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釋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Civil12(Civil 社會書)
【書名】福利之鄉.煙囪之城:麥寮與六輕的矛盾共生
【作者】陳瑞樺,楊淳卉,柯廷諭,陳震遠,盧敬文,羅景賢,何孟樺,魏揚,劉佳琪
【ISBN】 978-986-99477-7-0 【圖書分類號/CIP】733.9/123.9/133.5
【圖書關鍵字】人文社科/社會議題/社會抗爭
【定價】560 【頁數】 488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2/05/06
註釋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Civil12(Civil 社會書)
【書名】福利之鄉.煙囪之城:麥寮與六輕的矛盾共生
【作者】陳瑞樺,楊淳卉,柯廷諭,陳震遠,盧敬文,羅景賢,何孟樺,魏揚,劉佳琪
【ISBN】 978-986-99477-7-0 【圖書分類號/CIP】733.9/123.9/133.5
【圖書關鍵字】人文社科/社會議題/社會抗爭
【定價】560 【頁數】 488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2/05/06
2020「第九屆政治大學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以「戰後海外臺灣政治運動」為主題,邀集國內外專家學者發表相關議題之演講與論文,爬梳戰後臺灣人的政治處境與海外臺灣獨立政治運動發展,進而豐富臺灣史學研究的探索面向。本書除了整理會中演講與發表論文之內容,並收入相關口述訪談紀錄與研究成果彙輯成冊。以期提供國內對臺灣獨立運動史有進一步的認識與研究。
在新自由主義化下,個人從緊密的面對面互動人際關係與既有的社會組織之中解放後,傳統社會運動所強調的街頭遊行示威、抗爭暴動等,激烈好鬥的抗議或革命之重大衝突,依然存在而一樣引人注目,但在當下日常生活中所看到以較和平手段、小尺度的社會改良活動,乃至於消極的無言抗議,相對於過去可說愈益頻繁,也對社會產生不同程度、不同面向的改革。雖然這類活動群體消消長長、人員來來去去,往往缺少傳統作為社會改良制度的社會運動所具有之穩定性與持久性,但更符合當代人多重或破碎的自我、人內心深處具有革命本質的慾望,以及由參與過程的生命經驗來從事自我重構而創造或發現更深、更廣、更遠的視野與新知識,來面對這個新時代。這些看似平凡的活動,反而更能與當代正在發展中新的社會組成方式相應,也涉及對於過去傳統社會運動學說所假定社會與個人對立的本體論之挑戰,更隱含未來新知識發展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黃應貴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目前在清華人社院正在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 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 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 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 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 與鄭瑋寧合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與林開世合編)、《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購》等書。
王增勇
多倫多大學社工博士、哥倫比亞大學社工碩士。現任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行政院轉型正義委員會專任委員、President of WG06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主張社工必須成為社會改革的動力,透過批判典範的建制民族誌或敘事行動研究取向,鼓勵基層社工發聲。九二一地震後進入台中和平大安溪沿線部落從事災後重建工作,並開始致力原住民社會工作的發展,強調原住民社工必須從原漢殖民歷史理解原住民議題,並以解殖做為為社工實踐的前提。關切的原住民議題從災後重建、家庭暴力防治、飲酒問題的文化介入、到幼兒托育與長期照顧政策對原住民的社會排除,目前以原鄉長照為研究主軸。曾任臺灣社會研究季刊主編、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副董事長、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露德協會理事長、原住民族長期照顧聯盟協會常務理事。
王信翰
現任花蓮縣花蓮市國褔社區發展協會專案管理員。曾任臺北醫學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計畫助理。目前生活在花蓮的撒固兒部落,透過工作關切及參與原住民族部落的長照與發展議題實踐。
Ciwang Teyra
成長於原漢雙族裔家庭的太魯閣族,來自花蓮Tkijig 部落。美國華盛頓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含原住民族多元性別、原住民族健康與照顧、歷史創傷、歧視與韌性等課題。參與在原住民族與多元性別相關的人權團體,致力於倡議原住民族與多元性別權益。
黃炤愷
台北人,於都會家庭出生長大,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關心原住民族議題,近期研究課題包括原住民族同志生活處境、原住民族復原力、原住民族照顧、健康不平等以及新自由主義下的社區工作。
鄭又維
高雄人,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
Lahok Ciwko
大臺北出生成長,原漢雙族裔背景的阿美族。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生。大學期間於臺大原聲帶社擔任社長,啟發自身族群意識。現關注且參與原住民族相關議題。
謝宛蓉
臨床社工師,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社會工作所博士生。研究領域為心理創傷復原處遇以及創傷後成長相關研究。
萬尹亮
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曾任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副教授,英國University of Essex 社會學博士。他本來唸經濟學,後來在社會學找到樂趣,發現了多元視角和方法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經濟和市場。因此他的研究專長是從消費的角度思考社會變遷和經濟的另類可能。他以消費政治的研究開始,提出這樣的問題:東亞消費社會的形成與這個區域的政治經濟發展有何關聯?他用日本的消費合作運動、中國的打假鬥士和愛國網民,台灣的消費者保護和倫理消費行動,來凸顯在快速的經濟轉型過程中,民主、威權和民主轉型等政治脈絡如何建構出特定的消費者概念及市場制度。近年他轉向消費最核心的一環,食物,研究台灣和中國於2010年前後興起的另類食農網路。他用消費實作理論,解釋農夫市集的社群怎樣改變消費者日常的購買和飲食行為。接著,他以社會團結經濟的角度,分析消費者和農友如何用新媒體、交易規則和平台來協調市場實作。他最新的研究則進一步探索消費道德論述如何成為另類市場的基礎,檢視台灣如何學習日本「提攜」和「生活者」的論述,台灣又如何影響中國的消費合作社。他的研究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Cultural Sociology、《文化研究》、《台灣鄉村研究》等刊物。
張正衡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長期關注日本社會與文化之發展,研究興趣包括社區研究、物質文化、城鄉發展、當代理論等。著有〈根莖狀的社區:新自由主義下的日本地方社會〉、〈非地方的地方性?一個關於機場的當代人類學〉等論文。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的平庸之處出發,透過民族誌的觀點對當代日本社會生活進行整體論式的探索與檢視,希望將來能對當代人類學的知識構築作出些許貢獻。
目錄
導論 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黃應貴
第一章 跟著老人一起生活:撒固兒部落文健站工作者實踐文化主權的解殖歷程/王增勇、王信翰
第二章 原住民同志運動者的現身與抵抗/Ciwang Teyra等
第三章 來自產地的精神糧食:雲林食通信的食物、實作和經濟過程/萬尹亮
第四章 寓居中的地方主體:日本地域營造運動的過去與未來/張正衡
作者簡介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NC08(NC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
【書名】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
