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用食物來認識世界
余宛如
(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食物人類學碩士)
我們當代的糧食產銷體系已經破損了,一方面全世界一半的飢餓人口,都是那些小規模種植的自耕農或是佃農,另一半的世界,食物生產過剩,人們用宴飲來炫富。而另外一個現象是,許多過去習以為常的食物,可能消失,可能換個靈魂,我的意思是,就像基改大豆一樣,外觀仍然是大豆,但是誰都知道它連基因都變了!除此種種,我們今天桌上的食物,如果認真追究,生產的環節在近代已經因為歐盟的CAP法案,或是WTO等政治因素,而扭曲了生產地原本的社會結構、文化、與經濟等面向。這個扭曲的過程,可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可能是一個隱藏在角落的回憶。但消費者看不見,因為破碎與不透明的生產鏈,把消費者與生產者分隔在兩個世界。
是的,食物其實也很政治,就像在台灣發生的美牛議題一樣,美國牛隻的生產方式以集約蓄養、量產,精肉率等資本主義的思維,走向工業化,卻為人類帶來狂牛症的隱憂,但是在美方的壓力與自由貿易形式的關係下,台灣政府是難以拒絕開放的。除了美牛,檢視台灣的麵食習慣,也是因為外力形塑而成,在二戰後,因為國際米價較好,台灣米努力出口賺外匯,大量購買美援的小麥,加上來自中國北方省分的麵食族群,漢堡、麵條、麵包、西點等麵食,逐漸進入台灣日常的飲食文化中。
歐美先進過家,其實利用食物援助之名,殖民了許多國家的經濟。如今歐美仍然到處傾銷他們生產過剩的小麥或是玉米,而許多的第三世界國家,就像當初的台灣,仍然接受以「援助之名」包裝的歐美「剩食」,繼續以血汗的勞力,販售一袋袋廉價的咖啡或可可,賺取溫飽,因為他們沒有機會資本積累,只能陷落在貧窮的陷阱裡。
2010年我在英國攻讀研究全球糧食產銷問題的食物人類學碩士期間,適逢英國的食物運動蓬勃發展,英國人一向對食物不怎麼認真,可能因為清教徒信仰的關係,可能因為工業革命的早,或是英法百年世仇的關係,讓理性的英國人認為對食物認真就太無聊了。但現在情況可大大不同,在英國各地食物運動火焰,像是烽火連天般的遍地開花:有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推動的小學食物革命、有英國政府編列預算,教學生與家長如何烹飪、瞭解食物里程、支持食物正義的食物教育,也有英國青年自行推動的「倫敦青年食物運動」,甚至超市也互相比較,誰的公平貿易產品最多。
回到台灣後,有一次因為在臉書上感慨手打牛肉漢堡、血汗咖啡與美國薯條充斥在市場,還被譏笑成「公平貿易法西斯」,我的簡單留言的確因為沒有完整說明「食物」這件事的重要性而被譏諷是我活該,但也看到台灣很缺乏對食物的想像與認識,更重要的是缺少像《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這樣食物研究的田野誌與文本,沒有如同英國人文學科深厚的根基,因此只停留在店面的裝潢、廚師的手藝、性價比這些消費主義的表象。
近年,台灣社會燃起了一股青年歸農的風氣,社會開始改變過去看待土地的觀點,重新建構人與土地的價值,除了背後的環境值得去描述與探討,但只談到農業還是太不直接,食物的消費者也需要重新理解食物與社會的關係,才能加速用食物實踐全球永續的速度,也因此更顯出本書的重要性。
《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呈現了食物背後的認同如何被操縱、情感如何被截斷、社會關係如何被重組,以及吃錯食物的社會風險與個人風險。在讀完後,希望你也如被當頭棒喝一般,更能瞭解我們如何從每天維繫生命的食物裡,發揮自己的力量,解決當代食物的問題,誠如本書作者所期待的,改變飲食的習慣:例如透過支持在地食材,保留原生物種,重新認識土地;透過有機,愛護我們的土地多一些;透過公平貿易,支持貧窮的生產者,讓他們有機會跳出貧窮的陷阱!把食物當成武器,每一天我們都可以讓世界更好一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