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從前…
我是在大一社會學的課堂上和課本上初識涂爾幹的三種自殺類型﹝利己型、利他型、脫序型﹞。後來在大四「社會學理論」的課堂和課本裡再度重逢;當時有些書上多舉出了一種自殺的類型﹝宿命型﹞。授課老師指定閱讀的都是導論型的課本,讓我以為涂爾幹的《自殺論》就只有這個分類上的貢獻,三種或四種分類好像也無關緊要。後來到美國唸研究所,《自殺論》是必讀的原典。當時花了很多時間唸書,都還卡在篇幅甚長的第一部分;好不容易看到第二部分,就覺得似曾相識,也沒多留心。那時候每週都在趕進度,當然沒好好唸完《自殺論》,心中感覺和大學部時代所唸過的導論書內容差不多,花時間唸原典真是不划算的選擇。
真正的突破是在回國教書之後。
一旦要教書,就不是研究生時代自己以為懂就可以交差;自己除了要先讀懂之外,還必須講給學生聽,讓他們都聽得懂才行。這就是我在教學上初步感受到的壓力。那時候想起回國前一位學弟的「諄諄教誨」:回國教書絕對不能說自己不懂,否則會被學生看不起,而且也不會紅。可是偏偏我相信的是美國恩師教誨的「實事求是」的精神,不懂就是不懂,努力突破就是了,絕不撒謊。我擔心的不是自己會不會「紅」,我比較怕自己因為強不知以為知而「臉紅」。讀不懂只好多讀幾遍。「人一能之己十之」,應該會有突破的一天。就這樣戰戰兢兢開展了我的教書生涯。
現在已經想不起確切日期是哪一天,我終於看到了前人都忽略的地方:涂爾幹對於自殺的分類不是「三種」或「四種」的小問題而已,而是兩大類三層次的分類。我不敢置信這種發現會發生在我身上,可是明明就是白紙黑字寫在涂爾幹的《自殺論》上的啊!當時唸完了英譯本之後,我又查對了中譯本,然後還找到法文重印本來對照,發現不是文本和譯本的問題,甚至就算再差的中譯本,也可以從文本中清楚看到這樣的分類才是。我又查考了相關的二手書籍和期刊文章,都沒有發現別人和我有同樣的看法。難道是我看走眼了嗎?
於是,我把自己的發現,當成給學生的作業:「一般書都說涂爾幹的自殺分成三種或四種,這是錯的。試證明之。」我想,看到這裡的我的「前學生」一定對於這種「社會學理論證明題」記憶深刻吧﹝或者其實只記得我自己都已經忘掉的笑話﹞!這個作業行之多年,不管是大學部或研究所理論課的學生都被我實驗過,大部分人也都能自行發現這個錯誤,只是正確答案會有程度上的差別,這就要看學生讀書的認真程度而異。
2007年年底東吳大學社會學系舉辦了「社會學理論教學研討會」,我就把這個問題拿出來討論,引起了少數同僚的好奇。有人勸我:「載諸空言不如寫成書」,再加上剛剛收到新出版的拙作《令我討厭的涂爾幹的社會分工論》,我就動筆寫起本書。
上一本書的寫作距離我自己的首部曲《愛‧秩序‧進步:社會學之父—孔德》有十五年之久,說起原因,可以說是「非敢緩也,蓋有待也」。我一直在等待自己的見解成熟一點,甚至別出心裁想法出現,以免為了出版而拾人牙慧,倉皇出書,貽笑大方事小,不願意妥協自己堅持已久的理念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我一直認為,已經寫過博士論文的人,要再出版另外的研究,應該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為不為」以及「為何而為」的問題。在當今這種「沒有按時出版定量論文就等於沒有能力」的學術標準之下,要堅持「有想法才寫」的理念是頗為辛苦的,特別是對單獨從事閱讀思考工作的學院知識人而言。
這次就在上一本出版的當天就開始動筆寫下一本書,實在是因為我對於涂爾幹的《自殺論》早已經有了些不同於一般國內外同僚的想法,可以提出來讓大家評斷一下,剛好又碰上休假一年,可以有比較完整的時間思考和動筆,所以就將多年來的思考結果再重新仔細檢視一下涂爾幹的原典。
這次書原來想一改前例,走比較嚴肅的路線,取名《涂爾幹《自殺論》的「哀歌」》。後來寫著寫著,隨著閱讀的二手文獻越多,越感覺到自己像個理論的時空旅人,企圖想要在涂爾幹《自殺論》的迷霧中走出一條路,再加上最近流行著「時空旅人」的概念,以及受到同事李明璁教授新書《物裡學》書名的啟發,於是又回到本人執意的「拗口長書名」,於是就不聽旁人﹝不只一人﹞的強力勸阻,定名為《理論旅人之涂爾幹《自殺論》之霧裡學》。
本書分成四個部分,原先只想寫正文和文獻回顧,再加上一些附錄。可是在寫作過程中,發現涂爾幹的整本書都是靠著圖表撐起來的,如果忽略了這些表格的作用,似乎就看不到他既認真又打混的論證之所在,而剛好現有文獻中確實有人解釋其中的某些圖表,只是沒有人花時間去檢討它的每一個圖表。於是我就犯傻地對這些編號和沒編號的圖表都做了一番解說。每一張圖表當初既然都被繪製,研究者也應該平等對待之。不過,這些圖表分析完後,才驚覺篇幅超過原先的正文,好像有點喧賓奪主,可是停下來想,圖表和正文的「賓」「主」身分恐怕見仁見智,為了不浪費本人的努力成果,以及發揮實事求是的精神,於是將這個部分列為本書的第二章。第三章原來是涂爾幹發表在《自殺論》初版之前的短文,這篇文章長久以來沒有英譯,可是在寫作過程中發現了這個譯本,於是就決定將這篇罕見的文獻納入介紹範圍。因為希望讀者能先讀過《自殺論》之後再回頭來看這篇文章的內容,所以雖然這篇短文出版在前,但是卻放在我對《自殺論》的分析之後,以方便讀者看出涂爾幹在自殺研究方面的堅持和轉變。原先的正文還是第一章;而文獻回顧的部分就被插隊而成為第四章。因為我是先從自己的想法著手去看涂爾幹的原典,才進而去閱讀二手研究的。於是我沒有遵照學術界「將文獻回顧放在前面」的慣例,而採用我閱讀的順序來做這樣的章節安排。我相信在閱讀過涂爾幹《自殺論》的正文之後,讀者才有能力去了解二手文獻的說法到底和涂爾幹的說法有何等的差距。最後的一些附錄也是希望幫助讀者走出文本和翻譯的迷霧而製作的,希望我的一點努力能替後人節省一點力氣和火氣。
還要補充說明一下,本書所引用到的涂爾幹文本,都是我自行翻譯的,希望能讓讀者盡量貼近涂爾幹原來的用詞遣字,所以行文可能會生硬一些。不過,我都列出中英譯本中相關的頁碼讓有心的讀者可以參閱別人的譯文。這也是我「不敢掠前人之美」的一點心﹝新?﹞意。
這樣的說明應該夠清楚了吧,現在就準備開始正文囉!
《理論旅人之涂爾幹自殺論之霧裡學》博客來新書活動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54037
孫中興老師其他著作
《令我討厭的涂爾幹的社會分工論》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7252
《愛、秩序、進步:社會學之父─孔德》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185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