【作者】黃應貴, 王增勇, 王信翰, Ciwang Teyra, 黃炤愷, 鄭又維, Lahok Ciwko, 謝宛蓉, 萬尹亮, 張正衡
【ISBN】978-986-99477-4-9【圖書分類號/CIP】541.4507
【圖書關鍵字】人文社科/社會議題/社會抗爭
【定價】450 【頁數】 384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1/10/27
「古代人可能認為戴眼鏡不正常,但現在戴眼鏡的人到處都是。」
近視的人如果不戴眼鏡就無法看得清楚,行動不便的人也需要輔具才能行走,然而,前者通常不會被視為「身障」。由此可見,「損傷」本身並不構成「障礙」。誰是障礙者?這個問題的解答取決於社會如何界定「正常」,若僅從醫療的角度來定義障礙,無助於瞭解障礙的相對性。這正是為什麼,對障礙的研究與障礙政策的推動,亟需納入社會與政治的層面。
從歷史切入,本書指出身體損傷者在「前工業社會」仍可盡其所能,對生產做出貢獻。然而,進入以受薪勞動為主的資本主義時代後,障礙者在勞動市場遭到徹底邊緣化。到了二十世紀後半葉,雖然各國政府已進行相關立法,但由於資本主義這個框架沒有太大變動,障礙者仍在就業市場遭到「制度性歧視」。也正因大環境沒能改變,慈善組織的介入往往淪為「製造依賴」,讓受到幫助的弱勢群體,似乎永遠都要受人幫助……
剖析社會如何「使人障礙」(disable),並構思讓身心障礙者走向「自立生活」的政策,正是障礙政治努力的方向。隨著高齡化成為全球趨勢,身心的受損已經不是距離你我遙不可及的議題。本書邀請讀者一同思辨,如何在障礙的領域讓平權運動開枝散葉,並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無障礙社會。
本書特色
◆兩名作者為「障礙研究」(disability studies)這門研究領域的奠基者,英文版的此書初次出版時即引起極大迴響,而再版時更是捕捉了最新的局勢發展,也就是新自由主義趨勢對全球福利政策的影響。
◆具有豐富的社會學、哲學與人類學討論,以跨學科的角度,詳實回顧了障礙研究的各項關鍵概念。
◆作者本身除了具有學者身分,也投身於障礙權利運動。因此書中絕非提供象牙塔式的學術意見,而是能對集體行動及政策制定有所助益。
◆批判醫療論述霸權與無效社福政策。不論是第一線工作者或關心平權議題的公民,都能從此書獲得啟發。
各界讚譽
任何一個西方社會國家所發展出來的概念、社會現象詮釋與推論,最後在不同社會的實踐、詮釋與運用,都須兼顧不同社會的條件、制度與現狀。本書【障礙政治】翻譯自英國原版書的第二版,在當前台灣社會出版,恰逢其時。任何對障礙研究認真對待,有興趣了解障礙政策與障礙相關議題的人,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屬於內心對障礙社會與障礙者想像的定位。
本書兩位作者,在隔了二十餘年,重新改寫與編輯這本書,無論在書籍內容的編排與章節順序都兼顧外部社會環境的改變與整個英國福利國家歷經擴張、刪減、路線爭議、財政挑戰等等外部大環境的困頓,這些外部政策與制度對障礙者生活及權利的影響,在本書中都做了及時的評論與意見。
對照台灣現實狀況,破碎不完整的社福體制、過度傾斜現金救助、無限擴張間接支出手段的福利制度,讓障礙者與障礙政策面臨更大的挑戰。相對的,障礙研究領域也極度欠缺對政策與政治面向的深入研究與分析。我推薦這本翻譯文本順暢、文字易懂且編排順眼的障礙研究基本入門書籍給大家,無論你是否有損傷狀態或家人、親朋好友身處這樣的狀態,了解這個現象與每天要處理的大大小小來自環境的問題,這都是一本認識自己與他人的書籍。
--王國羽(中正大學社福系教授)
人文社會研究對社會的重要貢獻是在不疑處有疑,提供不同思考視野。本書是英國障礙研究群領導者Michael Oliver與Colin Barnes剖析障礙體制政治性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書挑戰資本主義社會中,針對障礙的個人醫療與矯正模式的歷史、制度與文化,批判既有研究與理解中的「方法論的個人主義」與「調查的基本主義」,如何加重了資本主義與障礙體制的惡性循環,並提出其「社會模型」的行動與研究方案。
本書從西歐資本主義脈絡的根本問題重新提問,不但是重新思考障礙處境的開眼之作,也是相當好的思想練習。加上譯者也是本地各領域障礙研究翹楚,期待讀者參照台灣脈絡閱讀,必能相得益彰。
--林文源(清大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我們的不正常,來自於社會無法滿足身體損傷者的『正常』需求。」
■身體的缺損而生的障礙經驗,常是不公平與不友善的社會造成。如果使用「有障礙的人」這個詞,我們等於接受了障礙是個人的問題,而非社會的問題。
■在現代工業化社會,執政者需要指認數量不斷攀升的都市窮人,並且加以分類。在指認窮人並且給貧民分類的過程中,障礙者經常是一個重要的類別。
■〔障礙運動〕和政府走的太近有被吸納的風險;和政府隔得太遠,又有被邊緣化的風險。
■「就算我們需要別人幫忙才能發揮功能,我們必須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我們將自立定義為能控制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指『不需要協助也能做事』。」
■大部分勞動年齡層的障礙者都有工作,因此都具有經濟生產力。
作者簡介
麥可.奧立佛(Michael Oliver)
英國社會學家、障礙權利運動者。二十歲的時候因為一場意外導致脊椎受傷,使他必須終身以輪椅代步,卻也因此點燃他對障礙研究的熱忱。他是障礙研究領域的奠基者之一,以提倡「障礙的社會模式」(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聞名。
柯林.巴恩斯(Colin Barnes)
英國社會學家、障礙權利運動者,並且也是一名身障者。他任教於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社會學與社會政策學院,是障礙研究在學院建制化的關鍵推手。
譯者簡介
紀大偉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比較文學博士,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科幻小說《膜》等等。
張恒豪
美國夏威夷大學Mānoa分校社會學博士,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涵蓋障礙者權利運動、障礙文化與再現、共融教育與障礙研究理論等相關議題。曾發表於臺灣社會學、Disability and Society等期刊,並合編專書《障礙研究與社會政策》。
邱大昕
美國普渡大學社會學博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身心障礙研究、醫學社會學、科技與社會、感官研究等。
目錄
譯者致謝詞/紀大偉
導讀/張恒豪、郭惠瑜
前言
第一部分 概念與起源
第一章 什麼是障礙?
第二章 障礙研究的起源
第三章 障礙資本主義的興起
第二部分 再現與論述
第四章 意識型態與障礙個體
第五章 建構障礙身分
第六章 障礙問題的創造
第三部分 議題與行動
第七章 面對障礙社會
第八章 抵抗使人障礙的社會
第九章 來做障礙研究
參考書目
索引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SOC-052(SOC社會學叢書)
【書名】障礙政治:邁向消弭歧視的包容社會
【作者】麥可.奧立佛, 柯林.巴恩斯
【譯者】紀大偉, 張恒豪, 邱大昕
【ISBN】978-986-99477-6-3【圖書分類號/CIP】579.27
【圖書關鍵字】人文社科/社會議題/弱勢族群
【定價】450 【頁數】 336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1/10/26
公民該有的居住選擇,國家應有的社會想像!
一群人行動,從建商和投機客手中奪回居住權!!
╱╱╱ 居住運動再起!行動與論述並行 ╲╲╲
✓理念、實踐、機制、未來,四大主題一次擺開
✓數十種不同合作住宅嶄新模式,且囊括多個城市治理創新及民間互助網絡機制
✓New全彩圖文,豐富的小檔案、手繪插畫、名詞解釋box滿滿吸收!
✓中文版獨家收錄前言、後記接台灣地氣!
1989年,數萬民眾夜宿街頭抗議高房價!2021年,無殼蝸牛依舊無殼?
居住正義、房市改革、租屋市場透明化……遲遲不來,不如挽袖自主起造!
臺灣購屋市場的「高房價」已是人盡皆知卻又無能為力的結構性問題;租屋市場不僅嚴重供不應求,長期的管制不力及資訊不對等則形成缺乏保障的「租屋黑市」。現實逼迫人們只能在買不起或租不好間抉擇,特定群體的安居權益往往無法被滿足。難道買/租之外,沒有第三種選擇了嗎?我們是否有機會參與打造住宅的過程?如何才能創造更具共融性、經濟可負擔的居住環境?
當今社會快速變遷,家庭結構改變,高齡化、家戶小型化、孤獨化產生新居住需求;高房價下青年世代亦重新思考產權和居住的意義,浮現群體價值、共享經濟、社區營造等新居住價值。呼應越來越嚴峻的住居課題,多樣化的合作住宅正有其發展潛力。
你想知道………
跨世代混齡共居的樣態及其永續性嗎?
租客也可以團結起來對抗縉紳化嗎?
無家者、難民、障礙者等居住弱勢如何翻轉能動性?
同志如何挑戰主流家庭結構、融入鄰里建立新社區?
新市鎮、區域開發、都市設計如何應用合作住宅發動社會創新?
長期地上權、理念徵選、優先承購權、社區土地信託怎麼操作?
公民社會究竟可以自主長出什麼樣的變革力量?
臺灣有沒有可能成就合作住宅?發展現況為何?
本書逆向產權置上的價值觀,奪回住宅生產的自主權,跟誰住、如何居?重構社群連結同時滾動社區永續。《互住時代》呈現了共融家園的多元輪廓,也揭示擘劃藍圖與克服困難的可行方法,借鏡他山之石重點更在導回臺灣現場落實。總括一句,「決心」要做最關鍵,接下來行動就是我們的事了,合作住起來!
