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矽島夢︰晶片製造的全球挑戰
杜文苓(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
高科技電子產業自 90 年代開始,已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龍頭產業,電子產品中的晶片製造,更是全球產業鏈的重要發動機,加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就在這一波波的電子浪潮中,國際生產與市場的分工藍圖快速地擴張與改變,世界經濟體系使各國的生產交換關係更加緊密,而電子產業所標榜的創新研發成就與急速的成長現象,使全球各地無不為吸引高科技電子產業而爭相競逐。產業發展所帶來的新的社會相關課題,似乎總是隱藏在亮麗的數字背後,甚少引人注目或引發公共討論。
正因為大環境如此,《挑戰晶片》一書的出版顯得意義非凡。不同於坊間的高科技電子產業相關論著,此書不談比爾.蓋茲(Bill Gates,微軟創始者)、高登.摩爾(Gordon Moore,英特爾創始者)或麥可.戴爾(Michael Dell,戴爾創始者)等人如何在電子產業中開疆闢土的豐功偉績,或高科技產業的新經濟模型如何成功地被形塑;同樣著重高科技產業的描述與新經濟現象的分析,此書卻從環境永續與社會正義的角度,以及跨學科領域的批判性觀點,凝視電子產業發展模式的衝擊,講述對電子產業影響甚大的許多先鋒者與無名英雄,如人權律師霍爾斯、社區主婦羅絲、歐拉潘醫師和半導體勞工克拉克等人的故事,推崇她們用生命與行動挑戰缺乏社會責任的電子產業的勇氣,是改變電子產業、使之慢慢重視勞工與環境議題的幕後功臣。
本書談論分析當今最有影響力的產業,作者群是來自世界各高科技群聚所在地的研究者與運動者,與其他討論高科技發展負面影響的書籍 較不一樣的是,此書作者群並不侷限於單一議題或單一區域,而是跨越國界與專門領域的藩籬,揭露自己接觸高科技電子相關產業所在地的環境、勞動等社會課題,質疑並挑戰現今電子產業的運作模式與快速擴張所帶來的社會衝擊。各章節所拼湊出來的電子產業圖像,可以讓讀者用更鉅觀的視野了解電子產業的發展。而在批判之餘,此書也帶有社會運動家的樂觀使命感,提出高科技產業永續發展的方向與願景,並嘗試從過去經驗的分享與累積,梳理出社會改革的策略與步伐。
本書的主要內容與章節安排,環繞著攸關電子產業發展的重大社會政策課題。第一章訴說此書緣起,針對電子產業的「永續性」發問,強調此書跨領域與跨地域的特色,並簡介環繞此書的三大主題:全球電子產業、勞工權與環境正義,與電子廢棄物及生產者延伸責任。第一部分的全球電子產業主題,即提供讀者觀看電子產業的幾個重要分析角度,如電子產業結構動態、職病與產業內的毒物使用、女人與移民工人在產業界的角色,並針對電子製造業發展最迅速的四個地區(中國、印度、東歐、泰國)作一鳥瞰式的介紹。此部分文章雖從不同專業與不同地域描述電子產業,但相關章節卻直指產業內部結構的本質,強調電子產業在全球化的加持下,其權力階級的剝削、高獲利的期待,以及控制能力。第二部分收集了世界各地主要高科技群聚地的案例,包括矽谷、蘇格蘭、美墨邊境、以及台灣的 RCA 與竹科,描述分析電子製造業對員工、社區以及政府機關的健康、經濟與政治威脅。第三部分則以近來歐盟通過的電子廢棄物相關指令所帶動的變革,以及這些指令背後所強調的生產者延伸責任運動概念為主。其中某些篇章側重討論電子產品生命周期管理所面臨的挑戰,尤其產業製造鏈中的代工環節並不容易進行系統性的管理與監測;另一些章節則揭露在印度、中國等地的電子廢棄物處理過程與驚人的環境、健康問題,還有幾個針對電子廢棄物的重要的草根行動案例;最後幾個章節則討論美國、瑞典、日本如何因應國際法規趨勢,發展電子廢棄物管理制度。
