,在知名科學哲學家巴修拉(Gaston Bachelard)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萊布尼茲的系統及其數學模型》。賽荷深受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新興科學典範,如結構主義數學、資訊理論、生物化學之影響,其發展的思考架構反對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的二分,也與當時主流的哲學論述保持一定距離。儘管起初較不為同時代的學者所注意,賽荷跨學科的研究取徑,及其探討的溝通、轉譯、噪音等概念,日後在社會科學的系統論與網絡理論等流派,皆獲得廣泛迴響,也讓賽荷被視為晚近「後人類主義」思潮的先驅之一。1990年代起,賽荷寫作風格轉變,更加面向社會大眾,在自然科學、文學、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與事例之間穿梭來回,解析人類社會的複雜性,其關注的議題更是包羅萬象,涵蓋生態倫理、人類物種、金融危機、網路世代等等。賽荷著作甚豐,目前已在台灣出版的譯作則包括《失控的佔有慾》(群學)、《拇指姑娘》(無境文化)。

譯者簡介

伍啟鴻,畢業於清大哲學所。

陳榮泰,台大化工系、清大歷史所畢。

兩人合譯有《失控的佔有慾》、《激清的經濟學》、《巴斯德的實驗室》等書。歡迎賜教:eengthaix@gmail.com。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封面.jpg

圖書基本資料

書名:真實與想像:百年臺俄關係掠影

出版社: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

作者: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編

上市日期:2018.11.07

ISBN:9789860570267

定價:380元

 

2017年10月20日政治大學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為紀念「1917年俄國十月巨變」一百週年,開闢「解析蘇聯文明:臺灣─俄羅斯相互想像與真實」研討會,邀集國內、外專家學者發表相關議題之演講與論文,貢獻國人較陌生領域的研究心得。為饗讀者,本書《真實與想像:百年臺俄關係掠影》特別整理會中發表論文與綜合座談內容,收錄臺俄文化與政經交流重要文獻、成果,共10篇,期盼拋磚引玉,增進學界進一步研究,啟發大眾對俄羅斯新的認知和興趣。  

 

 作者簡介


政大圖書館數位典藏組

  近年來致力於史料數位保存,及促進數位人文學術發展,搭建史料與學術研究結合之平台為期許。「政大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即是落實此目標之具體行動,每年定期舉行,提供研究者利用圖書館所建置之數位典藏之史料,進行研究成果發表與意見交流之平台。為讓更多關心者能參與,特將論壇之文集集結成冊出版系列專書,協助推動史料研究之創新學術發展。
 

目錄


館長序
專題演講
臺俄交流的歷史與展望
傅樂吉──著  賴彥真──譯
Российско-тайвань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 история и культура
傅樂吉──著

綜合座談
臺灣─俄羅斯的相互想像與真實
魏百谷──主持 彼薩列夫、陳美芬、李敏勇──對談

論文
從蘇聯政治漫畫(1949-1970s)映現的臺灣:以《鱷魚》雜誌為例
莉托斯卡──著 賴彥君──譯
「解凍時期」話語鏡照下的「自由俄羅斯」與「自由中國」:以《播種》雜誌為例
賴盈銓、捷米多夫(D.G. Demidov)──著
蘇聯農業社會主義化之現代啟示
洪美蘭──著
當「瓦罐」碰到「鐵罐」─從葉賽寧的視角看蘇聯文明肇始
李惠珠──著

文獻選輯
「落葉生根」抑「護花春泥」?試探臺灣「白俄」的離散經驗(1949-1989)(以《武昌街一段七號》及《俄國家族史》回憶錄為例)
賴盈銓──著
臺俄經濟關係之演變
魏百谷──著
給自由中國── 1982 年10 月23 日在臺北中山堂
講詞
索忍尼辛──講;王兆徽──譯

附錄──臺俄關係年表

 

序言

 緣起


  現今公民社會發展過程中,全球聲音與在地聲音彼此激盪,因此,了解其他文化、族群、自我形象的認知情形,對於健全政治經濟主體性極為重要,除了政治角力因素,文化研究者作為社會各群體溝通橋樑,面對的關鍵課題極可能為,這些長期被塑造出的、積累的「刻板印象」(「標籤」)與該民族文化之真實歷史形象,常顯現出巨大的差異。

  上世紀二○年代「聯俄容共」留學蘇俄世代都進入歷史,倡言「反共抗俄」及《蘇俄在中國》爭取「中國正統」的五○至六○年代話語煙消雲散,長久處於「美利堅治世」(Pax Americana)的臺灣,習於美國主導的價值觀, 即使蘇聯1991 年解體前夕政府決定應變東歐變局,解除東歐國家交往禁令開放觀光、留學,迄今卻仍有不少國人的言語還呈現對其過去的想像,還以「蘇聯」指涉現代俄羅斯。因此,要完整呈現給臺灣社會「俄羅斯真實」,憑藉俄羅斯成功舉行「世足」或其他國際活動,要一時扭轉「戰鬥民族」刻板印象,是相當不容易的。