名人聯名推薦
江永昌(立法委員)
呂秉怡(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
林洲民(建築師)
呱吉(臺北市市議員)
周于萱(台灣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副理事長)
紀惠容(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
徐燕興(基隆市都市發展處處長)
張金鶚(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黃國昌(律師)
康旻杰(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副教授)
曾旭正(臺南藝術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曾光宗(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
彭桂枝(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
廖雲章(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總監)
鄭麗君(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羅惠珍(《巴黎不出售》作者)
(依姓氏筆畫排序)
合作住宅推動聯盟真心推薦
台中市友善住宅公用合作社
新北市友善住宅公用合作社
高雄市友善住宅公用合作社
常樂苑住宅公用合作社
台灣樂齡住宅公用合作社
楓生共生公寓
一起宅宅
幸褔家園
編者簡介
id 22創造性永續協會
方孟珂
拉瑞莎‧茨維特科娃
id22以柏林為基地,推動各種創新的地方、社區倡議計畫,至今已執行數百個方案。每個方案就像是小小的實驗室,研究各種創新的都市另類行動,因此也稱為「城市實驗室」(eXperimentcity)的計畫。城市實驗室重視自發性的空地與建物再利用,例如生態建築、另類文化中心或社區農耕計畫,使閒置空間透過市民社會的巧思,創造出各種都市空間營造的新方法。
OURs都市改革組織
臺灣第一個以空間政策倡議、實質環境改造為主軸的非營利組織,長期關注土地、住宅、都市開發、歷史保存等議題。自2011年起,積極投入住宅政策改革推動,特別是在社會住宅的推動落實上,扮演關鍵性的角色。2018年起,後續規劃以「合作住宅」作為下階段工作重點,期透過系列性的理念推廣、社會串聯、政策與立法遊說等方式,與志同道合者齊力打造合作共居之願景。
譯者簡介
詹竣傑
OURs都市改革組織辦公室主任,長期參與住宅政策研議與撰寫相關文章。來自迪化街百年的中產家庭,自己相信「革命的孩子都出身於要被革命的階級家庭」。要改變大富翁般產權至上的都市發展邏輯,唯有從「居住」政策下手,才有機會進行社會溝通和滾動改變。
詹品丞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主要研究關注萬華舊城區,曾與「都市聚落與地景研究室」參與蟾蜍山煥民新村保存行動、大安森林公園及周邊環境之人文地景變遷等研究案。
林偉
基隆市嘻哈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經營「媽媽樂Motherfunk工作室」結合嘻哈藝術形式與社區營造行動;也是饒舌音樂創作 者、嘻哈文化研究人員、規劃設計師,時常翻譯一些音樂、建築或反帝國主義相關文章引介不同的見解。
目錄
中文版序 共融住宅及專用住宅的角力史
編者序 以共融住宅直面變動中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的挑戰
前言 共融合作住宅作為打造韌性城市的基石
理念 IDEA
共融及社會凝聚力,是營造社區和鄰里關係的資源
自主生活卻只能獨居在家?會想辦法則萬事可達
實踐 PRACTICE
【合作社】
一起居住、一起工作、一起綠活──「史普利費爾德」,柏林
瑞士住宅合作社的嶄新實踐──「不只是居住」,蘇黎世
社會融合與混齡共生──「生活感」&「藝術生活」,達姆斯塔特
創造明日多元住宅群的機會──「凡巴赫利」,伯恩
老屋新生,扭轉縉紳化──「史瑞茨基街44號」,柏林
尋常小日子,圍繞好鄰居──「每日打開共好」,柏林
【其他興辦主體】
為他/她自己還有身邊事都盡點力──「酷兒之家」,維也納
學生與無家者彼此互助,共組家園──「文齊司特之間」,維也納
不論先來後到,共同扎根此地──「庇護之屋」,柏林
一座海納訪客的社會雕塑──「大都會飯店」,奧格斯堡
居無礙、造生活──「共融公寓」,科隆
機制 MECHANISM
【由上而下,城市治理創新】
製造共融,促進合作──合作住宅、市政府、市有住宅公司與民間團體
房/地不合一──辯證土地使用的公共性
城市權,做得到!──長期地上權、理念徵選及優先承購權
城市郊區與中心的協奏曲──來自索菲伊隆合作社的經驗
共融所有人的前瞻新市鎮──「北弗雷漢姆」,慕尼黑
在圖賓根供應永續住宅──理念徵選、固定價格釋出土地
再探圖賓根──不只是住宅,以公共利益回應政策問題
【由下而上,民間互助網絡】
為下一個社群!居住經濟的循環共同體──「反投機共同居住聯盟」
發展共有共治的明日城市──「布魯塞爾社區土地信託」
市民社會建設合作之城的試金石──「統計之家」
建構合作社的資源網絡──「自由合作社」
未來 FUTURE
提升住宅政策的正當性與必要性
迎向共融合作住宅的挑戰和願景
通往共融合作住宅的十二項指引
後記 邁向「共融」:臺灣推動合作住宅的切入點
參考資料 INFORMATION
作者群、合作夥伴、資源及聯繫方式
圖書基本資料
【書名】互住時代:打造社區共融生活的合作住宅
【作者】Michael LaFond, Larisa Tsvetkova
【譯者】 詹竣傑, 詹品丞, 林偉
【ISBN】978-986-86313-1-1【圖書分類號/CIP】542.635
【圖書關鍵字】人文社科/社會議題/社區再造/都市規劃
【定價】450 【頁數】 272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1/10/28
侯孝賢電影與文學的關係密切,
⠀⠀⠀⠀⠀⠀⠀
著眼於電影與文學的互文關係,
重磅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小野(作家)
王君琦(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系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
史書美(加州大學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
江寶釵(中正中文系暨台文創應所教授)
孫康宜(耶魯大學東亞系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
陳國球(清大中文系玉山學者講座教授)
張靄珠(交大外文系教授)
彭小妍(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須文蔚(師大國文系教授)
黃美娥(臺大臺文所教授、臺灣文學學會理事長)
葉月瑜(香港嶺南大學講座教授、文學院院長)
廖咸浩(臺大外文系特聘教授、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
劉紀蕙(交大社文所講座教授)
蔡英俊(清大中文系教授)
鄭麗君(前文化部長)
專文推薦
透過謝教授深入且細膩的論述分析,
⠀⠀⠀⠀⠀⠀⠀⠀⠀⠀⠀⠀⠀
透過『抒情』概念來貫穿全書,
各界讚譽
侯孝賢的電影作品在國際上持久討論遠超過台灣本地,
⠀⠀⠀⠀⠀⠀⠀
當1989年侯孝賢導演以《悲情城市》
作者簡介
導讀
全球化讓社會更加平等了嗎?
蔡瑞明(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全球化無遠弗界的影響
2020年將是這個世代難以忘懷的一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藉由全球化所形成的跨國交通網絡,從中國武漢快速蔓延到全世界。各國在新冠肺炎病毒高度傳染的肆虐下,短短二三個月內,紛紛啟動城鎮封鎖與入境限制,全球化最重要的移動工具—國際航空公司也停飛了大部分的航班,不僅限制人們日常的工作與活動,也使原本繁忙密集的跨國移動幾乎停擺。疫情不僅造成人心惶惶,衝擊日常生活、工作、與健康,對人們的各種威脅程度也隨其社會位置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對於無法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的勞工,疫情提高了他們失業與染病的風險,更加惡化了社會不平等。
大部分的經濟學者認為,全球化將為世界帶來更大的經濟成長,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減少貧窮,改善社會的不平等。然而多數社會學者對此觀點有所保留,甚至質疑。本書的書名《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探討許多國家複雜的社會不平等現象,以及全球化下如何複雜化與強化社會既有的不平等,並帶來各種新的困境與危機。由於當下全世界受制於新冠疫情的威脅,導致各種全球化的動能受到抑制,此時閱讀這本書的感受特別強烈。本書提供了多元而寬廣的視角,解析複雜的社會不平等議題,以及針對全球化下對社會不平等產生的各種影響,提出豐富的觀察、討論與反思。
社會不平等的多元面向
首先作者史考特.瑟諾(Scott Sernau)從種族、階級、性別等三個核心面向,探討美國的社會階層化體系與其所產生的社會不平等。尤其針對這三個面向彼此的交錯與相互牽引,所形成的社會不平等複雜現象。這是社會學者致力剖析的主要難題之一。本書內容架構分為不平等的根源、面向、挑戰等三部來探討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第一部討論不平等的根源,種族、階級、性別是形成不平等的主要因素。這些因素在各個國家出現何種樣貌?各國之間存在哪些差異?學者們針對這些現象與問題,提出了哪些理論來解釋這些不平等的出現。第二部分則是以更為多元的角度描述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不平等問題,包括階級特權、種族/族群不平等、性別不平等,並討論地位聲望、權力與政治等議題。
