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最渴望與你互動的網頁-- http://socio.com.tw/forum
群學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publishing
(舊)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sp
群學噗浪 https://www.plurk.com/socio
9789869947770.jpg
從經濟、政治、科學、宗教的全方位角度
描繪地方社會與石化巨頭的拉扯及協商
 
  歷時八年田野調查,剖析重工業發展的社會後果
  邀請公民思考,應採取何種行動,才能降低「犧牲體系」的損害?
 
  麥寮的地理環境以「風頭水尾」著稱,在過去的生產條件下,農作不易,靑年人口也大量外流。當台塑決定將六輕設廠於麥寮時,鄉親們紛紛期盼麥寮能改頭換面。一九九四年,六輕正式動工,以塡海造陸的方式打造離島工業區,使麥寮原生的海岸線幾乎全被廠區取代。自此,大大小小的煙囪聳立,新的地景標誌誕生,讓麥寮成了一座「煙囪之城」。
 
  原以為設廠帶來的繁榮,足以讓鄉親安身立命,但隨後的發展卻讓原本的期待破滅,二〇一〇年七月的兩場大火事故更引爆了麥寮人的憤怒。地方頭人串連起來,首次成功動員全鄉十二村的鄉民參與抗爭,在中央與地方政府一齊施壓關切之下,台塑終於同意提供制度性的補償,令全鄉居民每年都能從「敦親睦鄰」基金中獲得回饋。再加上石化業帶給地方政府的龐大稅收,讓鄉公所得以提供鄉民充足的福利,這又使麥寮獲得了另一個稱號:「福利之鄉」。
 
  單一企業竟能對地方社會影響如此深遠,麥寮-六輕無疑是引人省思的案例。本書以「矛盾共生」的概念,剖析廠、鄉兩造之間的關係。一方面,六輕堪稱是當地最有力的行動者,它既以免費健檢、農漁輔導等回饋措施安撫民心,卻也挾著龐大資源,駁斥外界的污染指控。但另一方面,台塑也必須順應地方社會原先的運作邏輯,例如參與媽祖遶境、協助民眾解決交通及淸潔問題等等。當巨型廠區已徹底改變了鄉村形貌,居民也反過來要求企業負責,讓此一石化巨擘儼然扮演著如同地方政府的角色。
 
  麥寮的案例亦讓公民從宏觀層次來思考,每當大型工廠要到一地設置,在地團體應該怎麼做才能有效監督企業,並展開協商?而從歷史的角度,我們則看到了資本主義治理手段的綿密演化,以及社區面對資本與國家力量進逼時如何自我保護。綜上所述,本書透過紮實的田野調查與量化研究,針對石化業衝擊的多方面向所進行之考察,有助於我們思辨能源政策,並嘗試摸索產業與社會共贏的模式。
 
 
本書特色
 
  ◎切入視角全面,既細究資本力量對麥寮無孔不入的浸透,又同時彰顯地方社會的能動性。
  ◎訪遍居民、政治頭人、六輕員工等各路行動者,提供平衡的觀點。人物刻畫立體,不讓敘事落入僵硬簡化的「加害者vs.受害者」二元框架。
  ◎熱血青年學子的社會責任實踐,忠實刻畫鄉村居民的現實困境,兼具溫度與深度。
 
 
各界推薦
 
  詹順貴(律師、前環保署副署長)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執行長)
  周桂田(臺灣大學國發所教授、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杜文苓(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好評推薦
  
  「我本來吃到八十歲,現在剩吃到七十歲……一些資源若給我,對國家有幫助,那也沒關係啊。你不能說沒有給我回饋,只叫我來犧牲,你要嗎?」(麥寮居民)
 
  「我們一直在澄清說我們沒有污染,外面的人不相信啊,那我們就組成農業跟漁業的輔導團隊,正面地跟農漁民做溝通輔導。」(台塑人員)
 
  「那是你養殖技術的問題,為什麼同一個地方養魚的人有的會死,有的不會死。」(漁民阿金)
 
  「台塑到底是生意人,政府要做的是保護人民……所以六輕有問題嗎?只用肚臍想也知道有問題,不然他要花什麼錢,對不對?這很簡單的邏輯。」(受輔導漁民阿輝)
 
  「我都跟台塑說,麥寮如果不是超越一個鄉鎮的城市,台塑企業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就沒有永續發展的機會,這就是重點……他們聽到覺得有道理,應該是說建設麥寮對地方有幫助。我也跟他們說,那應該是企業裡面的成本……麥寮鄉這個鄉讓你們在這裡創造那麼大的經濟產值,應該大家要互相幫忙。」(麥寮前鄉長許忠富)
 
  ■ 很明顯的,這不只是麥寮的問題,更是整個臺灣的共同問題。我們的工業/科技如何與社會共存?矛盾如何調節,社會如何永續?這是大哉問,本書透過麥寮的案例,為我們提供一個可以繼續分析的概念架構,深具啟發之意義。——李丁讚(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 相較於國營的中油與台糖自建宿舍區形成一個「公司城」(company town),本案例凸顯了壟斷性的私營大企業無法自創「新市鎮」而必須與既存的社區周旋。……本書凸顯了整體運作邏輯中的衝突與矛盾,但又必須與衝突矛盾共生的局面。這與過往凸顯社區的平順與穩定的運作不相同。——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教授)
 
  ■ 針對六輕的研究相當多,但鮮少有如此全面性的調查,從生計經濟、地方政治、宗教組織、公共衛生等各個面向,來剖析資本龐大的工業體如何在原以農漁業為主的地方社會生根蔓衍,進而造成居民在談論自身受害經驗時的無奈與失語。「矛盾共生」是本書的關鍵概念,不只說明了麥寮人面對六輕時的兩難處境,也精準刻繪了生命在工業無所不在的人類世紀元中,普遍而複雜的受苦經驗與生存之道。——呂欣怡(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 透過深入的田野調查與訪談,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師生組成的雲林麥寮訪調隊,自2013年至2020年間先後出隊八次,梳理麥寮人如何與龐大的石化巨獸共存,台塑六輕又如何透過提供農業安定基金、農漁輔導計畫、免費健檢,乃至與地方宮廟、地方選舉與政治互用,打造福利之鄉,消弭煙囪下的抗爭。本書是青年社會學子的熱血之作,深刻掌握地方社會與六輕的矛盾共生關係,值得讀者細細閱讀。——邱花妹(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 本書透過不同主題,生動地呈現在一個風頭水尾之地,政治菁英、企業、居民、學者…等不同性質的利害關係人,如何環繞著一連串的工安事件,在「污染與發展」這幅權威性的舊地圖之外探索新的道路,對於如何超越發展主義霸權及其批判,具有重要啟發。——許甘霖(麥寮子弟、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 以前所謂「風頭水尾」的麥寮鄉,現設有台塑六輕——全台灣最大的石化工業區。此外,台塑亦位居世界第六大石化產業。麥寮和巨大企業台塑相互形成了「矛盾共生」的緊密關係。一方面工業區所延伸諸多災難,如大爆炸和嚴重的空氣、海和土地污染。另一方面,台塑的繳稅與它的「敦親睦鄰」、「回饋」和「福利」等措施如長庚醫院,反成有毒的搖錢樹。從牡蠣養池、媽祖遶境、民意代表的「紅包」、人口變遷,以及道路車禍議題等敘事, 我們可以閱讀陳瑞樺的研究小組花了十年貼近田野、細緻分析麥寮和台塑六輕的愛恨交織。——彭保羅(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 共存共榮只能是想像嗎?麥寮與六輕產生的矛盾情緒來自經濟發展與生活權的拉扯,再來是利益的分配。每當利益當頭,被忽視的就是弱勢民意,這是最令人心疼的事,成為民意代表的三年,我理解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踐踏民主,可強行衝撞卻會挑起地方未知的恐懼,因此如何「共存」?就是得有更多確實的討論,以及「參詳tsham−siâng」。這本書的出版,無疑是思考這些問題的一個引導。——廖郁賢(雲林縣議員) 
 
  ■ 感謝清華麥寮訪調團,把社會學關懷化作具體的知識行動, 他們的田野考察引領讀者從多個面向瞭解在地,生動地描繪出麥寮與六輕矛盾的共生關係。——劉仲恩(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 本書立體地勾勒出麥寮和六輕間的矛盾關係,解釋在地人與之衝突、協商、妥協甚或轉而依賴的多重原因,也凸顯出污染爭議中科學、經濟與地方政治的複雜交織,發人深省。——簡妤儒(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作者簡介
 
楊淳卉
 
  曾是誤闖社會學的學徒,在書海中獲得樂趣,在田野中反思自己;目前為新聞工作者,專寫不討人喜歡的事物,但期許自己不放棄對社會的體察,以及對人的關懷。
 
柯廷諭
 
  清大社會所碩士班畢,目前和一隻三花貓住在雲林。
 
陳震遠
 
  清華大學化學系學士、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現為環團社畜一枚,在理解環境治理基本邏輯的同時,致力於追求每天睡好吃飽的普世價值。感謝在麥寮遇到的每一個人,這段田野經驗帶給我的感受與成長,遠比文字所能說明的更加豐富。也希望本書能讓更多人關心、理解麥寮,成為促使公民社會重新思考石化產業轉型與地方發展的小小助力。聯絡方式:chenyuan@gcaa.org.tw
 
盧敬文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家庭醫學暨安寧緩和專科醫師。關注偏鄉醫療、勞動與環境健康議題,社會評論散見於《報導者》等網路媒體。曾任職嘉義基督教醫院、嘉基工會會員代表,現為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理事,服務於台中市龍井區衛生所。聯絡方式:frlucienlu@gmail.com
 
羅景賢
 
  2015年畢業於清大社會所。在研究所期間,有幸與瑞樺老師及同學們共組麥寮訪調團,在寒暑假一起走入麥寮,觀察、訪調、研究與生活,把六輕與麥寮的互動記錄下來。謝謝麥寮所有協助過清大社會所的人們,也希望這本書誕生,能夠觸動更多人投入,挖掘出更多臺灣在經濟發展的路上,那些被遺忘及忽略的真實故事。
 
何孟樺
 
  在雲林山線長大,卻到大學才知道雲林所有鄉鎮,研究興趣為台灣政治及台灣民主化,畢業論文改寫出版為《狂飆一夢:台灣民主化與沒有歷史的人》。畢業後也從事相關工作。曾任民進黨發言人、青年部主任,目前也嘗試走到選舉第一線,參選市議員。在麥寮田野期間,受到許多鄉親的熱烈款待,各式的海產、溫暖的笑容、毫不介意的拜訪與打擾,使我們訪談順利進行,也謝謝我的高中老同學提供的協助,讓我多一層關係進入在地。希望我的書寫能把麥寮鄉親的故事給更多人知道。
 
魏揚
 
  1988年生,大學就讀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碩士階段分別於清大社會學研究所與英國牛津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就讀,目前為台大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大學與研究所時期積極參與學生運動與社會運動,目前在博士班課業之外,亦任職於「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擔任研究員,推動能源轉型、氣候行動。
 
劉佳琪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在新竹學社會學,在麥寮學習做田野。
 
 
策畫者簡介
 
清華大學麥寮訪調團
 
  由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學生發起的訪調團隊。2013年至2020年間的寒暑假,訪調團八次前往雲林麥寮,進行為期一至二週的田野考察,並在回校後舉辦寫作工作坊,將訪調所得轉化為報導及論文。本書是麥寮訪調團第一階段的研究成果。
 
  做為清華社會所的教研計畫,麥寮訪調的目的如下:(1)師生共同進行訪調及討論,以實作方式學習田野調查及社會分析的技藝,鍛鍊進行社會研究及社會報導的能力。(2)以總體、系統、動態的觀念,研究麥寮鄉不同面向的社會生活,回到社會生活中考察社會爭議,瞭解六輕工業區與麥寮地方社會的關係。(3)以地方誌及研究論文等形式,將訪調及研究所得與麥寮居民、社會大眾及學術社群共享。
 
 
主編簡介
 
陳瑞樺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合聘副教授。研究旨趣在探討現代過程所帶動的社群關係變貌,考察社群、空間、文化三者的辯證關係,核心關懷在探索擁有不同歷史際遇、生命經驗、文化背景的人群如何共同生活。聯絡方式:chenjh@mx.nthu.edu.tw
 
 
目錄
 
推薦序 從三輕到六輕:臺灣資本主義的治理軌跡/李丁讚
推薦序 社區自我保護的辯證/謝國雄
 
導言 地方社會與石化工業區的共生之路——麥寮訪調的故事/陳瑞樺
 
第一章 麥寮與六輕:雙母體的矛盾共生/陳瑞樺
第二章 鄉親如何動起來?六輕圍廠抗爭的行動邏輯/楊淳卉
第三章 麥寮養殖漁業的歷史變遷/柯廷諭
第四章 網絡建構與意義協商:台塑農漁業輔導計畫中的知識轉譯/陳震遠
第五章 醫療、身體與污染感知:從流病研究到免費健檢/盧敬文
第六章 成為麥寮人:二十年間的人口成長因素分析(1991~2013)/羅景賢
第七章 派系與六輕:麥寮地方政治初探/何孟樺
第八章 宗教與在地:從拱範宮之轉型,看麥寮現代化的困境與反挫/魏揚
第九章 道路:地方社會與工業區的調解場域/劉佳琪

註釋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Civil12(Civil 社會書
【書名】福利之鄉.煙囪之城:麥寮與六輕的矛盾共生
【作者】陳瑞樺,楊淳卉,柯廷諭,陳震遠,盧敬文,羅景賢,何孟樺,魏揚,劉佳琪
【ISBN】 978-986-99477-7-0 【圖書分類號/CIP】733.9/123.9/133.5
【圖書關鍵字】人文社科/社會議題/社會抗爭
【定價】560 【頁數】 488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2/05/06

文章標籤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6269525331.jpg

  2020「第九屆政治大學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以「戰後海外臺灣政治運動」為主題,邀集國內外專家學者發表相關議題之演講與論文,爬梳戰後臺灣人的政治處境與海外臺灣獨立政治運動發展,進而豐富臺灣史學研究的探索面向。本書除了整理會中演講與發表論文之內容,並收入相關口述訪談紀錄與研究成果彙輯成冊。以期提供國內對臺灣獨立運動史有進一步的認識與研究。

 

編者簡介
 
政大圖書館特藏管理組
 
  近年來致力於史料數位保存,及促進數位人文學術發展,搭建史料與學術研究結合之平台為期許。「政大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即是落實此目標之具體行動,每年定期舉行,提供研究者利用圖書館所建置之數位典藏之史料,進行研究成果發表與意見交流之平台。為讓更多關心者能參與,特將論壇之文集集結成冊出版系列專書,協助推動史料研究之創新學術發展。
 
 
目錄
 

館長序

專題演講
戰後臺灣海外政治運動的意義──看穿臺灣社會的「水晶球」
松田康博──著 
外交史研究取向下的「釣魚臺」與臺灣政治運動
任天豪──著 

綜合座談
海外臺灣人政治運動
陳儀深──主持 羅福全、張維嘉、艾琳達──與談

論文
1970-1990年代海外臺灣獨立運動史料的內容與意義──以臺獨聯盟(WUFI)為中心
薛化元、郭佩瑜、曾婉琳──著
戰後在澳洲的臺灣人與霄月號事件
林韋聿──著

文獻選輯
廖文毅、臺灣共和國與島內活動
張炎憲──著
一家人做伙來打拼──追求臺灣建國的感人故事
張炎憲──著
《海外臺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主訪者序介
陳儀深──著 
《海外臺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 續篇》主訪者序介
陳儀深──著 
臺美人與臺灣民主化──兼論臺灣民主化過程中的「美國因素」
陳儀深──著

年表
與海外政治運動相關紀事
 
 
圖書基本資料
 
【書名】去鄉懷國:戰後海外臺灣政治運動
【編者】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特藏管理組
【ISBN】978-626-95253-3-1【圖書分類號/CIP】733.286
【圖書關鍵字】人文社科/社會議題/社會抗爭
【定價】380 【頁數】 304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2/1/12
文章標籤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9947756.jpg

  地景是文化地理學的核心主題,過去三十年是這個領域前所未見的豐盛時期,迸生了一連串影響深遠的地景解讀。本書首度匯集這些原本彼此分離的地景研究傳統於一處,以批判的視角綜合檢視。
 
  本書主張,地景內蘊的張力是地景研究創造性和生產力的來源,激發出地景地理學的新學說。作者細膩剖析各傳統對於地景的理解和定義,回顧了不同地景思考的研究成果、寫作型態與案例,探掘這些研究取徑背後深層的哲學立場和政治議程,並依序檢視了地景的經驗性與唯物論取徑、視地景為「觀看之道」的理解方式、地景文化的論述,以及晚近的地景現象學。本書同時也強調地景研究的跨學科性質,在文化地理學之外,更點評了藝術史、考古學,以及視覺與文化理論等等領域的創見。最後一章則聚焦於透視地景地理學研究當前的發展趨勢與未來展望。
 
  《地景》是一本啟迪式的入門導論。初識者可在書中找到對於地景這個人文地理學的基點,既透徹、豐富又時新的解說。對於研究者和教師而言,《地景》則涵攝了迄今仍流離的諸多場域,是一個未來研究與寫作的創意平台。
 
 
本書特色
 
  ◆濃縮近30年各界研究之精華,為地景概念的重要導論
  ◆豐富的生活化案例輔助理解抽象概念,更容易閱讀
  ◆針對「文化vs.自然」的議題進行全面反思,呈現出最新穎的生態心理學與人文地理學觀點
  ◆群學「概念書房」第六部:繼《地方》、《移動》、《領域》、《食物》與《饕客》後,拓展之新領域的重要概念。
 
 
佳句摘錄
 
  ■「地景在我內部思考自身……而我是它的意識。」——保羅・塞尚(Paul Cezanne)│藝術家
  
  ■「地景這個概念,意味了分離與觀察。」——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文化史學家兼文學批評家
 
