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最渴望與你互動的網頁-- http://socio.com.tw/forum
群學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publishing
(舊)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sp
群學噗浪 https://www.plurk.com/socio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9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undefined


書籍資料

書名:公平經濟新藍圖──2016勞動政策白皮書

作者: 張烽益、孫友聯、洪敬舒、黃怡翎、李健鴻、王兆慶、楊書瑋等著

出版社: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定價:300元

上市日期:2016/02/05

書系編號:FIRST13

ISBN: 978-986-88707-1-0

關鍵字: 勞動政策、公平經濟、白皮書


近二十年來政府拼經濟的思維,雖然經過政黨輪替,但經濟發展的論述和政策始終圍繞在新自由主義架構下打轉,而幾近神話般迷信自由化和彈性化為經濟發展的萬靈丹,卻無視這些不當政策災難性的侵蝕社會公平性。面對新舊問題的交織,如何提出更符合當前社會需求的新勞動政策,成為台灣下一個階段發展重要的使命。台灣必須以「公平經濟」為方向的勞動政策藍圖發展,才能徹底翻轉長工時、低工資創造國家競爭力,並在減稅、彈性化及自由化創造經濟成長的大夢中醒來,才能讓台灣社會擺脫血汗經濟的泥沼。

「建構「公平經濟」新思維」

讓經濟成長果實的分配更加公平正義,不再被少數人壟斷。過去幾十年來,我們已經讓新自由主義毫無條件的實驗,證明減稅拼經濟只是一場跨政黨和跨世紀的騙局,非但沒有帶來說好的幸福,得到的卻是國家財政困窘、貧富差距拉大、工作貧窮擴散,以及勞工過勞謀生的苦果。

「重新打造集體與個體勞動法令」

無論是悠關勞工團結權的集體勞動法體系,或是直接對勞工權益保護的個別勞動法保護,都有許多缺陷和不足應立即修訂補正。勞基法適用範圍、基本勞動條件、歧視禁止和就業平等、非典型就業、外勞權益等的確實保障。而勞工在面對職場新風險,勞工保險、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的全面納保,以及職災保險單獨立法,亦將是下一個階段政府應優先完成的工作。

「啟動殘破社會福利的重建工程」

透過租稅制度的改革,重建社會福利制度,除年金體系的徹底翻修之外,透過托育、長照及社會住宅等公共服務的提供,避免勞工在過度商品化的市場中被二度剝削,才能有效的減輕勞工生活壓力。尤其,台灣人口結構激烈變遷所衍生的問題,將嚴重衝擊社會、經濟和勞動力政策,也是未來政府必須要面對的嚴酷挑戰。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書籍資料

書名:《破繭‧重生:人權運動與臺灣政治發展》

書系編號:NCCU03 政治大學數位史料研究叢刊

作者: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編

ISBN: 978-986-04-7439-8

定價:500元      

關鍵字:人權運動、台灣政治、文集 


《破繭‧重生:人權運動與臺灣政治發展》一書,收錄「2014政大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所發表之論文。該次論壇以人權運動為核心,故將兩個代表性的民間人權團體─台灣人權促進會和司改會—作為探討主題,並邀請不同時代具代表性的受難者與參與者出席座談,分享他們當時身歷其境的所見與感受。更為使新生代易於了解台灣人權運動與司法改革之歷程,特選錄台灣民主化、人權運動與司法改革過程中的關鍵文獻重新刊載,讓讀者有完整脈絡可循,而認識到台灣民主運動是如何一步一腳印走到現在這個樣子。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面對藝術與商業的拉扯,文化創意工作者如何自處?
 
當企業一窩蜂地鼓吹著「文創是門好生意」時,
有想過文化工作者的感受嗎?
小說家投稿出版社卻因題材冷僻而吃閉門羹;地下樂團爆紅後被唱片公司要求迎合市場。類似的例子層出不窮,而這些故事無不點出某些根本性的問題:藝術和商業的關係是什麼?兩者有沒有可能結合?文創產業的重心是文化創意還是產業?最後,文化工作者在面對利潤優先的商業邏輯時,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自主性?
在越來越多工作都變得與文化脫不了關係,文創產業在經濟部門也漸趨重要的當下,本書並不打算吹捧文創產業,鼓吹「文化是門好生意」。相反地,這本書希望能冷靜剖析文化工作者面對的權力結構。同時,本書也從宏觀的角度關切,文創產業的蓬勃發展,究竟如何影響社會?
結合多樣的理論視角與豐富的經驗素材,本書邀請每一位文化工作者,乃至於透過藝文作品滿足心靈的閱聽眾,一起來關注文創產業光鮮亮麗背後的真實風景。
 
本書特色
◎運用三大解釋觀點來檢視文創產業,顧及文化工作的各種面向,包括:
 ●主張商業化會扼殺創意、讓工作者失去創作靈魂的批判視角;
 ●主張工作者認定文創工作使人自我實現,而這樣的想法卻反倒使他們自我規訓、剝削自己,因而也正中企業下懷的治理術視角;
 ●主張文化產業促成的文化多樣性,有機會使社會進步的自由民主派視角。
◎市面上首本概觀「文化工作」的書籍,從工作者的角度切入,而不只是針對「產業」的泛泛之論。.
◎經驗素材相當多元,並非限縮在單一文化產業(如音樂、電視…),而是提供整體性的概觀圖像。

 

作者/譯者簡介

馬克.班克斯(Mark Banks) 萊切斯特大學(Leicester University)媒體與傳播系教授。曾任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文化研究與社會學高級講師、英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副教授。研究興趣為文化與創意產業、工作、主體性與認同、媒體與流行文化、文化政策與城市等。

 
王志弘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教授。
徐苔玲 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
沈台訓 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目前專職翻譯。

 

目錄

1  文化工作概說

2  「文化工業」與文化工作

3  治理術與文化工作
4  創意的建構
5  選擇、反身性與「另類」文化工作
6  空間、地方與文化工作
7  文化工作與道德未來

 

書籍資訊
 
書系編號:CS02 (文化研究系列)
書名:文化工作的政治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Work)
作者:馬克.班克斯 (Mark Banks) 譯者:王志弘、徐苔玲、沈台訓

ISBN:978-986-6525-99-5 圖書關鍵字:1. 文化產業 2. 文化研究

出版日期:2016.01.25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6525-97-1  

書系編號:PO 05


書名:人權讀本: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篇

出版日期:2015.10.29


   主編/陳瑤華、陳俊宏

   導讀/張晉芬、黃嵩立、范芯華、陳妙芬


定價:320元

ISBN :978-986-6525-97-1

 

「制度是人權的保障,也是人權的侵害。」

人權經常受到行政及政策之左右,這些規定保障特定的生存形式,同時卻也排除其他的生存形式。為看見制度因缺乏人權意識而造成的傷害,本書收錄在地人權的論述結晶,記錄台灣人權實踐的軌跡與圖像。

【勞動】

罹患職業病的勞工索賠無門,成為用過即丟的報廢品;外籍移工的生活受到監管,有如當代奴工。在經濟掛帥的社會中,該如何挽救勞動尊嚴?

【貧窮】

國民生產毛額增加,為什麼貧富差距卻持續擴大?適者生存的價值觀讓我們忽視制度設計的不公,沒有看見貧窮已造成「機會的喪失」。

【婚姻移民】

一九八○年代至今,已有四十多萬人以婚姻途徑進入台灣,但這群新移民卻受到制度的差別待遇與歧視造成的傷害。台灣已走向移民社會,多元文化的價值亟待確立。

【原住民族】

長期缺乏人權意識的政策,使得原住民族成為被錯待的主體,造成原住民族在語言、文化、土地、工作、自治等基本生存條件的侵害。

人權是不斷掙扎才能展現的主張,為了不讓人權實踐的果實因遺忘而平白消失,每一段抵抗的過程都值得我們深入瞭解。

 

目錄

 總序:跨學科的人權研究/陳瑤華、陳俊宏

 分冊序:台灣人權實踐的軌跡與圖像: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篇/陳瑤華

 勞動人權

 導讀/張晉芬

 〈勞動人權宣言〉張曉春 等

 〈哭泣的RCA母親們-記那一代電子業女工的飲泣〉柳琬玲

 〈合法的奴工,法外的自由:外籍勞工的控制與出走〉藍佩嘉

 貧窮人權

 導讀-黃嵩立

 〈貧窮家庭研究-經濟、社會與心理面向之敘述分析〉邱瑜瑾、姜義雯

 〈卡債族的成因、實況與出路〉夏傳位

 〈就業新風險與社會安全制度之挑戰-臺灣經驗初探〉曹毓珊

 婚姻移民與人權

 導讀/范芯華

 〈全球化趨勢中婚姻移民之人權保障:全球化、台灣新國族主義、人權論述的關係〉廖元豪

 〈全球化下臺灣的移民/移工問題〉夏曉鵑

 原住民族基本權利

 導讀/陳妙芬

 〈划向自治的孤舟〉古韃鳴

 〈凱達格蘭.宵裡.核四〉陳板

 〈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與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保障〉雅柏甦詠.博伊哲努

〈從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展望我國原住民族工作權之保障〉楊錦青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6525-98-8  

書系編號:PO 04
書名:人權讀本:公民與政治權利篇​

出版日期:2015.10.29

  主編/陳瑤華、陳俊宏
  導讀/王曉丹、龔維正


定價:300元

ISBN :978-986-6525-98-8


「回顧人權的發展,即是再現一段抵抗的歷史。」


台灣經過三十八年的戒嚴,以及國內長久以來獨特的政治變遷,回顧這段時期,制度侵害人權的現象未曾消失,為再現這段抵抗的歷史,不讓悲劇重演,本書收錄在地人權的論述結晶,記錄台灣人權實踐的軌跡與圖像。


【司法】

檢察官為了打擊犯罪而侵害人權、少年司法以管訓或保護之名行使人權的侵害、司法偵審無法充分反映人在現實中的多樣性而難以保障人權。「合法程序」卻剝奪個人基本權利,我們面對著法律是否還能稱之為法律的嚴肅課題。


【死刑】
死亡作為刑罰,是否合理?生命權作為人權是否可以成立?