在第三部,作者嘗試提出多個取向來挑戰這種不平等的體系,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雖然,好的教育政策與投資可以提高底層人們向上流動的機會,但是教育資源往往受制於地區的稅收與不均的資源分配,使得下層階級的子女「就是翻不了身」。然而,作者對於去工業化的城市與都市化所遺留的農村裡持續惡化的失業、低薪與貧窮感到悲觀。他認為必須訴諸國際行動,聯合世界各國,一起解決全球財富的問題,並透過各種社會運動,從在地到世界,跨越疆界,團結合作,來改變這個不平等的世界。基本上,本書採用一個更大的框架,引導讀者從不平等的根源、面向與挑戰來理解複雜的全球化時代所形構出的種種社會不平等以及其嚴重的後果。
本書針對社會階層化的論述有相當完整的介紹,提供讀者充分的概念和理論來以理解社會不平等的成因、機制與過程,引導讀者認識各種社會的不平等體系是如何形成與持續運作,進而反思身處其中的我們,個人生命如何受到這些社會體系所影響?社會與政府可以透過爬梳這些經驗,作為改善社會不平等的政策基礎。
本書以美國社會與國際比較作為討論和分析主要的素材,但亦兼顧很多國家的案例和狀況,可讓讀者了解到各國的社會不平等之間雖有差異,但也存在不少的共同性。然而,全球化使得資金、產業、人才可以跨越國界的快速流動,帶動產業外移、人才外流、失業率提高、貧富差異擴大,加深了社會不平等。本書針對社會不平等的討論不僅行文深入淺出,內容也相當豐富,從個人到社會、國家、全球的多元視角,使讀者可充分了解他國社會的不平等問題及其改善之道,從而藉此考察台灣的社會不平等問題與他國的異同。
全球化對社會不平等的影響
社會不平等的問題在單一社會已經相當複雜。瑟諾以他自身的經歷為例來說明,倘若他的家庭社會經濟條件有所變動,他的人生際遇或許就不同了。個人通常承襲家庭背景,也就是父母親的社會階級與種族。家庭通常透過代間資源的傳遞,嘗試維持或提升後代的社會經濟地位。因此,社會學家通常以個人在獲得個人的社經地位時,受到多少家庭因素的影響,來判斷社會公平的程度。若把這個議題放入全球的格局來談,跨越國界的不平等議題,將會變得更為複雜。這也衍生出學界對於這些問題的糾結與解方,辯證不休。
這使得支持或反對全球化的雙方經常各說各話,難以取得共識。例如全球化的代表單位之一,「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被全球化的支持者視為全球化的非凡成就,但每一次年會召開時,都會引來世界各地的示威抗議。瑟諾在本書以一個清晰的架構來檢視這個複雜的問題,並以一個接著一個活生生的事件與變遷的故事來呈現全球化如何改變了各地的人們與住居的社區,使讀者可以透過他的說明,了解這個世界的變化。由於全球化的貿易活動,使有些原本興盛的產業逐漸外移,造成大量失業與社區的沒落。社區間開始出現貧富不均的失衡問題,浮現出一連串的社會問題。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全球時代的不平等代價相當高昂。美國快速惡化的不平等不僅衝擊生活方式,也影響百姓的身心健康,而這個現象在全世界都在發生著。
對此,本書提供讀者一個閱讀與寫作的參考,藉由循序漸進的方式來了解全球化所帶來的危機。即使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資源,最強的國力,佔據了世界上最具優勢地位的美國,在社會階層化的運作下,依然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不公平、歧視、貧窮等窘境。本書以一個完整的架構來了解社會運作的複雜性,提供其他國家的讀者來思考自己國家的問題要如何解決?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除了需要決心與勇氣,也需要謙卑,善用科學的方法,提出更好的方法來解決這個頑固的難題。美國地大物博,人口多元,又是聯邦,各地法令不一,使得問題的樣態相當多元,有利於讀者可以從中獲得比對與參考。
………
第一章 戈爾迪之結:種族、階級、性別
不平等世界的各種面向
當我們提及過去的成就與未來的期望時,最不願意承認這些差異源自於社會不平等與社會階級。我們現在的地位、生活的地方、就讀的大學、美好的前途,都是因為我們自身的能力與努力,確實如此。社會學家說我們的生命機會(我們對生活有什麼期待)以及流動(在階層系統裡上下移動)背後都有社會條件與社會限制。這並不是一個很受歡迎的說法,至少在我們必須解釋自己為何沒通過入學考試或得到那份工作之前都不會喜歡社會學家的說法。我們或許對於個人偏見很敏感(「對方因為我的年紀〔或是種族、性別、穿著等任何理由〕而反對我」),但大多數的人都忽略社會體系的整體結構對於機會的影響。
讓我以個人的經驗與背景為例。我是美國中西部一所中型公立大學的社會學教授,我的職稱與學歷讓我取得很高的職業聲望,至少我的學生與電訪員稱呼我為「博士」。我的薪水比全國平均還高(但卻略低於年紀、性別與種族和我差不多的人)。我的社會階級背景和我的多數學生差異不大。我的祖父是德國移民的後代,他的父母除了務農之外還開了一間「小酒吧」(saloon)。祖父結婚前做過各種臨時工,後來到他岳父母那座不好經營的農場幫忙。一九三〇年代經濟大恐慌期間,他到芝加哥擔任夜班警衛,直到在一場意外中跌傷。他受傷之後開了一陣子計程車,然後回到威斯康辛(Wisconsin)中部的一家紙廠工作,並做點蔬菜耕種。如果你問他對於生命的看法,他會提到辛苦工作的經驗、好日子、壞日子、好運與毅力,還有自己艱苦的生活歲月。他這樣說當然沒有錯,只不過他的生命其實是受到所屬社會階級與族群的多方影響,而這些往往又與更大的社會與經濟變遷相互影響。如果他的父母比較有錢,他們一開始就可以在印第安那州買下比較肥沃的土地,而不是搬到威斯康辛中部的荒涼地帶,這樣一來他們種田的「運氣」或許會好很多。如果他們有錢可以開一間比較有規模的店而不只是小酒吧,他們或許就可以加入芝加哥或密爾瓦基逐漸成長的日耳曼裔小老闆的生意圈。然而,如果我的祖父母的父母從德國移居過來的時候,身上卻沒有帶任何一毛錢,他們就不可能買下土地或商店,那麼生活會更加辛苦。如果他們是非裔或西班牙裔,就可能無法住在威斯康辛中部的農村,而是住在印第安那的加里市或在芝加哥南部落腳。毫無疑問,他們處於美國二十世紀初大遷徙的轉變之中,也是從農業走向工業與服務業經濟大浪潮中的一分子。
我的父親出生於經濟大恐慌的艱困歲月,在芝加哥中區的族群對立中成長。當祖父母帶著他返回威斯康辛中部時,他一邊在農場幫忙還要到當地的紙廠上班。後來他發覺自己討厭在工廠工作,因此試著去當酒吧侍者,又更後來他考取了一張不動產執照,然後到密爾瓦基北邊的市郊銷售新房子,在一九五〇到一九六〇年代經濟成長期間賺了點小錢,但一九七〇年代經濟蕭條導致大部分的中西部地區成長緩慢,這讓他度過一段艱困的時光。當我問到他對於生命的看法,他也是提到自己喜歡與討厭的工作、好日子、壞日子、努力及毅力。他沒說不動產執照是自己跨入正在擴大的中產階級的一步險棋,也未提到自己從藍領產業進入白領服務業是世代流動的一部分,而且對於中西部或東北部的郊區化以及產業與就業機會的快速成長等社會力量也隻字未提,但他的契機與生命機會明顯受到這些事件的影響。
至於我呢?中學時挨家挨戶的推銷以及在學校的「開店」課程中,我的表現都令人失望,因此我很早就認清自己不適合擔任推銷員或去公司上班。我在學校表現得不錯,特別是寫作或自然課程方面。四年級的時候,我從一間日趨混亂的都市小學,轉學到一間日趨活躍且設備優良的郊區學校,這間中產階級子女就讀的學校對我發展自己的興趣有所助益。我從中學就開始打工,賺到的錢足以讓我到一所小型的公立大學就讀三年,因為當時公立大學針對州民收取的學費算是相當合理。由於我的學術性向測驗(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SAT)分數很高(最厲害的是抽象與非實務兩個部分),有其他好幾間大學都接受了我的入學申請,可是我並不認為自己能夠負擔的起其中任何一間的學費,況且我沒有積蓄,也不懂得申請獎學金或貸款。後來,我爸和祖母分別出了點錢,而我在學校的成績使我可以在三年內取得大學學位。如此急著畢業的缺點就是畢業那一年正好碰上經濟衰退,市場上的工作機會並不多。我對學術的愛好使得就讀研究所成為一個選項,而之前對於法律及政治的興趣也逐漸轉向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因此我最後進入一所長春藤聯盟的大學,成為社會學博士。
我既不享有特權也不特別窮困,我的經驗看起來完全是個人動機與能力所促成的結果。家中不富裕解釋了我的職業選擇。我是家中第一個拿到大學學位的人,也是第一個從事穩定白領工作的人(雖然我穿白領衣服的機會比我爸還少),這都是因為我個人的能力與努力。我有些學生是出身自工人階級,他們也會支持同樣的論點,不承認他們有什麼特權。但要注意的是,我的生命有可能因為一些變化而完全不同。
如果我家很有錢呢?
如果我父親當時企圖創業後來成功了,搭上那波郊區建築的榮景成為房地產開發商呢?現在看來,其他資本較多、時機也較好的投資者都已經成功了。我們就會住到河對岸那片比較富裕的郊區,我可能還是同樣就讀公立中學,但很有可能是一間設備與教學都非常好的學校。在我打工的地方,我一直都對網球很有興趣,雖然打得不是太好,但如果我一開始就聘請私人教練,或許可以加入中學的網球校隊。在一所假定每位學生都會進大學的中學裡,我會獲得很棒的生涯輔導與詳細的討論,精挑細選之後,再給我幾間文理學院的宣傳小冊,封面上還印有漂亮的校舍與女學生。既然確定我可以負擔得起這幾所學校的費用(成績也達到入學標準),我就會樂於聽從生涯輔導老師提出的意見:選最好的學校(我還是需要老師的建議,因為在這個劇本下我的父母沒有唸過大學所以無法引導我)。父母、同學與輔導老師都很有可能會強力鼓勵我唸法律,只有高收入的行業才能讓我回到同樣高級的郊區,和朋友及同學住在一起。如果我是私人執業律師,就可以繼續參與父親的事業並為他提供建議。另一個選擇可能是順著我的興趣在大學時主修地理或城市規劃,畢業後再攻讀一個企管碩士,最後結合這些興趣接手我父親的事業。當然,我在社會科學上的緩慢旅行將就此打住,雖然個人的品味與能力還在,可是現在卻被我身處的社會情境推往新的方向。我可能還是喜歡歷史、社會科學及寫作,但現在可能是在我的郊區豪宅的書房中寫著像《富蘭克林的七個經商秘訣》這類的書。
另一方面,如果我家一直都很貧窮呢?
那麼在我九歲時從城市到郊區這重要的遷移根本不會發生。我就讀的可能是密爾瓦基中北部一間設備老舊的中學,學校的周邊族群關係緊張,也有嚴重的毒品問題。我還是會從中學畢業然後一樣想要讀大學,但可能必須在家裡附近的大學上短期課程,同時去工作增加家裡的收入,而原先數學不好的問題可能無法解決,這會限制我的學術前途。如果我想要取得大學文憑,可能得花六到七年而不是三年,如此一來我就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熱情以及精神考慮讀研究所的事。
再來請思考一下這個更具爭議的情況:如果我是生在黑人家庭呢?