第二章由勞工研究專家路塞(Boy Lüthje)極具洞見地分析全球高科技電子產業製造的網絡,與其從福特主義(Fordism)轉到溫特爾主義 不斷位移的版圖,並討論電子業外包製造的特性。迥異於傳統製造業上下游產業鏈的關係,某些電子業的特約製造商(contract manufacturers,CMs具有產品製造、組裝、設計的能力(即所謂的原廠委託設計製造〔ODM〕,這類製造商大多位於台灣),成為生產鏈中相當重要的角色。這種可以全面委外製造的產業,使許多品牌商成為無工廠的公司,而新興工業國傾全國之力投入大量成本(通常用以建設全方位功能的工業園區)來支援電子製造也成為常態。掌握規格、行銷通路的品牌商與從事大量生產製造的工廠都是巨型的跨國企業,但其關係分疏化的另一面,卻是勞工安全與環境條件風險的轉移,而這也正是現有制度中還無法妥善處理的環節。第三章由知名的公衛學者拉度執筆,分析半導體產業發展出的製造特性與從業員工的關係。他特別強調這個產業相關的職病與環境影響研究鮮少發表,許多相關研究更因涉及大公司的利益而無法刊出或面臨經費支援上的困難。而即使過去研究已顯示一些毒化物的使用(如乙二醇醚類)會影響員工的生育功能,台灣電子產業使用乙二醇醚類的總量仍超過全國總使用量的九成,這冰山一角的例子顯示,電子產業毒物使用的健康風險還沒得到廣泛重視,而相關資訊因利益衝突飽受壓抑尤為主因。
第四章討論電子製造業以女性與移民勞工為主的產業特色。產業型態所創造的大量彈性勞動機會,使得傳統勞工的權益受到忽視,然而委外以及彈性的勞動制度,卻成為電子製造業創造經營優勢的策略點,儘管一些勞工組織已注意到相關勞動制度改變的衝擊,但勞工權益的抗衡仍相當微薄。第五章到第八章分別講述中國、泰國、印度、中歐與東歐的電子產業中,關於勞工制度、企業環境社會責任、職業健康與安全的重要課題。這些章節圍繞著國家角色、高科技業經營模式、勞工現況、市民社會的質疑與行動等主題,討論幾個高科技發展重鎮面臨的重要挑戰,拼湊出高科技產業在全球各地發展的樣貌。
第九章為第二部分環境正義與勞動權的序篇,以矽谷毒物聯盟(Silicon Valley Toxics Coalition, SVTC)的發展歷史為敘述主軸,詳述其運動目標與發展策略。後兩章更以矽谷的勞工問題為主要討論焦點,從區域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並詳述作為運動途徑的法律訴訟案例,揭露多面向的高科技產業勞工問題以及相應之組織發展。其中第十章鉅細靡遺地描述了 2004 年著名的員工控告 IBM 案例,作者透過與原告律師霍爾斯的對話,讓讀者了解整個訴訟過程與相關證物的意義,並汲取此經驗,提出積極保障勞工生命安全的政策建議。第十二章討論蘇格蘭的案例,描述國家半導體工廠內的員工如何組織串聯,策劃一連串的遊說行動,不畏政商結盟勢力的打壓與威脅,成功迫使公部門正視相關職病問題,並確認電子製造從業人員流行病學研究的重要性。第十三、十四章呈現墨西哥的勞工與環境問題,直陳當初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所承諾富足願景的破滅,討論經濟自由化下剝削勞工以及違反人權的困境。
第十五、十六章則以台灣為主題,分別討論新竹科學園區的環境與社區健康問題,以及前 RCA 員工受害與抗爭的故事。第一個案例點出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輪廓,指出在具備經濟社會優勢的高科技主導力量下,包括毒物釋出、土地開發、水資源運用等環境課題甚少被認真檢驗,而高科技紅利制度將從業人員與公司利益相互綑綁、電子業的性別分工與無工會化,以及社會缺乏環境意識與透明公眾監督機制等因素,都使質疑聲音相對微弱。RCA案例則透過員工的生命經驗,闡明女工與工業污染的連結,由「人不如土」的標題開展,娓娓道來 RCA 自救會成員組織的心路歷程,以及自救會如何在台灣社會與台美社團的協助下,進行跨國與跨領域的串聯。而十七章從上述草根行動出發,綜論未來電子產業勞工運動的新方向,強調跨域合作治理,針對資訊科技(IT)產業制定跨越國界的勞動與社會標準,阻絕目前產業界以低標準的勞動與環境規範創造競爭優勢的漏洞,而這同時也指出新的運動組織策略方向。