【轉型正義】
恐怖統治的真正恐怖之處,不是統治手段的殘忍,而是人們的順從。
閱讀關於不正義的歷史記錄是為了瞭解迫害如何發生,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做出不同的選擇,不讓侵害人權的事件一再重演。

 

目錄

總序:跨學科的人權研究/陳瑤華、陳俊宏

分冊序:台灣人權實踐的軌跡與圖像:公民與政治權利篇/陳俊宏
司法人權
導讀/王曉丹
〈檢察獨立或檢察獨霸〉施慶堂
〈新少年司法與矯治制度實施十年的光與影〉李茂生
〈聆聽「失語」的被害人-女性主義法學觀點〉王曉丹
死刑人權
導讀/龔維正
〈小警察的輓歌-盧正案〉蔡崇隆
〈殺戮的艱難〉張娟芬
轉型正義與人權保障
導讀/陳瑤華
〈五十年來的台灣法治〉林山田
〈蔣中正與蔣經國在戒嚴時期「不當審判」中的角色〉劉熙明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GAZE011
書名:失控的佔有慾:人類為什麼汙染世界?
           (Le Mal Propre: Polluer pour s'approprier ?)
作者:米歇爾.賽荷(Michel Serres)
譯者:陳榮泰、伍啟鴻
導讀:許宏儒
定價:240元
頁數:232頁
出版社: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986-6525-96-4
CIP:445.9
圖書關鍵字:1. 環境汙染 2. 環境社會學
出版日期:2015.10.14
 
 

好評推薦

林文源│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馮朝霖│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夏曼藍波安│作家

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按筆畫順序排列)

 

「一個物種贏了,就成為自然的主人與擁有者!」但是,只有當人類物種贏的時候,這句話才成立。人類如此對待他們征服的其他人類,同時也如此對待地球上的其他生靈。《失控的佔有慾:人類為什麼汙染世界?》這本小書相當奧妙,不僅有趣,很小卻戰鬥力十足。生物學家宣佈我們進入「人類紀」,意味著人類的行為早已改變整個地球的生態。在此同時,人類是否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從萬物之靈變成萬物之魔?這本小書可以給你一些思考。

──張君玫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當代法國思想家Edgar Morin以「複構性思想」稱世,他聲稱華人比法國人更容易理解他的哲學。相較之下,賽荷的哲學與文風則更可稱為法國版的現代禪學。本書《失控的佔有慾》一句「去其所有」棒喝,粉碎資本主義文明根深蒂固的罪孽習性(habitus),因為世間一切的佔有皆是遮蔽,而唯其「空其所有」,才能體驗「美/無/虛/神」之「出神的狂喜」(ecstasy)。

 去其所有」敲響當代美學素養三重奏(存在、公民與生態)序曲。

──馮朝霖 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Michel Serres的哲學不易閱讀,卻值得深入。以STS為例,他以希臘神話信使Hermes原型提出的傳訊╱轉變者(translator),不但呼應其跨越多重知識空間的實作,更啟發Bruno Latour等人發展ANT(行動者網絡理論)。

本書從佔有╱慾的知識與後設架構切入,同樣提供寬廣探索空間。

建議閱讀可多思考:如何使Serres的佔有、寄食與傳訊╱轉變概念走出他的文化與知識脈絡,連結您的知識空間?

──林文源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內容簡介

環境汙染、父權制、戰爭、居住不正義、

資本主義、垃圾訊息與廣告,原來通通

都是 人類的佔有慾 惹的禍?

 

關於「玷汙」的一段歷史與兩種哲學

 

動物撒尿以圈出領地;當人用口水弄髒湯,或用商標弄髒物品時,也宣告了他對這些東西的所有權。汙染是為了佔有嗎?是的,從動物到人類皆是如此。正如動物需要棲地,人也得佔據居所才能維生。可是,人的佔有慾早已超越了生存的需求,汙染的規模也並非動物所能比擬。綜觀人類的歷史,汙染不但無所不在,範圍還不斷擴大。

 

農人透過牲祭的血液圈出田地;羅馬皇帝的建基,亦濺下了兄弟的鮮血;

直至最近,男人還宣稱自身保有女人的初夜,也就是有權透過精液來玷汙並佔有她們;

工廠則用廢棄物,剝奪了居民的健康;而在資本主義中,唯有製造越多產品及垃圾的人,才能積累越多的財富;

除了有形的物質之外,佔有慾也拓及符號的領域。反覆播送的空洞廣告,便佔據了公眾的注意力。

 

是的,汙染即財產!時至全球遭遇生態危機的今日,主宰人類文明,卻也使人比動物更像動物的所有制/財產權,也即將走到盡頭。

 

那麼,人與自然的聯繫,是否仍有其他出路?我們能否透過「租賃者」的哲學、而非基於「佔有者」的慾望,來看待自己與世界的關係?素來以跳脫人類中心論而聞名的哲學家賽荷,將在本書邀請您一起來思考這些問題。
 

本書特色

◎善用隱喻連結種種現象,從動物的棲地談到部落及國家的興建,再觸及現代世界的鉅變 
◎不只批判自然世界中的「硬性」汙染,更呼籲人們關注人文世界中的「軟性」汙染 
◎橫跨科學、文學、哲學與社會科學的視角,並以平易近人的筆法,描繪「汙染」及「佔有」的幽微聯繫
 

作者簡介

米歇爾.賽荷(Michel Serres),法國哲學家,在1990年獲選為法蘭西學術院院士。他本身也是著作等身的暢銷作家,寫作不落入學術格式的窠臼,而是面向大眾。早年修習數學並傾心於自然科學,但因戰爭的經歷,使賽荷開始對人類的科技文明進行反省,後來轉而修習哲學與人文學科,並在知名哲學家Gaston Bachelard之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跨學科的背景,讓他能遊走於科學、哲學、文學之間,從表面上看似相異的現象之間,以「隱喻」的方式,去挖掘其間的關聯或普遍性。他的思想已被證實為充滿前衛性,晚近開始受到各個學門之關注,在社會學界,賽荷的思想對Bruno LatourNiklas Luhmann等理論家的影響,便相當廣為人知。賽荷近來關懷的領域也相當廣泛,包含環境、教育、科技、金融等等。

 

譯者/陳榮泰

清大歷史所碩士。因學習科技與社會(STS)而接觸塞荷的哲學。近來關注複雜系統(包括生態農業)中的知識與倫理問題。

 

譯者/伍啟鴻

清大哲學所碩士。近年投入生態農業,試以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摸索人類物種的定位,以及群我的相處之道。
 

目錄

 
 上篇 尿、屎、血、精液:所有權的生命基礎

清潔與汙穢:動物的習性、人類的習性

血液與屍體:農人與獻祭的習俗

紅線:商業的使用與濫用

精液:性濫用

 

下篇 垃圾、圖像、聲音:物質與記號

硬汙染:物質濫用

軟汙染:訊息濫用

無人佔有的世界

    後記:個人的使用與濫用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Religion Life_CV Design-3D300  

書籍編號:NC02
書名: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
作者:黃應貴(主編)
   丁仁傑
   呂玫鍰
   齊偉先
   林瑋嬪 
   楊弘任
   陳怡君
   鄭瑋寧
定價:400元
頁數:384頁
出版社: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986-6525-94-0
CIP:207
出版日期:104.09.14

(封面設計:井十二)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人類社會中個人的自我認同,是透過人與人之間密切的互動而建立。但是現代社會的發展加速了生活的步調,快速流動的日常生活無形中產生個人內在的矛盾,並造成片段化的人際關係與心理的焦慮不安。

  為了重建人際關係、找到自我的認同與救贖,陸續出現了各種既無教主與教義、更欠缺正式儀式與組織之新形式的世俗性宗教。而此時宗教的主要關懷,轉向個人如何在社會中找到定位的問題,並為其日常生活提供意義的框架。

  本書將由實際的個案研究,說明個人如何透過當代的宗教實踐建立人際關係,同時找到自身存在的意義。個人化的宗教實踐豐富多樣,包括與神直接溝通而超越中介的層面,或是在既有宗教儀式中的某些活動,也可以是創新性的附屬活動,更可以是個人在傳統儀式、教義、與實踐的創新。這些滿足個體自我存在的認定都存在當代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個人的救贖之道。