我父親可能還是會從密爾瓦基到芝加哥,卻可能永遠都從事工業相關的工作,在一九四〇年代後期,除非他願意在一間只有黑人的酒吧上班,否則他不可能轉行改做酒吧侍者。他也無法去銷售郊區新建的房子,因為這項工作在一九七〇年代時期全部都由白人主導。潛在的黑人購屋者會遭到系統性排除,因為他們財源有限以及貸款不易,加上白人社區對黑人的恐懼,而且當時密爾瓦基郊區也沒有讓黑人推銷員生存的空間。因此,我父親極可能會繼續留在西城區的工廠上班,而這些工廠很多都在一九七〇與一九八〇年代之間工業低迷的時期關廠或解聘工人。這很有可能發生在我讀中學和大學那關鍵的幾年,這樣一來我就會面臨各種「貧窮」的阻撓,而學校的輔導老師也不會積極鼓勵我繼續就讀大學。
最後,如果我身為女性呢?
這可能是最難勾勒的劇本,因為性別預設與不平等完全根植於家庭、同學之間的互動、媒體以及類似學校這樣的機構之中,所以幾乎不可能和個人特質截然劃分開來。我數學之所以不好,是因為我從都市學校轉學到郊區學校,這邊的進度超前一年,因此我完全沒上過除法與分數,但真正影響數學成績的會是我的性別,而不是轉學。中學的輔導老師可能因為我是女學生就不會督促我要克服數學,雖然我還是可以輕易從中學畢業,但有可能因為糟糕的數學表現而拖累我的學術性向測驗及研究生入學考試/資格考試(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s, GRE)成績。由於成績比較低,對於要就讀哪一所大學,我沒有太多選擇,也無法進入一流的研究所。我或許會因為是女性而在某方面得到好處,那就是我大學時期的課外打工。我打工的單位會自動安排女同學擔任文書工作,工作環境比較乾淨,收入也比男同學做的「輕活」好一些。雖然我打字的速度比裝箱的速度還快,但我從未做過文書工作,直到後來聯邦學生貸款處需要一名能夠搬動裝滿申請書與文件等重箱子的人員,所以決定找一個年輕男學生進來。當然,在今日的勞動市場中,我必須突顯自己搜尋升學貸款資料庫的電腦技巧,而不是一雙強壯的手臂。
但如果我是女性,還會有其他挑戰等著我。我們第一個小孩在我就讀研究所的時候出生,我太太請了一小段時間的育嬰假。如果交換過來她變成先生,當時沒有「先生的」育嬰假可以請,我得花更多的時間來照顧小孩,因此延後我完成研究所課程的時間。研究所畢業(假如我可以畢業)的職業生涯也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研究所之後的生涯將會如何也是個複雜的問題(假設我能夠畢業),主修社會學的女性愈來愈多,根據我後來的發展,我或許可以成為一位出色的女性社會學家。如果我選擇進入法律相關的職業,我的表現可能也不錯,但是比起其他工作生涯相同的男性法學院碩士生,我的收入可能只有他們的七成以下。
社會學的重點之一,在於指出每個人的成就是由個人特質以及社會位置的相互影響所產生的結果。我們的哪一項特質將會得到激發、獎勵或限制,是由我們所處的社會位置所決定的。個人受到的獎勵與限制各不相同,使得社會不平等這個主題變得更為複雜,但是也變得更加有趣。
第三章 全球的分歧:橫跨社會間的不平等
珠江三角洲供應全世界的芭比娃娃及米老鼠等玩具。大約有八萬家相關的香港企業於當地設廠,一千八百家中國的公司來到此地,以及數千家來自台灣、香港、美國與歐洲的公司都匯集在此(Edwards 1997)。大型新穎的購物中心及遊樂場滿足了新興中產階級的消費慾望,但大部分的中國人是為了謀生而來。一個個年輕的女工戴著口罩肩並肩站在一起,黏合銳跑(Reebok)運動鞋的鞋底。愈來愈多的男性工人來這裡尋找一份工作,想要逃離鄰近地區的落後與貧困。
傅先生從農村來到珠江三角洲,想在當地工廠找一份薪水較好的工作。後來他落腳在一家出口商,主要的工作是把紅色與白色的模具黏到聖誕老公公的笑臉上。傅先生很高興自己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不久之後他發現自己擁有了一切卻失去了笑臉。他必須打開一箱又一箱的聖誕老公公,然後快速操作那既老舊、缺乏定期保養又常常故障的沖壓機,而且雇主根本不理會他對爛機器的抱怨。有一天,當他要從機器上把聖誕老公公的笑臉取出來並放進箱子時,機器突然壓下來並切斷他的手。傅先生復原速度相當緩慢,傷口也異常疼痛。更糟的是,他再也無法到任何一家工廠上班了,因為這些工作都要求速度與熟練。他的雇主是將辦公室設在香港的台資企業,拿出一份「離職津貼」給他(這裡的離職具有特殊意義)。傅先生拒絕了雇主的賠償,轉而尋求專門從事職業傷害訴訟的喬律師協助。喬律師向傅先生表明,如果確實是因為公司的漠視造成他的傷害,那麼賠償金額應該遠遠超過目前雇主提出的價碼。當傅先生回到工廠找雇主理論,雇主居然把傅先生關起來並且要求他撤銷告訴,否則不放他走。喬律師很清楚,在類似案子中雇主通常會使用恐嚇手法,因此帶著當地警察去工廠救出傅先生。後來傅先生真的控告雇主並贏得數倍於原先的賠償。相較於美國相同訴訟案件所獲得的賠償,雖然這筆錢只是九牛一毛,但足以讓傅先生回到學校讀書,學習一項憑腦力而不是體力的專長,而他希望成為一名律師。
可是,像是傅先生與喬律師這樣的人在對雇主施壓時必須小心翼翼。雖然台商還是在珠江三角洲生產塑膠製品,但已經不在當地生產牛仔褲,他們把成衣業遷移到尼加拉瓜。這個國家曾經是桑定民族解放陣線(Sandinista)與美國支持的康特拉(Contra)部隊打仗的地方,現在則是一個大型的「自由貿易區」。此處大約有兩萬五千名工人,絕大部分是年輕的婦女。他們在尼加拉瓜的工廠裡工作,工資每小時是美金七十分,這大約只有墨西哥工資的一半。尼加拉瓜人身上都有桑定民族解放陣線的印記,時常挺身捍衛自己的權利,但在籌組工會這件事上,卻無法得到政府的幫助。有人說這是因為在極度貧窮的尼加拉瓜,工廠工人的薪資已經和當地的護士與警察一樣多,也有人懷疑這與首都馬拿瓜(Managua)那棟閃閃發亮、由台灣出資興建的政府大樓有關。這棟大樓是友誼的象徵還是一種操縱手段?台灣為哥斯大黎加蓋了一座美麗的吊橋,名為「台灣友好大橋」(Friendship of Taiwan Bridge),象徵長久的關係。近日,哥斯大黎加將原初的經濟關係轉向中國,中國就為哥斯大黎加蓋了一座巨大的體育館。不過,跨國公司在哥斯大黎加的成長緩慢,因為比起尼加拉瓜與宏都拉斯,這裡的人要求更高的薪水與津貼。
※
中國的情況也同樣好壞不明。珠江三角洲的經濟快速成長,背後的驅動力是嶄新、繁榮的現代中國,或是近五百年來中國工人被外國勢力剝削的最新一頁?傅先生冒險生產這些小東西,實在看不出全球資本主義有辦法促進均衡發展與人類利益。這樣的發展想必相當諷刺,而最終也會是一場悲劇。許多人已揭露國際血汗工廠的惡劣環境(Ehrenreich & Fuentes 1981; Peña 1997),可是傅先生一樣急著脫離農村的貧困到城市找尋工作機會。傅先生的雇主對待他的方式固然令人憤慨,但不能把這些簡化成外國剝削者與警察國家的故事。喬律師在爭取勞動權益的工作經驗中發現,那些由美國與日本企業所控制的大型跨國公司,工作環境的安全記錄多數是良好的,而紀錄最糟的往往是台資或港資企業外包出去的大公司。這種情況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樣,南亞與東南亞的工廠是罔顧人權最嚴重的地方,多半是當地雇主或所在地區的中間人開設的工廠。他們常常雇用年輕女性甚至是小孩,盡可能壓低工資讓他們在最惡劣的環境下工作,藉此增加自己的競爭優勢。工人是否有辦法尋求法律援助也是引人關注的議題。中國對公民權及人權的打壓惡名昭彰,因此有些人權觀察者常常以此要求美國應該停止和中國進行貿易。當然,傅先生受到雇主虐待的經歷相當駭人,但值得注意的是,他還是可以聘請律師、得到警察的保護、能夠上法院控告雇主並獲得賠償金。事實上,中國有完整的勞動保護法,只不過這套法律無法具體落實,特別是在一些小廠,除非有像喬律師這樣的人隨時準備好要為工人爭取權益。
傅先生的故事是關於進步還是背叛?是關於工人的壓迫還是民主的進步?當企業與世界變得更緊密,我們是在目睹一場各國的共榮還是追逐沉淪的競賽?
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 (套書,上下冊不分售)
在舊秩序崩壞的年代,窺見不平等如何加劇並束縛你我,
而作為公民的我們,又有哪些反抗的可能性!?
自從步入全球化的時代以來,世界的政治經濟秩序已有巨大轉變,
作者告訴我們,不平等並非遠在天邊的現象;反之,
本書特色
●突破關於社會不平等的各種常見迷思,比如
→個人主義思維:(X)教育能有效解決貧窮問題,
→機會平等神話:國家只要確保遊戲規則公平,
●不僅詳盡介紹階級、種族、性別這三大類不平等如何運作,
→金字塔頂端的1%擁有的財富,比底層90%的人加起來還多。
→為什麼職業婦女白天上完班,晚上還要負擔多數的家務勞動,
→貧窮、鄉村或市郊地區的美國白人,
●除上述三大軸線,還涵蓋更豐富面向的不平等議題,
→教育:分流制度是否讓階級僵化的情形更加嚴重?
