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學會誠摯邀請您參與
根源與路徑:2009年文化研究年會
詳情請見年會網站:http://homepage.ntu.edu.tw/~r94122007/csa/
會議日期:2009年1月3、4日 (星期六、日)
主辦單位:文化研究學會、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翻譯研究所
會議地點: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誠正勤樸大樓)
第一天議程1/3日(星期六)
8:30-9:00 報到
9:00-9:10 開幕式9:10-11:10
共同場次(一)
誠大樓101 階梯教室
文化研究的根源與路徑
主持人:朱偉誠
引言人:柯思仁、陳清僑、戴錦華、劉紀蕙11:10-11:30 休息
11:30-13:10 SESSION A
會場一 A-1 性/別政治 主持人:賴守正
社會秩序與強迫淨化:性工作的行政規約
發表人: 許雅斐 回應人: 陳美華
性/別排斥的社會建構──以援助交際為例
發表人: 甯應斌 回應人: 林津如
妓與男性性啟蒙:鄉土文學中性別政治的一個側面 劉人鵬
發表人: 謝世宗 回應人: 劉人鵬
會場二 A-2 再造文化地景 主持人:夏鑄九
內爆『寧靜湖』:日月潭風景區的消費空間生產與再現
發表人: 黃慧琦 回應人: 顏亮一
從戲園到影城,台南市觀影文化地景的改變
發表人: 林雅齡 回應人: 林崇熙
空間、文化與資本:夜市的地景變遷與空間論述
發表人: 邱啟新 回應人: 林靜娟
會場三 A-3 文化轉向 主持人:吳方正
視覺性與物質性:藝術史研究在台灣的文化轉向
發表人: 蔣伯欣 回應人: 許?月
藝術批評的「文化轉向」?──台灣當代藝術評論中的文化研究介入現象
發表人: 廖新田 回應人: 林志明
當文化研究進入教育學門:探索一種教育學化的文化研究進路
發表人: 劉育忠、王慧蘭 回應人: 張盈?
會場四 A-4 流行音樂 主持人:林克明
『愛』這麼唱:KTV裡流行情歌的愛情表演
發表人: 曾慧佳、張力蘋 回應人: 楊祖珺
紀露霞在唱歌:論台灣歌謠作為一種社會精神現象
發表人: 石計生 回應人: 陳培豐
「野台開唱」的運作模式與其獨立精神的建構
發表人: 廖曉明 回應人: 柯裕棻
會場五 A-5
【圓桌論壇1】 擁抱不同的中國
引言人:宋玉雯、熊志琴、鄭聖勳、劉雅芳、鄭績
會場六 A-6
【圓桌論壇2】 翻譯與文化研究
引言人:謝天振、朱志瑜、邱貴芬
13:10-14:00 午餐時間
14:00-15:40 SESSION B
會場一 B-1 在地書寫:空間、建築、運動 主持人:徐進鈺
現代主義社會烏托邦的在地書寫:高雄「福音新村」之社會建築意涵初探
發表人: 蔣雅君、張馨文 回應人: 王俊雄
空間建構與文化形塑:以「新竹縣立文化中心」為例
發表人: 廖經庭 回應人: 黃麗玲
完美城市空間的盲點:從「極普通的淡水竹圍」審視「優質住宅區吉祥寺」
發表人: 五十嵐祐紀子 回應人: 郭奇正
會場二 B-2 身體技藝 主持人:蔡篤堅
遊於藝,或是疲於奔命?──表演藝術工作的困頓與抒困
發表人: 洪儀真 回應人: 朱靜美
身體的技藝:羅東林產工業下的匠人生成
發表人: 施佩吟 回應人: 侯念祖
世俗與驚駭:當代刺青的敘事化
發表人: 何春蕤 回應人: 黃金麟
會場三 B-3 同志生活/政治 主持人:丁乃非
「同志」的政治
發表人: 何姿瑩 回應人: 侯政男
雄兔腳撲朔:淺論台北都市男同志酷兒空間
發表人: 林青穎 回應人: 吳翠松
「成為一隻熊」:台灣男同志熊族的性/性別/身體操演與另類生活風格
發表人: 林純德 回應人: 黃道明
會場四 B-4 參照/比較:翻譯與消費 主持人:莊坤良
英文文學與文化翻譯
發表人: 傅鈺雯 回應人: 李秀娟
華語語系比較文學:問題、政治與可能
發表人: 岑學敏 回應人: 林明昌
叛逆的「譯」智靈藥:中島湘煙翻譯公案中的女性文化翻譯實踐