  政治大學圖書館致力於臺灣知識分子的生命經驗介紹,當代人文社會思潮、文學與東亞文化跨區域互動探索,極富啟發思想價值,有鑑於此,類似研究再加上「俄羅斯註解」應特具意義。

  一、

  2017 年10 月20 日舉行政治大學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解析「蘇聯文明」:臺灣─俄羅斯相互想像與真實),成果體現於本書《真實與想像:百年臺俄關係掠影》,概念上,並非純粹意味,文本接受者對於真相接收、理解僅是浮光掠影,而是,針對百年殖民政權輪替過程、族群與主體性建立過程,湧現觀念矛盾與錯亂,許多問題至今仍待各別梳理,過去「反共抗俄」留遺的問題,如「陶甫斯號油輪事件」,至今在俄羅斯、烏克蘭媒體及歷史探討,仍然塵埃未定,而其中遭滯留臺灣,被政府炮製為投奔自由的「反共義士」烏克蘭人,其中還領到中華民國身分證,或許,有權主張同樣為「轉型正義」受害者。

  二、

  在日據時期,臺灣人對俄羅斯接觸應始於舊俄文學日譯,多限於精神或思想層面,左翼作家楊逵、呂赫若、吳新榮等取法中國左翼文學先鋒魯迅等是出自於抵抗殖民統治壓迫意識,舊俄寫實作家高爾基在《臺灣新文學》佔顯明位置,1928 年成立於上海法租界的臺灣共產黨與蘇聯「共產國際」有聯繫,傳奇臺灣女性謝雪紅曾赴莫斯科,停駐數月,相關史料如雪泥鴻爪,就像我童年記憶一樣,割稻工人在酒酣耳熱之際,唱日本軍歌,講滿洲國、蘇聯人,這是小人物民間的「蘇聯經驗」,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對社會主義思想與蘇聯政權想像,是天真想像多於真實,這些想像在國民政府來臺後,就受到官方壓抑,漸遭遺忘。

  三、

  上世紀二○年代,孫中山先生曾同情列寧成功奪權革命,指「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決定「聯俄容共」主張,蔣介石在孫中山先生身邊,也曾表露左派面目,1923 年秋季,奉孫總理囑咐到蘇聯考察軍政事務,蘇聯革命軍委員會副主席陸祖塔克(Я.Э. Рудзутак)出面接待提到「蘇聯社會主義革命與中國國民革命精神相似」,蔣介石回應時補充:國民黨「永遠將俄國共產黨視為親姐妹」。隔年在蘇聯顧問協助黃埔軍校成立,之後,許多國共黨兩黨青年(劉少奇、蔣經國、谷正綱、卜道明、孟十還等)踏上學習莫斯科道路,抗日戰爭與剿共期間,重慶時期政府還是重用些蘇聯軍事顧問。

  四、

  臺灣俄羅斯學研究,大底濫觴於1950 年代後期,學俄文前輩說,因1954 年「陶甫斯號事件」,政府需培養俄語人才,1957 年政治大學在東方語文學系開設俄文組,創系主任孟十還曾活躍於上海黎烈文主編《譯文》,與魯迅合作翻譯果戈理文集,在臺灣戒嚴體制和「反共抗俄」大纛下,他的心境似乎藉由契訶夫短篇故事〈苦惱〉傳達給課堂學生,學生要學「假想敵」艱難語言很茫然,有趣的是,有位張學長不知哪來勇氣,寄俄文信給蔣方良女士,盼望能用俄文報效國家,結果出乎意料,竟然獲得正面回應,張學長之後被安排到當時領袖智庫──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當編譯,此事蔚為東語系傳奇。

  在冷戰對抗時期,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遠離塵囂,蘇聯研究因擁有俄文出版史料,扮演角色在外界或許神祕,時勢變化,藏書與凋零的研究人員漸被社會遺忘,對國研中心研究人員走上孤寂道路,藉此機會,對奉獻俄羅斯研究、獎掖後進的前輩孫桂籍先生致上崇高敬意。