→品味:消費偏好與生活風格的背後有社會階級的意涵存在嗎?
→政治:為什麼不同色彩的政黨菁英,比起對手更像是共謀?
→遷移:當國家或地方政府以廉價勞力、降低稅收、
●強調實踐與倡議,每章末尾皆附有該章主題的延伸介紹,
●與時俱進,收錄最新的數據與事件分析。如BLM運動、
●二十年來再印、改版不斷,在美國廣受青睞,
名家推薦
《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
社會階層化與不平等是社會學分析的核心所在。
本書從全球觀點精要概論了社會不平等。——
第五版《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是一本傑作,史考特・
「在當代全球化衝擊下,
在一名茶黨狂熱者的陪伴下,我開車前往紐奧良湖濱機場(Lakefront Airport)參加川普的造勢大會,此時的川普是正在崛起路上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回到家後,我問了我的新朋友以及舊識,瞭解他們對川普的看法。
回顧我過往的研究,我發現整個場景都是為川普的崛起而設。一共有三個要素加在一塊。自從一九八〇年以來,幾乎與我交談過的人都感到經濟基礎不甚穩固,這個事實使他們做好對抗「重分配」觀念的準備。他們也覺得自己在文化上被邊緣化:他們對墮胎、同性婚姻、性別角色、種族、槍支管制和邦聯旗(Confederate flag)的看法,全都遭到全國媒體訕笑,被當作落後的同義詞;他們也覺得人口日漸減少,麥當娜告訴我:「像我們這樣的白人基督徒愈來愈少了。」他們開始覺得自己是四面楚歌的少數派。除了感受之外,他們還多了一種文化傾向——凱許在《南方人的思想》(W.J. Cash, The Mind of the South)指出,非南方人也會抱持這種傾向的溫和版本——「仰望」並認同社會階梯頂層的種植園奴隸主、石油大亨,攀升到他們的層級,並和低端份子保持距離。
這些都是「深層故事」的一部份。在這個故事中,陌生的人排在你前面,讓你感到焦慮、不滿與恐懼。總統和這些插隊的人結盟,讓你有不信任感、覺得自己受到背叛。排在你前面的人侮辱你是個愚昧的鄉巴佬,使你感到羞恥和憤怒。從經濟上、文化上、人口變化上還有政治上,你突然變成自己家鄉裡的異鄉人。
紐奧良湖濱機場機棚的門在下午三點打開,前實境秀電視明星、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預定於下午六點舉行活動,而他大約遲了半小時。這是路州總統初選的前一天。熱情的粉絲陸續從遠遠的停車場開過來的接駁巴士下車,下車之後加入步行者的行列通過安檢。
巨大的空間裡到處都有紅色、白色和藍色的閃光燈,緩緩地滑向側面和上方、再滑向側面和上方,一種登峰造極的感覺彷彿環繞著陶醉的群眾。兩三千名粉絲戴著川普陣營的帽子或穿著川普襯衫擠在機棚內,他們手持並揮舞著標語,「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或是「沉默的多數和川普站在一塊」。前面是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垂掛在牆上。
現場幾乎都是白人,除了抗議者之外,我看到的黑人僅有保全或是在機棚外面的草坪兜售川普T恤的小販(一件20美元,兩件35美元)。民眾戴著紅色、白色和藍色的帽子。留著鬍鬚和綁馬尾的男人揮舞著標語。還一位灰頭髮大個子、身穿藍色牛仔褲和格子襯衫的男人,一頭灰色長髮從他背後披到地上,還有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懸在他的手臂上。父母親將孩子扛在肩上。另一位穿著紅色和白色條紋褲子的男人戴著一頂高帽子到處閒逛。有一個年輕人把自己裹在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裡。
人們大喊大叫。他們瘋狂地上下揮動自己手上的標語,並向側面揮。
「我們不會讓其他國家撕裂我們!」川普大喊。
群眾歡呼!
「我們不會讓這種事發生!」
群眾歡呼!
「我們的國家就快完蛋了。但是我們會讓她再次變得偉大!」
群眾歡呼!
「我們要建造一堵高牆,墨西哥要為此付出代價!」
群眾歡呼!
「我們要建立我們的軍隊!」
群眾大吼!
「我們要徹底擊碎伊斯蘭國!」
又是大吼!
一位身穿黑色西裝、打著紅色領帶的老邁男子舉著標語「三K黨支持川普」,然後把牌子翻轉過來,露出「川普,二〇一六獲勝(DUKE FOR 2016)」。一開始我以為他是一個抗議者,但再仔細一看,我推測他是三K黨員。他用手臂把保全人員甩開,但最後還是被警衛送出會場。
「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抗議者也出現了,他們和其他抗議者一起遊行,手上標語上寫著:「退伍軍人不支持川普」;「(川普的)手小,心眼小」;「不要川普、不要三K黨、不要法西斯的美國。」。
看到眼前的景象,川普叫保全過來,指著一個男人說,「把那個人攆出去。帶他出去。」人群中其他人也指著抗爭者大喊。「滾出去!」
「為什麼要搞這麼久?我不敢相信要搞這麼長的時間,」川普指著抗議者一再重複的講。然後,人群爆發把抗議者淹沒。
「U.S.A!」
「U.S.A!」
「U.S.A!」
隔天,川普在路州共和黨初選中拿下41%的選票,擊敗福音教派的競爭對手克魯茲(Ted Cruz)。
未來幾天,川普對著更多更興奮的人群演說時,告訴他的粉絲自己能提供什麼。「我一直都很貪婪。我是個生意人……拿吧、拿吧、拿吧。現在,我要為美國貪婪」(瘋狂的歡呼)。他還畫出一條清楚的界線,一邊是基督徒,他向他們承諾基督教的公共文化將會回歸,另一邊則是穆斯林及手持「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抗議者。他說有些抗議者是「壞蛋!壞人……他們什麼都不幹……你聽到那裡傳來微弱的聲音嗎?那是抗議者……不對,他們不是抗議者。我叫他們破壞者。」
那麼,嚴重困擾路州州民的污染問題呢?川普要怎麼做?他談到環保署時說:「我們會徹底廢除環保署。」(歡呼聲)
川普是個「情感型候選人」(emotions candidate)。數十年來,川普比任何一位總統候選人都更著重於煽動和讚揚支持者的情緒,而不是著重在鉅細靡遺的政策處方。他的演說——引起優越感、虛張聲勢、清楚明白、民族驕傲和個人提升——激發情感上的轉變。接著他指出這種轉變。「我們有熱情」,他對現場路州的群眾說。「我們不再保持沉默;我們是大聲、吵鬧的多數。」他嘲笑兩大黨的競爭對手無法激發熱情。「他們缺乏能量。」川普不僅喚起情感,還製造情感,再把情感拋回給支持者,以當作集體成功的象徵。
他的支持者一直為消逝的生活方式感到悲傷。許多人垂頭喪氣,另些人感到沮喪。他們想感到自豪,但感受到的卻是羞恥。他們的土地不再屬於自己。其他同病相憐的人也加入,他們現在覺得充滿希望、歡樂且興高采烈。有如被施加了亢奮的魔法,他們不再是自己家鄉裡的異鄉人。
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Emile Durkheim)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提出「集體亢奮」(collective effervescence)的概念。當個人投身於(他認為是)共享道德或同種族的部落伙伴時,所產生的情緒興奮狀態,就是集體亢奮。他們聚集在一起以確認群體的團結並聯合起來,遂產生安全感與受到尊重的感覺。涂爾幹研究澳洲和其他地方土著部落的宗教儀式看到的多數情況,全都可以應用在湖濱機場那場造勢或類似集會。人們聚集在涂爾幹所說的「圖騰」(totem)附近,也就是十字架或旗幟等標誌。領袖把自己與圖騰聯繫起來,具有超凡魅力的領袖也可以變成圖騰。圖騰的功能是讓膜拜的人團結。透過涂爾幹的眼睛,圍繞川普那場造勢的真正功能,在於團結所有白人、福音派的狂熱者,他們恐懼那些「插隊」者,會把美國變成一個駭人、陌生的新國度。敬畏和興奮的根源不僅僅是川普本人,而是圍繞在身邊那一大群陌生人的團結力量。如果這場造勢本身會說話,它一定是在說「我們是多數!」除此之外,還有個強而有力的承諾,就是要讓人擺脫痛苦、絕望和沮喪。這場「運動」(川普慢慢這樣稱呼自己的競選活動)有如一顆強大的抗憂鬱藥。正如其他領袖立下拯救世人的許諾,川普也激起支持群眾的道德意識。但從情感面來說,他帶給參與者的是極度的欣喜若狂。
這些服裝、帽子、標語和符號重申這種新的團結感。對於那些參加造勢的人來說,這次活動本身就象徵一股更大的上升趨勢。當人群離開機棚時,支持者會相互打氣:「看看我們有多少人在這裡。」他們覺得川普已經勝券在握。
讓這些信眾高昂的手足情誼繼續增強之方式,就是大聲咒罵或趕走外人。川普在演講中談到,「伊斯蘭教裡頭有仇恨基督徒的元素」,也說自己打算禁止所有穆斯林進入美國。他說過要把所有非法進入美國的墨西哥人趕走。而且,他只以很不甘願且柔和的語氣(「我拒絕,好嗎?」)切割戴維.杜克(David Duke)──杜克擔任三K黨的「大巫師」,在路易斯安那州惡名昭彰──以上舉動彷彿在宣示黑人只是外人。川普幾乎每次造勢都會指著抗議者,有時會將他們妖魔化並要求把人趕走。(有一名抗議者甚至在他的競選活動中被誤說成是伊斯蘭國的成員)。這種找代罪羔羊的舉動強化集會民眾歡欣的團結感。淘汰「壞人」的舉動有助於支持者憑著一種身為「好人」、多數人以及不再是「家鄉異鄉人」的共同感受團結起來。
