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最渴望與你互動的網頁-- http://socio.com.tw/forum
群學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publishing
(舊) https://www.facebook.com/sociosp
群學噗浪 https://www.plurk.com/socio

破除徵收迷思,回歸問題本質!

 

徐世榮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兼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

 

台灣已經解除戒嚴,理應回歸民主憲政,但是若以近年來四處蠭起的土地徵收抗爭運動來看,其實我們仍然深處於國家戒嚴的意識型態及制度牢籠裡面,人民的財產權及生存權其實並不獲保障,隨時可遭受國家暴力的強制剝奪。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FIRST11
書 名:惡之華
出版日期:2013.03.22
作 者:夏爾,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
譯 者:辜振豐
出版社:花神文坊(群學代經銷)
規 格:15X21公分
頁 數:399頁
定 價:精裝:500元
         平裝:350元
I S B N:978-957-41-9914-3 (精裝)
            978-957-41-9915-0(平裝)

 

 (精裝)                  (平裝)

 


 

【內容簡介】

波特萊爾創作《惡之華》,文字華麗而簡練,呈現人類的心靈劇場,堪稱創舉

所謂「惡」,並非不道德,而是包含罪、詛咒、災難、不幸、病氣、悲痛、苦戀、倦怠等。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FIRST10
書 名:土地正義的覺醒與實踐——抵抗圈地文集
出版日期:2013.03.15
作 者:台灣農村陣線
規 格:17X23公分
頁 數:432頁
定 價:350元
I S B N:978-986-87363-1-3

 

 


 

【內容簡介】

這本書,紀錄了許多夥伴共同守護著土地正義的故事。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3/21(四)《我的涼山兄弟》
【冷眼熱心人類學—入非駐柬、上涼山、重回台灣】(劉紹華主講)


《我的涼山兄弟》作者劉紹華過去二十年來,經歷各種身分轉換,包括當記者、從事國際發展工作、投入人類學的學術田野調查,不變的是,她始終以「冷眼熱心」來參與當地生活、體會人情,並見證這個快速變遷世界裡的悲歡哀樂與權力失衡。此次書友會,劉紹華將分享她滿實多元的人生閱歷,特別是她以書寫來銘誌一個可能即將灰飛煙滅的時代記錄的心路歷程。

【時間】 19:00 – 20:30
【地點】 永樂座(台大店)(近捷運台電大樓站)
【地址】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4巷14號2樓
【主講】 劉紹華│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主辦】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2013/3/28(四)《親美與反美》
【親美與哈日—臺灣的日本結、美國夢】(蘇碩斌、李衣雲、劉志偉 主講)

《親美與反美》剖析了日本近代歷史,「親美」與「反美」意識的變化。
在台灣也常不經意地聽見:美國月娘卡圓、卡大粒。曾幾何時,美國代表又大又強、人生夢想,已不知不覺成為我們意識的一部分。除了美國之外,台灣對於日本也有著又愛又恨的情結。

這次座談會邀請到對吉見俊哉知之甚詳的蘇碩斌、對於台灣哈日文化現象觀察入微的李衣雲,以及對於美援時代台灣頗有研究的劉志偉,一同探討台灣的日本結與美國夢。

三位名師同台,精彩可期!

【時間】 19:00 – 20:30
【地點】 永樂座(台大店)(近捷運台電大樓站)
【地址】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4巷14號2樓
【主持】 石方瑜(永樂座台大店主人)
【主講】 蘇碩斌(台灣大學台文所副教授,《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作者)
            李衣雲(政治大學台史所助理教授,《讀漫畫》作者)
            劉志偉(世新大學社心系助理教授,《美援時代的鳥事並不如煙》作者)
【主辦】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交通】如何到永樂座台大店?

永樂座台大店位於台電大樓旁的巷子,與「海邊的卡夫卡」及「河岸留言」在同一個巷子
【捷運】「
台電大樓站」1號出口,出站後沿著羅斯福路三段往前走,經過台電大樓,右轉羅斯福路244巷後就到了

公車】「台電大樓站」1、74、208、251、252、236、.278、530、606、644、648、660、671、672、673、.236(夜間公車)、648綠、綠11、綠13、藍28、棕12、鳥來-台北、坪林-台北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美與反美》推薦序—一個已「內化」美國的日本

蔡增家(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亞太所長兼日本研究碩士學位學程主任)

 

日本是個相當矛盾的民族。它既喜愛美麗的事物,卻又極盡黷武;它相當崇尚禮節,另一方面又窮極好鬥;它熱愛新事物,但有時又相當保守念舊;它講究服從之道,又常常桀驁不馴。

日本人的雙重性格,也具體表現在戰後的對美政策上。它表現地如此親美,骨子裡又極力反美。日本會親美,乃因為美國是唯一打敗過它的國家,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一向崇尚強者、鄙視弱者,你沒打敗它,它就會不斷嘗試以小搏大;一旦你擊敗它,它就會永遠對您俯首稱臣。

二戰期間,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只擊潰日本的軍事硬體,徹底瓦解日本心防的,是戰後美國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占領日本的七年間公布的「公職放逐令」及「財閥解體令」。從此日本徹底臣服於美國,不但沒有自己的軍隊,外交政策上也唯「美」是瞻(美國的外交政策就是日本的外交政策),更成為美國軍事擴張的提款機。

戰後日本的外交政策向來存在「美國派」與「亞洲派」的路線之爭。「美國派」認為一路追隨美國才能保障日本的國家安全與利益,東京到北京的捷徑是經由華盛頓,只要美日關係穩定,中日關係自然就好。「亞洲派」則認為日本身處亞洲,當務之急應是改善與周邊鄰國的關係,而非一味追隨美國。可惜從戰後以來,「美國派」就一直是日本外交政策的主流,2009年民主黨上台後主張的美中等距外交,在普天間基地爭議下都只化為曇花一現。

戰後的日本為何如此親美?為何始終無法改變親美路線?除了美日同盟的軍事因素,是否還有更深層的因素?東京大學教授吉見俊哉的《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就是嘗試要解答這幾項疑問。吉見教授嘗試從社會學及歷史學的角度,解構在2001年恐怖攻擊後,美國高舉反恐大旗入侵伊拉克及阿富汗,引發西方社會及伊斯蘭社會大規模反美浪潮時,何以日本國內卻紋風不動?

原來美國早就從文化、消費及社會三方面進入日本,進而改變日本,作者選定媒介的表象、都市與休閒,以及居住空間等三個方面,來論述日本對「美國」這個概念接納的基準。作者赫然發現:美國對日本的深刻影響不只限於戰後,而要追溯到1853年美國黑船進入東京灣。對日本人來說,美國不再是太平洋彼岸的國家,而是內化為日本社會秩序的一部分,這讓日本成為全世界最親美的國家。

2012年,中日兩國爆發釣魚台主權爭議,使日本國內新民族主義勢力抬頭;美國對釣魚台問題的曖昧,則讓日本政府寢食難安,這種情勢的轉變只會讓日本更離不開美國。當亞洲各國在「親美」與「反美」兩股勢力拉鋸的同時,日本好像只剩下「親美」一種聲音。日本的「親美」也許是來自日本國內政治的無意識,或毋寧說是日本對鄰國即將崛起的一種集體焦慮。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美國主義」附身的東亞主體性

陳光興(交大社會與文化所教授)

 

1967年,陳映真的小說〈唐倩的喜劇〉開啟了台灣戰後「親美反共」的後殖民知識狀況的剖析。

 

故事的靈魂人物唐倩,是大陸出生的那一代,她從小與母親被父親遺棄,過著黯淡的童年。或許因為父親留下了惡劣印記吧,她那古板怨婦型的老媽放手讓她將「把男人驅向困境為樂」當成座右銘(p. 127),不少愛慕她的男子於是落難。

 

高中二年級,她崇拜能言善道、教公民的老師,因此曾是熱血沸騰的反共愛國學生。長大後成了文藝女青年,她調動自己的情場經驗,以「露骨的描寫床第間的感覺」發跡(p. 125),此刻碰上了她第二個崇拜的對象,胖子老莫正在讀書界以存在主義引領風騷,她當機力斷甩掉了跟不上思想風潮的詩人于舟。很快的,唐倩的小說立刻更上一層樓,結合從老莫那兒真傳的理論語言與生活實踐─她兩人公開同居被媲美為沙特與西蒙波娃偉大戀情的本土版─她的創作被評論家評價為存在主義在中國文學上的代表作,於是唐倩搖身成為偉大的實踐型女作家。

 

活在親美反共的國度裡,任何思想的左翼部分很自然會被扭轉。1960年代中期正是越戰的高潮,老莫從美國出版的雜誌《生活》、《新聞週刊》、《時代週刊》,收集培養存在主義痛苦與不安氣質的圖片,他對於越共的暴力自殺行徑表示痛心疾首,這些黑衫分子愚昧效忠國際共產主義,「是進步、現代化、民主與自由的反動;是亞洲人的恥辱;是落後地區向前發展的時候,因適應不良而產生的病態」(p. 130)。總之,老莫的痛苦與不安並非來自對第三世界弱小民族的人道關懷,而來自他受到台灣社會的「反共無意識」薰陶的偏狹認識,指向越共的愚蠢所帶來對所有亞洲人的羞恥感。於是,存在主義能對帝國主義進行批判的牙齒就這樣被拔掉了!所有思想一旦「落地」就很自然地與在地的土壤鑲嵌。