  五、

  感謝政治大學圖書館承辦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解析「蘇聯文明」:臺灣─俄羅斯相互想像與真實),同仁規劃近代俄羅斯歷史、文明、文化、政治人物展覽空間,讓屬於俄羅斯的知識親近又具真實感。論壇特別邀請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歷史、考古、民族學研究所貴賓,傅樂吉教授擔任主講,傅教授從俄羅斯宏觀視角論述俄臺關係歷史與願景,演講並不遺漏「陶甫斯油輪劫持事件」,此一臺灣、俄羅斯有史以來最明顯的對立為臺俄未來關係蒙上陰霾,情節當還搬上蘇聯戲院銀幕,也大為賣座;接著是圍繞論壇主題的座談會參與者為淡江大學俄國語文學系教授彼薩列夫、政治大學斯語系陳美芬教授及詩人暨文化評論家李敏勇先生,在主持人政治大學俄羅斯所所長魏百谷老師巧妙穿針引線下,聽者不難體悟,俄羅斯國家體制、俄國文化藝術、文學思想,作為國家精神傳承是一體的。

  本書收入政大斯拉夫語文學系教授莉托斯卡、及賴盈銓與捷米多夫論文,莉托斯卡,從冷戰時期媒體所映現臺俄彼此互相想像,運用冷戰時期蘇聯大眾漫畫雜誌插圖,剖析「臺灣形象」的特色與因素,或多或少,這「臺灣形象」,係當時蘇聯社會與政權配上「北京眼鏡」得來的。

  捷米多夫從俄語千年歷史角度解析蘇聯時代「木頭式」俄語,它呈現官方思維與民間意識疏離關係,賴盈銓指出「自由俄羅斯」、「自由中國」與蘇聯及共產中國互為「他者」如何產生精神結盟,在某種意義上,1982 年遭蘇聯政權放逐的作家諾貝爾文學桂冠、「俄羅斯良心」索忍尼辛應吳三連文藝基金會邀請來臺訪問並在臺北中山堂發表「給自由中國」演說,不只給在戒嚴統治卻「反共」的中華民國臺灣,因美國宣布斷交驚魂未定,最適時溫暖,索氏演講詞恰恰融入官方「三不」政策、「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反共教育體系中,成為中學國文教材,無怪乎,高中「三民主義」教科書出現索忍尼辛呼籲蘇共「拋棄共產主義臭汗衫」,官方特別利用索忍尼辛旋風訪臺,再次掀起反共熱潮,師大公民訓育系曹世昌主持「索忍尼辛『給自由中國』演講詞閱讀心得問卷調查」研究,即為例證,曹教授特別建議,將索忍尼辛演講詞列為「國父思想」基本教材,「相機實施反共機會教育,以加強學生同仇敵愾之氣」,當時圍繞在索翁訪臺的評論與迴響,林林總總,且洋溢激情,堪稱臺灣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的「餘音」。

  在二十世紀資本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陣營對抗歲月,索忍尼辛以世界作家如椽之筆,以「聖喬治」精神,呼喊他從「毒龍肚子裡」出來的經驗,他的「給自由中國」演講詞與蔣介石(或陶希聖執筆)的《蘇俄在中國》,雖然彼此有「互文性」,然而,後者的原撰者與本文內容,及當初擬進行國際宣傳方法與目的,都值得重新檢視,尤其,索忍尼辛訪臺演講詞將蔣介石形象與俄國大革命白軍領袖弗蘭哥爾將軍對比,使蔣介石的形象添加當代俄國文學元素,因為,蘇聯另一海外異議作家阿克薛諾夫的《克里米亞島》在美國出版,除了暗中較勁之外,演講全文與刊於俄文《新世界》(2000, № 12)訪臺回憶,多少具「時空穿越」(anachronism)特質,另一方面,有警示臺灣恐遭「覆滅」(обреченность)之意,因此,本書藉文獻選輯重新刊登,也許,略申索翁百年誕辰(1918-2018) 紀念之心意,主要凸顯當時「微妙」政治社會情境。

  1917 年列寧領導的「十月政變」,其結果是,「紅色車輪」掀天揭地席捲歐亞大陸,十九世紀中葉歐洲社會主義思潮、學術理論轉化為暴力血腥革命行動,如果按照馬克思主義論述,農業為立國根本的俄羅斯,其工業生產落後絕無實施社會主義革命條件,此時,體察當時社會劇變的俄羅斯,承載文化傳統的農村及其滄桑,就成為有意義的觀察視角。

  本論壇發表人洪美蘭老師〈蘇聯農業社會主義化之現代啟示〉與李惠珠老師〈當「瓦罐」碰上「鐵罐」──從葉賽寧的視角看蘇聯文明肇始〉,他們各自由社經體制及詩人的創作與生命層面出發,洪美蘭老師理性的理論分析蘇聯農業經濟共產化、集體化,如何在遠離其初衷的情況下澈底地失敗,李惠珠老師則藉農民詩人葉賽寧詩人創作,體現對離逝母親般的鄉村──古老俄羅斯之絕望,其感受完全融入最後生命與詩魂中,兩者可以同時見證時代教訓與俄羅斯人民悲劇。

