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間:7/10 (六) 7:30pm ~ 9:00pm
與談人:蘇碩斌老師(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地點:
小小書房
費用:免費入場
注意事項:採報名制,報名請洽小小書房,回覆小小書房活動網頁,或寄email報名,亦可採電話報名

我要報名,請點我

== 

 

       

藝術萬花筒/博覽會的政治
【聯合報/本報記者/何定照】 2010.05.30 12:23am

上海世博正在熱烈進行,相互爭奇鬥妍的各個國家館固然是世博會主角,但最重要的主角,仍是上海自己:趁此機會,它要讓全世界肯定。

從博覽會歷史觀之,各國博覽會的最興盛時期,確實與該國朝向高度資本主義的轉變時期相應。近日出版的「博覽會的政治學」(群學出版)書中,作者東京大學大學院情報學環教授吉見俊哉就舉例,世博(也稱萬國博覽會)屢在巴黎開辦的時期,正是法國資本主義成熟、並轉變為消費社會時期;到了20世紀,隨著美國大眾消費文化發展到顛峰,萬博中心又移向美國。

1970年,萬博在日本大阪舉行,吉見俊哉指出,那確是資本主義消費文化在日本開花結果的時刻。此一榮光,顯然讓日本人戀戀難忘:漫畫家浦澤直樹的「20 世紀少年」,就是以大阪萬博為背景。這場以「未來都市」為主軸之一的萬博,也是日本展現自我實力的場域:日本不僅是此刻光耀,還要光耀到未來。

以此看來,世博在上海舉行,本身就具高度象徵,彷彿透露「世界重心轉向」的訊息。然而在另一方面,世博代表的意義其實也多有變遷。

在吉見俊哉看來,世博隨著時代變遷,經歷三個階段:一是作為帝國主義宣傳機制,二是作為消費文化廣告機制,三是作為大眾娛樂性質。

以1851年在倫敦舉行的首次萬博來說,英國首先想到的就是規畫殖民地館,展現大英帝國國威;其次,政府也藉萬博會的良機,將「現代中產階級的視線」宣傳到所有其他階級,好讓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機構融為一體。

影響所及,當時不少勞工階級也節衣縮食,好存錢去看萬博,這在以英國女僕為主題的日本漫畫「艾瑪」,就有相關描述:省錢不吃飯,只為看「一生必得看一次」的萬博。一次萬博,萬民歸心,再方便也不過。

19世紀後期,隨著美國成為萬博中心,萬博成為百貨公司的推手。吉見俊哉指出,1876年費城萬博隔年,美國就出現首家百貨公司的原型。當時報紙甚至報導,看到這棟百貨公司,就讓人想到萬博。

在日本,1907年舉行一場博覽會時,三越百貨也出現類似標語:「有人來東京卻不看博覽會嗎?有人來看博覽會卻不看三越嗎?」在在顯示此時期博覽會與消費文化的緊密相似。

然而隨著二戰終了,博覽會的政治文化影響力變小,「作為引導大眾看向商品世界的功能,漸被純粹的商品展覽會或電視廣告取代」。世博越來越像大型遊樂場,在宣揚國威外,更負擔吸金的關鍵使命。

究竟世博是剎那的光華喧囂,或能留下不滅印記?史上每場世博命運都不同,且看這回上海世博將寫下如何歷史。

【2010/05/30 聯合報】

 

==

上海世博目前已開幕一個多月,各主流媒體對上海世博的讚頌之聲不絕於耳,中國民眾更是為世博瘋狂,進入一個場館參觀體驗平均要排一個多甚至兩個小時的隊,足見盛況。中國並以世博向全世界展示,他們已是現代化的一級強國。然而,就在一片頌揚聲中,或許該有個不同的聲音,為上海世博來個「總體檢」。本書譯者蘇碩斌老師六月份會啟程前往上海參觀,他將從《博覽會》這本書出發,除為讀者精采導讀《博覽會的政治學》外,並再加入自身的觀察,跟各位讀者一同幫上海世博「健康檢查」。

==

《博覽會的政治學》書友會
時間:7/10 (六) 7
: 30pm ~ 9: 00pm
與談人:
蘇碩斌老師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地點:
小小書房
費用:免費入場
注意事項:採報名預約制,報名請洽小小書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cio123 的頭像
    socio123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