 

唐倩這位現在已經是存在主義的小說家,雖崇拜老莫但還保有她與生俱來對付男人的本事。她很快就發現老莫如同一般的知識分子,偽善、外表理性、深沉、憂鬱,滿口仁義道德,一旦上了床就原形畢露:

 

伊覺得: 性之對於胖子老莫, 似乎是一件完全孤立的東西。他是出奇地熱烈的, 但卻使伊一點也感覺不出人的親愛。伊老是在可怖的寂靜中, 傾聽著他的狂亂的呼吸和床第聲音, 久久等待著他的萎潰。伊覺得自己彷彿是一隻被猛獅精心剝食著的小羚羊。然而, 這自然也不是不曾把伊帶到一個非人的、無人的痙攣地帶, 而後碎成滿天隕星底境地。p. 128

 

唐倩期待這位存在主義的理論家會發展出更近人道主義精神的性事方法,沒想到老莫把理論跟實踐脫鉤,性就是性;更可怕的是,一陣衝刺回神後,他可以立刻開始談學問,似乎完全沒有存在主義溫存的一面。雖然如此,唐倩對胖子的愛情越發濃烈,強到祕密懷了三個月身孕,打算複製一位天才思想家。豈料老莫知道後,調了很多書袋,勸說這會破壞他們兩人試婚的形象,逼得唐倩含淚順從,偷偷去了藏在巷子裡的破舊醫院,拿掉他們愛情的結晶。但她沒法忘掉,在那非法墮胎的手術室裡的所見所聞,「只有伊才了解的絕望而恐懼的眼睛;那裡原始的叫喊;那裡的污血、陰(門音)和惡臭」(p. 132)。老莫還是有良心的,過程中他沒落跑,陪在旁邊一直掉眼淚。之後,胖子沒法擺脫殺嬰的深重愧咎感,去勢的恐懼症與日俱增,讓他喪失跟唐倩床上原有的熱情能力。那年冬天,他倆分手了。

 

唐倩是在羅大頭的引領下重現江湖,這位哲學系年輕的助教羅仲其,以新實證主義打敗老莫為首的存在主義,脫穎而出,以科學之名、邏輯為方法的懷疑主義,成為讀書圈裡新的顯學。敘事者對以質疑一切為論述戰略能大行其道提出解釋:不斷詭辯給了犬儒知識分子帶來莫大的快感,同時他們從不提出正面論述的位置,轉進為具有侵略性的質疑,「於是質疑不再是一種苦悶,一種憂悒,而是一種虛榮,一種姿勢」(p. 136),存在主義的式微、邏輯論的興起,有跡可循。聰慧的唐倩跟了羅大頭,當然就揚棄幼稚的過去,加入邏輯實證論新思潮的陣營,也努力學習把這套思想方法融入她的小說。

 

這位老家江西的羅大頭,是出生在富裕人家的獨生子,共產黨來了,家在一夜之間毀了,母親上吊、父親被群眾大會逼死,他一個人流亡台灣。過去這些心痛的經驗,羅大頭刻骨銘心,對任何事都得懷疑,「我是什麼也不相信了。我憎恨獨裁,憎恨奸細,憎恨群眾,憎恨各式各樣的煽動!然而純粹理智的邏輯形式和法則底世界,卻給了我自由」(p. 138),邏輯實證論於是成為他信仰的情感基礎。他甚至公開宣示,對岸大搞反殖民主義、反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建設,都是在搞煽動,不具任何真理價值,對他而言,「真理,是沒有國家、民族和黨派界限的」(p. 139)。好在邏輯實證論的流行範圍基本上是在象牙塔裡,否則當局未必會贊成他的想法,不過這個哲學式的論證或許解釋了大量留學生奔向美國的心情吧!

 

然而,這個追求真理的羅大頭跟老莫一樣,最終會敗在唐倩的裙下,他的理性論證沒法壓倒他深層的嫉妒。儘管唐倩從他這學到許多,老莫還是陰魂不散,像是從老莫那兒學來、睡前得喝上半杯冷牛奶的習慣,就還殘留在她身上,讓他氣得全身發抖;但為了在這場男女的鬥爭中得勝,又得壓抑胸中的妒恨,久而久之染上了神經衰弱的身心症。最致命的是,他在床上無法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如老莫般把唐倩偶而帶向非人的境界。在不斷自我懷疑中,「無窮的焦慮、敗北感和去勢的恐懼」(p.144)籠罩大頭,最後把自己逼瘋,走上絕路自殺了。

 

悲傷至極的唐倩,再次從江湖消失,成為人們「古典的傳說」(p. 145)。第三次重出江湖時,她居然變成人們的罵柄,說她拜金、崇洋、沒有民族意識,只因她跟留美青年喬治H.D. 周在一起了。這位周宏達跟羅大頭一樣都是流亡學生,差異在於他學工程,在舊金山拿到碩士後考進紐約一家大公司,被派來台灣分部處理技術上的問題。對於批評唐倩的人,喬治的回應很直接:「美國的生活方式,不幸一直是落後地區人們所妒忌的對象。」( p . 1 4 6 他出身台灣,熟悉這個地方普遍養成的美國夢,他勸大家別太急,雖然還早了點,但是「這種開明而自由的生活方式,只要充分的容忍,再假以時日,是一定能在世界各地方實現的」(p. 146)。這彷彿在替美國向全世界推銷自己品牌的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卻重新打開唐倩當時破碎的心。相對於胖子跟大頭「那些空虛的知性、激越的語言、紊亂而無規律的秩序、貧困而不安的生活以及索漠的性」,喬治的自信、踏實和舒適的房車,「彷彿有一種生活上實在的東西打擊了伊」(p. 147),她發現另一個真實而又值得嚮往的世界。而唐倩對美國並非毫無保留,當喬治說「中國跟美國比起來,簡直是絕望」(p. 148),沒得好比的,她回喬治,這樣的中國人在那兒不就成了次等人了,一定會造成他被歧視的不快吧!喬治也同意,但這些都不是問題,因為「國籍或民族,其實並不重要。我們該學會做一個世界的公民」(p.149)。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在1960年代成為知識人的選項,待在美國不是做美國人,是做世界人,尤其是只有在那偉大的國度才有條件做世界公民。

 

發現新大陸的唐倩,在一個月光的晚上,「裝著又驚又喜的樣子」(p. 153),答應喬治的求婚。在豪華而又寂寞的訂婚晚宴上,總共來了包括他們倆的五位親友。大學同寢室的老馬喝著難得喝上一次的洋酒,衷心祝福老室友終於脫離過去的顛沛流離;矮小的老房東躲在一旁什麼都沒說,快樂地喝著他的酒;新娘的媽還是沒能丟掉她棄婦的苦澀,不知道是難過女兒將離她遠去,還是想起不幸的過去,總是掩面哭泣。也是在那天夜裡,唐倩才把自己給了他,喬治的誓言讓她感動的哭了。但也是在那晚,她才發現工程師把房事當成是駕馭機器,讓她不禁產生「一種屈辱和憤怒所錯綜的羞恥感」(p. 155)。但仔細想想,胖子、大頭跟這喬治不都一樣,「知識分子的性生活裡的那種令人恐怖和焦躁不安的非人化的性質,無不是由於深在於他們的心靈中的某一種無能和去勢的懼怖感所產生的」(p. 155),這是唐倩對這幾位發生過關係的男性的整體評價,既然都一樣也就沒啥好挑剔的,這喬治是跟定了。

 

故事還沒結束。唐倩跟著喬治周去了紐約,不到半年就有消息傳回來,她甩了工程碩士喬治,嫁給了在一家大型軍火公司負責研發部門的物理博士,在偉大的新世界開心活著。不錯的是,她沒有丟下她哀怨的老母不管,還不斷把美金寄回台灣,生活的物質條件漸漸好了起來。估計,唐倩也可能過些時候就把老媽接去住住,讓她也能嘗試落後地區沒法享受的生活方式。

 

至於唐倩後來又發生了什麼變化,是不是在美國當上了寓婆,沒寫到。

 

唐倩的喜劇演完了,她在台北讀書圈裡也快速被遺忘。在胖子與大頭之後,沒人有能力取代他們引領風騷,江湖於是沉寂了好一陣子,居然還有惡人造謠說他們是奸細,是「萬惡不赦的共產黨」。看來得等幾年,保釣運動在1970年開始上場,圈子才會再活絡起來。

 