  〈「落葉生根」抑「護花春泥」?試探臺灣「白俄」的離散經驗(1949-1989)(以《武昌街一段七號》及《一個俄國家族史》回憶錄為例)〉,文章特別關注臺灣知名「白俄」最後命運,此外「明星咖啡」的故事不只是臺灣文學地標,像簡錦錐老闆的俠骨義膽,成就臺灣「文化越界」閃耀篇章,讓俄僑文化成為在地生活的養分。

  最後,感謝魏百谷老師的論文,及時提供臺俄關係新穎而完整數據,與傅樂吉老師文章相輝映,從最務實的經貿層面,分析雙邊發展的趨勢與潛能。



  結語、俄羅斯 如此近,如此可能

  2017 年12 月24 日耶誕節夜,應邀赴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講學,我深感臺灣四時如春,高溫常令人慵懶而缺乏真實感,由花蓮海岸線俯瞰太平洋,無比寧靜與自由,北太平洋的寒風卻令人清醒,不禁低迴:「政治使人分離,文化則凝聚人心,也是鑑照人群、自我使命的曙光」,一時興起仿賴和古詩:

  初訪海參崴,
  寒夜雪地迷。
  不知曙光近,
  猶自望星稀。

  經歷殖民與類殖民的戒嚴生活體制,臺灣整體文化特性,企業精英施振榮先生比擬為「半盲文化」,他針砭企業文化時直指臺灣人,就是只「重視短期利益和顯性價值」,並非虛言,然而,面對全球化經濟與網絡時代,文化生態丕變,「俄羅斯是巨大存在」(詩人李敏勇先生語),但不全盡然是「他者」,接觸臺北愛樂電臺或其它網路媒體,不禁發覺,俄羅斯是如此親近,如此可能,偉大文學、音樂、藝術作為思想精神表現,永遠存在著一股支配宇宙的力量,令閱聽人產生心靈激盪與共鳴。

  過去,部分由於「偏聽」、「誤讀」,臺灣與俄羅斯錯失彼此互相學習的功課,俄國人對臺灣人的堅韌所知有限,無可厚非,我們可以從民族多元的俄羅斯汲取生活智慧,無論是廣漠如海的貝加爾湖、壯闊的伏爾加河、卡爾梅克草原旺盛生命力,本書以「掠影」自況,多少也尋求在美感之外,見證更令人沉澱深省的事理本質,深盼,臺俄人民未來互動會多些美好故事!


2018.08.22. 於 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
賴盈銓 謹幟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0925_族群、國家治理cover_3d1.jpg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族群作為國家治理的手段,然而治理方式會因國家性質的不同而異。藉由仔細檢視前現代民族國家或傳統帝國、現代民族國家與當代新自由主義國家的統治意圖及治理技術,本書揭示:歷史更迭下的政體,在治理台灣社會的過程中,依序形塑出了人群、族群、族群性等現象,彰顯了國家治理的時代特性。事實上,這關乎不同學科對族群的定性有所分歧,更涉及了各自知識屬性這個根本問題。對照於國際族群性公司法人化趨勢,台灣在新自由主義化的政經條件下,族群性除了關乎政治經濟利益外,更有其突出之處,如個人認同與族群認同的連結,或多重族群認同的出現。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指出當代台灣族群性已逐漸轉換至人們認識世界方式的改變,和自我與社群性新模式之浮現,及其所涉及的跨族群、跨地域、及跨社會文化之新秩序的建構之上。更重要的是,這隱含了對於現代性知識的挑戰。

 

作者簡介

黃應貴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目前在清華人社院正在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關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與鄭瑋寧合編)等書。

王甫昌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社會學博士,目前為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並擔任《台灣社會學》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族群關係、社會運動與民族主義。長期以來致力於以社會運動的觀點,探究台灣社會中族群關係發展之研究,特別著重於圍繞在「省籍」、「閩客」的族群區分中,不同弱勢族群意識形成與發展之探討。近年來除了陸續出版關於台灣「外省人」、「客家人」弱勢族群意識內涵與興起,及「福佬人」認同內涵之研究成果外,也將研究重心轉移到探討以「不對等族群關係」為主要內涵的台灣「族群」概念如何在1980年代以後興起,並成為一般人、官方及學界理解台灣歷史及目前處境的主要參考架構之過程,以及2000年代以後,族群概念內涵逐漸轉變的緣由。