  ■「地景是觀看之道,或更好的說,是再現之道的歷史。」——柯斯葛羅夫與傑克森(Denis Cosgrove and J.B. Jackson)│文化地理學者
 
  ■「窺視癖和自戀的交錯……建構了地理學對地景的凝視。」——吉蓮.蘿絲(Gillian Rose)│女性主義學者、《視覺研究導論》作者
 
  ■「……地景作為積極的能動者,『必須追蹤地景抹除自身的可讀性,並將自身自然化的過程』。」——唐.米契爾(Don Mitchell)│文化地理學者
 
  ■「借用梅洛龐帝的用語,地景與其說是客體,不如說是『我們思想的家園』。」——提姆.英戈爾德(Tim Ingold)│人類學家
 
 
名家推薦
 
  闖蕩到今天,我越發覺得作者在書中羅列的地景張力……正是「地景」之所以迷人之處。——洪伯邑│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就如D. W. Meinig在另一本重要專書《尋常地景詮釋》的導言開宗明義所述:「地景是一個迷人、重要、且曖昧的術語」,任何想直接固著地景意義、解決其曖昧本質的企圖,都可能簡化或窄化了地景的豐富面向。——康旻杰│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不管對於地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景觀與都市設計、視覺藝術的學子,或者只是想知道地景和自身關係的其他讀者,這都是一本不容錯過的好書。——顏亮一│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教授
 
  本書以易於理解的形式綜合了早期與當前的思想……對地景理論研究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布萊恩•肖特(Brian Short)│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名譽教授
 
  非常好的書寫,且易於快速閱讀,並樂在其中。——理查•沙因(Richard H. Schein)│美國肯塔基大學教授
 
  我發現《地景》令人耳目一新,並附有人們能與之連結的沒有行話的例子。總而言之,這本書寫得非常好、易於閱讀,可以成為任何人或圖書館的珍貴補充資料。——尼娜•莫里斯(Nina J Morris)│英國愛丁堡大學副教授
 
 
作者簡介
 
約翰.威利(John Wylie)
 
  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的文化地理學教授。
 
 
譯者簡介
 
王志弘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錢伊玲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生
 
徐苔玲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學碩士、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碩士
 
張華蓀 
 
  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副教授
 
 
目錄
 
專欄列表
推薦序 游移在地景的張力之間/洪伯邑
推薦序 地景的是、不是、與幾乎不曾是/康旻杰
推薦序 視而不見的日常地景/顏亮一
致謝

第一章  導論
1.1 張力
1.2 《地景》的目標與結構
1.3 結論:前瞻

第二章  塑造地景的傳統
2.1 導言
2.2 卡爾.紹爾與文化地景
2.3  W.G. 霍斯金斯:地景、懷舊與憂鬱
2.4  J.B. 傑克森與「風土」地景
2.5 結論

第三章  觀看之道
3.1 導言
3.2 地景與線性透視:藝術、幾何學、光學
3.3 文化馬克思主義、藝術史與地景
3.4 文化馬克思主義與文化地理學:地景作為「面紗」
3.5 地景作為文本:符號學與文化意義的建構
3.6 女性主義與精神分析:地景作為凝視
3.7 討論與摘要

第四章  地景文化
4.1 導言
4.2 物質焦慮
4.3 地景、生產與勞動
4.4 地景的文化:自我、權力與論述
4.5 地景、旅行與帝國主義
4.6 結論

第五章  地景現象學
5.1 導言
5.2 引介現象學:從無身體的凝視到生活的身體
5.3 地景與寓居
5.4 「造景」:現象學、非再現性理論與操演
5.5 地景現象學批判
5.6 結論

第六章  地景展望
6.1 導言
6.2 記憶、認同、衝突與正義
6.3 地景、政體與法律
6.4 地景的終結?關係性、生機論與拓樸地理
6.5 地景書寫:傳記、運動、在場與情感
6.6 結論:創造性的張力

參考文獻
索引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SCS20(SCS空間與都市研究譯叢)
【書名】地景
【作者】約翰.威利
【譯者】王志弘, 錢伊玲, 徐苔玲, 張華蓀
【ISBN】978-986-99477-5-6【圖書分類號/CIP】541.39
【圖書關鍵字】人文社科/社會學/社會工作/社會學理論/經典
【定價】500 【頁數】 352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1/11/26
文章標籤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9947749.jpg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在新自由主義化下,個人從緊密的面對面互動人際關係與既有的社會組織之中解放後,傳統社會運動所強調的街頭遊行示威、抗爭暴動等,激烈好鬥的抗議或革命之重大衝突,依然存在而一樣引人注目,但在當下日常生活中所看到以較和平手段、小尺度的社會改良活動,乃至於消極的無言抗議,相對於過去可說愈益頻繁,也對社會產生不同程度、不同面向的改革。雖然這類活動群體消消長長、人員來來去去,往往缺少傳統作為社會改良制度的社會運動所具有之穩定性與持久性,但更符合當代人多重或破碎的自我、人內心深處具有革命本質的慾望,以及由參與過程的生命經驗來從事自我重構而創造或發現更深、更廣、更遠的視野與新知識,來面對這個新時代。這些看似平凡的活動,反而更能與當代正在發展中新的社會組成方式相應,也涉及對於過去傳統社會運動學說所假定社會與個人對立的本體論之挑戰,更隱含未來新知識發展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黃應貴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目前在清華人社院正在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 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 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 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 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 與鄭瑋寧合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與林開世合編)、《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購》等書。

王增勇

  多倫多大學社工博士、哥倫比亞大學社工碩士。現任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行政院轉型正義委員會專任委員、President of WG06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主張社工必須成為社會改革的動力,透過批判典範的建制民族誌或敘事行動研究取向,鼓勵基層社工發聲。九二一地震後進入台中和平大安溪沿線部落從事災後重建工作,並開始致力原住民社會工作的發展,強調原住民社工必須從原漢殖民歷史理解原住民議題,並以解殖做為為社工實踐的前提。關切的原住民議題從災後重建、家庭暴力防治、飲酒問題的文化介入、到幼兒托育與長期照顧政策對原住民的社會排除,目前以原鄉長照為研究主軸。曾任臺灣社會研究季刊主編、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副董事長、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露德協會理事長、原住民族長期照顧聯盟協會常務理事。

王信翰

  現任花蓮縣花蓮市國褔社區發展協會專案管理員。曾任臺北醫學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計畫助理。目前生活在花蓮的撒固兒部落,透過工作關切及參與原住民族部落的長照與發展議題實踐。

Ciwang Teyra

  成長於原漢雙族裔家庭的太魯閣族,來自花蓮Tkijig 部落。美國華盛頓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含原住民族多元性別、原住民族健康與照顧、歷史創傷、歧視與韌性等課題。參與在原住民族與多元性別相關的人權團體,致力於倡議原住民族與多元性別權益。

黃炤愷

  台北人,於都會家庭出生長大,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關心原住民族議題,近期研究課題包括原住民族同志生活處境、原住民族復原力、原住民族照顧、健康不平等以及新自由主義下的社區工作。

鄭又維

  高雄人,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

Lahok Ciwko

  大臺北出生成長,原漢雙族裔背景的阿美族。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生。大學期間於臺大原聲帶社擔任社長,啟發自身族群意識。現關注且參與原住民族相關議題。

謝宛蓉

  臨床社工師,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社會工作所博士生。研究領域為心理創傷復原處遇以及創傷後成長相關研究。

萬尹亮

  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曾任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副教授,英國University of Essex 社會學博士。他本來唸經濟學,後來在社會學找到樂趣,發現了多元視角和方法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經濟和市場。因此他的研究專長是從消費的角度思考社會變遷和經濟的另類可能。他以消費政治的研究開始,提出這樣的問題:東亞消費社會的形成與這個區域的政治經濟發展有何關聯?他用日本的消費合作運動、中國的打假鬥士和愛國網民,台灣的消費者保護和倫理消費行動,來凸顯在快速的經濟轉型過程中,民主、威權和民主轉型等政治脈絡如何建構出特定的消費者概念及市場制度。近年他轉向消費最核心的一環,食物,研究台灣和中國於2010年前後興起的另類食農網路。他用消費實作理論,解釋農夫市集的社群怎樣改變消費者日常的購買和飲食行為。接著,他以社會團結經濟的角度,分析消費者和農友如何用新媒體、交易規則和平台來協調市場實作。他最新的研究則進一步探索消費道德論述如何成為另類市場的基礎,檢視台灣如何學習日本「提攜」和「生活者」的論述,台灣又如何影響中國的消費合作社。他的研究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Cultural Sociology、《文化研究》、《台灣鄉村研究》等刊物。

張正衡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長期關注日本社會與文化之發展,研究興趣包括社區研究、物質文化、城鄉發展、當代理論等。著有〈根莖狀的社區:新自由主義下的日本地方社會〉、〈非地方的地方性?一個關於機場的當代人類學〉等論文。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的平庸之處出發,透過民族誌的觀點對當代日本社會生活進行整體論式的探索與檢視,希望將來能對當代人類學的知識構築作出些許貢獻。

 

目錄

導論 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黃應貴
第一章 跟著老人一起生活:撒固兒部落文健站工作者實踐文化主權的解殖歷程/王增勇、王信翰
第二章 原住民同志運動者的現身與抵抗/Ciwang Teyra等
第三章 來自產地的精神糧食:雲林食通信的食物、實作和經濟過程/萬尹亮
第四章 寓居中的地方主體:日本地域營造運動的過去與未來/張正衡
作者簡介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NC08(NC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
【書名】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
【作者】黃應貴, 王增勇, 王信翰, Ciwang Teyra, 黃炤愷, 鄭又維, Lahok Ciwko, 謝宛蓉, 萬尹亮, 張正衡
【ISBN】978-986-99477-4-9【圖書分類號/CIP】541.4507
【圖書關鍵字】人文社科/社會議題/社會抗爭
【定價】450 【頁數】 384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1/10/27

文章標籤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9947763.jpg
障礙源自社會環境,而不只是身心狀態
理解障礙者處境,別讓「幫助弱勢」淪為「製造依賴」


  「古代人可能認為戴眼鏡不正常,但現在戴眼鏡的人到處都是。」

  近視的人如果不戴眼鏡就無法看得清楚,行動不便的人也需要輔具才能行走,然而,前者通常不會被視為「身障」。由此可見,「損傷」本身並不構成「障礙」。誰是障礙者?這個問題的解答取決於社會如何界定「正常」,若僅從醫療的角度來定義障礙,無助於瞭解障礙的相對性。這正是為什麼,對障礙的研究與障礙政策的推動,亟需納入社會與政治的層面。

  從歷史切入,本書指出身體損傷者在「前工業社會」仍可盡其所能,對生產做出貢獻。然而,進入以受薪勞動為主的資本主義時代後,障礙者在勞動市場遭到徹底邊緣化。到了二十世紀後半葉,雖然各國政府已進行相關立法,但由於資本主義這個框架沒有太大變動,障礙者仍在就業市場遭到「制度性歧視」。也正因大環境沒能改變,慈善組織的介入往往淪為「製造依賴」,讓受到幫助的弱勢群體,似乎永遠都要受人幫助……

  剖析社會如何「使人障礙」(disable),並構思讓身心障礙者走向「自立生活」的政策,正是障礙政治努力的方向。隨著高齡化成為全球趨勢,身心的受損已經不是距離你我遙不可及的議題。本書邀請讀者一同思辨,如何在障礙的領域讓平權運動開枝散葉,並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無障礙社會。



本書特色

  ◆兩名作者為「障礙研究」(disability studies)這門研究領域的奠基者,英文版的此書初次出版時即引起極大迴響,而再版時更是捕捉了最新的局勢發展,也就是新自由主義趨勢對全球福利政策的影響。

  ◆具有豐富的社會學、哲學與人類學討論,以跨學科的角度,詳實回顧了障礙研究的各項關鍵概念。

  ◆作者本身除了具有學者身分,也投身於障礙權利運動。因此書中絕非提供象牙塔式的學術意見,而是能對集體行動及政策制定有所助益。

  ◆批判醫療論述霸權與無效社福政策。不論是第一線工作者或關心平權議題的公民,都能從此書獲得啟發。



各界讚譽

  任何一個西方社會國家所發展出來的概念、社會現象詮釋與推論,最後在不同社會的實踐、詮釋與運用,都須兼顧不同社會的條件、制度與現狀。本書【障礙政治】翻譯自英國原版書的第二版,在當前台灣社會出版,恰逢其時。任何對障礙研究認真對待,有興趣了解障礙政策與障礙相關議題的人,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屬於內心對障礙社會與障礙者想像的定位。
本書兩位作者,在隔了二十餘年,重新改寫與編輯這本書,無論在書籍內容的編排與章節順序都兼顧外部社會環境的改變與整個英國福利國家歷經擴張、刪減、路線爭議、財政挑戰等等外部大環境的困頓,這些外部政策與制度對障礙者生活及權利的影響,在本書中都做了及時的評論與意見。
  對照台灣現實狀況,破碎不完整的社福體制、過度傾斜現金救助、無限擴張間接支出手段的福利制度,讓障礙者與障礙政策面臨更大的挑戰。相對的,障礙研究領域也極度欠缺對政策與政治面向的深入研究與分析。我推薦這本翻譯文本順暢、文字易懂且編排順眼的障礙研究基本入門書籍給大家,無論你是否有損傷狀態或家人、親朋好友身處這樣的狀態,了解這個現象與每天要處理的大大小小來自環境的問題,這都是一本認識自己與他人的書籍。
  --王國羽(中正大學社福系教授)

  人文社會研究對社會的重要貢獻是在不疑處有疑,提供不同思考視野。本書是英國障礙研究群領導者Michael Oliver與Colin Barnes剖析障礙體制政治性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書挑戰資本主義社會中,針對障礙的個人醫療與矯正模式的歷史、制度與文化,批判既有研究與理解中的「方法論的個人主義」與「調查的基本主義」,如何加重了資本主義與障礙體制的惡性循環,並提出其「社會模型」的行動與研究方案。
  本書從西歐資本主義脈絡的根本問題重新提問,不但是重新思考障礙處境的開眼之作,也是相當好的思想練習。加上譯者也是本地各領域障礙研究翹楚,期待讀者參照台灣脈絡閱讀,必能相得益彰。
  --林文源(清大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我們的不正常,來自於社會無法滿足身體損傷者的『正常』需求。」

  ■身體的缺損而生的障礙經驗,常是不公平與不友善的社會造成。如果使用「有障礙的人」這個詞,我們等於接受了障礙是個人的問題,而非社會的問題。

  ■在現代工業化社會,執政者需要指認數量不斷攀升的都市窮人,並且加以分類。在指認窮人並且給貧民分類的過程中,障礙者經常是一個重要的類別。

  ■〔障礙運動〕和政府走的太近有被吸納的風險;和政府隔得太遠,又有被邊緣化的風險。

  ■「就算我們需要別人幫忙才能發揮功能,我們必須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我們將自立定義為能控制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指『不需要協助也能做事』。」

  ■大部分勞動年齡層的障礙者都有工作,因此都具有經濟生產力。

 

作者簡介

麥可.奧立佛(Michael Oliver)


  英國社會學家、障礙權利運動者。二十歲的時候因為一場意外導致脊椎受傷,使他必須終身以輪椅代步,卻也因此點燃他對障礙研究的熱忱。他是障礙研究領域的奠基者之一,以提倡「障礙的社會模式」(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聞名。

柯林.巴恩斯(Colin Barnes)

  英國社會學家、障礙權利運動者,並且也是一名身障者。他任教於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社會學與社會政策學院,是障礙研究在學院建制化的關鍵推手。



譯者簡介

紀大偉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比較文學博士,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科幻小說《膜》等等。

張恒豪

  美國夏威夷大學Mānoa分校社會學博士,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涵蓋障礙者權利運動、障礙文化與再現、共融教育與障礙研究理論等相關議題。曾發表於臺灣社會學、Disability and Society等期刊,並合編專書《障礙研究與社會政策》。

邱大昕

  美國普渡大學社會學博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身心障礙研究、醫學社會學、科技與社會、感官研究等。

 

目錄

譯者致謝詞/紀大偉
導讀/張恒豪、郭惠瑜
前言
 
第一部分 概念與起源
第一章 什麼是障礙?
第二章 障礙研究的起源
第三章 障礙資本主義的興起
 
第二部分 再現與論述
第四章 意識型態與障礙個體
第五章 建構障礙身分
第六章 障礙問題的創造
 
第三部分 議題與行動
第七章 面對障礙社會
第八章 抵抗使人障礙的社會
第九章 來做障礙研究
 
參考書目
索引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SOC-052(SOC社會學叢書)
【書名】障礙政治:邁向消弭歧視的包容社會
【作者】麥可.奧立佛, 柯林.巴恩斯
【譯者】紀大偉, 張恒豪, 邱大昕
【ISBN】978-986-99477-6-3【圖書分類號/CIP】579.27
【圖書關鍵字】人文社科/社會議題/弱勢族群
【定價】450 【頁數】 336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1/10/26

文章標籤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8631311.jpg

 

 

公民該有的居住選擇,國家應有的社會想像!
一群人行動,從建商和投機客手中奪回居住權!!

╱╱╱ 居住運動再起!行動與論述並行 ╲╲╲

✓理念、實踐、機制、未來,四大主題一次擺開
✓數十種不同合作住宅嶄新模式,且囊括多個城市治理創新及民間互助網絡機制
✓New全彩圖文,豐富的小檔案、手繪插畫、名詞解釋box滿滿吸收!
✓中文版獨家收錄前言、後記接台灣地氣!

 

 

1989年,數萬民眾夜宿街頭抗議高房價!2021年,無殼蝸牛依舊無殼?
居住正義、房市改革、租屋市場透明化……遲遲不來,不如挽袖自主起造!

臺灣購屋市場的「高房價」已是人盡皆知卻又無能為力的結構性問題;租屋市場不僅嚴重供不應求,長期的管制不力及資訊不對等則形成缺乏保障的「租屋黑市」。現實逼迫人們只能在買不起或租不好間抉擇,特定群體的安居權益往往無法被滿足。難道買/租之外,沒有第三種選擇了嗎?我們是否有機會參與打造住宅的過程?如何才能創造更具共融性、經濟可負擔的居住環境?