唐倩的喜劇〉捕捉到台灣當時知識界的虛無狀態,在反共體制的前提下,思想界沒有空間對現實進行討論,只能藉由外來理論的表演撐起一遍荒蕪。作家歸納的很精準,來來去去的理論熱,「正如當時的一種新的舞步流行在夜總會一般」(p. 122),它的後遺症似乎有兩個,一個是對於所有現實的關切都得批著理論語言的外衣,說事不能說滿,得留個退路,「理論飛在空中的抽象性」提供了這層保護膜;相關的另一個更嚴重的是,「追趕流行的知識傳統」被逐步建立,半個世紀以來隨著美國學院的風潮起舞,就連具有高度反思性、批判性的存在主義、新馬克思主義,乃至於近期的後殖民研究,都不過是一場又一場上演的戲碼,像流行的舞步一樣來來去去,無法落地生根,也就不可能開花結果。悲慘的是,陳映真1967年把問題提上檯面,即便在1974年陳的同代人郭松棻對學界繼續追擊,但思想界至今仍無法正面回應,知識結構已然固化、愈陷愈深,我們該好好反省,想法突破。

 

嚴肅追究台灣當前的知識困境,1950年代起「分斷體制」的形成是紮根的起點,不只是刺瞎了思想的左眼,也阻絕了分析眼前政治、社會的能力養成,懸空的抽象理論概念成為面對威權體制最安全的屏障。不只台灣,南韓同樣出了很多善用理論概念的知識人,這應該是同一種歷史軌跡的產物,值得深究。直接面對台灣社會的分析,得到1980年代末期解嚴後,在一片知識累積真空的狀況下,只能開著(夏林清稱之為)「拼裝車」上路,翻譯日本、美國對台灣的研究成果,成為難以避免的一條路。陳映真在1990年代主持人間出版社時的台灣研究譯叢,大致可以這樣來理解。這套書不只在當時,直到現在都被視為研究戰後本土社會的奠基工作。

 

〈唐倩的喜劇〉同時也捕捉到外省知識分子的「機會主義」性格,這批流亡的男男女女,在四周沒有足夠的社會資源、沒有大家庭牽制的條件下,為求生存,他們其實彈性很大、可塑性很強,搭配國際環境的結構性連動,快速調整腳步。唐倩所標誌的思想轉變,從存在主義、邏輯實證論,最後務實的把美國夢變成真實生活,這樣的軌跡是多元決定的,她身上濃縮了許多外省知識分子的影子。作家沒有繼續去追這群龐大留美知識分子社群的故事,今天來看或許是該接手追尋的工作。1960年代成形的美國夢造成的深遠影響,沒法脫離全球冷戰與兩岸分斷來理解,知識人身上承載預先被搭好的階梯,一步步麻木不仁地走著,小學、中學、大學、出國讀書,留學等於留美。到我這代的留學生(1980年代),就這麼跟著前人走了二十年的路,無意識地走著。還記得臨出國時,母親耳提面命的教誨:「我們外省人家沒田讓你種,唯一的生存方式就是得把書念好。家裡能做的就是存夠一年的學費,以後就得靠自己了。送走了你哥哥,接下來家裡還得開始存你弟弟的生活學雜費。」她還說:「我們這代人沒有給上一代人什麼,也不要你們給我們什麼,只希望你們能養活自己。」母親的話不知反應了多少外省父母的心境;也不知道是否還有其他父母,一旦卸下把孩子送去美國念書的重擔,就精神崩潰了,這就是分斷家庭的寫實。可悲的是,今天中國大陸的知識界也在重複極為類似的邏輯─來來來,來北大;去去去,去美國。北大、清華儼然成為留美先修班,糟糕的是連中文系都如此。於是,兩岸分享了對於美國的不了情。

 

透過細說陳映真在1967年的〈唐倩的喜劇〉來為《親美與反美─日本戰後的政治無意識》一書的中文翻譯本寫序,目的是在呼應他的基本論點,指出「美國主義」早已深入日本的身體與人心,而這其實是東亞地區整體主體構造的關鍵構成,比起日本、韓國、沖繩等地,親美反共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台灣戰後的政治無意識」,陳映真四十五年前提出的反思至今依然為台灣的思想界所忽視,我們如何能不自責,但沉溺在內疚中無助於事,《親美與反美》有如及時雨一般再次將我們淋醒,逼迫我們扛起責任。2012年回頭來看,吉見俊哉對於日本(Yoshimi 2000, 2003)、鳥山淳對沖繩(Tor iyama 2003)、柳善榮對南韓Yoo 2001)與陳光興對台灣的分析(Chen 2001)是理解美國何以「內在化」東亞地區的「集體研究」。幾乎在同一個時段,這些書寫針對自身所處的社會揭示主體性中揉合對於「美國」說不清楚的愛恨情仇,在2000年後的兩三年間,這樣集中湧現的美國主義論說,似乎不約而同反映出:東亞地區已出現面對自身「美國性」的契機,必須透過三位一體的「去殖民、去冷戰、去帝國」工作,全面清理「剪不斷、理還亂」的欲望、身體與思想構成的主體性(陳光興 2006),也才能慢慢擺脫至少是一甲子「美國在東亞」的夢靨。

 

吉見教授是我個人二十年來長期交往的好友、學術思想上的親密戰友,看到他《親美與反美》中文翻譯的出版,很是為他高興,對於不懂日文的我而言,有幸先賭為快,知道他在「美國主義」的領域中在繼續集結、深化他的思考,不免也提醒我自己不能在對應的中文語境中停滯不進。這本書延續著吉見他一貫的方法論,以社會史與文化史的路徑,拉長時間的縱深,深入問題意識所展開的關切。作為思考「親美反共」主體構造的同路人,我很願意向中文的讀者介紹這本重要的著作,藉此期待中文地區能夠透過更為寬廣的參照,特別是中國大陸以高鐵的速度迎頭趕上「親美反共」熱潮的大浪中,我們更該「撥亂反正」,逐步開啟「脫美返亞」的思想運動。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 名:港都百工圖:商品拜物教的實踐與逆轉

All Walks of Life: When Workers of Kaohsiung City Encountered Commodity Fetishism

出版日期:2013.1.1

作 者:謝國雄

規 格:15.5*23

頁 數:490頁

平裝:300元  I S B N:978-986-03-5218-4
精裝:350元  I S B N:978-986-03-5217-7

 


 

 【內容簡介】

港都高雄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如何經驗資本主義?他們如何回應資本主義,從而讓資本主義在台灣以特殊的樣態出現?同時萃取與掩飾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運作原則,港都勞動者提出的挑戰是:資本主義萃取剩餘價值,真的需要掩飾嗎?掩飾得了嗎?本書作者參與高雄市勞工博物館的籌劃,得以運用勞工口述歷史與工廠檔案等資料來回答這個問題。

行業傳統的師傅、唐榮鐵工廠以及美麗島工廠的勞資雙方,都不迴避剩餘價值的創造與萃取,甚至一起擁抱,爭議起於剩餘價值的透明但不公的分配。即便雇主企圖掩飾剩餘價值的創造與萃取,也因為霸權經營本身就有內在的弱點、並存的多樣薪資制度、十分透明的績效獎金運作,以及勞動者各種創意的行動,而功虧一簣。港都勞動者既擁抱卻又看穿商品拜物教,「全括的商品霸權」的兩可性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同時萃取與掩飾剩餘價值」是商品拜物教的展現,而商品拜物教涉及了結構力量與行動的關係。本書重新概念化了「行動」,一是確立「行動」在分析上的自主地位,二是行動中介結構力量有不同的樣態,三是這些不同的樣態本身即具有另一層次的中介效應。本書也提出新論點:結構力量的呈現樣態(現身或者不現身、以何種方式現身、現身後是否會變身等)可以強化或者掩飾結構力量,從而是結構力量不可或缺的一環。最後,本書確立「存在感」這個新的基本議題,如工作的慣行不僅體現了薪資勞動及普羅化,更讓勞動者切身體會到「薪資勞動是生存唯一的軸心」,從而讓資本主義存在化、唯一化與隱身,但失業也激起了勞動者質疑薪資勞動的意義。藉此,我們可以重新定位志願性順服,偵測到將結構力量「去物化」的可能,並且體現「西方個案化、在地普遍化」。


【作者簡介】

 謝國雄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合聘教授。著有專書“Boss” Island: The Subcontracting Network and Micro-Entrepreneurship in Taiwan’s Development (1992)、《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1997)與《茶鄉社會誌:工資、政府與整體社會範疇》(2003),並主編《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2007)與《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2008) 


【目錄】 

第一章知識圖譜:志願性順服、商品拜物教與結構/行動
一、西方勞動研究圖譜
二、台灣勞動研究圖譜
三、本書的定位與貢獻
四、預覽《港都百工圖》

第二章起草:勞工博物館與社會學介入
一、籌設高雄市勞工博物館
二、社會學介入
三、港都略史

第三章混沌初開:行業傳統中「勞」「資」範疇的生成與變化
一、皮鞋業:「勞」「資」範疇的流動與固定
二、鐵路貨物搬運業:勞資範疇的浮現與分化
三、計程車業:「勞」「資」範疇的模糊邏輯
四、派報業:未曾清晰浮現的「勞」「資」範疇
五、電影辯士業:來不及形成的現代勞資範疇
六、結論

第四章大熔爐:唐榮鐵工廠的政治經濟學
一、由民營到省營
二、關廠:孰以致之?
三、結論

第五章「倩」、包與命:大熔爐中的商品拜物教
一、謀職與失業
二、勞資關係
三、薪資制度
四、以物件為中心的現場生活
五、工會經驗
六、存在感
七、結論

第六章宇宙的「生意」:「合理化」的理想與轉折
一、鴻圖霸業:經營之神王語錄的啟示
二、咨爾多士,企業中堅

第七章寂靜之聲:「合理化」的底層
一、膠片狂想曲(作為現實的一部分)
二、膠片社會學(小說的社會學評論)
三、寂靜之聲
四、未完成的「合理化」交響曲

第八章成圖與留白:同時看穿與擁抱商品拜物教
一、商品拜物教與結構力量的呈現樣態
二、作為中介的行動
三、重新概念化「結構力量與行動」
四、存在感
五、真正的國際化:西方個案化與在地普遍化
六、社會學與哲學的互動

參考文獻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JM03
書 名: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
原書名:親美と反美戦後日本の政治的無意識
出版日期:2013.2.22
作 者:吉見俊哉
譯 者:邱振瑞
校 訂:李衣雲、李衣晴

規 格:13×19 cm
頁 數:256頁
定 價:250元
 I S B N:978-986-6525-66-7


【內容簡介】

曾經極度反美的日本,二次大戰後為何如此親美?