林開世

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副教授兼系主任。研究興趣有文化與權力的比較、人類學理論、歷史與意識型態的生產、國家形成。研究的領域是漢人社會文化、複雜社會與比較殖民主義。著有〈對台灣人類學界族群建構研究的檢討:一個建構論的觀點〉、〈從頭人家系到斯卡羅族:重新出土的族群?〉、〈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等論文多篇。

夏曉鵑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自1994年開始研究「外籍新娘」議題,本著研究與實踐不可分之原則,1995年於高雄美濃創立「外籍新娘識字班」,經八年的培力工作,終於2003年在婚姻移民女性的積極參與下成立「南洋台灣姊妹會」;同年,串連關注移民/工議題的民間團體與學者專家共組移民/住人權修法聯盟,致力於台灣移民/工運動的推動,並積極與各國移民/工運動團體結盟,因而成為多個區域和國際組織之幹部,包括:Asia Pacific Mission for Migrants (APMM), Asia Pacific Women, Law and Development (APWLD),Alliance of Marriage Migrants Organizations for Rights and Empowerment (AMMORE) 以及International Migrants Alliance (IMA)。中英文學術著作以其實踐式研究出發,聚焦於跨國遷移、公民身份、培力和社會運動等主題。中文專書包括《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不要叫我外籍新娘》等。

陳怡君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士,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長期關注臺灣平埔人群及其文化樣貌,研究興趣包括宗教人類學、基督宗教的地方化、族群與社會記憶等課題。著有〈慶典、聖像與地方形成:以屏東萬金的天主教社群為例〉、〈神恩靈力與性別政治: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為例〉、〈儀式遺產、社會想像與地方認同:以屏東萬金聖誕季為例〉等論文多篇。

陳文德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專書有《台東縣史.卑南族篇》、《卑南族》、《南島民族的臺灣與世界》(編)以及與黃應貴合編《社群研究的省思》與《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論文包括〈阿美族親屬制度的再探討〉、〈阿美族年齡組織制度的研究與意義〉、〈「親屬」到底是什麼?一個卑南族聚落的例子〉、〈巫與力:南王卑南人的例子〉、〈人群互動與族群的構成:卑南族karuma(H)an研究的意義〉、〈什麼是「家」──卑南人的例子〉、〈當代地方社會的面貌:以一個卑南族聚落空間的發展為例〉、〈文化產業與部落發展:以卑南族普悠瑪(南王)與卡地布(知本)為例〉、〈隱藏的神恩:神恩復興運動(聖神同禱會)在卑南族天主教發展之研究〉、‘Naming and Social Life’以及〈原住民族與當代臺灣社會〉等。

 

目錄

導論
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黃應貴

第一章
群體範圍、社會範圍、與理想關係:論台灣族群分類概念內涵的轉變/王甫昌

第二章
從卡大地布(卑南族)部落到「斯卡羅(族)」?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群認同的省思/陳文德

第三章
「人不做,要做番?」從2016年屏東縣熟註記談起:屏東萬金的例子/陳怡君

第四章
當代「族群現象」的在地運作與矛盾:恆春半島滿州地區的考察/林開世

第五章
解構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的「第五大族群──新住民」論述/夏曉鵑

作者簡介

 



黃應貴

  本書主要依據「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計畫第五單元「是族群還是階級?當代新政經條件下的族群想像」的活動成果而來。照慣例,這個單元同樣經過了將近一年(2016.4.9-2017.1.14)的講論會活動,每次由一位參與者報告個人的研究個案,再由其他所有參與者一同討論。待所有人完成報告後,我們在2017年2月25日及26日,在清華人社院舉辦公開的正式學術研討會,邀請相關學者參與討論。結束後,八篇會議論文經過修改、審查、修改的繁複過程,最後,為了使本書主題更為聚焦,只通過了五篇。

  本單元的主要成員來自人類學及社會學。這兩個學科研究族群的方式明顯不同:社會學研究往往是從鉅視的角度來談族群,以展現其宏大趨勢,卻容易缺乏血肉;而人類學者習慣對一個聚落或一個族群進行深入探討,較易忽略大趨勢。故這組合正可相互彌補。事實上,國內研究族群問題的學者當中,有一部份是來自台灣史研究,他們在當代相當活躍,其中不少人參與了當代的族群運動,特別是有關平埔族的正名運動。當初我們希望找這群人來共同參與,但因他們的研究重心是在台灣史,而非當代,自然不易與其他參與者對話,最後只得放棄。為此,我心中仍感遺憾,故在正式的學術研討會時,刻意邀請幾位研究專精台灣族群史的學者前來對話。他們真實的存在,多少影響到我們的討論,使我們有意無意間會顧及歷史的向度。