作者簡介

黃應貴(主編)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等書。

丁仁傑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社會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出版有專著《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重訪保安村》等。譯有David Jordan的《神.鬼.祖先》和Steven Sangren的《漢人的社會邏輯》。研究領域以宗教社會學為主,包括傳統與當代慈善活動、新興宗教、宗教組織與宗教運動、漢人民間信仰、農村社會變遷等。

呂玫鍰

德國畢勒斐爾德大學社會科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專長為宗教人類學、歷史人類學與漢人社會文化,研究關注臺灣媽祖信仰與客家民間信仰的變遷,探討儀式展演、社群、空間、地景、身體經驗、性別等課題,近年研究處理當代宗教之遺產化、個體化、與宗教想像等。著有論文多篇。

林瑋嬪

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曾經擔任台灣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現為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系主任。專長為宗教人類學、親屬人類學與漢人研究。著有專書 Materializing Magic Power: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Villages and Cities(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5),以及論文多篇。

陳怡君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長期關注臺灣平埔人群與文化樣貌,研究興趣包括宗教人類學、基督宗教的地方化、族群理論與社會記憶理論等課題。

楊弘任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近年主要研究興趣包括:社區研究、科技與社會研究、台灣社會的綠能轉型、宗教社會學、現代性與社會理論等。

齊偉先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研究專長為宗教社會學、文化社會學、身體研究、藝術社會學。近年研究試圖從宗教治理、宗教品味及宗教儀式的身體化等面向,探究台灣民間宗教在社會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諸多現象變化,其核心關懷在說明宗教治理、認同與(陣頭)技藝佈署之間的關聯。而實證研究背後的理論層次興趣,則在於探索權力治理與美學實踐間的辯證關係。

鄭瑋寧

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長期關注魯凱人的社會、歷史與文化,研究專長為人觀及性別與親屬、工作與資本主義的人類學研究,近來研究視角觸及情感、存有、美學以及知識本體論等課題。著有論文多篇。

目錄

導論
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黃應貴

第1章
新興宗教與新「宗教性」︰台灣漢人宗教的脈絡/丁仁傑

第2章
當代媽祖信仰的個人化與宗教性:以白沙屯為例/呂玫鍰

第3章
宗教場域中美學實踐的現代性:台灣民間信仰場域中的品味社群/齊偉先

第4章
都市神壇與乩童靈力:桃園八德的例子/林瑋嬪

第5章
綜攝與轉譯:一貫道英國道場的行動者網絡分析/楊弘任

第6章
神恩靈力與性別政治: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為例/陳怡君

第7章
再現死亡、悲懷難遣:以當代魯凱人的喪葬實踐為例/鄭瑋寧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6525-92-6  

書籍編號:PS007 

書名:高教崩壞:市場化、官僚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作者:戴伯芬(主編)

   林宗弘

   吳燕秋

   陳思仁

   林凱衡

   揮麈子

定價:420元

出版社: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986-6525-92-6

出版日期:104年7月

 

高等教育崩壞是臺灣社會當前無可迴避的危機,在官僚化、商品化以及少子女化的衝擊下,高等教育即將面臨全面崩解的命運。隨著官僚化治理機制的擴張,假教改之名的高教治理、扭曲的評鑑制度,迫使大學轉向追求學術聲望、排名的官僚體制,教師與學生淪為建制化學術生產線的底層勞工;技職升格、企業大學興起,放任大學展業經營、擴張校地;國家、財團、派系政治以及高等教育機構聯手開發教育地產經濟,危害生態環境、斲傷土地正義、擴大社會不平等;同時,擴張的高等教育碰上少子女化的人口斷崖,生源逐年下滑、財政赤字難以彌補、年金制度無法改革。

 

以上偏離教育精神的一切作為,終將造成大學倒閉、教授失業、學生失學、生產力斷層的全面衝擊。

 

本書解析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脈絡以及改革的可能性,並指出一條面對高教危機的集體行動之路。面對崩解的命運,臺灣社會必須形成一場新的公民運動,完成高等教育的轉型正義。

 

作者簡介

 

戴伯芬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現任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曾任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第一屆理事長。

 

林宗弘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曾任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第一屆監事。

 

吳燕秋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輔仁大學兼任教師、臺灣女性學學會理事。曾任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第一屆兼任教師代表。

 

陳思仁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現任臺北藝術大學兼任教師,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第二屆會員代表。

 

林凱衡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曾任台灣大學工會秘書長及國會助理。研究方向為教育社會學與政治社會學,因為投入工會運動而開始關心勞工議題。

 

揮麈子

國立大學博士,現於各大學擔任兼任教師。

 

目錄

推薦序 崩壞的臺灣與高等教育 李遠哲

推薦序 回歸教學現場的時候到了 陳東升

推薦序 後冷戰的高教變遷:歷史脈絡與三組核心問題 曾柏文

序 一場責無旁貸的高教重建運動

 

第一篇 高教環境的鉅變

 

第一章 學術資本主義崛起:新自由主義與臺灣社會結構轉型

一、新自由主義轉型下的大學

(一)學術資本主義崛起

(二)誰是大學商品化的犧牲者?

二、台灣崩世代:產業、財政與人口危機

(一)台灣企業需要碩博士人才嗎?

(二)財政緊縮與人口萎縮

三、台灣高教擴張的歷史共業

(一)當高教擴張遇上人口斷崖

(二)博士失業狂潮來襲

四、大學崩壞,誰來力挽狂瀾?

五、加入搶救高等教育的行列

 

第二章 學術官僚主義的擴張:民主化與高等教育轉型正義

一、臺灣高等教育的前世今生

(一)殖民主義下的現代化大學與師範系統(一九四五年以前)

(二)黨國威權主義下的大學(一九四五-一九六○年代末)

(三)人力資源導向的大專校院(一九七○-一九八○年代末)

(四)民主化轉型下擴張與升格的大學(一九八七年以後)

二、披著羊皮的教育改革之狼

(一)以資源分配引導大學校務發展

(二)集權高度控管大學人事與行政

(三)總量控制各大學系所與招生員額

(四)黑箱作業的預算分配機制

三、大學發展M型化

(一)五年五百億的教育資源分贓

(二)大學與技職的零和關係

(三)學術權貴階級的興起

四、大學倒閉與裁員危機

五、大學合併與私立大學轉型發展方案

(一)公立大學合併方案

(二)私立大學轉型發展方案

 

第三章 金權校園:學術資本主義與官僚主義合流

一、定位不明的國際招生市場

二、教育商品化的風險

三、南韓松島教育園區的前車之鑑

四、假辦學、真土地炒作

五、教育商品化的衝擊與矛盾

 

第四章 大學精神之死:規訓化的評鑑制度

一、評鑑的起源

二、高教評鑑的爭議

(一)評鑑定位與目的不明

(二)評鑑單位組成的合法性不足

(三)評鑑架構與指標流於形式化作文

(四)評鑑委員缺乏專業

(五)無法落實追蹤改善機制

三、當前大學評鑑改革的方向

四、績效主義大行其道

 

第二篇 學術巨塔的傾塌

 

第五章 教授無法承受之重:限年升等與評鑑

一、學術這條路

二、侏羅紀的校園生態

三、計點制的大學教授生涯

四、重研究輕教學的大學發展

五、誰殺了大學教授?

 

第六章 新科博士的悲歌:畢業即失業

一、「流浪博士」的產生

二、聘教師還是請門神?

三、非典化的學術勞動

(一)博士後研究:學術工廠的高級勞力

(二)專案教師制度:同工不同酬的勞動剝削

(三)兼任教師:教育界的血汗勞工

四、產學斷裂:坐困愁城的臺灣博士

五、挽救良禽無木可棲的困境

 

第七章 學術大富翁遊戲:壟斷性的學術生產

一、期刊有貴賤

二、學術官僚化與商品化壟斷的出版

三、反對全球化的學術生產:批判與行動

四、回歸學術的期刊出版

 

第八章 瀕臨破產的退休制度:失衡的給付與財務危機

一、威權時期的退休制度

二、民主化與社會保險改革

三、大學教師的退休金解析

四、不公平的給付與不連續的年資

五、退休制度改革的批判

六、改善未來:退輔制度改革的建議

 

第三篇 行動與抵抗

 

第九章 學術黑工:被剝削的研究助理

一、高工時、低時薪、沒保障的校園黑工

二、碩博士生的收支現況

三、不被承認的高教體制僱傭關係

四、他山之石:美國學生工會的案例

五、象徵暴力下的甘願勞動:對學術資本主義的社會學分析

六、解構與行動

 

第十章 學術公民運動:高教工會的實踐與反思

一、從同學會到工會

二、催生「臺灣高教產業工會」

三、高教工會的實踐與反思

(一)外部法制與文化環境的限制

(二)內部組織的困境

四、工會元年運動主軸:教師勞動權以及評鑑制度改善

五、工會二年:深化工會組織、回應勞資衝突

六、參與改革:挽高教于崩壞,扶大學之將傾

 