美國文化如何悄悄住進日本的日常生活、滲透日本人的意識?

日本當代最活躍的文化研究學者吉見俊哉

以銳利的視野、細膩的手法,抽絲剝繭日本人對美國的愛恨情仇

本書回顧日本近代的歷史,剖析「親美」與「反美」意識的變化,指出日本最終被貼上「親美」的標籤,不只出於表面上政治、經濟或軍事的因素,而是在深層的日常生活與心理層面,早已將美國內化卻不自知。

在台灣同樣也常不經意地聽見或提起:美國月娘卡圓、卡大粒;沒那個美國時間、吃那個美國仙丹。曾幾何時,美國代表又大又強、人生夢想,已不知不覺成為我們意識的一部分。強權的極致展現,不是窮兵黷武、耀武揚威,而是滲透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連結人們的欲望和情感。 

藉由本書的析論,必能讓我們產生自覺,擺脫內在的「政治的無意識」。


【各方推薦】

難得有社會科學的書可讓人一口氣看完,且回味再三。吉見俊哉的《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清晰、簡潔,不吊書袋,論述始於19世紀中葉,直到二次大戰後,美國政治軍事的暴力與佔領伴隨著消費文化的潛移默化,如何編織著親美/反美的複雜、多重線頭,構成了當代日本社會與日本人精神狀態的重要基底。此書尤其讓我們反思美國在冷戰與後冷戰進程上,對東/北亞國家型塑不可忽視的精神面向:通俗音樂與「摩登生活」。正是這種追求「現代生活」的驅力,美國從「暴力的他者」轉譯為「進步的內化自我」。吉見俊哉的敘事也成為我們重新審視台灣政治無意識的重要參照。——何東洪/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這本書延續著吉見他一貫的方法論,以社會史與文化史的路徑,拉長時間的縱深,深入問題意識所展開的關切。作為思考「親美反共」主體構造的同路人,我很願意向中文的讀者介紹這本重要的著作,藉此期待中文地區能夠透過更為寬廣的參照,特別是中國大陸以高鐵的速度迎頭趕上「親美反共」熱潮的大浪中,我們更該「撥亂反正」,逐步開啟「脫美返亞」的思想運動。——陳光興/交大社會與文化所教授


【作者簡介】
吉見俊哉 Shunya Yoshimi
東京大學大學院情報學環教授、東京大學新聞社理事長;曾任東京大學社會情報研究所教授(學科已重組)、情報學環學環長。2009年起擔任東京大學新聞社理事長。學術專長為社會學、文化研究。研究領域包括視聽眾研究、全球化、技術的社會建構、大眾文化等。


【譯者簡介】
邱振瑞
著名翻譯家與作家。其作品以寫實批判風格見長,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文字凝練流暢、描景生動細緻,尤以擅長刻劃底層人物的生活困境、移居他鄉者的精神漂流、人性中的罪與罰,以及政治與性的異化,是台灣中生代作家中的異色奇音。譯作:三島由紀夫《不道德教育講座》(大牌)等四十餘冊;曾出版小說集《菩薩有難》(商周),《來信》是其第二本中短篇小說集,值得閱讀與震撼。


【各章簡介】
序章概略描述世界上「親美」與「反美」的趨勢變化,藉以凸顯日本獨特的「親美」意識,並指陳以政治經濟、國際關係、地緣政治學等鉅觀層次,在解釋日本親美現象上的局限;繼而提出輔以大眾文化、消費主義等微觀層面來解釋的企圖。

1章概灠從幕府到戰爭時期的近代日本如何接納「美國」,快速探討「自由」聖地的形象、大眾文化階次的美國主義,以及現代主義中性別議題的面向。接下來三個章節中,將以三個層次討論戰後日本如何接納「美國」:麥克阿瑟與天皇(國土空間)、鬧區與海灘(都市空間)、占領軍住宅與家電(居住空間)。

以時代而言,第2章屬於占領期、第3章是從1940年到1950年代、第4章則是以1940年代到1960年代為中心。全書瞄準的是,從占領期到1960年代,美國主義在日本的重層作用。在這戰後日本視線的重層變化中,被割捨與遺忘了什麼?之中又建構了怎樣的戰後日本主體?這一切又如何從戰前以連續的方式支持後帝國的秩序?是本書要回答的問題;最後由終章作總結,希望日本能真誠反省因日美「擁抱」所隱匿的各種問題,誠實面對亞洲人民與歷史,從而找回日本的主體性。


【目錄】
推薦序/陳光興 被「美國主義」附身的東亞主體性     
推薦序/蔡增家 一個已「內化」美國的日本

序 章 戰後的日本是親美社會?
       

1—逐漸興盛的「反美」浪潮    

2—「親美」日本的歷史由來    

3—觀察「美國」的各種視線    

第1章 美國所象徵的現代化——「自由的聖地」與「惡魔英美」       

1—美國乘著黑船而來

2—對「自由之國」的想望與挫折     

3—如今,是否還存有非美式的日本 

4—惡魔英美與美國的誘惑

第2章 占領軍「美國」       

1—麥克阿瑟的到來   

2—「占領」的抹消與凡人天皇的現身     

3—元帥、凡人天皇、偽天皇    

4—誰塑造了這種女人

第3章 美軍基地與湘南男孩               

1—從基地滲出的「美國」

2—從基地之街到流行之街

3—基地裡的美國海灘上的美國     

41950年代日本的「反基地」與「依存基地」     

第4章 「美國」就是我家   

1—嚮往的American Way of Life      

2—電視進入家戶       

3—「太太」主導的家庭電氣化 

4—引以自豪的Made in Japan   

終 章 「親美」的超越方式——戰後民族主義的無意識

1—冷戰與反美民族主義——從韓戰到反基地抗爭   

2—來自越南反戰運動的質問    

3—外在的美國 內在的美國    

   後 記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疾病與權力剝奪的深入探討

黃嵩立(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隨著作者的腳步,讀者看到利姆鄉在數年間劇烈的變動,幾乎可以聽到時代巨輪嘎嘎轉動的聲響:我們想像一個個鄉村被捲入其中,一方面驚心動魄,一方面卻也悄然無聲。作者描述了這個詭譎與矛盾,以及其中的斑斑血淚。尤其是當我們理解到,作者所描述的是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世人訝異於中國沿海城市的快速發展,上海的繁華成為耀眼新星。與此同時,同樣是在中國,卻有這麼個任由愛滋病人凋零的鄉間。一個號稱是共產黨所統治的經濟強權,如此兩極發展,確實難以索解。

過去數十年來,公共衛生學者努力嘗試理解人群之間健康狀況不平等的現象。最基本的解釋是一種純粹生物醫學觀點:利姆鄉最重要的健康問題是愛滋病、營養狀況、毒品使用。疾病調查和記錄,幫決策者表列出健康問題和其嚴重性。第二種模式,則採取行為觀點:利姆鄉的愛滋病是來自於他們的用藥行為,共用針頭和靜脈注射助長了愛滋病的傳播。這個觀點常造成我們將某些行為或某些族群標示為高風險,並且把改善健康的重點放在要求這些「高危族群」生活型態的改變。這個觀點可以加以擴張成為心理—社會觀點,鼓勵人們進一步探詢行為背後的心理和社會因素。例如,為何利姆鄉的年輕人會想要到城市去?有哪些動機?受到哪些影響?他們進了城,有什麼樣的環境?為何會使用海洛因?第三種模式,則採取政治經濟學觀點;此模式嘗試理解健康和疾病如何在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的脈絡下發展,並檢視社會結構(例如政治、經濟制度與實作,以及階級間的互動)如何與行為因素交互作用。