  至少,筆者在撰寫導論時,就會思考要以怎樣的架構才可以將台灣人類學、社會學、以及台灣族群史的研究連結起來討論。最後,筆者選擇以國家治理做為切入點,依不同國家性質而來的不同治理方式,來連結台灣不同歷史發展時期的不同人群或族群現象。然而,筆者終究不是台灣史專家,更不熟悉清朝治理台灣時的歷史與社會文化脈絡。這使我花了比過去撰寫導論時更多的時間,來閱讀相關研究與文獻,就是為了掌握那個時代的時代感。若欠缺對那個時代的時代感,很難寫出不離譜的論點。即使最終完成了導論,筆者仍覺得有多處與那個時代不符,這些是在獲得許多參與者的協助下才得以克服。此一過程,就如同這論文集所有論文的定稿,若非許多參與者的協助,包括審稿、提供討論意見、乃至於精神上的支持等,是不可能完成的。在這裡我要特別謝謝所有的參與者,他們是:王甫昌、李文良、李廣均、沈筱綺、林開世、林曜同、夏曉鵑、康培德、許維德、陳文德、陳怡君、郭佩宜、黃宣衛、曾嬿芬、葉高華、詹素娟、趙中麒、鄭依憶、鄭瑋寧等,在此謹致謝忱。至於吳傑夫為本書的英文書名及英文摘要的貢獻,蔡英俊院長及吳俊業主任所提供的經費及人力的支援,研究群助理傅偉哲所提供的服務,以及本書編輯黃上銓先生與群學總編輯劉鈐佑先生的支持,在此一併致謝。最後特別謝謝鄭瑋寧,在筆者交出整本書書稿後的住院期間,幫我處理後續的瑣碎編輯工作。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NC-05 (NC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

【中文書名】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

【作者】黃應貴(主編)王甫昌、林開世、夏曉鵑、陳怡君、陳文德

【ISBN】978-986-94708-7-2 【圖書分類號/CIP】546.507

【圖書關鍵字】族群、國家治理、社會學、人類學、新自由主義

【定價】450 【頁數】384

【出版日期】:2018/10/09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解學校教育,才能理解社會(節錄)​​​​​​​

  近代法國社會學大師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認定教育社會學是社會學領域最核心的部份,因為不瞭解學校教育,就無法真正瞭解社會如何運作。他相信學校體系是現代社會打造意識以及對外在世界認知的重要機制,教育社會學並非只是社會學分支之一,而是一切關於社會秩序討論的基礎。法國古典社會學大師涂爾幹(Emile Durkheim)在一個世紀前指出歷史比較法是研究教育社會學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學校教育是通過特定歷史過程形成的「社會事實」,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學校制度,要瞭解學校體系的特性及教育問題的根源必須深入考究歷史以及進行跨社會的比較。然而因為許多特殊的歷史因素,臺灣學界沒有給予教育社會學足夠的重視,也沒有意識到需要以歷史比較社會學方法研究臺灣教育。筆者在香港長大及接受大學教育,後來到美國修讀博士課程,又因為研究的關係在新加坡及英國待過一段時間,在這些地區的大學社會系中,教育社會學都是必備的課程。然而十多年前筆者初到臺灣工作,很驚訝的發現在戒嚴時期臺灣大部分大學的社會學系都沒有開設教育社會學這門課。解嚴後教育社會學開始受到重視,社會學系所紛紛開設相關課程,從事教育研究的社會學者也越來越多,學界甚至成立教育社會學學會,以及創辦教育社會學期刊。然而,從學科發展的角度而言,二、三十年其實是很短的時間,能夠累積的成果也很有限。教育社會學目前的狀況不但妨礙我們更深入的瞭解臺灣社會,也限制了我們對現實教育問題的思考。臺灣在二十多年前經歷了教改運動,接續而來的九年一貫課程、高等教育擴張、多元入學、十二年國教、課綱修訂及學費政策等等,都引起極多的爭議。然而因為教育社會學的基礎過於薄弱,社會學界很少從學術專業的角度介入教育議題的討論。缺乏歷史比較的視野又導致對教育問題的思考被局限于此地的時空條件,社會學界無法幫助人們瞭解臺灣學校體系的特性、它的歷史演變過程,以及今天教育問題的成因,更遑論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能出路。不管是出於學科發展或對現實教育政策的關懷,臺灣的教育社會學界必須急起直追。筆者希望《不平等的教育: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能夠對該學科的教學及研究發揮一點推動作用。

  《不平等的教育》是筆者根據在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於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系開講的研究所課程講稿發展而成的一份教材,但同時也是我過去多年在教育社會學領域耕耘的部份研究成果。「批判教育社會學」以批判的角度探討教育社會學課題。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都期待教育能夠打造更公平、正義及平等的社會;然而,他們察覺現實世界的學校教育都偏離這理想,都在幫助鞏固既有的權力關係、延續社會不平等,甚至加深不同階級、社群及族群之間的剝削及壓迫。批判教育社會學者以經驗研究(empirical research)方法挖掘權力如何通過學校教育而運作、如何導致教育偏離了公平正義的原則,從而思索如何藉教育實踐改變現狀、打造更公義平等的社會。