從情感上講,川普造勢期間有其他非常重要的事正在發生。這是另一種煽風點火的方式。強化川普造勢時的高昂情緒,讓群眾感覺到自己正在擺脫政治正確的言論與觀念。川普主張:「別管什麼政治正確了。」他不但拋開「政治正確」的態度,也甩開一套感受規則(feeling rules),也就是某種看待黑人、婦女、移民、同性戀的正確方式,這點可以由一位紐奧良女性抗議者手中拿的標語看出,上頭寫著:「順著你的內心投票,而不是你的仇恨。」
我的極右派受訪者感受到了兩件事。首先,他們覺得「插隊」的深層故事貨真價實。其次,他們感到這些自由派版本的深層故事不是真的,那些自由派根本感受不到右派的感受。自由派說受益於優惠待遇的黑人和婦女,還有移民、難民以及政府職員,並未真的插進他們排隊的位置,所以請別感到不滿;自由派還說,歐巴馬幫助這些人並不算背叛行為,右派眼中的插隊人士之所以成功,並不是因為白人男女成了他們的踏腳石。反過來說,極右派人士認為插隊的深層故事才是他們的真實故事,然而這個故事卻被虛假的政治正確所掩蓋。他們覺得受到輕蔑。一名男子告訴我:「人們認為如果我們不同情黑人、移民和敘利亞難民,我們就不是好人。但我是一個好人,只是我不為他們感到難過。」
正如我的新朋友們向我解釋的那樣,為了政治正確,他們需要控制他們的真情流露,甚至在還要控制感受本身。他們和朋友、鄰居和家人不需要這樣做。但他們知道其他美國人並不同意這點。(有一位女性對我說:「我知道自由派希望我們對黑人感到難過。我知道他們覺得自己是理想主義者,但我們並不是。」)我的右派朋友覺得有義務嘗試改變自己的感受,但他們不喜歡「必須這樣做」的感覺;他們覺得自己處於「政治正確警察(思想警察)」的監視下。情感上,右派覺得自己被當成罪犯,但有槍的卻是自由派。
因此,許多人聽到川普如此瘋狂、無所不能,完全不受政治正確的限制而感到欣喜若狂。他對所有穆斯林、墨西哥人、婦女(包括女性的月經)都一視同仁。川普說女性的月經「令人作嘔」,最有名的就是說福斯新聞的主播梅根.凱利(Megyn Kelly)到處流血」。川普抖動手臂模仿麻痺的模樣來嘲笑一名身障的記者,這些在川普批評者眼中都是極為貶抑的行為,但對那些必須假裝同情而受到壓抑的人來說卻是解放。川普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個有道德感的美國人,同時也覺得自己要比眼中的「他者」或在他們之下的人還要優秀。
這種令人頭暈目眩且有效的釋放,帶來一種感覺良好的「嗨」(high)。人當然都想要感覺良好。渴望抓住這種興奮感,變成一種情感上的自利(emotional self-interest)。許多自由派的分析者(包括我自己在內),往往都關注經濟利益。
加入一群強大、價值觀雷同的多數派,並擺脫政治正確的感受規則進而體驗到那種興奮感(「嗨」)之後,許多人都會想抓住那種興奮感。為了做到這點,他們抵擋挑戰。他們尋求肯定。有一個女性和我連續討論了六個小時的川普,反駁各種可能的批評,絲毫沒有留下任何讓人質疑的空間。我才想起,她聊天時如此防備的原因,正是想要保護她的興奮感。
自由派來到川粉票倉,理解異溫層為何深信
他們的美國夢被插隊?
跨越政治分歧的暖心鉅作
同理卻不流於濫情,厚實敘事搭以深刻分析
★本書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本論文集結合心理諮商及人類學研究,探討有關主體、心靈與自我重構等課題。在新自由主義化的時代條件下,「我是誰?」的問題已成為當代生存處境的嚴峻挑戰。透過關係性存有的視角,重新建立人與人、人與物、以及人與超自然的關係,是一條可能且可行的出路。其中,自我重構藉由重建人與超自然的關係,將自我提升轉化至更高的境界,實觸及了現代性知識預設自然與超自然領域對立的內在限制,而具有本體論轉向的理論意義。
作者簡介
黃應貴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目前在清華人社院正在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與鄭瑋寧合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與林開世合編)等書。
翁士恆
英國愛丁堡大學諮商與心理治療學博士,目前在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任教,主要授課項目為兒童病理學、心理衡鑑與治療,並負責校內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之規劃與執行。因臨床出身背景,長期關注發展障礙、受暴與目睹暴力、創傷之兒童與其家庭,並在花蓮、新竹、台東、屏東等地針對脆弱家庭進行跨專業的生態性療癒投入行動。在學術研究上因受到歐陸哲思與台灣本土人文療癒影響甚鉅,主要研究項目為受苦與其倫理位置的生活經驗,以存在哲學與詮釋現象學為知識與方法論,並將其應用在解釋臨床處境與其探究。
彭榮邦
不安於主流心理學的自我設限,經常撈過界的心理學家。進大學時主修化學,畢業時卻拿心理學文憑,碩士階段蹲點研究牽亡儀式,不久後踏入臨終照顧場域,最後以後殖民觀點的博士論文在美國杜肯大學取得了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目前任教於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學術專長及研究領域為現象學心理學、精神分析、後殖民心理學、文化及本土心理學、心理學史、質性研究方法等。
李維倫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美國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師特考及格。目前為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並擔任台灣存在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董事、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監事。曾任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與系主任、國立東華大學心理諮商與輔導中心主任、長庚醫院(台北、林口)臨床心理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心理治療、現象學心理學、本土臨床心理學、現象學方法論、催眠意識狀態。李維倫以心理治療學的角度出發,目前的學術興趣在於「臺灣人生活的倫理調節」以及「受苦與療癒的意識變化歷程」兩方面。前者指的是臺灣社會生活中個人的倫理處境,是其心理經驗與行為的基礎,因此倫理調節是心理受苦消解的核心;後者指的是心理受苦與療癒過程中的意識變化現象。這兩者也構成了心理治療中的文化面向以及深度心理面向。
陳怡君
臺灣大學人類學博士,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長期關注臺灣平埔人群及其文化樣貌,研究興趣包括宗教人類學、基督宗教地方化、族群研究、心理人類學等。著有〈「人不做,要做番?」從2016年屏東縣熟註記談起:屏東萬金的例子〉、〈儀式遺產、社會想像與地方認同:以屏東萬金聖誕季為例〉、〈恆春半島的老祖祭典與人群意象:滿州里德山頂的例子〉、〈神恩靈力與性別政治: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為例〉、〈慶典、聖像與地方形成:以屏東萬金的天主教社群為例〉、〈身體作為靈界戰爭的戰場: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的靈恩運動為例〉等論文多篇。
呂玫鍰
德國畢勒斐爾德大學社會科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興趣為當代宗教與社會文化變遷,包括社群建構、儀式展演、空間與地景、身體經驗、性別、文化遺產、社會想像等議題。長期關注臺灣漢人社會文化,研究白沙屯媽祖進香與客家民間信仰,著有〈媽祖信仰的個人化與宗教性:以白沙屯為例〉、〈想像、體驗與儀式再結構中的地方社會〉、〈遺產化過程中的媽祖進香:儀式變遷與地方賦權的考察〉、〈由祭祀活動探討地方感的生產與再生產:以苗栗北獅潭客家民間信仰為例〉等論文多篇。
目錄
導論 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構/黃應貴
第一章 自我的「將成之際」:論防衛機轉的脆弱性與倫理關係的基礎/翁士恆
第二章 難捨之身:遺體捐贈涉及的多重身體/彭榮邦
第三章 世代關係困擾下的家庭人:照顧主體性的倡議與華人家庭主義的改造/李維倫
第四章 受苦,並存在著:屏東萬金女性天主教徒的多重自我與自我再現/陳怡君
第五章 天命難違?從靈乩到童乩的跨界經驗與自我探索/呂玫鍰
作者簡介
序