第十一章 朝向高等教育的轉型正義

一、高教崩壞的危機

二、高等教育轉型正義的重建契機

(一)高教危機的對策

 1.降低生師比,提高教育品質

 2.高教資源重分配,重整高等教育組織

  3.資訊公開,以課責取代高等教育評鑑

  4.回歸勞動三法,落實教職員勞動權益的保障

(二)建立高教轉型的程序正義

 1.學生受教權的保障

 2.教職員工的勞動權保障

 3.校地的轉型與再利用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社會階級以及家庭與學校的關係

本書探究社會階級如何以及為何影響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本研究聚焦於某一特別形式的家長參與: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孩子的課堂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書分析一所白人勞工階級小學及一所白人中上階級小學的家庭與學校關係。在這兩所學校各自找出一個一年級的班級,研究十二個家庭,在他們孩子一年級到二年級的期間持續追蹤。

本研究揭示家庭與學校關係在勞工階級社群與中上階級社群之間的差異。勞工階級家庭與學校之間的關係呈現分隔(separation),由於這些家長相信教育工作是由老師負責,所以對於課程或教育過程只會詢問少量的資訊,而他們對於學校的批評幾乎全都集中在非學業性的事務上。大部分的勞工階級家長從未介入孩子的學校課程;他們的孩子只接受一般性的教育(generic education)。雖然這些家長會唸書給孩子聽、教他們認識新字、檢查學習單,但這類活動只是零星出現而非長久持續,且比老師所期待的少很多。另外,關注孩子的學校活動這項任務幾乎都由母親負責。

相反地,中上階級家長則在家庭生活與學校生活間建立起監督與聯繫(interconnectedness)的關係。這些家長相信教育是老師與家長共同分擔的責任,他們對孩子的學校教育擁有充分的資訊,對於學校有諸多批評,包含對老師的專業表現。大部分(雖然不是所有)中上階級家長會在家唸書給孩子聽且加強學校課程。許多家長(尤其是低學習成就孩子的家長)透過指定特定老師、要求讓孩子進入某些學校課程及向校長抱怨老師,來客製化孩子的學校教育。有些家長則會試著彌補學校課程的不足,方法包括在家自學班級課程、雇用家教,以及請教育顧問評估孩子的學習狀況。雖然監督孩子的教育大部分是由母親來做,但父親會出席象徵性的學校活動,並且在與學校相關的重要決定上扮演主動角色。老師對於父親的參與印象深刻,並且認為是家庭高度重視教育的跡象。

這些家庭和學校的個案研究儘管數量少,但卻提供大量證據證明當前普遍使用的理論取向嚴重不完整。本研究認為,許多從事家庭與學校關係研究的學者,只著重家長在幫助孩子做入學準備及遵從老師要求提供協助上所扮演的角色,這樣的研究範圍太過狹隘。本研究發現指出,中上階級家長也試圖形塑孩子的在校經驗,他們(尤其孩子是低學習成就者的家長)努力在孩子的學校教育中扮演領導的角色,他們不依賴學校的授權,也不自動服從老師的專業知能。因此,本研究的兩個社群,其家長採取作法的目的與意義很不一樣。中上階級家長與學校之間的連結比勞工階級家長和學校之間的連結緊密許多,原因是中上階級家長會仔細監督且經常介入孩子的學校教育。

本研究也認為有需要重新思考,在探究社會階級為何會影響學校經驗時所使用的概念架構。不同於主流架構中的假設,本研究的兩個社群中的家長其實都冀望孩子在學校能夠成功,他們全都重視孩子在一、二年級的學業,而且這兩所學校的老師都採取類似且有時相同的策略讓家長參與學校教育。

然而,這兩個社群的家長能用來提升孩子在校表現的技能和資源並不相同。就定義上而言,中上階級家長比勞工階級家長受過更多的教育、有更高的地位與收入。這不僅讓他們更有能力幫助孩子的在校學習,也讓他們更有自信能夠提供孩子協助。勞工階級家長則同時缺乏技能和信心,去幫助孩子的在校學習。

此外,中上階級家長有親戚、朋友和鄰居從事教育工作。中上階級母親也與孩子同所學校裡的其他母親有著緊密關係。因此,中上階級家長比勞工階級家長擁有更多關於教育過程及孩子在校經驗的資訊。當中上階級家長試圖為孩子在學校獲得優勢時,他們會運用這些資訊。性別角色的階級差異在此也有影響;勞工階級家庭傳統上比中上階級家庭有更明顯的性別角色區隔,這反映在家長在學校教育裡所扮演的角色上。

因此,劃分階級位置時所使用的特徵(如教育、職業地位),以及長久以來和階級位置連繫在一起的家庭生活型態(如教養子女的方式、親屬連帶、性別角色),對於家庭和學校的關係有非預期的後果。當勞工階級家長將教育的職責移交給老師時,他們也會因此難以達成老師所告知的期許。諷刺的是,雖然勞工階級父母更加尊重老師的專業地位和知能,但在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方法和程度上,能達到老師期許的卻是中上階級父母。

家長的作法會帶來直接後果。本研究記錄中上階級孩子的在校課程,如何受家長指定老師、要求安排至特別課程、以及家長介入拼字和數學等班級課程的影響。不同型態的家庭與學校關係會影響孩子接觸學業內容的分量,也會影響升級與重讀的決定,而中上階級家庭比勞工階級家庭採取更強勢的態度。在某些情形中,老師對學業表現的期望似乎被家長的作法所決定/影響。

中上階級家長的介入似乎會帶來教育上明顯的好處,對低學習成就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其中有些孩子的閱讀能力在兩年內進步顯著。儘管如此,家長的強烈介入還是會有負面影響:本研究中有些孩子在一年級便有學習壓力的跡象。家長參與也會影響親師互動,尤其是當家長批評老師的專業表現時。

這些研究發現顯示,文化資本概念有助於改進當前對勞工階級家長的參與程度低於中上階級家長的解釋。社會階級提供家長社會資源,而家長「投入」社會資源以獲取社會利益。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階級差異,並非只是根植於家長對於學業成就的重視程度,或是學校用來招募家長參與的策略。

這個對於家庭和學校關係的探究也指出,當前對文化資本概念的理解需要修正。並非擁有相似文化資源的人就會「投入」同等的資源,來為他們的孩子在學校獲取優勢。擁有高地位的文化資源並不會自動產生社會利益,而是需要個人有效地「動用」這些文化資源,此觀點與當前使用文化資本的研究所持的假設相反。大部分關於文化資本的研究一直以來都聚焦於「精英文化」,但在本研究檢視的兩所學校裡,有些在一般情形下不被視為文化資本的文化資源(如日常用語,以及家長有能力協助孩子學校教育的自信)卻能為一年級學童的家長帶來收益。然而,只有檢視個別行動者在教育制度裡的行為(這是較常見的研究方式),且仔細檢視老師的要求,才能發現這些優勢。

最重要的是,本研究涉及當前關於社會階層化和社會制度之間關連的各種探究模式。大部分的研究只看社會階級在單一社會制度內的影響,這些社會制度包括家庭生活、工作、精神衛生機構或刑事司法系統。少數研究已證明一個制度內的經驗會滲透至另一個制度,就像職業本身的複雜度以及工作受監督的程度會影響教養的價值觀(Kohn and Schooler 1983)。因此,研究者需好好探究家庭會透過哪些方式,使其可以(且確實)達到那些具有篩選功能的社會制度(gatekeeping institutions)所訂出的標準。已經有跡象顯示,職業的長手臂不但會延伸至家裡,還會到更遠的地方,這形塑了家長如何管理孩子在家以外的生活。

 

*收錄於第一章 學校教育裡的社會階級和家長參與 頁12-16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與學校體制,是讓貧窮子弟翻身、促進機會平等的踏腳石,還是複製中產階級家庭優勢、強化階級不平等的發動機?

  這是本書的研究課題,也是台灣社會當前面對的重要議題。隨著台灣產業結構的變化,「黑手變頭家」的階級流動愈趨困難,投機的資產市場與不公的稅賦制度,更強化財富集中的程度。家庭間經濟與文化資源落差的擴大,如何影響了下一代的教育機會與成就,近年來受到許多研究者的關切。

  臺大經濟系駱明慶教授的研究便指出,如果你的父母是公教人員、俱有大學學歷,以及住在臺北首善之區,你進入台灣大學的機會,遠遠高於其他競爭的同輩。 值得注意的是,駱文分析根據的是教改前的入學資料,換言之,仍是透過聯考進入臺大的世代。坊間經常認為聯考制度能促進階級平等,其實是一個「科舉神話」,在聯考時代,俱有家庭階級優勢的學生透過補習、好學區、家庭教育等方式,其實已普遍取得有利其競爭的教育資源。

  近年來台灣教育體制推動改革,以西方為鏡,引進鼓勵家長參與、入學管道多元化、申請甄試入學等方式,這些制度企圖促成學生的多元學習與校園的開放民主,但也可能無意中造成弱勢家庭的邊緣化。我們需要探究的是:教育體制與學校教學的日常運作,包括老師對家長的期待與要求,家長在學校的參與角色,以及親師關係的互動模式,如何平衡或強化了孩子的「家庭優勢」?

