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好吃懶做,不是故意的-美國內城街角貧窮黑人的故事:《泰利的街角》

文/王乾任
書名:泰利的街角(Tally’s Corner: A Study of Negro Streetcorner Men)
作者:Elliot Liebow
譯者:黃克先
出版:群學 2009 / 02

黑人總統,不代表黑人翻身

2008年底,非裔籍的美國人歐巴瑪,透過民主投票機制,大勝共和黨的白人參選人麥坎,成為美國第44任總統,也是美國史上首位非白人裔/非洲裔總統。對此結果,不少人表示佩服,美國從種族隔離政策解放出來不到50年,竟然出了非裔籍總統,能從白人裔主導的美國社會裡脫穎而出(特別是C. W. Mills所說的以盎格魯薩克遜白人基督徒為權力核心的權力菁英),實在是了不起的成就。

出了一個非洲裔的總統,不代表就能將長久存在於感知結構中的種族歧視排除,就好像社會上出了女總統、女性董事長、女議員等女性傑出人物,不代表女性就能從第二性的附屬地位中解脫,不代表兩性就算是邁入平權,不代表父權社會自動解離。有的時候,讓少數族群中的優秀者出線,擔綱重要職務,反而是強化體制的不平等的高明手段,透過在既有的不平等體系中安排一個優秀的少數族裔,平息社會的憤怒、滿足社會的要求。

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就代表美國的族裔問題不再了嗎?就代表擁有11%人口的非洲裔美國人的社經地位得到改善,文化偏見與社會歧視就能自此消失嗎?恐怕沒那麼簡單。如果仔細留意美國社經結構,不難發現,非洲裔美國人的生活處境,遠比過往都要來得艱辛。非洲裔美國人中的絕大多數都住在貧窮落後骯髒的內城社區,那些地方平日裡是沒有白人或觀光客敢靠近的,那些地方被黑道與毒品把持,《自由寫手》一書中就提及了許多居住於內城的黑人,是如何被捲入幫派火拚,還有各式各樣的犯罪之中。 (繼續閱讀)

 

出處:破報

 

******************

污名的歧視,結構的困境 / 傅月庵   出處:網路與書2009年4月選書

《泰利的街角》Elliot Liebow/群學

「泰利的街角?泰利為什麼在街角?」因為他找不到工作。「在街角就找得到工作嗎?」也不一定,但找臨時工的貨卡,總會經過,機會大些。「泰利為什麼不去應徵,那比在街角晃蕩好吧?」問題是,他的學歷不行,常不符合徵人條件。「那就去進修啊!」全家生計都在他身上,花時間進修是不切實際,他也沒興趣,他需要的是工作!「那就找啊,不是說『肯做牛,不怕沒犁拖』嗎?」那要看是什麼犁了。泰利要的是一份穩定的工作,每月有固定收入,可以讓他拿回家去。要求其實也不多,但他就是找不到!「豈有此理?會不會是根本就是他太懶了,成天在街角跟人稱兄道弟,日子好混嘛。」不能這樣說,他混街角也是不得已的。「怎麼說?」至少「換帖」哥兒們會罩他,有福同享,有時還可拿些錢回家。乾姐乾妹們也願意聽聽他的無奈與辛酸……。「所以嘛,就是懶就是混,難怪找不到工作。泰利到底是誰啊?」他不懶也不混,他是心事無人知哪。

泰利是1960年代初期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一名黑人男性。他想要一份穩定的工作,想要當個有尊嚴的父親與丈夫,卻總是不能如願,只好在街角的外賣店流連,直到碰到一名美國天主教大學人類系博士生Elliot Liebow。Liebow以泰利為主要對象,「參與研究」這一城市社區裡的黑人男性對工作、家庭、婚姻、朋友的態度。從而理解到,「這些在街角尋求溫暖的黑人男性,是一群深受主流社會價值所影響的人,他們有著和一般人一樣的期望,希望有穩定的工作、有足夠的收入可以讓家人過個像樣的生活、充滿愛的夫其和親子關係、受到周圍的人的尊重等等。他直也知道,要有付出才會有收穫。」但他們失敗了。為什麼?  (繼續閱讀)

 

出處:網路與書2009年4月選書

 

******************

曾經,有人這樣赤裸裸地看過你嗎?你這樣看過自己嗎?  