當今社會快速變遷,家庭結構改變,高齡化、家戶小型化、孤獨化產生新居住需求;高房價下青年世代亦重新思考產權和居住的意義,浮現群體價值、共享經濟、社區營造等新居住價值。呼應越來越嚴峻的住居課題,多樣化的合作住宅正有其發展潛力。

  你想知道………

  跨世代混齡共居的樣態及其永續性嗎?
  租客也可以團結起來對抗縉紳化嗎?
  無家者、難民、障礙者等居住弱勢如何翻轉能動性?
  同志如何挑戰主流家庭結構、融入鄰里建立新社區?
  新市鎮、區域開發、都市設計如何應用合作住宅發動社會創新?
  長期地上權、理念徵選、優先承購權、社區土地信託怎麼操作?
  公民社會究竟可以自主長出什麼樣的變革力量?
  臺灣有沒有可能成就合作住宅?發展現況為何?

本書逆向產權置上的價值觀,奪回住宅生產的自主權,跟誰住、如何居?重構社群連結同時滾動社區永續。《互住時代》呈現了共融家園的多元輪廓,也揭示擘劃藍圖與克服困難的可行方法,借鏡他山之石重點更在導回臺灣現場落實。總括一句,「決心」要做最關鍵,接下來行動就是我們的事了,合作住起來!

名人聯名推薦

  江永昌(立法委員)
  呂秉怡(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
  林洲民(建築師)
  呱吉(臺北市市議員)
  周于萱(台灣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副理事長)
  紀惠容(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
  徐燕興(基隆市都市發展處處長)
  張金鶚(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黃國昌(律師)
  康旻杰(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副教授)
  曾旭正(臺南藝術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曾光宗(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
  彭桂枝(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
  廖雲章(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總監)
  鄭麗君(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羅惠珍(《巴黎不出售》作者)
  (依姓氏筆畫排序)

合作住宅推動聯盟真心推薦

  台中市友善住宅公用合作社
  新北市友善住宅公用合作社
  高雄市友善住宅公用合作社
  常樂苑住宅公用合作社
  台灣樂齡住宅公用合作社
  楓生共生公寓
  一起宅宅
  幸褔家園


編者簡介

  id 22創造性永續協會

  方孟珂

  拉瑞莎‧茨維特科娃

  id22以柏林為基地,推動各種創新的地方、社區倡議計畫,至今已執行數百個方案。每個方案就像是小小的實驗室,研究各種創新的都市另類行動,因此也稱為「城市實驗室」(eXperimentcity)的計畫。城市實驗室重視自發性的空地與建物再利用,例如生態建築、另類文化中心或社區農耕計畫,使閒置空間透過市民社會的巧思,創造出各種都市空間營造的新方法。

  OURs都市改革組織

  臺灣第一個以空間政策倡議、實質環境改造為主軸的非營利組織,長期關注土地、住宅、都市開發、歷史保存等議題。自2011年起,積極投入住宅政策改革推動,特別是在社會住宅的推動落實上,扮演關鍵性的角色。2018年起,後續規劃以「合作住宅」作為下階段工作重點,期透過系列性的理念推廣、社會串聯、政策與立法遊說等方式,與志同道合者齊力打造合作共居之願景。


譯者簡介

  詹竣傑

  OURs都市改革組織辦公室主任,長期參與住宅政策研議與撰寫相關文章。來自迪化街百年的中產家庭,自己相信「革命的孩子都出身於要被革命的階級家庭」。要改變大富翁般產權至上的都市發展邏輯,唯有從「居住」政策下手,才有機會進行社會溝通和滾動改變。

  詹品丞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主要研究關注萬華舊城區,曾與「都市聚落與地景研究室」參與蟾蜍山煥民新村保存行動、大安森林公園及周邊環境之人文地景變遷等研究案。

  林偉

  基隆市嘻哈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經營「媽媽樂Motherfunk工作室」結合嘻哈藝術形式與社區營造行動;也是饒舌音樂創作   者、嘻哈文化研究人員、規劃設計師,時常翻譯一些音樂、建築或反帝國主義相關文章引介不同的見解。
 

目錄
 
  中文版序 共融住宅及專用住宅的角力史
  編者序 以共融住宅直面變動中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的挑戰
  前言 共融合作住宅作為打造韌性城市的基石
 
  理念 IDEA
  共融及社會凝聚力,是營造社區和鄰里關係的資源
  自主生活卻只能獨居在家?會想辦法則萬事可達
 
  實踐 PRACTICE
  【合作社】
  一起居住、一起工作、一起綠活──「史普利費爾德」,柏林
  瑞士住宅合作社的嶄新實踐──「不只是居住」,蘇黎世
  社會融合與混齡共生──「生活感」&「藝術生活」,達姆斯塔特
  創造明日多元住宅群的機會──「凡巴赫利」,伯恩
  老屋新生,扭轉縉紳化──「史瑞茨基街44號」,柏林
  尋常小日子,圍繞好鄰居──「每日打開共好」,柏林
 
  【其他興辦主體】
  為他/她自己還有身邊事都盡點力──「酷兒之家」,維也納
  學生與無家者彼此互助,共組家園──「文齊司特之間」,維也納
  不論先來後到,共同扎根此地──「庇護之屋」,柏林
  一座海納訪客的社會雕塑──「大都會飯店」,奧格斯堡
  居無礙、造生活──「共融公寓」,科隆
 
  機制 MECHANISM
  【由上而下,城市治理創新】
  製造共融,促進合作──合作住宅、市政府、市有住宅公司與民間團體
  房/地不合一──辯證土地使用的公共性
  城市權,做得到!──長期地上權、理念徵選及優先承購權
  城市郊區與中心的協奏曲──來自索菲伊隆合作社的經驗
  共融所有人的前瞻新市鎮──「北弗雷漢姆」,慕尼黑
  在圖賓根供應永續住宅──理念徵選、固定價格釋出土地
  再探圖賓根──不只是住宅,以公共利益回應政策問題
  【由下而上,民間互助網絡】
  為下一個社群!居住經濟的循環共同體──「反投機共同居住聯盟」
  發展共有共治的明日城市──「布魯塞爾社區土地信託」
  市民社會建設合作之城的試金石──「統計之家」
  建構合作社的資源網絡──「自由合作社」
 
  未來 FUTURE
  提升住宅政策的正當性與必要性
  迎向共融合作住宅的挑戰和願景
  通往共融合作住宅的十二項指引
  後記 邁向「共融」:臺灣推動合作住宅的切入點
 
  參考資料 INFORMATION
  作者群、合作夥伴、資源及聯繫方式
 
 
圖書基本資料

  【書名】互住時代:打造社區共融生活的合作住宅
  【作者】Michael LaFond, Larisa Tsvetkova
  【譯者】 詹竣傑, 詹品丞, 林偉
  【ISBN】978-986-86313-1-1【圖書分類號/CIP】542.635
  【圖書關鍵字】人文社科/社會議題/社區再造/都市規劃
  【定價】450 【頁數】 272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1/10/28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9947732.jpg
 
〔凝視〕
一位導演,三大國際影展榮耀肯定;
廿部作品,逾四十年光陰成就電影。

 

★全彩印刷,收錄多幅精采劇照★


侯孝賢電影與文學的關係密切,但少有學者注意到中國抒情傳統對侯孝賢的影響。作者歷經十年寫作時間,企圖釐清侯孝賢的個人才俱如何挪用與轉化抒情傳統,在電影媒介中賦予它新的生命。本書特色是明確呈現侯孝賢的整體作品,並透過互文關係探索其電影與歐洲、日本及好萊塢電影之間的影響和指涉。
⠀⠀⠀⠀⠀⠀⠀  
著眼於電影與文學的互文關係,作者嘗試填補戰後臺灣文化史的脈絡,進一步探討侯孝賢電影與臺灣戰後中國抒情傳統之間傳承、辯證和矛盾的關係。延續抒情傳統研究在臺灣的學術之華,本書希望開創出具有臺灣特色、華人觀點與東方視角的侯孝賢研究,並重新反思抒情傳統在臺灣的文化政治。


重磅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小野(作家)
王君琦(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系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
史書美(加州大學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
江寶釵(中正中文系暨台文創應所教授)
孫康宜(耶魯大學東亞系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
陳國球(清大中文系玉山學者講座教授)
張靄珠(交大外文系教授)
彭小妍(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須文蔚(師大國文系教授)
黃美娥(臺大臺文所教授、臺灣文學學會理事長)
葉月瑜(香港嶺南大學講座教授、文學院院長)
廖咸浩(臺大外文系特聘教授、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
劉紀蕙(交大社文所講座教授)
蔡英俊(清大中文系教授)
鄭麗君(前文化部長)

專文推薦

透過謝教授深入且細膩的論述分析,我們得以用嶄新視野來觀看侯孝賢導演從臺灣新電影時期以來的長片作品。—陳儒修(政大廣電系教授)
⠀⠀⠀⠀⠀⠀⠀⠀⠀⠀⠀⠀⠀  
透過『抒情』概念來貫穿全書,尤其可以看出侯孝賢電影美學的隱秘脈絡,並以此與中國傳統美學相扣合。—楊小濱(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各界讚譽

侯孝賢的電影作品在國際上持久討論遠超過台灣本地,所以這本書的誕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書中提及很多創新的見解,期待有更多人來重視侯孝賢。—小野(作家)
⠀⠀⠀⠀⠀⠀⠀
當1989年侯孝賢導演以《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並以「悲情」為島嶼定義、為影片命名時,就已清楚展現「悲情」在其心中的份量和意義。本書選由陳世驤中國抒情傳統論進以闡述,堪稱絕佳取徑,且能展現文學人解讀電影文本的慧心。—黃美娥(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臺灣文學學會理事長)

作者簡介
 

謝世宗
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電影、臺灣戰後小說,以及文學理論與文化研究。論文散見國內外中英文期刊,另著有教科書《電影與視覺文化:閱讀臺灣經典電影》(2015)和學術專書《階級攸關:國族論述、性別政治與資本主義的文學再現》(2019)。
 
 
目錄
 
名家推薦
推薦序 為何需要又一本侯孝賢電影研究專書?/陳儒修
推薦序 侯孝賢的抒情詩學:一個新的典律/楊小濱
自序與謝誌
撰寫體例
⠀⠀⠀⠀⠀⠀  
導論 侯孝賢、《悲情城市》與抒情傳統
一、侯孝賢研究與抒情傳統
二、中國抒情傳統再定義
三、抒情傳統與電影媒介
四、研究範圍與章節架構
⠀⠀⠀⠀⠀⠀  
第一章 沈從文、生命力與城鄉發展
一、從湘西故事到《風櫃來的人》
二、青春之歌與封閉的島嶼
三、國族寓言與經濟發展
四、文學、電影與互文式的比較研究
⠀⠀⠀⠀⠀⠀  
第二章 靜態悲劇與旁觀者視角
一、抒情傳統與個人才俱
二、再探抒情傳統:一個電影研究的視角
三、《冬冬的假期》:成長啟蒙與人際疏離
四、《童年往事》:生死凝視與世代交替
五、《戲夢人生》:人生圖像與劇臺空間
六、敘事電影與抒情時刻
⠀⠀⠀⠀⠀⠀  
第三章 偷車賊、底邊階層與抒情置換
一、《戀戀風塵》與偷車賊的故事
二、鐵軌、甬道與底邊階層
三、現代性的多重時間與敘事的辯證發展
四、自然、啟蒙、抒情與象徵性的解決方案
五、電影生產與社會力的協商
⠀⠀⠀⠀⠀⠀  
第四章 歷史再現、今昔對比與敘事結構
一、歷史與當代的敘事連結
二、《好男好女》:歷史再現與多層次敘事
三、《好男好女》:歷史解釋與歷史真實性
四、《最好的時光》:今昔對比與抒情的終結
五、從歷史電影到現代都會的轉折
⠀⠀⠀⠀⠀⠀  
第五章 當代的末世圖像與抒情的時間意識
一、從過往鄉村到當代臺灣
二、《尼羅河女兒》:女性旁觀者視角、城中之鄉與幫派分子的悲劇
三、《南國再見,南國》:無出路的公路電影與土地的商品化
四、《千禧曼波》:後現代臺北、時間不感症與異國烏托邦
五、抒情傳統在當代的延續與斷裂
⠀⠀⠀⠀⠀⠀  
第六章 跨國電影、觀光客的凝視與抒情在他方
一、跨國電影的詩學與政治
二、《珈琲時光》:時間之流與東京的城市交響曲
三、《紅氣球之旅》:記憶的追索與法國文化的建構
四、觀光客凝視下的跨國城市再現
⠀⠀⠀⠀⠀⠀  
第七章 文化中國的擬像與幽微的華麗美學
一、跨國脈絡中的國族電影
二、電影博物館,或歷史作為一種奇觀
三、《海上花》:人際互動、時間意識與殖民的(不)在場
四、《刺客聶隱娘》:人倫之情、身分認同與歷史的逃逸
五、抒情傳統與文化中國的擬像
⠀⠀⠀⠀⠀⠀  
結論 臺灣戰後政治文化與中國抒情傳統的反思
一、新電影之死 vs. 戲戀侯孝賢
二、抒情傳統與政治文化
三、從批判的抒情到抒情的批判
⠀⠀⠀⠀⠀⠀  
參考文獻
本書各章論文出處
本書使用影像圖檔之授權來源
附錄一 侯孝賢執導作品
附錄二 侯孝賢電影研究詞彙
索引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FT010(FT 台灣足跡系列)
【書名】侯孝賢的凝視:抒情傳統、文本互涉與文化政治
【作者】謝世宗
【ISBN】978-986-99477-3-2【圖書分類號/CIP】987.31
【圖書關鍵字】侯孝賢/抒情傳統/文學/電影
【定價】620 【頁數】436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1/2/5
 
文章標籤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博客來BN950X300.jpg

 

導讀

全球化讓社會更加平等了嗎?

蔡瑞明(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全球化無遠弗界的影響

2020年將是這個世代難以忘懷的一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藉由全球化所形成的跨國交通網絡,從中國武漢快速蔓延到全世界。各國在新冠肺炎病毒高度傳染的肆虐下,短短二三個月內,紛紛啟動城鎮封鎖與入境限制,全球化最重要的移動工具—國際航空公司也停飛了大部分的航班,不僅限制人們日常的工作與活動,也使原本繁忙密集的跨國移動幾乎停擺。疫情不僅造成人心惶惶,衝擊日常生活、工作、與健康,對人們的各種威脅程度也隨其社會位置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對於無法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的勞工,疫情提高了他們失業與染病的風險,更加惡化了社會不平等。

大部分的經濟學者認為,全球化將為世界帶來更大的經濟成長,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減少貧窮,改善社會的不平等。然而多數社會學者對此觀點有所保留,甚至質疑。本書的書名《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探討許多國家複雜的社會不平等現象,以及全球化下如何複雜化與強化社會既有的不平等,並帶來各種新的困境與危機。由於當下全世界受制於新冠疫情的威脅,導致各種全球化的動能受到抑制,此時閱讀這本書的感受特別強烈。本書提供了多元而寬廣的視角,解析複雜的社會不平等議題,以及針對全球化下對社會不平等產生的各種影響,提出豐富的觀察、討論與反思。

 

社會不平等的多元面向

首先作者史考特.瑟諾(Scott Sernau)從種族、階級、性別等三個核心面向,探討美國的社會階層化體系與其所產生的社會不平等。尤其針對這三個面向彼此的交錯與相互牽引,所形成的社會不平等複雜現象。這是社會學者致力剖析的主要難題之一。本書內容架構分為不平等的根源、面向、挑戰等三部來探討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第一部討論不平等的根源,種族、階級、性別是形成不平等的主要因素。這些因素在各個國家出現何種樣貌?各國之間存在哪些差異?學者們針對這些現象與問題,提出了哪些理論來解釋這些不平等的出現。第二部分則是以更為多元的角度描述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不平等問題,包括階級特權、種族/族群不平等、性別不平等,並討論地位聲望、權力與政治等議題。

在第三部,作者嘗試提出多個取向來挑戰這種不平等的體系,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雖然,好的教育政策與投資可以提高底層人們向上流動的機會,但是教育資源往往受制於地區的稅收與不均的資源分配,使得下層階級的子女「就是翻不了身」。然而,作者對於去工業化的城市與都市化所遺留的農村裡持續惡化的失業、低薪與貧窮感到悲觀。他認為必須訴諸國際行動,聯合世界各國,一起解決全球財富的問題,並透過各種社會運動,從在地到世界,跨越疆界,團結合作,來改變這個不平等的世界。基本上,本書採用一個更大的框架,引導讀者從不平等的根源、面向與挑戰來理解複雜的全球化時代所形構出的種種社會不平等以及其嚴重的後果。

本書針對社會階層化的論述有相當完整的介紹,提供讀者充分的概念和理論來以理解社會不平等的成因、機制與過程,引導讀者認識各種社會的不平等體系是如何形成與持續運作,進而反思身處其中的我們,個人生命如何受到這些社會體系所影響?社會與政府可以透過爬梳這些經驗,作為改善社會不平等的政策基礎。

本書以美國社會與國際比較作為討論和分析主要的素材,但亦兼顧很多國家的案例和狀況,可讓讀者了解到各國的社會不平等之間雖有差異,但也存在不少的共同性。然而,全球化使得資金、產業、人才可以跨越國界的快速流動,帶動產業外移、人才外流、失業率提高、貧富差異擴大,加深了社會不平等。本書針對社會不平等的討論不僅行文深入淺出,內容也相當豐富,從個人到社會、國家、全球的多元視角,使讀者可充分了解他國社會的不平等問題及其改善之道,從而藉此考察台灣的社會不平等問題與他國的異同。

 