第十八、十九章分別講述美國矽谷與日本高科技製造業造成的環境影響。高科技群聚之地為兩國超級基金 場址最為密集之處,猶如台灣經驗,土壤及地下水過度使用與污染、大量毒性化學物質的使用以及資源消耗,都是這些區域必須承受的環境後果。然而,這些經驗也帶出高科技製造業欲求永續未來的願景,要想永續發展,必須遵守環境正義原則、環境與健康保護的預警原則、以及生產者延伸責任制等規範,日本經驗更提醒讀者,強力的法律規範與積極的公民行動在維護上述基本權利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二十與二十一章則分別呈現中國與印度的電子廢棄物處理現況與環境事實,2001 年巴塞爾行動網(Basel Action Network, BAN)與矽谷毒物聯盟發表的報告顯示,中國廣州貴嶼的電子廢棄物處理與交易,嚴重威脅了社區環境與居民健康,環境運動團體透過揭露這些事實,促使各界關心電子廢棄物的回收問題。而印度德里的例子,也具體指陳目前廢棄物回收利用的地下經濟活動,對貧困社區造成歧視性的健康威脅,而日漸增多的電子廢棄物將使這些地區面臨更嚴重的挑戰。
其後三章則著重於生產者延伸責任的闡述,第二十二章討論社會運動者如何框架運動論述,進行組織之合作串聯,在美國境內推動生產者延伸責任制。第二十三章則從國際環境條約的制定談到資訊產業的變革,討論巴塞爾公約、歐盟的廢電機電子設備指令以及化學物質註冊、評估授權及限制指令如何創造誘因,指引全球電子產業邁向比較永續的方向。第二十四章則比較瑞典與日本對於電子產品設計及生命周期的管理,以實證取向,嘗試評估生產者延伸責任的影響。而此書最後一章則透過美國「電腦回收運動」(Computer TakeBack Campaign, CTBC)的成功案例,詳述運動者如何成功運用組織行動策略,迫使戴爾必須採取相應行動,負起回收電子廢棄物的責任,這個成功的運動經驗更提醒讀者,積極不懈的在地草根行動,是改變電子產業的最大推力。
本書集結了來自世界各地三十二位作者的作品,寫作風格迥異,許多作者還得跨越英文表述的障礙,脈絡上的陳述亦受限於篇幅,因此編者群特地在每個主題前加上一篇導言,替讀者導覽相關章節,嘗試串連各篇章主軸,回應書中所要傳達的核心概念。
整體而言,本書並不嘗試提出或重建深奧的理論,但繞著高科技電子業發展所涵蓋的案例以及各領域提出的分析觀點,卻能與主導電子科技產業的摩爾定律、後進國家發展理論、新自由經濟理論等交叉對話。而本書對於全球環境治理的呼籲、對勞動人權的關懷、對性別與移民分工的批判,以及對在地居民行動的關注等,在在促使我們檢視國家、企業與市民社會在電子產業發展上的角色及三者間的互動關係。這些課題都值得公共政策、經濟、勞工、公衛、環境、社會、科技、區域發展規劃、STS、環工等相關自然社會人文領域持續關注與研究。
而台灣作為電子業的製造大國,對於此書提出的相關課題以及電子產業未來的國際規範趨勢,不可能漠視或毫不關心。事實上,此書雖然只有兩個章節專門探討台灣案例,但全書大多數的篇章都有提到台灣,不管是談台灣在產業鏈上的國際分工位置、對應的勞工制度問題、環保機制、台商在其他地方的投資與廠房運作,還是台灣的職病議題、在地社區行動、國際運動串聯等,「台灣」一字在此書出現的頻率之高,足以想見台灣在電子產業界舉足輕重的分量。
電子產業對台灣現在以及未來的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力,此書提醒我們的是,國家在相關公共政策制訂上,需要有全觀的視野,以及掌握國際發展趨勢的能力。尤其,台灣的電子產業發展向來掌握在國家經濟開發部門手中,缺乏全方位的政策思考。以過去幾年來飽受爭議的中部科學園區開發案,以及近來發生的日月光廢水排放事件為例,政策爭議不只有攸關經濟的產業競爭力、國家補貼與農業產值競合等問題,我們看到更多水資源爭奪、化學污染物排放、以及與國土規劃扞格的質疑。上述爭論都還未涵蓋本書所討論的勞工權、流行病學、國際法律規範等各項議題,卻已透露出政府在制訂高科技發展政策上只偏重經濟層面思考的侷限。如果政府相關部會未來依舊缺乏整合性的政策思維,可以想見的是,如本書所呈現的來自各方的挑戰,將使公部門在推動高科技發展政策上遇到更大的困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