  美國社會學者Lareau長期關注家庭如何映現、再製階級不平等,尤其擅長運用田野觀察的研究方式來爬梳日常生活的權力關係。本書根據她的博士論文改寫而成,在本書的基礎上,她出版第二本書《不平等的童年》(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在社會學界影響更鉅。她透過家庭生活的觀察,發現不同階級位置的父母在育兒文化邏輯與實作策略上有著明顯差異。專業中產階級父母採取的育兒風格是「規劃栽培」(concerted cultivation),透過細心規劃、協作安排各式休閒與學習活動,來培養小孩的才能、意見與技巧。父母重視與小孩之間的溝通,運用「講道理」而非命令的方式,並允許小孩反駁成人的意見。勞工階級與貧窮家庭的父母的育兒風格則是「讓孩子自然長大」(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小孩主要互動的對象不是成人,而是親戚小孩;父母多直接給小孩命令,不允許孩子挑戰父母權威。

  隨著孩子進入學校,不同階級背景的家庭,與學校老師的互動關係會有怎樣的差異?孩子的「家庭優勢」,在眾生理應平等的公立學校裡,是逐漸削弱還是更加強化?為了回答上述問題,Lareau選定了兩所學生階級背景殊異的公立學校進行觀察,並配合家長的深度訪談。她發現,中產階級與勞工階級家長發展出截然不同形態的親師互動關係。中產階級家長視教育為一個與學校共同經營的事業,需要持續監督、與老師緊密合作,母親經常進校擔任志工、參與班親會等活動。勞工階級父母則傾向將教育責任交給學校,較少出席班親會等活動,對老師與學校心生距離感或畏懼感。

  我們要如何解釋上述的差別?傳統文獻提出兩種常見的觀點,一認為這是父母價值觀的延續(高社經地位父母較重視教育),二認為這是因為同屬統治階級的學校老師對於弱勢家庭有「制度性歧視」。本書反駁上述兩種觀點,作者發現勞工階級家長同樣希望孩子能成功,根據她的觀察,兩所學校對於不同階級家長的期待其實大同小異。

  本書採取的觀點是法國社會學家Bourdieu關於「階級再生產」的理論:不同階級的父母,由於經濟、社會、文化資本的落差,推動子女學習的方式大相徑庭,也衍生不同的方式與學校互動。具備高等教育及成功專業的中產階級家長,較有能力及正當性介入學校運作,人脈中也不乏老師、教授等教育工作者。父母不僅批評學校的政策,也訓練小孩採取類似作法為自己爭取更多的資源與機會,家庭的文化資源因而得以轉換為孩子在教育場域中的優勢。相對起來,由於勞工階級家長的教育程度與職業位階較低,其人際網絡中也少有教育工作者,儘管未必同意學校老師的意見,他們在表面上多表現出尊敬、配合的態度。

  Lareau雖然承繼了Bourdieu的「文化資本」概念,但她指的主要是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技能,而非菁英文化(high culture)(如欣賞古典音樂、鑑賞藝術的品味),部分反映出法國、美國的社會差異。此外,她強調擁有高地位的文化資本並不會自動產生社會利益,需要個人有效地「動用」這些文化資源,透過社會行動來將優勢轉化為利益,家庭生活與學校生活之間的「制度間連結」便是一個重要的行動場域。

  親師關係的階級差異,會對孩子的學習與未來造成怎樣的影響?Lareau觀察到,家庭優勢的動員,其實對於成績不理想的中產階級孩子,有最明顯的正面影響。父母會積極向老師討價還價,為孩子爭取到例外資源或客製化的教學安排。這樣的家庭教養容易讓小孩養成一種理所當然的「權利感」(sense of entitlement),擅於運用語言能力爭取自己的權利與利益,這樣的階級慣習有助於將來進入專業白領勞動市場。本書也指出可能的負面效應,如父母給孩子學習上過多的壓力,或成為過度干涉老師教學的「怪獸家長」。

  相反地,在勞工階級社區中,最緊密的親師關係通常發生在高學業成就的孩子,其父母最有可能積極參與學校、認真配合老師的要求。低學業成就孩子的家庭則多以消極、被動的態度接受體制所安排的基本、一般化的學習方式。這樣的教養與教育方式容易讓勞工階級孩子養成一種「侷限感」(sense of constraint),形成一種符應體力或服務勞動職業的身體慣習。

  Lareau的兩本著作,對於家庭、階層化、教育等領域都有重要的影響,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方說,書中雖指出不論何種階級,母親都扮演照顧孩子、與老師互動的主要角色,但由於分析主軸放在階級,性別的討論較為不足,也缺乏用「交織」(intersectionality)的觀點來分析階級與性別、種族的互動。我建議讀者搭配閱讀Griffith & Smith在加拿大的類似研究,她們發現學校以「男主外、女主內」的白人中產家庭為常態原型,透過母職論述的道德要求召喚中產階級家庭主婦參與學校,讓其他無法參與的母親(包括單親、職業婦女)深感焦慮。基此,學校教育不僅變成階級不平等的發動機,也強化了主流的性別意識形態。

  其次,Lareau的分析也被批評為將階級視為給定的結構位置與二元範疇,並將中產階級、勞工階級看作同質的群體。書中生動呈現了兩套階級化的教養腳本,卻未能探討階級間相互區分、劃界的過程,也無法關照到階級內部不同的親職價值與教養方式。此外,家庭的階級軌跡(class trajectory)也是本書未能涵蓋的重要課題,成為第一代中產階級的父母,以及「有錢、沒文化」的新富中產階級,其文化資本的積累、動用與轉換有怎樣的特點?像台灣這樣的晚近工業化國家,代間與代內的階級流動相對快速與頻繁,上述問題特別值得考察。

  本書內容與台灣的狀況有類似之處,但也有不少結構差異,值得讀者注意。比方說,美國居住環境的階級區隔相當明顯(尤其是中產階級郊區與都市貧民窟的落差),同校學生的家庭背景相對同質;台灣的住宅生態中階級界線較不明顯,公立學校學生在家庭背景上比美國來得多元混雜。

  台灣的親師關係,受到人脈模式以及文化脈絡的影響,也與美國有所差異。熊瑞梅的研究指出,比起其他東亞國家,台灣民眾的人際網絡或社會資本較為多元(跨越階級界線),認識、接觸大學教授、中學老師的情況相對常見 。我的研究便發現,台灣勞工階級父母反而更傾向與學校老師「搏感情」,透過建立私人化關係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學習。反而是台灣的中產階級父母,可能與老師的關係較為疏離。即便內心不贊同老師的做法,但基於「尊師重道」的儒家傳統、群體主義的文化氛圍,多數人傾向避免與學校直接對立衝突。加上台灣教育體制的規格化程度較高,孩子得到客製化學習的空間相對有限,家長若向老師討價還價,也擔心造成負面的效果。家長更傾向透過補習、才藝班等體制外教育資源的購買,來補充學校的不足。

  本書出版之際正值考季,多元入學管道與十二年國教等新制,引起「多錢入學」的社會質疑,也有論者大膽建議乾脆回復聯考舊制。我認為,回復聯考制度並不能消弭階級不平等,反而擠壓了公民運動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彈性制度空間。本書內容讓我們看到,家庭的階級優勢,其實綿密地編織在教育體制與學校教學的日常紋理中。我們需要進一步反省與改革的是:升學制度與學校教育偏好怎樣的家庭文化資源的動用,其中具有怎樣的階級偏差,如何透過資訊、機會與資源的重分配,讓學校教育成為促進社會平等的有力槓桿。

(作者為台大社會系教授、《跨國灰姑娘》作者)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Annette Lareau的《家庭優勢》是我這幾年上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必讀專書之一。選讀此書與我的學校田野研究,以及大學課堂教學的經驗有關。常聽學校人員抱怨低社經學生的家長不關心小孩的教育,而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他們對高社經背景學生的學習壓力,則認為是家長觀念不正確。而在大學課堂上,師資培育生①則容易將學生學習上的優劣勢,與學生家庭經濟上能否負擔補習費與否劃上等號。這些粗略淺薄的推論,源於大部分教育人員將教育問題囿於學校教育範圍內的問題,而對於階級的認識卻止於經濟上的貧窮富有之想像。事實上,教育人員比其他行業的人更接近學校教育與社會階級關連的現實。關於學童在學校的態度行為與學習樣態,不只是認知能力與動機情意的問題,更是關於不同階級家長的慣習與視野的問題。教育人員與學童家長的互動,正是家庭與學校的動態關係。在他們與我描繪的互動經驗中,便顯示出不同階級慣習的家長,正如何形塑他們小孩的教育經驗。也難怪當我們在課堂上閱讀這本書時,大家點頭如搗蒜,激起一波波的個案分享與討論熱情。因此,當怡慧博士問我有沒有合適的教育社會學專書推薦翻譯時,二話不說就是《家庭優勢》這本書。

從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視角,本書描繪社會階級的日常運作。書裡我們看見富裕家長如何監督子女的家庭作業、注意教師的教學表現,當孩子表現不佳時,盡責的父母如何介入小孩的教育。其家庭生活與學校學習的密切關連,影響家長與小孩互動,使得焦慮與壓力隨之進入家庭生活。我也常在都會型的明星學校,看見一些積極參與學校的家長會因應小孩的學習需求,在家庭生活上做調整(譬如:考試期間不開電視,全家陪讀),也會試圖控制、形塑並補充小孩的學校課程,譬如:會要求教師給孩子多些功課,甚至選擇教師等。而勞工階級的家長多數也希望能幫助小孩的學校教育,期望他們在班上能守規矩,完成學校交代的事情,包括寫作業等。但這些家長多數認為課業是教師的責任,擔心自己不會教小孩或教錯,他們尊重教師的專業,甚至有些敬畏。他們傾向把家庭與學校當作兩個不同的世界。在關心小孩教育方面,不同階級的家長,對學校的態度與反應有極大的不同。

