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80925_族群、國家治理cover_3d1.jpg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族群作為國家治理的手段,然而治理方式會因國家性質的不同而異。藉由仔細檢視前現代民族國家或傳統帝國、現代民族國家與當代新自由主義國家的統治意圖及治理技術,本書揭示:歷史更迭下的政體,在治理台灣社會的過程中,依序形塑出了人群、族群、族群性等現象,彰顯了國家治理的時代特性。事實上,這關乎不同學科對族群的定性有所分歧,更涉及了各自知識屬性這個根本問題。對照於國際族群性公司法人化趨勢,台灣在新自由主義化的政經條件下,族群性除了關乎政治經濟利益外,更有其突出之處,如個人認同與族群認同的連結,或多重族群認同的出現。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指出當代台灣族群性已逐漸轉換至人們認識世界方式的改變,和自我與社群性新模式之浮現,及其所涉及的跨族群、跨地域、及跨社會文化之新秩序的建構之上。更重要的是,這隱含了對於現代性知識的挑戰。

 

作者簡介

黃應貴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目前在清華人社院正在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關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與鄭瑋寧合編)等書。

王甫昌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社會學博士,目前為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並擔任《台灣社會學》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族群關係、社會運動與民族主義。長期以來致力於以社會運動的觀點,探究台灣社會中族群關係發展之研究,特別著重於圍繞在「省籍」、「閩客」的族群區分中,不同弱勢族群意識形成與發展之探討。近年來除了陸續出版關於台灣「外省人」、「客家人」弱勢族群意識內涵與興起,及「福佬人」認同內涵之研究成果外,也將研究重心轉移到探討以「不對等族群關係」為主要內涵的台灣「族群」概念如何在1980年代以後興起,並成為一般人、官方及學界理解台灣歷史及目前處境的主要參考架構之過程,以及2000年代以後,族群概念內涵逐漸轉變的緣由。

林開世

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副教授兼系主任。研究興趣有文化與權力的比較、人類學理論、歷史與意識型態的生產、國家形成。研究的領域是漢人社會文化、複雜社會與比較殖民主義。著有〈對台灣人類學界族群建構研究的檢討:一個建構論的觀點〉、〈從頭人家系到斯卡羅族:重新出土的族群?〉、〈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等論文多篇。

夏曉鵑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自1994年開始研究「外籍新娘」議題,本著研究與實踐不可分之原則,1995年於高雄美濃創立「外籍新娘識字班」,經八年的培力工作,終於2003年在婚姻移民女性的積極參與下成立「南洋台灣姊妹會」;同年,串連關注移民/工議題的民間團體與學者專家共組移民/住人權修法聯盟,致力於台灣移民/工運動的推動,並積極與各國移民/工運動團體結盟,因而成為多個區域和國際組織之幹部,包括:Asia Pacific Mission for Migrants (APMM), Asia Pacific Women, Law and Development (APWLD),Alliance of Marriage Migrants Organizations for Rights and Empowerment (AMMORE) 以及International Migrants Alliance (IMA)。中英文學術著作以其實踐式研究出發,聚焦於跨國遷移、公民身份、培力和社會運動等主題。中文專書包括《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不要叫我外籍新娘》等。

陳怡君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士,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長期關注臺灣平埔人群及其文化樣貌,研究興趣包括宗教人類學、基督宗教的地方化、族群與社會記憶等課題。著有〈慶典、聖像與地方形成:以屏東萬金的天主教社群為例〉、〈神恩靈力與性別政治: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為例〉、〈儀式遺產、社會想像與地方認同:以屏東萬金聖誕季為例〉等論文多篇。

陳文德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專書有《台東縣史.卑南族篇》、《卑南族》、《南島民族的臺灣與世界》(編)以及與黃應貴合編《社群研究的省思》與《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論文包括〈阿美族親屬制度的再探討〉、〈阿美族年齡組織制度的研究與意義〉、〈「親屬」到底是什麼?一個卑南族聚落的例子〉、〈巫與力:南王卑南人的例子〉、〈人群互動與族群的構成:卑南族karuma(H)an研究的意義〉、〈什麼是「家」──卑南人的例子〉、〈當代地方社會的面貌:以一個卑南族聚落空間的發展為例〉、〈文化產業與部落發展:以卑南族普悠瑪(南王)與卡地布(知本)為例〉、〈隱藏的神恩:神恩復興運動(聖神同禱會)在卑南族天主教發展之研究〉、‘Naming and Social Life’以及〈原住民族與當代臺灣社會〉等。