在這個模式下,我們就不能只問為何利姆的年輕人要進城。我們要問的問題更加複雜:哪些因素影響了利姆鄉的發展?發展的過程是基於誰的決定?在這過程中,誰獲利?誰受害?當地人的立場是什麼?這又如何影響當地的生活方式?簡而言之,根據政治經濟學的觀點,我們要去探究權力和健康之間的關係。事實上我們在意的不只是愛滋病而已。健康在公共政策上之所以重要,除了它本身內在的價值,一個社群的健康,也具體呈現出這個社群的福祉狀態。就像長年的壓力與勞累在人身體上毫不留情地刻下歲月的痕跡一樣。這個社群的人享有足夠的物質條件嗎?能夠參與社會運作嗎?有主動權嗎?彝族人能夠享有發展能力的機會嗎?這些條件都從不同角度影響著個人和整個族群的健康。

觀察權力的運作,除了必須去看社區之內個人之間、氏族之間、社會地位之間的權力關係之外,整個社區在國家發展的藍圖中,又與其他社區、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之間,有如何的關係?在全球化的時代,每個社區又如何被迫與全球經濟變動糾扯不清。一位長久在非洲與愛滋病奮戰的專家說,愛滋病不只是一個大疫情;它更是成千上萬個小疫情—甲村的人疾病的原因和傳播,就和乙村不同。而除非我們能用這樣的觀點去看,愛滋病的防治終究不會成功。作者的人類學訓練,正好能把這個觀點說得更清楚。

如作者所描繪,利姆鄉在短短的幾年之內,毫無選擇地面臨中國政治力的來臨,他們得承受中國政府官員的介入、中國政經觀點的改變、公共衛生制度的建立,以及尚未建立好又開始另一波的撤守。除了公共衛生的制度與人力變動之外,影響利姆鄉當地人健康的,莫過於村民與外界的接觸,彝人與漢人之間的互動,純樸生活方式與工商世界的衝突。無論我們如何界定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的優缺點,以及雙方攻防之間的戰略,這本書要我們留意去看這個變動之中的傷亡。作者嘗試去記錄彝族青年與花花世界初接觸時,一個傷痕累累的經驗。這個經驗雖然獨特,但絕非僅有。這本書的歷史地理背景似乎和台灣離得很遠,但是仔細讀來,又看得出許多類似之處。台灣在百年之間承受過無數震盪,文化衝突在上個世紀就已如狂風席捲全國的每個角落,如今衝突已經多次轉換面貌,卻不可能消失。我們仍需要去檢視權力,要去記錄上一代和這一代在歷史變動中的傷痕。唯獨如此,才能保持儆醒。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序——千山獨行

黃樹民(中央研究院院士)

文化行為與疾病之間的錯綜複雜關係,從一九三○年代開始,就已受到人類學者的注意。早期研究如北美Algonquin印第安人的「極地食人妄想症」(Windigo Psychosis),或東非阿贊迪人(Azande)傳統法醫以驗屍來鑑定死者是否遭受敵人的巫術傷害等,都是聚焦文化來解釋特殊的疾病或生理現象(culture-bound syndromes)。這種研究旨趣直到一九七○年代仍受到跨文化心理學者,如香港中文大學Michael Bond教授的重視,並從此角度研究東亞文化圈的「縮陽」,或馬來人的Amok等心理症狀。至今醫療公衛領域亦常借用此類觀點。

一九七○年代以後,醫學人類學強調文化特徵與特殊疾病之間聯結的解釋架構,已有基本改變。學者擴大其分析視野,不僅重視解釋病因的文化面向,亦強調將疾病放在更大的政治經濟框架下,做整體性檢視。這種新研究取向,讓我們注意到疾病與深層社會結構之間多重糾纏的因果關係,如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全球區域發展差異使「南方」成為「北方」新藥實驗場、社會階層分化削弱邊緣團體的復健能力(resilience)、城鄉差距縮減農村平均餘命、疾病被污名化、文化的力量等。雖說當代醫學人類學在歐美早已是炙手可熱的學科分支,且不斷在理論與研究議題上推陳出新,但在台灣卻長期未得到應有的重視。這種狀況,直到劉紹華博士這個研究個案出版,才有根本的改變。

近年來已少有學者與學子還願意探索困難的社會議題,並從事艱苦的田野調查。劉博士憑著過人的勇氣、才智與毅力,以海洛因及愛滋為切入點,檢討中國涼山諾蘇人何以在改革開放後,迅速淪為雙重污名(即落後的奴隸社會及愛滋蔓延)的重災區。她的分析一方面採取貫時性研究(diachronic approach),追溯諾蘇人與解放前漢民族國家之間的區隔與對立,以及鴉片在其中扮演的複雜角色,如何影響當代諾蘇人對鴉片類毒品的特殊態度。另一方面,劉博士以現時性研究(synchronic approach),深度參與當地鄉民的生活,獲得他們的信任,才得以進行高度困難的敏感性研究,深入瞭解毒品使用者和愛滋患者的內心感受,發掘他們在追求現代性時的渴求、衝動、徬徨與後果。這兩種研究方法交織在一起,生動地勾勒出一個完整圖像,讓我們瞭解諾蘇人所面臨的時代動盪與困境。

建基於十年紮實的民族誌田野材料上,本書提出幾個重要學術觀點,對未來中文世界人類學理論討論或醫學人類學的發展有重要貢獻。第一,作者使用傳統人類學的「通過儀式」(rites of passage)成年禮來解釋涼山諾蘇青年追求現代性的多重意涵。雖然通過儀式一詞近年來為許多社會學、心理學者等借用,解釋年輕人在青春期所經歷的適應階段,但本書更將之擴大為一雙重隱喻,不僅指涉涼山男性青年在追求現代性過程中所經歷的階段性成長和付出的代價,同時也意指社會主義中國在一九四九年後,為追求現代性所經歷的重大實驗性轉折和犧牲。這個兼顧宏觀現象(社會主義中國)與微觀個案(涼山諾蘇青年)的研究成果,應會成為人類學經典著作。

本書第二個重要貢獻,是對全球化發展趨勢及其理論的挑戰。在全球化浪潮下,世界各地的行為模式、社會制度、倫理規範等都有漸趨一致的傾向,並被視為普世價值。本書卻指出這種假設有其根本問題。譬如說由國際組織在當地推動的愛滋防治計畫,其中包含反污名的標準作業,但這看似善意的前置作業,在原本對愛滋並不帶有歧視眼光的諾蘇社會,反而造成新興的污名化後果。換言之,作者指出全球化的作為,必須考量本地文化特色,適度調整,才有可能避免根本的錯誤。

這本書是中文世界難得的醫學人類學民族誌。在本書英文版出版兩年內,劉博士又努力將其譯寫為中文書,並做出許多修改,配合中文讀者的閱讀慣習,文筆流暢優美,將理論融會貫通於清晰的文字之中,可讀性極高。其勤奮治學的態度,足為未來人類學者之楷模。基於上述理由,我全力推薦本書為人類學與民族誌研究的基本必讀範本。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序——土匪兄弟的現代性寓言

藍佩嘉(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四川西南涼山州的利姆鄉,是個從州府西昌還要坐上十小時顛簸巴士才能到達的偏遠山寨。這裡是少數民族諾蘇族的故鄉,也是人類學者劉紹華的田野地。她想要探討一個基本而重要的疑問:為什麼這個貧困偏鄉會成為海洛因和愛滋病雙重襲擊的「重災區」?

紹華於是捆起包袱,進駐當地進行為期一年的參與觀察。身為一個漢人女性,她無法被歸入在地人群的分類;靠著偶然見了鬼,她因而得到當地人的接納;外來者的身分卻讓她得以跨越性別界線,結交外人眼中的「土匪」或當地人稱的「兄弟」。

紹華從哥倫比亞大學完成博士論文,回到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工作後,陸續重訪涼山,見證了疫情的肆虐以及地方的衰敗,也被當地不穩定的電壓燒壞了幾台電腦。這本書先由美國史丹佛大學出版英文版,而今增補改寫為你手上的這本中文書。當朋友們讚嘆她的勤奮與效率時,紹華如是回答:我得趕快寫,趕緊替他們「翻案」,否則趕不上田野裡死亡數字的攀升。

涼山兄弟的故事,是一個現代性的悲劇寓言。對於中國的少數民族來說,現代化歷程有著雙重階段。首先,一九五六年起,中國政府在涼山強力開展社會主義的現代化計劃,對諾蘇族人烙上「野蠻民族」與「落後鄉巴佬」的雙重污名。中國政府透過集體公社的制度、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鬥爭,摧毀了在地的社群關係(貶為「奴隸制」)與文化儀式(抑為「迷信」)。

其次,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後,涼山被市場的力量再度整合進資本主義現代性。城鄉與區域間的發展不均,隨著中國的資本主義化急遽擴大。利姆地區的低度發展與邊緣化,加上市場文化的全面蔓延,促使諾蘇青年躍入中國農村「流動人口」的行列。離鄉進城探險,或者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到城裡耍一耍」,成為利姆年輕男性的「成年禮儀式」,以在摩登城市中冒險犯難來成就男子氣概。然而,不諳漢語、不擅經濟理性的諾蘇人,在競爭激烈的都市經濟裡難以成功發跡,許多只能以偷搶扒竊來謀生。在城市耍玩的歷程中,海洛因被利姆年輕人視為一種時髦奢侈品,是時尚與地位的表徵,而非主流社會所界定的「毒品」。成癮的流動青年傳回涼山的,不僅是海洛因,還有日益擴散的愛滋疫情與社會苦難。