書中有一標題為「家長與教師是天生的敵人」。說明家長與教師之間存在一種緊張關係-家長只關心自己的小孩,而教師需要照顧全班的學生。當家長的社會階級越高,就有愈多的社會資源可用來堅持自己的立場,低社經背景的家長也會特別關心自己的孩子,但他們與老師互動時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可以運用。因此不同家長的行為會導致學童如書中所提「一般化」與「客製化」兩種不同的教育經驗。對老師而言,他們要面對一班三十幾位學生,不得不採取一體適用的課程,讓所有小孩都從事類似的活動,老師能從事個別化教學的空間非常有限。但仍有些小孩會受到特別的關注,因為家長會常出現在學校,給老師壓力,也可能是因為老師相信家長重視教育且投入教育,他們相對也會給予同等回饋。顯見有些家長會動用其社會網絡與文化資源,影響其小孩的教育經驗。不過,作者也特別交代,雖然特定階級提供特定資源,但也不是所有家長都會動用這些資源,資源需要被動用才會轉為利益。被動用的文化資源,才能轉換為文化資本。

(圖片來源:香港蘋果日報2014年3月26日)


教育實務工作者往往是親身體踐家庭與學校之間的場域,因缺乏理論視野與分析論證的過程,所獲得的零碎經驗,無法統觀學校結構、家庭生活結構及個別家長行為取向(慣習)之間的交互影響;這種影響不只是程度上的差異問題,更塑造了學校教育與社會之間跨制度的連結,又會反過來影響小孩的學習機會與生命機會。這本書提醒教育工作者,需要審視自己原本不假思索的信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是有利的」;本書也警示教育政策工作者,需重新檢視家長參與,在不同學校文化脈絡的階級意義,及政策的影響效果。

這是一本理論深刻、分析精細、實證優質的書,其對於學校與家庭關係的精密觀察與深度分析,正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培養的教育社會學想像能力。極力推薦所有教育工作者閱讀此書。讓我們更能透視教育現場中社會階級的不平等,進而能有效啟動學校教育提供給劣勢家庭學生的學習機會與生命機會。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社會救助不再是解決貧窮的方法…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好的研究來自日常生活的細微觀察,當觀察停留的夠久,許多習以為常的理解都會被瓦解與顛覆,新的知識空間於焉開展。伯勳這本由論文改寫的書就展現這樣的特質。他的田野資料紮實,展現他敏銳的觀察力與進入田野的能力;對文獻展現充分的批判精神,不人云亦云;在分析上有個人獨特的創意但又不失嚴謹,往往讓讀者驚豔於他的結論。

無論完善與否,貧窮是自有社會福利以來,社福制度矢志要減緩甚至消滅的社會問題。社會救助就是解決貧窮問題的對應制度,被視為社會安全網的最後一道防線。伯勳的這本書解構了這個基本福利假設,問題化了我們對社會救助的單純想像,開啟了我們重新思考宣稱要解決社會問題而設立的社會制度,是否真的如其所宣稱的發揮功能,還是這些制度已經成為他們要解決的問題的一部分?如同傅柯的《規訓與懲罰》批判了監禁是人道主義的表現,是人類文明的進步;相反地,監禁是權力運作的進化,是一種對人在身體與精神上更徹底的規訓與計算。伯勳的研究也指出社會救助體制不必是對窮人的最低生活經濟保障,而是有能力參與體制遊戲規則的人才能進入的體系。

台灣的貧窮現象在八零年代晚期曾經以「低收入戶比率全世界最低」被政府宣稱這反映了台灣是均富的社會,是實施三民主義的具體成效。這項宣稱引發社會福利學者的好奇,探究之後才發現,台灣低比率的低收入戶是導因於嚴苛的申請標準與流程。令人驚訝的是,解嚴後的民主化歷程所啟動的社會福利改革,雖然促進了許多社會福利的發展,例如全民健保、家庭暴力、老人年金保險、身心障礙福利等,過去25年來,嚴苛的社會救助制度並沒有太大的改變與進展。低收入戶比率雖然從0.5%提升到1.5%,但這個比例仍遠低於西方福利國家的15至30%。社會救助就像是下水道與地基是一個城市的基礎工程一樣,當社會救助制度無法適當地反應一個人維持生活水準的經濟能力時,社會福利制度是無法適切地輸送與分配資源的。

伯勳的研究揭示了一個以防弊為設計精神的科層體制,讓體制內的公務員懷疑來申請的民眾是要來福利詐欺,層層體制的公務員更是彼此不信任,以稽核查弊的原則運作。其結果是社會救助成為一個高門檻的福利制度,真正有需要的窮人往往沒有能力進入這個體系;制度運作的本身顛覆了這個制度存在的目的,這是多大的諷刺。伯勳的研究必然會讓許多人不安,但因為他豐厚且具體的描述讓他所探究的世界活靈活現地呈現在文本中,讓我們無法迴避社會救助,這個福利國家最關鍵的基石,在台灣居然如此空洞的事實。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的認知裡,任何企圖對人與其所處社會環境進行瞭解的活動,當然,也包含學院內的所謂學術研究活動,基本上都是涉及語言的社會性活動。涉及到語言,即意味著涉及說者(寫者)與聽者(讀者)雙方的既有認知、思考和感受模式,而且,只要涉及人的認知、思考和感受模式,也就意涵著承載有特定的文化色調,必須考慮背後特有的歷史質性。用句最簡單的話來說,它們都具有著「在地性」。

或許,我們可以從人們林林總總的行為表現中抽取出所謂的普遍規律,只因為有著「人性是一致」這樣一個命題做為後盾。對我個人來說,我並不否認、也不排斥這樣的說法(與認知)對人們意圖瞭解自身與周遭社會環境所可能開展的意義,但是,我總認為,在人們當中那不是一致的個別特殊性,往往更有待我們細細思索探究,而這恰恰是一個社會學者研究社會現象時所需要特別予以關注的部分,因為諸多深具啟發性的意義即深藏於其中,最值得挖取。

在台灣,致力於社會與行為研究的學者提出學術研究「本土化」的口號,少說也有二十五、六年了。在這中間,研究個人與社會心理的學者可以說著力最多、最深,研究成果顯得最有所累積。相對的,社會學界對此一口號的呼應並不那麼熱烈,願意投入心力而朝此方向努力者似乎並不多。在此,我不想往深處裡去分析所以會是如此的可能原委,因為時機不恰當,也無此必要。況且,我個人更不認為,當初弘任進行這本書所呈現的研究時,即明顯有著呼應此一口號的意圖。毋寧的,我倒比較傾向於接受,這只是一種類似「無心插柳而柳成蔭」的情形。或許,由於弘任觀察事物時特有的感知能力,使得他敏銳地捕捉得到整個現象內涵的特殊文化與歷史質性,以至於深具本土化的風味。總之,不管如何,這本書的內容很本土,寫作的筆觸更是本土。它不只是一份優秀的學術作品,更是一份相當具有特色之成功的「報導文學」。這一切在在證明著,弘任是一個優秀的觀察者與報導者,更是具有分析剖理能力而思維細膩的年輕社會學者,潛力無可限量。

弘任踏入他所研究的地區屏東縣的林邊鄉甚深,而且近乎是透徹的。那是因為具有著獨特的觀察、理解、與洞識能力,而不單單是長時間待在田野的緣故,使得他能夠真正走入「地方」,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細微的實際操作與言語互動之中,提煉出許多頗有創意且獨到的概念精髓,並運用相當熟練而優美的文字書寫出來。整個論述不像一般學術論文,充斥著炫惑而難懂的術語以及彆扭而拗口的西化表達方式,倒比較像民間說書先生侃侃而娓娓地以委婉口吻細說著故事。他以巧妙手法適當地運用著形容詞彙,讀來,令人感到動聽。同時,他又善於以一步接一步的冷靜理性分析剖理來接引,散發出一股無形的力量把讀者導入他的思緒理路之中,結果是不能不讓自己進入了他設定的論述框架,同意他的見解。說來,他技巧運用的細膩微妙,不能不令人佩服。

依著我個人的理解,弘任在這本書所談的焦點議題,可以說是時下流行的所謂「社區總體營造」的課題,然而,他卻以相當平實而傳神的「社區如何動起來」這樣的口語化辭彙來勾引人們的神經。這不只是一種修辭學的技巧運用,而且,有著更深一層的意涵:特別強調了鄉民們扮演著行動者角色時絕非「光說不練」的「實作」面向,而這恰恰是理解常民世界與其行止最為關鍵的部分,弘任掌握到了。特別令我欣賞的是,弘任恰確掌握了台灣地方社會中最傳神而關鍵的社會機制地方派系網絡來開題。由此,他以兵分兩路的方式來討論兩個看似獨立而不相干的現象:蓮霧栽種技術創新和在地結社風潮,並且,最後使用「文化轉譯」的機制予以串聯而掛到「社區總體營造」的社會過程上面。無疑的,這是一項相當大膽、有著高難度、又充滿前瞻挑戰性的概念創意遊戲,其表現令人激賞。