發表人: 廖詩文 回應人: 朱惠足
《挪威的森林》在台灣的翻譯與演繹
發表人: 張明敏 回應人: 黃錦容
會場五 B-5
【圓桌論壇3】 看見 走路:當代農村的影音路徑
引言人:張釗維、謝英俊、鍾永豐、舒詩偉
會場六 B-6
【圓桌論壇4】 注入文化新活水:創意城市運動在台灣
引言人:孫瑞穗、黃瑞茂、劉維公、蕭麗虹、吳瑪俐、張建隆
15:40-16:00 休息
16:00-17:40 SESSION C
會場一 C-1 文化創意產業 主持人:王俐容
創意產業的網絡組織管理,以出版業為例
發表人: 朱庭逸 回應人: 周易正
當代中國文化明星的製造:變動的文化生產場
發表人: 黃微子 回應人: 周慧玲
校園行動 vs. 文化創意產業「新」模式:以英國「青年設計方案」(Young Design Programme)為例
發表人: 鄭邦彥 回應人: 孫嘉穗
會場二 C-2 書寫「女性」 主持人:梁一萍
報紙呈現之女性音樂家形象分析
發表人: 潘莉敏 回應人: 方念萱
大女人、小女人:網路交友平台上的自我書寫與性別展演
發表人: 王右君 回應人: 游依琳
從日系女性雜誌的閱讀經驗談混血的審美與認同:以ViVi雜誌為例
發表人: 劉仰芳 回應人: 胡綺珍
會場三 C-3 文化飲食 主持人:鄭陸霖
台灣越南小吃的空間流動與族裔異質空間之實踐:一個越南小吃的個案研究
發表人: 尤柔淳 回應人: 吳鄭重
泰國餐廳在台北:餐飲文化、消費與跨國
發表人: 遲恒昌 回應人: 盧非易
食品特產、文化經濟與地方發展:以「宜蘭金桔」與「北埔柿餅」為例
發表人: 賴守誠 回應人: 林秀姿
會場四 C-4 城市離散經驗 主持人:單德興
全球城市中的飛地或我家?──中和緬甸街族裔空間的轉化
發表人: 黃郁涵 回應人: 呂心純
移民的再現政治:法國國立移民歷史城(CNHI)的考察
發表人: 陳瑞樺 回應人: 李威霆
澳門世遺保存與發展爭議:全球化下後殖民城市的地景重寫與認同重構
發表人: 徐詩雲 回應人: 黃宗儀
會場五 C-5
【圓桌論壇5】 文化研究十週年:不同學科的反思
引言人:游勝冠、劉人鵬、鄧育仁、邱澎生
17:40-19:00 晚宴
第二天議程1/4日(星期日)
9:00-10:40 SESSION D
會場一 D-1 文化翻譯的實踐 主持人:李根芳
傳統的凍結:斐濟群島kerekere交換文化意義的轉變
發表人: 鄧湘漪 回應人: 郭佩宜
太魯閣人殺豬分食的文化與實踐──以重光部落為例
發表人: 劉志翔 回應人: 謝若蘭
苗人古歌的記音與翻譯:Sangt Jingb歌詞手稿的知識與空間
發表人: 簡美玲 回應人: 何翠萍
會場二 D-2 新興科技與知識生產 主持人:馮建三
傳承的所有權與數位共享資源的實踐
發表人:廖漢騰 回應人: 莊庭瑞
數位時代的知識生產模式、學術資源開放分享與規範變遷
發表人: 劉靜怡 回應人: 毛慶禎
從Wii探論科技物的想像與觸覺經驗移變
發表人: 吳裕勝 回應人: 黃涵榆
會場三 D-3 用藥文化 主持人:宋文里
是減害還是加害?愛滋新聞論述中的毒癮者框架
發表人: 徐美苓、 熊培伶、 賴若函、 吳姿嫺、 施馨堯 回應人: 郭文華
「社會成本」的虛構性質:以巴茲魯曼《羅密歐與茱麗葉》中的癮物崇拜為例
發表人: 蔡仁傑 回應人: 李鴻瓊
香港控煙運動的文化政治
發表人: 陳慧燕 回應人:鄧芝珊
會場四 D-4 流動與固著
主持人:劉紀雯
「漂漂」何所似?論蔡明亮電影中的流動與固著
發表人: 劉思坊 回應人: 吳佳琪
走在站台,等待世界:賈樟柯電影的空間與全球化
發表人:黃宇軒 回應人: 劉永皓
意義放逐:艾騰?伊格言(Atom Egoyan)電影中之文化翻譯
發表人: 蕭瑞莆 回應人: 黃建宏
會場五 D-5
【圓桌論壇6】 感官、趕觀童年
引言人:林慧絢、王佳華、張菀諭
10:40-11:00 休息
11:00-12:40 SESSION E
會場一 E-1 文化觀光 主持人:李有成
製造第一鮪:黑鮪魚文化觀光節之再顯影
發表人: 楊仙妃 回應人: 候錦雄
「血拼英國」:台灣遊學生英國血拼的觀光消費研究