本書也從醫療人類學的角度,深入分析愛滋污名的社會建構以及愛滋防治的政治經濟學。外來的衛生人員與幹部往往不能理解,何以當地人對於愛滋感染者並無歧視,紹華則貼近諾蘇文化的道德世界,幫助我們體察當地人有關疾病與死亡的分類。弔詭的是,國家與國際衛生組織所推動的反愛滋污名行動,反而引入了愛滋的污名。本書檢視國際愛滋防治合作計劃的失敗,批判官僚體系與外來專家看輕與漠視地方文化,未能與在地社會關係結盟合作,以致於無法有效控制愛滋的新興危機。這方面的分析對於公衛政策與醫療行動提供了重要的反省。

在學術的分析語言之上,本書伸出溫柔的手撫慰苦難與死亡。透過「傷心人類學」的書寫,讓我們從同情性的理解中,營建包容差異與見證苦難的療癒力量。紹華這樣描述她受病痛與死亡所苦的兄弟們:

有人無法脫離海洛因,似乎未能從這場通過儀式中走出來。在此中介階段停留太久的結果,讓他們一直處於混沌狀態。未能返鄉重拾原有的生活,也未能在城市中尋得合法的生計,對海洛因的依賴讓他們身心俱疲,生病與死亡更成為常態。(頁一三六)

當代歐美人類學已被後現代的抽象論述與反思敘事所佔領灘頭,紹華不逐流行,堅守民族誌的傳統,以白話、生動、準確、流暢的文字,剖析社會變遷的物質過程、洞察社會災難的結構根源,見證了現代與傳統、全球與在地、生命與死亡的交織辯證。本書不僅應該成為人類學與社會學研究者的必讀教材,對於在現代性洪流中載浮載沉的我們所有人,都可以從中得到重要的啟發。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本關於探險玩耍、為非作歹、吸毒勒戒、愛滋茫然、世代差異、文化衝擊和兄弟情誼的故事。故事主角涉及一個「惡名昭彰」、古稱「儸儸」的中國少數民族——涼山彝族(諾蘇人)。這樣開場,不是因為我要藉由這個族群的奇風異俗,來寫個聳動好看的故事。正好相反,我想替他們的傳奇「翻案」。

故事源起於四川省涼山州海洛因氾濫與愛滋蔓延的問題。不過,問題不在毒品,愛滋亦非末路。

我更深層的關注,是透過這兩個社會災難,洞見當代中國捲入的全球化變遷中,人的行為與福祉。因此,這本書的焦點不是健康或疾病本身,而是造成健康問題的災難根源,理解一個非主流群體在社會、文化、歷史變遷中脆弱性生成的時代過程,以及未來何去何從。這正是醫療民族誌的精髓。

這本中文民族誌,是從我於2011年由美國史丹佛大學出版社發行的 Passage to Manhood: Youth Migration, Heroin, and AIDS in Southwest China 改寫而成,該本英文書同時被收入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中心(Weatherhead East Asian Institute)的叢書系列。這本民族誌的研究初衷,是想了解為何諾蘇人(涼山彝族)的愛滋感染率如此之高?我因緣際會選擇了涼山昭覺縣利姆鄉(代名)為主要田野地,那裡是所謂重災區的震央。如今,這裡的毒品問題雖已稍減,愛滋卻早已成為不定時炸彈,誰都說不準何時會徹底爆發。但是,誰都看得見,當年前仆後繼往外探索的年輕人,如今他們的晚輩繼續步其後塵,連年輕女子都大量外移。鄉裡年輕人所剩無幾,這裡愈來愈像中國中原與沿海地區的尋常農村。我體悟到,我正在見證一場更為徹底的漢化之途。

這是我將已出版的英文書譯寫成中文的主要目的:為了讓中文的讀者明白諾蘇是如何走到今日看似日益「文明」的漢化之途;讓讀者明白他們付出了多少生命轉型的代價;讓讀者明白這個世界的運作邏輯如何不利於邊緣的獨特性;讓讀者明白毋需恐懼、歧視涼山的諾蘇人;讓讀者明白吸毒者、愛滋感染者的生命無奈與尊嚴需求;讓讀者明白再邊緣的年輕生命也有追求燦爛的渴望。

在此中文版中,我盡量保持原書的結構安排,在必要處更新資訊,或刪減一些也許有助於英文讀者理解中國,但對中文讀者而言可能過於細瑣的內容。同時也減少一些理論的討論或引用,希望如此能更有利於故事開展,讓行文更流暢。最後,我還增加了中文版後記。之所以會加寫這一章,是因為田野地目前的發展趨向,幾乎完全吻合我撰寫英文版時的預期。這促使我不得不針對當前的發展情形,提供一些近況分析,以銘誌一個可能即將灰飛煙滅的時代紀錄。

我希望涼山和我諾蘇兄弟們的生命能廣被認識。這是我始終如一的初衷。

這群年少輕狂的涼山兄弟和他們的鄉民教會我許多事,就像記憶中那個山區裡冷冽感傷的冬日,那隻母雞在我的胳肢窩下咕咕叫,牠的體溫是那時獨行落淚的我唯一可恃的溫暖。那天我去探望臥病多時的朋友,他的愛滋病發了,恐來日無多。我到他家時,他勉強撐起身招呼我,我以常見的諾蘇招呼語跟他問好:「你身體好嗎?」他禮貌地回應我:「好。你好嗎?」但他顯然一點都不好。我沒帶什麼禮物來探病,在這貧瘠山區中生活了一段時間,我已學會務實之道,我帶了些許現金,交給他的家人,請他們買東西給他吃。我心裡明白,我給的其實是提前的弔唁金,他快撐不下去了。我沒久待,因為我若繼續留在那,朋友就會努力撐著招呼我,那對他而言太過費力。我只好依依不捨地告辭了。

離開那間貧困落魄的小屋,我得走上好一段路才能回到住處。歸途中,正當我脫下鞋子準備涉溪而過時,朋友的兒子追上我,遞給我一包米和一隻母雞,小朋友說是祖母的謝意。一隻母雞對於一個貧困戶而言也頗為難得,我想婉拒,但小朋友很堅持,我便收下。右手提著那包米,左腋下夾著那隻母雞,很沉重,但母雞的溫暖讓當時渴望一個擁抱的我百感交集,感謝有牠在昏暗的山區裡陪我步行,體會人情。

這不是第一次,也非最後一次在此山區中眼見朋友們因愛滋或其他疾病倒下。但當地諾蘇鄉民的殷勤、慷慨與韌性教會我在面對生命的苦難時不要輕言退卻。撰寫這本紀念他們的生命之書,我欠了太多情感與智性上的債。從2002年至今,當地人收我為友、對我提供的照護協助,我銘記在心,這本書是我能致上的最基本回饋。

我也得感謝我在哥倫比亞大學期間的師長,他們以另一種方式教會我如何開展我的學術人生。首先得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孔邁榮(Myron L. Cohen),在我博士論文階段、甚至後來的出書過程中,他提供的指導與建議確屬專業與正直,令我受益良多。另外,Lesley SharpCarole VanceKim Hopper等學者的教誨與指導,讓我同時看到人類學者的學術專精與社會熱情,他們是我終生的良師益友。華盛頓大學的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對諾蘇人的關注毫無保留,若沒有他的批評與指教,我的涼山研究之路會走得更為寂寞。

中國當地學者提供的協助,也令我衷心感謝,包括中央民族大學的張海洋、侯遠高、王建民、潘蛟等教授、北京大學的王銘銘教授、人民大學的莊孔韶教授、中國社科院的翁乃群教授、四川大學的徐君、石碩、徐新建、胡冰霜、顏炯、盧紅雁等教授、西南民族大學的馬林英、秦和平教授、涼山州民族研究所的馬爾子、白史各、巴且日伙等學者、涼山大學的吉木阿洛老師、西昌市民族中學的何英老師。還有許多因我疏漏而未能一一記述的學者、友人,感謝你們的熱心成就了這本書的可能性。

另外,黃樹民教授、梁其姿教授、景軍教授、藍佩嘉教授、丘延亮教授、Sara FriedmanGardner Bovingdon等學者在我起意撰書之際,給予的鼓勵與建議,至為受用與感激。而在出書過程中,在譯文、編輯、校對等方面協助我的諸多朋友,包括江斐琪、劉芳助、章雁婷、洪啟明、賴秀如等,協助我製作中文地圖的蔡博文教授和鍾明光先生,以及群學出版社的劉鈐佑總編輯與黃恩霖先生,也在此一併致上衷心感謝。

諸多獎助讓本書的長年研究成為可能,感謝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的支持,提供了Martin Wilbur FellowshipSasakawa Young Leaders FellowshipDaniel and Marianne Spiegel Fund GrantWeatherhead Ph.D. Training Grant等多項經費支持,還有蔣經國基金會的博士論文研究獎助、美國大學婦女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的研究經費、台灣國家科學委員會,以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的研究經費支持。