在這兒,我不想再多談他在書中所討論到的種種現象,尤其他所提出諸多甚具創意的概念,甚至,我更不擬對所謂的「瑕疵」提出任何的批評,因為我並不想把這篇序言變成為導讀或書評。我只想利用這個機會,對本書所可能彰顯的意義再表示一些個人的看法,以與讀者分享,如此而已。

以最簡單的語言來說,這書乃企圖從鄉民做為行動者的立場出發,剖析他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默會方式運用在地文化習性來形塑可以實際操作的「在地知識」。以此為基礎,作者煞費苦心地意圖告訴我們,人們又如何以這樣的知識對外來以理論論述為本的知識體系(或社會圖像的想像)進行「文化」轉譯的工夫,以進而謀求展現實踐的契機。然而,對我來說,除此之外,作者對傳統地方派系的操作行動如何因應一種新的社區服務行動形式的介入而有所調適的分析,才是特別值得在此予以提示的論述重點。他所提呈的論點,對理解台灣地方社會(特別是地方政治社會)頗具啟發性,讀者們閱讀時,不妨多加注意。

儘管,明擺著來看,這是一份有關特定地區的田野研究,研究所得的結論基本上受到研究地區之種種特殊條件所制約著,然而,依我個人的意見,這本書表現出來的,卻有著一個深具更廣泛之文化與歷史意涵的啟示。簡單說,這個啟示是針對過去百年來所謂邊陲社會所共同面臨的課題,即諸如傳統與現代、外來與本土、中心與邊陲等等二元範疇彼此之間拉扯所引起的相互搓揉摩盪問題。無疑的,弘任在這個台灣南部小村落進行田野觀察研究所提出的許多發現與見解,對理解與化解此一大議題的膠著點,有著一定的啟示作用。至於貢獻何在,就讓讀者們自己去定位吧!最後,讓我援引弘任自己在「結論」一章寫下的一段文字來總結我個人對這份著作所剔透的價值予以定位。他是這麼說的:

直到現在這個時代,因為社區總體營造的推展,我們才真真實實再次意會到,現代化的過程的確尚未完成,而在都會區與非都會區之間,這樣落差的感受更是真確。反之,這也是一個新的契機,如果前此數十年的現代化過程,像是由島嶼之外的外來物質、制度、文明直接籠罩,亦即在地社會屢屢界定自身為落後而需急起直追的狀態,到了社區總體營造的時代則是啟動了新的自我界定,在這裡要的不只是外來的進步性或改革性,還要先有自己的內發性與在地性。就算要迎進現代化、要捕捉現代性,也不再是將自身假想為一個沒有歷史、沒有過住的身軀,全然謙卑的向外學習。

葉啟政識於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室

20061215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社會學者,我很慶幸自己在兩千年前後的世紀之交,能以一種深度參與觀察的角色,來到一個內在變動力量非常豐富的華人小社會之中。黑珍珠之鄉,國境之南的屏東縣林邊鄉,一個人口數兩萬多人,家戶數六千戶上下,全鄉分為內五村與外五村等十個村落,這樣一個福佬人為主的小社會。兩千年前後,台灣社會的本土化認同與民主化進展已相當成熟,各種社會改革的論述或制度,延續著一九八○年代中期以來社會運動黃金十年的態勢,仍在擾動大社會與小社會,每一回激起的波瀾都還在逼問著這個社會的質地是什麼,這個社會的走向是如何。

  兩千年前後,我以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生的角色,同時擔任了屏東縣立法委員曹啟鴻國會辦公室的法案助理,以及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的研究員。三重角色,三種身分,時而斷裂或矛盾,但每每絕處逢生,在水窮雲起之境,忽然撞見了社會的細緻紋理,也參悟了自己為什麼走到這裡來的因由種種。運動年代裡的許多朋友們早一步來到屏東落腳,當我還在學院裡苦苦思索許多大論述之時,不時被這些朋友的細膩觀察、歸納與創新驚起。幾年之間,這些朋友們開始對屏東在地的水文、地質、山林、海岸、昆蟲、動植物、作物,以及上山下海的各種途徑瞭若指掌,怎麼到達一座蓮霧園,跟著天天聚會、元氣飽滿的鄉里老者們談論時政;怎麼到達一個養殖池,在曲曲折折的鄉間小路盡頭,看著池裡池外生機蓬勃。幾年之間,我發現我的這些朋友們已成為社會中的第一線實作者,能從在地生活世界裡反覆整理出有意思的軌跡模式來。其中,尤其以「南方水學」的在地論述最讓我驚豔。來自在地公共社團的主導者,包含了關心生態保育與文史保存的政治人物曹啟鴻,一方面從省政府文獻館調閱出清領、日治時期高屏一帶的老地圖與水文圖冊,另方面結合數代鑿井的在地資深師傅多年實作歸納,加上在地學院中專攻地下水水利工程的專業學者,不斷進行現地踏查與規劃討論。這一過程特別讓我看到「地方知識」的可貴之處,也看到「文化轉譯者」如曹啟鴻這樣的鄉紳知識分子,在帶領「地方知識」迎向「專家知識」時的自信與創新。

  莫拉克風災,二○○九年八月八日極端氣候強降雨給南台灣上了寶貴的一課。在這之後,災難不再是常態型災難,如每年固定的夏季颱風、冬季寒流之類,這類常態型災難其實常被蓮霧農夫或魚塭業者納入成為在地創新的契機,在因應小規模天候變化時,調節出更佳的農漁產出。莫拉克之後,災難變成臨界型災難,生存處境被逼近到「留下、或者離開」的臨界點來了。屏東的社區總體營造核心團隊諸多成員,在這之前已陸續跟隨曹啟鴻縣長入主屏東縣政府,擔任各類機要職位或局處首長。「二次社造」的態勢逐漸在形成,這次是以地方政府的治理轉型與資源動員來發動。莫拉克風災的災難治理,促成曹啟鴻主政的屏東縣政府出現了跨局處的任務型編組「綠能工作小組」,仍舊雙向動員「地方知識」與「專家知識」,這一次更連結了各類的綠能廠商,策劃出同時處理地層下陷區國土復育、在地社會綠能轉型、農漁產業與綠能共生的政策。從林邊鄉與佳冬鄉的「養水種電」到屏東全縣的「綠能造縣」,地方政府的綠能治理與社會創新,正在繼續試煉「二次社造」的最大潛能。

  本書第一次出版是在二○○七年春天,感謝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將我的博士論文選為社大文庫論述類叢書,並交由左岸文化出版社出版。本書第一版出版後,激起社造界、學術界不少迴響,出版後的三、四年間,我也隨著這本書遊遍台灣各處的社造中心與許多大學的相關科系,與第一線社造行動者或學院內關心社造、社區研究、台灣社會史、第三部門、在地民主化、教育實作轉型、甚至是宗教團體的公共性等議題的學者們充分交流。進而,來自日本的年輕學者也看到這一個案研究,嘗試追溯回日本造町運動或地方自治進行比較。來自中國大陸與香港社區伙伴團體,也前來交流討論,探詢華人地方社會自治轉型的條件。台灣社會的年輕新世代在各個校園中所成立的社會議題社團,也陸續邀約演講交流或以本書做為讀書會的閱讀討論材料。一本博士論文,在左岸編輯睿智的建議下,將第一章拗口的理論回顧部分裁減掉一半以上,沒料到竟有這麼大的共鳴與迴響。

  這一次的改版,感謝群學出版社總編輯與幾位年輕有活力的編輯們,建議出「增訂版」的再版編輯方式。首先,黑珍珠之鄉的田野民族誌將保持六章的原貌,但進一步再將第一章社運到社造的理論對話與第六章社造理論的定位等篇幅,也一起移出併合到本書新版的「附錄一」之中。編輯眼光獨到,建議我讓全書前六章一氣呵成,以流暢的民族誌看看能不能引起更多共鳴。完整的民族誌之後則規劃了三篇附錄,分別是附錄一〈建立社區行動的理論:社運到社造〉、附錄二〈個案能說什麼?—重探詮釋個案法與延伸個案法〉、附錄三〈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三篇附錄,第一篇是二○○四年博士論文時期以社運理論來思考社造行動的嘗試,如對行動理論感興趣的讀者,可從其中捕捉一些線索,繼續做突破。第二篇是本書第一版出版後,二○○七年夏天我以黑珍珠之鄉的研究為基礎,對民族誌個案研究方法做出方法與理論的初步定位,原收錄於南華教社所出版之《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如對社區民族誌參與觀察感興趣的讀者,可從其中比較出幾種主要民族誌取向的勝場之處。第三篇是二○一一年發表在《思與言》期刊「地方學專號」的作品,將邊界與認同、地方知識與專家知識、在地範疇與外來範疇,以及文化轉譯的意涵,做出更明確的討論與定位,如對在地性、地方生活世界的公共性等議題感興趣的讀者,這篇附錄應可引發不少突破性的對話。