全球化對社會不平等的影響

社會不平等的問題在單一社會已經相當複雜。瑟諾以他自身的經歷為例來說明,倘若他的家庭社會經濟條件有所變動,他的人生際遇或許就不同了。個人通常承襲家庭背景,也就是父母親的社會階級與種族。家庭通常透過代間資源的傳遞,嘗試維持或提升後代的社會經濟地位。因此,社會學家通常以個人在獲得個人的社經地位時,受到多少家庭因素的影響,來判斷社會公平的程度。若把這個議題放入全球的格局來談,跨越國界的不平等議題,將會變得更為複雜。這也衍生出學界對於這些問題的糾結與解方,辯證不休。

這使得支持或反對全球化的雙方經常各說各話,難以取得共識。例如全球化的代表單位之一,「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被全球化的支持者視為全球化的非凡成就,但每一次年會召開時,都會引來世界各地的示威抗議。瑟諾在本書以一個清晰的架構來檢視這個複雜的問題,並以一個接著一個活生生的事件與變遷的故事來呈現全球化如何改變了各地的人們與住居的社區,使讀者可以透過他的說明,了解這個世界的變化。由於全球化的貿易活動,使有些原本興盛的產業逐漸外移,造成大量失業與社區的沒落。社區間開始出現貧富不均的失衡問題,浮現出一連串的社會問題。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全球時代的不平等代價相當高昂。美國快速惡化的不平等不僅衝擊生活方式,也影響百姓的身心健康,而這個現象在全世界都在發生著。

對此,本書提供讀者一個閱讀與寫作的參考,藉由循序漸進的方式來了解全球化所帶來的危機。即使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資源,最強的國力,佔據了世界上最具優勢地位的美國,在社會階層化的運作下,依然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不公平、歧視、貧窮等窘境。本書以一個完整的架構來了解社會運作的複雜性,提供其他國家的讀者來思考自己國家的問題要如何解決?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除了需要決心與勇氣,也需要謙卑,善用科學的方法,提出更好的方法來解決這個頑固的難題。美國地大物博,人口多元,又是聯邦,各地法令不一,使得問題的樣態相當多元,有利於讀者可以從中獲得比對與參考。

 

………

 

第一章  戈爾迪之結:種族、階級、性別

 

不平等世界的各種面向

當我們提及過去的成就與未來的期望時,最不願意承認這些差異源自於社會不平等與社會階級。我們現在的地位、生活的地方、就讀的大學、美好的前途,都是因為我們自身的能力與努力,確實如此。社會學家說我們的生命機會(我們對生活有什麼期待)以及流動(在階層系統裡上下移動)背後都有社會條件與社會限制。這並不是一個很受歡迎的說法,至少在我們必須解釋自己為何沒通過入學考試或得到那份工作之前都不會喜歡社會學家的說法。我們或許對於個人偏見很敏感(「對方因為我的年紀〔或是種族、性別、穿著等任何理由〕而反對我」),但大多數的人都忽略社會體系的整體結構對於機會的影響。

 

讓我以個人的經驗與背景為例。我是美國中西部一所中型公立大學的社會學教授,我的職稱與學歷讓我取得很高的職業聲望,至少我的學生與電訪員稱呼我為「博士」。我的薪水比全國平均還高(但卻略低於年紀、性別與種族和我差不多的人)。我的社會階級背景和我的多數學生差異不大。我的祖父是德國移民的後代,他的父母除了務農之外還開了一間「小酒吧」(saloon)。祖父結婚前做過各種臨時工,後來到他岳父母那座不好經營的農場幫忙。一九三〇年代經濟大恐慌期間,他到芝加哥擔任夜班警衛,直到在一場意外中跌傷。他受傷之後開了一陣子計程車,然後回到威斯康辛(Wisconsin)中部的一家紙廠工作,並做點蔬菜耕種。如果你問他對於生命的看法,他會提到辛苦工作的經驗、好日子、壞日子、好運與毅力,還有自己艱苦的生活歲月。他這樣說當然沒有錯,只不過他的生命其實是受到所屬社會階級與族群的多方影響,而這些往往又與更大的社會與經濟變遷相互影響。如果他的父母比較有錢,他們一開始就可以在印第安那州買下比較肥沃的土地,而不是搬到威斯康辛中部的荒涼地帶,這樣一來他們種田的「運氣」或許會好很多。如果他們有錢可以開一間比較有規模的店而不只是小酒吧,他們或許就可以加入芝加哥或密爾瓦基逐漸成長的日耳曼裔小老闆的生意圈。然而,如果我的祖父母的父母從德國移居過來的時候,身上卻沒有帶任何一毛錢,他們就不可能買下土地或商店,那麼生活會更加辛苦。如果他們是非裔或西班牙裔,就可能無法住在威斯康辛中部的農村,而是住在印第安那的加里市或在芝加哥南部落腳。毫無疑問,他們處於美國二十世紀初大遷徙的轉變之中,也是從農業走向工業與服務業經濟大浪潮中的一分子。

 

我的父親出生於經濟大恐慌的艱困歲月,在芝加哥中區的族群對立中成長。當祖父母帶著他返回威斯康辛中部時,他一邊在農場幫忙還要到當地的紙廠上班。後來他發覺自己討厭在工廠工作,因此試著去當酒吧侍者,又更後來他考取了一張不動產執照,然後到密爾瓦基北邊的市郊銷售新房子,在一九五〇到一九六〇年代經濟成長期間賺了點小錢,但一九七〇年代經濟蕭條導致大部分的中西部地區成長緩慢,這讓他度過一段艱困的時光。當我問到他對於生命的看法,他也是提到自己喜歡與討厭的工作、好日子、壞日子、努力及毅力。他沒說不動產執照是自己跨入正在擴大的中產階級的一步險棋,也未提到自己從藍領產業進入白領服務業是世代流動的一部分,而且對於中西部或東北部的郊區化以及產業與就業機會的快速成長等社會力量也隻字未提,但他的契機與生命機會明顯受到這些事件的影響。

 

至於我呢?中學時挨家挨戶的推銷以及在學校的「開店」課程中,我的表現都令人失望,因此我很早就認清自己不適合擔任推銷員或去公司上班。我在學校表現得不錯,特別是寫作或自然課程方面。四年級的時候,我從一間日趨混亂的都市小學,轉學到一間日趨活躍且設備優良的郊區學校,這間中產階級子女就讀的學校對我發展自己的興趣有所助益。我從中學就開始打工,賺到的錢足以讓我到一所小型的公立大學就讀三年,因為當時公立大學針對州民收取的學費算是相當合理。由於我的學術性向測驗(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SAT)分數很高(最厲害的是抽象與非實務兩個部分),有其他好幾間大學都接受了我的入學申請,可是我並不認為自己能夠負擔的起其中任何一間的學費,況且我沒有積蓄,也不懂得申請獎學金或貸款。後來,我爸和祖母分別出了點錢,而我在學校的成績使我可以在三年內取得大學學位。如此急著畢業的缺點就是畢業那一年正好碰上經濟衰退,市場上的工作機會並不多。我對學術的愛好使得就讀研究所成為一個選項,而之前對於法律及政治的興趣也逐漸轉向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因此我最後進入一所長春藤聯盟的大學,成為社會學博士。

 

我既不享有特權也不特別窮困,我的經驗看起來完全是個人動機與能力所促成的結果。家中不富裕解釋了我的職業選擇。我是家中第一個拿到大學學位的人,也是第一個從事穩定白領工作的人(雖然我穿白領衣服的機會比我爸還少),這都是因為我個人的能力與努力。我有些學生是出身自工人階級,他們也會支持同樣的論點,不承認他們有什麼特權。但要注意的是,我的生命有可能因為一些變化而完全不同。

 

如果我家很有錢呢?

如果我父親當時企圖創業後來成功了,搭上那波郊區建築的榮景成為房地產開發商呢?現在看來,其他資本較多、時機也較好的投資者都已經成功了。我們就會住到河對岸那片比較富裕的郊區,我可能還是同樣就讀公立中學,但很有可能是一間設備與教學都非常好的學校。在我打工的地方,我一直都對網球很有興趣,雖然打得不是太好,但如果我一開始就聘請私人教練,或許可以加入中學的網球校隊。在一所假定每位學生都會進大學的中學裡,我會獲得很棒的生涯輔導與詳細的討論,精挑細選之後,再給我幾間文理學院的宣傳小冊,封面上還印有漂亮的校舍與女學生。既然確定我可以負擔得起這幾所學校的費用(成績也達到入學標準),我就會樂於聽從生涯輔導老師提出的意見:選最好的學校(我還是需要老師的建議,因為在這個劇本下我的父母沒有唸過大學所以無法引導我)。父母、同學與輔導老師都很有可能會強力鼓勵我唸法律,只有高收入的行業才能讓我回到同樣高級的郊區,和朋友及同學住在一起。如果我是私人執業律師,就可以繼續參與父親的事業並為他提供建議。另一個選擇可能是順著我的興趣在大學時主修地理或城市規劃,畢業後再攻讀一個企管碩士,最後結合這些興趣接手我父親的事業。當然,我在社會科學上的緩慢旅行將就此打住,雖然個人的品味與能力還在,可是現在卻被我身處的社會情境推往新的方向。我可能還是喜歡歷史、社會科學及寫作,但現在可能是在我的郊區豪宅的書房中寫著像《富蘭克林的七個經商秘訣》這類的書。

 

另一方面,如果我家一直都很貧窮呢?

那麼在我九歲時從城市到郊區這重要的遷移根本不會發生。我就讀的可能是密爾瓦基中北部一間設備老舊的中學,學校的周邊族群關係緊張,也有嚴重的毒品問題。我還是會從中學畢業然後一樣想要讀大學,但可能必須在家裡附近的大學上短期課程,同時去工作增加家裡的收入,而原先數學不好的問題可能無法解決,這會限制我的學術前途。如果我想要取得大學文憑,可能得花六到七年而不是三年,如此一來我就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熱情以及精神考慮讀研究所的事。

 

再來請思考一下這個更具爭議的情況:如果我是生在黑人家庭呢?

我父親可能還是會從密爾瓦基到芝加哥,卻可能永遠都從事工業相關的工作,在一九四〇年代後期,除非他願意在一間只有黑人的酒吧上班,否則他不可能轉行改做酒吧侍者。他也無法去銷售郊區新建的房子,因為這項工作在一九七〇年代時期全部都由白人主導。潛在的黑人購屋者會遭到系統性排除,因為他們財源有限以及貸款不易,加上白人社區對黑人的恐懼,而且當時密爾瓦基郊區也沒有讓黑人推銷員生存的空間。因此,我父親極可能會繼續留在西城區的工廠上班,而這些工廠很多都在一九七〇與一九八〇年代之間工業低迷的時期關廠或解聘工人。這很有可能發生在我讀中學和大學那關鍵的幾年,這樣一來我就會面臨各種「貧窮」的阻撓,而學校的輔導老師也不會積極鼓勵我繼續就讀大學。

 

最後,如果我身為女性呢?

這可能是最難勾勒的劇本,因為性別預設與不平等完全根植於家庭、同學之間的互動、媒體以及類似學校這樣的機構之中,所以幾乎不可能和個人特質截然劃分開來。我數學之所以不好,是因為我從都市學校轉學到郊區學校,這邊的進度超前一年,因此我完全沒上過除法與分數,但真正影響數學成績的會是我的性別,而不是轉學。中學的輔導老師可能因為我是女學生就不會督促我要克服數學,雖然我還是可以輕易從中學畢業,但有可能因為糟糕的數學表現而拖累我的學術性向測驗及研究生入學考試/資格考試(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s, GRE)成績。由於成績比較低,對於要就讀哪一所大學,我沒有太多選擇,也無法進入一流的研究所。我或許會因為是女性而在某方面得到好處,那就是我大學時期的課外打工。我打工的單位會自動安排女同學擔任文書工作,工作環境比較乾淨,收入也比男同學做的「輕活」好一些。雖然我打字的速度比裝箱的速度還快,但我從未做過文書工作,直到後來聯邦學生貸款處需要一名能夠搬動裝滿申請書與文件等重箱子的人員,所以決定找一個年輕男學生進來。當然,在今日的勞動市場中,我必須突顯自己搜尋升學貸款資料庫的電腦技巧,而不是一雙強壯的手臂。

 

但如果我是女性,還會有其他挑戰等著我。我們第一個小孩在我就讀研究所的時候出生,我太太請了一小段時間的育嬰假。如果交換過來她變成先生,當時沒有「先生的」育嬰假可以請,我得花更多的時間來照顧小孩,因此延後我完成研究所課程的時間。研究所畢業(假如我可以畢業)的職業生涯也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研究所之後的生涯將會如何也是個複雜的問題(假設我能夠畢業),主修社會學的女性愈來愈多,根據我後來的發展,我或許可以成為一位出色的女性社會學家。如果我選擇進入法律相關的職業,我的表現可能也不錯,但是比起其他工作生涯相同的男性法學院碩士生,我的收入可能只有他們的七成以下。

 

社會學的重點之一,在於指出每個人的成就是由個人特質以及社會位置的相互影響所產生的結果。我們的哪一項特質將會得到激發、獎勵或限制,是由我們所處的社會位置所決定的。個人受到的獎勵與限制各不相同,使得社會不平等這個主題變得更為複雜,但是也變得更加有趣。

 

 

第三章  全球的分歧:橫跨社會間的不平等

 

 

珠江三角洲供應全世界的芭比娃娃及米老鼠等玩具。大約有八萬家相關的香港企業於當地設廠,一千八百家中國的公司來到此地,以及數千家來自台灣、香港、美國與歐洲的公司都匯集在此(Edwards 1997)。大型新穎的購物中心及遊樂場滿足了新興中產階級的消費慾望,但大部分的中國人是為了謀生而來。一個個年輕的女工戴著口罩肩並肩站在一起,黏合銳跑(Reebok)運動鞋的鞋底。愈來愈多的男性工人來這裡尋找一份工作,想要逃離鄰近地區的落後與貧困。

 

傅先生從農村來到珠江三角洲,想在當地工廠找一份薪水較好的工作。後來他落腳在一家出口商,主要的工作是把紅色與白色的模具黏到聖誕老公公的笑臉上。傅先生很高興自己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不久之後他發現自己擁有了一切卻失去了笑臉。他必須打開一箱又一箱的聖誕老公公,然後快速操作那既老舊、缺乏定期保養又常常故障的沖壓機,而且雇主根本不理會他對爛機器的抱怨。有一天,當他要從機器上把聖誕老公公的笑臉取出來並放進箱子時,機器突然壓下來並切斷他的手。傅先生復原速度相當緩慢,傷口也異常疼痛。更糟的是,他再也無法到任何一家工廠上班了,因為這些工作都要求速度與熟練。他的雇主是將辦公室設在香港的台資企業,拿出一份「離職津貼」給他(這裡的離職具有特殊意義)。傅先生拒絕了雇主的賠償,轉而尋求專門從事職業傷害訴訟的喬律師協助。喬律師向傅先生表明,如果確實是因為公司的漠視造成他的傷害,那麼賠償金額應該遠遠超過目前雇主提出的價碼。當傅先生回到工廠找雇主理論,雇主居然把傅先生關起來並且要求他撤銷告訴,否則不放他走。喬律師很清楚,在類似案子中雇主通常會使用恐嚇手法,因此帶著當地警察去工廠救出傅先生。後來傅先生真的控告雇主並贏得數倍於原先的賠償。相較於美國相同訴訟案件所獲得的賠償,雖然這筆錢只是九牛一毛,但足以讓傅先生回到學校讀書,學習一項憑腦力而不是體力的專長,而他希望成為一名律師。

 

可是,像是傅先生與喬律師這樣的人在對雇主施壓時必須小心翼翼。雖然台商還是在珠江三角洲生產塑膠製品,但已經不在當地生產牛仔褲,他們把成衣業遷移到尼加拉瓜。這個國家曾經是桑定民族解放陣線(Sandinista)與美國支持的康特拉(Contra)部隊打仗的地方,現在則是一個大型的「自由貿易區」。此處大約有兩萬五千名工人,絕大部分是年輕的婦女。他們在尼加拉瓜的工廠裡工作,工資每小時是美金七十分,這大約只有墨西哥工資的一半。尼加拉瓜人身上都有桑定民族解放陣線的印記,時常挺身捍衛自己的權利,但在籌組工會這件事上,卻無法得到政府的幫助。有人說這是因為在極度貧窮的尼加拉瓜,工廠工人的薪資已經和當地的護士與警察一樣多,也有人懷疑這與首都馬拿瓜(Managua)那棟閃閃發亮、由台灣出資興建的政府大樓有關。這棟大樓是友誼的象徵還是一種操縱手段?台灣為哥斯大黎加蓋了一座美麗的吊橋,名為「台灣友好大橋」(Friendship of Taiwan Bridge),象徵長久的關係。近日,哥斯大黎加將原初的經濟關係轉向中國,中國就為哥斯大黎加蓋了一座巨大的體育館。不過,跨國公司在哥斯大黎加的成長緩慢,因為比起尼加拉瓜與宏都拉斯,這裡的人要求更高的薪水與津貼。

中國的情況也同樣好壞不明。珠江三角洲的經濟快速成長,背後的驅動力是嶄新、繁榮的現代中國,或是近五百年來中國工人被外國勢力剝削的最新一頁?傅先生冒險生產這些小東西,實在看不出全球資本主義有辦法促進均衡發展與人類利益。這樣的發展想必相當諷刺,而最終也會是一場悲劇。許多人已揭露國際血汗工廠的惡劣環境(Ehrenreich & Fuentes 1981; Peña 1997),可是傅先生一樣急著脫離農村的貧困到城市找尋工作機會。傅先生的雇主對待他的方式固然令人憤慨,但不能把這些簡化成外國剝削者與警察國家的故事。喬律師在爭取勞動權益的工作經驗中發現,那些由美國與日本企業所控制的大型跨國公司,工作環境的安全記錄多數是良好的,而紀錄最糟的往往是台資或港資企業外包出去的大公司。這種情況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樣,南亞與東南亞的工廠是罔顧人權最嚴重的地方,多半是當地雇主或所在地區的中間人開設的工廠。他們常常雇用年輕女性甚至是小孩,盡可能壓低工資讓他們在最惡劣的環境下工作,藉此增加自己的競爭優勢。工人是否有辦法尋求法律援助也是引人關注的議題。中國對公民權及人權的打壓惡名昭彰,因此有些人權觀察者常常以此要求美國應該停止和中國進行貿易。當然,傅先生受到雇主虐待的經歷相當駭人,但值得注意的是,他還是可以聘請律師、得到警察的保護、能夠上法院控告雇主並獲得賠償金。事實上,中國有完整的勞動保護法,只不過這套法律無法具體落實,特別是在一些小廠,除非有像喬律師這樣的人隨時準備好要為工人爭取權益。

 

傅先生的故事是關於進步還是背叛?是關於工人的壓迫還是民主的進步?當企業與世界變得更緊密,我們是在目睹一場各國的共榮還是追逐沉淪的競賽?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不平等立體書封 .jpg

 
★博客來網路書店12月份選書

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 (套書,上下冊不分售)

 

在舊秩序崩壞的年代,窺見不平等如何加劇並束縛你我,

而作為公民的我們,又有哪些反抗的可能性!?