 

目錄

導論
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黃應貴

第一章
群體範圍、社會範圍、與理想關係:論台灣族群分類概念內涵的轉變/王甫昌

第二章
從卡大地布(卑南族)部落到「斯卡羅(族)」?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群認同的省思/陳文德

第三章
「人不做,要做番?」從2016年屏東縣熟註記談起:屏東萬金的例子/陳怡君

第四章
當代「族群現象」的在地運作與矛盾:恆春半島滿州地區的考察/林開世

第五章
解構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的「第五大族群──新住民」論述/夏曉鵑

作者簡介

 



黃應貴

  本書主要依據「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計畫第五單元「是族群還是階級?當代新政經條件下的族群想像」的活動成果而來。照慣例,這個單元同樣經過了將近一年(2016.4.9-2017.1.14)的講論會活動,每次由一位參與者報告個人的研究個案,再由其他所有參與者一同討論。待所有人完成報告後,我們在2017年2月25日及26日,在清華人社院舉辦公開的正式學術研討會,邀請相關學者參與討論。結束後,八篇會議論文經過修改、審查、修改的繁複過程,最後,為了使本書主題更為聚焦,只通過了五篇。

  本單元的主要成員來自人類學及社會學。這兩個學科研究族群的方式明顯不同:社會學研究往往是從鉅視的角度來談族群,以展現其宏大趨勢,卻容易缺乏血肉;而人類學者習慣對一個聚落或一個族群進行深入探討,較易忽略大趨勢。故這組合正可相互彌補。事實上,國內研究族群問題的學者當中,有一部份是來自台灣史研究,他們在當代相當活躍,其中不少人參與了當代的族群運動,特別是有關平埔族的正名運動。當初我們希望找這群人來共同參與,但因他們的研究重心是在台灣史,而非當代,自然不易與其他參與者對話,最後只得放棄。為此,我心中仍感遺憾,故在正式的學術研討會時,刻意邀請幾位研究專精台灣族群史的學者前來對話。他們真實的存在,多少影響到我們的討論,使我們有意無意間會顧及歷史的向度。

  至少,筆者在撰寫導論時,就會思考要以怎樣的架構才可以將台灣人類學、社會學、以及台灣族群史的研究連結起來討論。最後,筆者選擇以國家治理做為切入點,依不同國家性質而來的不同治理方式,來連結台灣不同歷史發展時期的不同人群或族群現象。然而,筆者終究不是台灣史專家,更不熟悉清朝治理台灣時的歷史與社會文化脈絡。這使我花了比過去撰寫導論時更多的時間,來閱讀相關研究與文獻,就是為了掌握那個時代的時代感。若欠缺對那個時代的時代感,很難寫出不離譜的論點。即使最終完成了導論,筆者仍覺得有多處與那個時代不符,這些是在獲得許多參與者的協助下才得以克服。此一過程,就如同這論文集所有論文的定稿,若非許多參與者的協助,包括審稿、提供討論意見、乃至於精神上的支持等,是不可能完成的。在這裡我要特別謝謝所有的參與者,他們是:王甫昌、李文良、李廣均、沈筱綺、林開世、林曜同、夏曉鵑、康培德、許維德、陳文德、陳怡君、郭佩宜、黃宣衛、曾嬿芬、葉高華、詹素娟、趙中麒、鄭依憶、鄭瑋寧等,在此謹致謝忱。至於吳傑夫為本書的英文書名及英文摘要的貢獻,蔡英俊院長及吳俊業主任所提供的經費及人力的支援,研究群助理傅偉哲所提供的服務,以及本書編輯黃上銓先生與群學總編輯劉鈐佑先生的支持,在此一併致謝。最後特別謝謝鄭瑋寧,在筆者交出整本書書稿後的住院期間,幫我處理後續的瑣碎編輯工作。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NC-05 (NC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

【中文書名】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

【作者】黃應貴(主編)王甫昌、林開世、夏曉鵑、陳怡君、陳文德

【ISBN】978-986-94708-7-2 【圖書分類號/CIP】546.507

【圖書關鍵字】族群、國家治理、社會學、人類學、新自由主義

【定價】450 【頁數】384

【出版日期】:2018/1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cio123 的頭像
    socio123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