  本書每一堂課都從批判教育社會學的經典論著(通常以一部專書為核心)出發,解釋它的中心論點、貢獻與引起的爭議。九堂課總共討論了十一本專書及一篇文章。筆者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為確信要做出優秀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必須先深入閱讀大師的理論經典。本書所討論的著作表達的思想複雜而抽象,其中大部分作者的文筆並不顯淺易懂、平易近人。臺灣讀者可能需要一架與西方批判教育社會學連接的橋樑──一部以盡量淺白的文字深入介紹教育社會學經典的中文著作。筆者在過去二十多年曾多次閱讀本書討論的經典作品、運用它們的概念及洞見進行歷史比較研究,並把大師的理論與經驗資料對話。筆者希望能夠藉由此書與讀者分享多年來自身沈浸於這些經典理論的些許心得。在寫作本書時,筆者特別注意要多應用過往研究、讀書及觀察累積的實例來解釋抽象的理論及概念,多分享我對理論的反思及批判,並對如何運用大師理論做進一步研究提出建議。另外,因為批判教育社會學起源於西方,理論建構深受到西方的社會歷史條件所限制,不可能直接套用於亞洲社會。為了讓臺灣讀者從經典作品汲取智慧之餘不要被西方理論牽著鼻子走、忽略自己社會的特殊性,本書大部分章節都有討論這些理論對西方以外社會的適用性。讀者們應該在讀過本書後能親自閱讀原典,然後以在地社會的案例與西方理論進行對話。筆者期望台灣學者能夠利用西方經典理論深化對臺灣教育的分析,同時藉臺灣的特殊案例促成理論發展,一起朝教育社會學「去西方中心化」的目標努力。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9470865.jpg

 

教育是階級翻身之鑰,還是階級複製之鎖?

 

1970年代興起的「批判教育社會學」深入探討了這個無人可置身度外的教育之謎。

常識上,教育促進平等,但現實裡的教育卻弔詭地不斷複製階級不平等。學校不只透過課堂傳遞知識,還透過隱性課程,將有助於鞏固現存社會秩序的觀念,偷偷植入學童的意識當中。看似公平的升學與分流制度,也因各家庭的文化資本分配不均,藍領階級孩童向上流動的機會幾乎淪為泡影。

批判教育社會學犀利指出這些扭曲教育的通道,讓我們看見教育體制表面公平底下的不平等,娓娓描摹化石般僵固的社會階序,如何透過教育而世代繁衍。

本書介紹了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道議題,舉凡學校制度與資本主義經濟的符應、意識形態的再生產、象徵暴力的施展、語言及課程符碼的運作,以及教育思想的演進等教育社會學重要概念,在此皆有鞭辟入裡的討論。對於歷經教改運動及課綱爭議事件的台灣,本書則可提供一幅明晰的輪廓,讓讀者批判思考教育與社會的關係,並將思辨轉化為教育現場的實踐與行動,一起催生出更公平的體制。

 

    本書特色

◆凸顯批判取向的教育社會學研究。

◆以經典閱讀的方式帶領讀者深入閱讀。

◆點出這些經典教育理論在提出時,所受到的文化脈絡限制。

 

    專業推薦

本書並非只是浮面地介紹個別學者的研究,學術研究有其理論脈絡及引發的爭議與發展,再加上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讓某些理論觀點在跨文化的研究上可能有所限制,而必須加以修正。作者本人在跨國及跨文化的教育研究,持續有豐富且深入的研究成果,因此能就相關研究所引發的爭議及發展提出言之有物的批評,讓讀者能清楚不同理論爭議關鍵之所在,而非只是浮光掠影式的閱讀記誦。

 

──蘇峰山(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目錄

前言 理解學校教育,才能理解社會

推薦序 引領批判反思的經典閱讀/蘇峰山

第一堂課 符應理論與批判教育社會學的起源

第二堂課 矛盾的再生產與再生產的矛盾

第三堂課 象徵暴力、文化資本與階級再生產

第四堂課 課程符碼、階級與社會控制

第五堂課 教育論述、教育機制與符碼理論的重構

第六堂課 霸權、意識形態與課程

第七堂課 資本的形式與轉換

第八堂課 學術人與教育場域的自主性

第九堂課 古典社會學大師論教育思想的演進

參考資料

索引

 

 