 

自從步入全球化的時代以來,世界的政治經濟秩序已有巨大轉變,其中社會不平等的加劇與轉型更是引人注目。《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即是聚焦在此一議題,本書透過社會學之眼,談論從美國到世界各地的不平等現象。全書分成上下兩冊,探討的範圍涵蓋甚廣,從國家間的不平等,到特定社會內部的階級、種族、性別不平等,甚至是更新興的不平等形式,這本書均有所討論。

 

作者告訴我們,不平等並非遠在天邊的現象;反之,當你發現你一輩子都買不起房、因膚色及口音而遭到側目、或被認為女人/男人就是應該怎樣怎樣──這些狀況都是不平等滲入你我日常生活的痕跡。當我們感到個人的行動選項處處受限、與光鮮亮麗的他人比較後產生了相對剝奪感,這些苦難的感受其實都有社會性的根源。在全球秩序急遽變化的年代,本書帶領讀者窺見不平等現象之多樣、複雜、碎裂及幽微的面貌,並告訴我們身為世界公民的一份子,可以透過哪些改革與倡議性的行動,讓你我棲身的全球社群更宜人居。

 

本書特色

 

●突破關於社會不平等的各種常見迷思,比如

 

→個人主義思維:(X)教育能有效解決貧窮問題,主要影響成績之因素是個人努力。(O)從統計上來說,家庭背景、居住地或種族,才是影響學業表現的關鍵。

 

→機會平等神話:國家只要確保遊戲規則公平,亦即人人立足點相同的「機會平等」就好,還是也該關照階級複製帶來的「結果不平等」?

 

●不僅詳盡介紹階級、種族、性別這三大類不平等如何運作,更以生活化的案例,揭示這三條軸線如何交互作用

 

→金字塔頂端的1%擁有的財富,比底層90%的人加起來還多。當經濟成長、GDP數字變大,為什麼財富並沒有「下滲」?

 

→為什麼職業婦女白天上完班,晚上還要負擔多數的家務勞動,作為她們的第二輪班?

 

→貧窮、鄉村或市郊地區的美國白人,身為享受某些優勢卻同時承擔部分劣勢的矛盾承載者,何以近幾年來開始承受歧視性的污名?

 

●除上述三大軸線,還涵蓋更豐富面向的不平等議題,相關討論鉅細靡遺,同時兼顧廣度與深度

 

→教育:分流制度是否讓階級僵化的情形更加嚴重?為什麼有些國家複製德國的及早分流制,結果卻失敗了?

 

→品味:消費偏好與生活風格的背後有社會階級的意涵存在嗎?近年來出現的BoBo族及文化雜食者,反映出文化菁英的何種策略轉變?

 

→政治:為什麼不同色彩的政黨菁英,比起對手更像是共謀?面對金權政治下財團把持選舉獻金的生態,公民曾試圖做出哪些抵抗與改變?

 

→遷移:當國家或地方政府以廉價勞力、降低稅收、寬鬆環保法規吸引企業,是否能真的改善當地社會的體質,抑或只是屈居於參與一種對人民好處有限的「比爛」(race to bottom)競賽?

 

●強調實踐與倡議,每章末尾皆附有該章主題的延伸介紹,包含琳瑯滿目的NGO或相關政府資訊。

 

●與時俱進,收錄最新的數據與事件分析。如BLM運動、歐巴馬健保),全書亦包含豐富圖表,資料的視覺化十分到位。

 

●二十年來再印、改版不斷,在美國廣受青睞,是許多師生心目中理想的「第一堂公民課」讀本。

 

 

名家推薦

 

《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是一本即時出版而且深入淺出的社會不平等專書,值得關注臺灣與全球社會不公的讀者先睹為快!——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推薦

 

社會階層化與不平等是社會學分析的核心所在。本書一方面拆解不平等的根源,二方面分析不平等展現的面向,三方面直指不平等遭遇的挑戰。讓讀者從切身又關鍵的課題中,理解多層次不平等之間的交織性如何運作,並且能夠分析反思、轉化自身、串連資源和起身行動。——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運動科學系合聘副教授林文蘭推薦

 

本書從全球觀點精要概論了社會不平等。——加州州立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Teresa Downing教授評論

 

 第五版《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是一本傑作,史考特・瑟諾整體回顧了有關社會階層的制度性、空間性和政治經濟面向。我認為這本書有一些優點,首先是它對美國和全球範圍內的不平等問題進行生動活潑且與時俱進的報導;其次在最後一章則藉由社會運動與其在社會不平等中發揮轉變的角色,將社會不平等與社會變遷連繫在一起,提供極佳的概述。強烈推薦這本書,絕對值得用於社會階層和不平等的相關課程。——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社會學系Armando Mejia教授評論

 

「在當代全球化衝擊下,這本書以全球的尺矩來了解社會不平等這個問題,現在來讀這本書,時間是很恰當的。」——東海大學社會學系蔡瑞明教授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史考特・瑟諾(Scott Sernau)

康乃爾大學社會學博士,任職於印第安納大學南灣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South Bend)社會學教授,曾任該校國際學程主任,定期教授有關社會不平等、國際不平等、社區永續和城市社會的課程。曾在南土倫瓦爾大學(Université du Sud Toulon-Var)(法國土倫)教授過有關美國不平等的課程,並曾兩次在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海外計畫學期(Semester at Sea)中講授全球化課程。

著有Economies of Exclusion: Underclass Poverty and Labor Market Change in Mexico、Critical Choices: Applying Sociological Insight in Your Life, Family, and Community、Bound: Living in the Globalized World和Global Problems: The Search for Equity, Peace, and Sustainability,也是Contemporary Readings in Globalization(SAGE)的編輯。
瑟諾編輯過美國社會學會教學資源中心的社會階層授課大綱。榮獲許多校園和全州教學獎,包含西爾維亞・鮑曼獎(Sylvia Bowman Award),以及帕克獎(the P. A. Mack Award)並同年擔任印第安納大學卓越教學學院專任講座。
 
譯者簡介

李宗義
政治大學英語系、東亞所畢業,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現為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研究專長為災難與社會,翻譯作品近二十部,橫跨人文社會科學等不同領域,最新作品為《家鄉裡的異鄉人》、《兼任下流》。

許雅淑
臺灣大學圖資系畢業、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博士,現任教於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社會學、文化創意產業,曾譯有《金融狂熱簡史》、《審議民主》、《部落客宣言》等書。
 
 
全書目錄

上冊

導讀  全球化讓社會更加平等了嗎? /蔡瑞明
前言

第一部  不平等的根源
1.戈爾迪之結:種族、階級、性別
2.大辯論
3.全球的分歧:橫跨社會間的不平等

第二部  不平等的面向
4.階級特權
5.種族與族群的不平等
6.性別與性的不平等
7.地位聲望
8.權力與政治

下冊

第三部  不平等的挑戰
9.向上爬升:教育與流動
10.被棄置的空間、被遺忘的地方:貧窮與地方
11.翻轉探底競賽:貧窮與政策
12.挑戰體系:全球時代的社會運動

致謝
詞彙表
參考文獻
索引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SOC-51(SOC 社會學系列)
【中文書名】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 (套書,上下冊不分售)
【英文書名】Social Inequality in a Global Age
【作者】史考特・瑟諾(Scott Sernau)
【ISBN】9789869747479【圖書分類號/CIP】546.19
【圖書關鍵字】社會學/社會階層/階級/全球化/不平等
【定價】800 【頁數】728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0/12/4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鄉裡的異鄉人:美國右派的憤怒與哀愁》試閱

 

第十五章 不再是異鄉人:承諾的力量

 

在一名茶黨狂熱者的陪伴下,我開車前往紐奧良湖濱機場(Lakefront Airport)參加川普的造勢大會,此時的川普是正在崛起路上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回到家後,我問了我的新朋友以及舊識,瞭解他們對川普的看法。

回顧我過往的研究,我發現整個場景都是為川普的崛起而設。一共有三個要素加在一塊。自從一九八〇年以來,幾乎與我交談過的人都感到經濟基礎不甚穩固,這個事實使他們做好對抗「重分配」觀念的準備。他們也覺得自己在文化上被邊緣化:他們對墮胎、同性婚姻、性別角色、種族、槍支管制和邦聯旗(Confederate flag)的看法,全都遭到全國媒體訕笑,被當作落後的同義詞;他們也覺得人口日漸減少,麥當娜告訴我:「像我們這樣的白人基督徒愈來愈少了。」他們開始覺得自己是四面楚歌的少數派。除了感受之外,他們還多了一種文化傾向——凱許在《南方人的思想》(W.J. Cash, The Mind of the South)指出,非南方人也會抱持這種傾向的溫和版本——「仰望」並認同社會階梯頂層的種植園奴隸主、石油大亨,攀升到他們的層級,並和低端份子保持距離。

這些都是「深層故事」的一部份。在這個故事中,陌生的人排在你前面,讓你感到焦慮、不滿與恐懼。總統和這些插隊的人結盟,讓你有不信任感、覺得自己受到背叛。排在你前面的人侮辱你是個愚昧的鄉巴佬,使你感到羞恥和憤怒。從經濟上、文化上、人口變化上還有政治上,你突然變成自己家鄉裡的異鄉人。

紐奧良湖濱機場機棚的門在下午三點打開,前實境秀電視明星、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預定於下午六點舉行活動,而他大約遲了半小時。這是路州總統初選的前一天。熱情的粉絲陸續從遠遠的停車場開過來的接駁巴士下車,下車之後加入步行者的行列通過安檢。

巨大的空間裡到處都有紅色、白色和藍色的閃光燈,緩緩地滑向側面和上方、再滑向側面和上方,一種登峰造極的感覺彷彿環繞著陶醉的群眾。兩三千名粉絲戴著川普陣營的帽子或穿著川普襯衫擠在機棚內,他們手持並揮舞著標語,「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或是「沉默的多數和川普站在一塊」。前面是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垂掛在牆上。

現場幾乎都是白人,除了抗議者之外,我看到的黑人僅有保全或是在機棚外面的草坪兜售川普T恤的小販(一件20美元,兩件35美元)。民眾戴著紅色、白色和藍色的帽子。留著鬍鬚和綁馬尾的男人揮舞著標語。還一位灰頭髮大個子、身穿藍色牛仔褲和格子襯衫的男人,一頭灰色長髮從他背後披到地上,還有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懸在他的手臂上。父母親將孩子扛在肩上。另一位穿著紅色和白色條紋褲子的男人戴著一頂高帽子到處閒逛。有一個年輕人把自己裹在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裡。

人們大喊大叫。他們瘋狂地上下揮動自己手上的標語,並向側面揮。

「我們不會讓其他國家撕裂我們!」川普大喊。

群眾歡呼!

「我們不會讓這種事發生!」

群眾歡呼!

「我們的國家就快完蛋了。但是我們會讓她再次變得偉大!」

群眾歡呼!

「我們要建造一堵高牆,墨西哥要為此付出代價!」

群眾歡呼!

「我們要建立我們的軍隊!」

群眾大吼!

「我們要徹底擊碎伊斯蘭國!」

又是大吼!

一位身穿黑色西裝、打著紅色領帶的老邁男子舉著標語「三K黨支持川普」,然後把牌子翻轉過來,露出「川普,二〇一六獲勝(DUKE FOR 2016)」。一開始我以為他是一個抗議者,但再仔細一看,我推測他是三K黨員。他用手臂把保全人員甩開,但最後還是被警衛送出會場。

「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抗議者也出現了,他們和其他抗議者一起遊行,手上標語上寫著:「退伍軍人不支持川普」;「(川普的)手小,心眼小」;「不要川普、不要三K黨、不要法西斯的美國。」。

看到眼前的景象,川普叫保全過來,指著一個男人說,「把那個人攆出去。帶他出去。」人群中其他人也指著抗爭者大喊。「滾出去!」

「為什麼要搞這麼久?我不敢相信要搞這麼長的時間,」川普指著抗議者一再重複的講。然後,人群爆發把抗議者淹沒。

「U.S.A!」

「U.S.A!」

「U.S.A!」

隔天,川普在路州共和黨初選中拿下41%的選票,擊敗福音教派的競爭對手克魯茲(Ted Cruz)。

未來幾天,川普對著更多更興奮的人群演說時,告訴他的粉絲自己能提供什麼。「我一直都很貪婪。我是個生意人……拿吧、拿吧、拿吧。現在,我要為美國貪婪」(瘋狂的歡呼)。他還畫出一條清楚的界線,一邊是基督徒,他向他們承諾基督教的公共文化將會回歸,另一邊則是穆斯林及手持「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抗議者。他說有些抗議者是「壞蛋!壞人……他們什麼都不幹……你聽到那裡傳來微弱的聲音嗎?那是抗議者……不對,他們不是抗議者。我叫他們破壞者。」

那麼,嚴重困擾路州州民的污染問題呢?川普要怎麼做?他談到環保署時說:「我們會徹底廢除環保署。」(歡呼聲)

川普是個「情感型候選人」(emotions candidate)。數十年來,川普比任何一位總統候選人都更著重於煽動和讚揚支持者的情緒,而不是著重在鉅細靡遺的政策處方。他的演說——引起優越感、虛張聲勢、清楚明白、民族驕傲和個人提升——激發情感上的轉變。接著他指出這種轉變。「我們有熱情」,他對現場路州的群眾說。「我們不再保持沉默;我們是大聲、吵鬧的多數。」他嘲笑兩大黨的競爭對手無法激發熱情。「他們缺乏能量。」川普不僅喚起情感,還製造情感,再把情感拋回給支持者,以當作集體成功的象徵。

他的支持者一直為消逝的生活方式感到悲傷。許多人垂頭喪氣,另些人感到沮喪。他們想感到自豪,但感受到的卻是羞恥。他們的土地不再屬於自己。其他同病相憐的人也加入,他們現在覺得充滿希望、歡樂且興高采烈。有如被施加了亢奮的魔法,他們不再是自己家鄉裡的異鄉人。

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Emile Durkheim)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提出「集體亢奮」(collective effervescence)的概念。當個人投身於(他認為是)共享道德或同種族的部落伙伴時,所產生的情緒興奮狀態,就是集體亢奮。他們聚集在一起以確認群體的團結並聯合起來,遂產生安全感與受到尊重的感覺。涂爾幹研究澳洲和其他地方土著部落的宗教儀式看到的多數情況,全都可以應用在湖濱機場那場造勢或類似集會。人們聚集在涂爾幹所說的「圖騰」(totem)附近,也就是十字架或旗幟等標誌。領袖把自己與圖騰聯繫起來,具有超凡魅力的領袖也可以變成圖騰。圖騰的功能是讓膜拜的人團結。透過涂爾幹的眼睛,圍繞川普那場造勢的真正功能,在於團結所有白人、福音派的狂熱者,他們恐懼那些「插隊」者,會把美國變成一個駭人、陌生的新國度。敬畏和興奮的根源不僅僅是川普本人,而是圍繞在身邊那一大群陌生人的團結力量。如果這場造勢本身會說話,它一定是在說「我們是多數!」除此之外,還有個強而有力的承諾,就是要讓人擺脫痛苦、絕望和沮喪。這場「運動」(川普慢慢這樣稱呼自己的競選活動)有如一顆強大的抗憂鬱藥。正如其他領袖立下拯救世人的許諾,川普也激起支持群眾的道德意識。但從情感面來說,他帶給參與者的是極度的欣喜若狂。

這些服裝、帽子、標語和符號重申這種新的團結感。對於那些參加造勢的人來說,這次活動本身就象徵一股更大的上升趨勢。當人群離開機棚時,支持者會相互打氣:「看看我們有多少人在這裡。」他們覺得川普已經勝券在握。

讓這些信眾高昂的手足情誼繼續增強之方式,就是大聲咒罵或趕走外人。川普在演講中談到,「伊斯蘭教裡頭有仇恨基督徒的元素」,也說自己打算禁止所有穆斯林進入美國。他說過要把所有非法進入美國的墨西哥人趕走。而且,他只以很不甘願且柔和的語氣(「我拒絕,好嗎?」)切割戴維.杜克(David Duke)──杜克擔任三K黨的「大巫師」,在路易斯安那州惡名昭彰──以上舉動彷彿在宣示黑人只是外人。川普幾乎每次造勢都會指著抗議者,有時會將他們妖魔化並要求把人趕走。(有一名抗議者甚至在他的競選活動中被誤說成是伊斯蘭國的成員)。這種找代罪羔羊的舉動強化集會民眾歡欣的團結感。淘汰「壞人」的舉動有助於支持者憑著一種身為「好人」、多數人以及不再是「家鄉異鄉人」的共同感受團結起來。

從情感上講,川普造勢期間有其他非常重要的事正在發生。這是另一種煽風點火的方式。強化川普造勢時的高昂情緒,讓群眾感覺到自己正在擺脫政治正確的言論與觀念。川普主張:「別管什麼政治正確了。」他不但拋開「政治正確」的態度,也甩開一套感受規則(feeling rules),也就是某種看待黑人、婦女、移民、同性戀的正確方式,這點可以由一位紐奧良女性抗議者手中拿的標語看出,上頭寫著:「順著你的內心投票,而不是你的仇恨。」