  從非常多年前,還在熱衷於台灣社會轉型的年輕碩士生時期起,我就受益於三位台灣社會學的先行者。一位是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的葉啟政教授,一位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的謝國雄教授,一位是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的李丁讚教授。關於社會理論、社會思想史、行動與結構的糾結與釐清,我深深受益於葉啟政老師,從大學時期跨系選修社會系課程起,一直到博士班時期跟著葉老師有系統的幾門課,行動與結構、日常生活、文化社會學,這樣的基礎受用至今。我能不畏懼西方,甚而逐漸站在本地基礎上挪用並編排西方,都是葉老師走在我們這一世代前面,先一步鋪排出來的基礎。

  我的博士指導教授是葉啟政與謝國雄,碩士指導教授則是李丁讚與謝國雄。九○年代中期剛離開社會運動場域時,我就擔任謝國雄老師的研究助理,跟他一起跑田野,以準師徒制方式做中學,在台北縣(今新北市)勞工局勞工申訴中心擔任輔佐人,同時蒐集勞動研究的田野素材。準備挑選社區田野個案時,也是謝國雄走在前面,先行以坪林茶鄉進行民族誌個案研究,嘗試再拓展社會人類學社區研究的視野。隨後,帶著考察「基本分類範疇」與「社會構成原則」的社會學關懷,我來到黑珍珠之鄉。

  李丁讚教授一直關心公共性、公共行動的議題,我也長期分享這些關懷。李丁讚很早就注意到「細節、綿密」等生活世界行動方式的特質,在他自己的研究中,在他擔任指導教授或口考委員的過程中,不斷提醒捕捉社會質地的重要起手式。李丁讚與他的同事也以新竹金山面社區為個案,發表了「講道理與搏感情」關於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重要著作。本書第一版之時,李丁讚就給了本書一篇萬餘字的長序〈社造,一種生命工程〉,為社造行動與黑珍珠個案研究做出理論定位。這一次增訂版,編輯建議將這一篇序文改為全書總結的跋文,呼應我自己三篇附錄的理論性思考。

  一路走來,從直接介入社會運動、直接參與社造行動的參與式觀察學徒,到晚近逐漸標定出應該從個案研究走回原初關懷,再次逼問台灣社會的質地是什麼、台灣社會的變動能量是什麼,甚而是,以台灣社會為個案,嘗試提問社會是什麼、社會的動與靜原由何在等等,我是享受在許多個案參與觀察後的沈澱回甘時刻了。除了由衷感謝三位社會學先行者之外,我還要用力的謝謝社運的朋友們,謝謝屏東公共社團、在地村落以及仍在二次社造的朋友們。當年能在青春的尾巴之際深度融入並省思台灣地方社會,從黑珍珠之鄉的考察分析進而參悟社會學的種種,我需深深的禮敬上天、禮敬大地、禮敬人群。在天地人周流轉動之際,社區動了起來,我也動了起來。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典案例一:鬱金香熱

 

投機者若是穩定的企業河流中的泡沫,可能不會造成傷害。但如果企業成為投機漩渦中的泡沫,處境將會十分危險。——凱因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序/金融狂熱能了嗎?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讀完《金融狂熱簡史》這本小書,腦中立即浮現一九九一年一月的一件往事,那是一九九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三位財務金融學者,我在一篇文章中介紹他們的學術成就之後寫出兩點感想:一是這個崇高的獎項頒與財務學者,是否會助長投資理財的風氣,以致對工業發展、尤其是對製造業的發展有不良影響,終而對總體經濟造成不利?二是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財務學者,是否會助長時髦學風,終而墜入海耶克所憂慮的境況(海耶克在一九七四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受獎晚宴席上講詞中提出兩點憂慮,一是諾獎將助長時髦學風;二是經濟學者影響層面甚廣,誰都不應有資格獲得「權威」的標籤,否則由於得獎之後所引發的膨脹勢將有害於社會),或更嚴重的甚至於將對人類的福祉造成不利?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

吳泉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隨著資本的擁有者與金融市場不斷擴大範圍與影響力,它們追求更高獲利的目的會變得愈來愈純淨——純淨到遠離社會關懷,並且與實際商業活動的需要分離。

——格雷德(William Greider

2006年初,一位大學同班同學、目前在華爾街工作的老友,趁著回台探親空檔登門小聚。酒酣耳熱之際,他忽然從背包裡掏出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的《金融狂熱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Financial Euphoria),送給我當作過年的小禮物。兩人當年都是機械系科班出身,只是我想不開轉向社會學,而他則在赴美取得機械碩士後,改行讀企管,至華爾街高就。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序:這些年,全控機構只增不減,我們察覺了嗎?

陳惠敏(台灣監所改革聯盟成員、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第一次閱讀《精神病院》(Asylums)是1999年就讀清華人類所開始進入療養院急性病房進行碩士論文田野研究時,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高夫曼(Erving Goffman)的研究著作。當時有幾條線索必須追尋,但直到我讀到了高夫曼的《精神病院》,才恍然大悟,這可不就是我想要進行的研究嗎?高夫曼的提醒,對於當時經常困窘在田野情境和個人生存狀態的自己,有了一個自此安身立命的方式。

如同高夫曼所說,「所有關於精神病人的專業文獻,都是採取精神科醫師的觀點,而這種觀點在社會上而言,落在天平的另一端。」(頁3)那麼天平另一端是什麼景致?那便是社會學興趣之所在了。

我想由三條線索來看待高夫曼此書的意義。首先是在方法論上的斟酌;再者是高夫曼的「全控機構」(total institutions)研究,所帶出的社會學知識何在?最後,社會學者如何將社會學的知識趣味與信仰同時在面對現實社會時,恰如其分地返身其中,也就是社會學從業員的公共參與/介入(engagement)。

高夫曼認為,想要忠實描述病人的處境,就勢必得呈現片面的觀點。從當時到現在,他都這麼相信:「任何人類團體(囚犯、土著、飛官或病人)都會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這樣的生活方式是有意義的、合理的,且一旦你靠近它,就變得再正常不過;此外,若想要瞭解這些世界,一個好的方式是讓自己與那些成員為伍,去體驗他們由各種瑣碎的偶發事件所串起的日常生活。」(頁2)他自承這樣的研究方法及其應用有明顯的限制,他並沒有讓自己更為投入(committed);他假定,「若要針對某些命題蒐集統計上的證據,其所需的角色和時間,會妨礙我蒐集病患生活組織紋理的資料。」(頁2)瞧!多麼偏頗而不「客觀」的研究方法啊—既未收集所有相關人士的聲音,取材的樣本母數如此不足,樣本對象如此限定(就是精神病人!),也沒提出什麼宏大理論見解,只用細瑣的互動與生存策略來部署—可這就是「他們」(又何嘗不是我們)活生生的生存處境。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序:歷久彌新的《精神病院》

陳嘉新(精神科醫師、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我第一次接觸《精神病院》這本書是在念博士班的時候。那一次我去社會醫學討論會報告一個反覆住院的慢性躁鬱症病人個案,我說明這個病人如何在多次住院的過程中,學會用住院這種方式來處理她生活面臨的壓力;而精神醫療中以再住院率或者復發次數做為一種治療效果好壞的指標,對這個病人來說並不恰當。因為這種評估復原程度的指標,可能掩飾掉生病者的努力,無法看見他如何經由住院這種方式去因應生活中的日常暴力與苦難。引入高夫曼對於全控機構與自我形塑的觀點,讓我能夠以更多角度思考生病住院對於一個人的意義。

高夫曼作為象徵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在他另一本著作《污名》(2010年群學出版,曾凡慈翻譯)的導讀裡,孫中興教授已經將他的生平與作品略作介紹,我在這邊就不重複,請讀者自行參閱對讀。

相較於巨觀社會學大開大闔的分析尺度,象徵互動論的微觀切入更像是繡花針法,但是批評力道則不遑多讓。讀者若是細讀本書內文,當可領受這種分析取向的綿密纖細、深入淺出。《精神病院》雖命名如此,不過其分析對象也可以包括監獄甚至寄宿學校等機構。高夫曼觀察並歸納當中的人物在機構的條件下如何形塑自我面貌與發展道德生涯,並據此提出理論。全書的四大章節中,第一章開宗明義地說明了全控機構的操作;第二、三章則說明機構化(institutionalization)與個體調適過程當中的反抗與自我形塑,最後一章則考慮醫療觀點如何將被收容者的處境呈現給他們。高夫曼在本書中以其銳利眼光與分析力徹底拆解了機構內的人類處境,進而提出對於人類自我(self)的洞見:「我們身為一個人的感受,來自於自己被捲入更大的社會單位;我們的自我感來自於我們抗拒拉扯的各種微小途徑。」(頁310)這讓我想到以往還在做心理治療的時候,不時需要處理個案在榮格(Carl Gustav Jung)所謂個體化過程(individuation process)產生的困難;後來閱讀本書時,我不禁拍案叫絕,因為這段話幾乎是闡述個人與群體之間在歸屬感與自我感之間糾結纏繞的最佳描述。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JSTS15 (科技、醫療與社會)
書  名:科技、醫療與社會 第15期 
出版日期:2012.10
本期作者:陳瑞麟、蔡友月、謝柏暉、戴東源、李宜澤、
                 曾凡慈、洪 靖、王珮瑩、傅大為
規  格:14.8 x 21(cm)
頁  數:320 頁
                       定  價:250 元
                       I S S N :1680-5585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