作者簡介

黃庭康

出生、成長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主修社會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教育政策博士,現任職於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2002年出版專著Hegemonies Compared: State Formation and Chinese School Politics in Postwar Singapore and Hong Kong。2008年出版該書中譯本《比較霸權:戰後新加坡及香港的華文學校政治》(群學)。二十多年來一直以歷史比較社會學方法探討香港、台灣、新加坡等華人社會教育發展,研究成果刊載於《台灣社會學刊》、《教育研究集刊》、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History of Education、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及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等學術期刊。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SOC-47 (社會學叢書)

【中文書名】不平等的教育: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

【作者】黃庭康

【ISBN】978-986-94708-6-5 【圖書分類號/CIP】520.16

【圖書關鍵字】教育社會學

【定價】500 【頁數】320

【出版日期】:2018.09.07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FT008(台灣足跡系列)
【中文書名】臺灣文學與文藝營──讀者與作家的互動創作空間
【原文書名】
台湾文学と文学キャンプ読者と作家の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な創造空間
【作者】赤松美和子 AKAMATSU Miwako
【譯者】蔡蕙光
【ISBN】978-986-94708-1-0 

【圖書分類號/CIP】863.09
【圖書關鍵字】臺灣文學/文藝營/副刊/文學獎
【定價】420
【出版日期】2018.02.12

  日本學者赤松美和子對臺灣文學提出之精闢見解

臺灣文學與作家的生成與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變遷

都可透過文藝營這方稜鏡從中抽絲剝繭看出端倪

 

這部兼具學術研究與報導內容的著作,記錄了赤松美和子親身投入臺灣文學社群,並敏銳地提出一條解釋途徑,直指「文藝營」這樣的文學生產形式,為全世界所罕見,而文藝營五十年以上的悠久脈絡,不只是文學,也是臺灣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的縮影。文藝營起因於國民黨黨國教育的目的,卻在瘂弦等文人出於文學培育意圖之下而努力奔走,數十年下來輾轉成為蓬勃發展、百家爭鳴而立場各異的文學文藝營,孕生出無數作家。文藝營這一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存在,卻是通往理解臺灣人文的歷史之鑰。

 

赤松美和子將散落四處看似無關連的文壇資料,拼黏起來並經過一番詮釋,讓我們一眼鳥瞰戰後臺灣文學與政治間的錯綜交織。文藝營史的整理、兩大報副刊及文學獎走向及立場的分析、解嚴後作家如何書寫自我認同,作者的書寫從五零年代貫穿至千禧年,橫跨時間雖長,但卻綿密環環相扣,從中看出日本學者的嚴謹與赤松身處的「雙重外來性」──對臺灣而言她是研究臺灣文學的外國人、在日本她是研究外國文學的臺灣文學──之特殊位置產生之視角

 

◎各界推薦

本書正是以救國團為線索,試圖藉著文學制度來揭開「國家」誕生的神秘儀式。

如此這般,不僅在日本和臺灣,赤松也成為世界性的臺灣文學研究先驅之一。

    ──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研究所 中國語文研究科教授 藤井省三

 

赤松教授以文藝營流變為核心,

討論臺灣戰後文學從戒嚴時期到解嚴後的文學場域如何運作,

切入點十分精確,田野工作、訪談、運用報刊材料與學校教材之外,

同時又顯現出文學研究者的本領,在文本與現象解讀上相當細緻。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楊佳嫻

 

本書為臺灣文學的戰後,補足了一段政治成人化身文學童真的漂白歷程。

原來,必須走過如此細膩的國家與市場之裡應外合,

文學才終於能披上天真的外衣、繼續運轉一部意識型態機器,

並吸引年輕人無怨無悔投注熱情。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蘇碩斌

 

在日本有「食慾之秋天」、「閱讀之秋天」的說法,

而適合夏天的行為則是熱戀、以及一起去海邊。

或許臺灣的文藝營多在夏季舉辦並非偶然,

近百年前來到臺灣的日本文學大家佐藤春夫所記下的文章副題

即是「一夏之記」。

在赤松美和子的體驗與研究中,臺灣文學中青春奔放、

放恣不羈的性格,也因為夏天的文藝營,得到了解釋。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張文薰

 

◎作者簡介

赤松美和子

1977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御茶水女子大學博士(2008年),現任大妻女子大學比較文化學部副教授。主要著作有《認識臺灣六〇章》(『台湾を知るための60章』,若松大祐等共同編著,明石書店,2016年)、《臺灣文學與文藝營:讀者與作家的互動創作空間》(『台湾文学と文学キャンプ―読者と作家の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な創造空間』,東方書店,2012年)。研究領域為臺灣文學、臺灣電影等。

 

譯者

蔡蕙光

日本東京大學日本史學博士。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