我的極右派受訪者感受到了兩件事。首先,他們覺得「插隊」的深層故事貨真價實。其次,他們感到這些自由派版本的深層故事不是真的,那些自由派根本感受不到右派的感受。自由派說受益於優惠待遇的黑人和婦女,還有移民、難民以及政府職員,並未真的插進他們排隊的位置,所以請別感到不滿;自由派還說,歐巴馬幫助這些人並不算背叛行為,右派眼中的插隊人士之所以成功,並不是因為白人男女成了他們的踏腳石。反過來說,極右派人士認為插隊的深層故事才是他們的真實故事,然而這個故事卻被虛假的政治正確所掩蓋。他們覺得受到輕蔑。一名男子告訴我:「人們認為如果我們不同情黑人、移民和敘利亞難民,我們就不是好人。但我是一個好人,只是我不為他們感到難過。」

正如我的新朋友們向我解釋的那樣,為了政治正確,他們需要控制他們的真情流露,甚至在還要控制感受本身。他們和朋友、鄰居和家人不需要這樣做。但他們知道其他美國人並不同意這點。(有一位女性對我說:「我知道自由派希望我們對黑人感到難過。我知道他們覺得自己是理想主義者,但我們並不是。」)我的右派朋友覺得有義務嘗試改變自己的感受,但他們不喜歡「必須這樣做」的感覺;他們覺得自己處於「政治正確警察(思想警察)」的監視下。情感上,右派覺得自己被當成罪犯,但有槍的卻是自由派。

因此,許多人聽到川普如此瘋狂、無所不能,完全不受政治正確的限制而感到欣喜若狂。他對所有穆斯林、墨西哥人、婦女(包括女性的月經)都一視同仁。川普說女性的月經「令人作嘔」,最有名的就是說福斯新聞的主播梅根.凱利(Megyn Kelly)到處流血」。川普抖動手臂模仿麻痺的模樣來嘲笑一名身障的記者,這些在川普批評者眼中都是極為貶抑的行為,但對那些必須假裝同情而受到壓抑的人來說卻是解放。川普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個有道德感的美國人,同時也覺得自己要比眼中的「他者」或在他們之下的人還要優秀。

這種令人頭暈目眩且有效的釋放,帶來一種感覺良好的「嗨」(high)。人當然都想要感覺良好。渴望抓住這種興奮感,變成一種情感上的自利(emotional self-interest)。許多自由派的分析者(包括我自己在內),往往都關注經濟利益。

加入一群強大、價值觀雷同的多數派,並擺脫政治正確的感受規則進而體驗到那種興奮感(「嗨」)之後,許多人都會想抓住那種興奮感。為了做到這點,他們抵擋挑戰。他們尋求肯定。有一個女性和我連續討論了六個小時的川普,反駁各種可能的批評,絲毫沒有留下任何讓人質疑的空間。我才想起,她聊天時如此防備的原因,正是想要保護她的興奮感。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9947725.jpg

自由派來到川粉票倉,理解異溫層為何深信
他們的美國夢被插隊?
 
  跨越政治分歧的暖心鉅作
  同理卻不流於濫情,厚實敘事搭以深刻分析
 
  ★本書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2016年,川普以政治素人之姿當選美國總統,媒體界譽之為黑天鵝效應,而自由派則視之為平權運動的反挫。社會學家霍希爾德(Arlie R. Hochschild)造訪路易斯安那州,該地是茶黨(Tea Party)運動的重鎮,孕育出無數死忠的右派群眾,堪稱川普現象的推手。作者發現,她這些右派朋友的主觀感受,和他們的客觀處境往往相互矛盾:他們明明是環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卻否認氣候變遷;他們明明是最需要福利救助的社會底層,卻反對「大政府」又支持大企業。這種弔詭從何而來?
 
  這些底層右派白人的生命故事,透露出他們感受的根源。右派原本自認能順利追逐美國夢,但在聯邦政府干涉下,讓他們覺得遭受移民、女人、黑人等弱勢群體的「插隊」。對稅收的偏惡、對信仰的忠誠,與對國族榮譽的驕傲,是右派政治理念的三大支柱。但如今,政治正確的風氣卻讓他們飽受圍剿與嘲諷,不敢說出內心感受,使他們的處境宛如家鄉裡的異鄉人,直到敢言的民粹領袖川普為他們出一口氣。
 
  雖然作者Hochschild在諸多議題如同婚、環保和右派站在相反立場,但她並不放棄跨出同溫層的希望。透過貼近底層右派群眾的生活,作者期盼能為政治分裂日益嚴重的社會,搭起一座相互理解的橋樑。在這個全球吹起右翼民粹主義旋風,進步派卻視為「大倒退」的時代,本書的出版可謂再及時也不過。
 
  佳句摘錄
 
  ▋茶黨的擁護者似乎是從三條路線走向討厭聯邦政府之路,一是宗教信仰(他們覺得政府排擠教會),二是痛恨課稅(他們認為稅率太高且累進太多),最後是讓他們失去光榮感的那些衝擊。
 
  ▋路州的石油業或許能代表保守派追求的經濟成長策略,也就是「低成本競爭」策略。藉著禁止工會、給予較低工資、公司退稅和實施寬鬆的環境法規,吸引業者把他處的現存產業轉移到自己的州。至於「高成本競爭」策略,則是透過創造具吸引力的公共部門來刺激新工作產生,像加州的矽谷。
 
  ▋工廠管理者最佳的行動方針不是改變有抗拒心的居民想法,而是尋找不可能抵抗的居民。
 
  ▋沙夫想要的是身處溫暖、互助合作的團體之中的感受,他認為政府剝奪了那份感受。
 
  ▋人民想實現美國夢,但是出於各式各樣的理由,他們覺得自己被人拉住,這使得右派感到沮喪、憤怒且被政府出賣。種族是這個故事的核心。
 
  ▋貧窮的白人變成多餘的勞力,他們被邊緣化,背著一些粗魯無禮的綽號,像是白色垃圾(white trash)、死白人(po buckra)。
 
  ▋川普在演講中談到,「伊斯蘭教裡頭有仇恨基督徒的元素」,也說自己打算禁止所有穆斯林進入美國。川普幾乎每次造勢都會指著抗議者,有時會將他們妖魔化並要求把人趕走。
 
  ▋左派注意的是私部門、頂層階級的1%,還有剩下99%之中輪廓逐漸清楚的下層階級。這是自由派的引爆點。右派認為公部門是「接受者」(takers)的專屬服務櫃臺,這群接受他人施恩之人愈來愈多且不事生產。
 
  【右派受訪者們怎麼說】
 
  「我們投票給相信聖經的候選人。」阿瑞諾夫婦
 
  「漏油事件讓我們難過,但暫停鑽油讓我們生氣。」路易斯安那州居民
 
  「我不喜歡政府付錢給未婚媽媽生一大堆孩子,也不支持優惠性差別待遇。」韋斯特萊克(Westlake)市長哈迪
 
  「那是政治正確(PC),我不喜歡這樣。如果我不同情那個小孩,我不想有人因此指責我是壞人。」福音歌手麥當娜
 
  「如果你想當同性戀,那就去吧!但請做個一般人,去上班、除草、釣魚,你不必在山頂上大吼大叫。不要逼我改變,也不要因為我不改變就罵我頑固。」團隊至上者珍妮絲
 
  「污染是我們為資本主義做出的犧牲。」膜拜者賈姬
 
  「隨著管制過多,政府幾乎是在替我們過生活,你不再是你自己了,而是政府的樣子。」牛仔唐尼
 
  「為什麼把環境議題丟給左派?這應該也是我們的議題。」叛教者沙夫
 
本書特色
 
  ◎資料兼具深度與厚度,歷時5年、訪談60名報導人、累積4000多頁逐字稿。
  ◎人物描寫充滿立體感,充分連結個人煩惱與公共議題,呈現社會學式的想像,適合用作人文社科的通俗讀本。
  ◎對自詡進步左派,卻苦於將理念傳達給不同背景的朋友,本書作者親身力行如何打破同溫層,搭起相互理解的橋樑。
  ◎為什麼弱勢的群體反而常支持傾向挺大企業、加劇社會不平等的右派政黨?這是個全球性現象,亦可見於台灣,而本書進行了極深入的實地考察。
  ◎強調情感在政治中的角色,而非只看見經濟利益。在民粹的年代,此種切入角度已成為顯學。
  ◎欲瞭解BLM(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興起的時代背景,本書對茶黨、川普、美國南方白人的分析,提供了種族議題的絕佳參照。
  ◎以路易斯安那的石化產業為例,打破「環保與經濟」非此即彼的虛假二分。
  ◎對於必然伴隨全球資本主義而來的「犧牲體系」,本書展開了深切的反省,有助於我們思索底層與右派的論述如何結合。
  ◎戳破保守派的諸多迷思與意識形態:
  (X)政府補貼工業有助於增加就業機會
  (O)並無明確證據支持這點;新的就業機會也多半外流給移工,而非居民
  (X)提高福利,依賴福利的人就不會工作
  (O)許多領社會福利的人仍有工作在身,事實上窮忙族靠福利補貼維持收入,反而應被視為政府施惠給企業的福利
 
各界讚譽
 
  藍佩嘉(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假如我們這個時代重要的政治問題可以概括到「川普」這個名字,答案就在亞莉.霍希爾德這本精彩的新書。作者是一名出色的社會學家,卻兼具小說家的敘事技巧,她精心刻畫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裡頭的人物飽滿而複雜,每一位都承載了精彩的個人經歷。所有的故事合在一起,為這個撲朔迷離的政治時刻,提供一幅迫切且清晰的畫面。這是一本論述有力、充滿想像力的必讀之作,出版的正是時候。──馬克.達納(Mark Danner),《螺旋:困在永世之戰》(Spiral: Trapped inthe Forever War)作者
 
  霍希爾德進入一個跟她所處的加州柏克萊自由派領地截然不同的世界,進入美國政治上右派的心臟地帶,瞭解保守派白人藍領階級眼中的美國。作者帶著同情和同理心,挖掘出賦予這些人生命意義與面貌的敘事,解釋了他們的政治信念及其他諸多面向。任何想瞭解現代美國的人都該讀這本迷人的書。──羅伯特.萊許(Robert B. Reich),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公共政策校長講座教授 
 
  霍希爾德向來以不濫情的同理心聞名,她深入癌巷探索政治行動主義者的核心悖論:這群人瞭解石化產業已經摧毀他們的環境,有時甚至摧毀他們的生活,但他們仍然是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熱情捍衛者。這大概是目前美國政治中最重要的主題,而她也是剖析此事的最佳人選。每個故事、每個人物、每一頁都令人著迷,從故事中浮現的分析則極具啟發性。──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我在底層的生活》作者
 
  作者試著翻越「移情之牆」並真正瞭解政治對手的感受,因而給我們畫了一條很重要的路線圖,讓我們可以跨越美國政治地貌深深的鴻溝,也讓美國民主的承諾煥然一新。對於在政治上還不打算放棄的每個人,此為必讀之書。──瓊恩.布雷迪斯(Joan Blades),Livingroomconversation.org網站的共同創辦人。 
 
  霍希爾德的作品一直都來得正是時候且切中需求,從對於情緒勞動的再現,再到這本深入感受右派核心的作品。《家鄉裡的異鄉人》做了很少有人敢做的事:認真看待政治之中情感的角色。──莎拉.賈菲(Sarah Jaffe),《不可避免的麻煩:美國人的反抗》(Necessary Trouble: Americans in Revolt)作者
 
作者簡介
 
亞莉.霍希爾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學系榮譽教授,曾獲頒尤里西斯勳章,並獲得美國社會學學會「公共社會學」終身成就獎,其作品已被翻譯為十六國語言,亦為《紐時書評》、《瓊斯夫人》、《美國展望》(The American Prospect)的專欄作家。她的首本著作《情緒管理的探索》針對空服員進行研究,該書提出的「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享譽學界,昔日較受學界忽視的「情感」議題才開始漸漸獲得重視。此後她持續關注性別、家庭、勞動、親密關係等涉及「情感與社會」的研究領域,在這本最新的著作則探討政治情感。著有《第二輪班》、《外包時代》、《時間綁定》(The Time Bind)、《全球婦女》(Global Woman)、《私密商品化》(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Intimate Life)等書。其著作風格平易近人、深入淺出,既能貼近受訪者的日常生活,也能深入他們的生命故事。她的著作曾多度入選紐約時報年度暢銷書,堪稱「社普書」的典範。
 
  本書曾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並被紐約時報列為「理解川普現象的六本書」之一。
 
譯者簡介
 
許雅淑
 
  畢業於台灣大學圖資系、清華大學社會所,現任教於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主要研究興趣為經濟社會學、文化社會學、金融、文創產業,譯有《窮人的經濟學》、《金融狂熱簡史》等作品。
 
李宗義
 
  畢業於政治大學英語系、東亞所,清華大學社會所,現為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政治社會學、災難與不平等,目前關注災難情境下災民的行動與決策,譯有《髒血》、《比較霸權》等作品。
 
前言

第一部分 大悖論
第一章 走入核心
第二章 好事一樁
第三章 見證者
第四章 候選人
第五章 逆來順受

第二部分 社會領域
第六章 工業:美國能源帶的樞鈕
第七章 州政府:治理地底下四千英呎的市場
第八章 佈道台與媒體:沒有出現的話題

第三部分 形形色色的生命史
第九章 深層故事
第十章 團隊球員:忠誠至上
第十一章 膜拜者:放下執念
第十二章 牛仔:犯難精神
第十三章 叛教之人:有新目標的團隊至上者

第四部分 走向全國
第十四章 歷史之火:一八六〇年代與一九六〇年代
第十五章 不再是異鄉人:承諾的力量
第十六章 他們說天堂裡綠樹成蔭

謝誌
附錄A 關於研究
附錄B 政治與污染:環境健康地圖的全國性發現
附錄C 常見印象的事實查核
註釋
參考書目
索引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SOC-50(SOC 社會學系列)
【中文書名】家鄉裡的異鄉人:美國右派的憤怒與哀愁
【英文書名】 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 Anger and Mourning on the American Right 
【作者】 亞莉.霍希爾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
【ISBN】9789869947725【圖書分類號/CIP】574.52
【圖書關鍵字】民粹主義/美國政治/右翼
【定價】600 【頁數】484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0/11/13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9947701.jpg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本論文集結合心理諮商及人類學研究,探討有關主體、心靈與自我重構等課題。在新自由主義化的時代條件下,「我是誰?」的問題已成為當代生存處境的嚴峻挑戰。透過關係性存有的視角,重新建立人與人、人與物、以及人與超自然的關係,是一條可能且可行的出路。其中,自我重構藉由重建人與超自然的關係,將自我提升轉化至更高的境界,實觸及了現代性知識預設自然與超自然領域對立的內在限制,而具有本體論轉向的理論意義。

 

作者簡介

黃應貴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目前在清華人社院正在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與鄭瑋寧合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與林開世合編)等書。

翁士恆

  英國愛丁堡大學諮商與心理治療學博士,目前在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任教,主要授課項目為兒童病理學、心理衡鑑與治療,並負責校內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之規劃與執行。因臨床出身背景,長期關注發展障礙、受暴與目睹暴力、創傷之兒童與其家庭,並在花蓮、新竹、台東、屏東等地針對脆弱家庭進行跨專業的生態性療癒投入行動。在學術研究上因受到歐陸哲思與台灣本土人文療癒影響甚鉅,主要研究項目為受苦與其倫理位置的生活經驗,以存在哲學與詮釋現象學為知識與方法論,並將其應用在解釋臨床處境與其探究。

彭榮邦

  不安於主流心理學的自我設限,經常撈過界的心理學家。進大學時主修化學,畢業時卻拿心理學文憑,碩士階段蹲點研究牽亡儀式,不久後踏入臨終照顧場域,最後以後殖民觀點的博士論文在美國杜肯大學取得了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目前任教於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學術專長及研究領域為現象學心理學、精神分析、後殖民心理學、文化及本土心理學、心理學史、質性研究方法等。

李維倫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美國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師特考及格。目前為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並擔任台灣存在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董事、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監事。曾任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與系主任、國立東華大學心理諮商與輔導中心主任、長庚醫院(台北、林口)臨床心理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心理治療、現象學心理學、本土臨床心理學、現象學方法論、催眠意識狀態。李維倫以心理治療學的角度出發,目前的學術興趣在於「臺灣人生活的倫理調節」以及「受苦與療癒的意識變化歷程」兩方面。前者指的是臺灣社會生活中個人的倫理處境,是其心理經驗與行為的基礎,因此倫理調節是心理受苦消解的核心;後者指的是心理受苦與療癒過程中的意識變化現象。這兩者也構成了心理治療中的文化面向以及深度心理面向。

陳怡君

  臺灣大學人類學博士,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長期關注臺灣平埔人群及其文化樣貌,研究興趣包括宗教人類學、基督宗教地方化、族群研究、心理人類學等。著有〈「人不做,要做番?」從2016年屏東縣熟註記談起:屏東萬金的例子〉、〈儀式遺產、社會想像與地方認同:以屏東萬金聖誕季為例〉、〈恆春半島的老祖祭典與人群意象:滿州里德山頂的例子〉、〈神恩靈力與性別政治: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為例〉、〈慶典、聖像與地方形成:以屏東萬金的天主教社群為例〉、〈身體作為靈界戰爭的戰場: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的靈恩運動為例〉等論文多篇。

呂玫鍰

  德國畢勒斐爾德大學社會科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興趣為當代宗教與社會文化變遷,包括社群建構、儀式展演、空間與地景、身體經驗、性別、文化遺產、社會想像等議題。長期關注臺灣漢人社會文化,研究白沙屯媽祖進香與客家民間信仰,著有〈媽祖信仰的個人化與宗教性:以白沙屯為例〉、〈想像、體驗與儀式再結構中的地方社會〉、〈遺產化過程中的媽祖進香:儀式變遷與地方賦權的考察〉、〈由祭祀活動探討地方感的生產與再生產:以苗栗北獅潭客家民間信仰為例〉等論文多篇。