正如「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叢書的其他單元一樣,本書是由第七單元「多重人觀與自我」的活動而來。照慣例,這單元超過一年(2018.6.23-2019.6.29)的講論會活動,每次由一位參與者報告個人的研究個案,再由其他參與者提問、切磋。待所有參與者報告一輪之後,於2019年8月15日及16日兩天在清華人社院舉辦正式學術研討會,邀請其他相關的學者一同討論。接著,九篇會議論文經過修改、學術審查、修改等繁複過程,有些人或因個人因素而撤稿,有或因論文已要在他處發表,最後通過了六篇論文。
本單元最早主要參與人員有來自人類學(三位)、心理諮商(三位)、心理分析(三位)、神學(一位)等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故確實是跨學科對話的盛會。很遺憾,最後心理分析的學者都因太忙而無法共襄盛舉。神學家也因牧會等因素而徹稿。故原先計畫是由筆者跟沈志中一起合編此書,以彌補筆者在心理分析方面的不足。卻因心理分析方面都已撤稿,沈志中自認已無發揮其專長的空間而退出編輯工作,而由筆者單獨來編輯此書。雖然還是有三篇論文來自心理諮商學界,只不過這結果讓本書充滿著筆者的偏好與思維及不足。
雖然如此,筆者還是特別感謝這些參與講論會及研討會的心理分析學家、心理學家、以及神學家在討論過程中所提供的刺激與啟發,也謝謝那些在這論文集不同階段的參與者及評論與審查者的貢獻。他們是:石素英、沈志中、呂玫鍰、林以正、林淑芬、林雅萍、林耀盛、洪素珍、翁士恒、陳文德、彭仁郁、彭榮邦、蔡怡佳、鄭依憶、鄭瑋寧等人,在此謹致謝意。至於清華人社院學士班吳俊業前主任、現任代理主任王俊秀副院長所提供的經費支援,以及學士班蘇家瑩秘書、曾瑞霖行政助理、計畫助理蕭冠佑、研討會助理楊钎玉等等所提供的後勤支援更是不可少的。而群學總編輯劉鈐佑及其他編輯在出版上的貢獻與支持,在此一併致謝。
目錄
潛心四十餘載,末代武士的關鍵一戰
一九七〇年代,葉啟政教授回台任教,
在葉教授的思路裡,一招一式都在表達一個基本立場:尊重各種
批判經驗實徵,既破且立的全新視野
葉教授的前一部作品《實證的迷思》致力於破除以實證主義
在過去,學者們力主採取「變項」這類概念來表徵現象的因果關
葉教授進一步以分析社會學和批判實在論作為分析對象,
最後,葉教授認為,我們可以採行Max Weber的「理念型」概念來處理「機制」作為因果權(能)力的
自序
這四十多年來,在台灣的社會學圈裡,大家對我總是有一個定型的印象:認定我是一個從事抽象理論思考的社會學家。對我來說,這個印象基本上可以說是踏實,也貼切的。我誠懇地接受,承認自己確實將畢生的心力在投注在與實際現實世界有段距離,如「不食人間煙火」般的理論思考。說來,這樣的印象經常導致許多同行認定,我是反對(甚至是鄙視)「經驗實徵」研究,尤其是量化研究。
沒錯,四十多年來,我確實是一直批評著諸多的「經驗實徵」研究策略,尤其是依附在實證主義傳統之下的量化研究方法。我所以這麼做,基本上是基於一種體認:深以為,連常被認定為是所謂「客觀中性」之「科學」的社會研究,其實都只不過是特定歷史─文化條件影響下的「社會」產物,其間存有著特定的概念性「迷思」(即使是所謂的「科學理性」)。特別值得提示的是,此一概念性「迷思」並非完全超越時空範疇而恆真的絕對真理。更具體地來說,今天我們認定的「科學」方法,其實是承接著至少十七世紀以來,逐漸在西歐世界裡形塑出來之用來觀察和接近世界的一種「特殊」認知模式。它首先表現在對自然世界的觀察裡頭。到了十九世紀,這種源自於自然科學的認知模式更是逐漸擴展,運用到對社會與心理現象的觀察與探索上面,並且獲取了具普遍校準性的權威地位。
涉獵過西方科學發展史的人都知道,對於這樣之歸依在自然科學認知模式的方法策略,西方學者並不是沒有懷疑、批評過。譬如,從十九世紀以來,德國哲學家們,諸如Wilhelm Winderlband、Heinrich E. Rickert 與Wilhelm Dilthey 等人,即針對自然科學(Naturwissenschaften)與人文科學(Geisteswissenschaften)的特質與彼此之間的關係有所討論與爭議,而有了不同的看法。但是,歷史的偶然經常會因為特殊的因緣際會而取得了主導機會,終形成為一種帶著濃厚「必然」色彩的命運結局。回顧西方社會學的發展歷史,我們發現,原是在特殊社會環境孕育下而發展出來之美國社會學的風格,在第二次大戰之後,因美國國力的突飛猛進與不斷擴展,輾轉地促使了美國社會學的(特殊)認知模式成為其他各個地區(特別是當時所謂的「第三世界」)之社會學界競相摹仿的主要模式。於是,美國社會學所呈顯之具備著濃厚「實證主義」傳統色彩(特別是經過邏輯實證論的洗禮)的「經驗實徵」研究策略,遂成為主導整個社會學研究取向的基本(乃至是唯一的)典範,甚至進而決定了所謂「理論」應當是怎樣個樣子(Merton 的中距理論說〔theory of middle range〕就是一個明例)。
一九六○年代的台灣社會科學界,基本上即是處於實證論(尤其邏輯實證論)發皇而流行、並領導著整個學術發展的情況之中。我在這個時代(1961)裡進入國立台灣大學就讀, 毫無疑問的,在一片空白而純潔的心靈中,首先被塗染上正是這樣的科學認知模式,並一直毫無遲疑地認定這就是追求真理、也是做學問的唯一途徑。縱然當時國立台灣大學的師資與設備並非相當充沛,但是,很幸運地,我遇到良師(如心理學系的劉英茂教授),經過大學四年和(尤其)兩年研究所的訓練,在有關(尤其量化)「經驗實徵」研究的知識上面, 確實是相對地奠定了紮實基礎。也因而讓我到此一主流學風的發源地—美國繼續就讀博士學位時,得以持著遊刃有餘的優游態度從事更進一步的探討,也獲得到學位,並且以此一主流方法論作為我的主修領域。
是的,後來,尤其在一九七○年代返台任教以後,我整個學術關懷轉向從事較為抽象的社會學理論的思考。以致在無意和有意並存的情況下,我將曾經前後耗費了十多年習得之有關「經驗實徵」研究(尤其是就方法論角度來審視)的知識束諸高閣。但是,我並沒有因此完全放棄(尤其從科學哲學的角度)追究有關以實證主義為導向之「經驗實徵」研究的種種「深層」課題。除了在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和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數次開授相關的課程(如社會科學方法論)之外,也寫過一些論文(如有關統計學上的均值人),更在因緣際會的機遇下於2018年初出版了《實證的迷思:重估社會科學經驗研究》一書。
本以為這只不過是,於自己的專注理論研究之外,偶來之帶著懷舊情懷的一次「客串」,讓自己有機會重溫一下年輕時輕飄的狂妄情景,應當有所節制地就此打住,完全退出學術江湖。但是,在去年(2019)初,我的心又擾動不安起來, 覺得意猶未盡,應當對整個(尤其在實證主義主導下的)「經驗實徵」研究的一個核心議題表示一點個人意見。 這個議題即是「因果性」(causality),尤其是這二、三十年來西方社會學界對此一課題是如何處理的問題。簡單地說,遵從實證主義者強調的是具表象性之事件的因果關係,最典型的例子即透過經驗實徵方式來具體表呈和檢證所謂自變項和依變項的關係。然而,持「機制」論者則不同。雖然「機制」可以(也必然)指涉到經驗實徵的具體事件,但是,它所強調的基本上是具理論意涵的概念化構念(conceptual construct)面向,因此可以是具假設性的。說來,這本書討論的就是此二論點如何架設、分殊、轉化與圓成的問題。在此,作為作者,我必須特別提示,除了鋪陳著「因果性」與「機制」概念之間,體現在社會學領域中的歷史性因緣關係之外,我尚有一個自認更為重要的目的,即是意圖以我自己所孕育的「搓揉摩盪」觀來重新詮釋「機制」一概念可能衍生的內涵。這可以說是我所以撰寫這本書最重要的用意,但盼讀者們能夠分享。
最後,我想利用這個機會表示一個基本立場。這個立場是:我尊重各種的研究策略,但是,絕無法供奉某種特定的研究策略是追求「真理」之一統且不二的方法策略。事實上, 就知識發展史的角度來看,到了十九世紀,在西歐國家裡(特指英、法與德國),強調重視「數字」以治理國家已蔚為風氣, 而且也逐漸擴展到社會裡的其他角落。說來,這也正是統計學(statistics)一詞所意涵的意思。在這樣之實際呈顯的社會狀況下,平心而論,運用數字(因而,統計方法與量化研究) 來陳述社會現象,不只無可厚非,也確實相當能夠呼應實際的社會現實,著實具有一定的現實社會學意義與正當性,甚至予以鼓勵,亦不為過。但是,一旦將移植自自然科學、且依附在實證主義信念的(特別量化)「經驗實徵」研究策略供奉為追求「真理」之一統且不二的方法策略的話,那麼,這就有失分際而越位,顯出的只是一種犯了嚴重歷史失憶的淺薄、粗暴而專斷的作為,是不可取的。我的意思是說,作為一個社會的研究者,在進行研究(尤其採取特定研究策略) 時,我們必須學習秉承謙虛的態度謹守分際,知道自己所作所為的侷限。尤其,在從事解析和詮釋研究成果時,總是保留一定的彈性空間,並且學會尊重運用不同方法來從事研究所可能引發的啟示空間。說來,這正是我所以不斷檢討和批評實證主義主導下之「經驗實徵」研究策略所具有的特性(與侷限)的基本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