最後,這本書要獻給我的家人。過去十幾、二十年來,我總往偏遠艱困的地區跑去,令我的母親彭美女士為我擔憂不已,我虧欠太多。她聽聞過一些書中的故事,我專挑會令人發笑的部分說給家人聽,希望讓她安心些。我的兄姊們是我極為重要的生活支柱,他們承擔了照護祖母與母親的責任,讓我得以自由安心地做我想做的研究,他們讓我相信我是個有福氣的人。我的祖母在我研究期間過世,享年一○一歲。孫輩們懷念她時都戲稱為「台北101」,她雖是裹過小腳的「清朝人」,卻是我生命中第一位教會我趁年輕時要勇敢出去看看這個世界的人。令我懷念不已的父親劉裔槐,他離開得太早了,來不及看到他期許甚深的么女拿到學位。我從小聽慣了他的湖南口音,竟在多年後有助於我前往同屬西南官話的四川地區做研究。從小看著父親照顧無親無故的在台老兵,是他教會我溫柔地留意他人的生命苦痛,但同時對人生抱持樂觀希望。這本書的精神正是我父親留給我的生命教誨。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籍編號:ANT04
 書 名: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 
 出版日期:2013.01.21
 作 者:劉紹華
 規 格:15 x 21 cm
 頁 數:400頁
 定 價:380元
 I S B N:978-986-6525-67-4  

 

 

【內容簡介】 

歷經十年、長達二十個月的田野調查
一位年輕女性人類學者,勇敢跨入海洛因與愛滋病蔓延的偏遠山區
紀錄涼山諾蘇族兄弟在現代化浪潮中,輝煌又慘烈的青春探險
見證了現代與傳統、全球與在地、生命與死亡的交織辯證

  在開卷獎年度好書《柬埔寨旅人》的自序中,劉紹華留下一段文字:「二○○○年,我對所謂第三世界國際發展的疑問大到無法以我當時既有的知識解套,決定繼續我的人類學夢想,並期待圓夢的同時我的困惑能得到解答。」這是她離開金邊高等研究院人類學愛滋病研究計畫實習工作時的深切自我期許。如今呈現眼前的《我的涼山兄弟》,正是她十年鑄一劍的心血結晶,也是身為公共知識分子的具體實踐。

  本書以現代性與全球化為時代背景和理論視野,將海洛因與愛滋比喻為諾蘇男性的流動成年禮。奠基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療人類學的完整紮實訓練,歷經十年、長達二十個月的深入在地田野調查,作者生動鮮活地呈現出諾蘇流動青年與吸毒者的生命經驗,將之與中國在過去一世紀的鉅變中所經歷的多元現代性、社會韌性,以及個人生命憧憬交織在一起,並從中揭露少數民族文化的延續與斷裂。

  這部兼具民族誌知性與報導文學感性的動人作品,銘誌了一個可能即將灰飛煙滅的時代紀錄。在涼山徹底隱沒於現代性洪流之前,惟願諾蘇兄弟的生命能廣被認識,這是作者書寫始終如一的初衷。

  本書英文版榮獲第一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作者簡介】

劉紹華

  人類學活在我的眼睛與血管裡。近二十年來,我當記者、從事國際發展工作、投入人類學的學術田野調查,角色雖異,卻讓我有機會長年在世界不同角落參與當地生活、體會人情,並見證這個快速變遷世界裡的悲歡哀樂與權力失衡。滿實多元的人生閱歷,總在我返程歸鄉時塞不進有限行囊,諸多的尋常人事物在瞬息萬變的人世中常一閃而過便被忘卻。只發生過一次的事等於沒發生過。微小如我不樂見所有往事如煙。歷史一眨眼,我雖恍惚,但仍努力清醒,記錄、分析、審視我親身經歷過的時代流轉與人生百態。這是我生涯軌跡的殊途同歸。

  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本書英文版榮獲第一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各方推薦】 

Arthur Kleinman(哈佛大學著名醫療人類學者)
丘延亮(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南方朔(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胡台麗(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
張娟芬(《殺戮的艱難》作者)
張翠容(香港獨立媒體人、《拉丁美洲真相之路》作者)
黃嵩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黃樹民(中央研究院院士)
藍佩嘉(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跨國灰姑娘》作者)
顧玉玲(社運工作者、《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作者)

我安坐室內讀著《我的涼山兄弟》,理所當然地擁有現代生活的一切。而我手裡的書,是一個人類學家對於現代化過程的批判性描繪。我忽然理解到,紹華克服生活條件差異的能耐,並不僅僅是寫作過程的生活點滴,而是她在寫作與研究上的重要實踐。如果一個人想看清楚坐墊的紋路花色,就必須把自己的屁股移開。紹華移開了,於是她能夠用道德中立的眼睛,來看涼山在中國現代化歷程裡的狼狽與尊嚴。--張娟芬(《殺戮的艱難》作者 )

 

本書作者劉紹華擁有豐富的人文視角,字裡行間充滿動人情感,我翻閱此書不久,便立即投入到她所調查的世界。她透過一個又一個極具人性的故事,就讓讀者能與中國邊沿族群諾蘇人(涼山彝族)面對面,直視他們在中國匯入全球化與現代化的大形勢下,如何被迫為生命轉型所付出的代價,以及對生命尊嚴的吶喊。劉紹華細緻感人的描述,更像是位文學家,生命的使者。當我掩卷之時,心情仍難以平伏。--張翠容(香港獨立媒體人、《拉丁美洲真相之路》作者)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狂潮下,社會關係被金錢取代,在地文化斷裂,公共醫療崩解。這本書是對利姆農村的深情凝視,作者拉出體制變遷的歷史脈絡,生動記錄一個個寧可染病入獄也要到山外冒險的諾蘇青年,不讓他們獨特瀟灑的主體被凝固於全球化統一的愛滋防治污名。--顧玉玲(社運工作者、《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作者)

 

當代歐美人類學已被後現代的抽象論述與反思敘事所佔領灘頭,紹華不逐流行,堅守民族誌的傳統,以白話、生動、準確、流暢的文字,剖析社會變遷的物質過程、洞察社會災難的結構根源,見證了現代與傳統、全球與在地、生命與死亡的交織辯證。本書不僅應該成為人類學與社會學研究者的必讀教材,對於在現代性洪流中載浮載沉的我們所有人,都可以從中得到重要的啟發。--藍佩嘉(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跨國灰姑娘》作者)

 

本書可說是台灣當代年輕輩學者所寫的醫療疾病人類學的典範之作。它雖然寫的只是小小的四川涼山州的幾個小鄉村西南民族的吸毒及愛滋問題,但透過該書多層次的觀察與討論,該書其實已將後社會主義中國之醫療困境和西南民族的文化困境和各層次衝突做了顯示。這本書雖是部人類學著作,但真正而言,它其實是西南民族集體所寫成的生命之書。--南方朔(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這本書是中文世界難得的醫學人類學民族誌作者文筆流暢優美,將理論融會貫通於清晰的文字之中,可讀性極高。其勤奮治學的態度,足為未來人類學者之楷模。基於上述理由,我全力推薦本書為人類學與民族誌研究的基本必讀範本。--黃樹民(中央研究院院士)

 

這是本微觀與鉅視兼具,令人讚嘆的醫療民族誌一位年輕的女性人類學者勇敢地跨入海洛因與愛滋病蔓延的偏遠山區,以濃郁的情感與關懷,細膩地記述、剖析她涼山諾蘇族兄弟們在現代化浪潮中經歷的輝煌又慘烈的青春探險,以及反毒病成效不彰的體制性因素與文化污名。--胡台麗(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

 

本書作者所描述的是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世人訝異於中國沿海城市的快速發展,上海的繁華成為耀眼新星。與此同時,同樣是在中國,卻有這麼個任由愛滋病人凋零的鄉間。這本書的歷史地理背景似乎和台灣離得很遠,但是仔細讀來,又看得出許多類似之處。我們需要檢視權力,並記錄上一代和這一代在歷史變動中的傷痕。唯獨如此,才能保持儆醒。--黃嵩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此書令我回甘,如重溫魯迅譯《山民牧唱》及《桃色的雲》中的淒麗與積氳;迎面沐浴於陳映真講黑澤明「老掉牙的人道主義芬芳」之春風的輕拂中,教人彷彿回到了少年!--丘延亮(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劉紹華的醫療民族誌不僅生動有力地說明了青年移民、毒品與愛滋病對彝族社會的影響,人類學的研究更令人深刻地指出,由於國家與國際組織忽略了實際上人們所力行的地方道德,結果不僅造成了更多的社會痛苦,也導致社會介入的失敗。本書是一耀眼的成就。--Arthur Kleinman(哈佛大學著名醫療人類學者)

 


【目錄】  

推薦序:一位優秀的台灣年輕學者∕南方朔
推薦序:千山獨行∕黃樹民
推薦序:疾病與權力剝奪的深入探討∕黃嵩立
推薦序:土匪兄弟的現代性寓言∕藍佩嘉
推薦序:逼下涼山∕張娟芬
中文版序:生命之書