 

目錄

導論 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構/黃應貴

第一章 自我的「將成之際」:論防衛機轉的脆弱性與倫理關係的基礎/翁士恆
第二章 難捨之身:遺體捐贈涉及的多重身體/彭榮邦
第三章 世代關係困擾下的家庭人:照顧主體性的倡議與華人家庭主義的改造/李維倫
第四章 受苦,並存在著:屏東萬金女性天主教徒的多重自我與自我再現/陳怡君
第五章 天命難違?從靈乩到童乩的跨界經驗與自我探索/呂玫鍰

作者簡介

 



  正如「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叢書的其他單元一樣,本書是由第七單元「多重人觀與自我」的活動而來。照慣例,這單元超過一年(2018.6.23-2019.6.29)的講論會活動,每次由一位參與者報告個人的研究個案,再由其他參與者提問、切磋。待所有參與者報告一輪之後,於2019年8月15日及16日兩天在清華人社院舉辦正式學術研討會,邀請其他相關的學者一同討論。接著,九篇會議論文經過修改、學術審查、修改等繁複過程,有些人或因個人因素而撤稿,有或因論文已要在他處發表,最後通過了六篇論文。

  本單元最早主要參與人員有來自人類學(三位)、心理諮商(三位)、心理分析(三位)、神學(一位)等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故確實是跨學科對話的盛會。很遺憾,最後心理分析的學者都因太忙而無法共襄盛舉。神學家也因牧會等因素而徹稿。故原先計畫是由筆者跟沈志中一起合編此書,以彌補筆者在心理分析方面的不足。卻因心理分析方面都已撤稿,沈志中自認已無發揮其專長的空間而退出編輯工作,而由筆者單獨來編輯此書。雖然還是有三篇論文來自心理諮商學界,只不過這結果讓本書充滿著筆者的偏好與思維及不足。

  雖然如此,筆者還是特別感謝這些參與講論會及研討會的心理分析學家、心理學家、以及神學家在討論過程中所提供的刺激與啟發,也謝謝那些在這論文集不同階段的參與者及評論與審查者的貢獻。他們是:石素英、沈志中、呂玫鍰、林以正、林淑芬、林雅萍、林耀盛、洪素珍、翁士恒、陳文德、彭仁郁、彭榮邦、蔡怡佳、鄭依憶、鄭瑋寧等人,在此謹致謝意。至於清華人社院學士班吳俊業前主任、現任代理主任王俊秀副院長所提供的經費支援,以及學士班蘇家瑩秘書、曾瑞霖行政助理、計畫助理蕭冠佑、研討會助理楊钎玉等等所提供的後勤支援更是不可少的。而群學總編輯劉鈐佑及其他編輯在出版上的貢獻與支持,在此一併致謝。
 

黃應貴 敬上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NC-07(NC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
【中文書名】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構
【作者】 黃應貴 (主編)翁士恆、彭榮邦、李維倫、陳怡君、呂玫鍰
【ISBN】9789869947701【圖書分類號/CIP】170.7
【圖書關鍵字】新自由主義/心理學/論文集
【定價】450 【頁數】 336     【開本】25開
【出版日期】2020/10/07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9947718 .jpg
 
爬梳晚近全球經濟與生態危機的歷史脈絡
拆解民粹話術,讓政治重新著陸,遏制失控的擴張夢
 
  ★2020台北雙年展主題用書

「我們的生活方式沒得商量!」──老布希
「我們並非在捍衛自然,而是在捍衛自己,因為我們就是自然。」──扎地者(ZAD)運動口號

◎難民潮、民粹旋風、貧富不均擴大……為什麼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人類竟進入了「大倒退」的年代?
◎最知名的氣候變遷懷疑論者川普,其崛起的背後反映統治菁英的何種利益與佈局?
◎生態政黨為何一直無法把餅做大?公民們又該採取什麼行動?

上述問題彷彿分屬不同現象,但它們之間其實有著緊密的關聯。

近50年來的全球去管制化,持續加深國家、族群與階級間的不平等。隨之而來的移民及經濟危機,使民粹領袖趁勢主張收緊邊界。2017年,川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氣侯協議,這是史上第一次,「氣候」成為一個政府的核心議題──只是以否認的形式!為什麼支持川普的富裕人士,如此不遺餘力地推動氣候懷疑論?

原因是,各國統治階級早已意識到,單憑一顆地球,絕不足以數十億人享受「美式生活」,因此他們透過去管制化、瓦解福利國家,拋開扶助弱勢群體的義務,又大肆榨取剩餘的地表資源。為了讓群眾繼續相信現代性的幻夢,氣候懷疑論必須站在舞台中央。

本書指出,未來的新政治必須和「全球」、「本土」、「離地」等立場區隔。除了指認對手的面貌,本書也診斷生態運動的停滯,是因為落入現代人的某些思考陷阱。對於希望讓政治能真正「腳踏實地」的公民,本書無疑提供了最透徹的指引。

佳句摘錄
■急速加劇的貧富不均、「民粹主義浪潮」或「移民危機」……這三個現象都是在回應地球的反撲。

■如果借用《鐵達尼號》的老比喻,可以說:上層階級深知船難真有其事,便霸佔了救生艇,並要求管弦樂團盡量拖長搖籃曲的演奏時間,以便在其他人因船隻過度傾斜而有所警覺之前,趁月黑時分逃之夭夭!
 
■川普代表的並非「後真相」政治,而是「後政治」政治。這意思是說,這種政治名副其實地「漫無目的」,因為它否認自己打算居住的世界。

■如今不管是布景、後台、幕後,甚至整個建築物,通通都跑到舞台上來,和演員們爭著當主角。劇本全都變了,無法預料相同的結局。人類不再是唯一的演員,但同時,他們又被賦予一個難以擔綱的重要角色。

■很長一段時間,建立在煤炭上的經濟讓階級鬥爭能夠有效運作,可是,一旦轉換到石油經濟,統治階級便更容易在鬥爭中勝出。

■以伽利略式客體為模型,人們還可以幻想自然為「資源」,並加以利用;但一旦以洛夫洛克式行動者為模型,就沒有人在哄騙自己了。

■鮮少有人會為「黑洞」或「磁場反轉」而論戰,提出不同版本的解釋。但按過去經驗,有關土地、疫苗……等臨界區的問題,即便是最小的研究,都會立刻陷入詮釋大戰。臨界區不是一間教室,我們和研究者之間也不只有師生關係。

本書特色

◆當代歐陸最重要的思想家、社會理論家拉圖,濃縮畢生論著精華於此書,透過閱讀這本最新的作品,對拉圖數十年來發展的概念架構便能有初步掌握。
◆筆法平易近人,針對近幾年歐美的重大社會事件,進行深入淺出之分析。
◆作者本身也是2020台北雙年展的策展人,展題與此書主題緊密相扣,同時閱讀此書與欣賞展覽,能夠以不同媒介(文字與圖像)更深刻認識「人類世」的議題。
◆書中涵蓋豐富圖解,標定隱而未顯的政治立場及其背後的思考模式,有助於生態運動的支持者深化倡議與論述。
◆作者是「科際研究」(STS)研究領域的奠基者,本書同樣融合理科與人文的思考,各種背景的讀者都能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獲益。

各界讚譽

吳嘉苓(台大社會學系教授)
吳瑪悧(藝術家、國家文藝獎得主)

當地方與全球的界線在現代化進程中逐漸模糊,遊戲規則只讓少數人從中獲益,大多數人在越來越不適宜人居的星球尋找安身立命之所,人類文明何去何從?《著陸何處》關注當代地理─社會新問題,提醒我們看到相互依賴的行動者關係與「在地」的豐富性,把生產轉向生育系統的理解,重新定位理解當代政治的座標系統。──杜文苓(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在離地與在地之間,我們與現代性的距離
為何貧富不均與氣候變遷是同一現象?為何這個現象要用「全球政治」想像與介入?在人歸人,物歸物,任何倡議都似乎帶有特定價值與立場,相互糾結之際,或許我們該翻閱本書,冷靜想想是否一開始我們就陷入現代性的迷思,問錯了問題。
在縱觀世局,疾呼「著陸」的各種呼籲中,本書提醒我們「臨界區」的重要,召喚的不是政治的世界大同、經濟的穩定繁榮,甚或風險社會下的身心安頓,而是兼具反省與建設,對人類世的周全觀照。它不是盛世危言,不是杞人憂天。著陸,是一種政治態度,對自身的省察與對在地的體悟。
本書是拉圖直指「我們從未現代過」後,對做為行動者的萬物的邀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離地與在地間執著的你,何不笑納雅言,就地而坐,重新感受周遭,與誰共想共讀呢。──郭文華(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拉圖的共享主義宣言,要讓一切建制的穩固基礎煙消雲散,跳脫全球/本土、左/右的二分意識,在階級和實證同樣嬴弱的時代,尋求人與萬物同盟。
拉圖的蓋婭福音書,要拆毀民粹和帝國偶像,揭穿現代性與政治的虛偽,向各地民族傳播好消息,在末世新氣候體制籌設避難所。
拉圖的後疫情時代生存指南,瓦解川普謊言、脫歐迷思,宣告洛夫洛克的時代來臨,唯有在地的行動是出路。
這本書更是充滿了拉圖滿滿的鄉愁,他已經飛行很久了,想要折返、落地,在他的故土,也是他出生的酒鄉,在那裡,把握自己和歐洲的第二次機會。──陳宗文(政大社會學系教授)

我們需要……一本關於政治行動的描述手冊,以面對被現代進步論與後現代修辭摧毀的殘破家園。
[本書]像是一項新氣候政治集群實踐的哲學鷹架,協助我們拆解兩三百年來未曾實現過的西方現代計畫,不論是道德、知識、美學、經濟的層面,也協助我們拆解我們內心中的全球化與地方化的自然魔咒,讓生態運動與著重「地理-社會」的社會運動重新接軌。──龔卓軍(南藝大藝術與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拉圖拆解了許多老掉牙的政治範疇,像是左翼/右翼、全球/本土,這些詞彙的意涵在當今的時代已經不合時宜了。
拉圖的解決方案是多方多面的。廣泛而言,他呼籲重新定位政治地景的方向,以便對應新的爭議輪廓。更要緊的是,只要大家還是以抽象的方式理解「自然」,要動員群眾為了自然而站出來,就是難上加難的事。……維繫人類生命的生物相並非所謂的自然,而是臨界區(Critical Zone)。此外,我們應該承認,臨界區的活動總是政治性的。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夠著陸,找到一塊安身立命的土壤。這個建議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倫敦政經學院USAPP書評

這個時代特有的環境和社會經濟危機帶來許多政治與哲學挑戰,這些挑戰正是本書作者拉圖亟欲探討的議題。當前世界面臨的全新處境,點出「現代性」的計畫充滿了矛盾與缺陷,這迫使眾人重新思考,當大地起身反抗時,棲居於其上的人類社會所扮演的角色。
這本書雖然是本小書,卻有許多洞見,它闡明了氣候變遷帶來的根本性困境:自然不再作為背景、作為人類活動取用的資源;反之,自然重新成為一個積極行動者,主宰著這顆星球的命運。
許多人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歷史時刻,《著陸何處》都以生動且令人信服的方式提出疑問。針對充斥矛盾與瑕疵的現代性計畫,拉圖的論證挑釁意味十足,卻又有十足的啟發性。──社會認識論評論(SERRC)書評  
 
作者簡介

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


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 Po)媒體實驗室榮譽教授。學術生涯早期以科際與社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的作品聞名,晚近則致力於哲學、生態與其他領域的社會科學研究。著作甚豐,包括《實驗室生活》、《我們從未現代過》、《自然的政治》(Politiques de la nature)、《再組社會》(Reassembling the social)、《激情的經濟學》、《存在模式研究:現代人的人類學》(Enquête sur les modes d'existence : Une anthropologie des modernes)等等。

拉圖近年亦開始密切與藝術家合作,透過影像、圖像或參與等方式表達理論概念,策展主題包括「偶像破壞」(Iconoclash)、「讓事物公共化」(Making Things Public),以及2016年的「重啟現代性」(Reset Modernity)。拉圖也是2020年台北市立美術館雙年展的共同策展人,展題為「你我住在不同的星球上:外交新碰撞」。

譯者簡介

陳榮泰


台大化工系、清大歷史所畢業。現就讀法國高等社科院社會人類學學程。

伍啟鴻

畢業於台大物理系、清大哲學所。現居法國,於高等翻譯學院就讀翻譯學學程。

以翻譯為志業,並引以為樂。冀以中、西文字根本不同之大前提下,尋索現代漢語的多元性。

二人與群學出版社合作,主要譯有米歇爾.塞荷《失控的佔有慾》、《寄食者》;布魯諾.拉圖《面對蓋婭》、《巴斯德的實驗室》等書。
譯稿賜教:eengthaix@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 此時此地的政治/張君玫
推薦序 地族同盟的哲學鷹架/龔卓軍

第一章 出一個政治虛構的假說:世界爆發貧富不均,與否定氣候突變實屬同一現象
第二章 多虧美國退出氣候協議,總算看清這場戰爭的真面目
第三章 移民問題困擾各國:「被剝奪土地」,一種全新卻壞透的普世性
第四章 「加法全球化」與「減法全球化」截然不同
第五章 支持全球化的上層階級,如何一步步擺脫團結的包袱
第六章 「共享世界」的精神被拋棄,引發對事實的懷疑
第七章 第三個端點出現,挑戰「全球」與「本土」之間的現代性典型定向
第八章 「川普主義」的發明,標示了第四顆吸子「離地」
第九章 標示「在地」吸子,界定地緣政治新定向
第十章 為何生態政治總是跟不上問題的腳步
第十一章 為何生態政治總是難以從左派/右派對立中抽身
第十二章 如何讓生態運動接下社會抗爭的棒子
第十三章 階級鬥爭已轉為地社位置的爭奪戰
第十四章 藉由科學史,一探「自然」概念如何使政治立場僵化
第十五章 左/右對立的現代觀點所施加的「自然」魔咒,非得破除不可
第十六章 行動者世界有別於物件世界,兩者反抗方式截然不同
第十七章 臨界區科學有其政治功能,與其他自然科學絕不相同
第十八章 生產系統與生育系統的矛盾正在加劇
第十九章 陳情書的模型,重拾生活地域的描述
第二十章 為舊大陸辯護

圖片一覽
註釋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STSC-015(STSC科技與社會研究譯叢 )
【中文書名】著陸何處:全球化、不平等與生態鉅變下,政治該何去何從?

【原文書名】Où atterrir? Comment s’orienter en politique

【作者】 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
【譯者】陳榮泰、伍啟鴻
【ISBN】 9789869947718【圖書分類號/CIP】570.15
【圖書關鍵字】政治社會學/氣候變遷/全球化
【定價】320 【頁數】288    【開本】 32開
【出版日期】2020/10/07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9747493 .jpg
 
從漢字文化圈的一員,到獨立的民族國家,
日本的現代化進程與文化國族建構一體兩面,息息相關。
文化國族的建構,脫離不了如何定位文學,
或毋寧說:核心就是文學
 
從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初期,在東亞,正好是「清末」,也是「明治」。彼時日本開始現代化,但其核心並非器物,而是文學。日本文人進行了一連串討論與轉型運動,界定了新一代日本人文化與認同基底,發揮了深遠流長的效果,甚至影響了中國的梁啟超。齋藤希史以「漢文脈」與「écriture(書寫)」兩大概念切入,涵括了當時紛亂未定的「文學」狀態,並以之為對象進行詳實考察,展示了日本現代化與文化國族建構的過程。
 
齋藤的研究詳實貼近文本,並且更深刻理解到:考察écriture的世界,絕不可只關注單一的線性發展,而該將視線投向在各式各樣潮流互相合流、衝突的文學場景。在日本國族性確立中,梁啟超意外扮演重要角色。齋藤貼近文本的研究之手,悉心點選各文本──報章雜誌連載小說、章回小說、翻譯小說。「小說」文類會成為主軸,正在於此載體可以吸納涵蓋所有關於國族與文化的討論。思想家探尋如何透過連載小說吸引大眾進而達到普世教育之效,而翻譯小說,更挑戰了日語範疇的邊界與定義。
 
作者繼而以細膩俯瞰東亞的視線,涵納到技術場域,探討銅版印刷如何助長了新日文的傳播。如果沒有銅版印刷,新型態之日文也不可能快速傳達至民間以及學校體系中。本書展現了一個國家之民族性乃是集體事業,實端賴各方各業群體群力。
 
最後,再從西洋人費諾羅沙看待日文的視線,來理解西洋人投射的對東亞的想像。費諾羅沙在漢文以及日文中尋找到的象徵主義意義,恰好回返與西方結合,然而東方並非僅只是召喚西方的橋樑,而乃是大一統文明進展的一部分。齋藤透過費諾羅沙,又更將漢文脈的變革,接合上了世界精神的一體性之中。
 
本書為齋藤希史以「漢文脈」為主題之論文集結,各篇章自有其脈絡,集結一同則呈現出完整且具啟發性的光譜,齋藤希史為我們譜繪出日本面對漢文脈時的經驗,當可為我們所用,回頭省視臺灣的文學性乃至於國族性。
 
作者簡介
 
齋藤希史
 
一九六三年生,現為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教授(中國文學)。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曾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助手、奈良女子大學文學部助教授、國文學研究資料館文獻資料部助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教授等。其主要研究領域為六朝至唐宋的詩賦與文學理論,以及現代東亞整體的語言與文學,一方面關注中國古典文學之肇始,另一方面則是關注現代化之後,中國古典文學在東亞各地的流變與傳播。近年其關心更在於現代之後,在這樣重層的文字世界當中,閱讀、書寫主體之型態與精神樣貌。曾獲SUNTORY學藝賞、樋口一葉紀念山梨文學賞等。著有《「漢文脈」在近代:中國清末與日本明治重疊的文學圈》、《漢文脈與近代日本》、《漢文風格》、《漢詩之扉》、《漢字世界的地平:對我們而言文字是什麼?》、《詩的TOPOS:連結人與空間的漢詩之力》等。
 