發表人: 葉秀燕 回應人: 蘇碩斌
走路是一種享受?現代人在城市中的步行經驗研究-以倫敦為例
發表人: 黃韻如 回應人: 李明璁
會場二 E-2 城市/消費經驗 主持人:戴伯芬
Staged China: 2008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urban process
發表人: 張維修 回應人: 吳幸玲
我城:臺北市市民臉譜與都市意象之建構
發表人: 王玉燕 回應人: 王志弘
近10年來台灣節慶活動之視像分析:是世界主義或去主義之世界
發表人: 陳雪雲 回應人: 鄭斐文
會場三 E-3 疾病、書寫、現代性 主持人:邱貴芬
日本旅行者筆下的「衛生」與中國「國民性」的生成
發表人: 徐曦 回應人: 李育霖
疾病、情感與空間:解構二元對立語境-以新莊/樂生為例
發表人: 姚耀婷 回應人: 王增勇
豈知刀圭借爾功:論賴紹堯的詩作〈試驗犬〉及其背景
發表人: 龔玉玲 回應人: 陳昭瑛
會場四 E-4 感官文化 主持人:朱元鴻
情境模型收藏者的收藏、展示與文化想像
發表人: 徐苑斐 回應人: 陳佳利
與聲音密談:談語境與聲境的邊境想像
發表人: 廖宏霖 回應人: 龔卓軍
會場五 E-5
【圓桌論壇8】 游離斯土,流動斯民
引言人:李威使、林蕙芬、范家榮
會場六 E-6
碩博士論文獎得獎人論文發表
簡立欣 媒體時代的群眾運動:試論倒扁運動的框架演變
陳虹穎 台北車站/小印尼:從族裔聚集地看都市治理術
蔡培元 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記述一段朝向自在的歷程
鄭欣宜 無價生命的代價:寵物的消費與政治
12:40-14:00
正206教室 午餐時間
文化研究學會年會、碩博士論文獎頒獎、暨理監事改選
14:00-15:40 SESSION F
會場一 F-1 媒體產製與消費 主持人:陳光興
大中華區域媒體市場與瓊瑤:一個台灣通俗文化工作者的創作軌跡
發表人: 程紹淳 回應人:蔡如音
轉型經濟中的文化創意產業:以中國大陸湖南衛視為例
發表人: 楊友仁、文嫮、夏鑄九 回應人: 魏玓
盜亦有道?日劇消費的另類流通與日常實作
發表人:李岱螢 回應人:楊芳枝
會場二 F-2 田野反思 主持人:黃倩玉
Ethnographic Encountering as a Gendering and Normalizing Process: Performativity and the Management of Stigma
發表人:范郁文 回應人:林徐達
臺灣的種族與種族化的臺灣:種族作為一個社會範疇的歷史人類學分析
發表人:陳偉智 回應人: 張隆志
文化對話與文化翻譯中的語言性:從一次田野交談經驗談起
發表人:王應棠 回應人: 王梅霞
會場三 F-3 流浪、貓狗、人 主持人:梁孫傑
流浪狗與遊民:一個併置想像的媒體再現分析
發表人: 熊培伶 回應人: 張碧君
自主遊民的生產:以台灣為例
發表人: 范姜松伶 回應人: 鄭麗珍
動物權利、國家管制與寵物商品化:獸醫師專業主義的轉化與游移
表人: 王志弘、曾亞雯 回應人: 黃宗慧
《漂泊新聞網》公民媒體實踐經驗
發表人: 戴瑜慧、郭盈靖 回應人: 黃孫權
會場四 F-4 外省/眷村經驗 主持人:蕭阿勤
「蒲公英」與「大明星」:離散女性的在地實踐與逃逸路線
發表人: 鄭美里 回應人: 范雲
另類飄移:羅門的「燈屋」跟「無地方性」的關係
發表人: 區仲桃 回應人: 陳鵬翔
會場五 F-5
【圓桌論壇9】 台灣當代男同志的文化展演與反思
引言人:沈維巖、蔡孟哲、鄭聖勳
會場六 F-6
【圓桌論壇10】 歷史事件與歷史記憶:?述社會主義中國
引言人:孫柏、羅小茗、葉蔭聰
回應人:康文慶
15:40-16:00 休息
16:00-18:00
共同場次(二)
誠大樓101 階梯教室
文化研究的前景與展望
主持人:張小虹
引言人:羅永生、羅崗、陳惠敏、朱偉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