第一章導論
.鬼故事.發現「土匪」.我的涼山研究.現代性與社會變遷:政治經濟的角度.後社會主義轉型的醫療民族誌.本書章節概要

 

第二章現代路漫漫長兮
.諾蘇歷史的轉捩點.睥睨漢民族的老涼山.鴉片入涼山.一九五六年:社會主義現代性之肇始.一九七八年:躍向資本主義現代性.地方經濟發展的模式.致富的村莊陷入困境

 

第三章男子氣概、探險與海洛因
.新興成年禮.新生活、新認同.踏上探險之旅.落入災難混沌.性別與藥物.城市隔離.終結扭曲的成年禮.愛滋流行疫情浮現

 

第四章暗潮洶湧的地方禁毒史
.深入社區運動.一波三折的地方禁毒運動.聯合跨鄉運動.夾處官民之間左右為難.傳統威權的政治經濟學.再議傳統、挑戰現代

 

第五章啼聲初試個體性
.四兄弟.社會轉型中的女性.踏上獨立與風險之路

 

第六章體檢失敗的地方疾病治理
.發展典範變遷與衛生保健改革.社會主義醫療現代化.市場化的典範.農村國家代理人的困境與被動性.體檢國際愛滋防治合作計畫.深入文化領域

 

第七章愛滋污名與全球化移植
.異常、愛滋、污名.全球去污名計畫的政策移植.諾蘇的道德世界.國家介入引發的爭議.新興愛滋污名.污名的政治經濟學

 

第八章結論:疾病治理的時空意義
.當前在地的全球化

中文版後記現在已成歷史
.漢化、主流化與體制化的個體化
參考書目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的職災補償制度,長久以來一直未獲重視,這可從技術面及政策制度面來看。技術面問題,特別是職業病的診斷,在過去三十年正逐步解決;台灣現在至少已有200位通過衛生署專科醫師考試、可從事職業病認定工作的醫師。但是,整個政策面從社會關懷與正義的角度來看,仍是極為不足的,使得目前職災受害者不但領不到補償金,更常因職災而失業,家庭與個人陷入多重困境。本書正是從社會正義與關懷勞工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值得推薦給所有關心此問題的人,包括每位職業病醫師、職業衛生護理師、安全衛生專業工作人員與社會大眾,希望大家共同思考解決之道。

讀過本書就會明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東補一塊西修一點,解決不了制度上的缺失,根本解決之道是職災保險單獨立法。全世界職災保險都是由雇主負擔保費,因為你不可以叫一個人來工作又叫他生病。可惜的是,過去曾經多次跟勞委會建議職災保險趕快單獨立法,勞委會每一次都回覆說怕會增加雇主的負擔;然而,其實台灣雇主的負擔被轉嫁到全民而變得極輕。在先進國家,職災保費大都由雇主負擔;政府有充分的經費財源才能做好安全衛生。如果看包含職業傷害在內的職災補償保險費費率,台灣只有0.18%,遠低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裡面的先進國家,西歐各國大概都在1%以上(如德國是1.32%;芬蘭為1%);亞洲地區職場安全衛生做得最踏實的日本,由於職災率逐漸下降,才使得保險費率降為0.7%;曾與我們同列為四小龍的韓國是1.78%,約是台灣的10倍。冤有頭債有主,才是全面改善的解決之道。其實我們再把職災保險費費率提高兩倍、三倍,甚至五倍,都還沒有到達先進國家的標準。

相較於先進國家,台灣的職災發生率仍相當高;但另一方面,職業病的補償率卻遠遠落後。在台灣,一年內每十萬個人的補償率大約是7.8人,日本是14.2人,韓國是54.8人,芬蘭是170.3人。舉職業性癌症為例,一般先進國家是每百萬人年大概有60位,約為全部癌症的4-5%2009年台灣有 87,189人被診斷罹患癌症,但是當年整年才只有一個癌症病人得到勞保職業性癌症的補償。現在慢慢突破,希望可以達到兩位數。

本國職業傷病層出不窮,所造成的問題及費用本來應該全部由資方支付。但在台灣卻是由全民健保來負擔醫療給付的部分;如果發生失能就讓《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救濟;沒有錢生活的部分,則由社政救助單位來負擔。這本來全部是雇主投資的時候應該提列為成本的,卻被轉嫁到全民身上,由全民共同來負擔。

針對台灣職災補償制度的困境,最核心的問題,其實是職災保險至今尚未單獨立法。台灣的勞保在60年前立法時採用綜合保險形式,退休、醫療、失業還有職災給付,通通包含在裡面;但世界先進國家的做法都是採分立制度,而不使用綜合保險的方式。台灣近年來也是朝這方向走,醫療的部分獨立出全民健保,退休險、失業險也獨立出來,但是職災險還在當勞保的拖油瓶,沒有單獨的機構與法規來負責,職災勞工的苦難大家好像看不見,整個政府似乎也只重視企業家的利益。

其實醫護人員也是勞工,因為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定義,只要從事職業靠薪水過活的就是勞工。在早期華人封建的想法裡,職業分為士農工商,大家對這個「工」好像看成比較低的社會階層。近百年來,做生意的人已經翻身了,媒體上常報導世界及台灣前500大公司與其經營者。現在醫護工作者也逐漸覺醒,而有「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簡稱「醫勞盟」)的出現,大家發現原來自己其實也是勞工。在台灣,除了軍公教人員之外,大部分人都是參加勞工保險,投保人口逼近990萬(到201212月底)。不論本人承不承認,絕大多數的醫護人員其實一樣是靠薪水維生的勞工。大家應該要組織起來,共同面對隱藏在血汗醫院與過勞背後的利益結構,以及因醫療糾紛動輒提告的工作環境。本書的出版,正是為職災勞工發聲,也讓醫務工作從業者及整個社會,共同思考如何從政策制度面來解決職業安全健康保護制度的問題。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他職災家屬回家至少還有家人聊聊天,我回家就只能看著牆壁想兒子。」

                                                                 —一位過勞死勞工的單親母親獨白

 

職災,總是突如其來,對當事人是如此,對其家屬更是如此。突然面臨命運的轉折,任誰都是慌張失措的,一時間甚至忘了還有正義的存在。好不容易從醫療程序中回過神,決意爭取公道,又怎能想像的到,職災勞工或其家屬,帶著傷痛、無助又徬徨的心情尋求公部門的協助,卻又陷入認定、鑑定、談判、醫療復健保險給付、訴訟、補償賠償的龐大行政迷宮之中,獨自摸尋著出口?正義為何是如此的曲折與遙遠。

職災個案爭取正義,總是步履沉重。個人對抗體系的結局,也並非每位不幸的個案,都能成為擊敗巨人的大衛,因為橫亙在職災受害者面前的,是一組極其複雜又殘酷的情境組合。雇主有沒有善盡預防職災的責任,並依法為勞工投保勞工保險?發生職災時,雇主是否依法給予公傷假,並給付原領工資?職災公傷假期間被解僱怎麼辦?職災或職業病認定,如何舉證?認定後如何向雇主求償,如何談判?如何追究雇主的民刑事責任?雇主脫產怎麼辦?失去工作能力,生活該如何保障?如何申請勞保失能給付?過勞怎麼認定?這些分散在不同法律所規範的程序要件,正是職災勞工與家屬遭逢二次傷害的因由,甚至因為曠日費時與壓力,讓受害者在法律程序中被迫選擇放棄,而蒙受更多的損害。

法律體系所建構的坑洞,總是讓職災受害者,跌得更深、更痛,而當前這個攸關所有勞工的職業健康保護體系,非但無法成為職災受難者最大的支持力量,反而成為另一個加害者。當政府面對愈來愈多職災案件量卻毫無頭緒時,本書──《職業,病了嗎?待修補的職業健康保護機制》的出版,正適時的點燃明燈。這本書不只是從學術領域檢討職業健康保護的論文合集,出版者更企圖為「知識」與「行動」之間建立一座橋樑,為體系的改革提供必須的元素和方向。

在現今職災認定體系與支持系統之中,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從協助職災個案的經驗與觀察中,筆者總是苦思著該如何提供當事人及其家屬,更多實質的協助。從職災保險單獨立法、職業安全衛生法修法,以及落實法律行政體系分工的確立,都需要一個更為強大,且從職災受害者角度量身訂作的協助與支持系統。

為職災受害者拓寬爭取正義的窄門,只是職災保護體系的一環,職災當事人及其家屬,還必須面對許多接踵而來的壓力,身體與心理的復健、生計與生活的安頓,乃至於重返就業職場的協助,更應該是重構體系時不能偏廢的考量與設計。因此,除非是針對體系進行翻轉或細緻的修補,否則職災將一直是勞動者最沈重、也最無奈的悲痛。

在職災、過勞頻傳之際,我國的職業健康保護機制已到了非徹底修補不可的時刻。期待本書之中諸多學者的研究苦心,能讓具備前瞻與全面性思維的職業健康保護體系,得以及早落實,還給台灣千萬名辛勤的勞動者,一個遲來的安心職場環境;但筆者更加衷心期盼的,仍是真正零職災時代的來臨。

soci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