譯者簡介
 
盛浩偉
 
一九八八年生,臺灣大學日文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曾以交換學生身分赴日本東北大學國文學研究室、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比較文學比較文化研究室。關心臺灣當代創作情形與文學史課題,研究領域為在臺日人漢文學,碩士論文為《多重文脈下的在臺日人漢文學:關口隆正及其書寫與時代》。現為出版社編輯、作家。
 

目錄

譯者導讀◎盛浩偉
 
第I部  「支那」與「日本」
第1章 文學史的近代──從和漢到東亞
一 「文學史」的開始
二 「和漢」與「支那」
三 「日本」的確立
四 朝向「東亞」
 
第2章 「支那」再論
一 做為稱呼的「支那」
二 「和漢」的解體與「支那」
三 梁啟超的「支那」
 
第Ⅱ部 梁啟超與近代文學
第3章 新國民的新小說──近代文學觀念形成期的梁啟超
一 為了通俗的小說
二 為了國民的小說
三 文學雜誌的誕生
四 進化的文學
 
第4章 「小說叢話」的傳統與近代
一 中外的比較
二 進化的核心
 
第5章 官話與和文──梁啟超的語言意識
一 母語
二 粵語與廣東
三 漢民族意識、文言,及官話
四 日語
 
第Ⅲ部 清末=明治的漢文脈
第6章 小說的冒險──圍繞政治小說與其華譯
一 《佳人之奇遇》的華譯
二 「小說」的文體
三 《經國美談》的樣式
四 「正史」與「小說」
五 「小說」的「近代」
 
第7章 《浮城物語》的近代
一 報紙的小說
二 從「報知叢刊」到「報知異聞」
三 注音與插圖
四 自敘體
 
第8章 明治的遊記──漢文脈的所在
一 《木屑錄》
二 作文的範文
三 景、史、志
四 《航西日記》
五 漢文脈的去向
 
第9章 越境的文體──森田思軒論
一 歐文直譯體
二 意趣與風調
三 漢文脈的核心
 
第Ⅳ部 今體文的媒介
第10章《記事論說文例》──銅版作文書的誕生
一 《記事論說文例》
二 銅版印刷
三 作文書的系譜
四 模仿與普及
 
第11章 寫作的少年們──《穎才新誌》創刊時
一 《學庭拾芳錄》
二 《穎才新誌》
三 作文的虛實
 
終章   做為象徵的漢字──費諾羅沙與東洋
一 與日本美術的邂逅
二 費諾羅沙的文學觀
三 做為詩之媒體的漢字考
 
後記
索引

【書籍編號】TH003 ( 臺灣人文叢書  )
【中文書名】「漢文脈」在近代:中國清末與日本明治重疊的文學圈
【原文書名】 漢文脈の近代―清末=明治の文学圏
【作者】 齋藤希史
【譯者】 盛浩偉
【ISBN】9789869747493 【圖書分類號/CIP】819
【圖書關鍵字】文學/文學研究/漢文脈/日本與中國近代文學史
【定價】560 【頁數】424
【出版日期】2020/09/10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因果到機制_3D示意.jpg

 

潛心四十餘載,末代武士的關鍵一戰

   

      一九七〇年代,葉啟政教授回台任教,學術關懷轉向理論性思考,但同時也保留了主流的以實證主義為導向的「經驗實徵」研究這條「深層」軸線。《從因果到機制》即是他對此深層軸線沉思四十年的積累成果。在這部深具開創性的作品中,葉教授徹底反思了「確立因果關係這個科學探討的核心課題。

 

      在葉教授的思路裡,一招一式都在表達一個基本立場:尊重各種研究策略,但絕無法供奉某種特定的研究策略是追求「真理」的唯一途徑。固然我們經常選擇某種「靜態」的特定狀態來作為貫連因果關係的「變項」,但這樣的「靜態」模樣只是用來勾勒整個現象的起始概念。事實上,起點充其量只是提供我們如此漫遊的意義,重點更在於尋找概念的分岔點。這正是葉教授不斷檢討實證主義主導下「經驗實徵」研究策略所具有的特性及其侷限的基本緣由。

 

批判經驗實徵,既破且立的全新視野

 

    葉教授的前一部作品《實證的迷思》致力於破除以實證主義為主導的「典範迷思」,而在《從因果到機制》中,葉教授更上層樓,深入探討「因果」與「機制」此二論點如何架設、分殊、轉化與圓成的問題。

 

      過去,學者們力主採取「變項」這類概念來表徵現象的因果關。這樣的表達方式卻有著基本缺陷其中最為根本的莫過於,從表徵現象認定的因果關係可能是虛假的,經常無法有效處理「混淆因子」問題。針對此一難題,最典型的化解方法即是善用「機制」概念來補救。「機制」提供一解釋項和被解釋項之間相互連串且接續的因果聯繫。在此同時機制卻也涉及具因果鏈性質的中介變項問題更貼切地來說,這乃「機制」為一種中介過程的問題了。

 

          葉教授進一步以分析社會學和批判實在論作為分析對象,檢討他們各就不同立場如何處理「機制」這一概念。葉教授認識到,機制乃是一種具引信促發作用的解釋性思維理路。「機制」的內涵理法必然是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隨時空條件的更移卻可能轉變。這意味著,人作為具有能動性的行動者,在當下時空的思考與決定,對事態的發展,是具有決定性的關鍵因素。

 

      最後,葉教授認為,我們可以採行Max Weber的「理念型」概念來處理「機制」作為因果權力的表現。基本上,以機制為基礎的因果解釋,乃是以具選擇親近性的方式來描繪因果過程,而非窮盡所有的可能情況。所論述的因果其實是人們透過經驗所形塑出的一種心靈圖像,因此具有區域性與選擇性,始終受特定社會條件隨時制約著,易言之,世間並無一成不變的因果「真理」

 
 
作者簡介  
 
葉啟政
 
已完全退休,目前專心從事學術性論述的寫作。
曾獲得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學士與碩士、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Columbia)社會學博士。

1974年回台任教後,先後服務於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社會學系(副教授)(2年)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教授)(30年)。在2007年退休後,轉任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講座教授)(8年),於2015年完全退休。一生以從事理論性的思考社會現象為職志,重要著作計有

《社會、文化和知識分子》(1984,東大)
《制度化的社會邏輯》(1991,東大)
《台灣社會的人文迷思》(1991,東大)
《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2000,三民)
《傳統與現代的鬥爭遊戲》(2001,巨流)
《社會學和本土化》(2001,巨流)
《觀念巴貝塔:當代社會學的迷思》(2005,群學)
《現代人的天命:科技、消費與文化的搓揉摩盪》(2005,群學)
《期待黎明:傳統與現代的搓揉》(2005,上海人民)
《社會理論的本土化建構》(2006,北京大學)、《邁向修養社會學》(2008,三民)
《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代的透析》(2013,遠流)
《深邃思想繫鏈的歷史跳躍:霍布斯、尼采到佛洛依德以及大眾的反叛》(2013,遠流)
《實證的迷思》(2018,三聯)
《穿越西方社會理論的省思》(2019,浙江大學)
《社會學家的絮言絮語》(2019,浙江大學)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追尋因果關係性——走出相關程度的迷宮
第一節 簡扼回顧「經驗實徵」的研究傳統
第二節 從Hempel的科學解釋模式談起
第三節 實驗法作為確認因果關係、檢證假設和理論的最佳方式
第四節 社會研究中歸納統計模式作為實驗法的替代策略
第五節 以因果推論為目的之統計模式的推進:邁向機制取向的伴手禮
第六節 摘要性的綜合提示

第二章 「機制」概念作為因果鏈的中介構造——跨越古典經驗實證主義的概念奏曲
第一節 簡扼地回顧H-O之覆蓋性的法則型解釋模式
第二節 中介變項抑或假設構造:一九四○年代美國心理學界的一場爭論
第三節 簡單回顧社會學傳統中的「生成機制」概念
第四節 機制作為解除因果鏈之「黑箱」詛咒的中介體
第五節 機制是具體活動/假設構念、抑或事件/過程?邁向「體系化」的模式
第六節 (社會)機制為基礎之解釋模式的知識社會學意涵
第七節 承接轉進以邁向分析社會學的機制觀:代結語

第三章 分析社會學的興起與發展——對經驗實證論的概念性修補
第一節 對分析社會學出現的前沿思想剖析
第二節 帶動分析社會學興起的社會背景:美國主流社會學典範「委外」精進加工製造的學術產品
第三節 到底「分析社會學」試圖告訴我們什麼?一個預備性的陳述
第四節 方法論個人主義與「以微觀解釋宏觀」模式
雙重主導下的機制概念
第五節 由中距理論開展出來的核心論述架構:由變項取向/能動者本位而至微觀基礎/宏觀現象
第六節 機制微觀基礎論的「是」與「非」
第七節 一個餘波盪漾的課題:分析社會學與理性選擇論的分/合以及一/二

第四章 從存有論典範出發的批判實在論——超越分析社會學的論述模式
第一節 批判實在論是什麼?
第二節 批判實在論的基本特質:「本體論的」與「實在的」
第三節 實在的、真實的和經驗的分層說:本體論的實在主義過渡到認識論的相對主義
第四節 真理的四位體制(truth tetrapolity)與勢態真理(alethic truth)的意涵:判斷理性的準則
第五節 結構(structure)與能動(agency):批判自然主義和社會活動的轉型模式
第六節 迸生論(emergentism)的三要義:附隨(supervenience)、多元實現性(multiple realizability)與自然裂離(wild disjunction)
第七節 再探Bhaskar對機制與具共時性的迸生權能力的論述
第八節 「社會建構」的實在論意涵

第五章 「機制」概念的析論取徑
第一節 議題的鋪陳衍展
第二節 走出分析社會學的低階/高階解釋模式
第三節 作為表呈「內涵理法」的「可能性」——「趨勢」或「潛勢」
第四節 「闕如化」的衍生意涵:以「理念型」作為元型來理解「機制」
第五節 以Weber命題為例
來闡述「機制」作為具理念型性質的概念道具

參考文獻
 

自序
 
  這四十多年來,在台灣的社會學圈裡,大家對我總是有一個定型的印象:認定我是一個從事抽象理論思考的社會學家。對我來說,這個印象基本上可以說是踏實,也貼切的。我誠懇地接受,承認自己確實將畢生的心力在投注在與實際現實世界有段距離,如「不食人間煙火」般的理論思考。說來,這樣的印象經常導致許多同行認定,我是反對(甚至是鄙視)「經驗實徵」研究,尤其是量化研究。
 
  沒錯,四十多年來,我確實是一直批評著諸多的「經驗實徵」研究策略,尤其是依附在實證主義傳統之下的量化研究方法。我所以這麼做,基本上是基於一種體認:深以為,連常被認定為是所謂「客觀中性」之「科學」的社會研究,其實都只不過是特定歷史─文化條件影響下的「社會」產物,其間存有著特定的概念性「迷思」(即使是所謂的「科學理性」)。特別值得提示的是,此一概念性「迷思」並非完全超越時空範疇而恆真的絕對真理。更具體地來說,今天我們認定的「科學」方法,其實是承接著至少十七世紀以來,逐漸在西歐世界裡形塑出來之用來觀察和接近世界的一種「特殊」認知模式。它首先表現在對自然世界的觀察裡頭。到了十九世紀,這種源自於自然科學的認知模式更是逐漸擴展,運用到對社會與心理現象的觀察與探索上面,並且獲取了具普遍校準性的權威地位。
 
  涉獵過西方科學發展史的人都知道,對於這樣之歸依在自然科學認知模式的方法策略,西方學者並不是沒有懷疑、批評過。譬如,從十九世紀以來,德國哲學家們,諸如Wilhelm Winderlband、Heinrich E. Rickert 與Wilhelm Dilthey 等人,即針對自然科學(Naturwissenschaften)與人文科學(Geisteswissenschaften)的特質與彼此之間的關係有所討論與爭議,而有了不同的看法。但是,歷史的偶然經常會因為特殊的因緣際會而取得了主導機會,終形成為一種帶著濃厚「必然」色彩的命運結局。回顧西方社會學的發展歷史,我們發現,原是在特殊社會環境孕育下而發展出來之美國社會學的風格,在第二次大戰之後,因美國國力的突飛猛進與不斷擴展,輾轉地促使了美國社會學的(特殊)認知模式成為其他各個地區(特別是當時所謂的「第三世界」)之社會學界競相摹仿的主要模式。於是,美國社會學所呈顯之具備著濃厚「實證主義」傳統色彩(特別是經過邏輯實證論的洗禮)的「經驗實徵」研究策略,遂成為主導整個社會學研究取向的基本(乃至是唯一的)典範,甚至進而決定了所謂「理論」應當是怎樣個樣子(Merton 的中距理論說〔theory of middle range〕就是一個明例)。
 
  一九六○年代的台灣社會科學界,基本上即是處於實證論(尤其邏輯實證論)發皇而流行、並領導著整個學術發展的情況之中。我在這個時代(1961)裡進入國立台灣大學就讀, 毫無疑問的,在一片空白而純潔的心靈中,首先被塗染上正是這樣的科學認知模式,並一直毫無遲疑地認定這就是追求真理、也是做學問的唯一途徑。縱然當時國立台灣大學的師資與設備並非相當充沛,但是,很幸運地,我遇到良師(如心理學系的劉英茂教授),經過大學四年和(尤其)兩年研究所的訓練,在有關(尤其量化)「經驗實徵」研究的知識上面, 確實是相對地奠定了紮實基礎。也因而讓我到此一主流學風的發源地—美國繼續就讀博士學位時,得以持著遊刃有餘的優游態度從事更進一步的探討,也獲得到學位,並且以此一主流方法論作為我的主修領域。
 
  是的,後來,尤其在一九七○年代返台任教以後,我整個學術關懷轉向從事較為抽象的社會學理論的思考。以致在無意和有意並存的情況下,我將曾經前後耗費了十多年習得之有關「經驗實徵」研究(尤其是就方法論角度來審視)的知識束諸高閣。但是,我並沒有因此完全放棄(尤其從科學哲學的角度)追究有關以實證主義為導向之「經驗實徵」研究的種種「深層」課題。除了在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和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數次開授相關的課程(如社會科學方法論)之外,也寫過一些論文(如有關統計學上的均值人),更在因緣際會的機遇下於2018年初出版了《實證的迷思:重估社會科學經驗研究》一書。
 
  本以為這只不過是,於自己的專注理論研究之外,偶來之帶著懷舊情懷的一次「客串」,讓自己有機會重溫一下年輕時輕飄的狂妄情景,應當有所節制地就此打住,完全退出學術江湖。但是,在去年(2019)初,我的心又擾動不安起來, 覺得意猶未盡,應當對整個(尤其在實證主義主導下的)「經驗實徵」研究的一個核心議題表示一點個人意見。 這個議題即是「因果性」(causality),尤其是這二、三十年來西方社會學界對此一課題是如何處理的問題。簡單地說,遵從實證主義者強調的是具表象性之事件的因果關係,最典型的例子即透過經驗實徵方式來具體表呈和檢證所謂自變項和依變項的關係。然而,持「機制」論者則不同。雖然「機制」可以(也必然)指涉到經驗實徵的具體事件,但是,它所強調的基本上是具理論意涵的概念化構念(conceptual construct)面向,因此可以是具假設性的。說來,這本書討論的就是此二論點如何架設、分殊、轉化與圓成的問題。在此,作為作者,我必須特別提示,除了鋪陳著「因果性」與「機制」概念之間,體現在社會學領域中的歷史性因緣關係之外,我尚有一個自認更為重要的目的,即是意圖以我自己所孕育的「搓揉摩盪」觀來重新詮釋「機制」一概念可能衍生的內涵。這可以說是我所以撰寫這本書最重要的用意,但盼讀者們能夠分享。
 
  最後,我想利用這個機會表示一個基本立場。這個立場是:我尊重各種的研究策略,但是,絕無法供奉某種特定的研究策略是追求「真理」之一統且不二的方法策略。事實上, 就知識發展史的角度來看,到了十九世紀,在西歐國家裡(特指英、法與德國),強調重視「數字」以治理國家已蔚為風氣, 而且也逐漸擴展到社會裡的其他角落。說來,這也正是統計學(statistics)一詞所意涵的意思。在這樣之實際呈顯的社會狀況下,平心而論,運用數字(因而,統計方法與量化研究) 來陳述社會現象,不只無可厚非,也確實相當能夠呼應實際的社會現實,著實具有一定的現實社會學意義與正當性,甚至予以鼓勵,亦不為過。但是,一旦將移植自自然科學、且依附在實證主義信念的(特別量化)「經驗實徵」研究策略供奉為追求「真理」之一統且不二的方法策略的話,那麼,這就有失分際而越位,顯出的只是一種犯了嚴重歷史失憶的淺薄、粗暴而專斷的作為,是不可取的。我的意思是說,作為一個社會的研究者,在進行研究(尤其採取特定研究策略) 時,我們必須學習秉承謙虛的態度謹守分際,知道自己所作所為的侷限。尤其,在從事解析和詮釋研究成果時,總是保留一定的彈性空間,並且學會尊重運用不同方法來從事研究所可能引發的啟示空間。說來,這正是我所以不斷檢討和批評實證主義主導下之「經驗實徵」研究策略所具有的特性(與侷限)的基本緣由。
 

葉啟政 識於台北市景美寓所
2020年1月2日
 
圖書基本資料

【書籍編號】SOC-49 (SOC 社會學系列)
【中文書名】從因果到機制: 經驗實徵研究的概念再造
【作者】葉啟政
【ISBN】978-986-97474-8-6【圖書分類號/CIP】540.2
【圖書關鍵字】學術思想/社會學/分析社會學/批判實在論
【定價】500 【頁數】352
【出版日期】2020/07/15
文章標籤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