文/DL

泰利,31歲,男性,出生於亞特蘭大。他從未上過學,11歲開始陸續做過一些工作,包括打掃、洗碗盤,還有醫院的廚師;31歲的時候,他住在華盛頓特區,不定期的做著建築工人。平常日子,他都和他的同伴們聚在一家叫做「新政外賣店」附近,那裡每天早上會來一輛小貨車,沿街問,有沒有人要去建築工地,打個一天的工,比如攪拌水泥之類的?一條一條沿著街問,巡個幾條街,把要做工的男人撿走。泰利和他的同伴們有時會上車,有時候不會。

這家外賣店在華盛頓特區市中心的一個街角,走路就能到白宮,不過住在附近大多是黑人,這裡就是泰利的街角。也是作者書中描述的許多貧窮的、下階層的、男人的街角。

《泰利的街角》是一本以參與觀察的方式,研究美國貧窮黑人男性經典的社會學作品,完成於1967年。

研究的時候,研究者與被研究者應該維持什麼樣的距離?是客觀冷靜地在一旁觀看?還是參與其中,設身處地,甚至轉換身份成為被研究者的一份子?當然,研究者對其距離的拿捏,一定與主題、對象,甚至當時代盛行的研究主流方式有關。

不過,單純以一個閱讀者而言,看這樣的觀察所記,毋寧是更貼近自身的。我不是讀社會學的,看到新聞報章上的自殺率、失業率……大大小小的統計數據、研究結果,對我來說只是數字;我當然知道這些數字代表這整個社會,不過「我」,彷彿不在其中;「我」的問題,沒有人告訴我答案。參與觀察透過一連串觀察、訪談記錄,研究的樣本或許不多,不過每一隻所謂「白老鼠」,都有了理由,讓他們如同你我。 (繼續閱讀)

 

出處:博客來

 

******************

街角物語——評介 《泰利的街角》 (辜振豐)     


本書是作者在六零年代調查「華盛頓特區低收入戶孩童養育實情」的研究計劃。作者受過嚴格的社會科學訓練,但此書的內容卻是一本精彩的長篇故事,因此可讀性甚高,顯然,這跟作者身為猶太人息息相關。在猶太文化傳統的熏陶下,身為知識分子從小總會接觸到文學作品,所以對於作者所選擇的書寫策略也就不足為奇。

他就像一位作家,在書寫作品前總會從事調查。而他所採取的方式更是別樹一格,首先,表明自己是猶太人之後,以便讓這些受訪者便逐漸解除心防。在六零年代,種族的差別待遇依然是美國社會的一大問題,黑人跟猶太人同樣都受到歧視。接著,作者在這個期間也跟他們有同樣的打扮,如穿著T恤、卡其褲,模仿黑人的語法,甚至一起喝酒、玩彈珠、參加派對。這一來,這群黑人就開始見這位猶太作者視為街角共同體的一員。

作者在撰寫此書並沒有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批評他們的言行,而是以說故事的方式讓他們呈在婚姻、工作、友情中的看法和困境。既然是故事,則場景的塑造是不可或缺的。例如他們聚會的街角有雜貨店、自助洗衣店、彈子房、外賣店等,而外賣店「提供了各種聲音、景象、氣味、味道、與觸覺的經驗,搔弄且有時是攻擊人們的五種感官知覺。」接著,開始介紹故事中的人物,如四位主角泰利、海貓、李察、勒羅,以及十六個次要角色。  (繼續閱讀)

 

出處:暢銷書部落格,並刊載於五月號誠品‧學

******************

***********************
U1: 全國教師會會刊第四十二期
***********************
導讀----泰利的街角

作家: 小比利 《論英雄的部落格

今天全國教師會會刊第四十二期第15頁有教育名著導讀,介紹的是泰利街角這本書,書中的內容最主要在某些黑人社區的黑人為何會一直沉淪下去,也就是為他們為什麼會失敗?

這篇導讀有幾個我節錄的重點:

「缺席的父親和內城的「底層階級化」並且形成一個「惡性循環」(vicious circle),使這個現象愈來愈普遍,並且延伸出許多嚴重的社會問題,包括青少女懷孕生子。」

「Merton對此概念的定義是:「一開始對此情境做出錯誤的定義,接著引發新的行為,使得原先錯誤的概念成『真』」(1957:477)。對於街角的黑人男性而言,外界對他們的刻板印象,使他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變得沒有自信,並對需要花腦筋的、要負責任的工作,產生逃避的行為。」 (繼續閱讀)

******************

台大圖書館新書精選推薦

valina 's Blog

2009spring 的部落格

滬尾部落群 20090402

(香港)序言書室09年5月書訊

這本堪稱美國文化人類學的經典之作,作者Elliot Liebow在國家心理健康機構任職,這本書原是他的博士論文,書中探討的是街頭黑人男性(以至美國窮人)的生活(包括婚姻、家庭),文筆優雅。書中的泰利是一間外賣店的員工,書中其他人物也在同一間店舖內打工。作者希望透過鮮活敍述,打破人們對街頭黑人男性的成見﹕懶惰、靠女人過活、犯罪者……書中展現他們活力一面,也展示出真實的街頭社會,改變了社會政策制定者、社運份子、思想家對街頭文化的看法,也讓人們看到,因為機器技術文明將其邊緣化,令無法與其他階層進行互動,造成了他們的悲慘生活。


夜色 09年4月想買的書

黑米共享書籤


******************

然後多半是「泰利颱風」的各種庫存消息。查看網路上這些訊息很有趣,有時候讀者會透露一些他們是用什麼心情在看這本書,他們為什麼會想購買或閱讀這本書等等。反過來可以查驗出版者的角度和讀者看法之間的落差或契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cio123 的頭像
    socio123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